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创新的新地理

合集下载

建立全球领先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美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之路

建立全球领先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美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之路

建立全球领先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美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之路摘要文章从国家创新体系起源和发展的角度,探讨美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发展道路和关键点,并指出美国在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二战形成了一个以政府、大学、企业三者伙伴关系为特点的创新体系,从而促进了美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同时,美国科学技术也是在应对外部挑战而寻求变革中得到发展的。

文章认为科学的自由和自主精神、基础研究与应用的结合、多元化的投入体系以及创新文化环境是美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军事上和经济上的头号强国,成为科学技术的头号强国。

美国不仅在基础科学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发明和发展了一系列影响美国和世界发展的高新技术;同时,美国的大学还是世界科学与教育的中心,长期吸引各国青年学生前往深造。

为什么美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强大的国家,并长期保持领先地位?人们很容易想到的一个原因是,二战前后有大量的欧洲科学家来到美国,以及后来世界各国科技人才纷纷涌向美国,为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但是,这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或许更重要的是美国在战后形成了一个激励创新的组织体系和研究环境,使各方面人才的热情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推进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这是一个需要从多方面研究的现象。

笔者曾从历史根源、政府政策和制度界变(bounded change)3个方面对此做了探讨。

本文则从创新体系起源和发展的角度为主,探讨美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道路、关键的发展事件及转折点和成功经验。

1、二战以前的发展:学习、追赶、自立从建国到二战前,美国的科学技术走了一条学习、追赶和自立的道路。

到二战之前,美国在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已经赶上欧洲先进国家,并形成了促进科学技术与创新的体系,为二战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1 美国科学共同体的形成北美殖民地的科学来源于欧洲,在与欧洲科学交流的过程,美洲科学开始成长。

为什么硅谷会在美国诞生?

为什么硅谷会在美国诞生?

101财史20 Mar. 2016硅谷是全球科技创新型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也是全球风险投资产业最发达的地区,是无数怀揣梦想,想要创新、创业的人们心中的圣地。

它自然也是这次盘古智库“欧美创新、创业调研行”的重点调研地区。

从地图上看,你是找不到“硅谷”这个地方的,因为它不是一个地名。

“硅谷”主要是指加州北部旧金山湾以南的圣克拉拉(Santa Clara) 山谷及其周边的部分区域。

20世纪70年代,当地的产业主要是与由高纯度的硅制造的半导体及电脑相关的,所以它就有了一个亲切的昵称“硅谷”。

现在当地发展成为全球高新科技企业和风险投资产业的重点聚集地区,硅谷这个名字在全球也就变得家喻户晓,而它的本名圣克拉拉山谷,反而没多少人在意了。

这次在硅谷调研的过程中,我就一直在想硅谷形成的原因,它是多方面综合因素的结果,这里面有历史的偶然,但也有历史的必然。

1.硅谷的诞生离不开美国的整体环境。

综合来看,美国的教为什么硅谷会在美国诞生?易 鹏育非常发达,能够为创新提供足够的新技术和源源不断的研发型人才;国家法制健全,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型的小公司不用担心自己的专利和模式被大公司剽窃;美国文化中有很重的英雄情结,人们敢于释放梦想,相信这个制度能够让平凡人成功,不会有太多的后顾之忧;美国是移民国家,使得它的文化多元化程度高,包容性非常强,人们不怕失败,社会包容失败。

这些都是创新、创业必须要求的环境条件和人文品质。

2.美国有非常发达的航空交通网和成本很低的公路运输网,使得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能够在全美国自由而充分地流动。

这样一个环境,使得美国能够在全国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而在局部地区形成足够的产业集聚效应。

比如,在全美范围内有纽约无可争议的金融中心,波士顿地区生物产业的集聚,得州地区有电器、石油装备制造业的集聚,硅谷地区的IT、TMT产业的集聚,洛杉矶星光熠熠的文化娱乐产业的集聚。

硅谷单独看是一个有充分集聚效应的产业区,放在整个美国看又是美国整体经济环境中有机的一环。

【科技资讯】2015美国创新新战略

【科技资讯】2015美国创新新战略

【科技资讯】2015美国创新新战略2015年10月,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与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最新版《美国国家创新新战略》,提出了支持美国创新生态系统的新政策。

