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纲要精选版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精品文档19页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第一部分规划编制大纲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一)规划背景1. 区位条件2. 地形地貌3. 地质水文4. 经济社会概况5. 上位规划概要6. 相关专项规划概要(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1.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2. 问题及成因分析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一)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二)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1. 排水系统总体评估2. 现状排水能力评估(三)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三、规划总论(一)规划依据(二)规划原则(三)规划范围(四)规划期限(五)规划目标(六)规划标准1. 雨水径流控制标准2. 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3. 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七)系统方案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一)径流量控制(二)径流污染控制(三)雨水资源化利用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一)排水体制(二)排水分区(三)排水管渠(四)排水泵站及其他附属设施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一)平面与竖向控制(二)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三)城市防涝设施布局1. 城市涝水行泄通道2. 城市雨水调蓄设施(四)与城市防洪设施的衔接七、近期建设规划八、管理规划(一)体制机制(二)信息化建设(三)应急管理九、保障措施(一)建设用地(二)资金筹措(三)其他十、附件(一)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二)规划附图要求第二部分关于规划编制大纲的说明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一)规划背景1.区位条件描述城市位置与区位情况。
2.地形地貌描述城市地形地貌概况。
3.地质水文描述城市气候、降雨、土壤和地质等基本情况。
4.经济社会概况描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情况等。
5.上位规划概要(1)城市性质、职能、结构、规模等内容。
(2)城市发展战略和用地布局等内容。
(3)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内容。
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重点分析城市防洪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等与城市排水与内涝防治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的内容。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第一部分规划编制大纲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一) 规划背景1、区位条件2、地形地貌3、地质水文4、经济社会概况5、上位规划概要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二)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1、城市排水防涝现状2、问题及成因分析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一) 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二) 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1、排水系统总体评估2、现状排水能力评估(三) 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三、规划总论(一) 规划依据(二) 规划原则(三) 规划范围(四) 规划期限(五) 规划目标(六) 规划标准1、雨水径流控制标准2、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3、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七) 系统方案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一) 径流量控制(二) 径流污染控制(三) 雨水资源化利用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一) 排水体制(二) 排水分区(三) 排水管渠(四) 排水泵站及其她附属设施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一) 平面与竖向控制(二) 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三) 城市防涝设施布局1、城市涝水行泄通道2、城市雨水调蓄设施(四) 与城市防洪设施的衔接七、近期建设规划八、管理规划(一) 体制机制(二) 信息化建设(三) 应急管理九、保障措施(一) 建设用地(二) 资金筹措(三) 其她十、附件(一) 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二) 规划附图要求第二部分关于规划编制大纲的说明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一) 规划背景1、区位条件描述城市位置与区位情况。
