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十大盗墓狂人盘点:秦始皇陵他都进去过
历史趣谈秦始皇陵暗藏百万巨蟒 盗墓贼九死一生被吓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秦始皇陵暗藏百万巨蟒盗墓贼九死一生被吓傻
导语:秦始皇陵地宫之中到底有什么,恐怕世界没有人知道,不过这并不妨碍人类的探索之心,最近,一位自称盗过秦始皇陵的盗墓贼说,他曾进过秦始皇...
秦始皇陵地宫之中到底有什么,恐怕世界没有人知道,不过这并不妨碍人类的探索之心,最近,一位自称盗过秦始皇陵的盗墓贼说,他曾进过秦始皇陵地宫之中,并在里面发现了百万条巨蟒,如此骇人的说法,到底是真是假呢?让我们一起往下看看吧!
秦始皇陵是考古学家一直关注的千年古墓,它的神秘和神奇给世人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
从古至今千年未被盗,但却迟迟不动工,据小道消息透露,秦始皇地宫中有百万巨蟒守护!秦始皇是历史上的大人物,就算是千年后的现在秦始皇陵也是世界闻名,但令人惊讶的是,秦始皇的辉煌事迹并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更多的是秦始皇陵的诡异事件,30年前,考古学家在陕西找到了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的发现一度震惊世界,但却在发现后的第二个月就停止挖掘,一直到现在,很多的考古爱好者都非常的疑惑,难道考古队在秦始皇陵中,发现了什么重大的秘密吗?
此后,就有很多关于秦始皇陵的留流言传出,有人说考古学家当年发现秦始皇陵时,非常的兴奋,便开始挖掘,但在挖到秦始皇地宫的时候,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秦始皇陵中到处都是死人的尸体,散发着腐味,都被地宫中的水银淹没了,很多人的尸体都被腐蚀的,只剩一堆白骨,非常的慎人,考古学家当时目测了一下,秦始皇地宫中的水银可达上万吨,考古队也许就是因为这才放弃的。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古代最神秘三大皇帝陵 一个不能挖 一个挖不动 一个找不到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座非常神秘的古墓。
这三座古墓,一个不敢挖,一个挖不动,一个找不到。
这座不敢挖的古墓便是秦始皇的陵墓;而挖不动的陵墓便是武则天的乾陵;最后找不到的便是成吉思汗的陵墓。
秦始皇陵和武则天的乾陵都坐落在陕西的关中平原。
自古中国就有一句古话:江南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在这里就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秦始皇陵坐落于骊山脚下,这里依山傍水,在风水上讲简直就是五星级的龙脉之地。
秦始皇陵气势十分宏伟,在秦始皇陵左前方就是渭水,正前方就是一望无际的八百里秦川。
在秦始皇陵的南侧是蓝田,这里盛产古代顶级玉石蓝田玉。
在西侧就是六朝古都西安,稍远一点就是咸阳,在古代这里就是全国的最核心地段。
而秦始皇陵正前方100里左右恰好就是中华始祖的黄帝的黄帝陵。
两座陵墓的中轴线刚好对齐,这是人为设计还是巧合就不得而知了,在古代没有精确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居然能设计这么精确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经过有关专家检测发现,在陵墓之下汞含量异常超标,这就引发人们无数的猜想。
据古籍记载,在秦陵中有水银做成的江河湖海等。
在秦陵四周墙壁还有永不熄灭的长明灯,还有黄金制作的华夏地图,而陵墓穹顶就是夜明珠所制成的星空,陵墓内部存放着无数的奇珍异宝。
虽然秦陵设计如此富丽堂皇,但是几千年来却没有任何盗墓贼敢来盗掘。
从古代至今,只要是被盗墓贼盯上的陵墓几乎就没有没被盗过,但是秦始皇陵即使知道里面有无数奇珍异宝富丽堂皇,为何却无人敢来,一直是一个谜,可能只有当我们国家有足够先进的技术时,可以进行国家考古秦陵时,这个谜团才会解开吧。
乾陵其实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
乾陵也是坐落于关中平原,背靠黄土高原,南侧就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乾陵的风水也是无可挑剔。
关于乾陵传说也是神乎其神,相传《兰亭序》的真迹就存放于乾陵之中,不仅如此,乾陵之中还存放着几百吨的绝世珍宝和各种精品文物。
