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三单元茶馆知识点
《茶馆》作品知识点总结

《茶馆》作品知识点总结
发表于1957年《收获》创刊号。
(一)《茶馆》反映的时代
1.第一幕:清朝末年戊戌政变失败以后。
2.民国初期军阀混战时期。
3.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独裁统治时期。
(二)人物形象
人物众多。
主要人物自壮到老。
(1)王利发:精明、干练,富有处世经验,而又胆小怕事。
(2)常四爷:耿直、刚强,有正义感和爱国心。
(3)秦仲义:受维新思想影响的民族资本家,一心走“实业救国”的路。
(三)独特的表现形式
1.新颖的艺术构思
(1)“反描法”
(2)“侧面透露法”
①富于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味
②茶馆是三教九流汇集之处,可以容纳各种人物。
③茶馆是社会的窗口,可以窥见都市生活的一斑。
(3)舍弃“一人一事”的传统结构形式,采取“人像展览式”的方法结构全剧。
(4)没有贯穿全剧的戏剧冲突,而是采用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座标式结构。
2.运用单纯的个性化语言,幽默,个性十足。
茶馆课文精讲

茶馆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茶馆》的段落划分通常按照剧情的发展和历史背景来进行。
以下是《茶馆》的一种可能的段落划分方式:第一幕:清末时期,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的人物云集于此。
这个场景中,作者通过描绘各种人物的形象和对话,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的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
同时,也揭示了部分人对改革和革命的期待以及部分人的顽固和守旧。
第二幕(节选部分):民国时期,军阀混战,茶馆生意艰难。
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
这个部分展示了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在这种环境下的无奈和挣扎。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
这个部分通过描绘茶馆的衰落和倒闭,以及茶馆中常客和老板的命运变迁,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混乱,以及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绝望和迷茫。
这种段落划分方式根据剧情的发展和历史背景将《茶馆》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情节,共同构成了这部深刻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人性的经典之作。
同时,这种划分方式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茶馆》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文章赏析《茶馆》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之作,它通过一个小茶馆的兴衰变迁,巧妙地反映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变革和历史沧桑。
以下是对《茶馆》的赏析:老舍先生以独特的艺术构思,通过侧面透露法,将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融入到一个小小的茶馆中。
他没有选择某个特殊的家庭或人物作为主角,而是将视角对准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通过他们在茶馆中的活动和对话,展现了社会的众生相。
这种构思方式既避免了正面冲突和高亢昂扬的颂歌,又通过小茶馆的兴衰变迁,巧妙地折射出了整个社会的风云变幻。
老舍先生在人物塑造上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没有将某个人物塑造成完美的英雄或反派,而是让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矛盾冲突。
这些人物既有善良勤奋的,也有昧着良心为洋人办事的,还有凭借一点势力欺压百姓的。
2025年高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10《茶馆》(基础知识)

专题10《茶馆》(基础知识)一、作家简介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
满族,北京人。
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二、作品简介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民堂》《火葬》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
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三、整体感知《茶馆》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
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此处: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神气十足,连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家中人生活奢华,而且还可以用高价买来妻子;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常四爷谈国事被抓;秦仲义雄心勃勃兴办工厂,工业救国。
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的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第二幕(节选部分):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
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
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无论主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里蒸窝窝头;身怀绝技的艺人无法维持生计,民间艺术濒于失传。
与此对照,恶势力却异常活跃,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老一代人更加衰颓,其后代登场。
刘麻子、唐铁嘴、二德子等流氓打手更无耻;沈处长比以前的马五爷更仗洋人势力向中国人施威;庞太监的侄子们则组织复辟活动,百姓更难以生活。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茶馆》PPT课件

GAO ZHONG TONG BU XUE AN YOU HAU SHE JI
茶馆(节选)
语文
内容索引
晨读篇 闻鸡起舞 课前篇 一起预习 课内篇 一起思考 课外篇 一起阅读
学习目标
1.了解老舍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了解《茶馆》及话剧知识。 2.掌握有关戏剧冲突,并能认识主要矛盾冲突及其实质。 3.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特征,概括人物形象。 4.了解旧社会国弱民贫、政治黑暗的现实及旧中国必然走向灭亡 的客观规律。
作品背景
1949年10月,在美国讲学已逾三载的老舍,带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新生活的 向往,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召唤下搭上了归国的航船。回国后,他以积极热情 的创作为人民大众服务。三幕话剧《茶馆》发表于1957年,这是老舍的艺 术风格和特点发挥得最充分的剧作。全剧三幕戏,分别描写了三个时代。 第一幕以1898年戊戌政变失败为背景;第二幕以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为 背景;第三幕则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加紧黑暗统治为背景。《茶 馆》不仅是老舍最成功的作品,而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具有世界 影响的优秀剧作。
3.戏剧分类 (1)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按剧情的繁简和结构:多幕剧、独幕剧。 (3)按题材反映的时代:历史剧、现代剧。 (4)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知识梳理
1.读准字音
加点字 戊.戌. 珍馐.
