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产品分布现状

合集下载

湖南农村特色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湖南农村特色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湖南农村特色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湖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农村发展对于湖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湖南农村特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湖南农村特色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湖南农村特色发展的现状。

湖南是中国农产品的重要产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质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湖南农村特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方面,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升级。

湖南的农产品以绿色、有机、特色等为特点,深受市场欢迎,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普及率得到了极大提高。

这为湖南农村的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其次,湖南农村特色发展面临的问题。

虽然湖南农村特色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产业发展不平衡。

一些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而另一些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不均衡性。

其次,农村人口外流严重。

农村人口流失给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也给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隐患。

再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不足之处。

虽然基础设施的普及率已有所提高,但相对欠缺的问题依然存在,例如,一些偏远地区的交通、通信等设施仍然不够完善。

然后,湖南农村特色发展的未来趋势。

面对问题和挑战,湖南农村特色发展呈现出一些明显的未来趋势。

首先,农村产业发展将更加注重规模化、特色化和品牌化。

通过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向高端化和特色化转变。

其次,农村人口外流将得到一定的遏制。

随着城乡一体化政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将选择在城市附近的农村地区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将成为吸引和留住农民的重要因素。

再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加强。

政府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偏远地区的交通、电力、通信等设施水平,为农村特色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湖南水稻生产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湖南水稻生产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湖南水稻生产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近年来,湖南省水稻产量稳步增长,但随着耕地资源的逐渐减少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农业生产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深入调查水稻生产现状,研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湖南省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湖南省水稻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以期为湖南省水稻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一、湖南水稻生产现状调查1. 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根据湖南省农业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湖南省水稻种植面积为3170万亩,水稻总产量为705.4万吨,稻谷单产为222.4公斤/亩。

从数据来看,湖南省水稻产量和单产均呈现增长趋势,但与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 技术水平和管理模式湖南省在水稻种植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和管理模式,近年来,湖南省在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时在农业科技人员、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的引领下,推广了节水灌溉、高效肥料利用等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3. 生产成本和效益水稻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人工和机械使用等费用,随着资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水稻生产成本逐渐提高。

受市场行情和天气等因素影响,水稻生产效益不稳定,农民收入较为不稳定。

4. 生产环境和品质安全湖南省水稻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平原和湘江中游地区,这些地区的环境对水稻生长有利,但也存在着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和农药残留等问题,对水稻品质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二、湖南水稻生产对策研究1. 提高水稻品种和品质湖南省应加大对水稻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力度,选育出更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水稻品种,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和品质,促进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2. 加强农业科技支撑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对水稻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提高水稻生产的技术含量和效益。

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提高水稻的品质安全和环保性。

3. 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鼓励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和企业参与水稻生产,推动水稻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高水稻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湖南能种植什么

湖南能种植什么

湖南能种植什么湖南位于中国中部,地处亚热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多种作物。

下面是一些湖南适宜种植的主要作物:1. 稻谷:湖南是中国主要的稻谷产区之一,以优质稻谷产量居全国前列。

湖南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稻谷生长。

湖南的稻谷主要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其中湘南地区主要种植早稻和超级稻,湘中和湘北种植中稻和晚稻。

