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实验终端介绍

合集下载

参观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有感

参观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有感

参观重离子加速器有感——兰州33中高二作文摘抄编者按:今年5月下旬,我所的科技活动周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学生前来参观。

随后,兰州33中的老师送来了高二年级学生们以“参观重离子加速器有感”为题所作的部分作文,反映了他们参观后的感想。

高中物理课本有章内容简单介绍了有关粒子加速器的原理,可是它具体是什么结构,有什么用途,并没有特意说明,从而给离子加速器朦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它究竟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加速离子?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带着许多疑问,我们今天有幸来到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参观并了解了有关重离子加速器的知识。

一走近重离子加速器实验大楼,外墙上一幅五顔六色的核素图首先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使我们产生了愈加强烈的好奇心。

走进实验室,热情的实验室老师就带领我们来到了一个加速器模型前。

加速器结构复杂,主要有五个大的区城:第一区城是离子源,这里是要加速的离子产生的地方;第二区城是一台注入器,这里是给离子初步加速的地方;第三区城是主加速器,是一台大型回旋加速器;第四区域是主环,是一台跑道型的环形加速器,储存、冷却和进一步加速离子;第五区城便是实验环,在这里科研人员进行科学实验研究。

老师介绍了有关重离子加速器的用途,可以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合成新的核素;还可以用重离子治疗癌症患者,而对其健康组织损伤很小,这就解决了目前放射治疗的不足之处,给患者带来了福音;高速重离子还可以检验高强度的材料,如神舟载人飞船上的有关材料,都拿到重离子实验室,进行了有关质量和抗射线性能的测试……在接下来的现场参观中,同学们一直都津津有味地听着,看着结构复杂的加速器,对研究人员更加敬佩,从中也看到了自己知识的薄浅。

我们要努力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要有研究人员刻苦钻研的精神。

同学们个个若有所思的走出了实验器,都意识到了未来的路还很长。

在这漫长的道路中,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袁鑫生活在兰州十几年,竟不知兰州还有如此壮观的重离子加速器,对此我感到万分惭愧。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走进科研国家队共赴一场“科学之约”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走进科研国家队共赴一场“科学之约”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走进科研国家队共赴一场“科学之约”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兰州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我国目前最大、最先进的重离子加速器和相关设施的科研基地。

作为国家实验室,兰州实验室在核科学、粒子物理、材料科学、辐射医学等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科研成果不仅为我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还对世界科学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兰州实验室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总面积达1000余亩,拥有一支庞大的科研团队,其中包括多位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和专家。

实验室拥有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装置设施,包括中国首台重离子加速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大型同步辐射装置”、“超导高频加速器”等,这些设施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平台,使得他们能够在最前沿的科学领域开展研究工作,成就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研成果。

兰州实验室以其科研实力和成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重大科研项目和成果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焦点。

兰州实验室承担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的重大核基础研究项目,成功研制了一系列高性能、高稳定的核反应堆核心材料,并解决了长期困扰国际核工程界的大量核材料性能问题。

兰州实验室还承担了相关的重大国际联合实验项目,为国际核物理和重离子物理领域的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

兰州实验室始终致力于为国家的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开展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提升国家在相关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地位。

实验室在促进科技发展、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人才培养方面,实验室一直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国际上也拥有着广泛的科学研究合作和交流。

实验室还建立了一系列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与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科学研究合作,为我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针对实验室在科研实力和成果方面的显著成就,科技部还授予了兰州实验室多项国家科技奖项,以表彰其在国家科技创新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兰州重离子深层治癌终端脉冲电源研究与设计

