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对人体的七大危害

合集下载

打针输液的危害

打针输液的危害

输液的危害==自杀——来自中央电视台新闻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临床发现“吊瓶”中加入的药物越多其毒副作用就越大,有些药物配合不当,进入血管可发生化学反应沉淀在血管之中。

输液反应:轻者出现头痛.烦躁.关节酸痛.等一系列的病灶反应,重者发烧甚至可导致死亡。

严重危害了人的身体健康!输液治疗尽管作用大,见效快,但危害性极大:1 输液的沉积物导致肺功能下降。

2:长期输液将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引起急性心衰。

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诱发的根源。

3:输液往往伴随着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人体菌群失调,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严重的恶果。

4:消毒不严格,操作不规范,为此每年全国有很多因输液不当付出生命的代价。

什么情况下可以输液?专家认为只有三种情况:1:吞咽困难。

2:严重吸收障碍。

3:病情严重,发展迅速。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为不必要的输液,美国人发明了抗生素,但买一支抗生素比买一支枪要难得多。

而中国人恰恰相反,据调查我国每年使用抗生素18万吨,是美国人的十倍。

国外同行医学界把我们国内医生称为“水医生”小病,慢性病不要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产生“耐药性”产生抗药性后,如果再有病时用其它药就起不到作用了。

用药时一定要慎重,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现在讲回归自然,物理疗法,中国是科技大国,医学界专家不断研究适合人们的绿色疗法——量子医学。

它是21世纪最尖端的医术,治疗一些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和糖尿病的患者,再不用吃药打针了。

从根本上就解决了这一难题,为治愈当今世界的不治之症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健康绿色通道。

《本产品连续四年进入两会,并为两会代表提供治疗服务5千余人》。

并走向世界27个国家,光量子可以帮您走上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的健康之路!。

打点滴对儿童的危害

打点滴对儿童的危害

打点滴对儿童的危害一、打点滴会使你的血液中不溶性微粒增多不溶性微粒是50微米以下的微粒,肉眼看不见,这种微粒可从药液本身产生,也可能由输液用器具,或药液生产时产生,在你输液时进入你的血液中。

有些医生很容易忽视不溶性微粒对患者的潜在性危害。

“打点滴”使药液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由于人体的毛细血管直径一般为4-7微米,那么经常或大量的药物输液进入血管,不溶性微粒就会大量地蓄积在微血管丰富的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内,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微血管的血栓梗塞、肺内肉芽肿、肺纤维化、肺静脉压、肺动脉压增高,以及局部组织水肿、炎症、坏死,甚至引起癌症等。

二、打点滴能降低人身的免疫力,使身体产生抗药性我们人体自身的免逸系统对周围环境的病菌和病毒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

如果一生病,不管是大病还是小病去打点滴,长此以往不仅会增强人体的耐药性,还可能干扰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

输液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经过胃肠道,省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环节。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难以控制的恶性循环,降低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

同时,还容易患上输液依赖证,就是有些人得了一些感冒等小的疾病时吃药治疗很难见效,经常采用输液的方式治疗,导致身体产生抗药性,以后再患同样的疾病如果不打点滴就很难好起来。

三、打点滴会导致自身菌群失调,增加身体感染疾病的机会。

人体的体表及体内有很多细菌,如我们胃肠内就有一些有益的细菌来帮助我们消化,正常情况下保持菌群间的平衡,就不会引发疾病。

过度输液会导致人体固有的细菌菌群失调,增加细菌的耐药性,“超级细菌”的出现已经对我们发出了警告,这种细菌能力超强,一般的药物对其没有任何的杀伤作用,为今后对疾病治疗带来难以想象的不良后果。

四、打点滴也比口服药物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

如果是口服,药物中能引起过敏的杂质可能就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无法被身体吸收,但是打点滴时这些杂质却直接进入了血液,严重的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输液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输液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输液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语音内容
输液可能对人体造成以下危害:
一,发热反应,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人发冷,打寒颤,发热,严重者体温可高达40到41摄氏度。

二,肺水肿,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液体过多,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肺水肿,严重者危及生命。