2. 柑橘类水果:湖南的气候条件适宜柑橘类水果的生长,湖南种植了大量的橘子、柚子、柠檬、葡萄柚等水果。

湖南的橙子品质优良,口感甜美,以岳阳橙和衡阳红橙最为著名。

3. 茶叶:湖南是中国主要的茶叶产区之一,茶叶种植历史悠久。

湖南种植了多种茶叶,包括绿茶、红茶、红茶和花茶等。

湖南的黑茶以安化黑茶和六堡茶最为有名,绿茶以君山银针和洞庭龙井最为著名。

4. 油茶:湖南是中国主要的油茶产区之一,油茶是湖南的传统特色农产品。

油茶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植物,它的种子可以提取出食用油。

湖南的油茶产量居全国前列,主要分布在湘南和湘西地区。

5. 薯类作物:湖南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薯类作物的生长,特别是土豆和木薯。

土豆是湖南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主要种植在湘北和湘中地区。

湖南的土豆种类繁多,品质优良,产量丰富。

木薯也是湖南的重要作物之一,以沅江木薯最为有名。

6. 蔬菜:湖南是中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气候适宜,土壤条件良好。

湖南的蔬菜种类多样,包括青菜、白菜、茄子、辣椒、豆角等。

湖南的蔬菜以品质优良、口感鲜美而闻名,有很高的市场需求。

7. 其他作物:除了上述主要作物外,湖南还适宜种植其他作物,如桑葚、葡萄、樱桃、蓝莓等水果,以及豆类、花生、花菜、竹笋等。

总体而言,湖南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使得该地区适宜种植多种作物。

这些作物不仅为湖南的农民提供了丰富的农业收入,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选择。

湖南的农业产业在地方经济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为全国贡献了丰富多样的农产品。

湖南省荞麦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湖南省荞麦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湖南省荞麦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湖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支柱的省份,荞麦作为湖南省的重要农产品之一,在当地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近年来,湖南省的荞麦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湖南省荞麦产业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推动荞麦产业在湖南省的健康发展。

一、湖南省荞麦产业现状1.产量:湖南省是我国重要的荞麦生产省份之一,荞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据全国的重要地位。

据统计数据显示,湖南省全年的荞麦产量在稳步增长,2019年产量达到了约300万吨,是十年前的两倍。

2.品质:湖南省的荞麦产品质量较高,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食用价值。

当地的荞麦产品以其粒大色美、香味浓郁而受到了广泛的市场认可,被消费者所喜爱。

二、存在的问题1.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湖南省的荞麦种植以散户为主,种植规模较小、农户分散,农业生产不够集约化,影响了产业的规模效益。

2.产品附加值较低:目前湖南省的荞麦产品在加工、包装和销售环节附加值较低,导致了产品销售价格不高,从而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3.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湖南省的荞麦产业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了产量不稳定、质量不均匀等问题。

4.市场营销手段不足:目前湖南省的荞麦产品在市场营销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营销渠道单一、宣传推广手段有限,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对策建议1.加强产业集约化管理:可以从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入手,引导农民采取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方式集中生产,提高种植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2.提高产品附加值:可以加强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包装和加工技术水平,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加强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可以加大对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力度,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广高产、高效、高品质的种植技术。

4.拓展营销渠道,提升市场竞争力:可以积极开发各类销售渠道,拓宽市场销售范围,加大对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湖南省荞麦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湖南省荞麦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湖南省荞麦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湖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一个资源丰富、农业发达的省份,荞麦是湖南省的传统农产品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完善,湖南省的荞麦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本文将从湖南省荞麦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湖南省荞麦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湖南省荞麦产业的现状1.产业规模湖南省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荞麦作为当地的重要农产品之一,具有一定的种植规模。

据统计数据显示,湖南省荞麦种植面积约为10万亩左右,产量在5万吨左右。

虽然产量不算太高,但在当地农业产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地位。

2.产业结构湖南省的荞麦产业结构多样,既有传统的种植方式,也有现代化的种植技术。

目前,湖南省荞麦主要集中在岳阳、娄底、邵阳等地,其中岳阳市的荞麦产量最大,品质较好,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

3.市场需求湖南省的荞麦产品主要供应于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市场,主要以粮食加工企业、餐饮业、家庭消费等为主要销售对象。

因为荞麦富含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有益,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4.发展面临的问题虽然湖南省的荞麦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产业规模较小,产量不高,影响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其次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技术水平不高,使得荞麦产品的品质和产量都难以有所提高。

再者是市场需求不足,荞麦产品的销售渠道有限,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湖南省荞麦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湖南省荞麦产业发展的对策1.提高产业规模为了提高湖南省荞麦产业的产量和竞争力,可以通过扩大种植规模来实现。

政府可以加大对荞麦种植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户增加荞麦种植面积,提高产量。

可以加强对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和技术硬实力,从而增加产量。

2.优化产业结构湖南省的荞麦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因此需要进行优化。

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和产量。

湖南农产品调查报告范文

湖南农产品调查报告范文

湖南的农业状况如何湖南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别适应农业生产的开发发展,湖南省的农业历来较为发达,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粮食作物在耕作业中居主导地位,产量大,用地多,分布广,商品率高。

