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最全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精华版)

最新最全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精华版)
心率测量
使用心率监测仪,被测量者在安静状态 下,测量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一般测量 30秒,然后乘以2得出每分钟心率。成 绩以次/分钟为单位。
身体素质测量
立定跳远测量
被测量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 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 好一次。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推动体育创新
通过对体育创新的测量和评价,鼓 励和推动体育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为体育事业的进步注入新的活力。
02
体育测量的基本内容
身体形态测量
身高测量
使用身高测量仪,被测量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 并拢,足尖分开约60度角。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 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成绩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学生的身体机能、心理素质等进行测量和评价, 如反应时、平衡能力等。
现场实验
在体育课堂或运动场上,对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能等进行实验性教 学和评价,如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比较。
准实验研究
采用类似实验的方法,对学生的体育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以评估干 预措施的效果。例如,比较不同锻炼计划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体重测量
使用电子体重计,被测量者穿短衣裤、赤足,自然站立在体重计量盘的中央,保持身体 平稳。测量时,体重计应放置在平坦地面上。成绩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身体机能测量
肺活量测量
使用电子肺活量计,被测量者进行最 大深吸气后,再尽最大努力呼出的气 体总量。每人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成绩以毫升为单位。
评价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时,关节、韧带 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以及身体各部位的 活动范围。

体育测量与评价实践课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实践课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实践课教案一、课程背景分析。

体育测量与评价是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学生体能、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测量与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体育水平和发展情况,为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和个性化指导。

因此,体育测量与评价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分辨各种体育测量工具和方法的使用场景和特点。

2. 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技能,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体育测量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和评价。

3. 能够分析和解释体育测量与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和训练计划。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

1.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体育测量工具和方法的分类和使用。

3. 体育测量与评价实践案例分析。

4. 体育测量与评价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5. 体育测量与评价实践案例设计与实施。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测量工具的使用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测量和评价。

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体育测量与评价实践案例分析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4. 研究报告,要求学生针对实践案例进行研究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展示。

五、教学过程。

1. 第一节课,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向学生介绍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第二节课,体育测量工具和方法的分类和使用。

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测量工具的使用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测量和评价,掌握各种体育测量工具和方法的使用技能。

3. 第三节课,体育测量与评价实践案例分析。

分组进行体育测量与评价实践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方法。

体育测量与评价主体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主体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主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理解体育测量在体育教学和评价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体育评价的基本技巧,提高体育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帮助学生理解体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体育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体育测量的概念、方法和作用。

2. 体育评价的种类、方法和技巧。

3. 体育教学评价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5. 体育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测量的概念、方法和作用,体育评价的种类、方法和技巧,体育教学评价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演示法:展示体育评价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展示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体育测量和评价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体育馆或操场。

2. 教学器材:测量工具(如尺子、计时器等)、评价表格、笔记本电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体育测量和评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体育测量的概念、方法和作用,体育评价的种类、方法和技巧,体育教学评价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演示:展示体育评价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展示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4. 实践:让学生参与体育测量和评价的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巧1. 教学评价的种类: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

2. 教学评价的方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成绩分析法等。

3. 教学评价的技巧:如何准确地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如何设计有效的问卷和访谈提纲,如何分析成绩等。

七、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1. 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自我观察、自我反思、自我评分等。

