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河矿矿井概况

合集下载

晋城煤业集团寺河煤矿瓦斯治理经验介绍(最终版)煤矿瓦斯治理经验交流材料

晋城煤业集团寺河煤矿瓦斯治理经验介绍(最终版)煤矿瓦斯治理经验交流材料

晋城煤业集团寺河煤矿瓦斯治理经验介绍晋城煤业集团寺河煤矿一、矿井基本情况寺河煤矿是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是目前晋城煤业集团的主力矿井。

矿井位于山西省晋城市西偏北,行政区划属山西省晋城市,跨沁水、阳城、泽州三县,位于沁水煤田东南边缘,工业场地位于沁水县嘉峰镇嘉峰村与殷庄村之间,距沁水县城53km,距晋城市区70km,矿区西侧紧邻侯月铁路,距候月铁路嘉峰车站1公里,距阳城电厂20余公里,并有铁路专用线直接相连。

矿井于1996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2002年11月8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产;寺河井田南北走向长平均12km,东西倾斜宽平均14.4km,面积为173.2km2。

目前开采的3#煤层煤种为低硫、低灰、低磷、高发热量优质无烟煤。

矿井采煤方法为综合机械化大采高综采工艺,掘进方面主要采用连采和连掘施工工艺。

矿井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主运系统有1.4M胶带机连续运输直至地面选煤厂。

井田划分为东井和西井两个井区分别进行开拓建设。

二、煤层瓦斯赋存及瓦斯涌出情况1、煤层及煤质情况矿井井田煤系地层主要为石炭——二叠系,可采煤层有3层,3、15号为主要可采煤层,9号为局部可采煤层(东区大部可采,西区局部可采),其余为不可采煤层。

3#煤层厚度平均5.5—6.3m。

伪顶为炭质泥岩,直接顶一般为砂质泥岩,老顶为砂岩。

底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局部细粒砂岩,下距9#煤平均47m。

9号煤层厚度平均1.3m,其中东区平均1.47m,西区平均0.91m。

属较稳定局部可采煤层,其中东区大部可采,直接顶板一般为粉砂岩,局部见泥岩,老顶为泥质灰岩,底板多为泥岩或粉砂岩,下距15#煤平均35m。

15号煤层煤层厚度平均2.6m,结构属较简单~复杂。

直接顶板为石灰岩(K2),局部见含炭泥岩或炭质泥岩伪顶,底板多为泥岩或含炭泥岩。

2、煤层瓦斯赋存及基本参数寺河井田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含煤11~21层,煤层平均总厚度为11.49~13.87m。

寺河煤矿

寺河煤矿

寺河煤矿:走创新发展之路建安全高效矿井寺河煤矿是我国首座在高瓦斯条件下建成的千万吨级现代化矿井,矿井位于美丽的太行山麓、沁河之滨,工业场地位于沁水县嘉峰镇殷庄村。

矿井于1996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2002年11月8日通过国家级验收正式投产,核定矿井安全生产能力为1080万吨/年,目前在册员工5205人。

2005年至今,矿井产能已连续6年稳定在千万吨以上水平。

矿井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100%,原煤入洗率100%,采区回采率达到80%以上,矿井瓦斯抽采率达到了70%以上,年抽采利用瓦斯能力在3.5亿方以上。

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寺河矿形成了以瓦斯抽采利用、6.2m大采高、连采连掘工艺、煤炭重介洗选等一批代表着当代煤炭工业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工艺,构建起了支撑高瓦斯千万吨矿井的技术支撑体系,集中体现了晋煤集团的先进生产力。

近年来,寺河矿在上级部门和集团公司的领导和支持下,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大局,始终立足高瓦斯矿井实际,坚持走安全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致力于建设以本质安全、生产高效、管理精细、发展持续、文明和谐、环境友好为主要内涵的现代化品牌矿井,不断提升矿井形象和现化化管理水平,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瓦斯矿井集约高效发展之路,为高瓦斯条件下建设特大型现代化矿井积累了宝贵经验。