拉纤. 纤 纤.细 便 价钱便.宜 宜 便.宜行事
晨读篇 闻鸡起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化典故
[典故] 乘风破浪 [出处] 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 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不富贵,即破我家矣。”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 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宋书·宗悫传》)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茶馆》PPT课件

文本探究
任务二 赏析人物形象(以王利发与常四爷为例)
6.面对二德子的无端挑衅,常四爷做出了怎样的反应?体现常四爷怎样 的人物形象?
01
02
常四爷
常四爷不屑一顾 地加以嘲讽二德 子等人不务正业、 欺内惧外的奴才
嘴脸。
正义、敢作敢为
常四爷对帝国 主义侵略的愤 慨以及官府不 闻不问态度的
批判。
不甘受奴役
背景内容
身份
《茶馆》是20世纪中国戏剧的经典之作。作品以老北京裕泰茶 馆为舞台,用茶馆里各色人物个人生活的变化,来展示清末到 民国半个多世纪中国社会的沧桑变化。作品通过描写富于北京 风俗特点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市井百态,写出了旧时代的社会 风貌,堪称当代话剧的典范。
全剧分三幕,分别截取了旧中国三个时代的横断面,描绘 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社会现状。课文选取的是该剧第 一幕,主要通过众多角色的对话,自然形成戏剧冲突,展 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有条不紊,张弛有致。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
茶馆(节选)
教学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情景导入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 可以容纳各式人物。一个大茶 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老舍
学习目标
了解当代话剧特点,理清并归纳概括本剧剧情。 品味剧中“响嘣儿脆”的京味语言特色。 体会人物语言切合身份、性格与情境的特点,欣赏面貌各异的人
在秦仲义看来,常四爷的施善举动是治标
不治本的无谓行为,没有见识。
秦仲义
在常四爷看来,像秦仲义这样的实业家虽
常四爷
有雄心但不免冷血,理想太大而不切实际。
冲突
二人在救国方向、 路线和目标上存在 分歧,思想矛盾。
文本探究
任务一 把握戏剧冲突
高二语文人教版 知识讲解_老舍与《茶馆》

老舍与《茶馆》编稿:李晓旭学习目标1.了解老舍及其作品;2.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茶馆》的矛盾冲突,揭示《茶馆》的主题思想;3.品味剧本独特的语言风格。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他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骆驼祥子》《牛天赐传》《四世同堂》《鼓书艺人》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写作背景老舍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各色人物。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多年的变迁。
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
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
我也不十分懂政治。
