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史知识点
古代文学史大一知识点

古代文学史大一知识点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一环,涵盖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体裁和作品,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作为大一学生,了解古代文学史的基本知识点对于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古代文学史知识点,帮助大家快速了解古代文学领域的重要内容。
一、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和特点1. 文言文是古代文学的主要表达工具,以汉语古代文言为基础,形成了严谨、规范的语法特点和独特的文字表达方式。
2. 白话文是近现代文学的主要表达形式,采用口语化、自然流畅的表达风格,更贴近现代人的思维和习惯。
二、古代文学体裁1. 诗歌:包括古代诗歌、唐诗、宋词等,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韵律和意象表达思想和感情。
2. 散文:古代散文分为古文、骈文等,着重于记叙、描写和论述。
3. 戏曲:古代戏曲有传统的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具有音乐、舞蹈和表演等多种表现形式。
4. 小说:古代小说以《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为代表,讲述了丰富的故事情节,揭示出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人性的智慧。
三、古代文学流派1. 骈文流派:以骈文为特点的文学流派,如汉赋、楚辞等,注重华丽修辞和骈偶的技巧运用。
2. 楚辞:楚辞是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反映了楚国文化的独特风貌和主题。
3. 唐诗流派: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杜甫、李白等代表了不同的诗歌风格和主题。
4. 宋词流派: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词人陆游、辛弃疾等代表了不同的词派和表达方式。
四、古代文学名著1. 《红楼梦》:又称《石头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描绘了封建社会的荣辱悲欢,展示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情感世界。
2. 《西游记》:记载了孙悟空等众多神话人物的历险故事,以及对人性、社会问题的思考。
3. 《水浒传》:描写了宋朝社会底层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和悲壮的故事情节。
4.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和价值观念。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大全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大全1.先秦文学:包括诗经、楚辞、《论语》等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2.唐宋文学:唐朝和宋朝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如《全唐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
3.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小说,被称为四大名著,影响深远。
4.元曲: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重要时期,以杂剧为代表,如《西华山》、《汉宫秋》等。
5.宋词:宋代是中国古代词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词人,如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他们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感情和艺术性。
6.典故: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使用典故来表达意思,如《孟母三迁》、《管鲍之交》等。
7.语言风格:中国古代文学注重辞章饱满、音韵优美,常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8.唐诗盛行:唐代的诗歌流派繁多,有李白的豪放派、杜甫的现实派、白居易的婉约派等。
9.玄言体文学:玄言体是古代文学的一种写作风格,注重言之凿凿,反映了当时思想和社会风气。
10.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是中国古代经典的重要部分,对后来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1.闺秀文学:古代闺秀生活空间狭小,因此闺秀文学以婉约为主,反映了女性内心世界和情感。
12.佛教文学: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佛教文学的发展,如《法华经》等经典作品。
13.神话传说: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丰富多彩,如《山海经》、《封神演义》等。
14.游记和笔记:古代文人常常以游记和笔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见闻,如《纪游九天》、《牡丹亭记》等。
15.辞章和文论:古代文学作品常常伴随着文论和辞章的撰写,如《文心雕龙》、《吴地吴语》等。
16.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宋代以来文学界的一场运动,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和推崇。
17.戏曲:古代戏曲有京剧、昆曲、豫剧等,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100条中国古代史常识

100条中国古代史常识第1条孔子:儒家创始人,被称为“至圣先师”,修订六经,其言行被弟子整理为《论语》第2条老子:道家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第3条孟子:儒家代表人物,尊称“亚圣”,著作《孟子》第4条孙武:春秋时期人,被称为“兵圣”,著作《孙子兵法》是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第5条孙膑:战国时期人,著作《孙膑兵法》第6条庄子:道家代表人物,被尊为南华真人,作品《庄子》也被称为《南华经》,其中名篇《逍遥游》《齐物论》第7条墨子: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节俭,提出光学八条,小孔成像等第8条荀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著作《荀子》第9条商鞅:法家代表人物,作品《商君书》,重农抑商,严刑苛法第10条韩非:法家代表人物,法、术、势结合,以法为本第11条董仲舒:西汉思想家,代表作《春秋繁露》,代表观点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第12条范缜:代表作《神灭论》,反对佛教,坚持物质第一性,系统阐述无神论的思想第13条朱熹:南宋思想家,理学代表人物,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