矿井先后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全国煤炭工业…双十佳‟煤矿”、“全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示范矿”、“全国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全国文明煤矿”、“国家环境保护百佳工程”、“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投产以来,寺河矿在集团公司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发展大局,立足高瓦斯矿井客观实际,坚持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致力于建设现代化品牌矿井,夯实安全基础,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经营效益,依托文化制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瓦斯矿井集约高效发展之路,形成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和鲜明特点。

简单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安全第一,夯基固本,着力建设本质安全型矿山寺河矿是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并存的矿井,井田内瓦斯含量之高,瓦斯绝对涌出量之大全国罕见。

寺河矿瓦斯爆炸直接原因分析报告(总)060301

寺河矿瓦斯爆炸直接原因分析报告(总)060301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寺河矿“2.1”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直接原因的认定报告(专家组)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寺河矿‘2.1’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专家组,在调查组的领导和技术组的指导下,依据有关技术规程、规范对该事故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对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了技术认定分析。

通过事故现场实地勘察、调查相关设施和设备状态、查阅相关原始资料、询问有关人员等工作,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技术认定报告。

一、矿井及东二盘区概况(一)矿井概况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寺河矿,始建于1996年底,2002年投入生产,属国有重点煤矿,投产当年生产原煤201万t。

后经改扩建,2004年生产原煤801万t,2005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核定寺河矿年生产能力为1080万t,2005年实际生产原煤1019万t。

矿井生产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工商执照、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等六证齐全,属合法矿井。

2005年8月份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绝对瓦斯涌出量479.72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22.30m3/t,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

矿井东区测定的3#煤层原始瓦斯压力为0.29MPa,煤层瓦斯含量为9.03m3/t,煤层透气性系数为56.74~195.39m2/MPa2.d,瓦斯放散初速度40~45,煤的坚固性系数为1.4~1.5。

根据2004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对寺河矿煤尘爆炸性和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结果,矿井无煤尘爆炸危险,自燃倾向分类为三类即煤层不易自燃。

矿井东二盘区巷道布置见附图1。

矿井为斜、立井盘区开拓方式,综合机械化开采,共有9个井筒。

矿井为近水平煤层,可采煤层有三层,分别为3#、9#和15#煤层,分煤层划分水平,主采煤层3#煤层作为第一开采水平。

目前矿井为单水平开采,仅开采3#煤层。

盘区布置为分区条带、多巷布置方式。

矿井分为东、西、北三区。

现开采的东区共三个盘区,分别为东一、东二、东三盘区,其中东二、东三盘区同时生产,东二盘区布置一个备用综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东三盘区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

本质安全、创新高效、绿色人文品牌示范矿山——晋城煤业集团寺河矿

本质安全、创新高效、绿色人文品牌示范矿山——晋城煤业集团寺河矿

寺河矿长翟慧兵在基层调研指导工作寺河矿党委书记郭凌龙在基层调研指导工作本贡宴全、創給高秋、緑么人乞晶辉示范矿占——晋城煤业集团寺河矿寺河煤矿属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是晋煤集团首座高瓦斯条件下建成的现代化大型矿井。

矿井位于沁水煤田东南边缘,工业场地位于晋城市沁水县嘉峰镇殷庄村,井田面积114.49平方公里。

矿区西侧紧邻侯月铁路,距侯月铁路嘉峰车站1公里,距阳城电厂20公里,并有铁路专用线直接相连。

矿井于1996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2002年11月8日通过国家级验收正式投产。

矿井以沁河为界,分为东、西两个井区,东、西井区均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其中东井区核定安全生产能力500万吨/年,西井区核定安全生产能力400万吨/年。

主要产品为低硫、低灰、低磷、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

1949-2019建矿十多年来,寺河矿坚持走低成 本、高质量发展之路。

矿井采煤机械化程 度达到100%,原煤入洗率100%。

在长期探索实践过程中,矿井逐步形成了以瓦斯抽采利用、6.2米大采高、连采连掘工 艺、煤炭重介洗选等一批先进水平的技术 工艺,集中体现了晋煤集团的核心竞争优 势。

经过坚持不懈的拼搏和努力,矿井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先后获得“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 “全国煤炭工业'双十佳'煤矿” “全国煤炭工业科技 创新示范矿” “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国特级安全高效矿井” “全国 文明煤矿” “国家环境保护百佳工程”等多项荣誉称号。

