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手标本详细描述
岩浆岩手表本鉴定.ppt

Page 8
石英:晶体多为六方柱体及菱面体的聚形,晶面有横纹。颜色 多种多样。玻璃光泽。断口不平,有如贝壳状,断口油脂光泽。 硬度7 ,超过铁器,故刀口针尖均难以刻画
钾长石:晶体短柱状,常呈粒状或块状。表面可见解理裂缝。 颜色多呈肉红色、浅黄色。玻璃光泽。硬度6 ,与铁器相近
和长石(含量约为60%)为主,次要矿物为黑 云母、角闪石、辉石、白云母等
全晶质中----粗粒等粒结构或不等粒 结构
块状构造
Page 23
岩浆岩的命名 一般命名:
颜色+构造(+结构)+基本名称 如:肉红色块状粗粒花岗岩
Page 24
注: 火山碎屑岩虽有岩浆作用但主要并 固结而成,所以目前把它归到沉积 岩讨论
斜长石:板状、板柱状晶体,多为白色、浅灰色,有时为浅绿 色、浅红色。常为不规则的粒状。玻璃光泽。硬度6~6.5
黑云母:晶体常呈板状、柱状。片状解理发育,极易剥落成薄 片,故可用小刀、指甲拨开。具玻璃- 珍珠光泽。硬度低, 2~3. 薄片富有弹性。颜色呈黑、褐色。易风化,成为绿泥石
Page 9
白云母:晶体形状与黑云母相同。片状解理亦发育,极易剥成 薄片。玻璃-珍珠光泽。硬度2 ~3 ,颜色白、浅黄,浅灰、 浅绿。
连续序列:反映岩浆岩结晶过程中浅色矿物(斜长石
系列)的生成顺序。该系列的矿物在结晶过程中成分呈 连续渐变的关系,从高温到低温依次为An斜长石向Ab 斜长石方向变化。
不连续序列:表示深色的矿物(铁镁矿物)从岩浆中
晶出的先后顺序,相邻矿物之间晶格架发生显著变化, 所以在上下两类矿物间不存在类质同像替代关系。
色,长条形板状晶体)和辉石(黑色、暗绿 色、暗褐色,短柱状),次要矿物为黑云母、 角闪石、橄榄石等。
岩浆岩手标本幻灯片

• 角砾之间为火山灰,整体呈 紫红色,较粗糙,常见细小 孔洞。
熔结火山角砾岩 Welded volcanic breccia(172)
其它岩浆岩
• 浅灰色,熔结火山角砾结构,假流纹构造。 主要由塑变岩屑、刚性岩屑、晶屑和火山 灰尘构成。
• 塑变岩屑浅肉红色或淡褐色,长透镜状或 撕裂枝叉状,长10-20mm为主,少数达4050mm,大体定向排列呈假流纹。内部斑 状结构,基质隐晶质结构,斑晶为浅肉红 色钾长石,少数为淡青色斜长石。塑变岩 屑含量约50%。
正长细晶岩 Syenite-aplite(127)
其它岩浆岩
• 浅灰褐色。细晶结构。 块状构造。全由碱性长 石构成。
• 碱性长石粒状或厚板状, 大小约0.5-1.0mm,有光 亮解理面,玻璃光泽, 有浅肉红和无色透明两 种 , 含 量 分 别 约 60% 和 40%。
文象伟晶岩 Graphic pegmatite(145)
• 刚性岩屑呈角状,深灰色,大小10mm左 右,内部结构细腻,硬度较大,含量约5%。
• 晶屑为长石,多肉红色,少数灰白色,碎 裂板状,大小2-3mm,常有阶梯状断口, 含量约5%。
• 火山灰尘呈砂土状或致密状,淡灰色,分 布在岩屑和晶屑之间,含量约40%。
晶屑凝灰岩 Crystal tuff(159)
• 浅灰色。晶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由晶屑等火山灰机械堆积而成。
• 晶屑呈炸碎棱角状,部分尖角已熔融 圆化,大小从小于0.2mm到3-4mm不 等,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和少量黑 云母。石英烟灰色或无色透明,贝壳 状或内凹孤形断口,油脂光泽,含量 约20%。长石灰白色,部分浅肉红色 或无色透明,可见阶梯状断口和发育 的解理,玻璃光泽,含量约30%,黑 云母黑色,小刀可刻动,约2%。小 于0.2mm的火山灰呈尘点状紧密堆积, 整体呈浅灰色,瓷状断口,粗糙。
岩性描述-详细讲解岩性描述基本方法