兰州重离子深层治癌终端脉冲电源研究与设计

压 环 的 开 环伯 特 图 。进 行 了仿 真 , 在 1台 电 源 上 进行 了 比 较研 究 和 试 验 , 并 电流 误 差 与 单 电流 环 脉 冲 电 源 相 比明 显 减 小 。 对测 试 结 果 进 行 了分 析 , 明 主 电路 结 构 和 双 闭 环 控 制 方 案 是 切 实 可行 的 。 表
关 键 词 : 冲 ; 特 图 ; 闭环 ;5 TL 0 .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06 3 (0 2 0 —310 i 0 —9 12 1 ) 30 5 —4
Re e r h a d De i n o l e wi c n we u pl o e s a c n s g f Pu s d S t hi g Po r S p y f r De p
e r a tc bl d a e pr c ia e. Ke r s:pule;Bo i g a ;du lc o e —o y wo d s de d a r m a l s d l op;c r n r o ur e t e r r
中国科 学 院近代 物理研 究所 以国家大科 学 工程 —— 兰州重 离 子加 速器 为 依 托 , 开展 了重
p o ot pe e pe i e ho r t y x rm nt s w t t t c r e e r r g t muc ma l r t n ha f he ha he u r nt r o e s h s le ha t t o t sng e c o e -o p ule wic n we s pp y M or o r,t i u a i n e t i l l s d l o p s d s t hi g po r u l . e ve he sm l ton a d t s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走进科研国家队共赴一场“科学之约”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走进科研国家队共赴一场“科学之约”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走进科研国家队共赴一场“科学之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兰州重离子实验室,成立于1984年,是由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共同组建的国家综合性大科学中心。

在成立初期,兰州重离子实验室以重离子加速器为主要研究设备,开展了大量的粒子物理、核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随着国家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兰州重离子实验室的研究领域也逐渐扩展到了材料科学、生物医药、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成为国家重要的科研平台之一。

走进兰州重离子实验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实验室大楼。

这里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设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世界上最大的同步辐射装置——光电子衍射与谱学装置(BL14B1),这是兰州重离子实验室最具代表性的设备之一。

该装置采用超高分辨率的光电子技术,配备了国际上最先进的光源和光学装置,能够实现细微结构的原子级分辨率成像,为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兰州重离子实验室不仅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还聚集了一批国内外一流的科研团队。

这里的科研人员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有的是博士后、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有的是国内外知名的科研专家。

他们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科研经验,不断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

在这里,科研人员们本着“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科研精神,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开展了大量前沿性的科研工作,为我国在材料科学、生物医药、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兰州重离子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丰硕,其中不乏一些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

在材料科学领域,科研人员们利用同步辐射技术,成功研究出多种新型的功能材料,这些材料在光、电、磁等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为我国的材料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在生物医药领域,科研人员们利用同步辐射技术,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为我国的生物医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在环境科学领域,科研人员们利用同步辐射技术,研究了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传输和转化规律,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PXI在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存储环控制系统的应用

PXI在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存储环控制系统的应用

PXI在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存储环控制系统的应用HIRFL-CSR 工程兰州近代物理所HIRFL-CSR(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存储环)工程是国家九五重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HIRFL-CSR 是一个集加速、累积、冷却、储存、内靶实验及高分辨测量于一体的多功能实验装置。

兰州近代物理所HIRFL-CSR 包括:主环(CSRm)、实验环(CSRe)、束运线、放射性束(RIB)分离器、实验探测装置。

主环周长161 米,最高加速能量为900MeV/u(12C6+)和400MeV/u(238U72+),试验环周长129 米,最大接收能量为600MeV/u (12C6+)和400MeV/u(238U90+),束线总长473 米,磁铁总重量1451 吨,磁铁电源总功率8234 千伏安,建筑面积约17000 平方米。

兰州近代物理所HIRFL-CSR 系统平面结构示意图示于图1。

图1 兰州近代物理所HIRFL-CSR 系统平面结构示意图HIRFL-CSR 控制系统包括磁铁系统、电源系统、高频系统、注入引出系统、电子冷却系统、内靶系统、真空系统、束流诊断系统、控制系统和准直与测量系统。

HIRFl-CSR 系统的架构图示于图2。

图2 HIRFL-CSR 控制系统结构图HIRFL-CSR 控制系统对数据采集平台的需求HIRFL-CSR 控制系统兰州HIRFL-CSR 控制系统是基于WEB 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系统主要包括前端控制服务器和HIRFL-CSR 系统整体控制。