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
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
”字词汇总字音戊戌(wù xū) 踏拉(tā) 甭(bénɡ) 贵庚(ɡēnɡ) 文诌诌(zhōu zhōu)珍馐(xiū) 玛瑙(mǎ nǎo) 咂摸(zā) 沏茶(qī) 嗻(zhē)神龛(kān) 洗涮(shuàn)簿子(bù)坤角(jué)落子(lào)词义割据:一国之内,拥有武力的人占据部分地区,形成分裂对抗的局面。
津贴: 工资以外的补助费,也指供给制人员的生活零用钱。
造孽: 佛教用语,做坏事( 将来要受报应) 。
高二下册语文茶馆知识点

高二下册语文茶馆知识点茶馆是中国作家、剧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话剧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茶馆的故事情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风貌的知识点。
首先,茶馆这个场景的选取,是老舍巧妙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传统性。
在中国,茶文化是博大精深的。
喝茶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茶馆作为一个聚集人群的场所,不仅仅是供人品茗的地方,更是人们交流、讨论、吐槽、发泄的场所。
每天来茶馆的人们,不仅仅是为了饮茶,更是为了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感受到与他人的亲近与交流。
其次,在茶馆中,老舍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多元性和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茶馆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有贵族、富商,也有穷苦百姓和流氓散客。
这种多样性的人物塑造,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
通过描写贫困的茶馆老板娘,老舍让读者了解到了底层人民苦不堪言的生活状态,引起了深深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思考。
再次,茶馆中的对白和交流,体现了老舍的语言艺术。
茶馆里人们各种各样的对话,不仅展示了中国当时的方言特色和口语表达习惯,更通过语言的角力和碰撞,展示了人物之间的思想冲突和心理活动。
茶馆里的对话不仅仅是闲聊,更多地是情感的宣泄和角色之间的权力斗争。
老舍独特的语言风格,使茶馆这个场景生动而真实,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与人物一同沉浸在故事之中。
最后,茶馆中出现的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给我们提供了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和思考。
故事中描绘的晚清末年和民国时期,是中国百年历史中变革最为剧烈的时期。
茶馆里出现的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事件,以及人物的思想观念、社会地位的变迁,都让我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所认识和思考。
通过了解《茶馆》这一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
茶馆这个场景不仅仅是老舍创造的一个虚构的背景,更是他借以展示中国社会和人物形象的一个载体。
茶馆所呈现的知识点,不仅仅是单一的观念或者说词条,更是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现象的关键。
老舍代表作《茶馆》知识点梳理