2、地形地貌描述城市地形地貌概况。
3、地质水文描述城市气候、降雨、土壤与地质等基本情况。
4、经济社会概况描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情况等。
5、上位规划概要(1)城市性质、职能、结构、规模等内容。
(2)城市发展战略与用地布局等内容。
(3)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内容。
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重点分析城市防洪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等与城市排水与内涝防治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的内容。
排水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排水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大纲一、前言排水工程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关系到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排水工程的实施方案编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为排水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提供一份大纲,以便工程人员能够系统地进行规划和实施。
二、项目背景1. 项目名称2. 项目地点3. 项目规模4. 项目建设单位5.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三、项目目标1. 主要目标2. 次要目标3. 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四、项目范围1. 工程范围2. 影响范围3. 相关配套设施五、技术要求1. 设计标准2. 施工标准3. 设备要求4. 材料选用六、工程进度安排1. 工程分期2. 各阶段工程进度计划3. 工程实施时间安排七、质量控制1. 质量控制目标2. 质量控制措施3. 质量检查与验收八、安全防护1. 安全生产目标2. 安全管理措施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九、环境保护1. 环境保护目标2. 环境影响评价3. 环境保护措施十、经济投入1. 预算2. 资金来源3. 资金使用计划十一、风险评估1. 项目风险分析2. 风险控制措施3. 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十二、项目管理1. 项目组织架构2. 项目管理流程3. 项目沟通与协调十三、总结1. 实施方案编制的重要性2. 未来工作展望3. 结语以上是排水工程实施方案编制的大纲,各项内容均需细化具体,以确保实施方案的全面性和可行性。
希望各位工程人员在编制实施方案时,能够按照本大纲的要求,做好排水工程的规划和实施工作,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纲要

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纲要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内容包括:第一部分规划文本第二部分规划图纸第三部分规划说明第四部分基础资料汇编第一部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规划目的。
说明规划编制背景及目的。
规划依据。
法律法规、相关规划、有关政策和其他相关资料。
规划范围。
规划原则。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明确规划基准年和近、中、远期的划分。
第二章规划目标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环保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为依据,明确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近期、中期、远期的目标。
建设排水体制适当、系统布局合理、处理规模适度的城市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系统。
实现控制水污染,保护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维护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配置适宜的雨水收集排除系统,消除水涝灾害等目标。
第三章排水体制与分区排水体制。
根据城市发展水平、环保要求等综合因素,明确城市排水体制。
排水分区。
划分城市排水分区。
第四章污水管网工程规划污水受纳水体。
污水管网布置。
根据污水排水分区,明确污水主干管的走向、管径、管材等。
污水处理厂、站。
污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站的建设规模、选址、用地控制,以及周围防护距离控制、污泥处理处置等。
对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出要求。
污水资源化回用。
明确污水资源化回用的途径或提出建议。
第五章雨水管网工程规划雨水受纳水体。
确定雨水受纳体及排放口的位置、数量。
雨水管网系统。
根据雨水排水分区,明确雨水主干管的走向、管径、管材等。
雨水泵站。
雨水泵站的建设规模、选址、用地控制,以及周围防护距离控制等。
提出雨水工程系统的安全运行要求、城市内涝应急措施等。
雨洪调蓄及资源化利用提出雨、洪调蓄利用及雨水资源化途径。
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明确各类排水设施及排水管道近期建设内容,并对近期建设项目进行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等。
