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探讨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展望

综 采放 顶煤开采技 术发展现状及其展望
王彬彬 山西焦煤西山煤 电 ( 集 团 ) 有 限责 任 公 司 生产 技 术 处 0 5 0 0 5 5
摘 要
本 文首先 对综 采放 顶煤 开 采技 术 的 发展 现状 做 了简单的论 述 ,对其进 行 了充分 的肯 定, 其 次指 出了综 采放 顶煤 开 采技 术在 实际生 产 中遇到 的一 些 问题 ,最后针 对这 些 问题 提 出 了具体 的改进 措施 和 策略 。 旨在 使其得 到 更 好 的运 用 ,更好地服 务于煤 矿 生产 。
好 地 应 用。
1综采 放顶 煤 开采技 术 的发展 现状
综 采放顶 煤 开采 技 术是 由前 苏联 人 在 二 十 世 纪 五 十 年 代 发 明 的 。直 到 上 个世 纪 八十 年代 ,我 国的 煤炭 行业 才开始 应用 综 采 放顶技 术 ,经 过几 代煤 炭工 作者 的努 力 ,这 项技 术在 我 国已经 有 了很好地 发 展和应 用 。 目前 ,在 各种 条件 下的 综放 开采技 术都 有 了 很 大的进 步 ,而随 着轻 放支 架的 成功研 发 , 使得 综放 开采 的适 用范 围更 加广 泛 ,拯救 了 些处于 困难 中 的厚煤 层矿 井 。
一
时 出现错误 或者 设计 不 合理 带来 的损 失 。 2 . 3 放顶 煤开采 不能 做到使 尘源 下风 向 处的 工人 不受 到粉 尘的 危害 。工 作面 在放 煤 工序 增 多的 同时也 使得 尘源 数增 多,虽然 每 个尘 源 的产生 尘量 有所 降低 ,但 是 由于尘 源 数 目的增 加 ,总 的含尘 量是 上升 的 。工人 在 工作 时所 呼吸 空 气中 的粉尘 量达 不到 国家 相 关标 准 的要求 。同时 由于综 放工 作面 的产 量 较高 ,瓦 斯量 也较 大 ,需要 更 强的风 速和 风 量 ,这 也导致 了更多粉 尘 的出现 。 2 . 4发火 问题 是放 顶煤需 要解 决的一 个 重 大 问题 。在 进 行放 顶煤 开采 时的发 火情 况 主 要有 采前 、采 后发 火两 种 。采前 发火一 般 出现在 空帮 空顶 处和 巷道 局部 冒顶 ,是发 生 在 掘进 前或者 推 进前 的灾 害 ,倘若在 发 火时 不 能进 行有 序 的应对 , 将 会导 致严 重的后 果 。 采 后发 火在 采煤 工作 面开 采后 存 留了较 多的 浮 煤 ,在进 行开 采 中遗 留下的 巷道 、顶板 垮 落 时有 裂 隙出现 ,这 些都 为采 后发 火提 供 了 充 足 的氧 气供应 ,造 成 了采后 发火 现象 。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与问题探究

一
题。
2 . 1绝对 瓦斯量 增加
1 . 4综放 支架受 力与顶板 结构 的 关 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采空区的充填程度和顶板结构都能对综采造成一 定 的影 响 。一 般 来 说 , 支 架 所 承 受 的压 力 不 会 受 到 顶 板 的较 大影 响 , 所 以在 支 架 的配 套 过 程 当 中并 不 需 要 完全按照顶板 的压力进行设计 , 可 以通过对每层进行 压力 检测 , 从 而 进 行 对 支 架 的 压 力 选 择 。一 般 要 按 照 以下步骤选择对坚硬梁式顶板结构的支架调整 : 先是 对顶厚度进行预测 , 这一过程要保障预定放出率 , 根据 放 出率 的多少 进 行 有 规 划 的调 整 ; 其 次 根 据 矿 井 的顶 板岩 层情 况对坚 硬梁 式结 构 的位置 进行预 判 。
一
上按倾角有仰斜开采和俯斜开采的形式 , 倾斜长壁采 煤法适于缓斜薄及 中厚煤层 , 以及被断层或岩浆岩破 坏的不能布置走 向长壁工作面的采 区。倾斜长壁采煤 法 的煤层倾 角 在 l 2 。 以下 时 开 采 效 果 较 好 。倾 斜 长 壁 采煤 法 的特点是 , 工作 面 煤壁 也 较 长 , 工作 面 运 输巷 与 回风 巷是 沿着 煤 倾 斜 方 向掘 进 的 , 而 开 切 眼 是 沿 煤 层 走向方向掘进的。形成回采工 作面后, 沿煤层倾斜方 向向上 ( 仰斜) 或 向下 ( 俯斜 ) 回采 。然 而 , 一些 小 的角 度, 处于 一5 。 水 平 以下 的煤 层 倾 角 、 倾 向多变 呈 波状 起 伏的煤矿 , 为了自身利益近年来依然采用这样的方式 , 因为属近 水 平煤 层 。煤层 倾 角 、 倾 向多 变 且 呈 不 规 则 的波状起 伏加 上 小 断层 发 育 , 最 终 导 致 整 体 技 术 失 效 并牵 连矿 区受损 。 1 . 