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测量与评价
体育测量与评价可编辑全文

第一节 身体形态测量概述
一 意义 1 可以提供研究人体生长发育规律的重要数
据 2 为分析个体发育特征和提供个体发育水平
不可缺少的依据 3 为运动员选材提供重要信息
二 形态测量的基本知识
1 体表划线 胸部体表划线 腹部体表划线
2 测量的基本姿势及测点 基本姿势 直立位
正确的直立位 前面观:耳屏前 肩峰 大转子 膝 踝 侧面观:左右髂前上肌的连线与长 轴互成直角 后面观:棘突成一直线两肩齐平
二 有关测验的几个问题
1 测验对象 测验对象的年龄 性别 城乡 种族等都应在实 施细则中说明 样本含量的大小和抽样方法
2 测量形式
目的 体育教学和训练 体育科研
手段 计时性 计数性 丈量性 专家评分 仪器 理论临场观测
项目 单项 成套
阶段 横向 纵向
3 测量次数与标准观测值 次数 一次:极限强度 观测和操作难度大 理论 多次:非极限强度 易变敏感波动较大 无需受使者操作直接测量的
主要作用:促使人们经过主观努力达到理想水 平.
3 个体标准:是以同一个人在不同状态下或不 同时期的各种指标进行比较为基础,是相对 于时间的变化和自身状态的变化而言的标 准.
使用条件:只能使用于建立标准时的个体本身
主要作用:确定个体本身所具有的最佳状态.
• 第三节 评价量表 • 定义:即指将实测数据(原始成绩)换算成分
• 用指数法制定评价标准的方法步骤
1 首先计算出样本每个个体的指数 2 然后进行正态性检验 3 分别利用离差法和百分位数法评价标准制
成<指数评价表>
注意问题
1 用指数进行身体发育评价时必须注意身体 指数的年龄 性别 种族 城乡特点
2 评价身体某种特征时,对于同类性质指数应 掌握其特点和规律
体育测量与评价-第一章绪论

思考题: 1.如何测评中小学生的力量素质?
2.如何测评篮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精品课件
测评方法: 1.指标的选择? 2.如何测量? 3.测量结果如何评定?
精品课件
测量的要素 ➢ 测什么? 1、待测属性 即时间、空间、距离等 ➢ 怎么测? 2、法则 制定一套能有效衡量事物属性的规则和尺
度,或者能显示事物属性的程序。 ➢ 测量结果如何表示 3、数字符号 测量结果需要用数字符号来表示。
精品课件
(一)体育测量: 指借助一定的工具,结合体育现 象赋值,来获取评价对象数量的方法。将一些可 以测得的物理量和非物理量转换为数值或符号, 进行资料汇集、信息收集的过程。
体育测量 (广义)
测验:以确定测 量对象的身体状 态和各种能力为 目的而进行的测 量或实验
测试:指测验 的过程
精品课件
测定:指测量 后的确定
精品课件
2.大发展时期(1958-1972年)
主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说起,准确的说要从1957年苏联 发射人造卫星上天说起。对泰勒模式进行批判。其中实证化 倾向最明显的是系统分析模式。这一模式的具体评价方法有 两个重要特点: (1)强调科学实证的方法:要求在评价分析过程中所使用的 材料必须是能证实的。 (2)强调使用定量的资料和数学技术:如线性规划、回归 分析、计算机技术等。
大体经历了五各阶段,即:人类学测量时期、肌 力测量时期、循环机能测量时期、运动能力综合 性测量时期、标准化测量时期。
早在公元前3500-前2000年,已经有了类似人体 测量方面的研究存在。
运动人体科学简介: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 学科群。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 力 上学 概、 括保拓健宽康而复形及成运的动 专医 业学 。等学精品科课件。它是1997年在原学科专业基础
体育测量与评价

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测量评价是对体育范畴内的现象(身体综合能力)及其有关因素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的一门应用学科,属于方法学范畴。
体育测量评价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学科门类。
体育测量评价是一个系统,测量、评价和反馈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子系统。
体育评价的目标任务是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通过科学分析做出价值判断;反馈的目标任务则是应用体育评价信息进行调控。
由此可见,测量时基础、是前提;评价是结果、是目的;反馈是调整、是控制。
体育测量评价的意义:(1)有利于体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正确性;(2)推进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3)提高教师的评价能力,促进体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4)强化学生评价的理念,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体育评价的功能:(1)导向功能:体育评价具有指引方向的功能;(2)监督检查功能:社会各界要了解、考察学校体育的发展状况;(3)激励功能;(4)筛选择优功能;(5)诊断改进功能。
