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艺术特色
古典小说在艺术上的特点

古典小说在艺术上的特点古典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以下几个艺术上的特点:1.旋律感和韵律感:古典小说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节奏感吸引读者。
它们常常有自己独特的旋律和韵律,通过语言的抑扬顿挫和音乐的韵律来表达情感和节奏感。
这种旋律感和韵律感让人在阅读中有一种美妙的享受。
2.结构的严谨性:古典小说在结构上通常非常严谨,多采用长篇叙事的形式,通过复杂而有机的情节安排、丰富多样的人物刻画和巧妙的人物关系来展开故事。
这种结构的严谨性能够使读者沉浸其中,在阅读中一步步解谜,体验故事的发展和转折。
3.细腻的情感描写:古典小说在情感描写上非常细腻,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
它们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变化。
古典小说的情感描写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还能够深入探索人性的善恶、欲望的冲突和内心的痛苦,使读者对人物的情感有一种共鸣和共情。
4.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古典小说往往承载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它们通过对当时社会、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的描写,展现出一个特定时代的风貌和历史的发展。
读者通过阅读古典小说,可以了解到一种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进一步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5.多元的人物形象: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非常丰富多样,各具特色。
这些人物形象经过详细的刻画,不仅在外表上有独特的特征,还在性格、动机和心理上具有丰富的内涵。
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有时展现出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有时又显示出人性的弱点和局限。
这种多元的人物形象使古典小说具有了更大的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古典小说在艺术上具有旋律感和韵律感、结构的严谨性、细腻的情感描写、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多元的人物形象以及想象力和幻想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古典小说成为一种独特而美妙的文学形式,能够带给读者深深的思考和感动。
高中艺术小说阅读方法3《小说艺术特色鉴赏》教学参考

高中艺术小说阅读方法3《小说艺术特色
鉴赏》教学参考
这份教学参考旨在帮助高中生更好地阅读艺术小说。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小说的艺术特色,并提供一些阅读方法。
小说的艺术特色
小说的艺术特色包括叙述性、情感性、思想性和艺术性。
小说
通过叙述全景式、立体式和细节式的刻画,让读者感受到故事的真
实性和生动性。
小说也通过情感的描绘深入挖掘人物内心的感受,
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故事的情感张力。
同时,小说还有思想性,能
够反映社会生活,传递思想理念。
最后,小说也是一种艺术形式,
在语言、结构、风格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阅读方法
1. 审视标题和开头:通过审视小说的标题和开头,可以初步了
解小说的主题、情节或人物,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
2. 分析人物:人物是小说的灵魂,通过分析人物特征、性格、
行为等方面,可以深入了解故事的情感和含义。
3. 研究故事情节:小说通过情节串联起整个故事,每个情节都
有其特殊意义和作用。
通过研究故事情节,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故事
内涵。
4. 分析语言:小说的语言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工具,通过对小
说语言的分析,可以更深层次地探究小说的内涵。
总之,阅读艺术小说需要全面地分析小说的各个方面,如人物、情节、语言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艾丽丝?门罗小说《逃离》的艺术特色

艾丽丝?门罗小说《逃离》的艺术特色【摘要】《逃离》是艾丽丝?门罗的小说,其艺术特色体现在情感细腻、人物描写细腻、叙事流畅和深刻揭示人性方面。
小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深刻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刻画了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