控制系统结构图示于图3。

图3 兰州HIRFL-CSR 控制示意图前端控制服务器用来提供对受控目标和装置的完全控制。

它们可以接收命令和数据,运行算法,向设备送出控制信号,返回设备的状态和数据,提供人机界面等。

按照现场要求执行开环或闭环控制。

通过HIRFL-CSR 的网站服务器和用户浏览器,HIRFL-CSR 操作人员能够通过WEB 形式发出指令并接收设备状态信息。

同时,它能够和运行在intranet 上的。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走进科研国家队共赴一场“科学之约”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走进科研国家队共赴一场“科学之约”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走进科研国家队共赴一场“科学之约”1. 引言1.1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走进科研国家队共赴一场“科学之约”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兰州重离子实验室”)作为中国科研领域的重要机构之一,一直致力于加速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走进兰州重离子实验室,就像走进科研国家队,和众多科研精英共同追逐“科学之约”。

在兰州重离子实验室,你将见识到最先进的加速器设备和仪器,感受到科学家们不懈的探索精神。

这里汇聚了国内外顶尖研究人才,他们在核物理、高能物理、加速器物理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

兰州重离子实验室不仅是科研国家队的一部分,更是科学之约的见证者和实践者。

通过科学之约,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加速器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和价值,还可以体会到科学对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

走进兰州重离子实验室,就像踏上了一场科学之旅,让我们共同探索未知领域,共同开启科研之路,共同筑梦科学未来。

2. 正文2.1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简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兰州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甘肃省兰州市。

该实验室建立于1986年,是中国第一个重离子加速器实验室,也是亚洲第一个具有重离子加速器的实验室。

兰州实验室的建设是为了满足中国科学家对重离子加速器的需求,开展重离子物理和核物理等领域的研究。

兰州实验室拥有多台重要的实验装置,其中包括国内唯一的重离子加速器HIRFL(Heavy Ion Research Facility in Lanzhou)和中子二次飞行时间谱仪等。

HIRFL是兰州实验室的核心设备,是一个由多个环形加速器和同步加速器组成的复杂系统,能够提供不同能量的重离子束流。

这些装置的建设和运行,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优质的科研平台,促进了国内外的科学合作与交流。

兰州实验室在重离子物理、核物理、原子核结构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包括发现新的核素、研究核反应和核结构等。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图)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图)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图)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总体示意图在电影《非诚勿扰》中,孙红雷饰演的李香山得知自己患上不治之症黑色素瘤后,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如果该片导演知晓重离子的疗效,这部电影的结局可能要重写。

从癌症治疗,到核物理研究、新核素合成、太空芯片检测……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所(以下简称近物所)的科学家们依托重离子加速器的大科学平台,在西北大地上奏响一曲前沿科学与应用研究的“交响乐”。

“给大象治疗癌症”“我们这个加速器都可以给大象治疗癌症了。

”近日,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HIRFL),近物所所长肖国青指着一台像CT机一样的白色试验终端向走进中科院大科学装置的记者一行人介绍说。

他解释说,如果重离子达到每核子400兆电子伏特,就可以达到30厘米的穿透力,可以治疗人体深层肿瘤。

而该加速器产生的重离子已达到每核子1000兆电子伏特,穿透力在1米以上。

当前,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20万,因癌症死亡约250万。

重离子放射为采用常规放化疗和手术难以治愈的癌症患者打开了一扇新窗户。

“尽管重离子也是一种射线,但是与当前医院里的X射线和γ射线相比,对人体副作用会小得多。

”HIRFL医学物理研究室主任李强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他解释说,重离子治癌的最大优势来源于倒转的深度剂量分布。

常规射线会随着深度增加呈现指数衰减的形式,而重离子束进入身体后能量损失小,仅在最终停下的位置才会释放大部分能量,形成尖锐的剂量峰“布拉格峰”。

因此,在斩灭“癌魔”的同时,对周围正常组织和敏感器官的副作用小得多。

“重离子只需要X射线剂量的1/3就可杀死癌细胞。

同时,重离子治疗一个疗程只需要几天,最多至12天,远远低于放化疗的一个多月。

”李强说。

据介绍,HIRFL现有深层和浅层治疗两个临床治疗终端,目前共治疗216例病人,包括皮肤鳞癌、基底细胞癌、肺癌、肝癌以及当今医学界最头疼的黑色素瘤,局部控制率在80%以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重离子治癌技术的国家。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走进科研国家队共赴一场“科学之约”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走进科研国家队共赴一场“科学之约”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走进科研国家队共赴一场“科学之约”1. 引言1.1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的重要性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作为中国科研领域的重要机构,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战略意义。