3、构造
在手标本上构造特点, 在手标本上构造特点,是均匀的块状构 条带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 造,条带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 气孔、杏仁构造、枕状构造、变余构造、 气孔、杏仁构造、枕状构造、变余构造、 变成构造(斑点状构造、板状构造、 变成构造(斑点状构造、板状构造、千 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 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条 带构造、眼球状构造、块状构造)等等。 带构造、眼球状构造、块状构造)等等。
千枚岩类
特点 岩石基本上全部重结晶,但颗粒小,通常<0.1mm 岩石基本上全部重结晶,但颗粒小,通常 矿物成分以绢云母、石英、绿泥石为主,少量钠 矿物成分以绢云母、石英、绿泥石为主, 长石,有时见黑云母、硬绿泥石、 长石,有时见黑云母、硬绿泥石、锰铝榴石变斑 晶 典型的千枚状构造, 典型的千枚状构造,细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原岩成分同板岩 形成条件 低级变质,低温、 低级变质,低温、强应力作用下形成
Hale Waihona Puke 区域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板岩类
特点 致密, 致密,发育板状劈理 重结晶或变质结晶作用很弱, 重结晶或变质结晶作用很弱,隐晶质 具板状构造,变余泥质、 具板状构造,变余泥质、粉砂质结构 原岩通常为泥质岩、粉砂岩、中酸性火山岩、 原岩通常为泥质岩、粉砂岩、中酸性火山岩、 凝灰岩 形成条件 低级变质,低温、 低级变质,低温、应力作用下形成 命名:颜色+杂质成分 杂质成分+板岩 命名:颜色 杂质成分 板岩 例:钙质板岩,黑色碳质板岩 钙质板岩,
岩石描述范例
手标本描述: 手标本描述: 岩石呈灰黑色,具中粒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呈灰黑色,具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 物成分为辉石和斜长石, 物成分为辉石和斜长石,次要矿物为少量角闪石和橄 榄石。 榄石。 辉石呈灰黑色,短柱状,可见解理, 辉石呈灰黑色,短柱状,可见解理,断面为八边 颗粒大小在2mm左右,含量约55% 2mm左右 55%。 形, 颗粒大小在2mm左右,含量约55%。 斜长石为细条板状,灰白色,大小1 3mm, 斜长石为细条板状,灰白色,大小1×3mm,含量 25%。 约25%。 橄榄石浅绿色,粒状,颗粒大小2 3mm,含量约15% 15%, 橄榄石浅绿色,粒状,颗粒大小2-3mm,含量约15%, 角闪石为灰绿色,短柱状,断面六边形,含量约5%。 角闪石为灰绿色,短柱状,断面六边形,含量约5%。 5% 定名: 定名:橄榄辉长岩
岩浆岩手标本以及薄片描述

岩浆岩手标本以及薄片描述侵入岩的描述标本号:产地:手标本描述:岩石呈____色. ____质____结构(若为隐晶质则基质为____).矿物颗粒一般在____ mm 之间.____(块状)构造.岩石断口、解理____.新鲜程度.标本中可以见到____ 色的____ 状的____矿物.暗色矿物中____是主要矿物,含量为____%.次要矿物____,含量为____%.浅色矿物主要是____含量为____%.岩石比重____—(大、中、小).薄片描述:标本号:镜下岩石具____结构.主要矿物有,次要矿物有,副矿物有,发生了____—次生变化,生成了____次生矿物.主要矿物:____色(单偏光镜下)、____状,粒径____ mm .突起等级.