第14条陆九渊:南宋思想家,心学始祖,与王阳明并称“陆王心学”第15条王阳明:明代思想家,心学,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第16条《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第17条《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第18条《晏子春秋》: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第19条《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第20条《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第21条《汉书》:班固撰写,第一部断代史第22条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第23条《资治通鉴》: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第24条《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第25条《楚辞》: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第26条《尔雅》:第一部词典第27条《说文解字》:第一部字典第28条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第29条《燕歌行》: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作者曹丕第30条《搜神记》:古代志怪小说最高成就,东晋干宝,搜集整理第31条《世说新语》:刘义庆著,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第32条《文心雕龙》:刘勰著,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第33条陶渊明:号五柳先生,尤爱菊花,作品《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第34条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第35条李白:“诗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作品《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第36条杜甫:“诗圣”,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其诗被称为“诗史”第37条白居易:“诗魔”“诗王”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第38条王维:“诗佛”,字摩诘,称王右丞,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第39条孟浩然:世称“孟襄阳”,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为“王孟”第40条岑参:边塞诗派代表之一,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41条王昌龄:边塞诗派代表之一,代表作《出塞》第42条刘禹锡:字梦得,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第43条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代表作《泊秦淮》《阿房宫赋》《过华清宫》第44条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第45条唐宋散文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第46条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苏轼称其为“文起八代之衰”代表作《师说》《马说》第47条柳宗元:字子厚,人称“柳河东”,代表作《永州八记》《黔之驴》《小石潭记》《捕蛇者说》第48条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词豪放派代表,代表作《赤壁赋》《江城子》《念奴娇》《水调歌头》第49条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人又称王荆公、临川先生,代表作《元日》《桂枝香》,被列宁成为“中国11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第50条范仲淹: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岳阳楼记》,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51条辛弃疾:字幼安,别号稼轩,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永遇乐》《青玉案》第52条李煜:“千古词帝”,字重光,初名从嘉,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虞美人》《浪淘沙》第53条柳永:原名三变,“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第54条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鹊桥仙》第55条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千古第一才女”,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第56条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第57条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窦娥)、《救风尘》(赵盼儿)、《望江亭》(谭记儿)第58条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王昭君、汉元帝),《青衫泪》(白居易)第59条元曲四大悲剧:《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纪君祥)第60条汤显祖:明代剧作家,代表作“玉茗堂四梦”:《牡丹亭》(杜丽娘)、《紫钗记》(霍小玉、李益)、《邯郸记》(卢生)、《南柯记》(淳于棼)第61条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第62条《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以陈寿《三国志》为蓝本第63条《水浒传》:施耐庵著,中国第一部用通俗口语写成的长篇小说,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一百单八将,取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第64条《西游记》:吴承恩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第65条《金瓶梅》:兰陵笑笑生著,“四大奇书”之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名著,对《红楼梦》影响甚深第66条《红楼梦》: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高鹗续,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第67条《长生殿》:清代剧作家洪升代表作,讲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第68条《桃花扇》:清代剧作家孔尚任创作,主人公为李香君与侯方域,“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第69条《四库全书》: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清乾隆皇帝组织编写,分为经、史、子、集四目第70条《聊斋志异》:蒲松龄著,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1.先秦时期:-《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学创作集合,包括《风》、《雅》、《颂》等三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和源头。