体育测量是指依照一定的法则,对体育领域中事物的属性或特征赋予数量的过程。
为了某种测量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测量构成的系统成为测验。
测量的要素:(1)待测属性或特征;(2)法则;(3)数字符号。
所谓测量量表是指所获得数据属性的表述规则。
(1)名称量表:名称量表又称定类量表或分类量表;(2)有序量表:它含有实数列的第一个特性——有序性。
这种量表比名称量表稍精确些,它不仅将事物及属性分类,而且还在此基础上根据某一标准将其分为若干等级或进行有序排列,但该量表只能定性不能定量;(3)等距量表:等距量表亦称定距量表,它含有实数列的第一和第二两个特征,即有序性和距离。
这种量表的数字按等级排列,而且其间距是相等的,所以它能反映事物的属性或特征的差异大小程度;(4)比例量表:它含有实数列的全部特征,可以表示两个事物特性的差异程度,而且也可以说明它们之间的比率。
测量误差,是指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产生效应,所引起的观测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16853_最新最全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精华版)

2024/1/25
17
观察法
2024/1/25
自然观察
01
在体育课堂或课外体育活动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自然观察,
记录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能、态度等方面的信息。
控制观察
02
在特定条件下,对学生的运动表现进行观察,如不同运动项目
的比赛或训练。
参与观察
03
教师亲自参与学生的体育活动,从学生的角度观察和理解他们
9
身体素质测量
2024/1/25
立定跳远测量
被测量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 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成 绩最好一次。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引体向上测量
被测量者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成直臂悬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引体(身体 不能有附加动作),上拉到下颌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记录引体次数。
2024/1/25
评估体育发展效果
通过对体育发展效果的测 量和评价,评估各种体育 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效果, 为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
促进体育科学发展
通过对体育科学的测量和 评价,推动体育科学的进 步和发展,提高体育科研 的水平和质量。
5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意义
促进体育公平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体育 发展的测量和评价,揭示体育发 展中的不公平现象,为促进体育
在可能的情况下,采用盲测和随机化的方法,使评价者不 知道被测者的身份和背景信息,以避免主观偏见对评价结 果的影响。
26
保证测量与评价的准确性
01
熟练掌握测量方法
评价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各种测量方法和技术,
体育测量与评价

一、名词解释1、体育测量是指依照一定的法则,对体育领域中事物的属性或特征赋予数量的过程。
2、体育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判断体育测量结果,并赋予其价值或意义的过程。
3、内容有效性是指测量内容与拟测属性的一致性程度。
4、相合有效性是指运用一种测量手段所获得的测量结果与一个已被证明有效效标的相关程度。
5、成套测验:有多项指标来测定某个同一机能领域的测验,称为成套测验,又称为组合测验或系列测验等。
6、体型:从体质人类学角度而言,将人体在某个阶段由于受体制遗传性体质、营养、环境或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身体体型特征称为体型。
7、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各部分在空间的相对位置,也有学者定义为,姿势是指人的四肢、头、躯干的相对关系,它反映了人体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等各组织器官的力学关系。
8、体格测量是指对人体整体及各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量度所进行的测量。
9、定量负荷试验:令受试者承受一定的定量负荷后,根据恢复期的脉率、血压等生理指标的不同变化,评定受试者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的机能测验,统称为定量负荷试验。
