(完整版)财政学财政学财政税收计算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财政学财政学财政税收计算题

(完整版)财政学财政学财政税收计算题

(完整版)财政学财政学财政税收计算题《财政与税收》计算题说明:1、请根据税法改革的有关最新规定做题,主要涉及增值税(农产品)、消费税(混合计征)、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等内容,具体可查阅课程网页中提供的相关法规及辅导教案中的有关例题。

2、企业所得税部分要求掌握的内容较少,基本不涉及2007年法的修改(如题目中时间为2007年以前则税率仍按原规定)3、写出计算过程,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一般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2、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3、进口货物的应纳税额=(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十消费税)×税率1、某从事修理业的个体经营者为小规模纳税人,2000年5月的修理收入总额为5000元(含税),计算当月应纳的增值税额。

解:当年应纳增值税额为:5000/(1+6%)?6%=283。

02(元)2、某企业(一般纳税人)某月对外销售货物100件,不含税单价20元,随同销售向购买方收取包装费200元,当月购进货物支出15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款为255元),求应纳增值税额。

解:应纳税额为[100?20+200÷(1+17%)]?17%-255=114.06(元)3、某啤酒厂2002年8月份销售啤酒400吨,每吨出厂价2800元。

计算当期应缴纳的消费税税额。

解:应纳消费税税额=400*220=88000(元)4、某烟厂将甲级卷烟10箱用于职工福利,其卷烟的调拔价格为2000元(每箱)。

另外购原材料8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款1.36万元),求应纳增值税和消费税。

(设定额税率为150元/箱,比例税率为45%)解:增值税为2000*10*17%-13600=-10200(元),增值税不足抵扣,留到下月抵扣.消费税包括定额税与比例税两部分150*10+2000*10*45%=10500(元)5、某化妆品厂从国外进口一批化妆品香粉,关税完税价格60000元,缴纳关税35000元;另以价值80000元的材料委托其他企业加工防皱化妆品,支付加工费55000元,该批加工产品已收回(假设该产品受托方没有同类货物价格可参照)。

财政学计算题

财政学计算题

财政学计算题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第四章政府与消费假定一个社会由A、B、C三人组成,三人对某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分别为:PA=-0.5Q + 50,PB = -2Q + 200,PC= -10Q + 1000,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曲线为P= 250。

(1)写出该公共产品的社会需求曲线函数式。

(2)符合帕累托有效配置的公共提供量应为多少?(3)若要使公共提供过程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中性的,每个人应缴纳多少单位税额?(4)假定政府实际采取的税收政策使得A承担的单位税额为20,B为70,其余由C承担,与以上计算结果相比,A、B、C三人谁得益?谁受损?分别计算三人的得益或损失。

提示:(1)对该公共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三人各自需求曲线的纵向加总:P=PA +PB+PC=-12.5Q+1250(2)与供给曲线即边际成本曲线联立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得Q。

(3)要使公共提供过程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中性的,每个人应缴纳税额应等于各自在该消费量水平上愿意支付的价格,这可通过各自的需求函数求得。

第十二章税收概论假设一个社会只有甲、乙两人,他们有相同的收入效用函数,U=-0.005Y2+100Y,甲的收入为1500元,乙的收入为2000元。

如果政府要向甲、乙两人征收1000元的税,根据均等牺牲、比例牺牲、最小牺牲说原则计算甲乙两人各应承担的税额。

提示:设甲应承担的税额为x,乙为1000-x,最小牺牲说原则要求两人税后收入相等,也即税后收入的边际效用相等,以此来构造方程。

效用函数对收入求导即为边际效用函数。

第十三章税负的转嫁与归宿1、假定某产品市场的边际效用曲线为P=-0.5Q+100,边际成本曲线为P=2.0Q+5,现向该产品征收金额为1元的定额税,分别计算在竞争市场与垄断市场条件下政府能取得的税收收入以及消费者与生产者所承担的税负比例。