三,静脉炎,因为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四,空气栓塞,原因在于输液时空气未排净,橡胶管连接不紧密有漏缝,只要少量空气进入静脉,患者就会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之发生呼吸困难,严重者紫绀、缺氧,可导致猝死。

五,恶性药物不良反应,打点滴比口服药物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可以出现患者突发皮疹,瘙痒,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六,肉芽肿危害,输液过程中的不溶性微粒,容易引起肉芽肿危害。

七,医源性感染,打点滴容易引起医源性感染,在药液的生产和组成过程中,被污染或者没有使用一次性针头或者针刺部位皮肤没有消毒好,都可让病毒细菌进入体内引发医源性感染。

输液的危害有哪些,你知道吗?.doc

输液的危害有哪些,你知道吗?.doc

输液的危害有哪些,你知道吗?输液的危害有哪些,你知道吗?您输过液吗?相信几乎每个人都输过,您对输液的危害知道多少?实际情况是中国有95%以上的人对输液的危害一无所知。

中国的现状是有一点头痛感冒都要急三火四的找医生输点抗生素或抗病毒药。

如今,人们已经把静脉输液当成了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无论大病小病都选择输液。

其实,不适当的输液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危及生命。

这在美国是难以理解的。

在美国,对两岁以内的孩子原则上不使用抗感冒药。

在国外输液慎重程度不亚于一台小手术,而国内各大小医院却在争先恐后的输液,医生让你输液你不敢不输,患者要求输液医生不敢不给开,竟然还形成了“吊瓶森林”。

而60%的不良反应出现在输液过程中!专家建议能打针尽量不输液在现实生活中,即使像一般的感冒、发烧、腹泻,很多人也要求医生输液,认为输液可以让病情迅速好转,把静脉输液当成了无所不能的“救命稻草”。

专家提醒,现在许多人对静脉输液存在误区。

任何质量好的注射液都达不到理想的无微粒标准。

滥用输液的结果是钱花多了,身体受到伤害了,严重的甚至失去生命,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毒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了,以后用药时药物效果微弱或失去效力。

误区一:很多患者常说,输液能提高身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病就好得快!不可否认,静脉输液的方法减少了胃酸对药物的破坏,效果比较直接,特别是对那些患有胃病和伴随高烧的患者。

但是,输液也并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液到病除,相反,输液的方式比口服药物有更大风险。

因为输液要求无菌操作,特别是静脉输液,环境必须清洁,否则大气内的细菌、致病微生物会对穿刺部位和输入的液体造成污染,引起患者不良反应。

对于有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及老年人,不适当的输液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

所以,从安全用药的角度讲,如果不是十分必要输液的话,可以用服药或肌肉注射来治疗。

误区二:在我们身边很多人认为,输液效果好,无论大病小病都选择输液。

相关专家认为,对付普通的病毒性感冒发烧,最好的办法是多休息、大量喝水、补充维生素C。

为什么要让孩子少输液?孩子输液一次,大脑停止发育七天

为什么要让孩子少输液?孩子输液一次,大脑停止发育七天

为什么要让孩子少输液?孩子输液一次,大脑停止发育七天输液是直接介入到血管,影响到血液、心、肺大小循环,中医说液体为阴水,易于“(寒)饮邪袭肺”,如果是寒凉所致感冒、咳嗽、肺炎、心血管供血不足等,大量输液,易于导致寒饮凌心射肺,咳喘、胸痛加重,甚至出现心衰,故一般不宜大量输液1、限输液从二甲医院延伸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广东、山东、广西等地相继发文明确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诊所、门诊部,逐步减少门诊静脉输。

2、从限制门诊输液扩大到限制儿科输液。

之前,各地限输液的政策都是限制医院门诊,将儿科和儿童医院刨除在外,但近期从监管上我们能看到,限制门诊输液的范围逐渐扩大到限制儿童输液。

3、限制输液从剂型上限制,修订说明书,能口服不输液。

4、限制输液从线下监管,转为线上线下双监管。

建立医院静脉输液的联网体系与大数据监控平台,定期通报监测结果,以此监控全国输液状况,该平台已在湖南地区试点。

5、限输液从抗菌药物转向中药注射剂。

6、限制输液覆盖到中医类诊所,中医类诊所禁止输液。

95%以上国人对输液的危害一无所知!据了解,全国最早实行门诊不输液的医院位于浙江杭州的邵逸夫医院。

该院早在1998年即停止门诊输液,医院也没有输液大厅。

国内约有21000家医疗机构被要求停止输液!但这仍然没有彻底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严重的过度输液现象。