又过了几十年,裕泰茶馆在已风烛残年的王利发的苦 苦支撑下继续经营。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和美帝 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 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经营了 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绝望了。这时,恰巧来了两位 五十年前结交的朋友,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 君子常四爷,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 的秦二爷。
角色介绍
王
裕泰茶馆的掌柜。精明能干,为了避免被淘
利
பைடு நூலகம்
发
汰,他想尽办法跟上时代,经历了千灾万难
仍忘不了搞改良,可都是“动脑筋白费力,
胳臂拧不过大腿”。最 终,他和他的茶馆
在风雨飘摇中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常
普通旗人,裕泰茶馆的常客,热爱自己的国
四
爷
家,富于正义感,有骨气,敢做敢当。曾因
议论时政被清廷爪牙逮捕,也曾参加过义和
幕后制作
镜头调度
为了使老舍先生的话剧能得到立体化再现,谢添在镜头的调度 运用上注意了三点。一是破除观众“在剧场看戏”的幻觉,要 让观众看到舞台上看不到的细节,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全方位 “自由”地观察事件的进程。例如在宋恩子向庞太监请安的戏 中,他让镜头打向桌子底下,使观众只看到庞太监的脚,从而 表现宋的卑躬屈膝。
感谢观看
该片改编自老舍所著的同名话剧,以老北京的裕泰茶馆的兴衰 历程序为背景
汇报人:XXXX 汇报时间:20XX.XX.XX
影片评价
该片完整地保留下了舞台剧重要情节和精华,在艺术的各方面并不次于 舞台剧,没有看过舞台上的《茶馆》的人看了影片也能欣赏到它美妙隽 永的艺术。而且,影片把一些舞台上不容易强调的东西也举重若轻地强 调了出来,给观众以比较深刻的印象。此外,影片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 长处,比方用了一些王利发的特写镜头把他的表情较突出地展示出来, 让人物更加鲜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三单元茶馆知识点本文是关于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三单元茶馆知识点,感谢您的阅读!剧本中出场的人物近50人,除茶馆老板之外,有吃皇粮的旗人、办实业的资本家、清官里的太监、信奉洋教的教士、穷困潦倒的农民,以及特务、打手、警察、流氓、相士等,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
那么同学们赶快一起来看看茶馆知识点!【原文欣赏】《茶馆》时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的时候。
秋,清晨。
地点同前幕。
〔幕启:现在,裕泰茶馆的样子可不象前幕那么体面了。
藤椅已不见,代以小凳与条凳。
自房屋至家具都显着暗淡无光。
假若有什么突出惹眼的东西,那就是"莫谈国事"的纸条更多,字也更大了。
在这些条子旁边还贴着"茶钱先付"的新纸条。
〔一清早,还没有下窗板。
王利发的儿子王大拴,垂头丧气地独自收拾屋子。
〔王大拴的妻周秀花,领着小女儿王小花,由后面出来。
她们一边走一边说话儿。
王小花妈,晌午给我作点热汤面吧!好多天没吃过啦!周秀花我知道,乖!可谁知道买得着面买不着呢!就是粮食店里可巧有面,谁知道咱们有钱没有呢!唉!王小花就盼着两样都有吧!妈!周秀花你倒想得好,可哪能那么容易!去吧,小花,在路上留神吉普车!王大拴小花,等等!王小花干吗?爸!王大拴昨天晚上……周秀花我已经嘱咐过她了!她懂事!王大拴你大力叔叔的事万不可对别人说呀!说了,咱们全家都得死!明白吧?王小花我不说,打死我也不说!有人问我大力叔叔回来过没有,我就说:他走了好几年,一点消息也没有!〔康顺子由后面走来。
她的腰有点弯,但还硬朗。
她一边走一边叫王小花。