其建设是为了满足我国在高能物理领域的需要,拓展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加速器的建设和研究将会加深对基本粒子物理的认识,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提升我国在国际科研合作中的地位。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将为我国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世界一流的实验平台,为他们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持。

实验室的运行将会吸引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前来合作交流,推动科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我国的基础研究水平将得到极大提升,并为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科学研究的成果,更在于其为我国培养一支科技人才队伍,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家实力的提升。

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将会为我国科研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我国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内容到此结束】.1.2 科研国家队的意义科研国家队的意义在于汇聚了国内顶尖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共同致力于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

科研国家队代表了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最高水平,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核心力量。

通过科研国家队的合作和努力,可以突破学科和地域界限,促进跨学科合作与交流,推动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

科研国家队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提升国家在全球科学舞台上的声誉和地位,更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撑和解决方案。

科研国家队也可以为青年科学家提供更多的学习与成长机会,推动科技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建设。

以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为例,加入科研国家队可以共同探索未知领域,取得更多重要科研成果,助力实验室走向国际一流水平。

科研国家队的意义不仅体现在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更体现在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RIBLL1 已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了多种短寿命放射性核束,开展了 一系列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比如证实了一批 具有质子晕、中子晕结构的奇异核素,首次研究了 裂机制,8B 弹性散射等。 11.放射性束流线 2 号线外靶终端 放射性束物理是当前核科学最具活力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 而放 射性束流线 2 号线外靶终端(CSRm-ET3)正是促进这一研究的强有 力工具。终端拥有包括大接收度偏转磁铁和中子阵列探测器、CsI 阵 列 Gamma 探测器、带电粒子径迹(MWDC)及飞行时间阵列探测器 等大型探测设备及配套的先进电子学和获取系统, 可以同时实现对带 电粒子、中子和 gamma 等的高精度探测。利用 CSRm 提供的中高能 重离子束流或 RIBLL2 产生的次级束流, 在终端可以实现核反应产物 的完全动力学测量, 从而开展以短寿命核素性质及反应机制和核物质 性质为主的实验研究工作,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 12.CSRe 原子质量谱仪 CSRe 原子质量谱仪(CSRe-AMS)于 2007 年建成,它包括 3 套 高精度的飞行时间探测器系统、2 台采样率分别为 80GHz 和 100GHz 的数字示波器、1 套谐振腔型肖特基探测器系统以及基于 GPU 并行 运算的在线数据处理系统, 主要用于短寿命放射性核素的精确质量测 量。 近代物理研究所核质量测量团队利用 CSRe-AMS 已开展多项等 时性质量测量实验。 2013 年始, 在 CSRe 直线段加装了两套飞行时间 探测器,使 CSRe-AMS 实现对离子飞行速度的直接测量,并提高对 储存离子的回旋频率分辨能力;发展电子冷却技术,在非等时性模式 下, 利用肖特基探测器实现短寿命核素的精确质量测量和衰变性质测 量。