文件指出,美国长期以来都是创新者的国度,创新是其经济增长的源泉。

2014年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创造就业增速最快的一年,美国政府此时提出创新战略,旨在未来十年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以创新推动私营部门产业发展,以创新拉动国内就业,进而为美国人民提供一个创新性政府。

最新版创新战略,是奥巴马任内第三次发布关于支持创新的国家级战略性文件,显示出美国政府对创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

2015年的美国创新战略共有六个部分,包括三大创新要素和三大战略举措。

三大创新要素指的是投资创新生态环境基础要素、推动私营部门创新、打造创新者国家,三大战略举措指的是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和持续经济增长、推动国家优先领域突破、建设创新型政府。

奥巴马政府希望通过三大战略来进一步激活三大创新要素,以此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

2015年的创新战略强调了营造创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所谓“创新生态环境”,是指那些能够支持将新理念引入产品、生产过程和服务的各种资源、机构、基础设施和人才。

在创新生态系统的各个关键环节,美国都有较大优势,如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美国研究型大学。

根据最新排名,全世界排名前20所研究型大学中,16所都在美国。

同时,美国的创业风险文化使创新者们不断将新的理念推向市场。

事实上,2013年全世界超过三分之二的风险投资都流向了美国。

美国经济也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例最高的国家,占到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0%。

另外,美国在全世界高科技制造领域占比27%,处全球领先水平。

然而,2015年的创新战略也认识到美国的创新生态系统面临的重大挑战,其中包括如何在几十年的离岸外包后重建其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公地”,以及如何将所有美国人和所有地区吸收到创新过程中。

创新发展需要社会支持,但在政府参与创新和参与程度的问题上,存在着诸多争议。

【创研报告】布鲁金斯学会:一年后观察创新区的崛起

【创研报告】布鲁金斯学会:一年后观察创新区的崛起

【创研报告】布鲁金斯学会:一年后观察创新区的崛起来源: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研究报告》第75期(总第80期)2016-08-03编者按:在《创新区的崛起:美国创新地理新版图》(The Rise of Innovation Districts: A New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in America)报告发布后的一年里,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对美国和欧洲新兴创新区进行了新一轮研究。

最新的发现值得关注。

在此过程中,城市和大都市如何采用创新区这种塑造经济、营造空间和组建网络的新模式,这些经验有助于规避盲目发展创新区的风险。

一、创新区模式的广泛应用通过简单的谷歌搜索就会发现,“创新区”等类似词语已经在迅速地渗入各城市和大都市经济发展和区域建设领域。

在有些地区,世界知名科研机构(如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和费城的德雷塞尔大学)准确地利用了创新区模式,他们不但依靠所在大学迅速发展,而且也正努力建造其独特的资产。

在和美国费城、匹兹堡和圣路易斯以及英国曼彻斯特和谢菲尔德一样多元化的社区,当地领导者在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以便认识其所在地区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优势和不足之处。

在另一些地区,“创新区”之类的命名本身就反映出一种对创新的渴望,这种渴望促使地方相关机构有意识地去完善其独特的创新生态系统。

在美国的一些城市,如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田纳西州的查塔努加、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北卡罗来纳州的达勒姆以及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戈等城市,地方领导者以创新区模式为平台,评估地方现状、制定政策以应对差距和挑战,并且联合各利益相关方,为实现创新发展的统一愿景而共同合作。

然而,伴随“创新区”这一概念的日益升温,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

在许多城市,有些区域被定性为创新区,但该区域并不具备足够规模的创新型公司、初创企业、机构和集群,不足以形成创新生态系统。

这种趋势的出现,一方面可能是人们为了追赶经济发展新潮流,想增加需求、提高房价,另一方面可能是人们对创新区的概念缺乏正确的认识。

美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硅谷

美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硅谷

美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硅谷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何塞谷地,是世界闻名的科技创新中心。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硅谷一直是全球科技行业的重要驱动力。

它汇集了无数创业公司、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实验室,成为了科技突破和创新的摇篮。