康顺子小花!小花!还没走哪?王小花康婆婆,干吗呀?康顺子小花,乘!婆婆再看你一眼!(抚弄王小花的头)多体面哪!吃的不足啊,要不然还得更好看呢!周秀花大婶,您是要走吧?康顺子是呀!我走,好让你们省点嚼谷呀!大力是我拉扯大的,他叫我走,我怎能不走呢?当初,我刚到这里的时候,他还没有小花这么高呢!丁宝十七!王利发才十七?丁宝是呀!妈妈是寡妇,带着我过日子。
胜利以后呀,政府硬说我爸爸给我们留下的一所小房子是逆产,给没收啦!妈妈气死了,我作了女招待!老掌柜,我到今天还不明白什么叫逆产,您知道吗?王利发姑娘,说话留点神!一句话说错了,什么都可以变成逆产!你看,这后边呀,是秦二爷的仓库,有人一瞪眼,说是逆产,就给没收啦!就是这么一回事!〔王大拴回来。
丁宝老掌柜,您说对了!连我也是逆产,谁的胳臂粗,我就得侍候谁!他妈的,我才十七,就常想还不如死了呢!死了落个整尸首,干这一行,活着身上就烂了!王大拴爸,您真想要女招待吗?王利发我跟小刘麻子瞎聊来着!我一辈子老爱改良,看着生意这么不好,我着急!王大拴您着急,我也着急!可是,您就忘记老裕泰这个老字号了吗?六十多年的老字号,用女招待?丁宝什么老字号啊!越老越不值钱!不信,我现在要是二十八岁,就是叫小小丁宝,小丁宝贝,也没人看我一眼!〔茶客甲、乙上。
王利发二位早班儿!带着叶子哪?老大拿开水去!(王大拴下)二位,对不起,茶钱先付!茶客甲没听说过!王利发我开过几十年茶馆,也没听说过!可是,您圣明:茶叶、煤球儿都一会儿一个价钱,也许您正喝着茶,茶叶又长了价钱!您看,先收茶钱不是省得麻烦吗?茶客乙我看哪,不喝更省事!(同茶客甲下)王大拴(提来开水)怎么?走啦!王利发这你就明白了!丁宝我要是过去说一声:"来了?小子!"他们准给一块现大洋!王利发你呀,老大,比石头还顽固!王大拴(放下壶)好吧,我出去蹓跶,这里出不来气!(下)王利发你出不来气,我还憋得慌呢!〔小刘麻子上,穿着洋服,夹着皮包。
小刘麻子小丁宝,你来啦?小刘麻子没的事!她不要工钱!是吧,小丁宝?王利发不要工钱?小刘麻子老头儿,你都甭管,全听我的,我跟小丁宝有我们一套办法!是吧,小丁宝?丁宝要是没你那一套办法,怎会缺德呢!小刘麻子缺德?你算说对了!当初,我爸爸就是由这儿绑出去的;不信,你问王掌柜。
是吧,王掌柜?王利发我亲眼得见!小刘麻子你看,小丁宝,我不乱吹吧?绑出去,就在马路中间,磕喳一刀!是吧,老掌柜?王利发听得真真的!小刘麻子我不说假话吧?小丁宝!可是,我爸爸到底差点事,一辈子混的并不怎样。
轮到我自己出头露面了,我必得干的特别出色。
(打开皮包,拿出计划书)看,小丁宝,看看我的计划!丁宝我没那么大的工夫!我看哪,我该回家,休息一天,明天来上工。
王利发电灯费?欠几个月的啦?取电灯费的三个月的!明师傅六爷,我的事呢?!方六你先给我看着那几张画!(下)明师傅你等等!坑我两桌家伙,我还有把切菜刀呢!(追下)庞四奶奶王掌柜,康妈妈在这儿哪?请她出来!小唐铁嘴我去!(跑到后门)康老太太,您来一下!王利发什么事?小唐铁嘴朝廷大事!〔康顺子上。
康顺子干什么呀?庞四奶奶(迎上去)婆母!我是您的四侄媳妇,来接您,快坐下吧!(拉康顺子坐下)康顺子四侄媳妇?庞四奶奶是呀,您离开庞家的时候,我还没过门哪。
康顺子我跟庞家一刀两断啦,找我干吗?庞四奶奶您的四侄子海顺呀,是三皇道的大坛主,国民党的大党员,又是沈处长的把兄弟,快作皇上啦,您不喜欢吗?康顺子快作皇上?庞四奶奶啊!龙袍都作好啦,就快在西山登基!康顺子在西山?小唐铁嘴老太太,西山一带有八路军。
庞四爷在那一带登基,消灭八路,南京能够不愿意吗〔小二德子匆匆跑来。
小二德子快走!街上的人不够用啦!快走!小吴祥子你小子管干吗的?小二德子我没闲着,看,脸都肿啦!小宋恩子掌柜的,我们马上回来,你打主意吧!王利发不怕我跑了吗?小吴祥子老梆子,你真逗气儿!你跑到阴间去,我们也会把你抓回来!(打了王利发一掌,同小宋恩子、小二德子下)王利发(向后叫)小花!小花的妈!周秀花(同王小花跑出来)我都听见了!怎么办?王利发快走!追上康妈妈!快!王小花我拿书包去!(下)周秀花拿上两件衣裳,小花!爸,剩您一个人怎么办?王利发这是我的茶馆,我活在这儿,死在这儿!〔王小花挎着书包,夹着点东西跑回来。
周秀花爸爸!王小花爷爷!王利发都别难过,走(从怀中掏出所有的钱和一张旧相片)媳妇,拿着这点钱,小花,拿着这个,老裕泰三十年前的相片,交给你爸爸!走吧!〔小刘麻子同丁宝回来。
小刘麻子小花,教员罢课,你住姥姥家去呀?王小花对啦!王利发(假意地)媳妇,早点回来!周秀花爸,我们住两天就回来!(同王小花下)小刘麻子王掌柜,好消息!沈处长批准了我的计划!王利发大喜,大喜!小刘麻子您也大喜,处长也批准修理这个茶馆!我一说,处长说好!他呀老把"好"说成"蒿",特别有个洋味儿王利发都是怎么一回事?小刘麻子从此你算省心了!这儿全属我管啦,你搬出去!我先跟你说好了,省得以后你麻烦我!王利发那不能!凑巧,我正想搬家呢。