叙事风格自然流畅,读者仿佛置身感受着故事的发展。
故事中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结尾处,小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赋予读者启示,展现了艾丽丝?门罗卓越的写作技巧。
通过对这些艺术特色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带来的文学魅力。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逃离》,艺术特色,情感细腻,细腻的人物描写,自然流畅的叙事风格,揭示人性的深刻,深刻的思想内涵,赋予读者启示,展现艾丽丝?门罗卓越的写作技巧。
1. 引言1.1 艾丽丝?门罗小说《逃离》的艺术特色艾丽丝?门罗小说《逃离》的艺术特色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人物塑造,她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逃离》中的角色形象生动而真实,他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被刻画得深入且细腻,让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内心挣扎和矛盾。
门罗的叙事风格自然流畅,行文间自如转换,不拖泥带水,让读者沉浸其中。
她巧妙地展示了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和情感交织,让故事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
《逃离》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展现人性的鉴赏品。
通过揭示人们内心深处的欲望、恐惧和挣扎,门罗思考了生命的意义和人性的复杂性。
读者在阅读中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也会在故事中找到启示和思考。
艾丽丝?门罗小说《逃离》的艺术特色展现了她卓越的写作技巧和对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为读者带来了一场感性与理性的碰撞,让人在阅读中找到共鸣和反思。
2. 正文2.1 情感细腻艾丽丝?门罗小说《逃离》的艺术特色之一就是情感细腻。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纷繁复杂。
在《逃离》中,主人公艾米丽经历了种种变故和挣扎,她的内心矛盾和情感困惑得到了充分的呈现。
《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具有以下艺术特色:
1. 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
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北京市的底层人民为主要背景,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特征。
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场景和语言的刻画,演绎出贫苦人民的生存状况和社会阶层间的矛盾冲突。
2. 塑造了深刻的人物形象。
小说主人公骆驼祥子是一个富有感染力和代表性的形象,他是一个充满向上力量的人物,具有坚强、敏感、善良、开朗等多种性格特点,也有着人类中存在的弱点和缺点。
其他人物形象也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各具代表性,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部世界和生存境遇。
3. 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
小说表达出对人类生存和命运的思考,对人的欲望、信仰、决策、道德和社会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
作者通过对自然、社会、人类存在等问题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和思考。
4. 采用了语言和风格的现实主义手法。
作者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语言干净利落,真实地反映了小说背景下的生活和环境。
同时,作者在语言中加入了北京方言和口音,为小说增加了本土性的特点,让人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和文化背景。
总而言之,《骆驼祥子》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文学艺术风格,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
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1】1、以小见大,高度概括社会现实。
以有限的篇幅,少许的人物和比较单纯的背景和事件,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时代的某一侧面或片段本质。
善于截取复杂社会生活的一个小截面来揭示社会生活,绝不是现实生活的呆板写照。
2、不表现情感态度,冷眼看人生,客观写世界。