6综 采放顶 煤 大采 高支架 般, 按我 国煤 炭 行 业 的 划 分 , 采高在 1 . 3 m 以 下 的就算 薄煤层 , 与之 相适 应 的液 压 支 架 , 就是 薄 煤 层液 压支架。大采高的话 , 在 以前 , 4 m 以上就算大采 高了, 近几 年来 , 行 业 技 术 的发 展 、 采 煤 工 艺 的发 展 , 大 家普 遍认 为 , 这一标 准应 该适 当提 高 , 比如 五 米 以上 地 大采 高 支架 , 而综 采 放 顶 煤一 般 要 求 需 要 大 截 深 滚 筒 配合 与采高 相 适 应 的综 采 支 架 来 配 套 , 现 在 国 外 有 最 高 6 . 2 m 采高的支架 , 现在德 国准备研制一次采 8 m 的液 压支架 , 不过 目 前 在国内只有大柳塔煤矿使用 的国外 6 m采高的液压支架。但是技术 的不成熟所带来 的问 题 也相对 比较 严重 。 2 . 综采 放顶煤 开采存 在 的问题
探讨对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煤壁锚固, 也可应用注桨方法对煤体进行加固, 减少煤壁片帮危害。 ( 四) 放煤环节问题 1 . 综 放 开采 的 采 出率 。 通过 各种可 能 的方 法 提高 综 放开 采 工作 特 别是 顶 煤 采 出率 , 在 减 少煤 炭资 源损 失 的情 况下, 也 机和放顶煤液压支架、 可伸缩运输机以及一些其它配套设备联合进 面的 采 出率 , 从 而降 低 自 燃 火灾 发生 的可 行煤炭采掘的一方法。 其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全机械化 。 该采煤法具 减 少了综 放 开 采工作面 采空 区的遗 煤量 , 能性 。 措施 主 要有 减 少末采 损失 、 端 头 损失 , 重 点是 减少 放煤 下 艺损 有以下优点: 可连续不间断生产、 高产高效、 生产成本低、 掘进率低、 经 济效 益 高 等 等 , 其 现 已被 广泛 应 用 于 我国 各大 煤 矿 的综 采 工作 面 失, 合理确定放煤步距, 改进放煤工艺等。 如, 为了使顶煤充分冒落, 中。 在 两 巷 超前 工作 面打 深 ; / L I ] I  ̄ 进 行深 孔 爆 破 , 实 践证 明这 样 放煤 效 果 更佳, 放 煤时 坚持 多 循环 、 循 环往 复放 煤 , 每 个放 煤 1 3 放5 — 7 ai r n , 使 ( 一) 适 用范 围 提高 放煤 效率 , 提高煤 炭 回采率 。 综采 放顶 煤 适合在具 备 以下条件 的 采掘 作业面 使用 : 其一 , 适 用 顶 煤 及假顶 均匀下 降 , 2 . 放煤 时严 格 执行 一放 三检制 。 即放 煤前 检 查 , 放 煤 时检 查 , 放 于 煤 层厚度 为7 — 1 5 m的采 掘 作业面 。 通常 情况下 , 该 方 法 的采放 比 在 综采放顶煤采煤法概述 综采放顶煤具体是指利用较大功率的滚筒式采煤机、 刮板输送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及其展望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及其展望摘要:综采放顶煤技术成为当前我国厚煤层开采的主要方法。
我国对综放开采技术的创造性贡献为:(一)顶煤冒放性的定量评价方法,(二)综放面顶板结构与支架围岩关系,(三)提高煤炭回收率的技术措施,(四)新型系列综放支架及其配套设备。
关键字: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顶板结构回采率中图分类号:td824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目前已探明的储量达9000亿吨,煤炭在我国21世纪前50年的能源结构中将稳居50%以上。
然而,煤炭开采过程中的高效和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煤炭企业的两大难题,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我国厚煤层矿井试行并逐步推广的综采放顶煤技术(简称综放),较好地解决了厚煤层矿井的高效和安全问题,使这一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逐步完善,成为当前我国厚煤层开采的主要方法。