“十三五”期间,寺河矿将继续紧紧 围绕集团公司“十三五”规划部署,以瓦斯治理为关键,全力建设本质安全、创新 高效、绿色人文品牌示范矿山,努力开创 矿井安全发展、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进入新时代,寺河矿全体员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以矿工安全为本,绿 色发展为循,实现煤炭安全清洁健康高质 量发展,为集团公司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寺河矿瓦斯防治专项检查汇报材料

寺河矿瓦斯防治专项检查汇报材料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煤矿瓦斯治理专项检查寺河煤矿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寺河矿全体干部职工,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矿检查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寺河矿瓦斯治理相关情况分四部分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第一部分矿井“一通三防”基本情况一、矿井基本情况寺河矿是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矿井位于沁水煤田东南边缘,工业场地位于沁水县嘉峰镇殷庄村。

矿区西侧紧邻侯月铁路,距候月铁路嘉峰车站1公里,距阳城电厂20余公里,并有铁路专用线直接相连。

矿井井田面积114.4925km2,证载范围内保有储量为729.4Mt,可采储量为396.7Mt,公告生产能力东井500万吨/年,西井400万吨/年。

矿井于1996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2002年11月8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产。

目前开采的3#煤层煤种为低硫、低灰、低磷、高发热量优质无烟煤。

矿井采煤方法为综合机械化大采高综采工艺,掘进主要采用连采和连掘施工工艺。

矿井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主运系统采用井下胶带机连续运输至地面选煤厂。

矿井证件齐全,安全装备和生产条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特殊工种都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二、当前采掘头面布置寺河矿东井一、二、三、四盘区已回采结束,主采盘区为五盘区。

五盘区共布置一个安装工作面(5310工作面)和四组掘进工作面(东五西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53112/113巷掘进工作面、53082/83巷掘进工作面、东五东翼回风一巷掘进工作面)。

寺河矿西井一盘区已回采结束,生产盘区为西二、西三盘区。

西二盘区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W2303工作面)和两组掘进工作面(西区北胶/北回风一巷掘进工作面、西区北辅/北回风二巷掘进工作面);西三盘区三组掘进工作面(W33092/93巷掘进工作面、W33081/85巷掘进工作面、西三盘区集中回风巷掘进工作面)。

三、煤层瓦斯赋存、瓦斯涌出及基本参数情况寺河井田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含煤15层,煤层平均总厚度为14.67m。

山西晋城寺河煤矿设计

山西晋城寺河煤矿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此毕业设计包括两个部分:一般部分和专题部分。

一般部分为寺河矿240万t新井设计,共分为十部分: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境界和储量;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采区巷道布置;采煤方法;井下运输;矿井提升;矿井通风及安全和设计矿井基本经济技术指标。

现在我做以个简要的概述。

寺河矿东西长约为6300m,南北宽约为4090m,面积约为23.54km2。

其中可采煤层为3#煤,倾角平均为5°。

该煤层赋存稳定,平均厚度5.3m。

属于高瓦斯矿井,煤层有爆炸危险性,和自然发火现象。

本矿井设计采用“四六”制工作制度,即“三采一准”,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按年工作日330 d 计算。

每天净提升时间为16 h。

寺河矿为新建矿井,且瓦斯涌出量低,所以设 1 个主井、1 个副井、1 个风井。

为了保证第一水平的服务年限主副井筒位于井田中央。

本矿井采用斜井单水平开拓方式。

由于开采煤层为单一中厚煤层,故采用煤层上山布置。

根据设计要求,同时生产的采区一个,一个采区一个工作面保证全矿井的产量。

主井井筒断面为半圆拱形,净断面面积为15.5m2,倾角为14°,表土段的掘进断面面积为21.7 m2,基岩段掘进面积为17.1 m2,井筒内装备B=1400mm胶带输送机,装备斜井架空乘人器,负责矿井人员升降,靠近机尾段铺设检修轨道,设有一趟消防洒水管路和一趟压风管路。