第七章规划实施措施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提出政策措施、政策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明确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城市排水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职责。
江西省城镇排水专项规划编制纲要

、自然条件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行政辖区、气候气象、降水与蒸发、水文、工程地质,以及河湖水系、地震烈度、高程系统等资料,包括江湖水系流量、水位特征值,水质污染情况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城镇建设现状
包括社会经济、城镇职能、城镇规模以及用地空间布局,城镇支柱产业、工业及其分布情况等.
、城镇总体规划
(四)雨水系统现状图(含雨水泵站,雨水管道管径、长度、控制点标高、坡度、流向,排水口位置等)
(五)污水系统分区图、污水处理设施近远期建设规划图
(六)污水收集系统近远期建设规划图(含污水泵站、管道规划,并标明管道管径、长度、主要控制点标高、坡度、流向,排污口位置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七)雨水系统分区图
预测规划期限内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量,根据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地原则,明确污泥最终出路,合理确定污泥处置技术路线和消纳主体,规划污泥处置设施选址、规模及用地面积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六)雨水系统规划
分别按照排水系统和汇水区,规划雨水干管地位置、走向,包括新建、改建、扩建管道.提出解决城镇内涝积淹水地措施.给出雨水资源化利用地建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九)再生水利用规划
调查并落实再生水使用对象和用途,根据水质需求,因地制宜确定污水处理厂出水利用技术路线,规划再生水利用设施布局、规模及建设用地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对再生水规模、再生水厂数量、占地、位置进行规划,对出水主要用途给出规划,对出水水质控制目标和工艺给出规划建议.缺水城镇必须考虑再生水利用规划.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城镇性质、规划年限、城镇发展目标、规划区及规划建设用地范围、规划人口.规划总体布局,如主要居住区、工业用地(Ⅰ、Ⅱ、Ⅲ类)面积及分布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建设项目排水设计方案》编制提纲

《建设项目排水设计方案》编制提纲1 建设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a 建设项目的立项批复;b 明确项目位置、类型、性质及用途,如:住宅、工业厂房、商务办公楼等。
c 建设规模:重点描述建设项目用地范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是否跨区、是否跨越河道等;1.2 编制依据a 国家、上海市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b 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c 其他相关资料。
1.3 编制原则1.4 编制范围2 建设项目区域周边排水系统及河道水系调查情况2.1 区域排水系统调查a 建设项目区域排水系统调查应包含排水系统的服务面积、服务范围、排水体制(雨污分流或雨污合流)、排水模式(自排或强排)、排水规模等。
b 调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相关污水输水干线、泵站及污水处理厂等情况。
c 调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相关雨水管网、泵站、雨水调蓄设备及排放口等情况。
d 调查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包括合流管道)的现状和规划情况,包含建造年代、管径、管材、长度、流向、管底标高、埋深、目前使用状况等;e 调查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包括合流管道)的预留接入口情况,包含接入井井底及井顶高程、尺寸、材质、位置、数量等。
2.2 区域河道水系调查调查周边水系情况,河道的水利分片、排放口排入河道的规划以及现状等基本情况。
3 排水设计方案3.1 污水排水设计方案a 污水量计算b 项目污水性质c 污水排放标准要求d 污水排水布置1)管道及排放口布置;2)预处理设施布置;3)专用检测井布置。
3.2 雨水排水设计方案a 建设项目雨水源头减排设施建设规模和内容b 雨水量计算c 管道及排放口布置3.3 雨、污水排放评估a 评估建设项目污水、雨水排放对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水质、水量的影响。
b 评估建设项目建设前后,雨水排放在不同设计重现期条件下排放峰值的差异。
4 其他措施4.1 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对可能出现的排水事故进行分析并制定应急对策。
4.2 对于设置预处理设施的建设项目,应对预处理设施故障工况进行应急排水分析。
河南省城镇排水专项规划编制纲要

河南省城镇排水专项规划编制纲要(试行)一、编制说明为确保我省城镇排水专项规划质量,规范城镇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排水规划方针,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定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制定本规划纲要。
二、编制原则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的排水系统的专项规划设计。