综放开采技术之所以在中国发展迅速,普及广泛,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该技术先进,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是由于中国整体国力的提高,设备加工制造业的整体水平的提高,使配套设备的可靠性进一步增强,为综放开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三是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职工队伍,成为综放开采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动力。
一、综采放顶煤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最早出现在国外。
1957年,前苏联研制出了kty型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并在库兹巴斯煤田的托姆乌辛斯克使用;1963年法国研制成功了“香蕉”支撑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1964年在布朗齐矿区使用并获得成功;80年代初,匈亚利研制成功单输送机前开天窗式放顶煤液压支架。
此后,波兰、南斯拉夫、印度等国都使用过综放技术,但效果不够理想,加上国际能源结构变化等原因,80年代后国外综放技术开始萎缩,90年代只有极少数矿井使用。
我国综放的发展始于80年代。
1984年6月,由原煤炭部立项,在沈阳矿务局蒲河矿用我国自行研制的fy400/14/28综放支架开始试验。
二、我国对综放开采技术的创造性贡献我国科技人员在综放开采的技术进步中,投入了大量的力量,在理论、技术和装备等方面取得了系统和丰硕的成果。
提高综放工作面顶煤回采率的技术探讨

文 献标 识 码 C
煤 损 失 的原 因 , 并制 定 技 术 措 施 提 高 综放 工作 面 回采 率 , 高 经 济 效 益 。 提 关 键词 综采 放 顶 煤
中 图分 类 号 T 8 34 D 2 . 9
Dic s i n o c n c lEnh n i s u so n Te h i a a c ng Ful M ca i e v ng M i ng Rat l e h n z d Ca i ni e
区煤柱 , 减少端 头损失及初 、 末采损失 。从 而减少采 区 煤 炭损 失 , 提高 回采率 。
( ) 采放顶煤措施。 2综
① 减少初采损失 。在综采 放顶 煤 中 , 采损 失不 初 可避免 , 但采取 措施能 够将煤炭 损失 降低 到最 低。通 常采用顶板打眼放松动炮 , 破坏顶 板岩石 的完整性 , 使 顶板压力增大 , 有利 于顶煤 的放 出。 ② 在条件允许 的情 况下 , 采取 可靠 、 可行 的措 施 , 确定合 理的顶 煤 留存 的距离 , 证撤 架巷 的巷道 支 护 保 完好性 , 减少 顶煤造成 的损失量 。 ③ 改善煤体原 始特性 , 高 冒放 性 。理 论和 实践 提 表明, 煤层普 氏硬度系数 f 2 0以上 时 , 在 . 顶煤不 易在 矿压作用下 自行垮落 , 必须 采取措施 , 以改善顶煤 的 冒 放性 , 主要有超前爆 破松动及注水 弱化等方法。 2 2 选 择科 学合理 的综 放工 艺 . () 1 采用合 理 的放 煤 工序 , 正确 的放煤顺 序 可 以 使顶煤 的放出量最多、 混矸量最少 , 背煤损失少 。该 脊
21年 期 01 第1
童t,斜l / 技 茬
l1 0
提 高 综 放 工 作 面 顶煤 回 采 率 的技 术 探 讨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综采放顶煤是煤炭采矿的一种常见方式,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煤炭损失,而煤炭损失又直接影响到矿井的回采率。
提高回采率是煤炭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的关键。
如何降低综采放顶煤的煤炭损失,并提高回采率,成为了煤炭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技术、管理和设备等方面探讨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
一、技术方面的途径1. 确定适宜的综采放顶工艺综采放顶工艺对于煤炭损失和回采率具有直接影响。
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如工作面长度、支护方式、放顶顺序等,可以提高煤炭的回采率,并减少损失。
合理设计放顶巷道以及优化瓦斯抽放工艺,可以减少瓦斯对煤炭产生的破坏,提高煤炭的回采率。
2. 煤炭开采工艺的优化优化煤炭开采工艺,如合理选择割煤机型号、优化推进速度和切割参数,可以减少放顶煤的损失。
通过合理的支护方式和控制采高,可以减少煤炭的顶板破坏,减少煤炭的损失。
3. 合理排布综采工作面合理排布综采工作面,采用分段开采和合理布置工作面回采巷道,可以减少煤炭的损失,提高回采率。
