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界历史

中越边界历史
中越边界历史

中越边界历史

中越边界历史

中越边界问题的由来和现状越南自秦朝并入中国版图以后,一直由中国直接治理长达1000多年。根据《后汉书》记载“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于交州日南郡(郡所位于今越南广治省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象林(位于今越南广南省维川南茶桥一带)立南铜柱,为汉之南疆”。一.宋朝到清朝中期中越边界的变迁安南自宋朝从中国独立以来,与中国的边界曾经几度变动。1.宋朝广西广源州的丢失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原为北宋的羁縻州,当地土酋侬智高(此人是壮族的祖先,也是越南侬族、岱依族的祖先,越南总书记侬德孟也自称是此人的子孙)不满安南的侵夺而叛乱,并请求宋朝帮助;宋朝不允,侬智高复叛宋,后被宋朝派狄青率军平定。安南李公蕴向宋朝皇帝提出了广源(今越南高平省)、勿阳峒(广西那坡县)、勿恶峒(广西靖西县)等一大片领土的要求,这些土地都是侬智高管辖。宋朝以广源(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偏远难守,将广源州赐予安南;而坚持保留勿阳峒、勿恶峒地区为中国所有,并改名为顺安州、归化州。宋神宗给安南李仁宗敕书曰“勿阳、勿恶二峒已降指挥(宋军),以庚俭、丘矩、叫岳、通旷、庚巖、顿利、多仁、勾难八××为

界,其界外保乐(今越南保乐县)、练、绵、丁、放、近六界、宿、桑二峒,并赐卿主领”2.明初安南北侵元末明初,安南乘中国内乱之机,越过广西边界二百余里,于明洪武二十年,占领禄州(今越南禄平县)和西平州(今越南谅山)和永平寨,侵占元朝思明府之丘温(越南温州)、如嶅(越南禄平县大部)、庆远(越南恬霞县)、渊(越南同登县)、脱(越南脱浪县)五县,将国界从现越南谅山西南的鬼门关推进到今天的镇南关(友谊关)附近。明永乐年间,明朝曾在安南恢复中国的直接治理。但是,由于安南不断叛乱,明军被迫撤出安南。安南趁中国从越南撤军,占领中国云南的宁远州(今越南莱州及其莱州以北地区)。马援将军平定安南“二征”叛乱时,命令部将马留人黄氏子孙为钦州八峒峒长,为汉世守边疆。明宣德二年,因实行“改土归流”,触犯黄氏权益。澌凛峒长黄金广以澌凛、罗浮、了葛、古森板,并胁思勒峒及佛淘径巡检司(位于今越南芒街以南)等九十九村,延褒二百余里投降安南,造成大片领土丢失。嘉靖二年,越南发生内乱,安南英登庸向明请降,将四峒之地(今广西的北仑河以北一直到广西的江平)还给中国,其中,金勒以谭鳞河,了葛以芒溪河,澌凛以三歧河,古森以古森河为界,在云南方向,将蝴蝶、普园(中国云南麻栗坡以北)归还中国。但是,江平、黄竹、白龙尾半岛并未归还中国,因此,成为越南在中国境内的飞地,

直到清朝末年中法条约才收回。明朝万历年间,广西被安南占去茶岭(今越南茶灵)、审慢、登埝峒、泡泵峒、喜峒。明朝天启年间,又被占去音峒、剥埝峒(均位于今广西靖西县当面)。明朝时期,由越南管辖的牛羊、蝴蝶、普园地区内附,这一地区位于广西麻栗坡县东北部。3.清朝领土的得失(1)建水外六猛顺治、康熙年间,云南建水县外猛梭、猛喇、猛丁三猛(位于今云南金平县)内附;乾隆四十六年,猛弄、猛赖、猛蚌(位于今越南莱州、封土县)三猛内属。建水县外六猛包括现今中国的金平县、越南的封土县一直到越南莱州黑河以北的地区,安南称这一地区为东郎、嵩陵、釀泉、黄岩、合肥,绥阜、谦州、莱州八州,这一地区历史上由明朝云南宁远州管辖。(2)大小赌咒河之间的地区根据云南通志记载:“开化府南二百四十里至交趾赌咒河,今交趾之安边河(即为今越南黄树皮县内斋河)为中越之界,而安南指铅厂山下小溪,强名为赌咒河,已失去一百二十里”。

清朝雍正年间,云贵总督高其倬上奏:“都龙(云南都龙)厂内之对过铅厂山下一百二十里,又南狼(今麻栗坡南温河)、孟康(今越南黄树皮县孟康)、南丁等三、四十寨,皆被交趾占去”。“聚龙斜路六村为开化府内地,斜路之马鞍山(今麻栗坡县马鞍山村)去赌咒河一百二十里,尤立界碑”安南向云南境内推进,从大赌咒河(今越南黄树皮县斋河)

推进到小赌咒河(今云南马关城外小赌咒河),雍正皇帝以越南“累世恭顺”为由,将小赌咒河以外的中国领土赐予越南。二.清朝后期中越边界的变迁法国侵略越南时期,清朝出兵抵抗法军,在黑旗军的帮助下,占领了越南北方。但是,法国侵略军也占领台湾的澎湖地区,切断了大陆和台湾的联系,并重创了中国南洋水师。李鸿章和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条约规定中越边界在现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因为中越边界在历史上从没有全面勘定过,中国的勘界官员一边做好谈判的准备,一边派出清军占领边界附近的有利地形和越南界内对我国非常重要的地区。中国的勘界官员在充分查阅历史档案和现地勘测地基础上,首先向法国提出了以谅山分水岭划界,将从谅山到高平一线全部划归中国的方案,这一方案可以收回从宋朝以来越南侵占的全部中国领土。法国谈判官员认为这一方案不是以现界为基础,而是重新划一条新边界,因而没有同意。随即,中国的勘界官员又提出了将越南的文渊县等三县(现在越南的同登县等三县)划归中国的方案,法国谈判官员开始口头表示同意,但是后来又否决这一方案,最后条约中还是不了了之。在中法(越)边界条约中国方面的得失是:1.中越边界广东段在广东方向(建国后这部分边界全部划归广西省)上,越南的飞地江平、黄竹、石角、句冬(现在广西钦州的江平、黄竹和白龙尾半岛)