风井直径7m。

井底车场采用斜井折返式。

采用1.5t固定箱式矿车。

大巷装车站线路采用尽头式。

运输、回风大巷宽为5.3m。

故选用钢筋砂浆锚喷支护。

采用半圆拱形断面。

矿井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保证全矿井的产量,长度210m,采用沿空留巷。

大巷采用10t架线式电机车牵引3t底卸式矿车运输,采煤方法为倾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采空区处理方法为全部垮落法。

矿井的开采能力取决于回采工作面和采区的生产能力,本矿井计划用一个采区的一个高产、高效工作面保证全矿井的产量。

寺河矿“2

寺河矿“2

引言寺河矿2002年投产,当年投产、当年达产。

2003年产量达到524万吨,2004年达到820万吨,2005年达到1092万吨。

自2007年开始,矿井产量一直维持在千万吨以上。

2013年1月西井区通过验收后,矿井形成了东、西两个井区的生产格局。

随着矿井生产由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瓦斯含量相对较小的的东二、三盘区过渡到地质条件复杂、瓦斯含量更高的东四盘区、东五盘区及西井区,矿井也由高瓦斯矿井升级为突出矿井。

伴随着灾害的升级,矿井的瓦斯抽采、掘进工艺及科技创新水平并未同步发展,矿井的抽掘采衔接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安全生产的压力越来越大。

同时,经过十多年发展,矿井东井区一、二、三盘区已回采完毕,东四盘区2017年5月回采结束,东五盘区单盘区生产无法保证东井区产能的持续稳定。

西井区西一盘区2016年6月底回采结束,西二盘区地质构造复杂、软煤、破碎煤发育,无法形成区域递进式抽采模式,工作面准备时间长,如W2301工作面(东段)的准备时间长达57个月,回采时间仅为7个月,工作面无法顺利接替。

另根据潘庄、常店风井建设情况,风井的建设周期一般为5年左右,而2020年底,东井区东五盘区剩余资源量为241万吨,西井区西二盘区剩余资源量为557万吨,东西井区届时又将形成东六盘区、西三盘区单盘区的生产格局,矿井的可持续发展及产能无法保证。

为打破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解决矿井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使矿井发展步入“有计划、按比例、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结合矿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近五年的衔接计划,在前期汇报的东六盘区、西三盘区及200万m3抽放衔接的基础上,提出“2·3·5”产能接替规划,下面,我分以下四个部分进行汇报:第一部分寺河矿“2·3·5”产能接替规划目标第一章矿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盘区集中巷道滞后,瓦斯抽放没有战场,未形成千米钻机区域大面积条带式和递进式的抽采模式,抽掘采衔接陷入恶性循环1、东五盘区北翼集中巷道施工至超前53044巷228米位置,北翼工作面顺槽无法提前实施抽采。

寺河矿二号井

寺河矿二号井

寺河矿二号井“11·14”锚杆钻车钻臂伤人事故1、基本情况寺河矿二号井15#煤1102 巷为15#煤一盘区回风大巷,设计施工长度282 米,于2011 年10 月19 日开工掘进,到11 月4 日事故发生前已掘进147.8 米。

事故现场为下山掘进,坡度约10 度;巷道不平,右帮比左帮高;底板潮湿打滑。

该矿刚使用锚杆钻机9 天。

2、事故经过2011 年11 月13 日21 时40 分,寺河矿二号井综掘二队14 日夜班职工在队交接班室召开班前会,当班出勤17 人,值班干部张某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班长章某进行了岗位分工,职工按“五想五不干”流程进行了岗位发言。