在煤层中设置合理的采煤巷道、放顶道和回采巷,可以提高综采放顶煤的回收率。
1. 加强对综采放顶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通过加强对综采放顶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可以减少综采放顶煤的损失。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综采放顶工作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可以保障生产安全,减少煤炭的损失。
2. 加强对煤矿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通过加强对煤矿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煤炭损失的问题,提高回采率。
建立健全的生产数据统计和分析体系,对煤矿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数据分析,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可以有效减少煤炭的损失。
3. 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综采放顶过程中的煤炭损失进行全面的跟踪和管理,提高回采率。
通过开展煤炭损失的分析,找出损失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可以减少煤炭的损失,提高回采率。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探讨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探讨
姜海 宝
( 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大平煤矿, 辽宁 铁岭 1 1 2 7 0 0 )
【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 , 国家对采矿工程的进一步重视 , 综放开采技术凭借其独有的优势 占据我 国厚煤层开采技术的半壁 江山。 这是 因 为其具有 一 系列 的功能 比如一 系列的安全性 , 增产的性能以及相应的增效优势。 该 文对综采放顶煤开采技 术进行一 系 1 剖析 , 以增加对综放 工 作一 系列的系统 了解 , 在2 0 世纪 8 0 年代 ,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就 已经被一 系列 国家应用 了, 对这项技术进行剖析 , 对我 国的煤矿业发展有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提 高煤 炭 回收 率 的 技 术措 施
我 国的科研人 员以提高煤炭 回收率 为核 心任务 . 以矿压 、 设 备及 回采技术为研究课题进行 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研究 。 使得 当前 的煤炭 回 收率极大提升 . 达到了 8 0 %以上 . 在技术方面 的创新主要有下 面四点 : 3 . 1 对小煤柱沿空掘巷技术进行 了大量科学试验 . 成功后 大力 推广 . 使得 区段煤柱数量直线下 降 3 - 2 研发 的过渡 和端头放煤 支架使得 回收率 同之前相 比 上升 了两个 百分点 3 . 3 利用预采顶分层铺底 网技术有效增加 了特厚煤层 的回收率并降
有的学者则认为放顶煤能够 降低顶板压力 . 所 以部分矿井使用了 一些 小吨位 的支架 . 结果导致出现立柱压爆和油缸严重变形事故 。对综放 面顶板结构与支架围岩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统一的观点 . 从而对支架设 计以及选用 给予有效指导 . 是 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 3 综放 支架受力与顶板结构 的关系 根据以上 内容表明 . 顶板 结构 以及采空 区的充填程度都能够对综 放面顶板的压力产生影响 一般顶板结构下对支架不会产生较 大的压 力. 因此对支架进行设计 和选择的过程 中, 可 以针对 煤层硬度大小进 行适当的调整 坚硬梁式顶板结构下对支架 的选择要遵循以下步骤进 行: 首先 , 在预定放 出 率前提下对顶厚度进行预测 ; 其次, 根据矿井的顶板 岩层 睛况对坚硬梁式结构的位置进行预判 : 其三 . 对坚 硬梁式 结构运 动 空间进行计算 : 其四. 对 结构不稳定情形 下最 大的动力载荷 以及力 的 方 向进行估算 : 最后 . 根据 以上几点有针对性 的对支架进行选择[ 3 1 。