莫泊桑本人几乎在他的小说中不直接表达自己的爱憎感情,基本上是通过故事本身来表达这种感情,同时做到客观和冷静。
只是它的激情——爱情和褒贬之义大多巧妙地隐藏在故事内容之中。
作品《在家里》就写了奇特的家庭变故,该作品把他对自己所熟悉的小资产阶级的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该作品是读者认识到当时法兰西社会风气的腐败和道德的堕落,这种爱憎分明是通过作者冷静的纯客观的叙述体现出来的,但是这种表达手法并没有妨碍或减弱他的真实情感的表达,而是通过这种手法造成了更大的艺术感染力,更加打动读者。
3、细节描写精彩,语言使用简练、精致,优美。
莫泊桑的小说故事情节描写不但准确,而且传神精彩,善于从生活中选取典型事物的细节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
如从不见的一串项链,寻找小资产阶级丢失的淳朴(《项链》)。
他的语言用词准确、明晰和生动,不借助修辞,而是运用大量形容词,从不拖泥带水或故意雕琢,曾令托尔斯泰和法郎士赞叹不已。
4、构思巧妙,情节波澜起伏、扑朔迷离,化平淡为神奇。
莫泊桑以精巧自然的构思布局见长,往往开头平稳,中间突然转折,结尾出人意料,戛然而止,而又合情合理、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审美空间。
如《珠宝》:开始是夫妻“恩爱”,接着是丈夫“爱名誉”,使用了真假难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描写,描绘了爱金钱胜过爱一切的生活状态,当诸多真相揭开时更给读者造成深刻难忘的印象。
5、人物形象鲜明,思想内容深刻,富于哲理。
莫泊桑短篇小说的思想意义主要通过对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形象的刻画体现的,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生活画面,都从不同侧面,不同的角度较为深刻的揭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莫泊桑善于在人生悲欢离合的冷暖百态中洞悉人情世故,对人性进行思考。
海明威小说的内容特色和艺术特色

海明威小说的内容特色和艺术特色一内容特色:海明威无论写什么都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
他说:“只有你占有过的东西你才了解它。
”因此,海明威的素材都来自他的亲身经历。
海明威的生活经历就给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广阔的背景,对其创作艺术有重要的影响。
文学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塑造的好坏决定着作品的成败。
海明威非常重视人物塑造,他说:“写一部小说的时候,作者应该创造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人,必须从其丰富的经验中,从其全部知识中,从其整个身心中产生出来二艺术特色:海明威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人们通常称之为“冰山风格”。
主要表现在:(一)电报式文体,亦即那种简洁、清新、明晰、干净的散文文体。
海明威总是避免使用描写手法和堆砌华丽辞藻与花花绿绿的形容词,而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准确、精练、鲜明、生动的短小语句。
由此其冰山风格又被称作“电报式风格”。
(二)含蓄、凝练的意境。
海明威既然倡导以八分之一部分来表现八之之七部分,亦即“以少胜多”,努力要追求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趣外之旨。
而为了获得这种艺术效果,作家又主要依赖了象征、简洁和零式结局的手法。
1、明威相当广泛地使用象征手法,表现在其作品中,无论是情节、主题、意象乃至通篇诸方面,均富有突出的象征性。
如《永别了,武器》中“武器”一词又可作“怀抱”解,暗示战争与爱情的双重主题。
2、运用简洁手法来安排人物对话,作者退避一旁,完全由人物自己说话,以此让读者去体味丰富的潜台词,去捕捉人物隐秘的情感活动,以补充和再现作家故意省略的八分之七部分。
试以《永别了,武器》的结尾为例。
3、海明威小说的结尾,一反传统的大团圆模式——不是那种精心安排的有头有尾的收场,而是戛然而止,给人中途刹车、故事似乎并没有讲完的感觉。
初中课文《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

初中课文《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作家鲁迅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以小说家的视角描写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和挣扎,展现了社会对弱者的压迫和对仇恨、愚昧、自卑等不良心理的分析与批判。
这部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以下是几个方面的体现:1. 夸张的表现手法:整个小说运用了大量夸张手法,通过夸大、放大阿Q个体的形象,来突出他代表的人物形象以及曲折、呆板、鄙陋、愚白、不堪、狂妄的一面。
鲁迅将阿Q描绘成了一个长着青麻皮肤和黄狗一样的眼睛的人,使得阿Q的形象更加生动突出。
2. 写实主义手法:《阿Q正传》运用了写实的手法,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揭示出社会现实的残酷和尖锐矛盾。
