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化学高一第一第二章知识点

化学高一第一第二章知识点

化学高一第一第二章知识点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相互转化的科学。

它研究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一、化学的定义和分类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相互转化的科学。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化学可以分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

无机化学主要研究非碳化合物和一些含碳化合物,而有机化学则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二、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物质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具有质量和体积。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熔点、沸点等,而化学性质包括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能力。

三、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物质的种类、数量和反应条件。

四、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化学计量是研究物质的质量变化和量关系的科学。

化学计算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质量关系计算各种化学问题的方法。

第二章:原子与元素周期律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粒子,具有质量和电荷。

元素是由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的一种分类方式,将元素按照化学性质的规律排列在一起。

一、原子结构和质量数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电子带负电荷,围绕原子核运动。

二、原子的相对质量和原子量原子的相对质量是相对于碳-12的质量,用原子质量单位(amu)表示。

原子量是一个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三、元素的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化学性质的规律排列在一起,主要分为周期和族。

周期指的是元素外层电子能级的数量,而族指的是元素拥有相同价电子数的元素群。

四、能级和电子排布电子在原子中存在不同能级,能级越靠近原子核,能量越低。

电子排布遵循一定的规则,如电子填充能级、填充轨道等。

五、元素的周期性元素周期表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元素周期性表现在元素的化学性质随周期变化以及族内元素的性质相似等方面。

六、原子的离子化和化合价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形成带电离子后,会带有电荷。

《无机化学》第2章化学基础知识

《无机化学》第2章化学基础知识

p1
p2
②蒸汽压下降的规律
拉乌尔定律: 一定温度下难挥发性非电解质
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值(△p)与
溶液质量摩尔浓度的关系: △p=K·b(B)
蒸汽压下降公式:△p=K·b(B)
△p :蒸汽压的下降值
K:比例常数 b(B):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n (B ) b (B )= m (A )
(2)沸点升高
p总Vi = niRT
Vi ni pi φi= =x i= = V总 n 总 p总
结论: 体积分数=摩尔分数=压力分数
课本P17:
例题2-1: 在0.0100 m3容器中含有2.50×10-3 mol
H2、1.00×10-3 mol He和3.00×10-4 mol Ne,
在35℃时,各气体分压是多少?总压为多
m (B ) ρ(B )= V
单位:g/L
各种浓度表示方法比较
浓度表示方法 概念∑ 公式 单位
1、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c (B )=
ρ(B )=
b (B )=
n (B ) mol/L V
m (B ) g/L V
n (B ) m (A )
mol/kg
2、质量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质量。
凝固点的降低与溶液的质量摩尔 浓度成正比:
△Tf=Kf·b(B)
凝固点降低公式:△Tf=Kf·b(B)
△Tf :凝固点降低数值。
Kf:凝固点降低常数。 b(B):质量摩尔浓度。
(Kf只随溶剂不同而不同 )
例题2-3:
溶解2.76 g甘油于200 g水中,测得凝 固点为-0.279℃,已知水的Kf=1.86 K· Kg· mol-1,求甘油的相对分子质量。

高中化学复习提纲(全套)

高中化学复习提纲(全套)

高中化学复习提纲(全套)
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复
1.1 基本概念
- 原子结构
- 元素周期表
- 分子结构
1.2 化学方程式
- 离子方程式
- 平衡方程式
- 氧化还原方程式
1.3 化学反应
- 酸碱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
- 气体的化学反应
第二章:常见化学物质复
2.1 酸碱盐
- 酸的性质和分类
- 碱的性质和分类
- 盐的性质和分类
2.2 金属与非金属
- 金属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
- 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
2.3 有机化合物
- 烃类
- 醇类
- 羧酸类
第三章:化学实验与实践3.1 基本实验操作
- 配制溶液
- 提取纯净物质
- 分离混合物
3.2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 显色反应管
- 酸碱滴定仪
- 蒸馏器
3.3 常见化学实验
- 酸碱滴定实验
- 气体检验实验
- 溶液浓度实验
第四章:化学应用与相关知识4.1 化学工业
- 常见化学工业原料与产品
- 化学工业生产过程
4.2 环境与化学
- 大气污染与控制
- 水污染与控制
- 土壤污染与控制
4.3 化学与生活
- 食品添加剂
- 药物与药理学
- 日常用品的化学原理
以上是高中化学复习的全套提纲,涵盖了基础知识、常见化学物质、化学实验与实践以及化学应用与相关知识。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第二章 金属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篇-1.