划归中国。根据清史记载:广东西南江平、黄竹一带,从思勒拓展边界到海,南北计四十里,东西共六十里。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地段的争夺是非常激烈的,法军曾在这一地段登陆,清军采取措施杀死部分法国军官。最后,法方被迫做出妥协,妥协的条件是九头山划归越南,而九头山自古以来是华民居住,历来属中国,有案可据。因此,法方的妥协,也是以中国放弃部分岛屿为代价的。在十万大山中,有一块三不管地(即广东不要、广西不要、越南不要),条约规定这块地区划归中国,十万大山分茅岭、峒中(现广西峒中)都划归中国。嘉隆河八庄等各处越民,因恐惧法国人,而华人有同文同族,所以纷纷向中国官员提出不愿意受法人统治,纷纷改换清朝服装,当中法勘界官员现地勘查边界时,越民均指认边界在南,而把自己村庄划在中国。这种情况在边界沿线多次出现,使中国收回许多领土。清史上说:广东钦州界之西境分茅岭、嘉隆、八庄一带,拓展边界到嘉隆河,南北计四十余里,东西计三百余里。2.中越边界广西段广西省的镇南关附近都是险要的高山和边防重地。在清朝谈判官员的努力下,镇南关东西数十公里内,中国边界向越方推进了二十到五十里,使很多险要的地段划归中国。根据清史记载:镇南关东界原在米强山(现在的友谊关外米七村),现在拓展到派迁山,拓展领土五十里。西界各口拓展二十里。谈判在地图上划出向西北方向的斜线

和云南边界相接,斜线比历史边界拓展二十到五十里,凡是线内的村庄不管中方还是越方,全部归中国。广西龙州西侧金龙洞地区,位于丹桂山脉中,长60余里,包括九十个村庄,是一个非常险要的隘口。该处历史上为中国管辖,为边防要地,但是当地土官借给越南高平下琅州抵债,在苏元春的坚持和努力下,该地全部收归中国。但是,属于中国的里板三村确被放弃,划归越南。3.中越边界云南段在云南方向上,中国收回了第二段的漫冲、董纽两寨,两寨已经被安南侵夺四十余年,纵横三十里;第三段从云南三文冲和越南高马白相对处到云南烂泥沟龙古

寨之间,定界于绿水河,拓展边界四十余里;第四段,将苗塘、子龙谭、龙博河、田蓬街、沙人寨六个村庄划归中国,拓展边界三十多里。以上共拓展边界一百多里,中国没有丢失土地。中国还收回了麻栗坡的都龙、猛峒、南温河等地区。从南丹山以北、西至越南狗头寨(位于小赌咒河)、东至越南清水河(现在老山下)一带地方,均归中国管辖。这段边界位于大小赌咒河之间,这是中法两国谈判妥协的结果。历史上属于中国的南狼,孟康等地还是没有收回,收回面积约为600平方公里,没有收回的地区为400平方公里。(明朝大小赌咒河之间1000平方公里原属于中国,清初雍正皇帝赐予越南)。在随后的领土交换中,中国放弃了富裕的老寨(位于扣林山南面),换取了八里河东

山附近贫瘠的偏马(老山前线炮兵观察所的所在地)。

云南建水县外六猛(今中国的金平县、越南的封土县一直到越南莱州黑河以北地区)自乾隆年间内附以来,一直接受中国管辖。但是,由于太平天国起义波及到云南,云南大理的杜文秀起义也使云南陷入严重内乱。建外六猛失去与清朝政府的联系,接受了越南的官职,向越南进贡。太平天国平息后,建外六猛又向清进贡,接受清朝的官职。但是中国为了换取麻栗坡南面的都龙、猛峒、南温河地区,被迫在这段地区作出妥协,将六猛中的三猛(猛赖(越南莱州),猛梭(越南封土县)等)划归法国。清朝政府认为,麻栗坡南这块领土较为肥沃,不仅收回了领土,而且可收地利。而三猛土地,全为山地,不便于管辖,而且当时三猛的土酋在1840年时又向越南外附,并接收了越南的官职,同时也接收中国的官职,属于两国共管地。总之,三猛的丢失使中国损失大量土地。所以,总的来看,云南方向上不包括中国老挝边界,损失了大量的领土。针对广东、广西方向来说,清朝没有损失领土,这次划界是对中国有利的。因此,清法越南划界对中国来说,得失的土地面积大体相当,但是中国得到的均为靠近海岸和盆地的肥沃土地,而越南得到的是不易管辖的山地(当地傣人既对汉人,同事对越人反感)。而且,在划界时,由于边界沿线越人恐惧法国人的统治,纷纷易服,要求接受中国的管辖,所以沿原界许

多越南村庄都在划界时划归中国。从中国的史书上看,清政府对这次划界是比较满意的,认为不包括勘界时法国作出的让步(实地勘查时,由于清军已经占据有利地形且当地越民不愿意接受法国人统治,勘界时中国已经赚得部分土地),清朝收回的土地何止数百里。法国人的史书上说:我们在划界时给予了中国以广泛的领土优惠。实际是,得失土地大体相当,但中国得到的土地较优。三、中越边界变迁的规律1.赐藩使中国损失不小的领土

历史上,越南从秦朝起长期接受中国封建王朝的直接统治,自从安南从宋朝独立以来,越南又是中国历代朝廷的属国和藩篱,替中国封建王朝守卫边疆。因此,中国封建王朝屡次将属于自己的土地赐予越南,如宋朝皇帝以广源(今越南高平省)偏远难守为由,将广源州赐予安南;雍正皇帝以越南“累世恭顺”为由,将小赌咒河以外的中国领土赐予越南,这些都造成了大量的领土丢失,其中大部分至今仍未收回。2.越南趁中国内乱之机侵占大量中国领土安南乘中国改朝换代和内乱之机,占领禄州(今越南禄平县)和西平州(今越南谅山),还占领中国广西思明府所属的六县(今越南脱浪县等沿现中越边界各县)和云南的宁远州。如果新建立的王朝不能及时收回这些领土,时间一久,就不得不承认边界现状。实际上,近代以来的中越边界就在这一线反复进行变化。3.土司在边界变迁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中越边界地区,均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在这些地区实行土司制度,由于土司的叛复,造成大量的领土丢失。如明宣德二年,因为明朝实行“改土归流”,澌凛峒长黄金广以澌凛、罗浮、了葛、古森板,并胁思勒峒及佛淘径巡检司等九十九村,延褒二百余里投降安南。(注:钦州八峒峒长都是马援将军平定安南叛乱时,命令部将马留人黄氏子孙世守此地,为汉世守边疆。但由于明朝实行“改土归流”,触犯了黄氏的权益,所以投降安南)4.文化的影响对划界有重要的影响在划界时,由于边界沿线越人恐惧法国人的统治,纷纷易服,要求接受中国的管辖,所以沿原界许多越南村庄都在划界时划归中国。如广西嘉隆河八庄的越南官员和民众,由于不愿意接受法国统治,且和中国同文同族,在划界前,主动改换清朝服装,接受清朝管辖,致使法国当局认为最终在这一地区无法实施有效地统治,因此放弃这一地区地主权。广西大新县内的金龙峒地区,已经被越南侵占多年,但是当地民众拒绝法国人统治,强烈要求清朝政府恢复主权,在清朝地方官员苏元春的努力下,这一地区全部收归我国。这些都说明民族和文化的因素在划界问题上的重要作用。越南建国以后,越南认为那次清—法的划界对越南不公平,越南吃亏了。对中国提出了广泛的领土要求。而1979年,中国认为有争议的领土只有五平方公里。经过1979年-19

