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2021年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科专业、方向
(完整word版)2020-2021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推荐文档

2020-2021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吴老师对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中山大学的介绍,学院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及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成立于2003年。
学院以“人文新媒体、融创传播学”为学科定位,形成了“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创意教育为中心,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的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既具有科学及人文素养又具有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学院设有新闻学系、公共传播学系和创意媒体设计系,本科开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专业。
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学术型硕士专业,和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政治传播交叉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
拥有“广州大数据与公共传播”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公共传播研究所和视觉传播研究中心等校级研究平台,及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等智库研究机构,围绕媒介融合与当代中国新闻业、政治/视觉/应用传播等公共传播、大数据传播与媒体设计等学科方向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
一、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招生目录招生院系:传播与设计学院招生专业: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方向:01 财经新闻02 交互设计03 大数据传播04 数字媒体(非全日制)考试科目: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4 英语二③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 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复试专业课:方向01:1705024 财经新闻综合知识方向02:1705025 视觉传播及交互设计综合知识方向03:1705026 大数据传播综合知识方向04:1705028 数字媒体综合基础二、中山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学校官方没有指定,根据往年整理,供大家参考。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沃纳·赛佛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巴兰,戴维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E.M.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人类传播理论》斯蒂芬·李特约翰清华大学出版社李彬《传播学引论》《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洛厄里、德弗勒《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段鹏中国传媒大学出《新闻报道写作》刘冰南方日报出版社《时评写作十讲》曹林复旦大学出版社《创造性采访》肯·梅茨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第五版)卡罗尔·里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报道教程:新闻采访写作的方法与技术》高钢高等教育出版社《视觉传播概论》任悦《现代社会研究方法》艾尔巴比《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风笑天《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朱同丹三、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复试分数线录取情况四、2018年中山大学考研真题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交互设计方向考题五、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经验论文必须非常重视!!而且中大经常会把某位老师的论文作为考试题目。
中山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中山大学法律(法学)(035102)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从2017年级开始执行)一、培养目标法律(法学)专业学位主要培养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和法律服务领域德才兼备的高层次的专门型、应用型法治人才。
(一)基本要求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守宪法和法律,德法兼修,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遵循法律职业伦理和法律职业道德规范;2.全面掌握法学基本原理,特别是社会主义法学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术语、法律思维、法律方法和法律技能;3.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运用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务工作的能力;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二)具体要求1.全面掌握法律专业知识;2.能够运用法律思维分析和解决法律实务问题;3.熟练运用法律解释方法,具备在具体案件中进行法律推理的能力;4.掌握诉讼主要程序,熟悉从事法律事务代理和辩护业务;5.熟练从事非诉讼法律实务以及法律事务的组织和管理;6.熟练掌握法律文书制作技能。
二、学习方式及学制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
三、培养方式1.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到每一门课程教学;2.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实务能力的培养;3.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4.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和交流,聘请具有法律实务经验的专家参与教学及培养工作;5.必修课考核采取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学分要求法律(法学)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学位,总学分不低于54学分。
具体要求如下:1.必修课程33学分(1)公共理论课程学5分(2)专业基础课程13学分(3)专业技术与实践类课程15学分2.选修课程不少于16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8门课。
3.学位论文5学分(二)课程设置1、公共理论课程公共理论课程包括外语和政治理论。
2、专业基础课程3.专业技术与实践类课程4、拓展课程五、培养环节及要求(一)专业实习实践教学是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必要环节。
暨南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要读几年呢