13 日23 时50 分,夜班职工到达15#煤1102 巷与上一班职工进行了现场交接班,然后按分工进行作业。

司机焦某负责操作锚杆钻车,班长章某、副班长马某、工人杨某、郝某负责打右帮锚杆,副班长李某、职工车某、秦某、肖某负责打左帮锚杆,跟班干部闫某在机组后监督指挥协调,电工王某负责看风机,另有三名职工负责挂隔爆水袋、三名矿建新工人负责运输支护材料。

14 日1 时许,左帮已打注完三根帮锚杆,把左侧钻臂抬平往回收了一点,离开左帮500mm 左右,副班长李某和配合拿钻杆秦某站右帮观看支护情况,工人肖某在前、车某在后联网,当班安检工亢某在机组左侧进行现场监督,右帮章某、马某、杨某、郝某在打注最后一根底帮锚杆。

钻车机组突然发生侧滑,左侧钻臂回扫挤住了在此联网的肖某。

现场作业人员听到肖某喊叫后,立即移开钻车,将肖某救护上井送往集团公司总医院救治。

经集团公司总医院检查诊断,确认为肖某右侧肋骨骨折、气胸、右肺挫伤。

3、事故原因(1)负责左帮支护的副班长李某违反《液压钻车操作规程》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在左帮支护完后未将钻车左臂完全收回,锚杆钻车发生侧滑后,将左帮联网的职工肖某挤伤,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该工作面作业环境不好,下山掘进,坡度大、地滑、巷道不平,特殊环境下作业未采取防滑的有效安全措施,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寺河矿申报2007 年度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的请示集团公司:寺河矿在2007 年安全生产过程中,企业管理、生产经营、文化建设等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各项指标均达到了中煤协会下发的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标准要求,为此特申请参加申报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望批准。

2007 年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为:原煤产量1037 万吨;——商品煤外运量945 万吨;——掘进进尺41606 米;——瓦斯抽放进尺112 万米;——瓦斯抽放纯量1.8 亿立方米;——销售收入39.6 亿元;——经营利润10.8 亿元;——全员工效19.76 吨/工;——人均收入55920 元;——百万吨死亡率0.2——原煤生产人数2437 人。

望集团公司和中煤协会认真审核批复附:寺河矿2007 年度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申报材料及附表二零零八年二月六日附件一:二OO 七年度寺河矿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申报材料晋煤集团寺河矿是《国家煤炭工业“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中重点建设的八大矿井之一。

设计能力为年产400 万吨,1996 年12 月开工建设,2002 年11 月8 日正式投产;2006 年生产能力复核为1080 万吨/年。

一、矿井基本情况1、矿井地理位置寺河矿井位于山西省晋城市西偏北,行政区划属山西省晋城市所辖,跨沁水、阳城、泽州三县。

地理坐标:北纬35 °0'51 〃£5 ° 36 ‘11 〃东经112 °7'07〃T12 ° 40 54〃。

寺河矿井工业场地位于沁水县嘉峰镇嘉峰村与殷庄村之间,距沁水县城53km ,距晋城市区70km。

2、地质赋存条件井田主要煤系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平均厚136.02m。

含煤15层,煤层总厚14.67m,含煤系数10.8% ,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3 层,总厚度10.32m ,可采含煤系数7.6% 。

目前,寺河矿3#煤的开采深度为450m 左右,不属于深部矿井。

井田煤系地层共含煤15 层,其中3、15 号为主要可采煤层,9 号为局部可采煤层(东区大部可采),其余为不可采煤层。

寺河矿现开采的3#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上距K8砂岩30.14m , 下距K7砂岩6.05m,距15号煤层85.29m。

厚4.45〜8.75m,平均6.31m。

含夹矸0〜5层,一般1〜3层,夹矸厚度不大,总厚度一般不大于0.50m ,单层厚度一般小于0.30m ,其中上部夹矸较薄(小于0.14m ),下部夹矸较厚(最大0.45m ),在井田东区局部地段偶见夹矸厚达0.97〜1.25m,夹矸岩性多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