第二章 金属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篇-1.
第2章 金属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篇
主要内容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结构

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的构型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制备
有机金属化合物稳定性和反应性的影响因素 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基元反应 几个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催化的反应
金属有机化学是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相互交叉 渗透的学科,它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是在50年代形成 的,自那以后金属有机化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现在已经成为化学中最具生命力的分支之一。如果 作为一门课程来讲授也是分量很重的一门课程。 金属有机化学之所以要被重点讲授,这不仅是 因为它在有机化学中占有很重的份量,(目前的合成 反应中80%包含有金属物种),更重要的是金属有机 化合物有其独特的化学键理论和反应性能。
具有一定的极性。 周期表中的IIIA ~ VIA及IB和IIB族金属多可以形
成共价键。 如(CH3)3SnCl,(CH3)2SnCl2 , (C2H5)4Pb , RHgX
根据Pauling 的计算所得元素电负性之值
共价键型的金属元素
共价键 型金属
共价键是金属有机化合物中最简单的类型,其性质 类似于典型的有机化合物,如可挥发、溶于有机溶剂而 不溶于水。该类化合物包括四乙基铅(PbEt4)这类大家所 熟悉的汽油抗爆添加剂。(1922年T. Midgley和T. A. Boyd 首先将Pb(C2H5)4 作为抗震剂添加到汽油中,促进了汽车 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埋下了环境污染的隐患。)
几何构型和键联基团的数量
共价键型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几何构型及键联基团的数 量取决于金属所处的外层电子和杂化轨道形式。 IIIA主族 IVA主族 VA主族 IIB主族 ns2np1 ns2np2 ns2np3 ns2 sp2杂化 sp3杂化 dsp3杂化 sp杂化 等边三角形 R3M 四面体型 R4M 三角双锥体 R5M 线型 R2M

高一化学每一章总结知识点

高一化学每一章总结知识点

高一化学每一章总结知识点高一化学是中学化学学科的第一年学习阶段,在这一学年中,学生们需要学习各种基础的化学知识点。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总结和回顾这些知识点,下面将对每一章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1. 原子结构:学习了原子的组成以及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性质。

2. 周期表:了解了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元素的分类,掌握了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和质量数的概念。

3. 元素的性质:学习了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别、氧化还原性等。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计算1. 化学方程式: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学习了如何平衡化学方程式。

2. 化学计算:熟悉了摩尔质量、摩尔比和化学计算等概念,掌握了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离子反应与电解质1. 离子反应:学习了离子的定义和离子反应的特点,了解了酸碱中的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等。

2. 电解质:认识了电解质的概念和离子化程度的影响,理解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第四章:质量、物质与能量1. 相对原子质量:学习了如何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和分子式。

2. 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了解了物质的量的概念并学习了如何计算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

3. 燃烧反应:掌握了燃烧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计算方法。

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判断方法。

2. 电极电势:学习了电极电势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标准电极电势。

第六章:酸和碱1. pH值:了解了pH值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理解了酸碱指示剂的原理。

2. 酸碱滴定:学习了酸碱滴定的基本过程和相关计算方法。

第七章:盐和金属1. 盐的命名和性质:学习了盐的命名规则和常见盐类的性质。

2. 金属的性质:了解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金属的可塑性和导电性。

第八章:材料的结构与性质1. 金属材料:学习了金属晶体的结构和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了金属合金的种类和应用。

2. 非金属材料:认识了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应用。

无机化学-化学基础知识

无机化学-化学基础知识

uA uB
ρ B
ρ A
ui:扩散速度 ρi:表示密度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得
Mr =
m V
·
RT p
Mr =ρ ·RpT
uA uB
ρ B
ρ A
uA uB
M r(B) M r(A)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扩散速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平
方根成反比。
2 - 1 - 5 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和能量分布
1 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
b. “反渗透技术”应用
例 2-5 在 26.6 g CHCl3 中溶解 0.402 g 难挥发性非电解 质溶质,所得溶液的沸点升高了0.432 K,CHCl3 的沸点 升高常数为 3.63 K·kg ·mol-1,求该溶质的平均摩尔质量 Mr。
解:由 Δ Tb = kb b,解得
b = Δ Tb kb
ΔN Δu
:单位速率间隔内分子的数目。
u : 代表分子的运动速率。
O
速率大的分子少;速率小的分子也少;速率居中的分 子较多 。
O
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 up :最概然速率 气体分子中具有 up 这种速率的分子数目最多,在分 子总数中占有的比例最大 。
O
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分布曲线 T2 > T1 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普遍增大,具有较 高速率的分子的分数提高,分布曲线右移。
解: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 nRT
得 n = pV/RT 即 m/M = pV/RT
M mRT pV
M