提示:(1)竞争市场:先求出税前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再求出税后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政府的税收等于税后均衡产量乘以单位产量中的含税额(1元),消费者承担的税负比例为税后价格与税前价格之差,即价格增量,生产者承担的税负为单位产量含税额与价格增量之差。

财政学增值税的计算题(3篇)

财政学增值税的计算题(3篇)

第1篇题目背景: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从事商品生产和销售。

该公司2022年度的财务数据如下:- 销售收入:1000万元- 购进原材料:300万元- 购进设备:50万元(设备属于固定资产,不计入进项税额)- 销售税额:60万元- 购进原材料税额:30万元- 购进设备税额:5万元(设备属于固定资产,不计入进项税额)- 营业外收入:10万元(免税收入)- 营业外支出:5万元(免税支出)要求:计算该公司2022年度应纳增值税额。

解题步骤:1. 确定增值税税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为13%。

2. 计算销项税额:销项税额是指销售商品或提供应税劳务时,按照法定税率向购买方收取的税额。

计算公式为:\[ 销项税额 = 销售收入 \times 增值税税率 \]将题目中的数据代入公式:\[ 销项税额 = 1000万元 \times 13\% = 130万元 \]3. 计算进项税额: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接受应税劳务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

根据题目,该公司购进原材料税额为30万元,购进设备税额为5万元(设备属于固定资产,不计入进项税额)。

\[ 进项税额 = 购进原材料税额 + 购进设备税额 \]\[ 进项税额 = 30万元 + 5万元 = 35万元 \]4. 计算应纳增值税额:应纳增值税额是指纳税人应缴纳的增值税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增值税额 =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 \]将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代入公式:\[ 应纳增值税额 = 130万元 - 35万元 = 95万元 \]5. 考虑免税收入和免税支出:根据题目,该公司有营业外收入10万元和营业外支出5万元,这两项收入和支出均为免税项目,因此不影响应纳增值税额的计算。

结论:该公司2022年度应纳增值税额为95万元。

分析: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看到,增值税的计算涉及多个环节,包括销售额、购进额、税率、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等。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严格按照税法规定进行核算,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财政学_增值税_计算题(3篇)

财政学_增值税_计算题(3篇)

第1篇一、背景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从事商品销售业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相关税收政策,该企业需按月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

现将该企业2022年6月份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计算过程如下:二、数据准备1. 销售额:1000万元2. 购进税额:200万元3. 免税销售额:50万元4. 出口货物销售额:100万元5. 税率:13%6. 进口税额:30万元7. 税负:6%三、计算过程1. 计算销项税额销项税额 = 销售额× 税率销项税额= 1000 × 13% = 130万元2. 计算进项税额进项税额 = 购进税额 + 免税销售额× 税率 + 出口货物销售额× 税率 + 进口税额进项税额= 200 + 50 × 13% + 100 × 13% + 30 = 273万元3. 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应纳税额 = 130 - 273 = -143万元4. 计算应纳税额(负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应纳税额为负数的,可抵减以后月份的应纳税额。

因此,该企业6月份的应纳税额为-143万元。

5. 计算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实际缴纳的增值税 = 应纳税额 + 税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 = -143 + 1000 × 6% = -143 + 60 = -83万元四、结论根据上述计算,该企业2022年6月份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如下:1. 销项税额:130万元2. 进项税额:273万元3. 应纳税额:-143万元4. 实际缴纳的增值税:-83万元五、注意事项1. 在计算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时,注意准确运用税率。

2. 在计算应纳税额时,注意区分应纳税额和实际缴纳的增值税。

3. 如应纳税额为负数,可抵减以后月份的应纳税额。

4. 如有其他相关税收政策变动,请及时调整计算方法。

5. 如有疑问,请咨询税务机关或专业财税人员。

财政学计算题_增值税(3篇)

财政学计算题_增值税(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增值税是一种以商品或劳务在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种。

我国增值税实行“购进扣税法”,即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应当向购买方收取增值税,并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扣除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额。