鲁迅通过细腻的描写,刻画出农民阶级的贱民地位,以及社会对弱者的压迫和剥削,展示出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小说中描写了阿Q被人排挤、欺负、辱骂等种种斗争,体现了社会的不公和道德的沦丧。
3. 幽默讽刺的笔法:《阿Q正传》以幽默讽刺的手法,揭示出乡村社会的狭隘和愚昧,质疑了封建道德观念的虚伪和价值。
通过对阿Q的轻描淡写和讽刺,鲁迅展示了农民的虚伪和劣根性,以及他们对外来文明的盲目崇拜和迷失自我的无知。
小说中揭示了阿Q自以为是的性格和被他视为英雄的“革命”,让人忍俊不禁。
4. 快节奏的叙述:小说以快节奏、紧凑的叙述方式,交替展示了阿Q的各种生活遭遇和心理变化。
作者使用大量的短语和动作描写,使情节紧凑,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加深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小说中描述了阿Q在斗争中的奋发,以及他在挫折中的痛苦和无奈,展现出扑朔迷离的生活状态。
5. 多视角的写作方式:小说中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来展示故事,使得读者可以多角度认识阿Q和周围人物。
通过多视角的展示,鲁迅使小说更富有生命力,增强了观察、思考和批判的力度。
小说中通过不同人物对阿Q的看法,让读者看到了阿Q的种种缺点和阴暗面。
鲁迅的《阿Q正传》是一部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小说,通过夸张的手法、写实的描写和幽默讽刺的笔法,展现了封建农民阶级的悲惨和社会的险恶,并以快节奏和多视角的叙述方式,使故事更加紧凑有力。
高考专题复习:小说的艺术特色

人物语言
人物的语言,即文中人物对话、独 白等,人物语言应该是表现性格(个 性化)的语言,要能充分揭示人物的 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书本P095
叙事艺术 叙述视角、叙述人称、叙述方式、情节结构手法、情节运行方式 (手法)
小
说
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骆驼祥子》)
赏析 描写 技巧
型
即赏析语言的描写角 (1)(2017·山东高考)本文第⑬~⑱段描写公鹿与 度、遣词造句、修辞等 狼搏斗的过程,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 技巧,题干中往往有
析。(《七岔犄角的公鹿》)
“分析”“赏析”等作
(2)(2016·山东高考)分析画线②处的表现手法与 答动词和“表现手法”
赏析文中的画线部分语言特点。
①使用叠词、拟声词。如用“簌簌”“沙沙”等摹写环境,衬托人物心理。 ②语言具有暗示性(或具有象征色彩)。如通过描写月亮升起,暗示(或 象征)波塔波夫内心重燃希望。 ③语言具有诗化风格。如通过“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的拟人化描写,表 现波塔波夫内心的情感波澜,情景交融,充满诗意。
风格之美
1.豪放与柔婉 2.直露与含蓄 3.质朴(平实)与华丽(典雅) 4.庄重与诙谐 5.简洁与细腻
语言风格举隅: ①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 ②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③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④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⑤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⑥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⑦诙谐幽默,如 老舍,用夸张反语些人物
漆师傅不赶活的闲暇时候,我特别喜欢到他家里听 他讲神秘的湘西故事,吃他晒制的湖南苕果子和苕丝, 喝他泡在陶壶里的大叶茶,那感觉就像坐在茶馆里听评 书一样。漆师傅是一个天生的故事家,一个李天宝的故 事,他讲了半个多月都没讲完,让一众街坊听得兴致勃 勃,欲罢不能,天天挤在他的作坊。有时遇上漆师傅带 着小叔赶活,上门来的街坊就只好打道回府,神色中明 显露出几分失落。故事每次讲到夜深,漆师傅都会拿起 他的那块有些泛黄的小竹片,“啪”地打出一声脆响, 宛若惊堂木的回声,听故事的就知道到了“要知结果如 何,请听下回分解”的时候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的艺术特色小说探究题之思想主题小说的思想主题大致有以下几个角度:(1)小说给我们什么启示?这可以从小说相对应的人物如孩子学生父母、老师等,小说反映的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传统文化保护道德的沦丧等不同角度切入。
(2)小说中人物体现了哪种思想?这可以从人物的言行举止、精神境界及为人处世等角度进行分析。
(3)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这可以从不同人物的表现不同主题词的阐释不同层面(现实、历史哲理)的深化等角度进行分析。
(4)有人说小说表现了这个主题,有人说表现了另一个主题,你认为呢?这可以从文本对某个主题的呈现现实生活对,某个主题的呼吁等角度来分析。
(5)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对某句话(或某个关键词)的1理解和看法。