0.65×8.314×300 101×1
= 16 g ∙ mol-1
2 - 1 - 2 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是在对于实际气体进行假定的基础上抽象出 的模型,实际气体的实验数据偏离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因此,必须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修正,才能够适用于 实际气体。

高一化学第二章必备知识点

高一化学第二章必备知识点

高一化学第二章必备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以及变化的科学。

在高一的化学学习中,掌握第二章的必备知识点对于建立化学基础非常重要。

以下是高一化学第二章必备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化学式与化合价1. 化学式:化学式是用化学元素的符号及其表示数目来描述化合物的组成。

化学式分为分子式和离子式两种。

- 分子式:用化学元素的符号及其下标表示化合物中原子的数目,表示的是分子中原子的数目。

- 离子式:用化学元素的符号及其带电量表示化合物中离子的数目和电荷,表示的是离子的数目。

2. 化合价:相同条件下一个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所具有的能力称为化合价。

化合价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元素的位置来判断。

二、化学反应1. 反应物与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而通过反应生成的新物质称为生成物。

2. 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结合成为一个物质的反应。

- 分解反应:一个化合物分解为两个或多个物质的反应。

- 取代反应:一个元素或者基团取代一个化合物中的另一个元素或基团的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氧化与还原的反应,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3.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程式左边表示反应物,右边表示生成物。

三、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化学键是连接原子的力,常见的化学键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 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电子的共用而形成的键,包括单共价键、双共价键和三共价键。

- 离子键:在正、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引力形成的键。

- 金属键:存在于金属元素中,由金属原子间电子云的自由移动而形成的键。

2. 分子结构:化合物的组成和接触方式称为分子结构。

包括离子晶体结构、共价分子结构和金属结构等。

四、化学计量与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1. 摩尔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或离子质量的数值。