在乾陵东部一字排开的有18座唐代其他帝王的皇陵,但是这18座皇陵无一例外全部都被盗过,唯独只有乾陵是没有被盗过。
盗墓者的历险揭秘中国古代盗墓者的历险故事

盗墓者的历险揭秘中国古代盗墓者的历险故事中国古代盗墓者的历险故事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盗墓者是一个神秘而又引人遐想的存在。
他们经历了许多惊心动魄的冒险,为了寻找宝藏和古代文物而不惜一切代价。
他们的故事充满着传奇和神秘,让人们陶醉在古代盗墓者的世界中。
一、秦始皇陵的历险古代盗墓者最有名的故事之一就是与秦始皇陵相关的传说。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墓葬之一,拥有世界闻名的兵马俑。
然而,由于陵墓内蕴含丰富的财宝和珍贵的文物,吸引了无数盗墓者的目光。
据史书记载,有一位名叫张良的盗墓者曾经深入秦始皇陵的地下。
他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危险,但他并没有退缩。
一路上,他巧妙地躲避了陷阱和守卫,成功进入了陵墓内部。
他见到了数不清的宝藏和文物,但他没有贪婪地拿取,而是选择了将这些珍宝留给后人。
他认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比贪图个人利益更重要。
二、无名古墓的历险除了秦始皇陵,中国古代还有许多无名的古墓,里面埋藏着未知的秘密。
有一位名叫刘勇的盗墓者就以其无畏的勇气而闻名于世。
刘勇曾经冒险进入了一座荒废已久的古墓。
在拿到一份古代地图的帮助下,他准确地找到了隐藏在地下的宝藏。
然而,这座古墓充满了各种陷阱和机关。
刘勇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来解决这些难题,才能一步步接近宝藏。
最终,他成功地获得了宝藏,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他的经历让人们明白了盗墓者所面临的危险和困难。
三、寻龙传说的历险在古代中国,有一种传说称为寻龙传说。
寻龙传说认为存在着巨大的龙脉,相信能够带来好运和财富。
因此,许多盗墓者冒险进入危险的地下洞穴,寻找这些龙脉。
其中一位叫王明的盗墓者,听闻了一个传说,称在一个深不见底的洞穴中有一条巨龙沉睡。
这只巨龙被认为是地下龙脉的象征,被寻宝者视为最大的珍宝。
王明没有犹豫,决定深入洞穴中找到这条巨龙。
在洞穴的深处,他面临了无尽的黑暗和恶劣的环境,但他坚持不懈地向目标前进。
最终,他找到了沉睡的巨龙,虽然没有带走宝藏,但这一经历使他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盗墓传奇历史上最著名的盗墓事件

盗墓传奇历史上最著名的盗墓事件盗墓文化,是指一种以盗掘古墓葬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现象,是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伴随着盗墓文化的兴盛,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如文物破坏与失窃、法律法规失范等问题。
而历史上最著名的盗墓事件,无疑是盗墓传奇中的一个传奇,那就是被誉为“盗墓界盛世”的刘文彩所主导的盗墓组织。
一、刘文彩:盗墓界的传奇人物刘文彩是一个传奇人物,也是近年来最著名的盗墓贼之一。
据人们所知,此人一开始是从事墓地保护工作,后因家庭原因而背负巨额债务。
为了还债,刘文彩便开始尝试盗取古墓中的文物。
经过多次实践,刘文彩逐渐拥有了颇为丰富的盗墓经验,他越来越洞悉各种机关陷阱,同时也了解了各种历史文物市场的行情。
如此一来,刘文彩的盗墓之路也越走越顺,甚至在一些盗墓组织中都崭露头角。
他的盗墓手法高超,几乎可以无往不利。
因此,社会上也给了他一个“盗墓界盛世”的称号。
二、历史上著名的盗墓事件之一:万寿山辽代墓出土文物案万寿山辽代墓出土文物案是历史上著名的盗墓事件之一。
该事件发生于1997年,涉及盗窃了北京市西山万寿山的辽代墓葬内出土的大量文物。
经查明,此案由刘文彩领导的盗墓组织所为。
该组织通过盗掘墓葬偷取大量文物,并通过市场出售获得古文物收藏家的买家。
该组织被警方追捕了多年,最终还是在1998年被捕。
据统计,该组织负责的70多件盗掘案件总价值达到了2.3亿余元,成为盗墓史上最大、最牛的一个组织。
三、为何刘文彩能成为盗墓文化中的“传奇”?刘文彩之所以能成为盗墓文化中的“传奇”,这与他的盗墓手法和胆识有很大关系。
在传统的盗墓文化中,有许多深奥的机关陷阱,常规的盗墓手法,难以应对。
而刘文彩精通多种机关陷阱,且他的盗墓手法独具匠心,可以通过经验和技巧解决各种难题。
这使得他的盗墓之路能够走得更顺畅。