解理组数,等级、夹角____.消光类型.最高干涉色(正交偏光镜下).多色性(明显与否).含量大约为____%.次要矿物:副矿物:次生矿物:岩石具____结构,还可见________结构.因此,可确定薄片中矿物的结晶顺序为:岩石所发生的次生变化:定名:____岩.熔岩(喷出岩)的描述标本号:产地:岩石呈____色,有____色和____色的斑点分布.斑状结构,斑晶大小(相等与否),一般为____ mm.基质为致密的隐晶质.岩石断口(平整与否),新鲜程度.标本中可以见到____色(单偏光镜下)、____状的____矿物.这几种矿物形成斑晶,斑晶占整个岩石的体积大约为____%.薄片描述:薄片号:岩石镜下呈斑状结构,基质为____岩.主要矿物有,其他矿物有,发生了____—次生变化,生成了____次生矿物.____矿物:大者构成斑晶,细小的微晶构成基质.斑晶为____色(单偏光镜下)、____状,粒径____ mm .突起等级.解理组数,等级、夹角____.消光类型.最高干涉色(正交偏光镜下).多色性(明显与否).含量大约为____%..微晶与____矿物及部分玻璃质一起构成基质,成为____结构(如安山).____矿物:副矿物:结晶顺序:据上述岩石中暗色矿物为____,浅色矿物为____,____结构.基质为___结构.岩石定名:______岩.矿物结晶顺序的确定:薄片中矿物结晶顺序的确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考虑的因素较多,情况比较复杂。
岩石学(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鉴定

岩⽯学(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鉴定第三篇岩浆岩岩⽯学实验指导⼀、岩浆岩⼿标本描述的内容和⼀般程序⼿标本描述内容及程序如下:1、颜⾊及⾊率;2、岩⽯结构的综合描述和命名,根据结晶程度、⾃形程度、相对粒度和绝对粒度等⽅⾯的性质加以综合命名;3、岩⽯构造命名及其特征简述(对较特殊的构造要详细描述其特征);4、岩⽯的矿物成分特点及其百分含量:包括矿物学特证,矿物的外部结构特点,如⾃形程度,粒度⼤⼩等;似斑状结构者,分斑晶和基质描述;5、次⽣变化及其它;6、正确定名。
下⾯详细论述如何观察、描述以上各⽅⾯的岩⽯属性:⾸先要在实验报告上写上实验名称、⽇期、姓名,对每⼀块标本要写上标本编号及产地,然后再详细地逐次系统观察。
(⼀)颜⾊及⾊率观察岩⽯标本时,第⼀眼的印象便是颜⾊。
岩⽯的颜⾊是指标本所呈现的总体⾊调。
观察颜⾊时,易远观其整体,看其总体⾊调,忌近观其局部,颜⾊的描述包括颜⾊本⾝及其⾊调的深浅。
描述颜⾊有三种⽅法:(1)标准⾊谱法,⼜称单⾊描述法;(2)⽤复合⾊描述,如浅褐⿊⾊、灰绿⾊、黄绿⾊等,后者为主⾊调;(3)形象化描述:如⾁红⾊,砖红⾊等。
三种描述法前均可加“深”、“浅”等形容词。
岩⽯的颜⾊受以下⼏个因素影响:(1)暗⾊矿物含量,暗⾊矿物含量多则颜⾊深;(2)组成岩⽯的矿物晶体的粒度,粒度越细则颜⾊较深(注:在相同暗⾊矿物含量的基础上⽐较)。
⾊率,⼜称颜⾊指数,是指暗⾊矿物(铁镁矿物)在岩⽯中所占的体积百分⽐。
⾊率是显晶质岩⽯(尤其是具有等粒结构的深成岩)的鉴定和分类的重要标志之⼀,因隐晶质、玻璃质结构的岩⽯的颜⾊并不能真正客观地反映暗⾊矿物的含量,故只能⽤于显晶质岩⽯。
根据⾊率,可以⼤致划分岩浆岩⼤类,反映基性或酸性程度。
超基性岩(超铁镁岩)⾊率>90基性岩⾊率40~90(常为50±)中性岩⾊率15~40(常为25±)酸性岩⾊率<15(常<10)注意:岩⽯的颜⾊要以新鲜的、⼲燥的断⾯的颜⾊为主,因为蚀变和风化都可改变颜⾊。
实习区部分典型岩石手标本描述举例