规划应根据详细、确实的现状资料,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结合当地情况因地制宜进行排水体制、排水系统布局、泵站、污水处理厂的全面规划,从工程经济的角度贯彻全系统省资源、省能源的方针。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应与给水工程、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城市竖向、景观水系、城市防洪、再生水利用、污泥集中处置以及其它相关的专业规划相协调。
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划定城市排水范围,确定排水体制。
2. 划分排水系统,估算雨水量和污水量。
3. 确定排水管、渠系统的布局。
4. 确定各污水泵站、雨水泵站、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和规模,并预留其用地。
5. 结合环保规划提出各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等级和污泥的处置途径。
6. 提出实现雨、污水资源化的途径和实施方案。
7. 提出城市排水工程的近期建设规划。
三、成果要求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应有规划文本、规划图册、规划说明书三部分组成。
(一)规划文本1. 概述明确规划编制的目的、目标,规划所适用的对象、空间范围、时间期限等。
2. 排水体制确定城市各区域的排水体制。
3. 污水系统规划划分城市污水系统;确定各污水系统的污水处理工程规模;确定城市污水管网系统的布局和污水主干管(涵)的断面;确定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如果有的话)的位置、规模和用地。
4. 雨水系统规划划分城市雨水系统;确定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和相关参数的选取原则;确定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的布局和主干管渠的断面;确定雨水泵站(如果有的话)的位置、规模和用地。
5. 雨、污水资源化利用规划提出雨水利用的措施;确定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的规模、位置、占地,提出可行的供水对象方案。
排水工程专项规划文本

武潭镇城镇排水工程专项规划文本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排水体制及排放标准的确定第三章污水工程规划第四章雨水工程规划第五章工程投资估算第六章近期排水工程建设规划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1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10一2030)特制定本规划。
第2条《武潭镇中心镇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2010-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是《武潭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的专业规划之一,是武潭镇城镇排水设施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指导性文件,凡在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和水务管理等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第3条编制依据(1)《武潭镇城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3)《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6)《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7)省市有关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标准、规范制定。
第4条规划极限本规划年限与《武潭镇城镇总体规划》相一致,规划期限为2010-2030年。
其中:近期:2010-2015年,远期:2016-2030年。
第5条规划范围北至国道207北侧山体线,西至二广高速中心线,南到莲花城村与莲花坪村行政界线即东四路,东至武潭镇镇界限。
规划区总面积为1087.35公顷。
第6条规划人口城镇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建成区常住人口为3.1万人;远期(2030年):建成区常住人口为4.2万人。
第7条规划原则1、根据统一规划、远近结合、分期实施的指导方针,本着需要与可能利结合的原则,合理制定分期建设项日。
2、充分考虑现有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排水体制。
3、按地势划分排水分区,并与各专业规划相协调。
4、依据《武潭镇城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对排水一程提出全面的综合治理力一案,逐步解决排水存在的问题,使其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纲要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内容包括:第一部分规划文本第二部分规划图纸第三部分规划说明第四部分基础资料汇编第一部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 1.1 规划目的。
说明规划编制背景及目的。
1.2 规划依据。
法律法规、相关规划、有关政策和其他相关资料。
1.3 规划范围。
1.4 规划原则。
1.5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明确规划基准年和近、中、远期的划分。
第二章规划目标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环保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为依据,明确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近期、中期、远期的目标。
