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气温与体感温度

合集下载

中央气象台的体感温度公式

中央气象台的体感温度公式

中央气象台的体感温度公式
中央气象台的体感温度公式是根据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日射
强度这四个因素来计算人体感觉的温度。

其公式如下:
体感温度=风寒温度+等效温度+日射换热温度
其中,风寒温度是根据气温和风速计算的;等效温度是根据气温
和相对湿度计算的;日射换热温度是根据气温和日射强度计算的。

拓展:
1.风寒温度是指当人体暴露在风中时,由于风对皮肤的冷却作用
而感觉到的温度。

风速愈大,越易带走皮肤表面的热量,因此风速越大,体感温度越低。

2.等效温度是指当空气湿度增加时,人体感觉到的温度与干燥空
气中的温度相同。

相对湿度越大,人体感觉到的温度越高。

3.日射换热温度是指太阳直射照射到人体表面所产生的温度变化。

当太阳光直接照射到人体时,会产生辐射热,使人体感觉到的温度高
于实际气温。

综上所述,中央气象台的体感温度公式综合考虑了风速、相对湿度和日射强度等因素,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人体的感受温度。

这对于气象预报、环境舒适性评价和人员防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实际温度和体感温度有什么区别?“高温预警”与“暴雨预警”

实际温度和体感温度有什么区别?“高温预警”与“暴雨预警”

实际温度和体感温度有什么区别高温预警与暴雨预警一、温度计算: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为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焚风效应气温垂直递增率,每下沉100m,气温增加1℃;常温层以下地温垂直递增率,每往下100m,地温增加3℃。

二、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位置、大气、地形、洋流、植被、水文、人类活动。

1.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纬度: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海陆分布:(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变化缓和;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相反。

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2.大气:包括锋面活动和天气状况。

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

如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

暖锋相反。

天气状况:白天多云,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往往比晴天低;夜晚多云,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好,往往比晴朗的夜晚温暖;多云时,往往昼夜温差小,晴天时相反。

季风西风3.地形。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海拔--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0.6℃/100米),因此同一热量带内,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地形类型--高大地形往往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因此山间盆地、河谷气温往往偏高。

坡向--山地同一高度,阳坡比阴坡气温略高山脉的走向.4.洋流:暖流能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植被:主要指植被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因其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对蒸发量的影响,气温变化小于裸地。

此外冰雪的反射率6.水文。

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由于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故温差小。

7.人类活动。

城市的热岛效应,大气的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与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都有很大影响。

三、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中央气象台 体感温度公式

中央气象台 体感温度公式

中央气象台体感温度公式
中央气象台的体感温度公式是根据环境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
速和辐射温度等因素综合计算出来的。

体感温度是指人体在特定环境
下感受到的温度,与实际气温有所不同。

体感温度公式如下:
体感温度= c1 + c2 ×环境温度+ c3 ×相对湿度+ c4 ×风速+
c5 ×辐射温度
其中c1、c2、c3、c4和c5为调整系数,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
气候和风俗等因素可能有所不同。

拓展:
体感温度公式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人体真实感受的温度。

除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辐射温度等因素,人体的个体差异、衣着厚度以及阳光照射等也会影响体感温度的感受。

在实际应用中,气象台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以提高
准确性。

此外,一些手机应用程序和气象网站也提供了体感温度的实
时预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当天的气温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寒或防暑措施。

在夏天可以比实际气温更高,因为高温、高湿度和强烈的太阳辐射会导致人体感到更炎热。

而在冬天,由于低温、低湿度和冷风的作用,体感温度会比实际气温更低。

因此,了解体感温度对于保护人体健康和安全非常重要。

自然界中温度的变化范围有多大

自然界中温度的变化范围有多大

自然界中温度的变化范围有多大正常人的体温大约是36.5℃(腋下温度),人在生病时体温会有较大变化,但一般说来不会超出35℃~42℃的范围,因此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就是35℃~42℃(34℃~43℃)。

鸟类和哺乳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一般说鸟类的体温较高而哺乳动物的体温较低,但总的说来都在40℃上下,与人类的体温差别不很大,这是因为它们跟我们人类都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处在大体相同的环境中的缘故。

我们都生活在地球表面,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里温度的差异和变化是很大的,炎热夏季的沙漠,温度可高达60℃以上,而在南极的内陆,人们已经测到-88.3℃的低温。

对于人类来说,温度的差值不能说不大,但从物理学的观点看,地球表面气温的变化范围并不算大,充其量不会超过200℃。

月球表面的条件要恶劣得多,由于没有空气的调节,太阳照射处的温度很快升高,最高可达135℃,而背对太阳时,温度又很快下降,可降至-160℃。

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同样不适宜人类的生存,内行星(金星和水星)离太阳太近,温度太高(飞船降落在金星表面,测得最高温度超过440℃,而水星探测器已探测出水星面向太阳的一面温度也高达400℃以上);那些离太阳遥远的外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等),表面则过于寒冷,例如木星表面温度约是-140℃。