同时,刘文彩也有敢于挑战极限、勇往直前的精神,他不惧危险、锲而不舍,这也使他成为了盗墓界的传奇。
四、如何保护和利用好盗墓文化?盗墓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个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
中国历史十大野史

以下是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野史:1. 秦始皇身世之谜:秦始皇作为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皇帝,他的身世一直众说纷纭。
有说法称其生父并非秦庄襄王,而是吕不韦。
2. 曹操墓地的传说:曹操在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求薄葬。
但这并没有阻止后世的盗墓者,甚至有人怀疑曹操墓根本就是一个假墓。
3. 杨贵妃生死之谜: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被唐玄宗赐死,但关于她的生死之谜一直未曾解开。
4. 赵楷参加科举: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偷偷参加科举考试,并成为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
5. 少年侠客:东汉末年有一少年侠客,仗剑独行,游走边荒。
许多人仰慕他,前来投奔,可是少年家徒四壁,就杀了家里唯一的耕牛,招待客人。
追随者很感动,送了千匹牲畜给他。
后来少年从军,立下战功,朝廷赏赐九千匹绢,他全分给了部下。
这位少年侠客名叫董卓,是一位祸乱天下的国贼。
6. 李鸿章的悲剧:李鸿章一生背了个卖国贼的骂名。
生前背黑锅,死后被拖尸,大跃进时期,李鸿章的坟被刨,李鸿章穿着黄马褂的遗体本是保存完好的,结果被革命群众挂在拖拉机后面游街,直到尸骨散尽。
7. 辛弃疾的戏剧人生:关汉卿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但他仕途黯淡。
元末熊自得《析律志》说他为人;西施曾给范蠡生了一个孩子——范蠡西施送往吴国,两个相爱的人终于有机会在一起了。
8. 东周列国志:记录了当时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和各种见闻趣事、人物的机智风趣等。
《东周列国志》中有著名的“烽火戏诸侯”等故事。
9. 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及晋朝开国历史。
10. 水浒传: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
中国史上十二大盗墓案

中国史上十二大盗墓案一、曹操设立“摸金校尉”——开启官方盗墓先河东汉末年,战乱不断,曹操为筹集军饷,设立了“摸金校尉”一职,专门负责盗掘古墓,获取财物。
这一举措,可以说是中国史上官方盗墓的开端。
曹操领导的盗墓团队,成功盗掘了多处古墓,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芒砀山汉墓,从中获取了巨额财富,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二、董卓盗掘汉武帝茂陵——破坏古代文化遗产东汉末年,权臣董卓为筹集军资,公然盗掘汉武帝茂陵。
此次盗墓活动导致大量珍贵文物被毁,对古代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破坏。
董卓盗墓团伙在茂陵中搜刮了大量财物,使得这座原本富丽堂皇的皇陵变得一片狼藉。
三、孙殿英盗掘清东陵——震惊中外的惊天大案民国时期,军阀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盗掘了清东陵,包括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和乾隆皇帝的裕陵。
此次盗墓案震惊中外,孙殿英团伙将陵墓中的珍宝洗劫一空,对中国古代陵墓制度造成了严重破坏。
四、长沙马王堆汉墓被盗——千年女尸遭遇不幸上世纪70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被盗。
盗墓贼将墓中珍贵文物悉数盗走,其中包括被誉为“东方睡美人”的辛追夫人遗体。
此次盗墓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对我国文物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