2. 摩尔与质量之间的转化:根据化学计量关系,可以通过摩尔质量和质量之间的转化计算出物质的质量。

化学知识点总结的文档模板

化学知识点总结的文档模板

化学知识点总结的文档模板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
1.1 原子结构
1.2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1.3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4 物质的变化与能量变化
第二章:化学反应
2.1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平衡
2.2 溶液的酸碱性
2.3 电化学反应及其应用
2.4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第三章: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应用
3.1 金属及其化合物
3.2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3.3 高分子化合物
3.4 化学物质的环境与健康
第四章:化学实验技术
4.1 常用仪器与试剂
4.2 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4.3 定性化学分析方法
4.4 化学实验安全
第五章:化学知识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5.1 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2 化学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
5.3 化学知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5.4 化学知识在健康保健中的应用
第六章:化学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6.1 化学科学的新发展及应用前景
6.2 环保化学技术的发展
6.3 新材料化学的发展
6.4 化学工程领域的新技术发展方向
结语:化学知识的继续学习及应用
参考文献:
备注:以上仅为化学知识点总结的文档模板,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方米 m3 开尔文 K 摩 尔 mol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R: 摩尔气体常数
单位 J·mol1·K1 m3 ·Pa·mol1·K1 L ·kPa·mol1·K1
取值 8.314
8.314
8.314
4
理想气体状态的推导公式 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 nRT 得 n = pV/RT 即 m/M = pV/RT
特点:较方便,实验室最常用;
由于体积受温度的影响,使用时要指明温度。
19
质量摩尔浓度
溶质 B 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 A 的质量,用符号 b表
示,SI 单位是 mol/kg。
bB
nB mA
特点:与温度无关,可用于沸点及凝固点的计算。 对于稀的水溶液 因为m水 V CB bB
20
2-2-2 饱和蒸气压
13
2 阿玛加分体积定律 分体积定律:当温度,压力相同时,混合气体的总 体积等于各组分分体积之和
V V1 V2 Vi
14
3、分压与组成之间的关系
p总V总 = n总RT --------------(1) 由(2)/(1) 得:
piV总 = niRT----------------(2) p总Vi = niRT----------------(3)
纯溶剂在密闭容器中存在有两个过程: 蒸发和凝聚, 在一定温度下, 当凝聚速度和 蒸发速度相等时,蒸 气所产生的压强叫做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饱和蒸气压属于液体的性质,它和温度有关.对同一 液体来说, 若温度高, 蒸气压就大, 温度低, 则蒸气 压低. 判断:在一定的温度下, 液体的蒸气压是一个定值, 但它与气相的体积、液相的量有关。
uA uB
ρ B
ρ A
uA uB
M r(B) M r(A)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扩散速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 的平方根成反比。
18
2-2 液体和溶液
1、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 B 的物质的量除以混合物的体积,即 1 m3 溶
液中所含的溶质的物质的量,用 cB 表示。
cB
nB V
SI 单位:mol ∙ m-3 , 但因数值通 常太大,使用不方便,所以普遍 采用mol·dm-3
第二章 化学基础知识
2-1 气体 2-1-1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 分子之间没有引力,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的气 体称为理想气体。 真正的理想气体实际上并不存在。高温、低压 下的实际气体接近于理想气体。
2
描述气体状态的物理量
物理量 压强P 体积V 温度T 物质的量 n
单位 帕斯卡 Pa (N·m-2)
A 0.56mol B 0.078mol
C 0.072mol D 0.6mol
2-1-5 气体扩散定律 (格拉罕姆扩散定律 )
气体扩散定律 :同温同压下气态物质的扩散 速度与 其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Graham, 1831 )。
uA uB
ρ B
ρ A
ui:扩散速度
ρi:表示密度
17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得
7
下列实际气体中性质最接近理想气体的是 A. H2 B. He C. N2 D. O2
8
分别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van der Waals 方程 计算(NH3的范德华常数a = 4.17L2 atmmol-2, b= 0.0371 L mol-1),25C时,0.60mol NH3在 一体积为3.00L的容器中的压力分别为下列中的
2 -2-3 稀溶液的依数性
依数性质:指定溶剂的类型和数量后,稀溶液的某 些性质只取决于所含溶质粒子的数目,而与溶质的 本性无关。溶质的粒子可以是分子、离子、大分子 或胶粒.这些性质称为依数性。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渗透 压。 先讨论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
22
(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19世纪80年代拉乌尔(Raoult)研究了几十种溶 液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发现:在一定温度下
12
2-1-4 混合气体分体积定律
1 总压和分体积 混合气体所具有的压强, 称为总压, 用 p总 表示。
当某组分气体单独存在, 且和混合气体的温度和压强 相同时, 其所占有的体积, 称为该组分气体的分体积, 用 Vi 表示. 关系式为:
p总Vi ni RT
而Vi/V总 称为该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
A 6.9 6.8atm B 5.3 5.2atm
C 4.9 4.8atm D 4.1 4.0atm
2-1-3 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1、基本概念 (1)总体积与分压
混合气体所占有的体积称为总体积, 用 V总表示. 当某 组分气体单独存在, 且占有总体积时, 其具有的压强, 称为该组分气体的分压, 用 pi 表示. 且有关系式:
2-1-2 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
P实
a
n V
2
V实
nb
nRT
范德华方程
当n=1时,有: P实
a V2
V实 b
RT
V 为摩尔体积
a、b 称为气体的范德华常数 , a 和 b 的值越大,
实际气体偏离理想气体的程度越大。 a同分子间引 力有关的常数,b是同分子自身体积有关的常数 .
piV总 ni RT
10
(2)摩尔分数
某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占混合气体物质的量的分
数称为摩尔分数,用xi表示。
n ni
i
xi
ni n
2、 Dalton分压定律 在温度和体积恒定时,混和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 分气体分压力之和,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该气体单独 占有总体积时所表现的压力。
p总 p1 p2 p3 pi i
M mRT pV
可见,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只要测出某气体的密度, 就可以确定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5
例如:在298K和101.3KPa时,气体A的密度为 1.80gdm-3。求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
注意R的单位和取值。
在相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 中分别充满了O3气体和H2S气体,已知H2S的质量 为0.34g,则O3的 p总 xi
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总压与该组分气体的摩尔
分数之积.
由(3)/(1)得:
Vi V总
ni n
xi
pi
p总 xi
p总
Vi V总
15
40C和101.3kPa下, 在水面上收集某气体2.0L, 则 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已知40 C时水的蒸气压为 7.4k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