本文将介绍硅谷的背景、特点以及其对美国和全球科技发展的影响。

一、背景硅谷作为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历史优势。

早在20世纪50年代,硅谷就开始经历科技发展的初期阶段。

当时,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开始创办起一些小型创业公司,为硅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硅谷还受益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学院等世界级学府的优秀教育资源,为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二、特点硅谷之所以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心,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人才集聚:硅谷吸引了全球最优秀的科技人才。

无论是来自美国本土还是外国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创业者,都希望能够在硅谷找到更多机会。

高校的优秀教育和丰富的研究资源,以及众多创业成功案例的鼓舞,使得硅谷成为才华汇聚的地方。

2.创新氛围:硅谷秉持着开放合作的创新理念,各个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网络。

这种合作模式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推动了科技的突破和创新。

同时,硅谷还通过设立研究中心、孵化器和高科技园区等方式,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场所和资源。

3.风险投资:硅谷拥有世界顶级的风险投资机构。

众多的风险投资者愿意将资金投入到硅谷的创业企业中,帮助他们实现创意和理想。

这些风险投资机构不仅提供了资金,还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资源,成为了硅谷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持力量。

三、影响硅谷的科技创新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美国,而是波及全球。

1.经济贡献:硅谷是美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数以千计的高薪职位和创业机会吸引了大量人才。

硅谷科技企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为美国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硅谷的创新成果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发展的借鉴和参考。

2.科技进步:硅谷是大量科技创新和突破的孵化地。

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主要部门 主要城市
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 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美国工业分布广泛,其中东 北部工业区历史悠久,是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区。美 国的能源、钢铁、机械、化工等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 位,其中,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世纪70年代,以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材 料技术产业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兴起。美国引领世 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一直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 产业基地。1990年以后,美国在传统工业发展缓慢甚至 衰退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产业却蓬勃发展,并有力地促 进了经济的增长。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分布较广,形成 众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 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因大 量生产电子工业的基本材料——硅片而得名。
北冰洋
3、邻国:北:加拿大 南:墨西哥
北美洲
太 平 洋
大 西 洋
大洋洲
自然要素
1 、地形:西部为 落基 山脉,东部为低缓的阿 巴拉契亚山脉,中部为 广阔的大平原,平原占 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 (耕地面积广大,占世 界的10%)
中央大平原
2、河流:五大湖:世界最 大的淡水湖群(自西向东 汇入圣劳伦斯河,注入大 西洋,其中,苏必利尔湖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 湖) 密西西比河:自北向 南,注入墨西哥湾(第四 长)(密西西比河和五大 湖为灌溉、航运和发电提 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多元文化趋势
美国的国徽白头鹰口衔的绸带上写着“多元” (PLURIBUS)和 "统一"(UNUM)两字。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构成极为复杂,世界各 国的人才在这里群英聚会,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 各种民族、各种文化的大熔炉。因此美国的文化具有多 元化的特点,并且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随着时代的变 化而变化。 美国是一个多种文化兼容并蓄的国家,不仅有英国 文化、法国文化,还有西班牙文化、墨西哥文化,以及 中国的儒家文化和佛、道文化,等等。美国的文化不是 两极,而是多极。

七年级地理美国硅谷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美国硅谷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美国硅谷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学科,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研究地理分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七年级地理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美国硅谷。

硅谷是一个集聚了众多科技公司、创业公司以及投资公司的地区,是全球电子商务和高科技领域的中心。

以下是关于美国硅谷的一些知识点。

地理位置硅谷位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面积大约为3,000 平方公里。

它从旧金山湾开始,向南延伸到圣荷西市,在东边和西边,分别与旧金山和太平洋相邻。

这个地区可能还涵盖了其他城市,如棕榈谷和圣塔克拉拉县。

硅谷的城市,由于名字太多,不一一列举。

人口和文化硅谷地区有超过7,000,000名居民,其中约有35%的人口是亚裔美国人。

在硅谷的社区中,你可以发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尤其是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移民。

这个地区的文化非常多元化,并且是全球最先进的地区之一。

经济和产业硅谷地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高技术、创新和创业中心。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硅谷一直是全球电子产品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地带。

硅谷的产业主要是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并且涉及移动应用、游戏、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技术、虚拟现实和人类工程等领域。