结构属简单〜较简单型。

煤层变异系数为0.09,煤质硬度系数1.3—1.5,可采系数为100% ,属稳定可采煤层。

寺河井田位于沁水复式向斜盆地的南端东翼。

总体构造形态是一倾向北西〜北西西的单斜构造,在此基础上发育了一系列近南北〜北北东向的宽缓褶曲,形成井田内岩(煤)层的波状起伏,岩层倾角一般不超过10 度,断层较少,总体上属于地质构造简单类井田内断层较少,一般规模不大,且在钻孔揭露范围内多呈现隔水性。

但在走向上、垂向上由于两盘岩性变化及构造部位不同,其隔水性质可能有所变化,不排除局部导水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岩溶陷落柱,井田内虽然发现数量不多,但个体都较大,同时不排除发育一定数量的隐伏陷落柱。

据瞬变电磁法探测,多数陷落柱具有导水性,可能沟通煤层与下伏奥灰岩溶水的水力联系,构成井田突水的主要危险来源。

鉴于矿井在开采9、15 号煤层时,3 号煤层已经采过,井田水文地质条件会发生变化,目前预算的9、15 号煤层矿井涌水量已无实际意义。

故本次仅预算3 号煤层矿井涌水量。

在《精查地质报告》中,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00m 3/d( 0.013m 3/t),最大涌水量为756m 3/d (0.0252m 3/t)。

此外,2002〜2007年度矿井实际正常涌水量为62.5 m3/h (0.06m3/t),最大涌水量为83.3m 3/h (0.08m 3/t)。

3、自然灾害危险等级及突出危险( 1 )瓦斯根据2007 年度寺河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批复:矿井东井区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46.85m 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1.63m 3/t,为高瓦斯矿井;西井区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95.6 m3/min,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 2)火灾根据2006 年4 月山西煤矿安全装备技术测试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以下简称:“检验报告)”:寺河矿3#煤层自燃性发火倾向III 级,为不易自燃煤层。

( 3)煤尘根据“检验报告:3#煤层火焰长度为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为0%,无煤尘爆炸危险。

(4)水灾根据《地质报告》,寺河矿目前水文地质条件类型为简单—中等型,主要充水因素有奥陶系灰岩承压水、老窑老空积水、小煤窑越界巷道和采空区积水、顶板砂岩含水、地表水体以及本矿采空区积水。

根据历年数据统计和分析,目前矿井日平均涌水量为2500m 3/d 左右,最大日涌水量为3200m 3/d。

矿井东、西井区各设有一个主水仓和主排水泵房,排水管路和设施布置合理,排水能力满足安全生产需求。

(5)顶板3#煤层顶板一般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岩石硬度系数为2—4,区域总体构造形态是一倾向北西-北西西的单斜构造,在此基础上发育的构造形迹是沁水大型复式向斜走向一致的北北东向宽缓褶皱,岩(煤)层呈波状起伏,伴有落差较小、规模不大的高角度正断层及低角度逆断层。

寺河矿总体地质构造较简单,顶板较稳定,局部受小构造等因素的影响顶板破碎。

4、地质储量据寺河矿最新《地质报告》,经重新核实后3#煤资源储量45719.0万t;9#煤资源储量8891.8万t; 15#煤资源储量22835.2万t。

截止2007年底寺河矿3#煤期末能利用储量为30887.7万t,期末可采储量为17405.7万t,3#煤层正规面或可布置正规面块段地质储量为22121万t,预计可采出量为16700.3万t;可回收煤柱地质储量为1759.8万t,不能回收永久煤柱地质储量为5836.9万t,其中三下压煤地质储量为749.5 万t;9#煤层地质储量为7390.5万t,其中三下压煤地质储量为1395.1 万t;15#煤层地质储量为20368.8万t,其中三下压煤地质储量为3592.7 万t。