五、河南永城芒砀山汉墓被盗——团伙作案手段高超2009年,河南永城芒砀山汉墓被盗。
盗墓团伙利用高科技手段,成功避开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监控,将墓中珍贵文物一扫而空。
此次盗墓案再次暴露出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薄弱环节。
六、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被盗——水下盗墓惊心动魄2016年,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被盗。
盗墓贼潜入水下,将遗址中的大量珍贵文物盗走。
此次盗墓案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警方迅速破案,追回了一部分被盗文物。
七、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大墓被盗——揭开古代陵墓防盗之谜1998年,陕西凤翔的秦公一号大墓被盗,盗墓贼利用了墓室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成功进入墓室。
此次盗墓案揭示了古代陵墓防盗措施的局限性,同时也为考古学家提供了研究古代陵墓防盗技术的实物资料。
八、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被盗——文物走私触目惊心2011年,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被盗,盗墓团伙不仅盗取了墓中的金银珠宝,还将一批珍贵的汉代陶俑和青铜器走私出境。
中国最恐怖的四大古墓

中国最恐怖的四大古墓01水银遍布不敢挖大家都知道,古代的人是非常重视后事的,尤其是有权利有地位的人,在他们死后会在墓中陪葬大量的稀世珍宝,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任皇帝,他的陵墓里面自然是有很多宝贝。
秦始皇陵的建造几乎贯穿了秦始皇的一生,耗费的人力高达80万,整个秦始皇陵的面积相当于78个故宫那么大,连兵马俑都只是为秦始皇看家护院的,里面肯定有很多珍贵的宝物。
盗墓贼闻风而来却有来无回,连专家都不敢轻易去发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专家一直对秦始皇陵非常好奇,连秦始皇陵的所在的地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但是对于秦始皇陵的入口一直没有找到。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曾对秦始皇陵进行仔细地勘察,竟然发现了12000平方米的强汞反射区,这件事在2002年又进一步得到证实,秦始皇陵内含有大量的水银,经过初步推测至少含有100吨水银。
古代为了防止尸身损坏经常会在墓葬中放置水银,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秦始皇陵中的水银竟然有那么多,而且水银是含有剧毒的,这里面完全是一个毒室啊。
在没有精密的保护措施进去简直就是送死,这也是秦始皇陵没有被盗的原因之一,还有传说是这样说的,秦始皇陵内有阴兵守护,就在骊山和秦陵之间的通道里面。
每逢阴天下雨就能听到里面有军队经过的声音,专家们一直没有放弃对这条地下通道的寻找,因为这很有可能是通往秦始皇陵地宫的通道,但是一直没有任何的线索。
根据现在的技术想要暴力打开也是可以的,但是免不了会对里面的文物造成伤害这就得不偿失了,由于考古发掘不当对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样的案例已经很多了。
就像是发掘出来的兵马俑,足以给我们带来警醒,而且里面含有那么多的水银,打开后里面的水银会发出来,肯定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还有史料中记载,秦始皇为了防止自己的陵墓被盗,召集了很多的能工巧匠,在秦始皇陵中设置了非常多的机关暗器,看来秦始皇陵中危机四伏,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还是让它依旧沉睡在地下吧。
02炸药都炸不开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那下面这一位就是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秦始皇陵是不敢挖,而武则天的乾陵却是挖不动。
秦汉时期有哪些牛逼的盗墓高手?