10、最大力量是指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在工作时克服最大阻力的能力。
11、客观性是间接衡量第Ⅰ过程中测量误差(测试者误差)大小的一种量度。
二、简答1、简述测量的三要素答:⑴、待测属性或特征⑵、法则⑶、数字符号2、简述体育测验的类型并举例说明答:(1)、按测试者人数分类①单个测试者的测验,如身高、体重②多个测试者的测验,如体操比赛中,六个裁判员同时对某个运动员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以剩下的四个分数的平均分作为最后的得分,最后的得分就是运动员的测验值。
(2)、按重复测量次数分类①频数等于1的测验,如测量某人100米跑的成绩,一次测量就完成了测验,该测验的频数为1②频数大于1的测验,如跳远比赛,通常有三次试跳(三次重复测量),三次测量的最大值作为测验值,即三次测量才完成了一次测验,该测验的频数为3。
《体育测量与评价》课件

体育赛事的组织与评估
体育测量在赛事组织中用于确定比赛规则、器材规格等,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安 全性。
通过测量和评估赛事的规模、参与人数、成绩水平等指标,可以了解赛事的影响 力和发展状况,为赛事组织者提供决策依据。
可操作性
评价标准应简单明了,易 于理解和操作,能够在实 际应用中得到有效执行。
个体评价与群体评价
个体评价
关注个体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和 进步,以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群体评价
关注群体在体育活动中的整体表 现和水平,以促进群体共同进步
。
两者结合
在体育评价中应兼顾个体评价和 群体评价,以实现个体与群体的
共同发展。
《体育测量与评价》 PPT课件
目录
• 体育测量与评价概述 • 体育测量的方法与技术 • 体育评价的标准与体系 • 体育测量的实际应用 • 体育测量的挑战与展望
01 体育测量与评价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体育测量与评价是对人体的各种 能力进行量化的过程,包括身体 形态、机能、素质、技术、战术 、心理等方面的能力。
谢谢聆听
未来体育测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体育测量将更加精确、便 捷和个性化,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可靠 的依据。
D
体育测量的方法与技术
02
身体形态的测量
01
身高
测量人体垂直站立时从头到脚的高度。
02
体重
测量人体在标准状态下全身的重量。
03
胸围、腰围、臀围
分别测量人体的胸部、腰部和臀部的周长。
身体素质的测量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
过程评价
体育测量与评价

体育测量与评价名词解释1.体育测量评价:对体育范畴内的现象(身体综合能力)及其相关因素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的一门应用学科,属于方法学范畴。
2.根据法则给事物赋予数量的过程。
(书)人们对某种客观事物数量化的确定。
(笔记)3.体育测量:依照一定的法则,对体育领域中事物的属性或特征赋予数量的过程。
4.测量量表:测量所获得数据属性的表述规则,用以表示测量结果的数字符号的性质和类型。
5.可靠性(信度):测验结果的一贯性、一致性、再现性、稳定性。
6.有效性(效度):测量的结果(成绩)真实地反映测量目的的程度。
7.体育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判断体育测量结果,并赋予起价值或意义的过程。
8.身体形态:指身体的概观性特征,包括器官的外形结构、体格、体型和姿势。
9.体格测量:对人体整体及各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量度所进行的测量。
是研究人体外部形态结构,生长发育水平等必不可少的方法手段。
10.体格评价:可直接用测量获得数据进行绝对值评价,也可把测量数据转换为指数来进行评价。
11.身体姿势:指身体各部分在空间的相对位置,也有学着定义为,姿势是指人的四肢、头、躯干的相关系,他反映了人体骨骼、肌肉、内部器官,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的力学关系。
12.靶心率:获得最佳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心率。
13.血压: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14.最大摄氧量:指人体的呼吸循环等机能达到最高水平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最大氧量。
15.身体素质(身体适应性):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及平衡性等机能的总称,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
16.运动能力: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并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大脑皮质主导下的不同肌肉的协调性。