-《楚辞》是楚国的文学作品集合,以辞章形式表达个人情感和政治抱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被称为《论语》,内容主要是经典言论和政治思想,是中国古代镜鉴之作。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世说新语》是唐·刘义庆编纂的散文,以短篇记事形式描写魏晋时期的文化名流和事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青年诗人陶渊明的田园诗《归园田居》表达了对乱世的失望与对宁静农村生活的向往。
3.唐宋时期:-唐代的诗歌达到了巅峰,唐诗流派主要有初唐、中唐、晚唐三个阶段。
其中,杜甫和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两位诗人,他们以写实主义手法描绘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深远的影响。
-杜牧和李商隐是晚唐两位杰出的女才子,她们的诗歌以清新、细腻的表达著称。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巨著,描写了贾宝玉一家的兴衰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
4.宋元明清时期:-宋代诗人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他的诗歌作品多样丰富,从山水田园到政治理念皆有涵盖。
-元曲是元代的戏剧形式,以《西华山》、《窦娥冤》等著名作品闻名于世。
-明代诗人杨雄和吴兆兰在女才子的传统上成为前人后辈的典范,著名的《虞美人·春花秋坠》是杨雄的代表作。
另外,为了探究中国古代文学史,还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文学流派:如唐代的豪放派、婉约派,宋代的词派,元代的辽东派等。
-诗体:主要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词等。
-诗歌创作技巧:包括押韵、对仗、象征等。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一部充满辉煌和变革的历史,通过对不同朝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演变。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作品。
从先秦时期到清朝末年,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先秦文学:以诗、书、礼为主要表现形式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时期,主要表现为诗、书、礼三种形式。
其中,诗歌是最早的文学形式,以《诗经》为代表,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感情。
书法则是通过文字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而礼仪则是古代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汉魏六朝文学:以乐府诗和散文为主要表现形式汉魏六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高峰时期,以乐府诗和散文为主要表现形式。
乐府诗是一种流行音乐的伴奏下的诗歌形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态和人们的情感。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等。
而散文则是一种自由散漫的文学形式,以叙事和抒情为主,代表作品有《世说新语》和《文选》等。
三、唐宋元明清文学:以诗词和戏曲为主要表现形式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以诗词和戏曲为主要表现形式。
唐代是诗人辈出的时期,代表作品有杜甫的《登高》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宋代则以词为主,代表作品有苏轼的《水调歌头》和李清照的《如梦令》等。
元明清时期则是戏曲的鼎盛时期,代表作品有元曲《西华山》和明传奇《汉宫秋》等。
四、古代文学流派:以纪实文学和小说为主要流派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流派,其中以纪实文学和小说最为重要。
纪实文学主要是以史书和传记为代表,记录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生平。
史书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史记》和《资治通鉴》等。
而小说则是虚构的故事性作品,代表作品有《红楼梦》和《西游记》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对社会现象和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五、文学批评与理论:以诗经注疏和文心雕龙为重要代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重要的文学批评与理论著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要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要知识点
一、文学概论:
1.文学的定义及其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2.文学与社会、历史的相互关系;
3.文学的分类、流派和体裁。
二、文学发展的历史阶段:
1.先秦古籍:《诗经》、《楚辞》等;
2.儒家文化对文学的影响:《论语》、《孟子》等;
3.文言散文的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散文创作;
4.唐代文学的繁荣: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的发展;
5.宋元时期的文学:宋词、元曲等的兴起;
7.清代文学的发展:四大奇书、古文运动等;
三、文学批评思潮:
2.古文运动和白话运动;
3.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文学运动。
四、重要的文学作品及其特点:
1.先秦文学的特点:诗经的风格和意境;
2.唐宋诗的发展:具有浓厚的抒情和哲理意味;
3.赋与骈文的兴盛:唐代赋的发展和宋代骈文的兴起;
4.小说的发展与演变:四大奇书和明清小说的特点;
5.戏曲的兴起与发展:元曲的形成和元杂剧的特点。
五、重要的文学人物及其思想成就:
1.孔子及儒家对文学的影响;
2.洪洞赵孟坡和王阳明的文学思想;
3.文天祥和陆游的诗文风格;
4.鲁迅和胡适的现代文学思潮。
六、文学史研究的方法与问题:
1.文学文本的研究方法;
3.文学思潮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以上只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和影响。