这可以从文字本身的内涵、与现实的关联与自我的关联等角度分析。
【对应真题】重庆2014年18题,辽宁2014年11(4)题。
【2014年重庆卷】18.文中写了陈皮匠和其他古城人面对无限商机的不同态度,请予评价;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予探讨。
(7分)【2014年辽宁卷】11(4)数学天才为什么赢得爱情又为什么失去爱情?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你从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8分)【附:2014年重庆卷、辽宁卷真题】(重庆)}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
东坛井的陈皮匠何晓①一个地方只要历史长了,就会产生些离奇的故事。
②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当你花费了比去欧洲还要多的时间,从大城市曲里拐弯地来到这里时,疲惫的身心会猛然因眼前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而震颤:唐宋格局、明清街院,这化石一样的小城里,似乎每一扇刻着秦琼尉迟恭的老木门后面,都有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大家族在繁衍生息……而每一个迎面过来的人,他穿得越是普通,你越是不敢小瞧他,因为他的身上自然地洋溢着只有在这样的古城里生长的人才有的恬靜和自信,哪怕他只是一个绱鞋掌钉的小皮匠。
③沿袭着“食不过午”老规矩的,似乎只有传统小吃。
但古城里曾经严格遵守另一种做生意“时不过午”老规矩的,却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东坛井的陈皮匠。
④东坛井是一条老街,街头有一口叫东坛井的千年老井。
老井现在是文物,周围砌了台子,被重点保护了。
陈皮匠的家就是陈家大院子,在老井东边,大院有两套天井一个后花园,一栋小巧的绣楼,后面一套天井是皮匠的藏书室。
陈家大院子的正门在与街面丁对着的巷子里,除了家人进出,平时总关着。
隔了街道,皮匠的摊子在老井西面的醋吧街沿上。
皮匠从十九岁开始就在那里摆摊,没人说他不能在那里摆摊,他是这条街上最正宗的土著。
⑤皮匠的手艺好,补的鞋既巴适又牢实。
了解他的人都说:可惜呦,一个老高中生,灵巧得能绣花,随便做啥也能成气候嘛,去当皮匠。
皮匠才不这样想,他悠闲自在地守在摊子上,不管生意好坏,中午十二点都要准时收摊。
他上午挣了多少钱,下午就要买多少钱的书。
古城收售旧书和收藏旧书的人,都认得他,晓得他在意哪一类书,只要看到他来了,立马抱一摞出来任他选。
钱不够,也没关系,第二天拿来就是了。
古城的人都爱老书,或者自己读,或者倒来倒去当古董卖。
⑥晚上,皮匠一般都待在他的藏书室里。
至于他在里面干些啥,皮匠娘子从不过问。
要休息的时候,只是在外面喊:老汉,等你哈。
皮匠听了,先咳嗽一声,然后才出来。
⑦皮匠的生活一直都像这样,很平靜。
古城其他人的生活也很平静——直到上个月皮匠的女儿回来。
⑧女儿是在上飞机的时候才打电话说要回来的。
黄昏时,女儿回来了,后面还跟了一个干巴老头。
女儿一进屋就介绍说:这是我的导师,历史学家牟汉达教授。
爸爸,老教授想看看我们的族谱。
⑨皮匠一听来人是历史专家,心里就已经有数了。
第二天,皮匠和女儿陪着教授在藏书室里整整待了六个小时,这六个小时里,从《续〈资治通答〉长编》《宋人轶事汇编》《宋史选举志》到《南充史志》《保宁府志》《将相堂记》《重修三陈书院记》《陈氏家谱》……教授一直在翻书,皮匠的女儿一直在拍照,皮匠—直在回答教授的提问。
⑩他们终于从藏书室里出来时,教授说:你已经有了我想有的一切。
⑪皮匠回应说:我这一辈子,就等这一天哩。
⑫数月后,一篇学术论文震惊了整个历史学界:《南宋三陈故里之重考》。
而同时被震惊的还有古城的官员、文人和实业家:那么著名的历史人物原来是古城人啊!于是,古城迅速掀起了一股宜传、发现、挖掘的热浪,无限的商机突然摆在了眼前,安靜的古城人一下子变得疯狂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被导游带来参現陈家大院,一批又一批的说客拥来劝皮匠合伙开发陈家大院……皮匠想:这东坛井陈家大院的大门,怕是再也关不上了。
⒀收到女儿寄回的报纸、杂志,皮匠认认真真地把老教授的论文和与论文相关的评论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
然后他歇了十多天业,把家里的藏书整理出来,重新造册,一一核对之后,全部送给了牟汉达教授。
⑭从此,陈皮匠和古城的其他皮匠一样,下午也要补鞋了。
(有刪改)14.怎样理解文中“了解他的人都说:可惜哟,一个老高中生,灵巧得能绣花,随便做啥也能成气候嘛,去当皮匠”这句话的含意?(2分)15.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5分)16.陈皮匠的藏书有什么特点?请根据文本予以说明。
(4分)17.陈皮匠为什么要把自己费了不少心血得来的藏书送给牟汉达教授?(5分)18.文中写了陈皮匠和其他古城人面对无限商机的不同态度,请予评价;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予探讨。
(7分)(辽宁卷)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数学家的爱情李伶伶①数学家是朋友送他的绰号,因为他对数字特别敏感,数学运算得特别快。
朋友都说他是数学天才。
可是数学天才的爱情之路却一直不顺。
