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物质财富(精)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12走向同富裕 (29张PPT )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12走向同富裕 (29张PPT )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12走向同富裕 (29张PPT )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12走向同富裕 (29张PPT )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刘安 《淮南子》
治理国家有一定的方略,就是以对人民有利为根本。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
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12走向同富裕 (29张PPT )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12走向同富裕 (29张PPT )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 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 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 进。
(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 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 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 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12走向同富裕 (29张PPT )
以人民为中心,全民共享、全面共 享、渐进共享、共建共享。
探究与分享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12走向同富裕 (29张PPT )
甲: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 先富要带后富。
共享的主体
全民共享
乙: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
共享的内容
全面共享
丙: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
共同富裕是要求和体现,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 越性。
同步 同时 同等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第2课时 走向共同富裕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参考课件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参考课件

◎卢浮宫
◎赵明诚《金石录》
◎乾隆的三希堂和《石渠宝笈》
郑午昌《蕉林书屋图》
蕉林书屋,始建于1667年(康熙六 年),是清光禄大夫保和殿大学士、 著名的书画收藏家、鉴赏家梁清标在 正定的一处收藏、读书之所,位于河 北省正定县梁氏宗祠北约100米处, 当时应属梁府的一部分。为四合院式, 占地1040㎡,现存建筑面积230㎡。
2002年,故宫实施大规模修建工程,所有修复技术都按照传统
方式进行,这些建筑工程从建造这座宫殿的时候就存在了,同年,
为了不损伤颐和园的借景风貌,北京市政府增加数亿投资,将颐和
园附近地上架设高压线的方案改为地下铺设电缆。 ——《世界遗产在中国》
根据材料二,分析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1)真实性,是指遗产产生时及后来形成的各种特征,包括形式与 设计、材料与实施、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等。 (2)完整性,一是指范围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地保持遗产组织与 结构及其周围环境。二是指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的保持 遗产地理位置上互相连接的相关部分,完整地体现其文化价值。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4.近现代中国对文物古迹的保护
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中央古 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中国 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 律《古物保存法》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公布,共180处 。到2019年,已公布8
批,总数为5058处
1906
1930
1949
1961
1982
清政府颁布《保 存古物推广办法》
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2.中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迹
(1)历史遗迹: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五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作为世界文化与 自然双重遗产的泰山。

5.3 社会历史的主体 课件(共43张PPT)-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5.3 社会历史的主体  课件(共43张PPT)-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①地位: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②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 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③表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 社会关系,从而不知断识推拓动展社:社会会历发史展进的步动和力发问题展:。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重点突破
正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内涵
(1)从“质”与“量”上理解:
①在质上,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 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②在量上,人民群众是大多数,其主要的、稳定的成分是广 大劳动群众。
(2)从“变”与“不变”上理解:
①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 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
材料3:《诗经》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 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 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
者的作品,占③据人诗民经群的众多还数部直分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 与价值选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新课导入



马物
克主
思义


哲 学
历 史




辩证 唯物论
回答世界是什么(探究世界的本质)、(第 二课)主要讲物质、意识、运动、规律的主 要内容
唯物 回答世界怎么样(把握世界的规律)(第三 辩证法 课)主要讲联系、发展、矛盾的主要内容
认识论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社会历史的主体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社会历史的主体PPT课件
刘备、不孙权都断是镇创压过农造民起义和。 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
史的进步和发展。
归纳总结: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方法论)
1、党的群众观点
基本内容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比俄、美要晚四十多年,但起步晚、起点高,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自主开 展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再到“神舟”六号,中国仅用四次无人飞行试验,就成功地把自己的航天员
A. “人民群众”是群体概念,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既有 送上太空,时隔短短两年之后,又一次性突破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这一载人航天领域至为关键的基本技术,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
C.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发挥什么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 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要求
坚持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 本力量,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 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真正让人民来评判各项工作。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两个保证
(1)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 胜利的重要保证
(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 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13.1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课件 (共20张PPT)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13.1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课件 (共20张PPT)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为什么说劳动者谱写着“换了人间”的动人篇章?
活动三:劳动创造财富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劳动模范是最美的奋斗者。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知识工人”邓建军、“白衣圣人”吴登云,再到新时代的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生命渠”的黄大发、“深海钳工”第一人管延安……一代又一代劳动模范以创造、创新、创业的激情,谱写着“换了人间”的动人篇章。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让劳动课正式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独立课程。劳动课已经列入不少学校的课表,一些中小学还在“开学第一课”安排了种菜、收割、做饭等项目,还有一些学校直接将“开学第一课”搬到了农田里。如何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歌德说:“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说:“我已把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爱因斯坦也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活动二:观点辨析
你是否认同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你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什么?
(2)有利于培养劳动兴趣,提高劳动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掌握劳动技巧,树立“劳动光荣”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等。
(1) 劳动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请你推荐一个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劳动教育形式并说明理由。如:到学校食堂帮工——既能学到烹饪知识,又可以收获帮助他人的快乐。
示例:(1)帮妈妈做饭——既能学习厨艺知识,也能增进亲子关系。
(3)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① 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②今天,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都要靠劳动来实现。2 . 如何看待不同岗位的劳动者?(1)人们的职业不同、岗位有别。(2)只要为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就是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也就创造和实现了人生价值,就应当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积极评价。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课 件(共17张)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课 件(共17张)
主持,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敦煌研究院 共同参与,开始编制《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
(二)、《世界遗产公约》——制定
世界遗产公约标志