2. 同伴评价的方法:同伴观察、同伴反馈、同伴评分等。

体育测量及评价教案

体育测量及评价教案
立位体前屈
记录学生在站立状态下,双手伸直向下触碰地面的距离,反映其 脊柱和下肢的柔韧性。
横叉和纵叉
分别测量学生完成横叉和纵叉动作时两腿之间的角度或距离,以 评估其髋关节和下肢的柔韧性。
23
06 体育评价结果应用与反馈
2024/1/26
24
体育评价结果解读
成绩等级划分
根据测量数据,将学生的体育成绩划分为优秀、 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等级。
讲解身体机能测量的方法 和标准,包括肺活量、心 率、血压等指标的测量和 评价。
讲解运动能力测量的方法 和标准,包括力量、速度 、耐力、灵敏度等指标的 测量和评价。
介绍测量结果的分析和评 价方法,包括数据的整理 、统计和分析,以及评价 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2024/1/26
6
02 体育测量基础知识
2024/1/26
体育测量及评价教案
2024/1/26
1
目录
2024/1/26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体育测量基础知识 • 身体形态测量及评价 • 身体机能测量及评价 • 运动素质测量及评价 • 体育评价结果应用与反馈 • 课程总结与展望
2
课程介绍与目标
01
2024/1/26
3
体育测量及评价的目的
01
了解学生身体状况
通过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等身体指标,可以 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2024/1/26
03
02
评估学生运动能力
通过测量学生的运动成绩,如跑步速度、跳远距离等, 可以评估学生的运动能力,为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 供依据。
监测学生运动负荷
通过测量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 可以监测学生的运动负荷,确保运动安全。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测量原理
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标准, 通过对测量对象的量化和 分析,获得客观、准确的 数据。
体育测量类型
身体形态测量
包括身高、体重、坐高 、胸围等身体基本维度
的测量。
身体机能测量
包括心肺功能、肌肉力 量、柔韧性等身体机能
的测量。
运动能力测量
包括速度、力量、耐力 、灵敏等运动素质的测
量。
心理测量
包括心理素质、运动动 机、焦虑水平等心理特
3
落地稳定性
观察运动员落地时的稳定性,包括身体平衡、落 地缓冲等。
投掷技能评价
握持与准备动作
观察运动员投掷前的握持器械方式和准备动作,评估其技 术规范性。
投掷力量与速度
测量运动员投掷时的出手速度和力量,评估其投掷能力。
投掷角度与距离
测量运动员投掷时的出手角度和投掷距离,评估其投掷效 果。
06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评价
采用理论讲授、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提高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02
体育测量基础
测量概念及原理
测量定义
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 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 。
测量要素
包括测量对象、测量方法 和测量结果。
,为评价提供依据。
03
身体形态测量
身高、体重测量
测量方法
使用身高计和体重秤进行测量,确保测量工具准确可靠。
测量要求
被测量者需脱鞋、摘帽,保持身体自然站立,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胸部稍挺起,腹 部微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45度。
数据记录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一、教案背景体育测量与评价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体能等方面进行科学、系统的测量和评价,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体育学习状况,从而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教案旨在通过体育测量与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学生对体育测量与评价的认识。

2.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测量与评价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体育测量与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5.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体育学习状况,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依据。

三、教学内容2.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方法3.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实施步骤4.体育测量与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应用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实施步骤,体育测量与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应用。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测量与评价有什么作用?2.讲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1)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定义(2)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意义(3)体育测量与评价的作用(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2)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3)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4.讲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实施步骤(1)确定评价目标(2)选择评价方法(3)实施评价(4)整理评价数据(5)分析评价结果(6)反馈与应用评价结果5.实践操作分组进行体育测量与评价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总结与反馈(1)学生总结本次课的学习收获(2)教师点评学生的实践操作,指出优点与不足(3)教师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六、课后作业1.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思考如何运用体育测量与评价方法提高自己的体育学习效果。

2.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体育测量与评价在我国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2024年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2024年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2024/2/29
体育测量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体育 领域中各种事物的属性或特征进 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体育评价
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体育测量的 结果进行客观、全面、科学的分 析和判断,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
4
课程目标与要求
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 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操作。
取有用信息。
结果解释
03
根据分析结果,对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结果进行解释,为后续的
决策提供支持。
29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控制与改进
制定质量标准
制定体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标准,明确质量 要求和评价指标。
质量监控
对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 确保各项工作符合质量标准。
质量问题处理
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采取相应 措施进行改进。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2024/2/29
1
目录
2024/2/29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体育测量基础 • 身体形态测量与评价 • 身体机能测量与评价 • 身体素质测量与评价 • 运动技术测量与评价 •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实施与管理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Chapter
2024/2/29
3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定义
2024/2/29
持续改进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对体育测量与评价工作 进行持续改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29
31
2024/2/29
21
身体素质测量注意事项
测试前准备
确保测试者充分热身, 避免运动损伤;检查测 试设备和环境是否符合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掌握体育测量的方法和技术。