灰白色,片状构 灰白色, 斑状变晶结构, 造,斑状变晶结构, 基质为鳞片变晶结构。 基质为鳞片变晶结构。 变斑晶为灰色红柱石, 变斑晶为灰色红柱石, 断面近矩形,大小约 断面近矩形, 2-4mm,含量约30%。 4mm,含量约30%。 存在两种粒级的红柱 石,细小者风化并出 现空洞状态, 现空洞状态,成为基 质的一部分;基质的 质的一部分; 其它主要成分是灰白 色细小鳞片状绢云母 集合体, 集合体,中间感觉有 一些细小粒状的他形 石英颗粒存在。 石英颗粒存在。
14. 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
灰黑色,中粒鳞 灰黑色, 片粒状变晶结构为主, 片粒状变晶结构为主, 片麻状构造, 片麻状构造,暗色矿 物与浅色矿物相间断 续定向排列构成片麻 理。暗色矿物主要由 板条状黑云母和角闪 石组成,粒度以1 石组成,粒度以13mm为主 3mm为主,含量约 为主, 40%。 为40%。浅色矿物主 要为粒状的斜长石和 石英集合体,粒度为 石英集合体, 1-3mm左右,含量为 3mm左右 左右, 60%左右 60%左右。后期塑性 左右。 变形使其有更为明显 的面理化。 的面理化。
深灰色,色暗, 深灰色,色暗, 块状构造, 块状构造,变余砂状 结构, 结构,颗粒因压扁变 形而有隐约的定向性。 形而有隐约的定向性。 碎屑主要由较纯的暗 灰色石英砂粒组成, 灰色石英砂粒组成, 次圆状, 次圆状,粒度主要在 1-1.5mm左右,分选 1.5mm左右 左右, 较好。 较好。硅质胶结物都 已经发生了重结晶, 已经发生了重结晶, 岩石坚硬性脆, 岩石坚硬性脆,后期 的铁质污染物常常沿 细小的裂隙充填, 细小的裂隙充填,造 成铁染现象。 成铁染现象。
浅灰色,中细粒 浅灰色, 结构,块状构造。 结构,块状构造。岩 石主要由斜长石、 石主要由斜长石、黑 云母、角闪石、 云母、角闪石、钾长 石和石英组成。斜长 石和石英组成。 石自形到半自形的板 条状分布, 条状分布,含量约 45%,粒度主要在1 45%,粒度主要在16mm; 6mm;黑云母和角闪 石约占30%, 石约占30%,并以黑 云母为主,粒度在1 云母为主,粒度在1-5 mm之间 mm之间;它形粒状 之间; 的石英约占6 8%; 的石英约占6-8%;一 些以它形为主的白色 长石估计是钾长石。 长石估计是钾长石。
岩浆岩标本鉴定报告(20101012)

岩浆岩手标本及薄片鉴定评分细则作者:马润则刘显凡单位:地球科学学院日期:2010年10月15日岩浆岩未知鉴定注意事项利用小刀、放大镜、偏光显微镜并借助于“矿物光性鉴定手册”,在规定时间内对未知岩石标本、薄片进行鉴定,给出正确的岩石命名,写出的鉴定报告,并绘镜下素描图。
岩石标本和薄片鉴定报告中的各项分值,原则上按主、次及其普遍性、重要性进行确定。
标本、薄片鉴定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编号:A7 (If10.1)岩浆岩标本、薄片详细鉴定资料编号:A1 产状:岩盆手标本肉眼鉴定:(共50分)暗绿灰色,风化面及裂隙面带有黄灰色(2分),中粒等粒粒状结构(6分),局部包含结构(2分),块状构造(8分)。
矿物粒度2-3mm,个别达5-6mm(1分)。
主要矿物成分为:橄榄石(60-65%)(3分),较为新鲜,浅黄绿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短柱状,解理不完全,半贝壳状断口(5分);辉石(25-30%)(3分),黑色粒状、短柱状、可见解理(5分);次要矿物为:铬透辉石(6-8%)(3分),暗绿色,半透明柱粒状,解理不发育(5分);另含微量黑色半金属光泽的铬尖晶石或铬铁矿(附加1分)。
沿橄榄石粒间或岩石裂隙面见有灰白色、黄灰色被膜状蛇纹石分布,其含量≤5%(附加2分)。
另外,岩石表面或裂隙面局部可见少量灰白色团块状次生碳酸盐矿物(附加1分)。
初步定名:暗绿灰色中粒辉石橄榄岩(7分)显微镜下薄片鉴定:(共50分)中粒半自形近等粒粒状结构(6分),局部为等轴镶嵌粒状结构(1分),偶见包含结构(1分);矿物粒度多2-3mm。