现状是:中国有95%以上的人对输液的危害一无所知,并对输液治疗过分依赖!有一点头痛感冒都要急三火四的找医生输点抗生素或抗病毒药。

如今,人们已经把静脉输液当成了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无论大病小病都选择输液。

这在国外是难以理解的!在美国,对两岁以内的孩子原则上不使用抗感冒药,对输液的慎重程度甚至不亚于一台小手术。

而国内各大小医院却在争先恐后的输液,医生让你输液你不敢不输,患者要求输液医生不敢不给开,竟然还形成了“吊瓶森林”中国每年输液104亿瓶,平均每人8瓶,多么可怕的数据!为什么要让孩子少输液?1、老人、小儿体质生理上或者发育未成熟,或者生理性衰老,多数心、肺、肝、脾、肾脏功能、免疫功能欠佳,易于受到多种外界因素影响;2、输液是直接介入到血管,影响到血液、心、肺大小循环,中医说液体为阴水,易于“(寒)饮邪袭肺”,如果是寒凉所致感冒、咳嗽、肺炎、心血管供血不足等,大量输液,易于导致寒饮凌心射肺,咳喘、胸痛加重,甚至出现心衰,故一般不宜大量输液;液体性质属寒,易于伤人阳气,长期累积,伤及小儿肾阳,免疫力低下,易于感冒、鼻炎、过敏;3、感冒多因感受、触冒风寒等多致,属于寒性者多,本当予以辛温解表,现在医院输液多数给予性质属于“苦寒”的抗菌素、清热解毒药物,不利于肌表本较轻微的寒邪向外透发、透散,更易于闭郁邪气,损伤阳气,甚至停痰成饮,凝结于咽喉、鼻腔,导致小儿慢性咽炎、鼻炎、扁桃体肿大;-4、输液液体属寒,易于伤肺,中医认为肺与胃经络相互联络,伤肺则易于伤胃,所以易于导致小儿恶心、呕吐,胃气虚衰,饮食减少,进一步抵抗力下降;5、输液时输入大量抗菌素等药物,很多副作用可能短期不能表现出来,甚至药物研究也未能发现,输液者则成了药物了临床试验的“受试对象”;6、体质虚弱、心肺功能不佳者,过激、过急、过快、大量输液,易于造成心肺功能衰竭;-7、输液用药量较大,一般情况下,能口服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不输液,输液本多为急救、补充液体而设,不单是为了输抗菌素;-8、输液常因医院环境、消毒不彻底、意外接触、液体本身质量或不洁等导致输液反应,严重者或抢救不及时、不正确者可能出现生命危险;9、一般轻微的感冒、发热,是机体的正常、应激、免疫反应,对机体是一次锻炼,体温升高、白血球升高,人不舒服,细菌、病毒也不舒服,对体内某些细菌、病毒也是一次打击和杀灭;-10、大量输液、给予抗菌素,对体内正常、有益的菌群也是一次残酷的、不人道的“大屠杀”,严格地说是心甘情愿地“自杀”行为;-11、输液疼痛,小儿受罪;输液“有毒”(药即是毒,直入心血),血液“污染”,肝肾“中毒”。

2019年育儿知识:给宝宝输液有什么危害

2019年育儿知识:给宝宝输液有什么危害

2019年育儿知识:给宝宝输液有什么危害
危害一:引起过敏
宝宝身体的抗过敏系统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在输液的时候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出现头晕、恶心、皮肤红肿等不适症状。

危害二:药物不良反应强烈
“是药三分毒”,不论是什么药物,都有可能使身体产生不良反应。

口服药物时,经过肠胃消化、肝脏排毒等,能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

而输液是直接将药物输入血液中,未经身体的消化吸收,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而且来得又快又猛。

危害三:容易引发意外
输液短则40分钟,长则可能两三个小时。

在输液期间,人是不能动的,因为动了有可能会使针头移位。

但宝宝通常好动,很难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所以宝宝在输液的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跑针等意外情况。