以谷歌为例,这个硅谷本地的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和在线广告公司。

硅谷还吸引了大量的风险投资公司,这导致了很多资本涌入硅谷的初创企业。

教育和创新硅谷地区有众多世界级的科技公司,这样的企业需要世界级的软件专家、人工智能工程师、电子工程师以及其他类型的专业人员。

硅谷拥有众多世界级学术机构、如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和圣何塞州立大学等。

斯坦福是一个特别著名的私立大学,因为它在创新、科技和风险投资方面的贡献。

硅谷企业家中的很多人都是斯坦福的毕业生,并维持着与学校的联系。

总的来说,硅谷是一个具有高度多元性和创新性的地区,并且在全球电子商务、高科技和风险投资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你有机会前往硅谷,一定要去见见那些创业者,听听他们的想法,并去了解他们所从事的产业。

4.3新工业区-美国硅谷PPT课件

4.3新工业区-美国硅谷PPT课件



投入中的研究开发

费用
-

4
2、刺激“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
(1)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
5
40°N 30°N
-
6
(2)气候宜人
地中海气
候,温暖
湿润,适
宜居住
¤
硅谷
-
7
(3)便捷的交通
临近旧金山航空港,高速公路 贯穿全境
-
8
(4)全世界的人才高地
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
A.“硅谷”的一些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
B.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铁厂
C.上海的纺织业在新疆建纺织厂
D.美国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
33
11.对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中的工业小区说法正确的
是( B )
A.是工业集中分布的地区 B.区内企业独立经营,相互协作 C.区内企业统一管理,集体核算 D.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间互不联系
-
23
(2)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优势是什么? 存在哪些问题?
优势: 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 存在问题:
离市区近,环境质量差,交通拥挤,用 地紧张、地价高;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 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
-
24
-
25
读“甲、乙两新工业区分布图”,完成1~2题。
C 1、下列有关甲、乙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算机和电子工程在全美居领先地位。蜚声世界的
“硅谷”之兴起,斯坦福大学在当中起了举足轻重
的作用。有人说:“没有斯坦福大学,就没有硅谷
的今天”。
-
10
(5)市场稳定: 美国国防部的军事订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创新的新地理一、前言随着美国经济从萧条中缓慢复苏,在美国创新的空间布局中正发生一个显著的转变。

在过去50年里,美国的创新集聚区往往坐落在像硅谷这样的远离市中心的城市郊区。

这样的创新集聚区往往只能开车到达,很少注重生活品质或工作、家庭和娱乐的有机融合。

当前,一种新的互补型城市模式正在兴起,我们称之为“创新区”。

根据我们的定义,“创新区”是指那些汇聚领先的“锚机构”(Anchor Institutions)、企业集群以及初创企业、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的地理区域[1]。

这些创新区空间紧凑、交通便利、通信网络顺畅,并提供办公楼宇、商业公寓、居民住宅、零售中心等配套设施。

创新区是人们和企业位置偏好变化趋势的重要体现,在这个过程中,经济模式、地方决策和社会网络之间的连接将被重新塑造。

当前,创新区在美国和国外的几十个城市和大都市地区不断涌现,并展现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很高的规划水平。

从全球来看,巴塞罗那、柏林、伦敦、麦德林、蒙特利尔、首尔、斯德哥尔摩和多伦多等城市包含着许多创新区的例子。

在美国,创新区大多出现在一些城市市中心(Down-town)和次中心(Mid-town)的“锚机构”附近,这些城市包括亚特兰大、巴尔的摩、水牛城(布法罗)、剑桥、克利夫兰、底特律、休斯顿、费城、匹兹堡、圣路易斯和圣地亚哥[2]。

此外,波士顿、布鲁克林、芝加哥、波特兰、普罗维登斯、旧金山和西雅图等城市一些未被充分利用的区域(尤其是老工业区)正在被重新规划。

还有一些已经形成的传统远郊科学园区,如北卡罗来纳州洛利杜罕都会区的研究三角园区,也正进行改造,以满足园区入驻机构更加城市化、充满活力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需求。