柱状矿物长轴多半定向排列构成弱定向构造(2分)。
主要矿物:1.橄榄石:70-75%(3分),无色,半自形短柱状-粒状,个别呈细小颗粒包含于辉石中;正高突起,具不完全解理最高干涉色三级蓝绿,近平行消光,部分颗粒具带状消光(滑动双晶)。
沿边缘、解理或裂隙发育蛇纹石化现象。
测得(+)2V=85-87°左右,属镁橄榄石(5分)。
实验: 常见岩浆岩手标本的鉴定

实验二常见岩浆岩手标本的鉴定一、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二、实验目的通过对岩浆岩特征的认识加深对岩浆作用的了解。
三、实验仪器、设备岩浆岩标本,小刀,放大镜四、实验原理1 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暗色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浅色矿物:斜长石,正长石,石英2 岩浆岩的结构岩浆岩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与形态及晶粒间的相互关系,称为岩浆岩的结构。
(1)按照矿物晶粒的大小分为显晶质结构:用肉眼均可加以识别,又细分为粗粒(粒径>5mm)、中粒(粒径5—1mm),细粒(粒径1—0.1mm)隐晶质结构:用肉眼难以识别(2)按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等粒结构:矿物颗粒大小相等不等粒结构:在不等粒结构中又分为: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或非晶质者似斑状结构:基质为显晶质,且基质的成分与斑晶的成分相同3岩浆岩的构造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浆岩中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大小及相互关系分为块状构造:岩石中矿物排列无一定规律,岩石为均匀的块体。
流动构造:岩石中柱状或片状矿物或捕虏体平行而定向排列。
火山熔岩中不同成分和颜色的条带,以及拉长的气孔相互平行排列,称为流纹构造。
气孔构造:岩石中呈圆球形、椭球形或不规则形态的空洞。
直径由数毫米到数厘米。
基性熔岩中气孔较大、较圆;酸性熔岩中气孔较小、较不规则,或呈棱角状。
杏仁构造:气孔中有矿物质充填者。
层状构造:岩石具有成层性状,它是多次喷出的熔岩或火山碎屑岩逐层叠置的结果。
4岩浆岩的分类(1)岩浆岩(2)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既有喷出岩的特征也有沉积岩的特征,按火山碎屑的粒径大小分类:(1)凝灰岩:粒径<2mm(2)火山角砾岩:粒径2-50mm(3)浮岩:粒径2-50mm多孔洞,色浅、质轻、能浮于水(4)集块岩粒径>50mm五、实验内容1.常见岩浆岩手标本观察实验观察常见岩浆岩手标本的颜色、造岩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特征,描述并鉴定。
2.四大类岩浆岩对比观察鉴定实验,观察四大类岩浆岩(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的特征及区别,并对比描述、鉴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浆岩手标本详细描述纯橄榄岩Dunite照片名称:纯橄榄岩 Dunite浅黄绿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
几乎全由橄榄石构成,只有极少磁铁矿。