要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还需要深入研究每个阶段和每个重要作品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并结合其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分析。
因此,这些知识点只是一个指导,具体的学习还需要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参考资料来进行深入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1.先秦文学:先秦时期的文学主要以诗歌为主,代表作品有《诗经》。
这段时期的文学以歌颂王室、贵族和英雄豪杰为主题,形式简练,言简意赅。
2.唐诗盛世: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代表作品有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唐诗以儿女情长、山水田园、仕途沧桑等为题材,以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著称。
3.宋词的兴盛: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另一个高峰时期,代表作品有李清照的《如梦令》、苏轼的《水调歌头》等。
宋词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情感真挚细腻,意境优美。
4.元曲的创作:元代是中国古代戏剧的鼎盛时期,代表作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西华山》等。
元曲以独特的曲调和丰富的表演形式著称,既有悲剧的《窦娥冤》,也有喜剧的《西华山》。
5.明代小说的发展:明代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发展时期,代表作品有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
明代小说以描写现实生活为主题,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6.清代文学的变革:清代文学虽然受到了严格的思想控制,但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作品,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
清代文学更加注重心理描写和社会批判,形式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革。
7.诗词曲赋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不仅有诗和曲,还有词和赋等多种文学形式。
诗以五言和七言为主,形式规整,音韵优美;曲是中国古代的戏曲剧本,以片段化的表演形式著称;词是与曲相辅相成的短小抒情诗,以婉约的风格和深刻的感情描写著称;赋是一种辞章体文学形式,追求辞章华丽,意境丰富。
8.文学批评理论的形成: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主要有“文心雕龙”、“唐宋文学批评理论”等,这些批评理论对后来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影响。
以上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通过不同的时期和文学形式,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也为后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1.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两大类代表:志人小说和XXX小说(书393)2.竹林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其中XXX文学成就最高。
3.北宋著名的父子词人晏殊和XXX北宋词坛豪放派的有XXX,婉约派的有XXX,三大词人:XXX、XXX、XXX4.北宋词人“XXX”“XXX”是XXX,XXX (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5.XXX的词集是《雨霖铃·寒蝉凄切》《望海潮·东南形胜》:秦观词集《纳凉》《春日》:XXX词集《清平乐·村居》《青玉案·元夕》;XXX《长相思·长相思》6.词源的作者是是XXX。
7.“洛阳纸贵”:主人公XXX,XXX,西晋著名文学家,《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颇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
“华亭鹤唳”:主人公陆机,指的是对过去生活的留恋“旗亭画壁”:记载于唐代文人XXX弱的《集异记》中,表现出盛唐诗人放大争衡、知己相契的精神风貌。
诗人XXX、高适、XXX齐名。
“才高八斗”主人公XXX、XXX。
“XXX”:“XXX”指晋代诗人XXX,“陆”指晋代诗人XXX,形容人在诗文方面的才华横溢。
(书293)8.宋代词人的文学主张,“词别是一家”是XXX提出的,“以诗为词”是XXX,词是随着XXX的流播,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格律诗。
“以文为词”是XXX,成功的将辞赋古文的章法、句式、以及议论对话等具体手法移植于词,为散文艺术与词体创作之间打通了道路,扩大了词法。
9.“文起八代之衰”是XXX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对XXX的赞誉,赞扬他发起了古文运动。
10.XXX的写实精神:感于哀乐,缘事而发,XXX担当这个精神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1.南宋的XXX诗人,又称南宋四大家是:XXX、XXX、XXX、XXX。
XXX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XXX、XXX虽比不上XXX,但各有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史知识点
1、曹操的作品,“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
2、曹丕,《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篇文学批评论文,主要观点有“盖文章,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3、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4、建安七子/邺中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幹、阮瑀、应玚、刘桢。
始于曹丕《典论·论
文》。
其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王粲。
5、文学批评中的“风骨”概念,始于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
陈子昂在《修竹篇序》
提出“汉魏风骨”,汉魏实指建安,“建安风骨”这一范畴才流传开来。
6、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评论建安风骨成因及其内涵: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
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7、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县谯人。