②一次,他跟一个交往不久的女友去饭店吃饭,结账时却跟服务员吵了起来。
那天饭钱应该是79.8元,如果服务员报出准确的数值,他也不会生气。
可是服务员向他要80元。
他说,不对吧。
服务员说,账单上这么写的。
说着把手写的账单递给他,他看账单上真写着80元,就说,你们算错账了,不是80元,是79.80元。
服务员说,我们这里都是按四舍五入收费的。
他说,你们怎么收费我不管,但是你们这账确实算错了。
服务员说,差两角钱还算差呀?数学家说,怎么不算差?79.80元和80元能划等号吗?服务员说他小气,数学家就跟她吵了起来。
③女友很尴尬,劝了半天劝不住他,索性走了。
当晚就跟他分手了。
女友觉得他为两角钱就能跟人吵一架,以后她可过不了。
④数学家很苦恼。
朋友劝他别上火,说总能遇到理解他的人。
⑤后来他真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
她是个会计,也喜欢计算,也是看到一组数字就把它们加起来算出结果。
两个人在一起时总比赛谁算得快。
跟她在一起,数学家很开心。
数学家想跟她结婚,却因为一件小事又黄了。
⑥那天是情人节,数学家陪女友去逛街。
看到一家新开业的咖啡厅在搞打折优惠活动,就进去了。
要了两杯咖啡,又要了五样小点心。
吃完去结账,看到结账的队伍排得很长。
原来那天收银员有事没来,女老板临时顶替。
她不太会算账,借助计算器也算得很慢。
要结账的人在旁边催她,越催她越着急,越着急越算不好。
数学家见状走过去说,你要是信得过我们,我们帮你算。
女老板抬头看看数学家和他的女友,觉得他们不像坏人,就同意了。
⑦于是,数学家帮女老板算账,女友帮核实,女老板在旁边收钱。
不一会儿,结账的队伍就消失了,剩下最后一位客人。
就是这最后一个人的账,让数学家和女友出现了分歧。
数学家算出客人应付182元,女友说是188元。
让客人自己算,结果跟数学家一样。
最后让女老板算,女老板算完后,看看数学家又看看他女友,说,这位先生算得对。
数学家女友说,你说谎!女老板说,我为什么要说谎?我们三个算的结果都一样,说明你确实算错了。
数学家女友说,我没错,不信我重新给你算一遍。
客人有点儿不高兴,说,你这人怎么这样?算错了还不承认。
女老板说,您别生气,我按您算的结果收钱。
客人递过来200元钱,女老板找给他18元。
客人拿着找回的零钱走了。
数学家女友气愤不已,她看看女老板,又看看数学家,一句话没说就走了。
数学家跑出去追女友。
女友说,除非你承认自己算错了,否则别再来找我。
数学家觉得女友不讲道理,就没再找她。
⑧女老板很感激数学家那天帮她算账,他再去喝咖啡时,说啥也不要钱。
一来二去,两个人成了朋友,后来又成了恋人。
女老板是个年轻的单身女人,厌倦了职场的尔虞我诈,辞职开了这家咖啡厅。
数学家经常来帮女老板算账,女老板对他的计算能力崇拜得五体投地。
一年后的情人节,两个人结婚了。
⑨结婚那天,咖啡厅全体商品打八折。
服务员问:开心果也打折吗?女老板说,当然不打,开心怎么能打折呢?数学家觉得这话很耳熟,就问,开心果不打折,那去年怎么打了?女老板看着数学家笑了,说,去年也没打。
最后那位客人买了一碟开心果,你算账时一并打了折,所以那天的账,你当时的女友算的是对的。
数学家很意外,说,那你为什么说她算错了?女老板说,傻瓜,因为我看上你了呗。
数学家很生气,说,你怎么能这样!⑩数学家不能原谅女老板,执意跟她离了婚。
女老板不理解,数学家为什么这么对她。
(选自《小说选刊》,有改动)(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第四自然段看似闲笔,其实承上启下,引导故事情节自然发展,引发阅读兴趣。
B.数学家和女会计都乐于助人,因爱好相同而相恋,最终分手根本上是性格使然。
C.小说题目匠心独运,既是对内容的准确浓缩,又包含明显的调侃意味。
D.小说通过人物的肖像、言行、心理及环境描写,刻画了社会众生相。
E.小说通过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启发读者思考爱情的真正涵义。
(2)小说第七自然段画线句子分别写到女老板和数学家女友两次“看看”,试就此对人物心理加以分析。
(6分)(3)小说最后才交代一年前数学家算错了账,这样处理有何作用?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6 分)(4)数学天才为什么赢得爱情又为什么失去爱情?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你从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8分)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一)鉴赏小说的写作技巧1常见题型1)文中××处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起到什么作用?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3)赏析××句的描写方法。
4)文章××情节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文本分析前文是如何埋下伏笔的。
2.解题方法(1)从表达方式人手。
答题要点:记叙描写抒情议论,(2)从表现手法人手。
答题要点:象征对比衬托、渲染、用典、讽刺、抑扬结合:虚实相生动静相宜等。
(3)从修辞手法入手。
答题要点:比喻拟人、倩代、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反复反语双关等。
(4)从结构方法入手。
答题要点:开门见山卒章显志、承上启下、首尾照应、伏笔、铺垫等。
3答题步骤(1)从形式上先作鉴赏,指出具体运用了什么写作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