HIRFL 实验终端信息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简称 TR0 高能微束装置 TR1 原子物理实验终端 TR2 充气反冲核谱仪 TR3 高温-应力材料辐照效应实验终端 TR4 浅层治疗及生物辐照终端 TR5 单粒子效应实验终端 TR6 核孔膜辐照终端 TL1 在束 γ 实验装置 SFC-T1 中能辐照终端 RIBLL1 放射性束流线 1 号线 CSRm-ET3 放射性束流线 2 号线外靶终端 CSRe-AMS CSRe 原子质量谱仪 CSRe-IT CSRe 内靶 X 射线装置 CSRm-ET2 核数据实验终端 CSRm-ET1 深层治疗及高能生物医学辐照终端 CSRm-DR CSRm 双电子复合实验装置 CSRe-DR CSRe 双电子复合实验装置 介质环境材料辐照协同效应实验终端 SFC-T2 SFC-T3 核化学实验终端 CSRe CSRe 通用实验终端
1.高能微束装置 高能微束装置(TR0)是将 HIRFL 提供的几 MeV/u 至 80MeV/u 的束流聚焦到微米量级,用于对样品进行准确定位和精确剂量(精确 至离子个数)的辐照和分析装置。装置采用两台 45 度的垂直偏转磁 铁辅以四极透镜,将重离子束流导向地下室,再用高梯度三组合四极 透镜强聚焦形成微米尺寸束斑,束流沿垂直方向辐照样品。该装置可 使用束流能量范围宽、粒子种类多,具备大气辐照分析和在线显微定 位平台。 TR0 可以开展单离子辐照、 单粒子效应分析、 辐照效应材料分析、 活细胞在线成像、活体动物和材料的微区辐照、信息安全攻击等多学 科交叉实验研究。它是目前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微束装置。 2.原子物理实验终端 原子物理实验终端(TR1)主要利用反应显微成像谱仪进行中高 能区原子分子碰撞动力学实验。反应显微成像谱仪利用电子探测器、 反冲探测器以及散射探测器的三重甚至四重符合测量, 对每次发生的 离子与原子分子碰撞的运动学信息进行完全的测量。 根据测量到的运 动信息来推断碰撞的动力学性质, 进而可以在原子物理的层面对量子 力学各种模型以及基本假设进行最精确的验证。例如,可以对离子原 子碰撞中的俘获、电离、激发以及它们共同参与的复杂反应过程的全 微分截面进行测量;甚至可以对局域实在性、相干性等涉及量子力学 基本哲学原理的问题进行验证。 3.充气反冲核谱仪 充气反冲核谱仪(TR2)由一台二极偏转磁铁和三台四极聚焦磁 铁组成,以氦气作为工作气体,拥有转动靶装置、束流调制装置、焦 平面气体探测器、位置灵敏型硅探测阵列、全数字化电子学数据获取 系统等实验装置。 TR2 主要用于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产物的分离、 鉴别和测量等研
3
统等多个部分组成,可以使用不同离子种类、不同能量、不同传能线 密度、不同剂量率的重离子开展诱变育种及重离子治癌基础研究。终 端采用半自动化平台运行,具有照射精准、换样效率高等特点,不但 可以开展重离子治疗人体浅层肿瘤临床试验研究, 也可以满足各类生 物样品(包括植物种子、组织、枝条;哺乳动物细胞、小型动物;微 生物悬浮细胞、孢子等)的辐照处理需求。 6.单粒子效应实验终端 单粒子效应实验终端(TR5)主要用于宇航器件单粒子效应检测 试验。TR5 建成后完成了多项型号任务、核高基项目的单粒子效应检 测试验,与国内五十多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TR5 具有真空和大气环境下的单粒子效应检测能力, 真空辐照试 验采用真空预抽副靶室和从大气到真空的小样品快速更换设计, 节省 了样品的更换时间,大大提高了束流的利用率。TR5 具有束流扫描装 置,最大扫描面积为 6060 mm2;具有大气和真空环境四维定位台、 探测器直线驱动装置,可变狭缝控制等功能,能够远程进行样品的定 位、探测器控制、数据获取及束斑的调节;能够进行注量、能量、均 匀度的测量。 7.核孔膜辐照终端 核孔膜辐照终端(TR6)专门用于核孔膜的辐照生产。TR6 主要包 括真空系统、扫描磁铁、扫描电源、膜传动装置、束流探测器和自动 控制六个部分。TR6 能在大气条件一次下辐照 6 层薄膜,最大走料速 度为每分钟 2 米。 自动控制系统能根据束流强度大小, 调整走料速度, 从而实现核孔膜的均匀辐照。目前该终端完成了多次生产任务,提供 医疗输注膜和防伪膜几十万平米, 该终端辐照的核孔膜产品孔径均匀, 锥度很小且孔形规整,产品性能达到医用过滤、食品饮料、锂离子电 池等精密过滤膜的要求。 整个系统设计指标和生产能力均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