以下将通过一个案例,对增值税的计算进行分析。

二、案例介绍某企业为一家生产型公司,主要生产A产品。

该企业2021年度的财务数据如下:1. 销售收入:2000万元2. 销项税额:2000万元×13% = 260万元3. 购进原材料:1000万元4. 购进原材料进项税额:1000万元×9% = 90万元5. 购进设备:500万元6. 购进设备进项税额:500万元×13% = 65万元7. 期间费用:200万元8. 期间费用中可抵扣进项税额:200万元×6% = 12万元三、增值税计算1. 计算销项税额销项税额 = 销售收入× 增值税率销项税额 = 2000万元× 13% = 260万元2. 计算进项税额进项税额 = 购进原材料进项税额 + 购进设备进项税额 + 期间费用中可抵扣进项税额进项税额 = 90万元 + 65万元 + 12万元 = 167万元3. 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应纳税额 = 260万元 - 167万元 = 93万元四、增值税分析1. 增值税税负分析增值税税负 = 应纳税额 / 销售收入× 100%增值税税负 = 93万元 / 2000万元× 100% = 4.65%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企业的增值税税负为4.65%,处于合理水平。

2. 影响增值税税负的因素分析(1)销售收入:销售收入越高,销项税额越高,增值税税负相应增加。

(2)购进原材料和设备:购进原材料和设备的进项税额越高,进项税额扣除越多,增值税税负相应降低。

(3)期间费用:期间费用中可抵扣进项税额越高,进项税额扣除越多,增值税税负相应降低。

财政学 最全习题 第三章练习

财政学 最全习题 第三章练习

第三章税收原理一.填空题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无偿地集中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

2.税收的主体包括和。

3.从历史上看税收的征收形式主要有和两种。

4.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相比较,具有、和三个形式特征。

5.根据课税对象性质的不同,可以把税收划分为、、和、。

6.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

7. 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8.按征收实体的不同,可以把税收划分为和。

9.按计税依据的不同,税收可以划分为和。

10.税目是的具体项目,它反映具体的,代表征税。

11.税率是计算应征税总额的标准,是税收制度的环节,体现着征税的。

12.税率具体可分为比例税率、和。

13.定额税率是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按征税对象的规定固定税额,一般适用于的税种。

14.差别比例税率可分为、、、。

15.按税收管理权限的不同,可以把税收划分为、和。

16.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和依据不同,可分为、、、、。

17.18.税收负担是否能够转稼,可以把税收划分为和。

二.判断题1.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即财产权力。

( )2.税收的形式特征是指不同社会制度下,税收反映的经济关系的性质。

( )3.纳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额的单位和个人。

( )4.纳税人是承担纳税义务的纳税主体。

( )5.规定扣缴义务人是为了便于税款征收而实行税收源泉控制措施。

( )6.负税人是负责向国家缴纳税收的单位和个人。

( )7.负税人是税收的最终负担者。

( )8.税收按课征对象为标准,分为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和行为税。

( )9. 税收转嫁的最主要形式是混转和旁转。

( )10.一般认为竞争性商品比垄断性商品的税负转嫁容易一些。

( )11.免征额是指应纳税额免征的那一部分税款。

( )12.税收按征收的实体为标准,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 )13.税收按管理权限为标准,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 )14.税收按课征方法为标准;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财政学的增值税计算题(3篇)

财政学的增值税计算题(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增值税是一种按照商品生产、流通、服务等多个环节的增值额征税的税种。

在我国,增值税是主要的流转税之一,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题将针对某企业2023年3月的增值税计算进行详细分析。

二、企业基本情况1. 企业名称:XX科技有限公司2. 注册地址:某市某区某路某号3. 经营范围:研发、生产、销售电子产品4. 2023年3月销售额:1000万元5. 2023年3月购进原材料、燃料、动力等进项税额:300万元6. 2023年3月销售税率为13%,购进税率为9%三、增值税计算步骤1. 计算销项税额销项税额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应税服务过程中,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出的应纳税额。