橄榄石浅绿到浅黄绿色,粒状,大小多0.5-1.0mm,最大可达2mm,透明,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硬度大于小刀。
磁铁矿黑色或钢灰色,细小粒状,较自形,均匀散布,含量约1%。
辉石橄榄岩Pyroxene peridotite照片名称:辉石橄榄岩Pyroxene peridotite暗灰绿色。
细粒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由橄榄石和辉石构成。
橄榄石浅黄绿至橄榄绿色,透明自形粒状,大小约1-2mm,晶面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含量约80%。
辉石黑色,粒状或短柱状,粒度与橄榄石相似,可见阶梯状解理面,玻璃光泽。
含量约20%。
分布均匀。
碳酸岩Carbonatite照片名称:碳酸岩Carbonatite灰色。
细粒结构。
条纹状构造。
几乎全由方解石构成。
方解石无色或略显淡绿色调,粒状,大小1-3mm,解理发育,玻璃光泽,硬度小于小刀,滴稀盐酸剧烈起泡,含量达100%。
可见零星黑云母、磁铁矿和黄铁矿,总量不到1%。
黑云母黑色厚板状,大小1-2mm,一组极完全解理。
磁铁矿黑色,粒状,大小1mm左右。
黄铁矿金黄色,自形粒状,大小1mm辉长岩Gabbro照片名称:辉长岩Gabbro灰黑色。
中细粒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由均匀分布的辉石和斜长石构成。
辉石黑色,粒状,大小2-3mm左右,可见正交的阶梯状解理,玻璃光泽,含量约45%。
斜长石灰白色,透明或微透明,板状,粒度与辉石相似,可见光亮解理面上呈玻璃光泽。
含量约55%。
斜长岩Plagioclasite照片名称:斜长岩Plagioclasite灰白色。
中粗粒结构。
块状构造,少量辉石,磁铁矿。
斜长石灰白色,板状,粗度较粗,多5mm左右,最大约7mm,可见清晰的聚片双晶,含量约95%。
辉石灰绿色,短柱状,粒度与斜长石相仿,有时出现垂直的两组解理,但已绿泥石化,硬度小于小刀,含量约5%。
磁铁矿黑色,粒状,大小2mm左右,金属光泽,含量不到1%。
辉绿玢岩Diabase-prophyrite照片名称:辉绿玢岩Diabase-prophyrite暗墨绿色。
斑状结构,基质隐—微晶结构,块状构造。
斑晶为斜长石,灰白色,粒状,大小2-6mm,可见宽平解理面,玻璃光泽,偶见聚片双晶,含量约10%。
基质由斜长石、辉石微晶和隐晶质构成。
斜长石微晶细粒状或针状,长约1mm,可见闪光面上玻璃光泽,含量约40%。
微晶辉石黑色、粒状或略呈粒状,大小约0.5mm。
含量约40%。
微晶之间为隐晶质、较粗糙,含量约10%。
橄榄玄武岩Olivine basalt照片名称:橄榄玄武岩Olivine basalt深灰褐色。
斑状结构,基质隐晶质结构。
气孔杏仁构造。
气孔圆或椭圆形,大小2-8mm左右,内壁光滑,部分被充填成杏仁,含量约15%。
斑晶为橄榄石,呈墨绿色,较透明,粒状,大小1-3mm,含量约15%。
基质深褐色,断口粗糙,小刀可以刻划,粉末灰白泛黄。
伊丁玄武岩Iddingsite basalt暗黑褐色。
斑状结构,基质隐—微晶结构。
气孔构造,气孔内壁光滑,略呈拉长圆形,大小3-10mm为主,定向排列,含量约25%。
斑晶为伊丁石和斜长石。
伊丁石粒状,红褐色,大小约2-4mm,刻之可碎成片状,玻璃光泽。
常风化成褐铁矿,刻之呈粉末状。
含量约20%。
斜长石灰白色,板状或粒状,大小1-2mm为主,可见二组平整解理面,玻璃光泽,含量10%。
基质中可见灰白色星点状斜长石微晶,其余隐晶质,较粗糙。
浮岩Pumice照片名称:浮岩Pumice黑色,带褐色色调。
隐晶—玻璃质结构。
气孔构造。
气孔密布,含量达70%以上,整个岩石质地很轻。
单个气孔圆或椭圆形,最大约10mm,最小似针眼。