建设排水体制适当、系统布局合理、处理规模适度的城市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系统。
实现控制水污染,保护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维护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配置适宜的雨水收集排除系统,消除水涝灾害等目标。
第三章排水体制与分区3.1排水体制。
根据城市发展水平、环保要求等综合因素,明确城市排水体制。
3.2排水分区。
划分城市排水分区。
第四章污水管网工程规划4.1污水受纳水体。
4.2 污水管网布置。
根据污水排水分区,明确污水主干管的走向、管径、管材等。
4.3 污水处理厂、站。
污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站的建设规模、选址、用地控制,以及周围防护距离控制、污泥处理处置等。
对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出要求。
4.4 污水资源化回用。
明确污水资源化回用的途径或提出建议。
第五章雨水管网工程规划5.1 雨水受纳水体。
确定雨水受纳体及排放口的位置、数量。
5.2 雨水管网系统。
根据雨水排水分区,明确雨水主干管的走向、管径、管材等。
5.3 雨水泵站。
雨水泵站的建设规模、选址、用地控制,以及周围防护距离控制等。
提出雨水工程系统的安全运行要求、城市内涝应急措施等。
5.4 雨洪调蓄及资源化利用提出雨、洪调蓄利用及雨水资源化途径。
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明确各类排水设施及排水管道近期建设内容,并对近期建设项目进行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等。
第七章规划实施措施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提出政策措施、政策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明确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城市排水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职责。
第八章附则规定本规划的调整修改、审查批准、解释权归属等程序性内容。
对规划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规范性解释。
第二部分规划图纸1、城市区位图2、城市总体规划总图。
图纸中要明确标注规划居住用地、公共建筑用地、工业用地、绿地用地,河流、铁路等要与其他用地明确区分。
3、城市污水设施及污水管渠现状分布图。
标明现状设施的位置、占地界线、服务范围,现状管渠的分布、管径、控制点的埋深等。
4、城市污水排水分区图。
标明各个分区的界线、分区面积。
5、城市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简图。
以简图的形式标明污水管网各管段的流量、坡度、管径、管长、排水方向等。
6、城市污水工程规划图。
以城市规划总图为底图,标明污水管网的实际敷设路径、管径、管长、排水方向等,标明污水厂站的位置,用地界线、防护距离等。
7、城市雨水设施及雨水管渠现状分布图。
标明现状设施的位置、占地界线、服务范围,现状管渠的分布、管径、控制点的埋深等。
8、城市雨水工程排水分区图。
标明各个分区的界线、分区面积。
9、城市雨水管道水力计算简图。
以简图的形式标明雨水管网各管段的流量、坡度、管径、管长、排水方向等。
10、城市雨水工程规划图。
以城市规划总图为底图,标明雨水管网的实际敷设路径、管径、管长、排水方向等,标明污水厂站的位置,用地界线、防护距离等。
11、城市污水工程近期建设规划图。
以城市规划总图为底图,标明城市近期建设管道的分布、管长、管径,污水厂站的位置、占地面积、用地界线等。
12、城市雨水工程近期建设规划图。
以城市规划总图为底图,标明城市近期建设管道的分布、管长、管径,近期建设雨水泵站的位置、占地面积、用地界线等。
13、相关规划图。
与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密切相关的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城市环保专项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水系专项规划等。
注:图纸比例与城市总体规划图基本一致,一般采用1:5000~1:25000;城市区位关系图宜缩小(1:10000~1:50000);管网布置图可放大(1:2000~1:10000);并标明风玫瑰图;污水管网水力计算简图和雨水管网水力计算简图不要求比例。
第三部分规划说明第一章城市概况及现状分析 1.1 城市概况城市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环境状况等城市基本概况。
1.2 城市排水现状分析城市现状排水体制,排水受纳体,排水口的位置,排水设施的位置、占地面积、规模及使用情况,现状排水管渠的分布、长度及管径,现状排水量等。
1.3 城市相关规划分析与城市排水专项规划密切相关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城市道路专项规划、城市给水专项规划、城市环保专项规划、城市防洪专项规划、流域水污染治理方面的规划,以及已通过可行性研究即将实施或正在实施的排水单项工程设计资料等情况分析介绍。
第二章总则 1.1 规划目的和任务。
说明规划目的和任务。
1.2 规划依据。
说明选定规划依据的理由。
1.3 规划范围。
说明规划范围是如何确定的。
1.4 规划原则与指导思想。
说明规划原则与指导思想是如何确定的。
1.5 规划期限。
说明规划基准年和规划期限是如何确定的。
第三章规划目标说明规划目标是如何确定的,解释规划目标的内容。
第四章排水体制与分区 4.1排水体制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要求、自然条件和受纳水体条件,结合城市排水水质、水量及原有排水设施情况,从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比较、论证,确定适合城市具体情况的合理排水体制; 4.2 城市排水分区根据城市规模、地形地貌等因素,城市可以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和若干排水区域,明确各排水区域的界限、服务面积及排水体制。