秦汉时期有哪些牛逼的盗墓高手?第10名刘彭离刘彭离是汉文帝的孙子,他父亲梁孝王在历史中也算得一号人物,在平定七国叛乱中有过重要作用。
不过他的儿子济东王刘彭离,做的事情却让人唏嘘。
据说刘彭离做了济东王,不干些管理政务与民同乐的事情,骄横不法也就不说了,居然还有些不良嗜好。
他喜欢傍晚的时候,带着家奴跑大街上去杀人抢劫,没多久就杀了上百人,搞得他管辖的地方的人们,晚上都不敢出门。
后来汉武帝实在是受不了他,就把他废为庶人,贬至上庸。
不过这家伙除了这个爱好,还喜欢挖掘前人坟墓,挖完以后还鞭尸焚尸,真可以说是无恶不作。
别人挖掘坟墓都是偷偷摸摸,按照刘彭离的性格和权位来看,这家伙估计是光天化日之下就敢大干特干。
第9名史湛这个人在历史的文字中极为稀少,而且他究竟是不是盗墓贼,也值得斟酌。
史载绿林军打到长安的时候,长安城中的市民发生暴动,新朝的王莽为了镇压动乱,手中无兵可调,就把监狱中的囚徒放出来,临时组建军队,派了个将军史湛去统领。
按理说,王莽如此精明之人,绝不会冒失的派个孬种或者不善打仗之人去对抗起义军,在此生死存亡之际,选择囚徒抵抗外侮,本来就是相当冒险的事情,那么这个人首先要信得过,还要能打仗,能管得住囚徒,杜陵邑的史湛就进入了他的视线,史湛的女儿是王莽的皇后,作为岳丈来说必然是会拼劲全力来守卫京城的。
最关键的是,杜陵是西汉后期宣帝刘询的陵墓,而史湛曾经是杜陵的官员,而守护陵墓的又多是下层人员,其中多半包括了不少囚徒。
极有可能的是,史湛本身在囚徒中颇有名望,所以才被王莽看重。
可是,作为一个守护陵墓的下级官员,居然有本事把女儿送进皇宫,还能成为皇后,在后宫争斗非常厉害的汉朝,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那么至少史湛对于形势的判断,是非常精准的。
既有如此本领,怎么会甘愿去为王莽送死。
所以史湛带着囚徒们,刚刚冲出长安城外,多半就率众哗变,并且掘毁了王莽的祖墓,焚烧其九庙,其中陪葬的宝物多半也就被史湛带走。
至于史湛的皇后女儿,史书中只说失踪,那么这种猜疑,便有可信之处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史上十大盗墓狂人盘点:秦始皇陵他都进去过本文导读:一、伍子胥——最毒的盗墓者伍子胥受封于申地,故又称申胥。
本为楚国人(家在今宿迁市来龙镇一带)。
入吴后,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以任贤能,奖农商以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
伍子胥与中国历史上多位名人有联系,如越王勾践,孙武、范蠡、西施等。
孙武精通兵法,是伍子胥举荐为吴国将领,从而名闻天下的;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西施,与伍子胥的恩怨也很出名,当时伍子胥建议杀了越王勾践,结果好色的吴王不听,范蠡遂使出“美人计”,献西施给吴王,离间吴王与伍子胥关系,导致伍子胥被杀,亡了吴国。
伍子胥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盗掘者,源于其出走吴国之前,与楚平王结下的仇恨。
《左传》记载,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被迫出逃吴国,发誓要搞垮楚国,以报杀雪恨。
公元前506年,在孙武攻破楚国城池,成全吴王“春秋五霸”地位后,伍子胥也寻得了弑父兄之仇的机会。
据说入楚后的伍子胥最想干的第一事,就是找到死去不久的楚平王陵墓。
开始找了一天也未找到,原因是当年楚平王为防止陵址被人知晓,下令把参与修陵的工匠全杀掉了。
经一个侥幸逃脱的老工匠指点,伍子胥顺利掘得楚平王陵,把他的尸体挖了出来,用鞭子抽打解恨,一直抽了三百下才住,此即“鞭尸三百”典故。