全省耕地约330万公顷,其中约有4/5为粮食生产用地,主要种植水稻,稻谷产量占省内粮食产量的93%,占中国稻谷总产量的13。

1%,居中国首位。

其中滨湖区水稻产量大,质量高,为中国著名产区。

经济作物以油菜、棉、麻、茶为主,油菜发展快,是中国油菜籽的主产区之一。

湖南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56。

1%,以杉、松、楠竹为主,木材蓄积量4。

02亿立方米,经济林木以油茶、油桐和果松为主。

湖南是中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之一。

湖南淡水养殖和水产品捕捞业都比较发达,是中国的淡水鱼产区之一,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青、草、鲢、鳙、鲫等40 余种。

畜牧业以养猪为主,全省每年有数百万头肉猪销售国内外,是中国重要的商品肉猪基地之一。

农业调查报告其主要特点是: 1、壮大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全县已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184家,其中:新扶持发展12家。

并重点培育了30家龙头企业。

今年上半年实现加工产值7.6亿元,其中出口创汇1300万美元,解决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7.2万人,新增7300人,为农民人平创收860元,占农民人平纯收入的52%。

如我县利用湖区水禽优势,新办了以博亿鸭加工厂为龙头的水禽加工企业14家。

2、建立了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

突出抓好了藠头、茶叶、豫薯、名特优水产、优质生猪、优质水禽、意杨与国外松、花卉苗木等八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了特色农业支柱。

全县基地种养面积扩大到45万亩,比上年扩大12万亩。

①以丘陵地区乡镇为主的6万亩藠头基地,其中在城南地区建立优质藠头种苗基地2000亩。

②以六塘乡、石塘乡等茶叶重点乡镇为主,建立了1万亩有机茶基地。

③以长康、静河、玉华、樟树、界头铺、石塘、东塘等重点乡镇为主,建立了3万亩橡薯基地。

④建立了10万亩优质名特优水产基地,重点抓好了城西垸1万亩退田还鱼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推行稻鱼共生、名贵鱼专养、蟹虾混养等养殖模式,重点引进推广斑点叉尾鱼回、淡水白鲳、青鱼、黄颡、才鱼、青虾、鳜鱼等名贵鱼类新产品。

湖南农民种粮食情况汇报

湖南农民种粮食情况汇报

湖南农民种粮食情况汇报湖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农民种粮食一直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湖南农民种粮食情况也在不断改善。

本文将从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产量、粮食品种和农民种粮食收入等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就粮食种植面积而言,湖南省的粮食种植面积一直保持着较大规模。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湖南省粮食种植面积达到了约6000万亩,其中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大。

与此同时,农民在种植粮食作物的过程中,也逐渐采用了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以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其次,就粮食产量而言,湖南省的粮食产量也在逐年增加。

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技术的不断推广,农民种粮食的产量也在不断提高。

2019年,湖南省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了约3000万吨,其中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均有所增加。

这些丰收的成果,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者,就粮食品种而言,湖南省的农民在种粮食方面也逐渐实现了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外,农民们也开始尝试种植其他粮食作物,如高粱、谷子、薯类等,以丰富粮食品种,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就农民种粮食收入而言,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和粮食市场需求的扩大,湖南农民种粮食的收入也在逐年提高。

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9年,全省农民种粮食的收入较前几年也有了明显提升,为农民改善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湖南农民种粮食的情况总体来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粮食品种和农民收入也在不断丰富和提高。

相信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农民的努力下,湖南农民种粮食的情况将会更加美好,为全省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贡献更大的力量。

湖南省猕猴桃(奇异果)种植面积及产量分析

湖南省猕猴桃(奇异果)种植面积及产量分析

湖南省猕猴桃(奇异果)种植面积及产量分析一、湖南猕猴桃产区分布
中国猕猴桃有三大产地:一是河南的伏牛猕猴桃山、桐柏山、大别山区;二是陕西秦岭山域;三是贵州高原及湖南省的西部。