3、学习体育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4、培养学生的体育测量与评价能力。

二、教学内容1、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体育测量的方法和技术。

3、体育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4、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引入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讲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意义(15分钟)介绍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测量与评价对提高体育水平和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讲解体育测量的方法和技术(20分钟)分析测量的目的和对象,介绍常用的体育测量方法和技术,如体质测试、运动能力测试、柔韧性测试等。

4、讲解体育的评价标准和方法(20分钟)讲解体育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如成绩评价、自评评价、教师评价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对自己和他人的体育水平进行评价。

5、实践操作(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选择一个具体的体育项目进行测量和评价,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掌握测量与评价的技巧和方法。

6、总结归纳(10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体育测量与评价的重要性和实践操作的必要性,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训练中注重测量与评价的实践。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测量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

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实际运用。

五、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提供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2、体育器材:准备相关的体育器材和测量工具,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2、实践操作: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并掌握呼吸机能测量的基本要求;
2.了解呼吸机能评价的基本内容;
3.掌握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的应用。

重点难点:
1. 呼吸机能测量的基本要求与呼吸机能评价的基本内容;
2.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的应用。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法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第二节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
呼吸是机体与环境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运动是以自主神经反射为主,有躯体神经参与支配的骨骼肌收缩活动。

呼吸过程包括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因此,呼吸机能主要从肺通气功能的量和对呼吸运动控制能力的质两个方面来测量与评价。

肺通气功能的主要指标是肺活量,测量结果有绝对值和相对值之分,实际上,相对值更能反映呼吸机能水平。

屏息反映机体对呼吸肌收缩的控制能力。

一、肺活量的测量与评价
肺活量是一次呼吸时的最大通气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的通气功能水平。

肺活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呼吸肌的力量、肺和胸廓的弹性
等因素。

1.安静时肺活量的测量与评价
测量仪器:
测量方法:
评价标准:中国汉族学生肺肺活量百分位娄评价表,见表4-18。

2.五次肺活量试验
3.定量负荷后五次肺活量试验
二、闭气试验
闭气试验指测定闭气时间。

闭气时,肺泡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逐升高,氧分压逐渐下降,机体缺氧加重,因而引起呼吸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其他器官系统的一系列机能变化。

一般认为,闭气试验结果可反映机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及碱储备等重要生理机能水平。

由于闭气时间的敏感度较差,15秒内的差值一般无多大实际意义。

精神因素,主要是意志品质对闭气时间有较大的影响。

1.安静状态下闭气试验
2.定量负荷后的闭气试验
3.重复闭气试验
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
最大吸氧量是指人体的呼吸循环等机能能力达到最高水平时,单位时间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最大氧量。

它是反映一个人心肺功能水平的可靠而又有效的生理指标。

在体育运动中,作为有氧工作能力的主要
生理指标,最大吸氧量被广泛运用。

直接测定最大吸氧量,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方法复杂,只能在实验室测定。

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最大吸氧量,与承受一定负荷时的心率成线性相关,因此,已提出许多用一定负荷条件下的心率来间接推算最大吸氧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虽然精度不如直接测定法,但简单易行,便于普及和推广,测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也较高。

一、最大摄氧量的直接测量
测量仪器:跑台或功率自行车、自动气体分析仪、双向活瓣呼吸口罩、电极及导电膏。

测量方法:
测试步骤:
注意事项:
测量要求:
二、最大摄氧量的间接测量
1.奎因台阶试验
奎因台阶测验评价最大摄氧量,即有氧耐力能力。

适用于男女大学生。

分钟跑测验
12分钟跑测验由美国学者库柏提出,是目前国际上颇为盛行的一种心血管机能测验,适用于初中到大学男、女生。

3.极限下强度负荷测量
完成极限下强度负荷练习,测量运动时的心率,然后经过查表推
测最大摄氧量。

极限强度负荷测量的原理是耗氧量与运动时的功率和心率呈正相关。

作业:
1.简述生理机能的概念和测量内容。

2.运用心率测量心血管机能有哪几种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