2
究工作。基于重带电离子可以在稀薄气体中形成平衡电荷态的特点, TR2 能够利用高强度二极磁场, 将薄靶中反冲出的熔合蒸发产物在飞 行中进行快速分离, 使其注入位于谱仪焦平面位置的低本底探测系统 中,并对产物的衰变性质等特征进行测量。 TR2 可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有重核和超重核素的合成研究、 重离 子熔合蒸发反应研究、 奇异核素的衰变谱学研究以及重核素的放射化 学研究等。 4.高温-应力材料辐照效应实验终端 高温-应力材料辐照效应实验终端(简称 TR3)基于扇聚焦回旋 加速器(SFC)和分离扇回旋加速器(SSC)而建成,可进行变温、 应力加载等模拟多种工况的材料辐照效应研究。 TR3 可提供束流参数如下: 离子种类:p-U 能量范围:9.5~100 MeV/u 能量发散度:≤1×10-3 连续束流强:0.1~3.5 eμA 配有 X、Y 方向束流电磁扫描系统 TR3 参数如下: 真空度:≥1×10-5 Pa X-Y 方向的电磁扫描频率:0~100 Hz 辐照温度:室温~1200℃,温度稳定性为:± 2 ℃ 拉/压应力加载系统:最大载荷 1200 N,加载精度为 1 N 配备室温旋转多样品台 辐照区域:40× 40 mm2 5.浅层治疗及生物辐照终端 浅层治疗及生物辐照终端(TR4)由照射装置、样品辐照转动系 统、剂量监测系统、控制系统、被动降能系统、辐射防护在线监测系
4
8.在束 γ 实验装置 原子核辐射几乎都伴随有 衰变过程。因此,大型 阵列是当今 核物理研究的基本探测装置,为世界各大实验室所必备。中国科学院 近代物理研究所在“十二五”期间初步搭建起 32 个单元的大型 阵列
测量平台,包括 16 台高纯锗、8 台 Clover 和 8 台 LaBr3 探测器,拥 有亚洲最高的探测效率,并实现谱学和寿命测量同时进行,完全可支 撑当今核谱学前沿研究。另外,我们还为大型 阵列研制了自动的冷 却系统和高速、大容量的电子学与获取系统。此阵列现置于 TL2 终 端,可结合实验在束谱学实验;也可与 RIBLL1 和充气谱仪结合研究 放射性核素和超重核。 9.中能辐照终端 中能辐照终端是扇聚焦回旋加速器(SFC)束运线上的一个实验 终端,简称 SFC-T1。 SFC-T1 主要功能:①离子能量梯度衰减:将 SFC 提供的单一动 能的离子进行梯度减能, 从而实现沿样品深度方向离位损伤和注入原 子的准均匀分布。②样品的制冷/加热控制:具有液氮制冷样品台、 高温样品台(室温-600oC 范围连续可调) ,实现对样品温度的有效控 制。具有升降机构,可每次装 5 块样品依次辐照。③散射束低剂量辐 照:实现小于 1011 ions/cm2 的宽广剂量范围的辐照。 SFC-T1 可开展实验研究内容:①核能装置候选材料在强辐射环 境的损伤行为研究;②光电子材料辐照效应的研究。 10.放射性束流线 1 号线 放射性束流线 1 号线(RIBLL1)全长 35m,由产生、分离、鉴 别和聚焦系统组成。 它的设计集中了国际上已有 4 条中能重离子放射 性束流线的优点,首次采用双段反对称双消色差传输结构,提高了对 放射性束的分辨能力,质量分辨(A/ΔA)大于 200,动量接收度为 10%,最大磁刚度 4.2Tm。可提供上千种短寿命放射性核束。
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实验终端介绍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 ,亦称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是我 国规模最大、可以把氢到铀的全离子加速到高能的重离子研究装置。 它由 ECR 离子源、1.7 米扇聚焦回旋加速器(SFC) 、大型分离扇回 旋加速器(SSC) 、新建的冷却储存环( CSR)主环和实验环、放射 性束流线、实验终端等主要设施组成,用以开展重离子物理及其交叉 学科研究。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作为 HIRFL 的依托单位, 负责 HIRFL 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任务。1991 年 8 月,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 室成立并向国内外用户开放。目前,HIRFL 每年开机运行 7000 多小 时, 实验供束时间 4000 多小时, 可完成用户实验 150 多项。 已在 HIRFL 上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实验终端共有 20 个,终端名称及负责人等信息 见下表。用户在提交束流申请书前,请认真了解终端可开展实验的研 究方向,以便合理地提出实验申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