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课教案

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课教案

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俗;2. 研究中秋节的相关诗词和歌曲;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PPT和投影仪;2. 中秋节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材料;3.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和手工制作材料。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秋节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中秋节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了解中秋节(10分钟)讲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俗,包括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活动。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感受中秋节的氛围。

3. 研究诗词和歌曲(15分钟)研究中秋节相关的诗词和歌曲,如《静夜思》、《月亮代表我的心》等。

通过朗诵和唱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音乐感知能力。

4. 制作手工艺品(20分钟)提供中秋节的手工制作材料,如月饼模具、彩纸、剪刀等,让学生动手制作中秋节的相关手工艺品,如月饼盒、灯笼等。

通过制作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5. 总结和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手工艺品,并分享自己对中秋节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强调中秋节的重要意义和传统文化的价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的手工艺品的完成度和质量;2. 学生对中秋节的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3. 学生在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庆祝中秋节,并回顾班会课的内容;2. 组织学生进行中秋节相关的绘画比赛或歌曲朗诵比赛;3. 在其他课程中融入中秋节的元素,如数学课上用月饼模具进行几何图形的制作。

以上为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小学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优秀5篇

小学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优秀5篇

小学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优秀5篇小学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1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且在中秋来临之际激发学生熟知经典、吟诵经典、热爱经典、亲近经典,大队部在中秋节前后,组织开展“月圆国圆,传承经典”主题活动。

二、活动主题:月圆国圆,传承经典三、活动时间:9月21日——10月10日四、活动内容:(一) 中秋读月1、(9月24日)国旗下讲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给学生讲述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并且倡议每位同学节日期间做到“家圆”——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人圆”——给在无法团聚的。

远方的亲人发一条节日祝福短信;“国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早日统一立下壮志。

2、(9月24日——9月28日)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晨会课各班开展有关的活动。

(二) 中秋忆月1、(9月24日——9月28日)各中队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展示在教室布置及黑板报“特色板块”中;2、(9月24日——9月28日)各中队完善班内或黑板报“心愿”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节日祝福写在“心”上。

3、(9月28日)各中队举行一次中秋诗会,主题为“传承经典诵中秋”。

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中秋赏月:1、开展一次“弘扬美德圆中秋”亲子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贺卡,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一、二年级)2、开展“快乐体验暖中秋”志愿者活动,学生利用中秋节小长假给长辈送月饼,送温暖,并写下体验日记。

(三、四年级)3、“月儿圆圆画中秋”:五年级节假日完成一份以“中秋”为主题节日小报;六年级节假日完成一份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节日小报。

(每个中队上交5份)。

小学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2教学课题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课型新授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知道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模板(通用9篇)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模板(通用9篇)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模板(通用9篇)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1一、活动理念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意义与主旨是“团聚”。

团聚与和谐紧密相连,团聚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

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阔师生的民族情感。

二、活动时间20xx年9月24日——9月28日三、活动支配第一阶段:佳节思月——主题阅读活动内容:1、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诵读。

2、实行一次中秋主题班队会。

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聚、和谐的华蜜,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

负责人:各班班主任及语文老师其次阶段:佳节忆月——沟通展示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制作一份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年级内进行评比。

负责人:各班班主任第三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开展一次“小小月饼寄深情”关爱活动。

组织部分同学参观南通麦蒂酥公司,了解月饼的生产过程,并与麦蒂酥公司的领导一同慰问福利院的孤寡老人。

参观的同学写一篇活动随感。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2一、活动目的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节的思乡之情和祝愿团聚的美妙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育学生良好的国学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

二、活动时间9月x日--9月x日三、活动内容1.中秋月圆知多少。

让学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美食等学问、图片等,沟通、探讨、展示中走近中秋文化。

2.赏月品月话月饼。

中秋月圆夜,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赏月品月饼,三代人从品种、味道、价格、包装等方面话一话、比一比各自童年的月饼。