另有一说,伍子胥抓到了楚平王的儿子楚昭王,对其进行严刑拷打,逼他说出了父陵的下落,伍子胥方得手。
二、项羽——最牛的盗墓者与伍子胥相比,项羽的盗墓显得理由更充分更正义一些。
伍子胥是为了报“家仇”而盗掘陵墓,是私心;三百年后,项羽为了“国恨”,掘开秦始皇陵,天下所愿。
秦始皇是什么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陵是什么陵?中国帝王陵寑中的“第一陵”(前文已有介绍,见《盗墓贼眼里最值得冒险的三座帝王陵》),敢对这样的帝王陵下手,只有项羽,牛!项羽与伍子胥是老乡,都是现在的宿迁人(这层历史关系恐怕不少人不是太清楚吧),时人称西楚霸王,其战争的竞争对手是邻边徐州的刘邦。
秦始皇在位时实际严酷的统治,仅为他修陵就调运用了70万囚犯。
由于残暴不仁,在陵尚没有完成建成时就出乱子。
公元前209年前后,暴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就是当代官方史书认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秦陵修筑前后共用了37年时间,在秦始皇病死后,因为江山不稳,秦陵是虎头蛇尾,后期草草收尾,可以说秦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半拉子工程。
对于项羽掘秦陵,班固的《汉书》称,“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大师至其下矣。
项籍焚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球羊,失火烧其藏椁。
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
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紧闭之祸,岂不哀哉。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渭水》记载得更具体,“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作物不能窜,关东盗贼销椁取铜,牧羊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灭。
”项羽在进入关中后,实行了杀光(杀掉已投降刘邦的秦王子婴,杀掉王室贵族)、抢光(掳掠咸阳城)、烧光(火烧咸阳、阿房宫)的“三光政策”。
由于项羽与秦始皇一样野蛮,很不得人心,天下归心刘邦。
刘邦也会拍天下马屁,《史记》中记载,刘邦把“掘始皇帝冢”作为项羽的一大罪过,昭示天下。
但有学者认为,项羽掘秦陵记载未必准确,郦道元在四百年后写的书不可信,因为早年史书、比较严肃的《史记》并无准确记录。
现代考古探测则发现,秦陵“完好无损”。
项羽当年到底是否掘开了秦陵,在秦陵被充许考古发掘之前,仍是历史之谜,无从验证史实的真伪。
三、刘去——最变态的盗墓者盗墓有的是泄愤,有的是贪财,但中国历史上有一盗墓者却很变态,首先是为了好玩,他就是西汉时期广川王刘去。
刘去为西汉皇室,封地在河北、山西、山东相连区域,原为信都国,后称广川王。
据说,刘去当年名声很差,做事不靠谱,吃喝玩乐样样精。
据晋人葛洪编著的《西京杂记》记载,在其封国内“国内冢藏,一皆发掘”,有点名气的古墓几乎没有一座能逃过刘去的铁锹。
刘去盗掘的对象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王族墓,魏襄公、晋灵公的陵墓都让他掘开了。
宋代李昉奉敕编修过一套五百卷的大书,专收野史、传记和小说,因编成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遂定名为《太平广记》。
这部书里对刘去盗墓有较详细的记录。
魏襄王墓是石料做成的外椁,中间置放石床,石屏风。