二、湖南猕猴桃种植情况
据中国海关数据,2019-2020年湖南省猕猴桃出口数量突增,其中2020年湖南省猕猴桃出口数量达43000千克,同比下降3.4%;出口金额为28810美元,同比增长122.9%。

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猕猴桃产区情况
其中湖南主要猕猴桃产区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自治州山地面积比重大,属于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雨热同期,
同时由于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这些自然气候条件极为适宜猕猴桃的种植。

2020年湘西自治州猕猴桃种植面积为13.89万吨,同比增长18.7%;湘西自治州猕猴桃产量为9.72万吨,同比增长11.3%。

其中2019年吉首市猕猴桃产量为3990吨,同比下降2.4%;凤凰县猕猴桃产量为29420吨,同比增长5.1%;永顺县猕猴桃产量为48666吨,同比增长2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主要农产品分布现状
1、粮食
原料产品生产情况:湖南省是产粮大省,水稻生产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位居全国前六位。

全省水稻面积6238万亩,稻谷总产量2969.35万吨,占全国粮食总量的6%。

湖南省粮食产量较大的地区分别为益阳、岳阳、邵阳、常德等地,益阳粮食播种面积1036万亩,总产415万吨;岳阳粮食播种面积660万亩,总产330万吨;邵阳粮食播种面积834万亩,总产310万吨;常德粮食播种面积695万亩,总产304万吨。

原料基地建设情况:湖南省优质稻面积3760万亩,占水稻面积的59.6%,有30多个县被列为优质稻米生产的基地县,高档优质稻面积保持在800万亩。

金健米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拥有基地面积100万亩;天龙米业公司在祁阳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拥有基地面积105万亩。

2水果
基本情况
湖南是以柑桔为主的多种水果产区,全省栽培的果树有14科、24属、48种,其中较多的有柑桔、梨、桃、李、枣、柿、梅、杨梅、枇杷、猕猴桃、葡萄、石榴等13种。

目前,全省68%以上的水果面积、78%以上的水果产量、三分之二的水果产值是柑桔。

湖南水果产量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5.4%,柑桔产量居全国第四位。

全省水果主产区集中在湘南、湘西地区,主产市州为永州市、怀化市、湘西自治州、常德市、郴州市、邵阳市、衡阳市,主产县为石门县、桃源县、麻阳自治县、慈利县、祁阳县、泸溪县、保靖县、永兴县、蓝山县、花垣县、宜章县、洪江市、邵阳县、洞口县、江永县等;全省水果加工较好的市州为永州市、湘西自治州、邵阳市、郴州市、怀化市。

原料基地分布情况
全省共有各类园林水果种植面积480820公顷,其中柑桔种植面积325850公顷(占67.8%)、梨种植面积为36930公顷(占7.7%)、桃子种植面积为26650公顷(占5.5%)、葡萄种植面积为18890公顷(占3.9%)、猕猴桃种植面积为10770公顷(占2.2%)。

全省园林水果种植面积较多的市州为永州市、怀化市、湘西自治州、常德市、郴州市、邵阳市,种植较多的县为桃源县、石门县、永兴县、麻阳自治县、祁阳县、永顺县。

全省柑桔种植面积较多的市州为怀化市、湘西自治州、常德市、永州市、邵阳市、郴州市,种植较多的县为石门县、桃源县、麻阳自治县、慈利县、祁阳县、泸溪县、保靖县。

全省梨种植面积较多的市州为湘西自治州、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邵阳市,种植较多的县为蓝山县、花垣县、宜章县、洪江市、邵阳县。

全省桃子种植面积较多的市州为衡阳市、岳阳市、郴州市、怀化市、常德市、永州市,种植较多的县为岳阳县、衡南县、汝城县、麻阳自治县、桃源县。

全省葡萄种植面积较多的市州为怀化市、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邵阳市,种植较多的县为汝城县、中方县、祁东县、珠晖区、麻阳自治县、道县。

全省猕猴桃种植面积集中在湘西自治州,其他市州有零星种植,湘西自治州猕猴桃种植面积占了全省的63.6%,仅永顺县就占了31.1%,种植面积较多的县依次为永顺县、凤凰县、花垣县、龙山县。