计算公式如下:销项税额 = 销售额× 销售税率根据题目,XX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3月销售额为1000万元,销售税率为13%,则销项税额为:销项税额 = 1000万元× 13% = 130万元2. 计算进项税额进项税额是指企业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过程中,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出的可以抵扣的税额。

计算公式如下:进项税额 = 购进金额× 购进税率根据题目,XX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3月购进原材料、燃料、动力等进项税额为300万元,购进税率为9%,则进项税额为:进项税额 = 300万元× 9% = 27万元3. 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 =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根据以上计算结果,XX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3月应纳税额为:应纳税额 = 130万元 - 27万元 = 103万元四、税额减免根据我国增值税相关政策,企业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可以享受以下减免:1. 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企业购买货物、接受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额时进行抵扣。

2.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对于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按照规定享受即征即退政策。

财政学第八章税收制度下练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第八章税收制度下练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练习题一、判断以下各陈述的正误1、社会保险税(又称社会保障缴纳),是发达国家为了推行其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的税收。

一般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收入为课税对象,采取比例税制,在税金的使用上具有专税专用性,而在税负担分配上通行谁纳税谁受益的原则,又具有有偿性。

()2、财产税包括两种,对财产占有的征税,对财产转移的征税。

前者主要是遗产税与赠与税,后者称为一般财产税。

()3、在市场经济不甚发达时,对所得课税就比对财产课税更为容易一些,所以财产税不是最古老的税种之一,并且一直没有成为各国政府税收制度中的主体税种。

()4、如果一国国内各地区的财产税税率不统一,那么任何一个地区变动其财产税税率,从全国范围看,不是部分社会资本承担了这一额外的财产税税负担,而是全部社会资本都要分担这一变化了的财产税税负担。

()5、如果纳税人可以从国外取得收入,或者可以同时从若干个国家取得收入,那么他的收入就属于跨国所得。

()6、如果纳税人要向一国政府就其全世界范围内取得的所得交纳税款,该纳税人即是有限义务纳税人。

如果纳税人要向一国政府仅就其源于该国境内的所得交纳税款,他便是一个无限义务纳税人。

()7、社会保险税具有明显的累进性,个人所得税则具有明显的累退性。

()8、社会保险税仅仅对工薪这种形式的收入课税,从而将包括资本利得、股息所得、利息所得在内的所有非工薪收入完全排除在外,这便使得收入来源广泛的高收入者的社会保险税税负相对变得较轻。

()9、按照国际惯例,各国在行使独立的税收管辖权时,居民管辖权(国籍管辖权)比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处于优先地位。

()10、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在不违反有关国家税法的前提下,利用各国间税法上存在的差异和某些特殊规定的不明确之处,以及税务管理上的漏洞,通过人才、资金和财产的国际流动,达到减少甚至免除纳税义务的目的。

()二、选择题(从A、B、C、D……中挑选出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答案)1、现代各国,政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通常采取的具体筹款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与税收》计算题说明:1、请根据税法改革的有关最新规定做题,主要涉及增值税(农产品)、消费税(混合计征)、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等内容,具体可查阅课程网页中提供的相关法规及辅导教案中的有关例题。

2、企业所得税部分要求掌握的内容较少,基本不涉及2007年法的修改(如题目中时间为2007年以前则税率仍按原规定)3、写出计算过程,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一般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2、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3、进口货物的应纳税额=(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十消费税)×税率1、某从事修理业的个体经营者为小规模纳税人,2000年5月的修理收入总额为5000元(含税),计算当月应纳的增值税额。

解:当年应纳增值税额为:5000/(1+6%)⨯6%=283。

02(元)2、某企业(一般纳税人)某月对外销售货物100件,不含税单价20元,随同销售向购买方收取包装费200元,当月购进货物支出15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款为255元),求应纳增值税额。