不同于传统的通过商业发展来振兴城市,创新区通过发展企业、网络和贸易部门,帮助所在的城市或大都市提高价值链全球竞争力,从而驱动城市繁荣发展。

创新区不是孤立的建设科技园区,也不是专注于发展离散工业[3],而是有意识地通过不同部门和产业的融合(如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能源、教育的结合)来创造新的产品、技术和市场解决方案。

目前,创新区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因为它们的多面性尚未接受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系统性分析。

然而,我们相信,在这个关键的后衰退时期,创新区具有独特的潜力,通过帮助我们解决这个时代面临的主要挑战:经济增长乏力,国家财政紧缩和地方财政挑战,不断上升的社会不平等,以及广泛的环境恶化,来促进包容性、可持续性经济发展。

二、创新区的基本类型归纳而言,目前全球各国创新区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是“锚+”(Anchor Plus)类型,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和次中心区。

该类型创新区的发展模式是大型化、多功能(Mixed-use)化,它围绕城市中主要的“锚机构”,集聚了相关企业、创业者和商业化创新的衍生企业。

“锚+”创新区的典型例证是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肯德尔广场(Kendall Square)(该创新区的爆发式成长主要依赖于附近的麻省理工学院和麻省总医院等“锚机构”)、费城大学城(主要依赖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德雷塞尔大学和大学城科学中心等机构)、圣路易斯(主要依赖于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大学和巴恩斯犹太医院等机构)。

其他新兴的创新区主要分布在临近匹兹堡的奥克兰市(依靠卡耐基·梅隆大学和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亚特兰大市次中心(依靠乔治亚理工大学)、底特律市次中心(依靠快速贷款公司、亨利·福特卫生系统[4]、韦恩州立大学)和休斯敦市的德克萨斯医疗中心等。

二是“重塑城市区域”(Re-Imagined Urban Areas)类型,主要分布在历史悠久的海滨城市,这里的工业区或仓储区往往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重塑城市区域”类型的创新区凭借其悠久的历史传统、毗邻高租金的城市中心等优势,集聚了一批先进的研究机构和代表企业。

该类型创新区的典型例证主要包括波士顿南湾、旧金山的米逊湾(Mission Bay)、西雅图的南湖联合区、布鲁克林的海军造船厂等。

此外,位于纽约市罗斯福岛的康奈尔理工学院和旧金山的亨特斯角市中心(Hunters Point)也大有希望成为“重塑城市区域”创新区。

这些创新区大多借鉴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智慧低碳示范城市22@barcelona。

22@Barcelona是全欧洲最大的工业城市重建项目,把19世纪期间属西班牙工业化重镇的波布雷诺区完全融入巴塞罗那知识经济型创新技术革命。

22@Barcelona项目的改造包括320万平方米的新商务楼,4000个住宅单位和11.4万平方米的绿地,催生了媒体、电子信息、医疗技术研发和能源开发等多个产业发展,将老工业区改造成为环境优美的新工业——生活区,这里林立着最富活力的公司企业以及各种研发、培训和科技交流中心,大量的居民楼、生活设施和绿色区域遍布其间。

三是“城市化科学园区”(Urbanized Science Park)类型,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区和远郊区。

这类创新区往往与传统的市中心相互隔离,通过提高空间密度、注入新的商业形态(包括零售和餐馆等),为集聚区企业创新提供广阔空间。

北卡罗来纳州的研究三角园区或许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研究和开发园区,同时也是“城市化科学园区”的最好代表。

2012年11月,经过数年的研究,研究三角园区认识到孤立依赖汽车的环境(是指由于远离市中心,故需要依靠汽车来到达园区)已不再是刺激创新和吸引年轻人才的最佳条件,从而宣布了一项新的50年总体规划来促进远郊科技园区的城市化。

在该总体规划中,研究三角园区计划建设一些规模较大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其中包括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心区,并增加了高达1400多户的住宅建筑和零售中心,以及建设连接洛利杜罕都会区和相关大学的轻轨线。

除研究三角园区以外,其它科学园区,也积极努力投身于城市化,主要包括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大学研究园、弗吉尼亚大学在夏洛茨维尔的研究园、亚利桑那大学在图森的科技园区等。