17.心理健康:指人民对于环境及相互之间具有最高效率以及快乐的适应情况。
广义: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
狭义: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为社会保持同步。
体育测量与评价

体育测量与评价名词解释体育测量——是指依照一定的法则,对体育领域中事物的属性或特征赋予数量的过程。
体育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判断体育测量结果,并赋予其价值或意义的过程。
PWC170机能试验——是指受试者在定量贝多芬心率为170次/min时的稳定状态下,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率。
根据功率的大小,评价心血管机能水平。
最大摄氧量——指人体呼吸循环等机能达到最高水平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最大氧量。
填空1、有效性可分为内容有效性,结构有效性,相合有效性,预测有效性。
2、有效性效标的确定方法:1专家法2总分法3正式比赛法3、体育评价的三种基本形式:1诊断性评价2形成性评价3终结性评价4、评价的类型:1相对评价2绝对评价3进步度评价5、常见的评价量表主要有两种:分值量表和等级量表6、形态测量,包括观察与计量两个过程,属于前者的有姿势的观测,属于后者的有身高、体重和胸围等指标的测量。
7、形态测量的测量点,大多是根据骨性标志来确定的。
而另外一些测量点,则是根据皮肤皱褶、皮肤特殊结构和肌性标志所确定的。
8、身体成分测量的方法:1皮褶厚度法2水下称重法3生物电阻抗法9、心肺功能的测量包括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呼吸系统的机能及最大摄氧量的测量。
10、心率的测量方法主要有脉搏触摸法、听诊法、心率遥测法、心电图记录法四种。
11、布兰奇心功指数的表达式:布兰奇心功指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10012、耐力系数(克瓦斯公式)表达式:耐力系数=(心率X10)/脉压差13、体育测量评价研究的内容主要有理论、方法技术和实践三个部分。
判断1、项目的难易度,可用受试者在该项测验中的成功率表示,成功率越高,难度越小,当然也可用失败率表示,失败率越高,难度越大。
2、胸中点,是测量胸前后径的测点,也是测量胸围的测点。
3、肩峰点,测上肢长和肩宽时都要用到此点。
4、体格评价可直接用测量获得数据进行绝对值评价也可把测量数据转换为指数来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1.体育测量与评价起源于人体测,发源于教育测量.2.测量与评价测量是基础是前提评价是结果是目的3.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即人类学测量时期肌肉测量时期循环技能测量时期运动能力综合性测量时期标准化测量时期4.在祖国经典著作<<内经灵躯>>中的<<骨读篇>>度人体测量方法已经有了较详细有科学的阐述.(判断或选择)5.1914年马丁发现''局部肌肉是全身力量良好标志''的原则,这个观点推动肌肉测量的向前发展1987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编写出版了<<体育测量学基础>>6.抽样误差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样本书量大小个体差异大小抽样方法的合理性7.测量的可靠性分三类一致可靠性稳定可靠性等价可靠性(选或填)8.可靠性的评价方法有积差相关法烈半法方差分析法斯皮尔曼--布朗公式(多选)9.测量的有效性分三类内容有效性结构有效性校标有效性结构有效性常用于心理测量与运动能力成套测验而内容有效性则常用于理论知识测验10.评价形式:诊断评价(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形成期评价(教学和训练是分段进行的)终末评价(是在整个教学和训练过程的最后进行的)11.评价是对测量结果富于实际意义和价值判断的过程,他和测量是密不可分的.(选或名词解释)12.测量评价就是指对被测量事物属性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尺度.常见的有比较标准理想标准个体标准 (名词解释或填空)13.<<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地区性或全国性生长发育标准等就属于比较标准(判断)14.用比较标准进行的评价,是一种相对评价(判断)15.<<等级运动员标准>>就是一种典型的理想标准,用理想标准进行的评价是一种绝对评价(判断)16.评价量表即指将实测数据(原是成绩)换算成分数的规则常见的测量评价表有标准分量表百分位数量表回归量表累进量表 (名词解释)论述:标准量表百分位数量表回归量表累进量表他们的特点和实用的前提条件及作用?答:1标准分量表是一标准差为单位划分评价等级或分数区间值的一种评价量表,使用他的前提条件是:原始资料必须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于正态分布.在体育运动中标准测量表通常被应用于运动能力评分2百分位数量表是以百分位数为单位划分评价等级或分数区间值的一种评价量表.