解:应纳税额为[100⨯20+200÷(1+17%)]⨯17%-255=114.06(元)3、某啤酒厂2002年8月份销售啤酒400吨,每吨出厂价2800元。

计算当期应缴纳的消费税税额。

解:应纳消费税税额=400*220=88000(元)4、某烟厂将甲级卷烟10箱用于职工福利,其卷烟的调拔价格为2000元(每箱)。

另外购原材料8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款1.36万元),求应纳增值税和消费税。

(设定额税率为150元/箱,比例税率为45%)解:增值税为2000*10*17%-13600=-10200(元),增值税不足抵扣,留到下月抵扣.消费税包括定额税与比例税两部分150*10+2000*10*45%=10500(元)5、某化妆品厂从国外进口一批化妆品香粉,关税完税价格60000元,缴纳关税35000元;另以价值80000元的材料委托其他企业加工防皱化妆品,支付加工费55000元,该批加工产品已收回(假设该产品受托方没有同类货物价格可参照)。

要求:(1)计算该批进口香粉应纳消费税;(2)计算委托加工的化妆品应纳消费税。

(化妆品的消费税率为30%)解:1) 进口香粉应纳消费税(60000+35000)/(1-30%)*30%=40714.29(元)2)计算委托加工的化妆品应纳消费税(80000+55000)/(1-30%)*30%=57857.14(元)6、某粮油加工厂(一般纳税人)1998年8月发生如下业务:(1)从粮油公司购进小麦,支付价款2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2600元;(2)从农民手中收购小麦,支付价款60000元,无进项税额;(3)支付生产用电费3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款510元;(4)销售小麦给小规模纳税人,收取价税混合款100000元。

计算该月应纳增值税额。

解:该粮油厂当月进项税额为2600+60000⨯13%+510=10910(元)当月销项税额为100000÷(1+13%)⨯13%=11504.42(元)则该厂当月应纳增值税额为594.42元。

(11504.42-10910)7、某百货大楼2000年1月发生以下几笔经济业务,购销货物税率为17%。

(1)购入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物金额400万元,增值税68万元,同时支付货物运费4万元,建设基金1000元,装卸费200元,保险费2000元。

取得运费发票。

(2)销售货物不含增值税价款为800万元(3)向消费者个人销售货物收到现金58.5万元。

(4)赠送客户礼品共计4万元(不含增值税)(5)上年购进货物用于职工福利,进价1万元。

(不含税)(6)购进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进价4000(不含税)计算该企业当期应纳增值税。

解:1)购入货物进项税额68+(4+0.1)*7%=68.29(万元)2)销售货物销项税800*17%=136(万元)3)向消费者销售58.5/(1+17%)*17%=8.5(万元)4)赠送礼品4*17%=0.68(万元)5)购进货物用于福利,转出进项税1*17%=0.17(万元)6)购进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转出进项税0.4*17%=0.068(万元)则当期应纳税:136+8.5+0.68-(68.29-0.068-0.17)=77.13(万元)8、某旅行社组织团体旅游,共收取旅游费100000元,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住宿费、餐费、交通费、门票等75000元,计算该旅行社应纳营业税额。

解:(100000-75000)⨯5%=1250(元)9、某内资公司1999年度经税务机关核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总额为40万元,准予扣除的成本为20万元,费用8万元,损失2万元。

该公司共缴纳增值税3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0.21万元、教育费附加0.09万元。

计算该公司当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解:该公司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40-20-8-2-0.21-0.09=9.7(万元)则当年该公司应纳所得税税额为9.7⨯27%=2.62(万元)10、某企业有职工200人,规定人均月计税工资标准为800元。

2000年该企业实发工资为210万元,试计算该企业当年税前可列支的工资费用及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和职工福利费。

(单位:万元)解:根据规定该企业计税工资标准总额为:800⨯12⨯200=192(万元)192〈210,所以该企业可在税前列支的工资费用为192万元,则可列支的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及职工福利费用分别为192⨯2%=3.84(万元); 192 ⨯1.5%=2.88(万元); 192⨯14%=26.88(万元)11、某国有企业1999年度实现利润350万元;1998年尚有未弥补的亏损5万元(弥补期未满);未按期缴纳税金,支付罚款和滞纳金7万元;国库券利息收入3万元;非公益性捐赠支出2万元,已列入营业外支出。