有的宝宝在输液的过程中,有可能对调节点滴的开关产生兴趣,就自己动手“调节”,使点滴速度加快。

液体主要成分是水,额外的水被快速注入血管,会增加心肾负担。

危害四:产生输液依赖
宝宝生病输液,会比其他宝宝容易生病,而且再生病时吃药就很难好,基本都需要输液。

这是因为输液直接将入侵身体的细菌“消灭”,宝宝身体没有形成抗体。

另外过度输液会让一些病菌产生耐药性,当宝宝因为这些病菌而生病时,吃药和打针就比较难好,这时父母又会要求输液,形成依赖。

危害五:安全隐患高
如果药液在生产或储藏的过程中被污染,或者没有使用一次性针,或者针刺部位的皮肤没有做好消毒工作,都有可能让病菌进入身体里,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会使病菌随着血液扩散至全身,引起败血症等更为严重的后果。

打点滴对人体的危害

打点滴对人体的危害

打点滴对人体的危害1.降低免疫力: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经过胃肠道,省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环节。

2.损伤人体肝脏和肾脏:“是药三分毒”。

输入的药液进入人体后,大部分都要经过肝脏代谢,最终由肾脏排出体外,这会加重肝肾的负担。

3.导致菌群失调反复感染:过度输液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为今后的治疗带来难以想象的不良后果。

4.输液可能引起血管硬化:输液对血管来说是一种刺激,长期注射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还易引发静脉炎,出现红肿疼痛、局部体温升高,甚至造成血管硬化等问题。

5.微小颗粒堵塞毛细血管:静脉注射剂容器及瓶塞材质中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血管后,在体内的潜伏期可长达几十年,可能会形成肺内肉芽肿、静脉炎,甚至诱发肿瘤。

儿科:根据患儿情况决定是否输液1. 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 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 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 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不需要输液疾病清单妇科:抗生素可能破坏“微生态环境”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1.电解质输液用以补充体内水分、电解质,纠正体内酸碱平衡等。

如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注射液等。

2.营养输液用于不能口服吸收营养的患者。

营养输液有糖类输液、氨基酸输液、脂肪乳输液等。

糖类输液中最常用的为葡萄糖注射液。

氨基酸输液与脂肪乳输液将在后面专门论述。

3.胶体输液用于调节体内渗透压。

胶体输液有多糖类、明胶类、高分子聚合物类等,如右旋糖酐、淀粉衍生物、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

4.含药输液含有治疗药物的输液,如替硝唑、苦参碱等输液。

1、带来抗生素滥用::输液不合理很多为过度输液。

过度输液与过度用药密切相关,直接后果就是抗生素滥用。

导致人体正常菌群失调,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以及细菌抗药性的增加。

经常输液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经常输液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经常输液对人体的危害程度1.肺水肿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水肿,严重者有生命危险。

有心力衰竭或心脏病史的患者,快速、大量输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诱发肺水肿。

2.静脉炎因为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3.发热反应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人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高热达40~41摄氏度。

心肺负荷过重在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一般>3 000 ml,或输液滴速过快者,会使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心肺负荷过重、心肌受损可致心衰和急性肺水肿。

患者可突然出现心悸气短,端坐呼吸或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重者痰液可从口鼻涌出等症状。

空气栓塞静脉输液时输液皮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衔接不紧致漏气,液体输完后未及时添加或拔针、加压输液时无人看守液体迅速排空均可发生空气栓塞。

空气输入血管将会阻塞右心室肺动动脉,使血液不能顺利进入肺内。

患者可突然出现胸部阻塞或胸骨后疼痛异常,继而出现极度呼吸困难和严重缺氧发绀等症状,甚至立即死亡。

换季时,是发烧感冒的高峰期,大医院的输液室,往往挤得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大家如果是常规疾病需要输液,直接去社区医院,或者在大医院开药,去社区医院输液即可。