只有火星与地球表面情况最为相似,但与地球相比条件还是恶劣得多,1976年在火星表面着陆的太空船上的气象站测出的着陆点的温度,昼夜变化范围为-85℃~30℃。

火星表面没有水,大气中没有氧气,因此直到目前还没有在火星上发现生命的迹象。

再回过头来说说我们的地球。

从地壳的恒温层往下,大约每100m温度升高3℃左右,穿透地壳就是炽热的岩浆(称为地幔),温度约在1100℃~1300℃。

地球的中心部分称为地核,其温度为2000℃~5000℃。

从地表往上10km~12km的对流层内,大约以65℃/km的速率降温。

在对流层顶往上至50km左右称为平流层,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上升,再往上至80km左右是中间层,这里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

气象万千:体感温度与风速(一)

气象万千:体感温度与风速(一)

气象万千:体感温度与风速(一)摘要:据科学研究,体感温度=气温-4*(每秒风速(m/scc)),可见人的感觉,特别是对外界冷暖的感觉与风的速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这是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的气象因素,笔者对人的体感温度与风速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以期能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体感温度;风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时,一般都注意气温的高低,这当然是应该的。

但是,与我们自身实际感受到的冷暖程度是不一致的。

气象要素对人体的影响是通过皮肤、呼吸系统、感觉系统等来实现的,体感温度是指人感觉到冷热的温度感觉。

人的冷暖感觉除了和气温高低有直接关系外,风速的大小也是重要因素。

天气预报中的气温仅仅代表空气的冷暖程度,并不能表示出人体环境的冷暖感觉。

在自然环境中,风是无时无刻都存在的,只是有时微弱,有时猛烈而已。

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风速大小会使人的冷暖感觉差异很大,风速的大小决定着人们的体感温度。

1认识体感温度体感温度是综合多种数据算的。

生活中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会与我们自身实际感受到的冷暖程度不一致。

因为天气预报中的气温仅仅代表空气的冷暖程度,并不能完全表示出人体对环境的冷暖感受,但气温高低可以作为人体冷暖感受的一个参数,这也正是空气温度与体感温度的区别所在。

体感温度是指人感觉到冷热的温度感觉,也称体感气候,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人体皮肤温度与气温之差。

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人们还会因空气湿度、风速大小、着装颜色、日射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

例如在气温30℃的环境中,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0%~50%左右,平均风速在3m/s以上时,人们就不会感到很热;然而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若增大到80%以上、风速很小时,人们就会产生闷热、难熬的感觉,体弱者甚至会出现中暑现象。

有的地区专业气象台为了能进一步给社会各界朋友们提供更加贴近生活的服务,已推出了体感温度(舒适度)预报,希望能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

体感温度与实际气温

体感温度与实际气温

,
阳 的 辐 射而 获得热 量
我 们 自身 也
,
无时无 刻不 在 以辐 射 的方 式 向外散
在高 温 或低温 条 件下 人 体 在 一 定 程度 上 可通过 辐 射来 调节温
肤 温度 大 约 是 咒 ℃
,

所 以 如果 温
,
,
失 热量

度高 于 ∀ ℃ 空 气就 会对人 体 发生 #
加 热作 用
, ,
时人 会感到更 冷

根据 实 验
, 。

如温
上不 一 样
或者说 一 样 的气 温 感 觉不 一 样 体感 温度 实 际上 就是 人 们舒 适的 感觉 是人 通 过 自己 的感 觉器 官 尤 其 是皮 肤 与外 界 环境接

,
皮 肤完 全是 潮 湿

的 此时 蒸 发率 及 由之 而 产生 的散 热 量 仅取决 于 空气 的蒸发力 通 过 大量 的观察 调 查 发 现 人 们对温 度 和相 对 湿度 空 气 中实 际水汽含量 与 空 气 可 能 容 纳 的水 汽 量 的 百 分
体 感僵 度 与 实 际 乞僵
孙化 南


人 们 的体感 温 度 或 叫感 觉 温 舒 适 度 往往 与实 际气 温感 觉
,
,
影 响还 不太明 显 但 在 高 温 时 随着
,
,
高 所 以 在 气 温相 同的 情 况下 有风
,
,
温 度 和湿 度 的增 高则 愈 加 明显
是 因为 湿 度 大时
, ,


∀! ℃

同一 温度 下 人 们的感觉 有 时却不一 样 最 主 要的原 因是湿度 不一 样 湿 度对人体 的影 响 主要是

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含两课时)

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含两课时)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一气温世界气温的分布【教学目标】1.了解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2.理解等温线的含义,学会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

3.根据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教学重点】1.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

2.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1.等温线图的判读。

2.根据1月和7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最热月和最冷月气温分布及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归纳法、演示法等。

【教具准备】温度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哈尔滨遇到高温天气:看视频,哈尔滨遇到极端高温天气。

根据视频内容,说一说,本次高温天气是如何形成的?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2.我国部分地区大范围降温:2024年3月13日夜间至15日,新疆中北部有雨雪天气;15日夜间至17日,内蒙古中东部、吉林、黑龙江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到暴雪。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交通运输带来了不利影响。