计算该企业1999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解:该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为350-5+7-3+2=351(万元)则其99年度应纳所得税税额为351⨯33%=115.83(万元)12、某内资企业公司2005年生产经营情况如下:1)产品销售收入650万元;2)产品销售成本400万元;3)产品销售费用50万元;4)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40万元;5)发生的管理费用5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6万元);6)向其他企业拆借资金200万元,支付年息30万元,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10%;7)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红十字事业捐款10万元。

计算该公司当年度应纳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解:(1)该企业当年税前可列支的业务招待费限额为650⨯5%=3.25 (万元);(2)税前可列支的借款利息支出为200⨯10%=20(万元)(3)税前可列支的捐赠额:10万元(该项捐款可全额扣除)(4)所以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650-400-50-40-(50-6+3.25)-20-10=82.75 (万元)当年应纳所得税税额为82.75⨯33%=27.3(万元)13、某企业当年度境内应纳税所得额为700万元,适用33%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另外,其在外国的分支机构(该国已与我国缔结避免双重征税协议)的所得税额为200万元,该国税率为30%,并已实际缴纳所得税60万元。

计算该企业当年度境内外所得汇总缴纳的所得税额。

解:境内、外所得应纳税总额=(700+200)⨯33%=297(万元)境外所得税扣除限额=297⨯(200/900)=66(万元)因境外实际已缴纳所得税60万元,低于扣除限额,故应补缴6万元(66-60=6)境内所得应纳税额=700 ⨯33%=231(万元)则:本年度该企业应纳所得税总额=231+6=237(万元)14、某企业2000年长期投资收益8.5万元,被投资企业已按15%的税率缴纳过所得税。

试计算分析该企业当年度分回利润的补税问题。

(设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解:因为被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低于该企业税率,故该企业应补交税款,应补缴所得税额=8.5÷(1-15%)⨯(33%-15%)=1.8(万元)15、某外籍专家2006年应聘在我国某大学工作,月工资为10000元(人民币),试计算其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解:该专家每月应纳所得税税额=(10000-1600-3200)⨯20%-375=665(万元)16、老张已从单位退休,每月领取退休工资900元,在某纳税年度中两次外出进行装修活动,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所得2000元,另一次为4600元。

计算老张当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解:老张为退休人员,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老张第一次劳务报酬应纳所得税为(2000-800)⨯20%=240(元)第二次劳务报酬应纳所得税为4600⨯(1-20%)⨯=736(元)则老张全年应纳所得税为240+736=976(元)17、某个体户1999年收入、支出情况如下:收入总额100000元,产品成本40000元,各项费用支出为15000元,缴纳营业税5000元。

试计算该个体户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及个人所得税税额。

解:该个体户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00-40000-15000-5000=40000(元)则应纳个人所得税为40000⨯30%-4250=7750(元)18、小王为某一企业承包人,某年按承包合同规定两次取得承包经营利润,6月份为20000元,12月份为22000元。

试计算小王当年6月份和12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解:小王6月份尖缴纳所得税税额=(20000-1600⨯6)⨯20%-1250=830(元)12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为[(20000+22000)-1600⨯12]⨯30%-4250-830=2480(元)19、中国公民2006年2月工资收入4000元,另取得稿酬所得10000元,购买企业债券获得利息收入5000元,并取得银行存款利息2000元,试计算该公民当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解:该公民当年应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分别计算如下:(1)工资:月纳税-(4000-1600)⨯15%-125=235(元)年纳税—235⨯12=2820(元)(2)稿酬:10000⨯(1-20%)⨯20%⨯(1-30%)=1120(元)(3)企业债券收入:5000⨯20%=1000(元)(4)存款利息:2000⨯20%=400(元)共应纳税:2820+1120+1000+400=5340(元)20、某企业1998年至2004年获利情况如下,试确定(1)该企业有关年度的亏损弥补额并填入表格;(2)该企业03年度和04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单位:万元)该企业03年应纳税所得额为0;04年应纳税所得额为40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