89年的中越战争,中国占领了大部分的边界骑线点,如广西与越南交界的庭毫山、法卡山、靠矛山;云南和越南交界的扣林山、罗家坪大山、老山、者阴山、这些制高点均为我军控制,边界上存在的争议地区,如与越南黄树皮交界的楠木坪等,总计新增争议地区200多平方公里,这些领土均是中国军人流血牺牲换来,且全部为我控制。《中越陆地边界条约》中,我方按照以山地换平地的原则,实际上放弃了大量实际控制的土地。

越南妹子在中越边境低价服务中国男人 场面惊人!图

越南妹子在中越边境低价服务中国男人场面惊人!图 中国云南边境小城,中、越之间农副产品交易和越南妹子的皮肉生意红红火火。。。(组图)中国云南省的边境小城——河口,与越南的边境小城——老街,仅有一河(红河)之隔;是中国与越南之间,最重要的边境口岸之一。作为重要的边贸城市,这里已有一百多年的边贸史。1903年,滇(云南个旧)越(越南河内)铁路的修建,给两座边境小城的边境贸易,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通途。图为“滇越铁路”从此入境。 如今,尽管“滇越铁路”几乎已经停止了其基本的运输功能,但边贸仍如过去,日复一日地进行着。作为国家的“一类开放口岸”,这里的边贸活动,多是自越南方面进入的。图为一大早,中、越界河——红河,它的越南一侧,越南的商贩们,早就排好了队伍,等待着口岸开放。 在越南,一个家庭的重活,多半是由妇女来承担的。因而,在此口岸,当双方的国门一开,大量的越南妇女,便或背、或担着数十公斤重的背篼和箩筐,以令人咋舌的速度往前冲。。。为的是抢先过关。 从早上八点到九点半,几乎都是越南人在入境,从事以“小额边贸”为主的跨国买卖活动。越南那边入关、渡过边境

口岸的,多为新鲜水果、蔬菜等初级农副产品。最多的时候,一日入关的越南商贩,可达九千人次。图为,在口岸经营多年的越南商贩,正在交付关税。 一名越南妇女,正为通过口岸,准备她的证件,以及她使用的手机。越南的男人们,通常都在口岸做一些较重的体力活;而中国的商贩们,基本就在口岸等待着货物过关。 边境口岸,越南的男人们,在等待的过程中,围坐在购买的中国货物上,打牌小赌,消磨时间。 除了与越南之间的初级农副产品贸易外,更能体现两国之间难解难分关系的,却是一个令众多中国游客万分好奇的“边境贸易项目”——越南小姐。图为,一个“越南小姐”在街上走过。 这里的中越边贸商场的外面,时不时地就会出现打扮“出挑”的越南姑娘,每每都会引起游客们的“高度注视”。在中越“边贸互市点”附近,随处可见衣着暴露的越南女子,她们往往三、五成群,一见到有外地来客在周边逗留,就会自动上前谈价。图为,一对越南姑娘,快步穿越贸易市场,走向她们“工作”的街边门面。 她们的穿着打扮几乎一致。不了解内情的人,还会以为她们是一对双胞胎;但是,这对于她们来说,却是一种吸引游客眼球并揽客的方式。

中越农产品贸易现状研究

中越农产品贸易现状研究 近年来,中越农产品贸易在波动中增长,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从1995年到2005年的十余年间,除1995年和2001年外,我对越农产品贸易都处于顺差地位。我对越出口的产品主要是水果、水产品、蔬菜等,我从越进口的也主要是互补性的水果和水产品。 一、中越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1995年至今,中越农产品贸易经历了由下降至上升的过程,其中,1995年至1999年,中越农产品贸易总额从3.21亿美元下降到1.29亿美元,下降了59.7%,年均下降18.6%。进入新世纪后两国农产品贸易迅速回升,除2004年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均大幅增长。 2005年达到5.12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2.56倍,年均增长32%,比1995年增长59.6%。 过去的十年中,中越农产品贸易在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中的比重约在10%以内,最高的2003年占10.1%,最低的1998年占4.8%;占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很小。 二、中越农产品贸易结构分别从近些年两国农产品进出口形势看,我对越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而从越进口则相对缓和。2005年我对越农产品出口额为3.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5%,比1995年增长1.27倍;同期我从越进口农产品2.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87%,比1995年增长10.53%。 1、中国对越南出口农产品以水果、水产品、蔬菜为主 中国对越出口的农产品种类很多,所占份额较大的主要是水果、水产品、蔬菜等,2005年三大种类出口额分别为7447.7万美元、4491.5万美元、3709.5万美元,占我对越出口农产品总额的24.3%、14.7%、12.1%,三类合计占51.1%。其中水果以柑桔、苹果、梨等为主,水产品主要是加工对虾、鲜冷冻对虾以及其他水产品等,蔬菜主要是大蒜头、洋葱、马铃薯、萝卜胡萝卜、蘑菇、蔬菜罐头以及其他加工蔬菜。在粮食作物中,我对越出口的主要是小麦、种用稻、玉米,2005年三种作物出口分别为362.8万美元、998.9万美元和942.4万美元。 2、中国从越南进口农产品以水果、水产品为主 相对于我对越出口,我从越进口的农产品种类要少一些,其中比重较大的是水果和水产品,2005年进口的两类产品分别达到4709.4万美元和2923.3万美元,分别占我从越进口总额的22.82%和14.16%。水果以香蕉和其他鲜冷冻水果为主。水产品包括鲜冷冻鱼、加工鱼、饲料用鱼粉等。在粮食作物中,我从越进口的是大米,2005年达到81..2万美元。越南也是我进口大米居第二位的来源国。