为防盗掘,入口用铁水灌注,刘去派人凿了三天才掘开。
棺材是用生漆杂以犀牛皮做成的,有好几寸厚,刀根本砍不动,刘去则让人用锯子锯开。
石床上放有一个玉痰盂,两把铜剑,几件金器。
刘去看上其中一把铜剑,当场就拿起来带在身上。
晋灵公生前荒淫暴虐,民怨沸腾,宰相赵盾屡屡进谏劝说无效,史称“晋灵公不君”。
死后几百年,晋灵公遭到报应,出现了冤家对头,他就是“不王”的刘去。
晋灵公墓在今山西绛县境内,墓冢如馒头状,系五花土堆成。
刘去进去时看到,墓室豪华富丽,四角都放置用石头雕刻成的鹰犬,上刻有壁画。
在棺椁两边,有男女石人四十多个,捧着灯烛什么的站立在周围。
虽然棺椁已经朽烂,但尸体还没有坏,晋灵公的九窍之中都放有金玉。
刘去看上了陪葬品中一个拳头大的玉蟾蜍,拿回去当储水磨墨用的水盂使。
被刘去盗掘的有名古墓还有好多,如魏王之子且渠墓、晋幽王墓、栾书墓等一大批古墓。
但盗墓多了,刘去也害怕。
《太平广记》记载,在掘开且渠墓时,刘去被吓得半死,里面的人竟然栩栩如生。
刘去赶忙让手下人住手,退出,重新封好。
史称,刘去盗掘古墓的数量“不可胜数”,但具体有多少,又获得多少宝物,现在已无从考证。
四、曹操——最专业的盗墓者盗墓,多是王者行为,从伍子胥,到项羽,再到刘去,都是这样。
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历史上大规模的盗墓行为都掺杂有官方性质。
但设专职,设“盗掘办公室”,有明确记载的,最早应该是三国时期的曹操。
史书中称他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门研究、执行盗墓,曹操堪称中国历史上是最专业的盗墓者。
曹操的底细大家都清楚,三国时期魏国一号人物,《三国演义》主角之一。
本来就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名人,近年来因为易中天在CCTV“百家讲坛”的讲论,让曹操再一次进入了公众的视线。
在易中天的眼里,曹操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大丅英雄,但在民间传说里,他却是一个典型的奸臣形象。
曹操最不光彩的地方,其实不在于他的奸,而是其盗墓行为。
据说,在他打天下之初,为了筹集军饷,曹操想到陪葬甚丰的王陵,遂打起了盗墓的主意。
为保证盗墓的成功和收成,曹操独出心裁,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有几十个人专门负责,打到哪盗到哪,哪座陪葬多盗哪座。
曹操盗得的最著名陵墓是芒砀山王墓,这里是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
此陵构建规模宏大,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人称“天下石室第一陵”。
刘武是刘邦的孙子,其父是汉文帝刘恒,哥哥是汉景帝刘启。
刘武正处“文景之治”、国富民丰的年代,可以想见刘武陪葬的丰厚程度。
刘武于汉文帝二年受封为梁王,都城在大梁(今河南开丅封)。
因其地卑湿,徙治睢阳(今商丘)。
刘武抵御“七国之乱”有功,一度有夺景帝帝位的念头。
在王位23年,公元前144年10月病逝,葬于永城芒砀山,谥梁孝王。
刘武的陵墓由墓道、甬道、主室、回廊、侧室、耳室、角室等部分组成,设有完备的排水系统。
经现代考古测量,墓室总容积大达1367立方米,与皇帝享用的规制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么大的空间,陪葬品该要多少啊。
史上具体记载了曹操的盗墓行为,在陵墓打开后,他亲临现场,指挥取宝。
《水经注疏》记载:“操发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室数万斤。
”据说,曹操仅凭这一次盗掘所得的财宝,就养活了手下全军将士三年,可见盗得财宝之巨。