浅议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 断转 变 ,从 初 期 的较好 工 作 面 ,到 中期 的 “三 软 ” “两硬 ”工作 面 ,最 后发 展为 不稳定 工作 面 。从 综采 放 顶煤 开 采技 术 的发 展可 看 出 ,该 技术 已实现 了质 的突 破 ,对 于 中 国煤 矿产 业 的发 展有 着重要 意义 。近几 年 , 中 国综 采放 顶 煤开 采技 术 已在 国际市 场 中取 得 了突 出 的 成绩 , 目前 ,中国 已将综 采 放顶 煤 开 采技 术 的发 展 方 向转 化为 国外 市 场 ,目的在 于 实现 该技 术 的国 际化 转 变[”。
2 综 采放 顶煤 开 采相关 研 究
综采 放 顶 煤 开采 技 术虽 具 有 较高 的优 越 性 ,能 为 煤 矿 开采 企 业 带来 较高 的煤矿 产 量 ,但 同时 也存 在 一 定 的 问题 。综采 放顶 煤 开采 技术 的应 用 打破 了煤 矿 市 场 的供 求平 衡 ,使 大量 煤矿产 品处 于滞销 阶段 。 因而 , 中 国应采 取 相应 措施 ,使煤 矿 开采 行 业 以市 场机 制 为 指 引 ,合 理应 用 综采 放 顶煤 开 采技 术 ,使 煤 矿市 场处 于供 求平衡状 态 。 2.1 矿产 资源 的开采率 与经济效益关 系密切
O 引言
随着 中 国经 济 建 设水 平 的不 断提 高 ,中 国对 煤 矿 的需求 量 也 在不 断 增 加 ,然 而 中 国的煤 矿 资 源开 采 量 难 以满 足 中 国对 煤 矿 的需 求量 。而综 采 放 顶煤 开 采 技 术 的 出现 大 大提 高 了 中 国煤矿 资 源 的利 用率 ,使科 学 技 术更 好 地 融入 到 煤矿 开 采作 业 中。通 过综 采 放 顶 煤 开 采技 术 ,中 国将 不断 挖 掘煤 矿 产业 的潜力 ,有 效 提 升 中国 的综 合 国力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探讨
摘要:综采放顶煤是煤矿厚煤层开采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可以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已被人们所共识。
本文通过对综采放顶煤的探讨,结合我国实用矿山的有关研究成果,对综采放顶煤工作面设备布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综采工作面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
1. 综采放顶煤技术发展
20世纪80年度初期,世界上有近10个产煤国家采用放顶煤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工作面日产达到2000-2600t,工作面采出率80%-91.9%;由于适合放顶煤开采的资源枯竭、环保问题等,放顶煤开采在国外遇到了种种障碍,仅法国、俄罗斯等极少数国家使用放顶煤开采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我国的综放开采得到了迅速发展;综放开采中存在的瓦斯治理、火灾防治、粉尘治理、提高回收率、全煤巷锚杆支护等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
2综采放顶煤采法的实用条件
2.1放顶煤采煤法是在厚煤层沿底部布置一个采高2~3 m的长壁工作面,用常规方法进行回采,并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或辅以松动爆破等方法,使支架上方的顶煤破碎成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或上方的“放煤窗口”放出,经由刮板输送机运出工作面。
2.2适应综放开采的采区(工作面)地质条件
综放开采适用于煤层赋存较稳定,煤层厚度以5~10m为宜,煤
层倾角0~15°,煤层普氏系数f ≤3。
煤层顶板能随采随冒,顶板冒落充填高度至少等于采放高度;煤层底板岩性较硬。
地质构造简单,无较大煤层起伏及褶曲,无陷落柱、火成岩侵入,断层落差不大;顶煤中无坚硬较厚夹矸,夹矸单层稳定厚度一般不大于
300mm 。
3综采工作面的设备选型
3.1 设备配套的主要类型
采用国内研制的全套国产新型综采设备装备的综采工作面,年产300万~600万t以上。
引进部分关键综采设备,如电牵引采煤机、重型刮板输送机等,配以国产液压支架和大运量带式输送机装备的大功率综采工作面,年产400万~800万t以上。