我所知的中越边界一段领土争端始末

我所知的中越边界一段领土争端始末 至诚大兵 发表于 2009-01-06 09:37:14 类别:国际时评之侃 读了凤凰网新闻《中越陆地边界云南段竖立界碑665个勘定圆满完成》,看到中越陆地边界云南段竖立界碑665个,勘定圆满完成,再看到一些西方媒体称越南在中越边界谈判中让步太多的报道与评论,认为越南在此次划界中是向中国“割让土地”,脑海中想起了大兵在90时代中越边境某边防团任职时,知道的关于边界领土争端的一些轶事,既为中越陆地边境的划定感到欣慰,也将其中有一段边境争议地段离奇引起的争议的来历,在此告知网友们,算是回答西方媒体称越南在中越边界谈判中让步太多的报道与评论。 通过此事的披露,相信网友们会发现,一是越南人的国土意识,是非常强烈的,越南人也是非常狡猾的;二是为了国家利益,在边防上是寸土必争的,倘若为官不慎,就会为后人留下多少麻烦,甚至是危害国家主权的完整;三是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四是外交无小事,外交通天;五是公文要严谨,必须防止出现歧义,以免损害国家利益。 下面是边境领土争端往事的简述: 大兵任职的部队,当时守卫的国境线横跨两县,长达165公里,在此恕大兵不明说此事发生于哪个县,大兵就干脆以XX县代替吧。XX县有两块地属于中越争议领土。 此事的根源,发生于文革中,大约是1968年(具体是哪一年,以志书为准),XX县成立了县革委会,当时负责边境事务的副主任是一个女将,县革委会副主任就是如今的副县长官职,为了叙述方便,以下大兵称作副县长。 有一天,下属的外事部门报告:边境某地段的某号界碑,不知道什么原因,被人挖出并离开原地扔到了我国一方境内约30米的地方,请示如何处置。 这还了得!界碑是神圣的,无言的界碑代表着国家形象与领土主权,怎能容忍出现这样的事? 按说,出现这样的情况,按照对谁有利谁就可能是作案者的情况分析,这事应该是越南一方别有用心的人策划实施的。可是,这时候的中越关系属于同志加兄弟的时期,好得来真是“穿一条裤子”,大家心里即使明白无误,却也碍于当时的国际环境,不敢造次,遂不敢对移动位置的界碑如何处置,使界碑在移动了的地点静候。于是,这负责边境事务的副县长立即按照程序,让逐级上报情况,请示处置办法。后来,外交部发来函电,指示XX县“原地恢复界碑”。 界碑不是小事,牵涉外交,涉及两国,XX县副县长不敢怠慢。恢复界碑施工这天,她亲临现场指挥,按照她这工农干部的理解,外交部“原地恢复界碑”的命令,“原地”就是在界碑现在静候的地点,恢复就是在现在界碑所在地恢复,因此,她让民工将这一块界碑“就地”竖立起来(这个轶事,我曾经对不少的朋友讲述过,有不少的朋友认为,即使让他们办这事,他们也认为这XX县副县长当时的理解同样是有道理的)。 殊不知,外交部“原地恢复界碑”的命令,所指的“原地恢复”,是指示在界碑原来竖立的位置恢复。而XX县副县长执行命令的结果,却是南辕北辙。等到外交部发现此问题指示XX县交涉时,事态严重了,难以挽回――同志加兄弟

1.中越贸易逆差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研究背景: 越南与中国地缘相近、交通便利,贸易上的优势非常明显。越南的大米、煤炭、橡胶第一大出口市场是中国,而中国则是越南机械设备、纺织原料、建材、家电和农资产品的主要来源地。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贸易发展迅速,中越贸易额从1991年的3200万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254亿美元,但两国贸易仍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 中越经贸交往的活跃为两国百姓带来了实惠,也有利于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础。越南海外国际旅行社中文市场部常务副总经理李木子表示,“我相当看好越中贸易发展前景,至少目前两国口岸边民直接受惠”。 越南工贸部认为,边境贸易额为越中双边贸易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06-2011年两国边境贸易仍强劲增长,年均增幅约29%。 目前,中越之间已经形成了中国一个省区与越南多个省区共同合作构成跨国经济走廊的跨境经济合作模式。在2011年10月的第四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上,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前所长阮贵辉就表示,中越两国积极开展经贸往来,让两国边境一线居民不仅能分享国际贸易合作的好处,还能分享与国内其他区域合作带来的好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两国政府在越南莱州、奠边、老街、河江、谅山、高平、广宁,以及中国云南、广西等省区展开了形式多样的边境经济合作。2011年9月,中国首个设立在陆上边境线上的综合保税区—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正式运营,被认为是中越跨境合作取得新进展的标志。 2011年,越南财政总收入达到321亿美元,发展稳定。作为国家经济重要支柱之一的进出口贸易额达到了2021亿美元,较上年增幅明显。但李木子提醒,越南对美国一直是顺差,对中国一直是逆差。2011年越南全年贸易逆差全部来自中国。 2011年,越南对中国贸易逆差为116亿美元,它在出口原油、橡胶、海产品等大宗商品的同时,从中国进口机械设备、化工品和电子产品等制成品。 河口县商务局副局长岳云松表示,中国出口越南的商品中85%为机电设备,而越南出口到中国的主要是农产品和资源性产品,经济附加值差距严重。 “中国对越贸易及其逆差的形成是有系统性原因的,比如大量大规模的中国EPC工程总承包商在越南的存在直接促使了中国建材成为首要选择,为越南低成本劳工而将工程从广东南迁越南的工厂,仍然需要其在中国的供应链提供原材料和主要部件的供应,同时这些因素都非一夕之间能改变的。”长期服务于中国与东南亚商贸业务的中国籍律师褚建富说。 越南《海关报》报道,尽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促进了双边贸易,但由于中国商品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因此出口较多;至2015年,根据该贸易协定,越南要削减关税,故中国商品进口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但褚建富认为,随着越南工业体系的逐步发展以及东盟内部贸易区的发展,越南对中国的进口依存度可能会有所下降,“如果中国不能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品牌知名度、提高向越南出口产品的高新科技含量,其目前的主导地位可能会受到威胁”。 据越南统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越中贸易总额约500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越南对华出口约131亿美元,增长2.1%。而根据欧盟的新规要求,原料自东盟进口占50%以上的越南产品对欧盟出口,才能享受普惠关税优惠政策。但目前越南的纺织、化工行业原料大部分从中国进口。越南业内人士近年来也一再强调,要采取措施改变越中之间的贸易逆差现状。 有业内人士称,从结构上看,越南对我国主要出口经济价值较低的原材料,自我国进口经济价值较高的成品。这一现象说明越南的加工制造业较落后,且短期内难改变。