丁宝小刘,老掌柜在这儿多少年啦,你就不照顾他一点吗?小刘麻子看吧!我办事永远厚道!王掌柜,我接处长去,叫他看看这个地方。
你把这儿好好收拾一下!小丁宝,你把小心眼找来,迎接处长!带点香水,好好喷一气,这里臭哄哄的!走!(同丁宝下)王利发好!真好!太好!哈哈哈!〔常四爷提着小筐进来,筐里有些纸钱和花生米。
他虽年过七十,可是腰板还不太弯。
常四爷什么事这么好哇,老朋友!王利发哎哟!常四哥!我正想找你这么一个人说说话儿呢!我沏一壶顶好的茶来,咱们喝喝!(去沏茶)〔秦仲义进来。
他老的不象样子了,衣服也破旧不堪。
秦仲义王掌柜在吗?常四爷在!您是……秦仲义我姓秦。
常四爷秦二爷。
王利发(端茶来)谁?秦二爷?正想去告诉您一声,这儿要大改良!坐!坐!常四爷我这儿有点花生米,(抓)喝茶吃花生米,这可真是个乐子!秦仲义可是谁嚼得动呢?王利发看多么邪门,好容易有了花生米,可全嚼不动!多么可笑!怎样啊?秦二爷!(都坐下)秦仲义别人都不理我啦,我来跟你说说:我到天津去了一趟,看看我的工厂!王利发不是没收了吗?又物归原主啦?这可是喜事!秦仲义拆了!常四爷王利发拆了?秦仲义拆了!我四十年的心血啊,拆了!别人不知道,王掌柜你知道:我从二十多岁起,就主张实业救国。
到而今……抢去我的工厂,好,我的势力小,干不过他们!可倒好好地办哪,那是富国裕民的事业呀!结果,拆了,机器都当碎铜烂铁卖了!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我问你!王利发当初,我开的好好的公寓,您非盖仓库不可。
看,仓库查封,货物全叫他们偷光!当初,我劝您别把财产都出手,您非都卖了开工厂不可。
王利发您自己拿着这支笔吧,我马上就搬家啦!常四爷搬到哪儿去?王利发哪儿不一样呢!秦二爷,常四爷,我跟你们不一样,二爷财大业大心胸大,树大可就招风啊!四爷你,一辈子不服软,敢作敢当,专打抱不平。
我呢,作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
我只盼着呀,孩子们有出息,冻不着,饿不着,没灾没病!可是,日本人在这儿,二拴子逃跑啦,老婆想儿子想死啦!好容易,日本人走啦,该缓一口气了吧?谁知道,(惨笑)哈哈,哈哈,哈哈!常四爷我也不比你强啊!自食其力,凭良心干了一辈子啊,我一事无成!七十多了,只落得卖花生米!个人算什么呢,我盼哪,盼哪,只盼国家象个样儿,不受外国人欺侮。
可是……哈哈!秦仲义日本人在这儿,说什么合作,把我的工厂就合作过去了。
咱们的政府回来了,工厂也不怎么又变成了逆产。
仓库里(指后边)有多少货呀,全完!还有银号呢,人家硬给加官股,官股进来了,我出来了!哈哈!王利发改良,我老没忘了改良,总不肯落在人家后头。
卖茶不行啊,开公寓。
公寓没啦,添评书!评书也不叫座儿呀,好,不怕丢人,想添女招待!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
我可没作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我得罪了谁?谁?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王利发对!四爷,照老年间出殡的规矩,喊喊!常四爷(立起,喊)四角儿的跟夫,本家赏钱一百二十吊!(撒起几张纸钱)秦仲义王利发一百二十吊!秦仲义(一手拉住一个)我没的说了,再见吧!(下)王利发再见!常四爷再喝你一碗!(一饮而尽)再见!(下)王利发再见!〔丁宝与小心眼进来。
丁宝他们来啦,老大爷!(往屋中喷香水)王利发好,他们来,我躲开!(捡起纸钱,往后边走)小心眼老大爷,干吗撒纸钱呢?王利发谁知道!(下)〔小刘麻子进来。
小刘麻子来啦!一边一个站好!〔丁宝、小心眼分左右在门内立好。
944老舍文集第十一卷①三、四十年前,北京富人出殡,要用三十二人、四十八人或六十四人抬棺材,也叫抬杠。
另有四位杠夫拿着拨旗,在四角跟随。
杠夫换班须注意拨旗,以便进退有序;一班也叫一拨儿。
起杠时和路祭时,领杠者须喊"加钱"——本家或姑奶奶赏给杠夫酒钱。
加钱数目须夸大地喊出。
在喊加钱时,有人撒起纸钱来。
〔门外有汽车停住声,先进来两个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