不同于会展中心或郊区的购物中心,创新区并没有俗套的发展,而是利用每个大都市区不同的经济实力,实现特色发展。

创新区变化的不仅体现在发展类型上,还体现土地面积上,从圣路易斯占地1214.1亩(约合0.8平方公里、80.9万平方米)的创新区到波士顿6070.3亩(约合4.1平方公里、404.7万平方米)的创新区不等。

同时,创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一些致力于成为高科技/信息技术领域(包括新兴的“应用程序经济”)的领导者,一些致力于成为生命科学技术领域(包括纳米技术、成像技术、医疗机器人技术等)的领导者,另外一些则专注于发展高度创意产业,如工业设计、媒体和建筑等。

此外,创新区在城市形态、空间密度、存在历史(如肯德尔广场有百年历史,而德克萨斯州医疗中心仅设立一年)、住宅和零售中心的存在与否以及与当地学校和社区组织的合作程度等方面都有所差异。

三、创新区的构成要素创新区具有推动创新、促进经济包容性、可持续性增长的潜力,那么创新区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什么呢?尽管横跨美国的各类创新区功能存在明显差异,然而,几乎所有的创新区都包含三类资产(或要素),即经济资产(Economic Assets)、有形资产(Physical Assets)和网络资产(Networking Assets)。

当上述三种资产与具有支持性、冒险性的文化相结合,就会创造一个创新生态系统——人、企业和地方(地区的自然地理)之间的协同关系,从而有利于创意的产生和商业化加速。

——经济资产(Economic Assets)是指驱动、培育和支持创新环境的相关企业、机构和组织。

——有形资产(Physical Assets)是指公共和私人所拥有的建筑、空地、街道、设备及其它设施。

——网络资产(Networking Assets)是指创新区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个人、企业和机构之间的关系。

这三大类资产在不同创新区的相对强度有很大差别。

例如,一些地区正在从强劲的经济资产集群中崛起,但缺乏重要的有形资产;而另一些地区则拥有一系列完善的有形资产,但缺乏经济资产和网络资产。

(一)经济资产一般而言,创新区的经济资产可以分为三类,即创新驱动者(Innovation Drivers)、创新耕耘者(Innovation Cultivators)以及附近的建筑设施(Neighborhood-Building Amenities)。

第一,创新驱动者。

创新驱动者是指那些专注于开发前沿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科研和医疗机构、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初创企业和创业者。

由于产业禀赋的地区差异,每个创新区都是由独特的混合型创新驱动者构成。

具体来看,创新驱动者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重点产业。

这些产业对地区经济、人口、文化氛围等有着较强的敏感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它们为何偏好在空间紧凑、面向城市的飞地集聚。

上述产业门类主要包括:①高附加值、以研究为导向的行业,如应用科学(从生命和材料科学到能源技术、纳米技术)和新兴的“应用程序经济”(App Economy)[5];②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产业领域,如工业设计、平面艺术、传媒、建筑,以及融合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相关产业;③高度专业化、小批量的生产制造业,如先进的纺织服装制造业和小工匠型制造业等。

值得说明的是,城市创新区内并不包含大型的先进制造业设施,如加工厂、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和大型供应商等。

因为这些设施需要大量建筑物或土地空间,并要求方便地前往主要的高速公路。

——大学(Universities)。

在对当地和大都市圈经济的影响以及推动创新活动等方面,大学的作用值得我们特别考虑。

研究发现,高校的科研与地区创新之间存在积极和显著的相关性。

总而言之,大学对于驱动创新区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为这个原因,目前很多最初没有包括大学的创新区(如“重塑城市区域”类型的创新区)都在积极吸引美国各类大学在当地设立卫星校区(Satellite Campuses)或分校[6]。

——创业者(Entrepreneurs)。

创业者是另一种重要的经济资产。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世界知名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的研究令人信服地肯定了创业者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就业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美国境内所有的创新区都积极支持创业者。

例如,波士顿南湾的创新区从新办公楼宇中拿出15%的空间,设立面向创业者和初创企业的“创新要素”(Innovation Component)。

尽管不少创新区都在集中培养创业者,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们无法单独支撑创新区的经济发展。

Agrawal、Cockburn、Galasso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创新区中,各种类型公司的混搭才能创造创新的最佳环境。

——实验室(Laboratories)。

实验室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是创新区经济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