中国边境问题

中国与邻国有哪些领土存在争端 陆地边界争端: 1.中俄边界。 唐努乌梁海地区,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江东六十四屯、乌苏里江以东及库页岛地区,巴尔喀什湖东南部、伊犁河地区中俄边界西段50余公里,东段约4280公里。 2005年6月2日中国和俄罗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签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中俄最后一部分有争议的边界土地,包括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界处的黑瞎子岛和靠近内蒙古满洲里的阿巴该图洲渚在内近375平方公里,双方将各得约一半,中国得到的面积约174平方公里,加上位于黑龙江上的塔拉巴罗夫岛(银龙岛)的全部等共337平方公里的土地划还给了中国。 中俄之间的第一个条约是1689年签署的《尼布楚条约》,以后陆陆续续签署了70多个条约。1929年发生了“中东路事件”,斯大林下令苏联红军远东边防部队占领了这些河道和相关岛屿。 2.与朝鲜的边界。 长白山天池,吉林省延边自治州(即所谓的“间岛”),鸭绿江和图们江中一些岛屿。 中朝边境线全长1334公里,其中陆界45公里,水界1289公里。辽宁段上自辽宁省与吉林省交界的浑江河口起,下至鸭绿江入海口止,全长306公里。经过1972年至1975年进行的中朝第一次边界联检,确定沙洲、岛屿61个,其中划归中方13个。 1990年开始,中朝双方进行第二次边界联检,辽宁段因有10个未决岛屿而搁置起来。因而,第二次中朝边界联检也被搁置起来,至今未能结束。 3.与印度的边界。 双方边界全长1700公里,双方争议地区有8块,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

其中东段麦克马洪线以南的藏南(山南)地区9万平方公里、中段波林三多等2千平方公里均为印方控制,西段阿克赛钦等地区3.35万平方公里除巴里加斯的450平方公里外均为我方控制。 4.与越南的边界。 法卡山、者阴山、老山地区。 从1974年开始,越南当局在中越边境不断制造挑衅事件,仅1978年就入侵中方边境1100多起。 1978年9月至1979年2月的半年时间里,越南在边境地区侵占中国领土达160余处。 1979年2月17日,中国军队在中越边境全线发起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在17天作战中,突入越南军队防御纵深20-40公里,攻占了越方4个省的21个县(市)。3月,中国军队全部撤回中国境内。但中越边境冲突并没结束。1981年5月,中方开始收复法卡山、扣林山地区的作战。1984年4月,中方开始收复老山地区的作战。直到80年代末,中越双方才完全罢兵。 中越边界谈判1993年8月开始,在人类进入千禧年的倒数第二天,中越双方完成了16轮谈判,最终签订了《中越陆地边界条约》。在所有双方有争议的227平方公里土地中,113平方公里划归越南,114平方公里划归中国。 5.与缅甸的边界。 江心坡问题,南坎问题 1960年的《中缅边界条约》(即现在的中缅边界线)所遗留。 “江心坡”指的是位于云南高黎贡山以西的恩梅幵江及迈立幵江之间一个狭长地带,北起西藏察隅县,南到缅甸尖高山。“南坎问题”是指位于南畹河和瑞丽江汇合处的勐卯三角地区的归属,又名南畹三角地区,面积约二百五十平方公里。勐卯三角地区主权原来属于中国,这一点没有疑问。但在1894年前(即第一次中(英)缅边界划分),英国人就已经强行修筑了从八莫到南坎的公

中越贸易现状doc

中越贸易现状 自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尤其是1999年两国元首签署了《联合声明》,把“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十六字方针”作为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越两国关系的方针确定下来后,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当前,中越关系正处在良好的发展势头上,两国把相互关系定位为“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和“好同志”的“四好”关系。良好的政治关系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中越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状况与特征 1、贸易额持续快速上升,在对方国家的贸易地位大幅提高,但贸易增长率不稳定。 中越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巨大。自两国关系恢复正常以来,经贸合作长足发展,尤其是两国的商品贸易表现突出。随着两国贸易额的持续上升,其占本国贸易总额的比例也在迅速上升,从而互相在对方国家的贸易地位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见表1)。1991年,两国贸易额仅为3223万美元,2006年已接近100亿美元,增长了300多倍。尤其是2000年以来,中国入世、中国-东盟签定建立自由贸易区协定、两国经济快速增长等因素直接推动了两国经贸的进一步发展,双方进出口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自2000年至2006的7年中,中越两国贸易额由24.7亿美元增加到99.5亿美元,增加了4倍多,年均增长率超过21%。 越南进出口总额为越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根据越南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3年,中国成为越南出口第三大国,进口第一大国。2004年,两国贸易额超过了日本,中国成为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2004年,双方贸易额达到67.4亿美元,已经提前突破了双方此前达成的2005年将双边

广西与越南边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前言 广西居于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地带,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发展经贸的前沿,陆地边境线长,发展边境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近年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一步发展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迎来良好的机遇,然而现边境贸易政策不够规范,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及边贸互市点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等问题,促使广西的边境贸易将面临新的挑战,遇到更大的冲击。 一、广西与越南边贸发展现状 中国与越南两国恢复正常关系后,为了推动双边关系的全面发展,两国政府在加强双方边贸合作关系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双方都不断加深改革开放,制定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两国的边境贸易的发展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广西,它处于中国与越南的交界处,具有中国与越南最便捷的地理优势,与越南的边贸将更为密切,经济合作也将更加广泛。广西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发展对越边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发展。 (一)出口贸易和边境贸易发展情况 中越两国是水陆相交的邻国,有数千里的水陆边界。贸易往来历史悠久,至今在中越边境地区还居住着13个跨国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都很密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越于 1950年正式建交,成为兄弟邻邦。此后两国有过短暂的冷战和摩擦时期,并于1991年11月实现邦交正常化。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直接刺激了两国边贸的发展。同时中国与越南友好关系得以进一步改善,两国高层互访增多,两国人员的往来增加,也为两国边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两国政府陆续签订的多项协议和实施的优惠政策,大大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速度。其中中越于 2000年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基本上解决了两国陆地和水上边界划分问题;2002年3月中国宣布给予越南 MFN (最惠国 )待遇;2002年朱镕基总理在金边与东盟十国首脑签订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及 04年始提出的“两廊一圈”战略构想。这一系列措施掀起了广西与越南边贸的又一轮高潮。

看看中国边界的各种“界碑”

看看中国边界的各种“界碑” 耸立在北国边疆的1号界碑中华大地九百六十万 平方公里,有国境线5?4万公里,其中海岸线总长度3.2万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余公里。在漫长的国境线上耸立着成 千上万座界碑,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界碑永远耸立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耸立于祖国最南端的“中国领海基点方位点锦母角”界碑 锦母角——中国大陆架最南端的一点,地理位置处于北纬18°09.5’,东经109°34.4’。虽然大家公认天涯海角是中 国最南端的海角,但准确的讲锦母角才真正是最南端的海角。立于内蒙二连浩特草原上的815号界碑816号界碑中蒙边境的815、816界碑,是根据2002年中蒙边界第二次联 检委员专家组第一次会谈会晤决定,由原来的357同号双立界碑原位更换的,并将原来的混凝土碑体更换为现在的花岗岩碑体,这是中蒙边境线上独一无二的同号双立双面界碑。碑体面对我国境内一面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中国”字样,下面刻有界碑的编号和年份;面对蒙古国的是蒙古国国徽、国名缩写及界碑编号和年份。界碑旁依闻名遐尔的“欧亚大陆桥”,是连接首都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的陆路交通大动脉,是我国通往蒙古国唯一的铁路干线。<>中越5