毕竟大医院人多而杂,患者不能马上被安置,交叉感染几率大,且护士的照看也容易出现盲区。

毕竟输液也属于有创治疗,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输液反应,比如过敏等。

万一出现状况,家属根本没有条件进行应急或抢救。

有些药物有迟发性的过敏反应,如果不方便去大医院,可以到附近的社区医疗机构输液,最好不要在家擅自操作。

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如果只是常规输液,第一次或前几次应在医院里输,待观察确无过敏反应后,也可以请社区医务工作者上门输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5/24
长此下去,就会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静脉压增高、肺动脉 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微粒堵积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 血、缺氧、水肿和炎症、过敏等。随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 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大,形成肉芽肿。
2020/5/24
7.医源性感染
在几种给药方式中,打点滴是最危险的。打点滴穿透皮肤屏障,直接 把药液输入血液中,需要严格的无菌处理。如果药液在生产或储藏过 程中被污染,或者没有使用一次性针头,或者针刺部位的皮肤没有消 毒好,就有可能让病毒、病菌进入体内。
2020/5/24
北京某医院在对“吊瓶”检查中发现,在1毫升20%甘露醇药液中,可 查出粒径4-30微米的微粒598个。在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霉素的药 液中可检出粒径2-16微米的微粒542个。一毫升药液中含有这么多微粒, 那500毫升药液中就会有20万个微粒。由于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 只有4-7微米,如果经常打“吊瓶”,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 在心、肺、肝、肾、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中。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 万以上。当前有的村卫生所或医院为了骗钱,“凡病皆吊瓶”的现象非 常严重。哪怕是牙痛、伤风感冒等小病,也要挂“吊瓶”。专家调查发 现,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据世界卫生组 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触目惊心的滥用输液,不合 理用药已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
2020/5/24
5.“恶性”药物不良反应
打点滴也比口服药物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如果 是口服,药物中能引起过敏的杂质可能就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无法 被身体吸收,但是打点滴时这些杂质却直接进入了血液,严重的能引起 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近来媒体频频出现患者因为使用了中药注射液而 突然死亡,就是这个原因引起的 。
1.发热反应
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人发 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高热达40~41摄氏度。
2020/5/24
2.肺水肿
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 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水肿,严重者有生命危险。有心力衰竭或心脏病史 的患者,快速、大量输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诱发肺水肿。
2020/5/24
随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大,形 成肉芽肿。有一学者对一个一生输过40升“吊瓶”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 该尸体仅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塞堵。
2020/5/24
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病原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会 有生命危险。如果医疗环境中不能做到完全无菌,则会导致交叉感染。
2020/50/5/24
还曾有媒体曝光某医院在输液瓶中发现黑色絮状物。有医生表示“药物不 良反应最终还是药物本身的原因,但是静脉滴注导致了这种不良反应的加 剧,严重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欣弗”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 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引起严重不良反应让人触目惊心,挥之不去的 痛。
2020/5/24
2020/5/24
3.静脉炎
因为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 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 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2020/5/24
4.空气栓塞
原因在于,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只要少量空气 进入静脉,患者就会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绀紫 和缺氧,并可导致猝死。
2020/5/24
中国的过度治疗,包括滥用抗生素和过度输液,已经在为“医药带来的 害处多于带来的好处”做出生动的解释。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之一是,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但是这一原则早就在中国被突破,人们最常 见的治疗方式之一,就是输液和使用抗生素。
2020/5/24
过度输液有害,没有哪个医生不知道,为何“明知故犯”不外乎是为了个 人和单位的利益罢了,杜绝输液过度治疗,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医生自律、 病人及其家属配合外,要靠制度保障医生待遇,约束医生行为;保障医疗 机构正常运转,制约医疗机构“高大全、奇新尖”盲目扩张逐利行为,才 有可能制约盲目输液过度治疗。下面介绍输液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引起全 民警202示0/5。/24
2020/5/24
6.肉芽肿危害
最近,英国一名25天的新生儿因肠炎死亡,治疗后期曾输液数千毫升, 在其肺病理切片中发现了肉芽肿,这是由于大量输液带来的不溶性微 粒造成的。 近几十年来,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人 的肉眼可以看到直径在50微米以上的微粒,而恰恰是那些直径在250微米之间,肉眼看不见,会移动,不能在体内代谢的有害微粒进入 血管,导致了各种输液污染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