其诗今存24首,皆为乐府歌辞。
钟
嵘评其诗云: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8、曹丕,字子桓,有《魏文帝集》,其诗现存40余首,“代人立言”,清人沈德潜:子桓诗
友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
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
9、曹操的《观沧海》是我国的最早的一首完整的山水诗,钟惺《古诗归》:直写其胸中眼
中,一段笼盖吞吐气象。
10、曹丕的《燕歌行》属于汉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11、曹植,字子建,封陈思王,钟嵘《诗品》: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其高,词采华茂,
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呜呼!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
《洛神赋》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
12、阮籍,字嗣宗,代表作《咏怀诗》,今存82首。
钟嵘评其诗: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刘勰:阮旨遥深。
13、嵇康,字叔夜,曾任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代表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山涛),
《赠兄秀才从军》(嵇喜)。
14、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评价“太康体”:彩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
15、陆机,字士衡,后人称为“太康之音”,《拟古诗》十二首仿《古诗十九首》,钟嵘
《诗品序》许之为“五言之警策”。
《文赋》是中国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
16、左思,字太冲,临淄人,代表作《咏史诗》八首,钟嵘《诗品》誉之“左思风力”。
17、钟嵘《诗品·序》评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刘勰《文心雕龙·才略》评
郭璞《游仙诗》“足冠中兴”。
18、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谥号“靖节先生”,中国第
一个大量创作田园诗和饮酒诗的人。
元好问《论诗绝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胡应麟《诗薮》:平淡之宗。
19、南朝乐府歌辞多被宋人郭茂倩辑入《乐府诗集·清商曲辞》,还有一部分在《杂曲
歌辞》和《杂歌谣辞》中,现存500首,吴歌326首,西曲142首。
20、鲍照,字明远,世称“鲍参军”,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元嘉三大家”。
代表作《拟
行路难》十八首,《拟古》八首。
鲍照是七言歌行的创制者,《芜城赋》是继曹植《洛神赋》之后的一篇书法乱世之恨、兴亡之感的杰作,骈体文《登大雷岸与妹书》千古传颂。
21、谢灵运,晋宋间诗人,谢玄之孙,后世称谢康乐,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山水
诗的诗人。
沈德潜《说诗睟语》:陶诗合下自然,不可及处,在真在厚。
谢诗经营而反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
陶诗胜人在不排,谢诗胜人正在排。
22、谢朓,字玄晖,晋宋大诗人谢灵运的族侄,后人称为谢宣城。
钟嵘《诗品》:奇章
秀句,往往警遒。
严羽《沧浪诗话》:谢朓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
李白:一生低手谢宣城。
杜甫:谢朓每篇堪讽诵。
23、梁简文帝称谢朓和沈约的诗为“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
24、四声八病的具体要求(课件:P22)
25、庾信,字子山,杜甫: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代表作:《哀江南赋》、
《枯树赋》、《小园赋》。
沈德潜《说诗睟语》:造句能新,使事无迹。
26、王粲《登楼赋》被刘勰《文心雕龙·诠赋》:魏晋之赋首。
庾信辞赋创作:集六朝
之大成,而导四杰之先路。
早期《春赋》、《镜赋》被后人称为“品致疏远,自然远俗”,杜甫评庾信:暮年诗赋动江关。
《哀江南赋》“不无危苦之辞,唯以悲哀为主”。
27、吴均,字叔庠,以小品见称,时称“吴均体”。
28、《河间郡男女》让人联想起唐传奇《离魂记》和明代戏曲《牡丹亭》。
《紫玉》的主
角:吴王夫差小女紫玉和韩重。
元代剧作家关汉卿正是受到《东海孝妇》的启发,创作了不朽名著《感天动地窦娥冤》。
《韩凭夫妇》的结局和《孔雀东南飞》一般无二。
《人化鳖》可以看作是东方的变形记。
29、鲁迅称了《世说新语》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梁刘孝标为《世
说新语》作注。
30、《全唐诗》录存唐太宗诗86题98首。
《帝京篇》十首是唐太宗写景抒情相结合的
代表作。
31、虞世南,字伯玉,“十八学士”之一,封永兴县公,人称“虞永兴”,太宗称其德行、
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
他的《蝉》和后来骆宾王、李商隐的同题之作被后人推为唐人咏蝉诗“三绝”。
32、初唐约百年,诗人约270人,诗歌2757首。
33、盛唐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序》中评盛唐:开元五十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
34、中唐诗人大约有570人,诗歌数量最多,有19000余首,诗歌流派也最多,所以高
棅在《唐诗品汇·总叙》称之为“中唐之再盛”。
35、上官仪,字游韶,他的诗今存20首。
他提出了六对、八对之说。
(讲义P42)
36、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被誉为“神仙童子”。
37、王勃,字子安。
杨炯有赋、序、表、碑、志、名、状等50篇。
卢照邻,字升之,
自号幽忧子,诗存近百首,七言歌行成就最高,《长安古意》是其代表作,也是初唐歌行体的代表。
骆宾王与富嘉谟并称“富骆”,诗数十首,赋三章,文三十余篇。
《帝京篇》是其代表作,与《长安古意》异曲同工,《畴昔篇》用辘轳体谋篇。
《在狱咏蝉》。
38、陈子昂,字伯玉,最擅长五古,指出“文章道弊五百年矣”,诗歌今存120首,最
具代表性的是《感遇》38首,《登幽州台歌》。
39、高棅在《唐诗品汇》叙目中说陈子昂:继往开来,中流砥柱,上遏贞观之微波,下
决开元之正派。
胡震亨、沈德潜将他比作“大泽一呼,为群雄驱先”。
40、沈佺期的主要贡献在律诗,尤其是七律,现存16首,代表作《古意呈乔补阙知之》。
宋之问尤善五言诗,代表作《度大庾岭》。
41、“二张”:张说和张九龄。
《全唐诗》录张说诗四卷,计350首。
张九龄诗现存218
首,本集收为4卷。
42、“兴象”之说始见于殷璠《河岳英灵集》。
明代人胡应麟在《诗薮·内篇》评“盛
唐绝句,形象玲珑,句意深婉,无工可见,无迹可求”。
43、文章四友指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
杜审言,字必简,代表作五言律诗《和
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苏味道,人称苏模棱,代表作《五月十五日夜》。
44、评盛唐(课件P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