目前矿井采区回采率达到85.9%,符合国家标准。

5 、采掘关系矿井采掘关系正常, 保证了一个盘区不超过一个回采工作面和四个掘进头的生产格局。

6、生产系统及开采方法矿井目前布置四个盘区, 其中二、三盘区各布置有一个回采工作面,四盘区第一个工作面正在掘进中。

目前,东三盘区的3306 大采高工作面正在回采,东二盘区的2305 大采高工作面正在准备过程中。

矿井的开采方式为大采高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

7、矿井主要设备(1)采煤装备采煤机SL—500 交流电牵引采高3.1-6.2m可弯曲刮板输送机2*855KW 和2*700KW转载机315KW/1140V破碎机PCM250皮带输送机DSJ140/250/3*400移动变电站KBSGZY-1000KVA/6/1.2负荷中心KBSGZY-1250KVA/6/1.2 和乳化液泵喷雾泵中间液压支架端头液压支架过渡液压支架(2)掘进装备连续采煤机(JOY)梭车给料破碎机铲车双臂锚杆机公司负荷中心胶带输送机连掘机锚杆机KBSGZY-2500KVA/6/3.45BRW400/37X4ABRW516/13.2ZY9400/28/62ZYT9400/25.5/55ZYG9400/25.5/5512CM27-10E 型PM2110C 型BF-14B-54-64C 型ST-3.5S 型CHDDR-AC 型TS1281 、TS1243 型DSP-1080/1000 型S200MZZJ/II美国久益公司飞利普斯公司斯坦姆勒公司瓦格纳公司澳大利亚飞尔奇法国赛特公司国产黑龙江佳木斯晋煤集团煤机公司(3)主要提升运输装备主斜井提升为DX-1400/744 的钢丝绳芯胶带输送机,8、劳动组织管理寺河矿井2007 年共有两个大采高采煤队,三个连采掘进队组、两个连掘队和一个预备队,共八个采掘一线队组以及配套的辅助单位和业务科室,通过细化生产工艺,优化生产环节,加强工序管理,实行四员上岗挂牌管理制度,强化员工技能和素质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组织生产,确保劳动效率得到稳定提高。

9、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目前我矿计算机网络遍布矿各业务管理科室及生产单位,网络设备均实现了集中控制和管理。

矿计算机网络中运行有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调度日报系统、外运信息系统、矿内文件查询系统、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科技成果查询系统、新闻系统、邮件系统、科技图书查询系统、电子图书馆、宣传思想工作网、矿纪检监察网等面向全矿使用的应用系统,以及人事管理系统、劳资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专业计算机管理系统。

这些运行于网络中的软件系统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各部门的日常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部门管理水平,更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有效、量化、及时的信息和数据资源。

10 、环境保护设施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优化生产工艺,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回收率,抓好节支降耗,提高产品的含金量和附加值;妥善处理产品附属物和废弃物,走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可循环发展道路。

(1)综合利用资源,防治水污染矿井水通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几个工序处理后,其出水水质达到GB/T18920 —2002《城镇杂用水水质标准》,复用于井下降尘、员工澡堂、单身楼冲厕等场所,并对过滤后的出水进行了反渗透处理,水质达到了冷却用水的水质控制指标;生活污水通过沉淀、生物接触氧化、消毒几个工序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污水排放标准,通过规范化的排污口排入沁河;洗煤废水处理工艺采用煤泥水一级闭路循环系统,污水不外排。

(2)合理开发利用煤层气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合理利用煤层气,寺河矿建设了瓦斯抽放系统和利用系统。

井下抽放管路系统实现了本煤层抽放系统与采空区抽放的有效结合。

煤层气作为高效、安全、清洁的能源,已复用于煤层气发电及燃气锅炉、员工澡堂、食堂、生活区住户等,并为周边村庄使用高效环保的燃气提供了便利。

(3)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煤泥和煤矸石是洗选过程中产生的最主要的固体废弃物。

寺河矿始终将煤泥和煤矸石治理作为污染物防治的重点来控制。

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充分利用我矿煤泥和洗矸热值较高的特点,将煤泥和部分洗矸用于制造型煤等综合利用,并将剩余矸石填沟造地。

实现了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4)复垦塌陷土地对塌陷土地进行治理与复垦,复垦的工艺流程采用局部剥离充填式人工复垦,对裂缝进行充填处理,恢复受损土地地貌和植被,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