3.佳节感恩送祝愿。

(一年级)中秋节自制一张精致的爱心卡,写上一句祝愿的话语,送给自己最亲近的人,传达感恩祝愿之情。

4.追根溯源话中秋。

(二、三年级)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制作一张中秋节小报(a4)。

三年级中秋节班会教案优秀5篇_1

三年级中秋节班会教案优秀5篇_1

三年级中秋节班会教案优秀5篇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快乐!看来,我们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三班级中秋节班会教案精选篇3一、活动目的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始终,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大力弘扬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以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展示中秋节团聚、和谐的文化魅力,引导学生进一步认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着力营造友善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活动时间中秋节当天三、活动内容1、开展一次中秋绘画比赛以“团聚、和谐”为主题,深化挖掘中秋内涵,进行一次绘画比赛。

要求:(1)绘画种类为儿童画;纸张均为A4纸竖版;(2)作品主题鲜亮、题材新颖,作品表现手法不限,画面要保持整齐。

(3)9月9日每班上交10份参展评比。

2、记录我们的中秋节号召师生乐观参与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如社区文艺联欢、灯谜竞猜、中秋赏月等一系列活动。

要求:9月9日每班上交活动日记2篇、活动照片电子版2张。

3、进行一次经典诗文朗诵会为提升情感境界,开展经典诗文朗诵会,精心选择有关中秋节的佳作进行朗诵比赛。

要求:(1)每班经过初选,确定2名同学进行朗诵;(2)有感情的朗诵,建议只做好PPT;4、开展一次网上寄语活动中秋节期间,鼓励学生利用、邮箱、手机等平台向异地生活的亲人、同学、朋友传达节日的问候,在人人思亲情、家家四团聚的氛围中,巩固家庭和谐的情感基础。

要求:9月9日每班上交3份截图。

各班级要把组织开展中秋节主题活动作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营造“团聚、和谐”的节日氛围,推动活动有效开展。

三班级中秋节班会教案精选篇4一、活动目的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节的思乡之情和祝愿团聚的美好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国学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的教案模板(精选13篇)

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的教案模板(精选13篇)

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的教案模板(精选13篇)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的教案模板(精选1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的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月亮是会变化的,中秋节的月亮是圆的。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学习围绕主题“月亮”进行谈话。

3、喜欢与同伴交谈,并安静地倾听同伴说话。

活动准备:1、不同造型月亮的`图片(弯月、圆月)。

2、有关中秋赏月的1幅图画。

3、学生用书、教学挂图、磁带、CD、练习册。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孩子们昨天在家里有没有吃月饼呀!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呢?昨天为什么要吃月饼呀?(请几个孩子来回答)2、因为昨天是8月15中秋佳节,每个人的家里都有圆圆的月饼吃,圆圆的月饼又香又甜真好吃。

二、学生欣赏中秋节的图画。

1、教师:你们见过月亮吗?图画里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你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请几个同学回答)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指导,提醒学生安静地倾听同伴说话。

教师:一个同学在说话的时候,其他同学要安静地听他说,等他说完以后再补充。

3、教师边出示月亮的图片边请学生回答:月亮有时候是圆圆的,有的时候是弯弯的。

4、教师完整地朗诵一遍儿歌。

教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关于月亮的儿歌。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提醒同学仔细倾听)三、学生学习儿歌。

1、教师:儿歌里说月亮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时候变成圆圆的呢?(请几个同学来回答,老师给学生提示及补充)2、儿歌里面说中秋到,月儿圆圆庆国庆,那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

3、教师: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这首儿歌。

根据学生对儿歌的熟悉度,可重复几次。

4、学生集体念一遍儿歌。

同学们真棒!我们知道了中秋节的时候,月亮是圆圆的,圆圆的月亮就像我们的小圆脸。

四、学生画一画月亮。

教师:请同学们在练习册上画一个你喜欢的月亮2、学生传书(老师继续教孩子学习传书)活动结束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的教案篇2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风俗。

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精品---
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新沟小学马金花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使学生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和意识,重视友情、亲情,理解“团聚团圆”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义,从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第一主题:话说中秋
1、齐读班会主题,交流对主题的理解。