想一想,低温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哪些影响?3.“我在北半球瑟瑟发抖,你在南半球大汗淋漓”,近来地球两头冰火两重天的模式,让遭受极端天气肆虐的民众叫苦不迭。

撒哈拉沙漠飘起了大雪,“炸弹气旋”冰封美国,同时,澳大利亚多地出现极端高温,悉尼气温创79年来最高……南北半球冰火两重天,世界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讲授新课】一、气温第一个板块——议一议:气温和降水对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一)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那么,气温和降水对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说一说你的看法。

(二)课件展示气温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二个板块:读一读,测一测——气温的测定。

(一)测量气温的工具是什么?出示气温计,观察上面的单位,学会读数。

(二)说明:测量气温时,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

观察百叶箱的构造,百叶箱外表是白色,有利于反射太阳光。

如果没有百叶箱,要把温度计放在哪里测量?第三个板块:算一算——计算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一)读87页活动,解决以下问题:1.一天中的日平均气温通常要测量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出示课件,观察气温日变化曲线,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2.读出课本87页图中温度计的读数,并计算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

体感温度等级 气象标准

体感温度等级 气象标准

体感温度等级气象标准一、引言气温是气象学中最基本和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体感温度则是人们对气温的一种感受,它受到气温、湿度、风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体感温度等级和气象标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气温对人体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自己。

二、体感温度等级和气象标准介绍1. 体感温度等级体感温度是指人们在特定气温和湿度条件下感受到的温度。

一般来说,当湿度增加时,人们会感到温度更高,这就是因为高湿度会减弱身体散热效果,导致体感温度升高。

体感温度等级通常根据气温和湿度的组合,分为几个等级,包括舒适、温暖、闷热、酷热等。

舒适:体感温度在适宜范围内,人们感到舒适,舒适的体感温度通常是在21℃~25℃左右。

温暖:体感温度比较高,人们会感到温暖,温暖的体感温度通常是在26℃~30℃左右。

闷热:体感温度很高,人们会感到闷热,闷热的体感温度通常是在31℃~35℃左右。

酷热:体感温度极高,人们会感到酷热,酷热的体感温度通常是在36℃及以上。

2. 气象标准气象标准是根据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和对人体的影响情况,制定的用于指导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的标准。

主要包括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标准,确保人们在各种气象条件下的安全和健康。

三、体感温度等级和气象标准对人体的影响1. 高温天气在高温天气中,人体会受到体感温度的影响,如果体感温度过高,容易导致中暑、热射病等疾病。

此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增加水分摄入、选择适当的衣物等,以减轻高温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2. 低温天气在低温天气中,体感温度比实际气温更低,这可能导致人体感到更冷。

此时,人们需要增加衣物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风中,以预防感冒、冻伤等疾病。

3. 潮湿天气高湿度的天气会使人们感到闷热和不适,特别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和疲劳。

此时,应减少户外活动时间,保持室内通风,控制室内湿度,有利于减轻潮湿天气对人体的影响。

4. 干燥天气干燥的天气会导致皮肤干燥、喉咙不适等问题,因此在干燥天气中,人们需要增加水分摄入,保持室内湿度,保护好皮肤和呼吸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气温与体感温度
2003年7月份后,我国南方广大区域的人们几乎天天在酷热中度过。

不少人对气象部门发布的最高气温持怀疑态度:“一定是为了安定民心故意把最高气温报低了,我的感觉就不止这个温度!”果真如此吗?
其实,气象部门对气温的测报是很讲科学的,一般误差很小。

某日某一时段气温的实测记录,是绝对真实的,决不允许弄虚作假。

气象部门测报的是标准气温,即是大自然状态下的空气流动温度,与人体感觉的温度不同。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规定,全球各地的标准气温都统一在百叶箱里测出。

百叶箱是安放在防太阳直射、防雨、通风自然的草坪上,温度表放在百叶箱内,距地面1.5米。

这个温度表上所标示的数据,就是该地标准气温。

它代表着在自然状态下不受任何干扰的标准空气温度。

人的体感温度除受标准空气温度本身高低影响外,还受通风程度、空气湿度、所处环境等各种条件的影响。

一般地说,人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皮肤表面温度大约32℃。

如果气温高于32℃,空气就会对人体产生加热作用,人体就会通过出汗散热的自我调节来维持正常体温。

如果气温继续升高,体内产生大量热量,就大量出汗;当来不及散热时,体温就升高,呼吸、脉搏加速,发生头昏眼花、恶心等症状:轻者身体不适,发生中暑;重者昏倒,甚至热死亡。

气温在35℃以上称高温,但同是在35℃的环境中,如果空气中相对湿度在50%左右,平均风速每秒3米以上,人就不会感到很热;如果相对湿度增大到80%以上,而且风速小,人体就感觉特别闷热,此时极易中暑。

人们常说“风凉”,其实风本身并不“凉”,它是把人体表面热量迅速吹走,使人体感到凉快。

一般地说,风力每大一级,体感温度可下降3℃。

空气相对湿度大,使人体出汗散热困难,所以感到闷热。

此外,人如果站在水泥地、柏油路和草坪上,体感温度也各不相同,其道理人人明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