产量分布情况
全省各类水果总产量651.11万吨,产量较多的市州为永州市、怀化市、岳阳市、邵阳市、衡阳市、郴州市、湘西自治州,产量较多的县为石门县、溆浦县、麻阳自治县、桃源县、洞口县、汨罗市、衡南县、祁阳县、岳阳县、芝山区。

全省园林水果总产量337.4万吨,其中柑桔269.9万吨(占80%),柚子8.1万吨, 梨13.3万吨, 李子9.9万吨, 桃子10.8万吨, 葡萄7.3万吨,猕猴桃2.9万吨、红枣2.5万吨、鲜柿子1.7万吨、枇杷0.7万吨、其他水果10.4万吨。

全省柑桔产量较多的市州为常德市、怀化市、永州市、湘西自治州、邵阳市、郴州市,产量较多的县为石门县、慈利县、麻阳县、桃源县、洞口县、洪江市、祁阳县、道县、保靖县、沅江县。

全省柚子产量较多的市州为永州市、常德市、郴州市、湘西自治州、长沙市,产量较多的县为江永县、桃源县、浏阳市、道县、临武县。

全省梨产量较多的市州为郴州市、怀化市、永州市、邵阳市、张家界市、湘潭市, 产量较多的县为蓝山县、洞口县、永定县、岳阳楼区、嘉禾县。

全省李子产量较多的市州为郴州市、永州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长沙市,产量较多的县为汝城县,洞口县,衡南县,湘潭县,临武县,宁远县,祁东县。

全省桃子产量较多的市州为岳阳市、永州市、郴州市、怀化市、常德市、衡阳,产量较多的县为祁阳县、衡阳县、湘阴县、洞口县、临武县、华容县、溆浦县、浏阳市。

全省葡萄产量较多的市州为衡阳市、郴州市、长沙市、怀化市、永州市、常德市,产量较多的县市区为珠辉区、苏仙区、长沙县、中方县、东安县、衡山县、澧县、岳麓区、临澧县。

3蔬菜
基本情况
湖南是全国重要的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常年蔬菜种植面积在1400万亩以上。

辣椒、大蒜、藠头等在国内外很深欢迎,加工转化能力较强。

祁东黄花菜、洞庭湖区的水生蔬菜等地方特色品种在全国享有盛誉。

同时,各地反季节蔬菜、时令蔬菜发展迅速,外销量不断提高。

涌现了长沙陈家渡、湘阴藠头、衡阳黄花菜、张家界高山反季节蔬菜等知名品牌。

全省蔬菜种植面积1812万亩,平均亩产1637公斤,总产量2966.4万吨,总产值409.86亿元。

全省蔬菜加工企业发展到1562家,规模企业183家,省级
以上龙头企业1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1家;获湖南省著名商标14个,湖南省名牌产品17个。

全省蔬菜分布情况
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较多的市州为长沙市、永州市、衡阳市、岳阳市、邵阳市、常德市,种植较多的县为宁乡县、浏阳市、望城县、湘乡市、长沙县、华容县、道县、东安县、湘潭县、祁东县。

全省蔬菜产量较大的市州为长沙市、永州市、衡阳市、岳阳市、郴州市、常德市,产量较大的县为宁乡县、长沙县、望城县、浏阳市、衡南县、湘潭县、华容县、芝山区、祁东县、道县。

全省瓜果类蔬菜种植较多的市州为怀化市、衡阳市、永州市、邵阳市、岳阳市、郴州市,瓜果类蔬菜种植面积较多的县为祁阳县、衡阳县、衡南县、邵阳县、汨罗市、辰溪县、岳阳县、麻阳自治县、芝山区、衡东县、东安县。

全省瓜果类蔬菜产量较大的市州为岳阳市、衡阳市、永州市、怀化市、邵阳市、郴州市,瓜果类蔬菜种植面积较多的县为汨罗市、岳阳县、衡南县、会同县、衡阳县、华容县、芝山区、祁阳县、耒阳县、邵阳县。

各行政区种植结构具体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