第五章污水管网工程规划 5.1污水出路根据城市性质、规模、城市位置、当地的自然条件,环境容量,并结合城市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城市污水受纳体。
城市污水受纳水体的确定要结合城市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注:受纳体是接受城市污水达标排放的地域,包括受纳水体和受纳土地。
受纳水体应是天然江河湖海和人工水库等地面水体;受纳土地应是荒地、废地、劣质地、湿地以及坑、塘、洼等。
5.2污水排水分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结合城市污水受纳体位置进行污水排水分区。
5.3污水量预测及污水处理规模根据城市规模和居民生活习惯等选择城市污水排放定额或污水计算标准,合理预测城市污水排放量。
5.4污水系统布局根据城市规划布局、竖向规划、道路布局、坡向以及城市污水受纳体和污水处理厂的位置规划污水系统。
根据城市规模、用地布局及城市污水系统分布,结合城市污水受纳体的位置、环境容量和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确定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数量、位置;分析污水系统的安全性,从选址、供电、及防洪、防灾等方面提出要求。
5.5污水管渠对污水管渠进行水力计算,确定污水管断面尺寸,并考虑城市远期的发展的需要。
结合城市道路专项规划,确定污水管渠的控制点高程,确定污水泵站的位置。
5.6污水处理泵站设置污水泵站的城市,根据管道水力计算,规划污水泵站的规模、提升高度等。
5.7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规模、占地、污水处理程度,以及污水处理厂周围的卫生防护距离。
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处置途径。
第六章雨水管网工程规划 6.1雨水受纳体根据城市性质、规模、城市位置、自然条件,并结合城市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城市雨水受纳体。
城市雨水受纳水体的确定要结合城市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和城市防洪专项规划等。
6.2雨水排水分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布局、雨水受纳体划分雨水排水区域。
6.3雨水量计算选取合理的计算参数,根据当地暴雨强度公式预测城市雨水量。
6.4雨水系统布局根据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布局、竖向规划以及城市雨水受纳体,规划雨水系统。
根据城市规模、用地布局及城市雨水系统分布,确定城市雨水排放口的数量、位置;分析雨水系统的安全性,从选址、供电、及防洪、防灾等方面提出要求。
6.5雨水管渠依据道路竖向,对雨水管渠进行水力计算,并结合城市防洪规划确定雨水管渠断面尺寸,考虑城市远期的发展及城市防洪需要;结合城市道路专项规划,确定雨水管渠的控制点高程,确定雨水泵站的位置; 6.6雨水泵站设置雨水泵站的城市,确定雨水泵站的规模、提升高度、占地、对周围防护距离的控制等。
第七章近期建设规划7.1 现状合流制管网的改造1、合流制区域的改造利用对现状合流制区域(特别是老城区)进行截流式合流制的改造,遵循以下原则:(1)对现状的一些合流管道进行截流;(2)在汇水区域的划分上,充分结合历史和现状,尽量不作大的调整;(3)对现有的排水主管重点复核排水能力,尽量加以利用,不能利用的按规划进行改造;(4)结合汇水分区和干管系统布局,增设截流干管;(5)结合街巷改造,疏通小区排水出口。
2、分流制区域的改造利用规划分流制区域的改造利用遵循以下原则:(1)现状新建的排水管道按雨、污分流敷设,但是暂时没有污水主干管衔接的,先将污水管接入雨水管道系统,待污水厂及污水管网完善后,再接入污水管网系统,实现雨、污分流;(2)对早期建设埋深较浅的合流排水管,将其按规划雨水量进行管道复核,满足要求的改为雨水管道,不能利用的进行改造。
7.2近期建设内容近期建设内容要有分期、逐步实施的概念,尽量把工程建设的周期和程序相对接,在管网设计中既要考虑不同分期建设管线间的衔接、又要考虑管线敷设所需要地下空间的满足程度。
7.3 近期建设投资估算对近期建设内容进行投资估算。
第八章规划实施措施提出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行政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明确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
第九章附录、附件第四部分基础资料汇编第一章城市概况 1.1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候、水文、气象参数、地震烈度、资源分布等。
城市历年雨水降水统计资料,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以及邻近河流的最高洪水位,常水位等。
1.2 社会经济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区划、人口基本情况、主导产业情况。
1.3 城市历史文化沿革(简述),城市总体布局、基础设施现状。
第二章城市排水现状 2.1城市排水受纳体包括排水口位置、管径、流量、水质等。
2.2 城市排水管道城市污水管渠分布及服务范围,污水管网覆盖率及污水收集率;城市雨水管渠的分布及服务范围,现状城市雨水排除情况。
2.3 城市现状排水大户调查工业废水集中排放量大的企业分布、排水量、工业废水水质以及由企业发展预计带来的排水增加量;城市大型居住小区分布及排水量。
第三章相关专项规划资料包括与城市排水专项规划密切相关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城市道路专项规划、城市给水专项规划、城市环保专项规划、城市防洪专项规划、流域水污染治理方面的规划以及已通过可行性研究即将实施或正在实施的排水单项工程设计资料等情况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