3号界碑中越边境广西大新县硕龙镇德天瀑布往上游几百米处中越53号界碑,为1888年清政府所立,上刻:中国广西界,并附有法文。<>耸立于西部边陲中巴边境的7号界碑新疆喀什市塔什库尔干县,这里是帕米尔高原。西部边陲第一哨----红其拉普边防哨所。神圣的界碑竖立在这里,周围雪山连绵,山口寒风呼啸,哨所海拔就有5100多米。<>耸立于内蒙海拉尔中俄边境的41号界碑立于黑龙江绥芬河市中俄边界的357号界碑吉林长白山中朝边界5号界碑及边境线傲然耸立在十层大山山顶的中国、越南、老挝3国交界界碑全国人大常委会2007年2月28日上午经表决决定,批准中国、越南和老挝关于确定三国国界交界点的条约,确定中越老三国国界交界点位于十层大山1864米高程点上。广西中越边界844号界碑号称“一号界碑”的清朝界碑在广西北仑河入海处竹山港,我国的海岸线与陆防线交汇处,巍然矗立着祖国的“一号界碑”。古老的界碑高逾1.7米,宽0.7米,正面是“大清国钦州界”的题字,斑驳的苔色透出界碑的百年沧桑,凝聚着一段难以磨灭的历史。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清政府和法国在天津签订《中法越南条约》。次年(1886年),清政府派员与法国勘界使臣狄隆会勘中越边界。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当时的钦州知府与外国官员共同签署了“界约”,于此立石约界,故称“大清国一号界碑”。位于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东兴口岸的

中越贸易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越贸易发展现状及前 景分析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摘要 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开展贸易合作不仅有利于优化贸易结构,而且能在世界经济的大潮中获得丰厚的利润。中国与越南两国之间的贸易往 来由来已久,尤其是1991年越南和中国外交关系正常化之后,两国经济与贸易 关系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 本文首先从贸易发展规模、贸易的商品结构、贸易开放度、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越南的贸易方式与渠道五个方面分析了越南对外贸易的现状与特点,得出越南对外贸易的优势和劣势所在。 其次,本文从越中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越中贸易商品结构和越中双边投资三个方面分析越中双边贸易的发展现状。由此分析出越中双边贸易存在的问题,例如贸易逆差大、贸易总量规模小以及两国货币汇率的影响等。 最后,通过SWOT分析得出越中两国贸易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而对越中两国的贸易发展做出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越中贸易;贸易现状;制约因素

Research on the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ABSTRACT In today'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 the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ountries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trade, but also in the tide of the world economy to reap the profits. China and Vietnam, the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s a long history, especially after the normalization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Vietnam and China in 1991,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got rapid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first from the trade scale, trade commodity structure, trade openness, dominant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and trade of Vietnam way and channel five aspects analysi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ietnam's foreign trade, it is concluded that Vietnam'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foreign trade. Secondly, this article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the trade commodity structure and the bilateral investment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trade in the status quo.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bilateral trade, such as large trade deficit, the scale of trade volume and the impact of currency exchange rat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Finally, through the SWOT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the existing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and the two countries' trade development in Vietnam to mak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Key Words:Trade between Vietnam and China;Trade status;Constraint

中越边界历史

中越边界历史 中越边界历史 中越边界问题的由来和现状越南自秦朝并入中国版图以后,一直由中国直接治理长达1000多年。根据《后汉书》记载“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于交州日南郡(郡所位于今越南广治省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象林(位于今越南广南省维川南茶桥一带)立南铜柱,为汉之南疆”。一.宋朝到清朝中期中越边界的变迁安南自宋朝从中国独立以来,与中国的边界曾经几度变动。1.宋朝广西广源州的丢失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原为北宋的羁縻州,当地土酋侬智高(此人是壮族的祖先,也是越南侬族、岱依族的祖先,越南总书记侬德孟也自称是此人的子孙)不满安南的侵夺而叛乱,并请求宋朝帮助;宋朝不允,侬智高复叛宋,后被宋朝派狄青率军平定。安南李公蕴向宋朝皇帝提出了广源(今越南高平省)、勿阳峒(广西那坡县)、勿恶峒(广西靖西县)等一大片领土的要求,这些土地都是侬智高管辖。宋朝以广源(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偏远难守,将广源州赐予安南;而坚持保留勿阳峒、勿恶峒地区为中国所有,并改名为顺安州、归化州。宋神宗给安南李仁宗敕书曰“勿阳、勿恶二峒已降指挥(宋军),以庚俭、丘矩、叫岳、通旷、庚巖、顿利、多仁、勾难八××为

界,其界外保乐(今越南保乐县)、练、绵、丁、放、近六界、宿、桑二峒,并赐卿主领”2.明初安南北侵元末明初,安南乘中国内乱之机,越过广西边界二百余里,于明洪武二十年,占领禄州(今越南禄平县)和西平州(今越南谅山)和永平寨,侵占元朝思明府之丘温(越南温州)、如嶅(越南禄平县大部)、庆远(越南恬霞县)、渊(越南同登县)、脱(越南脱浪县)五县,将国界从现越南谅山西南的鬼门关推进到今天的镇南关(友谊关)附近。明永乐年间,明朝曾在安南恢复中国的直接治理。但是,由于安南不断叛乱,明军被迫撤出安南。安南趁中国从越南撤军,占领中国云南的宁远州(今越南莱州及其莱州以北地区)。马援将军平定安南“二征”叛乱时,命令部将马留人黄氏子孙为钦州八峒峒长,为汉世守边疆。明宣德二年,因实行“改土归流”,触犯黄氏权益。澌凛峒长黄金广以澌凛、罗浮、了葛、古森板,并胁思勒峒及佛淘径巡检司(位于今越南芒街以南)等九十九村,延褒二百余里投降安南,造成大片领土丢失。嘉靖二年,越南发生内乱,安南英登庸向明请降,将四峒之地(今广西的北仑河以北一直到广西的江平)还给中国,其中,金勒以谭鳞河,了葛以芒溪河,澌凛以三歧河,古森以古森河为界,在云南方向,将蝴蝶、普园(中国云南麻栗坡以北)归还中国。但是,江平、黄竹、白龙尾半岛并未归还中国,因此,成为越南在中国境内的飞地,