它不仅适用于正态分布的资料也适合于非正态分布的资料.百分位数量表因其简单易懂,一般可用于生长发育的评价测量和群众性效果的评价.第2页5.制定多指标综合评价标准时,应根据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加权6.使用评价标准应注意他的范围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2可比性原则3适用性原则4鉴别性原则5相关性和独立性原则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1确定测验目的和拟侧属性2选择测验3编写测验实施细则4预备实验编制测验的首要问题是确定测验目的(填空)预备测验的目的是?1检验测验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客观性并确立起系数2检查所编织或选择测验的可行性或实用性3根据试验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对测验做进一步的修改,是指趋于完善.从测验目的来说,可分为教学性和研究型两种类型的测验(填空)测验程序的编排,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论述.填空名词解释单选)1逐一测验编排法:是安排所有受试者逐项完成测验的一种方法,他只用于测验项目少,或测验人数少祸首条件限制的测验.2连续测验编排法:是安排受试者连续完成测试的一种方法.此法适用于耗时不一,负荷量不大的测验项目.3循环测验编排法:是将受试者按测验项目分组,然后一一定的次序和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轮流完成各项多人数的测验.(填空)身体形态的测量主要有体格测量.体型测量.身体成分测量.身体姿势测量简答如何获得身体形态准确测量数据资料?答:形态测量时,使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按照规定的姿势和测量点定位,使用标准化的测量方法,严格遵守形态测量的各项规则实测,是活的标准测量数据资料的前提.简答:身体形态测试者须知:1在未提出测量要求时,测试者一般测量受试者的右侧肢体.2测量仪器要保持清洁,测量前必须检验校正测量仪器,测量中应在经过一定人数的测量后,随时校正仪器,以保证测量的精密.3掌握测量方法,熟悉测量点,要去京都较高的小样本测量时,可有专人在受试者身上,标出测量点论述题1.你如何看待测量与评价二者的关系。
答:测量与评价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测量是基础是前提,评价是结果是目的。
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没有科学正确的测量作为前提,就不可能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
而数据不真实,即使评价方法再先进,也不可能接近实际情况的较为准确的价值判断结果。
2.谈谈各种评价量表的特点和前提条件。
答:标准测量表是以标准差为单位划分评价等级,或分数区间值的一种评价量表。
标准分量表的前提条件是:原始资料必须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于正态分布。
百分位数量表是以百分位数为单位划分评价等级,或分数区间值的一种评价量表。
百分位数评价量表的前提条件:百分位数量表因其简单易懂,所以被广泛应用。
一般可以用于生长发育的评价和群众性锻炼效果的评价。
回归量表:是依据一个变量或者多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回归方程。
并以回归方程的估计值为基准,以标准估计误差为单位划分评价等级或分数区间的评价量表。
回归量表的使用前提条件和百分位量表一样,都是对单一指标的评价。
累进量表是依据一定数学方法(抛物线方程、双曲线方程或分段累加等方法)将实测数据进行分值转换的一种评价量表。
特点是:随着运动成绩的提高增长一定的成绩所增加的分数的幅度不断加大,累进量表的使用前提条件:累进量表对优秀运动员是有利的,但对成绩差的明显不利,他不利用调动低水平的人参见锻炼的积极性,所以,累进量表不适合于对群众性体育锻炼的评价。
3.谈谈各种评价的方法的特点。
答:离差法,特点是:属于中等水平的人数很多,而属于好或差范围的人较少,百分位数法,使用与非正态分布资料,有使用与正态分布资料,相关法:适合对必须同时考虑相关影响因素是相关评价,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必须将数据标准化。
多用于单项指标,或两三个指标的评价。
4.体格测量的内容有那些?如何进行体格评价?答:体格测量是指对人体整体几个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量度所进行的测量。
体格评价可直接用测量获得数据,进行绝对值评价,也可以把测量数据转换为指数来进行评价。
体格评价目前国内外常采用多指标的综合评价。
5.何谓体质?如何评价体质的强弱?答: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体育的范畴: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体格、体型、姿势、营养、身体成分等、2:生理功能水平:机体身体新陈代谢水平及各器官系统效能,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柔韧、走、跑、跳、投、攀、爬、4;心理发育水平:本体感知能力、个性、意志、情感等。