辉石闪长岩Pyroxene diorite照片名称:辉石闪长岩Pyroxene diorite灰—深灰色。
细粒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由辉石和斜长石构成辉石黑色,短柱状,长约1-3mm,可见正交的阶梯状完全解理,玻璃光泽,含量约40%。
斜长石灰白色,它形粒状或半自形板状,微透明,大小约1-2mm,解理面平整,玻璃光泽,含量约60%。
石英闪长岩quartz diorite照片名称:石英闪长岩quartz diorite深灰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和角闪石构成,其次为石英,较少黑云母、榍石等。
斜长石灰白色、板状,大小2-3mm,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45%。
角闪石黑色、柱状,长约2mm左右,可见斜交的两组解理,玻璃光泽,含量约14%。
石英无色透明,粒状,粒度较细,小于0.5mm,油脂光泽,含量约10%。
黑云母黑色,片状,大小0.5-1mm,玻璃光泽,含量约5%。
榍石褐黄色,粒状,大小1mm左右,油脂光泽,含量小于1%。
石英闪长岩quartz diorite 2照片名称:石英闪长岩quartz diorite 2灰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由角闪石、斜长石、钾长石和少量石英构成。
角闪石黑色、柱状,柱长一般2-3mm,最长15m,横断面菱形,边长0.5-1.0mm,柱面玻璃光泽,均匀分布,无定向排列,含量30%。
斜长石灰白色,钾长石浅黄或带淡红色,粒状,大小1-2mm为主,常见平整解理面,并显玻璃光泽。
斜长石含量50%,钾长石含量约15%。
石英灰白色或烟灰色,粒状,大小在0.5mm以下,油脂光泽,含量约5%。
斜长玢岩Plagioporphyrite照片名称:斜长玢岩Plagioporphyrite灰—深灰色。
斑状结构,基质隐—微晶结构。
块状构造。
斑晶为斜长石,灰白色,自形板状,大小可达10-15mm,解理面宽大平整,玻璃光泽,偶见聚片双晶,含量约40%。
基质黑色,粗糙,内含密集的星点状斜长的微晶。
闪长玢岩Diorite-porphyrite照片名称:闪长玢岩Diorite-porphyrite灰黑色。
斑状结构,基质隐—微晶结构。
块状构造。
斑晶为斜长石和角闪石。
斜长石灰白色,板状,大小3-10mm,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可见聚片双晶,含量约15%。
角闪石黑色,长柱状,长3-10mm,可见两组斜交的阶梯状解理,玻璃光泽,含量约10%。
基质由斜长石、角闪石微晶和隐晶质构成。
斜长石微晶灰白色、粒状,大小约0.5-1mm,含量约5%。
微晶角闪石黑色,针状,长约0.5-1mm,可见闪光解理面,含量约10%。
其余为隐晶质,呈灰黑色、粗糙。
角闪安山岩Hornblende andesite照片名称:角闪安山岩Hornblende andesite暗紫色。
斑状结构,基质隐晶质结构。
块状构造。
斑晶为角闪石和斜长石。
角闪石黑色,长柱状,长3-10mm,可见两组斜交的纵向解理面,玻璃光泽,含量约10%。
斜长石灰白色,粒状,大小1-2mm,可见闪亮的解理面,玻璃光泽,含量约8%。
基质紫红色、土状、断口粗糙无光泽。
杏仁状安山岩Amygbaloidal andesite黑褐色。
斑状结构,基质隐—微晶结构。
杏仁构造。
杏仁球—椭球形,表面光滑,大小3-8mm 为主,灰白色或紫红色,硬度小于小刀,滴稀盐酸起泡,为方解石质。
含量约10%。
斑晶为斜长石,粒状或板状,灰白色、微透明,大小3-5mm为主,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10%。