反思中越关系的历史发展,总结中国外交政策的得与失

题目自拟,仅供参考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关于我国与邻国越南的往事。人们常坦然地说往事随风。但国与国之间可没有那么多的随性与高尚。几千年的文明交流,我们两国之间真可用“唇齿之邦,血泪恩仇”来形容。当然这也不仅仅是对于越南来说,世界各国对于他们的领邦来说都是这样的。道理很简单,就是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而我们中国这自古以来的泱泱大国对于这个道理却显得略有不熟。这从古代我们就看出很多端倪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众多外交实践更是夹杂着许多让人愤慨心寒的景象,其中这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就没有少参演。 越南在公元前111年至公元968年是中国的一部分。从968年直到1885年,越南一直是中国的属国。在共同经历了自我民族解放的艰辛道路过程中,1950到1973年可谓是中越蜜月期“同志加兄弟”,新中国与越南联手,抗击法国、美国。1979到1989年“兄弟”操戈,兵戎相见。自诩第三军事强国,越南突袭柬埔寨,中国出兵越南,中越关系恶化。1990至今,邦交正常,摩擦不断,中越南海争端问题最近更是越炒越热。 放眼望去,以现今所谓的大中华地区里,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化是和中国没有渊源的。越南人也是自称为“龙子仙孙”的。可唯独我们中国充分有并运用了那种柔和的孔子儒家思想。从中越关系的发展来看,或将眼光推及到之前我们所建立的所有我们大国与其他小国的外交。我们中国外交政策可以说是深受了我们儒家思想的限制了,乐善好施,失去的多是诸多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以怨报德,得到的却多是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道理、经验、教训。虽然如此,但这也是儒家思想精髓给与我们的机遇。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取得的客观成就是巨大的,我们如今在友好国家的支持下恢复得联合国五大国之一的身份绝不是摆设的。建交的国家数量想必也是很少人知道确切数字。在国际各个领域的交流哪里没有中国的身影?不管是扶贫援助,维和反恐,经济合作,科研探讨,中国在外交方面的作为可以说是足量的。这些都是具体物质上的收获。之所以国人感到影响力不如美国根本原因是我们国力还不强盛,但直接原因则是那种温文尔雅的儒家作风在知识群体的影响所致。同样如果一再地外交顺利虽会使我们在外交过程中获得很多的有形利益但

中越贸易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越贸易发展现状及前景 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摘要 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开展贸易合作不仅有利于优化贸易结构,而且能在世界经济的大潮中获得丰厚的利润。中国与越南两国之间的贸易往 来由来已久,尤其是1991年越南和中国外交关系正常化之后,两国经济与贸易 关系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 本文首先从贸易发展规模、贸易的商品结构、贸易开放度、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越南的贸易方式与渠道五个方面分析了越南对外贸易的现状与特点,得出越南对外贸易的优势和劣势所在。 其次,本文从越中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越中贸易商品结构和越中双边投资三个方面分析越中双边贸易的发展现状。由此分析出越中双边贸易存在的问题,例如贸易逆差大、贸易总量规模小以及两国货币汇率的影响等。 最后,通过SWOT分析得出越中两国贸易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而对越中两国的贸易发展做出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越中贸易;贸易现状;制约因素

Research on the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ABSTRACT In today'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 the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ountries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trade, but also in the tide of the world economy to reap the profits. China and Vietnam, the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s a long history, especially after the normalization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Vietnam and China in 1991,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got rapid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first from the trade scale, trade commodity structure, trade openness, dominant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and trade of Vietnam way and channel five aspects analysi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ietnam's foreign trade, it is concluded that Vietnam'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foreign trade. Secondly, this article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the trade commodity structure and the bilateral investment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trade in the status quo.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bilateral trade, such as large trade deficit, the scale of trade volume and the impact of currency exchange rat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Finally, through the SWOT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the existing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and the two countries' trade development in Vietnam to mak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Key Words:Trade between Vietnam and China;Trade status;Constraint

中越关系变迁

中越关系变迁 —从越南民族性格形成角度 浅析中越百年关系变迁 2013161271 孙萌关于中越百年关系的变迁,我们将从越南民族性格形成的角度来浅析。自古以来,越南行政上长期直属中国,后又近千年宗藩关系。奉行文化以中华文明为底蕴,中越存在文明共性。至今,中越同属亚洲文化圈,均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越南借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猛增长。 越南和中国自古以来都是文明古国,自古历史渊源深厚。公元前214年,秦攻占百越之地,设桂林郡、南海郡、象郡,派遣官吏治理,其中象郡就包括今天的广西西部和越南中北部地区。这就标志着越南正式成为中国的郡县。在公元968年,丁部领建立大瞿越国之前,越南一直是中国的郡县。1054年,越南李朝时期将国号改为大越。1400年,胡朝时期,改国号为“大虞”。1428年,又改为大越。1804年,嘉靖皇帝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1883年12月,法军进攻驻守在红河三角洲地区的中国军队,中法战争爆发,之后中国承认了法国对越南的占领,越南完全沦为法国的殖民地。越南人与先秦时中国南方的越族同属一个民族。从秦平百越始设象郡,西汉灭南越设交趾郡,到唐时安南都护府越南北部都在绝大部分时间内直属于中国。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千年的辉煌征服史;对越南人来说,却是一千年的所谓“亡国史”。唐末黄巢大起义,越南脱离中央王朝。丁部领建立独立封建国家“大越国”,宋、元、明、清时越南都在绝大部分时间内臣属于中国,受中国皇帝册封.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千年君臣邦交;对于越南人来说,却是一千年屈辱压迫。到了近代,在复杂的历史条件下,中越都陷入了被殖民侵略的困境,中越历史也有了很大得变迁。越南先后被法国、日本、美国入侵,近代清朝丧失了对越南的宗主国地位。新中国成立后,越南刚刚摆脱了日本的殖民占领,但这时,法国卷土重来,中国向越南无私援助,最后1954年在奠边府战役击溃法军。之后美国人为了东南亚的利益插手越南事务,战争逐渐升级,1969—1975年为越战时期,中国再次伸出援手,大力帮助社会主义兄弟越南,最终越南战胜了美国侵略,获得了真正的独立,其中,中国的帮助功不可没。1979——1988年,是中越自卫反击战时期,中越大打出手,敌对关系。1989——今,中越两国关系逐渐缓和,最近几年更是关系密切,双边经贸合作很多,关系友好。这段曲折历史也是近代以至现在越南与我国的矛盾的历史依据越南自建立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以来,仿效中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实行儒释道并举的政策,逐步形成了越南自己的文化;但实际上,其文化仍然是中国文化的一环。与中国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道教在越南的传播与发展,对越南的社会与文化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巨大而深远的。长期的战争历史,小国特殊的国际位置,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击