5,适应能力: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简答题1.简述体育测量评价的发展历程。
答:体育测量评价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及:人类学测量时期、肌力测量时期、循环机能测量时期、运动能力综合性测量时期、标准化测量时期。
2简述体育测量评价的任务。
答:1、为制定修改教学训练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2、使学生了解个人情况,长处,弱点及能力水平,综合各种信息,客观的认识个人在集团中所处位置及水平差距。
3、提高科研能力。
4、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决策的理论依据。
3.影响测量可靠性的因素有那些?答:1.测量误差,2受试者个体差异及能力水平,3、重复测量间隔时间,4.测量的长度、5、测量容量与类型。
6、成套测量中各单项可靠性水平。
4。
如何提高测量的可靠性?答:降低测量误差;重复测量结果变化较大,可靠性也就随之降低。
测量长度越长,可靠性系数也就越高。
在各种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测量容量越大,则可靠性越高。
速度测量稳定性较高,而心里测量稳定性较低,所以对不同类型的可靠性应规定不同可靠水平,为了提高测量的可靠性应从各个方面分析,排除可能会对可靠性产生影响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5.影响测量的有效性的因素有那些?答:1、受试群体特征2、样本含量及其代表性3、测量的可靠性4、效标选择5、测量的难度与区分度6、如何提高测量的有效性?答:受试群体个体差异大,测验的鉴别能力越强,有效性越高;扩大样本含量不但可以提高样本的对总体的代表性,而且可使随即误差趋于减小,测量的可靠性随之提高;在检验测量的有效性之前,首先检验指标本身的可靠性,会对有效性产生有良好影响;根据指标的特点,以及测量目的等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且可靠性高的效标,以提高测量的有效性;区分度高有效性也会提高,调整测量难度,使测量对个体区分程度达到要求,也是提高有效性的方法。
7.编制测验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答:1科学性原则2、可比性原则3、适用性原则4、鉴别性原则5、相关性与独立性原则8.简述制定和使用评价标准应注意的问题?答:制定评价标准的样本含量2、制定评价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年龄特点3、制定评价标准时应充分考虑性别、地区和种族特点4、制定评价标准时必须注意形态特征的差异、5、制定多指标综合评价标准时应根据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加权。
6、使用评价标准用注意它的适用范围。
9.进行形态测量时如何获取较准确的测量数据?答:形态测量时,使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按照规定的姿势和测量点定位,使用标准化的测量方法严格遵守形态测量的各项规则施测,是获得准确测量数据资料的前提。
10.简述体育运动中身体素质测量评价的意义。
答:1、了解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2、诊断与评价学生身体素质水平。
3、预测学生的运动能力,为运动选材提供依据4、评价体育教学与训练的效果。
5、为该进提高教学训练效果提供科学的依据等。
11.简述速度测量的注意事项?答:不同属性的速度测验不能互相取代,2、位移速度的测验,要求受试者只穿运动鞋,不得穿钉鞋。
3注意安全措施,测验前应嘱受试者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受伤。
4、每次测验后测试者切忌回表、12.如何判断受试者在运动中达到最大摄氧量水平?答:1、当负荷不断增加。
而摄氧量保持不变,运动强度与摄氧量不再保持线性联系。
2、呼吸商大于或等于1.3、负荷时心率每分钟高于180次4、血乳酸的浓度超过70-80毫克/100毫升血液,或者是8-9毫克分子浓度5、主观感觉已精疲力竭。
经一再激励仍不能保持原运动负荷强度。
13.简述体育测量评价。
在科学选材中的具体任务。
答:1、对儿童少年运动员的发育程度进行鉴别,2.获取有关儿童少年运动员现时状态的信息3、确定儿童少年运动员现实状态的水平。
414.影响体质的主要因素有那些?答:1、遗传与体质2、环境与体质3、体育锻炼与体质15.简述理想体质的标准。
1、身体健康,主要脏器无疾病,2、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格健壮,体型匀称,3、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机能4、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和劳动工作能力、5、心里发育健全,情绪乐观,意志坚强,有较强的抗干扰,抗刺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