3.2 设备选型的主要原则
综采设备的选型。
高可靠性,技术先进性提高综采装备的配置。
保证各零部件生产质量,注重外购件的质量,选用国际上著名品牌且质量过关的产品综采成套装备满足高产、高效、高回收率的要求,各设备的生产能力要留有足够的富裕系数。
各主要设备的技术性能要满足工作面设计年产量的要求,且相互之间协调与配合科学合理,发挥最佳的生产效能。
采煤机、运输机、转载机、可伸缩胶带输送机生产能力必须逐渐递增,形成“喇叭口”状,支架的推进速度必须满足采煤机割煤速度的要求。
设计科学合理的端口支护,保证工作面快速推进
3.3 工作面设备选型
3.3.1 液压支架选型
液压支架支护强度的确定,证对工作面顶板实现有效控制,又要满足回采工艺的各种要求。
1)常见的顶板运动类型
考虑回采工艺、顶板运动和来压特征可以将顶板运动分为5类:类型a:中厚煤层开采,直接顶为不稳定顶板,支架载荷主要由基本顶的级别和运动特征决定,直接顶主要作为传力介质,并将自重作用于支架。
类型b:中厚煤层开采,直接顶中等稳定和稳定,在与支架相互作用中具有不同的回转趋向,同时传递ⅱ级和ⅲ级基本顶形成的周期载荷。
类型c:中厚煤层开采,非常稳定的直接顶和ⅳ级基本顶形成的剧烈载荷。
类型d:厚煤层采用放顶煤开采。
采用放顶煤开采由于支架直接面对顶煤,顶煤在回采过程中要求最大限度地放出。
类型e:浅埋深煤层开采
3.3.2 工作面前部刮板输送机的选型
主要原则是以采煤机最大生产能力为基数,保证工作面运煤能力和运输设备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兼顾设备启动、保护和控制性能。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运送量应与采煤机最大生产能力相适应,并且有一定备用能力。
结合煤质硬度、块度、运量选择结构型式(单链、双边链、双中链等)、煤质较硬、块质较大时优先选用双边链;煤质较软时可选用单链或双中心链。
输送机溜槽的结构选择铸焊结合高强度溜槽,一般选用封底式。
封底式阻力小,主要用于底板较松软条件。
3.3.3 放顶煤工作面后部刮板输送机的选型
综放工作面要实现高产高效,采煤机割煤和放顶煤工序应实现平行作业,采用一采一放工艺。
推拉运输机机头机尾必须停机进行,在计算放煤循环时间时应该减去上下端头作业时间。
放煤能力由放煤口大小和多少来决定,一般可通过调节放煤口的多少来调节,放煤速度可以通过调节放煤口大小及摆动尾梁调节。
后部刮板运输机的运输能力不小于单位时间放煤能力的1.2~1.5倍。
3.3.4 刮板转载机和破碎机的选型
转载机的运输能力应大于工作面运输机的能力,溜槽宽度或链速一般应大于工作面运输机。
转载机的机型即机头传动装置及电动机和溜槽类型应尽量与工作面输送机一致,以便于日常维修及配件管理。
破碎机与转载机的能力协调适应。
转载机及破碎机为适应高产高效工作面需要,除工作能力应满足工作面需要外,应选用可以实现整体自动推移的设备,配有“matilda”装置或履带式自移装置。
3.3.5 乳化液泵和喷雾泵选型
所配泵站的流量满足支架移架速度的要求。
高产高效工作面一般采用环形供液,即泵站的组合方式为“三泵两箱”,两泵工作一泵备用,两台泵分别向工作面机头和机尾液压支架供液。
单台泵流量至少达到400l/min以上。
喷雾泵的流量要满足支架喷雾、采煤机喷雾和冷却、运输机冷却的要求,喷雾泵的工作压力不低于10mpa,冷却泵供液压力在3mpa 左右
3.3.6 可伸缩胶带输送机的选型
胶带输送机带宽和带速及其传动功率的选择,必须大于转载机的运输能力。
胶带输送机的单机许可铺设长度要与综采面的推进长度相适应,尽量减少铺设输送机的台数。
选型要考虑巷道顶板和底板的条件,对于无淋水或底板无渗水、底板无底鼓的巷道,选用h架型落地式可伸缩胶带输送机,否则选用绳架吊挂式。
选用抗静电阻燃高强度胶带。
输送机应有良好的启动和工况监测监控性能。
4综采放顶煤技术未来发展
(1)综放工作面年产将在500 万t 的基础上,达到1 000 万t 。
(2)工作面将在实现采、放、运自动化程序控制的基础上,实
现整个工作面的自动化控制。
(3)复杂厚煤层的系列轻放支架及配套装备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以扩大综放开采技术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范围。
(4)顶煤破碎和冒放性理论与控制技术研究将取得巨大进展,直接指导和服务于综放开采。
参考文献:
[1]于学谦. 矿山运输机械[m] .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
[2]徐永圻. 煤矿开采学[m] .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