而让考古专家不解的是,梁孝王墓的墓道都系用上千公斤的巨石封死,那时没有大型的起重设备,曹操手下靠什么打开陵墓,盗得这些财宝的?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掘墓,盗墓都是一种罪过。
项羽盗掘让刘邦找到了攻击的理由,曹操则让袁绍抓着了小辫子,成为挨伐的一大罪状。
袁绍在攻伐曹操前,让手下很有才华、后世称“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起草了一份讨曹“檄文”:“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
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至今圣朝流涕,士民伤怀。
又署发立中郎将、摸全校尉,所过毁突,无骸不露。
”就是这份檄文,让后世了解到了曹操盗墓真相。
顺便说一下,可能是看到了厚葬的弊端和被人盗掘的险境,曹操生前提倡薄葬、秘葬。
《三国志.魏书》中记载,公元218年曹操颁布《终令》,即遗嘱,表示陵址要选在“瘠薄之地”,平地深埋,“不封不树”,陵内“无藏金玉珍宝”。
不只如此,为防盗掘还做了好多疑冢。
成书于南宋时期的《舆地纪胜》称,“曹操殁后恐人发其冢,乃设疑冢七十二”;同一时期罗大经著作《鹤林玉露》称,“漳河上有七十二冢,相传云曹操冢也。
”史又称,曹操实际葬在高陵,又称西陵,但高陵在哪,至今仍是让考古界困惑的一个谜团。
看来,曹操防盗墓与盗墓都很专业。
五、董卓——最恶的盗墓者中国历史上的厚葬之风到西汉时期达到了第一个高峰。
历史上,陵墓在100至200年内被盗的占80%以上,据此,汉后必定形成一个盗墓高潮。
史实证明,这推测是存在的。
在中国历史上三大盗墓高潮中的第一波,即出现在西汉末年至南北朝这一段时间。
这一历史时期,小朝小廷如玩游戏般交替频繁,因此世道很乱,饥民遍野,民间盗墓之风盛行,你盗我亦盗,大家一起盗。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掘墓大盗曹操外,还有董卓、黄巢等人。
不同的是,董卓没有曹操那样专业,但董卓手下能人多,规模亦很大,东西两汉的帝王陵墓多被他盗掘了,与其为人一样,“恶”名在外。
董卓原为汉时河东太守,曾带兵征讨黄巾军,官至西凉刺史(相当于省部级行政首长)。
公元189年,即汉少帝昭宁元年,董卓在大将军何进授意之下进京铲除宦官,可何进却被杀了,让董卓得了一个大便宜,借机收编何进部队。
又采李儒之计赠赤兔马,收伏吕布,“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说由此而来。
从此,董卓称霸朝野,不可一世。
董卓生性残暴,滥杀生灵,最受史学家指责的是废汉帝一事,当时少帝刘辩登上龙座仅五个月,就让董卓废为弘农,改立刘协为献帝,朝臣碍于淫威也敢怒不敢言。
与历史上最毒的盗墓者伍子胥死于女人之手一样,董卓最后也中了“美人计”,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婵所害。
司徒王允将貂禅许给吕布,再献董卓,离间这对“父子”,致二人反目,最后王允与吕布合谋杀死了董卓。
西汉最有为作为,也是中国众多帝王颇有作为的皇帝汉武帝刘彻的茂陵被掘开,董卓就是最大的罪人之一。
自茂陵地宫封上那一刻起,不少人就盯上了,有记载的第一盗是东汉初年农民起义军赤眉军干的。
盗掘茂陵前,赤眉军先把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掘开,已盗走了大量财宝。
值得一提的是,在掘开长陵陵区内刘邦皇后吕雉的墓穴(汉制帝、后同陵不同穴)时发现,吕后的尸体历经那么多年仍如刚死不久,有兵士动了邪念,竟然奸了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