暨南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要读几年呢?
很多想要报考暨南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员,对于研究生要读几年的问题都非常关心。
大家都希望可以尽快地拿到学位,来为自己的职场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那么,暨南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要读几年呢?
相关老师介绍,暨南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制一般是2年,上课时间都是利用周六周日,每个月集中上课2-4天。
2年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是足够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和考试的,也不会给学员正常的工作带来太大的时间和精神压力。
目前报考在职研究生有同等学力申硕和一月联考两种方式,它们在报名条件、报名流程、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和最后拿到的证书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
同等学力申硕是边学习边考试的,学员只能拿到研修的结业证书和硕士研究生学位证书,是没有毕业证书的,也就没有研究生学历,是单证的。
一月联考在职研究生是与全日制研究生一起参加考试的,学员最后可以拿到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学员是有研究生学历的,是双证的,含金量相对来说更高一些,只是考试难度也会更大。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暨南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要读几年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直接咨询我们的在线老师。
附: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表
在职研究生信息查询入口。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在职非全日制攻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招生简章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在职非全日制攻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招生简章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
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
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八家附属医院组成。
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中山大学是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医学和管理科学等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共有43个博士授予权一级学科、53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了233个学科专业和领域,硕士学位授权覆盖了279个学科专业和领域(其中外科学与内科学计算至三级学科)Ø 学院特色l 全国首批旅游管理博士学位、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学位授予权单位l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UNWTO TedQual)认证机构l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影响研究基地l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管理与监测中心”依托机构l 与美、英、法、德等国家的19所国际名校开展研究生短期互访及联合培养项目l 学院坚持“以学术研究为基础,以实践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将旅游业与新科技结合,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高标准、国际化,致力于培养“具备领导能力的旅游及相关行业中高层管理人才及研究型专业人才”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院100%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75%具有海外研修的经历。
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和实践能力强,本科生、研究生有机会参加科研和实践项目。
此外学院还聘任知名业界精英、行业专家担任兼职硕导,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指导。
科研成果丰硕突出旅游学院致力于引领国内旅游研究发展,多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级课题、高质量论文发表数量及其引用率一直居国内同类机构首位。
截止2014年5月,旅游学院承担的科研课题总数共计225项,其中纵向课题96项,横向课题129项。
中山大学年非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msw)招生简章

中山大学20XX年非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MSW)招生简章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20XX年正式筹备建立的,20XX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是国内较早开设社会工作教育的高校之一。
20XX年获得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于20XX年招收第一届社会工作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
20XX年获得全国首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XX年招收第一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经过十来年的学科建设,中山大学已经具备开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雄厚基础,尤其在专业学位教育注重的实务领域和实务研究具有明显的优势:已经形成多层次、系统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形成一支结构较为合理、专业性较强的师资队伍;在教材建设,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有一支主要以本系教师和香港注册社工为主,本土社会工作机构前线人员为辅的专业督导队伍;建立起稳定的社工基地,由本系师生注册成立了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市中大社工服务中心”;同时凭借地理优势,与香港高校和社会工作界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中山大学20XX年拟以全国统考方式招收双证非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
教学计划及授课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负责。
一、招生专业、方向学科专业:035200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方向:02社会工作(非全日制)二、招生人数招生计划20名。
三、报考条件遵照《中山大学20XX年考试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网址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品德良好。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中山大学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竟成教育——中山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专业有哪些?

竟成教育——中山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专业有哪些?中山大学自建立以来,已有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
不仅如此,中山大学还是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广大学子及在职人士的青睐。
那么,中山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专业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据相关老师介绍,目前,中山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专业有很多,包括金融学、法学、公共管理、企业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心理学、语言学、工程硕士等,想要报考的学员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报考。
下面为中山大学在职研究生考生介绍下热门招生专业:中山大学金融学在职研究生是咨询报名最火热的专业之一,包含:金融学和财务与投资两个方向,学制为2年,金融学学费:26000元,财务与投资学费:30000元,上课地点:广东利用周末业余学习、以集中面授、指导研讨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中山大学法学在职研究生,分为:民商法、企业公司法、财政税收法,三个方向。
学制为2年,学费:30000元,上课地点:广东。
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即可免试参加中山大学研修班课程学习。
中山大学企业管理在职研究生,学制:2年,学费:30000元,上课地点:广东,企业管理研修班必修课:英语、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学、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考试成绩合格、修满规定学分者,颁发由中山大学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
以上是关于中山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专业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参考。
考生如果想获得更多在职研究生相关资讯,如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考试时间以及报考条件、相关知识,敬请关注中国读研网(),如果您还对报考条件或者其他问题存有疑问的话,请直接联系网站的在线招生老师,老师们将详细为您解答。
在职研究生都有什么专业?