2、中秋知识竞猜。

3、介绍、欣赏有关中秋节的故事。

4、了解其他国家如何过中秋节。

5、学生表演中秋节目。

第二主题:自制分享月饼
1、自制月饼
2、举办月饼宴
第三主题:交流感悟
第三阶段:总结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传统佳节中秋文化,关于月亮传说、中秋习俗、诗词歌赋、中秋灯谜等,从中深刻体会中秋节的意蕴,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让学生初步懂得人类优秀文化的共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信念,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精品。

三年级中秋队会教案

三年级中秋队会教案

三年级中秋队会教案教案名称:中秋节的传统故事与风俗习俗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故事。

2.学习中秋节的风俗习俗。

3.培养学生的节日意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认识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故事。

2.掌握中秋节的风俗习俗。

三、教学难点:1.讲述中秋节的传统故事。

2.理解和运用中秋节的风俗习俗。

四、教具准备:1.中秋节的相关图片和文化制品。

2.中秋节的实物道具,如月饼、灯笼等。

3. PPT展示。

五、教学过程:Step 1情境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春节时的习俗,与中秋节相比有什么不同?2.学生回答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秋节的传统故事与风俗习俗。

Step 2讲述中秋节的传统故事(15分钟)1.展示中秋节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猜测中秋节是什么节日。

2.向学生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故事——嫦娥奔月的故事。

3.讲述故事时,可以辅助使用PPT或实物道具,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Step 3中秋节的风俗习俗(15分钟)1.展示中秋节的风俗习俗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一些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玩灯笼等。

2.与学生分享中秋节的风俗习俗的含义和做法。

Step 4互动学习与实践(2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家庭中过中秋节的习俗。

2.引导学生体验中秋节的风俗习俗,如制作灯笼、品尝月饼等。

Step 5总结回顾(5分钟)1.学生集体总结中秋节的传统故事和风俗习俗。

2.提问学生,中秋节是为了庆祝什么?有什么意义?六、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向爸爸妈妈询问更多关于中秋节的风俗习俗,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鼓励学生带回家制作中秋节的相关手工作品,展示在班级中。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秋节的传统故事与风俗习俗,培养学生的节日意识和文化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和实物道具,使故事更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要注重互动学习和实践,让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和感受中秋节的文化活动。

2024关于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设计模板

2024关于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2024关于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设计模板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学科:小学语文(或其他相关学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起源、传统习俗和文化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2. 如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中秋节相关的历史背景、故事、习俗等资料。

2. 教学课件或黑板报。

3.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主题进行研究和展示。

学生准备:1. 提前了解中秋节的基本信息。

2. 查阅相关资料,为小组主题展示做准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秋节的历史起源和传统习俗,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中秋节的历史起源、传统习俗和文化意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

3. 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主题进行研究和展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展示(5分钟)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其他学生倾听、提问。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并反思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四、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中秋节的短文,谈谈自己对这一传统节日的认识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秋节的历史起源、传统习俗和文化意义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分组讨论、展示和提问的积极性、主动性。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热爱和传承意识的培养。

六、教学延伸活动1. 举办中秋诗词朗诵会:邀请学生朗诵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词,感受古人对这一节日的赞美之情。

2. 制作中秋主题的手工艺品: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月饼、灯笼等传统手工艺品,传承民间技艺。

3. 开展中秋主题的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描绘出自己心中的中秋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
教学要求:
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

2、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传奇故事。

教学过程:
一、齐读班会的主题“月儿圆圆话中秋”,交流对主题的理解:
(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中秋节来历
中秋节是东亚的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不单单是华人的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韩国的传统节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但并没有说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朝以后,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一般认为,中秋节开始盛行于宋朝,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了。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三、中秋知识竞猜:
1、中秋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我们知道些什么习俗都可以说出来哦,看谁说的多?(拜月娘、赏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饼等等)
四、故事引趣:
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

“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

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嫦娥奔月》
2、继续介绍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听了嫦娥姑娘的故事,老师觉得中秋节真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啊。

它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呢。

(看时间待定) 月中玉兔吴刚伐挂树
五、优秀诗文诵读:《静夜诗》《古朗月行》《水调歌头》等。

六、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我们班级如何过明天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

老师感到好开心!希望大家永远齐心协力,共同出谋划策做好每一件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