中越陆地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的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关于中越陆地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的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以下简称双方),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人民的传统睦邻友好关系,促进两国贸易发展和人员往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关于中越陆地边界管理制度的协定》第六章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在本协定中,双方使用以下定义: 一、“边境口岸”和“口岸”具有相同的意义,是指位于中越陆地边界两侧,供人员、货物、物品和交通运输工具直接出入境的特定区域,包括双边性口岸和国际性口岸。根据其性质亦可分为公路口岸、铁路口岸和水运口岸。 双边性口岸是指允许双方人员、货物、物品和交通运输工具出入境的口岸。 国际性口岸是指允许双方以及第三国(地区)的人员、货物、物品和交通运输工具出入境的口岸。 二、“边境地区”,是指毗邻中越陆地边界线两侧的双方县级行政区。 三、“边民”,是指毗邻中越陆地边界线两侧乡(镇)的本国常住居民。 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五、“口岸检查检验部门”,是指中方口岸的边防检查、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和越方口岸的边防部队、海关、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部门。 第二条 一、双方确定中越边境地区已开放下列口岸: 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方面 金水河——————————马鹿塘 河口(公路)——————老街(公路) 河口(铁路)——————老街(铁路) 天保——————————清水 龙邦——————————茶岭 水口——————————驮隆 凭祥(铁路)——————同登(铁路) 友谊关——————————友谊

中越关系恶化缘由探究

中越关系恶化缘由探究 政法学院13级思想政治教育班彭仕媚 1303053051 最近越南反华事件的爆发令本来就严峻的中越关系进一步恶化,难以不让人思考,为什么意识形态相同的邻国会如此排斥中国?现在的中越走到这一步是何原因?所有事件的发生都不会是由单一原因引起的。同样,中越关系的恶化也是不同原因引起的。 首先,我们可以追溯中越关系史,从历史中寻找中越关系恶化的缘由。实际上,越南和中国一段友好来往的历史。例如,明清时期,越南是中国的宗藩国,中国曾多次出兵帮助越南解决国内动乱和抗击侵略。但是,虽然作为越南的宗主国,出兵越南在道义上完全是可以说的过去的。不过曾经作为中国的附属国的越南因为在历史上被中国影响过深,可能会导致现在会对中国抱有戒心,担心会像历史上一样再次被中国控制,成为中国的附属国。也就是说,虽然这时中越处在友好交往阶段,但是这段历史对越南人不一定是友好的。并且,中国还放弃过对越南的宗主国地位,无疑,这是对越南的一种抛弃。19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中国也曾经帮助越南打对法侵略战争。在20世纪50-60年代,中越关系更是走进了蜜月期,在越战期间,中国对越南的帮助更是不遗余力。但是,这时候的中越关系之所以这么好,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在那个时期,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中越共同站在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并且那时候的中国坚定的实行“一边倒”政策。所以同为社会主义国家,中越关系当然是亲密的。但是当意识形态的作用没有那么重要了,中越关系也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特别是中国出于国家利益考虑与美国共同遏制苏联的时候,间接地影响了中越关系的发展,后来更是直接爆发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一场战争对越南国内的影响是深远的,整个越南国内都无法忘记这一段惨痛的侵略史。直至现在,越南都还在举行战争纪念活动,这活动表面是为了纪念在战争中死去的战士,但是事实上是为了提醒民众勿忘国耻,这无疑是在越南国内造成了民众对中国的仇恨越来越深。 总的来说,从明清以来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越关系时好时坏。但是无疑是曾经作为中国附属国的历史还是中国对越南的战争,都让越南对中国产生不信任感,甚至是排斥中国的。所以一系列的历史使越南国内本来就有反华情绪。 步入现代,在复杂的世界局势之下,中越关系也越来也复杂。但总的来说,关键点是国家利益的冲突。大家都十分关注的,是中越在南海的利益冲突。双方都有自己的立场,中国认为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南海主权属于中国,这是不能让步的。虽然中国也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是佷显然越南不会把这当成是中国的让步,欣然接受。相反,越南会认为这是一个很无耻的举动,南海主权本来就属于越南。在越南国内,政府就是这样告诉民众的,

中越北部湾划界的国际法分析

2008年第2期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季刊) No1212008 JOURNAL OF G U I Y ANG UN I V ERSI TY (总第10期)Social Science(Quarterly)(General No110) 中越北部湾划界的国际法分析 陈真波 (贵阳学院,贵州贵阳 550005) 摘 要:中越已就北部湾的专属经济区划界达成一致。从中越双方的协定来看,北部湾的划界既遵守了《联 合国海洋法公约》,同时又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国际法的公平原则,为其他国家确立了灵活解决类似问题的 范例,丰富了国际海洋法的内容。 关键词:北部湾;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渔业;大陆架 中图分类号:D99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133(2008)02-0044-04 The I n terna ti ona l Law Ana lysis of the D elim it a ti on i n Tonk i n Gulf Between Ch i n a and V i et nam CHEN ZHen2bo (Guiyang University,Guiyang Guizhou550005,China) Abstract:China and V ietna m have deli m ited the area of Tonkin Gulf1It is the one hundred and sixty-sixth agree ment about the de marcating of sea area1The agree ment not only comp lies with the p rinci p le of the internati onal la w,but als o enriches the la w1 Key words:the Gulf of Tonkin,the UN Conventi on on the La w of the sea,Fishing,Continental shelf 2002年8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和越南外交部副部长黎功奉在昆明举行了中越之间的第九轮边界会谈,在对北部湾专属经济区划界的同时,双方还达成北部湾渔业资源的过渡性协定。这是新海洋制度确定以后,世界上的第166处达成协议的海域划界。考察中越在北部湾的划界,对我们深入领会国际海洋法的划界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越关于北部湾的争执 北部湾位于南海西北部,被中国和越南领土所围绕,国外通称之为“东京湾”。它有两个出口,较大的出口最窄处宽达125海里,为世界有数的大海湾。根据1964年中越两国调查资料,全湾面积128000平方公里,湾内海底地形平坦。[1]1974年以前,中越两国人民在北部湾从事航运、捕捞和科研等活动,从没有发生过问题。 1974年8月在中越关于划分北部湾海域的谈判中,越方突然提出: (一)北部湾边界早已“明确确定”,1887年6月26日中法《续议界务专条》已把格林威治东经108度 03分13秒作为两国在北部的界线。(二)“几个世纪以来”北部湾就是越南的“历史性海湾”。[2]P186 1982年11月12日,越南政府发表《关于越南领海基线的声明》,再一次宣称北部湾边界早已划定。 ①收稿日期:2008-02-28 作者简介:陈真波(1970-)男,湖南安乡人,贵阳学院讲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