基质中可见斜长石微晶,灰白色,针状,最长可达2mm,分布杂乱,约占基质的20%,其余隐晶质,粗糙无光泽。
角闪正长岩Hornblende syenite照片名称:角闪正长岩Hornblende syenite灰绿色,带浅红色调。
中粒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由角闪石和钾长石组成。
角闪石黑色或墨绿色,柱状。
柱长2-4mm为主,柱粗约1mm左右,纵断面平整,玻璃光泽,横断面参差状。
无定向排列,含量约30%。
钾长石灰红色、淡红色或灰白色,粒状或板状,大小约3-6mm,解理面发育,玻璃光泽。
含量约70%。
正长斑岩Syenite-porphyry照片名称:正长斑岩Syenite-porphyry土灰色。
斑状结构,基质隐晶质结构。
块状构造。
斑晶为正长石,呈灰白色,部分略显浅红色调,长板状,长5-8mm,最长达14mm,宽2-4mm,最宽6mm。
卡式双晶发育。
略定向排列,含量约35%。
基质灰色,土状,断口瓷状,粗糙,含量约65%。
粗面岩Trachyte照片名称:粗面岩Trachyte浅灰色,略带淡褐色调。
斑状结构,基质隐晶质结构。
块状构造。
斑晶主要是钾长石,也有少量角闪石。
钾长石灰白色或带浅褐色,自形宽板状,大小1-10mm,以2-5mm为主,多高岭土化,刻之成粉,少数新鲜,可见解理面上玻璃光泽。
分布均匀,无定向排列,含量约30%。
角闪石黑色或墨绿色,粒状、大小1-2mm为主,可见斜交的的阶梯状解理,含量约3%。
基质浅灰色,断口粗糙,硬度小于小刀。
霞石正长岩Nepheline syenite照片名称:霞石正长岩Nepheline syenite深灰色。
中细粒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由钾长石、霞石和碱性辉石构成,亦有少量黑云母。
钾长石灰白色或无色,长板状,大小2-3mm,解理面玻璃光泽,偶见卡式双晶,含量约50%。
霞石褐红色或浅肉色,粒状,大小1-2mm,油脂光泽,含量约25%。
碱性辉石黑色或墨绿色,细柱状或针状,长约2-3mm,粗细约1mm左右,硬度大于小刀,可见闪光解理面,含量约20%。
黑云母黑色,粒状或厚板状,大小约1mm左右,刻之成片,含量约5%。
白榴石响岩Leucophonolite照片名称:白榴石响岩Leucophonolite暗灰绿色。
斑状结构,基质隐晶质结构。
块状构造。
斑晶以白榴石为主,少量钾长石。
白榴石自形多面体形或略呈球形,个体较大,多5-10mm,但已绢云母化,呈灰绿色,有时局部染成黄褐色,无光泽,硬度小于小刀,含量约25%。
钾长石浅肉红色,板状,大小3-5mm为主,少数达10mm左右,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5%。
基质浅灰褐色,断口粗糙,暗淡无光泽。
花岗闪长岩Granodiorite照片名称:花岗闪长岩Granodiorite浅灰色。
中粒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由角闪石、长石、石英构成,另有少量黑云母、零星榍石。
角闪石黑色或墨绿色,短柱状,柱长3-5mm,粗1-2mm,纵向解理面玻璃光泽,横断面粗糙,含量约15%。
长石灰白色,粒状,大小3-5mm,具光亮解理面,玻璃光泽,含量约60%。
石英无色或烟灰色,粒状,比长石细小,约0.5mm左右,局部聚集成都3-4mm的聚晶状,含量约20%。
黑云母黑色、板状,一组极完全解理,玻璃或金刚光泽,含量约5%。
榍石褐黄色,四边形自形晶。
黑云母花岗岩Biotite granite照片名称:黑云母花岗岩Biotite granite浅灰红色。
中粒结构。
块状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