在职研究生都有什么专业?很多想以在职像是读研究生的考生关注得比较多的除了其它报考条件之外还要关注的便是专业问题了,下面在这里为考生介绍在职研究生都有什么专业的问题。
在职研究生主要有一月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五月同等学力单证在职研究生,其中,一月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偏向于专业型硕士,考生报名和考试时间与全日制研究生一样,五月同等学力单证在职研究生偏向于学术型硕士,一般来说,每年有春季班和春季班,比较热门的专业会循环开课。
因为五月同等学力是单证在职研究生,所以专业较多,如:哲学、经济学(含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生物学、历史学、地理学、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作物学、临床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其中,历史学细化为: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
并且增加了软件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护理学)。
而一月统招为双证在职研究生,具体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金融硕士MF、旅游管理硕士MTA、教育管理硕士及体育竞赛组织硕士等专硕专业。
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免试入学,大专以上学历者即可报名参加学习。
研修班课程结束后符合申硕条件的考生可提出申硕申请,申硕考试和论文答辩都通过后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单证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思想政治表现好,优秀业务骨干,身体健康,并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2.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者,均可报名参加学习。
另,本文系中国在职教育网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在职教育网是一个综合性较强在职研究生资讯平台,如果您想了解最新最全面的在职研究生报考信息,请点击收藏我们网站。
附: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表在职研究生信息查询入口在职研究生报名入口在职研究生网上报名在职研究生说明会在职研究生学历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不区分非日制研究生研究方向有何意义呢

不区分非日制研究生研究方向有何意义呢?
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在职研究生而言,他们在学习期间都会有一个大致的方向,但是考生在参加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时候,有很多专业都会标明,不分研究生方向,有的人不知道其原因。
不区分研究方向是不是报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生不需要搞研究呢?非也!研究生之所以称为研究生,最主要的还是学生要有自己的研究方向,然后在这一方面研究出成果,然后发表论文。
如果不涉及研究,读研究生的意义也就没有了。
学校之所以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区分研究方向,最主要的是方便管理学生入学,合理利用学校导师资源。
非全日制学生入学以后,学校会为学生分配导师,这也就是说导师研究什么方向,学生就研究什么方向。
这就是典型的学生服从老师。
这也就是在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时不区分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
如果是学生跟着老师,是不是学生就学不到什么东西了呢?
首先大家需要明白一点,大家报名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大家需要一边工作一边读研,因为时间的限制,如果大家在没有导师帮助指导下是很难达到学校要求的,世上有舍就有得,正因为失去了选择导师的机会,大家才能获得这么一种方便毕业的渠道。
而且如果学生真想凭借自己的爱好研究点什么东西,按照老师提供的模式进行填充也是完全可以的。
在职人士怎样可以获得学位,有哪些途径?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非全日制研究生流传这么一句话的原因:能不能学到知识,全指望导师了。
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可以明确体现出导师的地位。
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区分研究方向是何意义?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更全面的在职研究生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
附: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表
在职研究生信息查询入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码
名称
02 国际工商管理B
04 工商管理
05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EMBA)
02 法律硕士B(非法学)
02 法律硕士B(法学)
71 行政管理(单考)
69 不分方向
04 工商管理
05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EMBA)
02 会计硕士B
04 数字媒体
02 图书情报硕士B
02 社会工作B
02 文物与博物馆B
02 药学硕士B
02 环境工程B
69 不分方向
02 金融硕士B
71 法医学(单考)
7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单考)
02 公共卫生B
02 护理B
06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71 气象学(单考)
02 药学B
71 信息与通信工程(单考)
125300 会计 055200 新闻与传播 125500 图书情报 035200 社会工作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 105500 药学 085700 资源与环境 125400 旅游管理 025100 金融 100100 基础医学 100400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5300 公共卫生 105400 护理 085400 电子信息 070600 大气科学 105500 药学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中山大学2021年可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科专业、方向
招生单位
招生专业
招生方向
代码
名称
代码
名称
103 岭南学院(MBA) 103 岭南学院(MBA)
125100 工商管理 125100 工商管理
103 岭南学院(MBA)
125100 工商管理
123 法学院(法律硕士)
035101 法律(非法学)
123 法学院(法律硕士)
035102 法律(法学)
130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133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MPA)
143 管理学院(MBA)
120400 公共管理 125200 公共管理 125100 工商管理
143 管理学院(MBA)
125100 工商管理
143 管理学院(MBA) 170 传播与设计学院 200 资讯管理学院 230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230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360 药学院 38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400 旅游学院 410 国际金融学院 500 中山医学院 510 公共卫生学院 510 公共卫生学院 530 护理学院 670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 741 大气科学学院 751 药学院(深圳) 765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