①1、真标实准性:是指遗产产生时以及后来形成的各种特征。
②完整世性界:文一化方遗面产指登__录范__标围__准__:上必的须完整具性有,真要实尽性可和能完的整保性持;遗同产时组符织合与下结构列及一其项周 围或环几境项的标完准整:;另一方面指_文__化__概__念___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的保持遗产地理位置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上(2相)能互在连一接定的时相关期部内分或,世完界整某地一体文现化其区文域化内价,值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 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少是是特特殊殊的的见见证证。。 (4)可作为一种建筑物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出人人类类历历史史上上一一个个 (或几个)重要阶段。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 尤其在不可逆转的变化影响下容易变得损坏。 (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 或实质的联系。
部分违章建筑破坏了原有地形地貌,人为痕迹和城市化现象严重。违背真实性 瀑布上游植被覆盖率太低,导致瀑布时常断流。 违背完整性
2、类型
类型:世界遗产分为物质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 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代表地球演化历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代表进行中 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 出例证;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地 域。

13.1《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课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13.1《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课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1)曾翠红的哪些细节打动了你? 【参考答案】如:“坚守环卫一线30年”;“撮灰疏堵、涉水清淤、铲雪 除冰”;“徒手‘掏’垃圾”;“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等。 [解析] 第(1)问,设问关键词是“打动”,可以从材料中找出让你感动 的词句来作答。
(2)曾翠红的事迹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启示? [答案] ①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②人们各种各样的愿望都是在 劳动中实现的,人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悦,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 美好。③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④只要为 社会作出了贡献,就是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也就创造和实现了人生价值, 就应当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积极评价。
第一课时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基础夯实 探究提升 核心观点 随堂精练
★学习目标: 1.理解有价值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2.懂得人生价值通过劳动来创造,通过为他人和社会作出的贡献来衡量。 3.体会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
1.什么是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和活动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_积__极__意__义___。 2.人生价值是怎样创造的? (1)_人__生__价__值__是__通__过__劳__动__创__造__的___。 (2)人们通过劳动创造_物__质__财__富__和__精__神__财__富___。 (3)人们各种各样的愿望都是在劳动中实现的,人们在劳动中感受到 幸福和愉悦,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美好。
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③劳动是财富
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④知识如同灯塔,照亮人生的航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上述诗句共同表明

《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文化遗产”》ppt课件

《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文化遗产”》ppt课件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公. 布。
25
三、中国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 你知道吗?
《世界遗产名录》中已有遗产多少项?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产有多少项?
.
26
2011年中国新增1处世界遗产
学.科.网
2011年6月24日,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法国巴
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
上述三方面目标是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 互渗透的整体,是通过各单元的教学来呈现的, 每个单元都有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遗产的 光芒,每个单元在表述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 也折射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历史意蕴。
.
4
第一单元: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世界文化遗产
.
5
第1课: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教学指导意见:
作为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
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
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西湖文化景观显出独
一无二的“东方文化名湖”的特征:它秉承“天人合一”
的哲理,在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绘画美学、造园艺术
和技巧传统背景下,持续性创造 “中国山水美学”景观
设计最经典作品,展现了东方景观设计自南宋以来讲求
心灵便在黑暗中行走。
.
12
第1课: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大举措:
1、(背景)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面临的威胁:
自然灾害、战争破坏、工业化、城市化等等
引 起
自然和文化景观的破坏
导 致
人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认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
13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大举措
1、(背景)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面临的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政府 对企业一些环境行为的管理中,单纯依靠 政府本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得 到一些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非政府组 织的帮助和参与。 因此,政府对企业进行的环境管理, 实际上是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相互配 合、协调、互动的一个综合性工作,而不 是政府一家的事情。
三、政府对行业进行环境管理 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制 定的 和行 实业 施发 宏展 观规 划
制 定 和环 实境 施技 行术 业政 策
制 定 和资 实源 施能 行源 业政 策
发 展 环 保 境 护 产 业
政府为主体对行业进行的环境管理
就我国而言,目前提出的建设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就可以 看作是战略高度对经济发展特别是行业 活动提出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总体目标。
(一)对企业发展建设过程的环境管理
企业建设项目筹划立项阶段 企业建设项目生产工艺和流程设计阶段 企业建设项目施工阶段 企业建设项目验收施工阶段 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阶段 企业因各种原因关闭、搬迁、转产时
核心——对企业各种物质资源利用 和消耗、生产工艺的清洁化、废弃物产 生和排放三个环节的环境管理。 长期以来,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环境 管理主要依靠传统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 特别是其中的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 排污收费、限期治理、排污许可证、目 标责任制度。
围绕信息、生物、航空航天、重大装备、新能源等 产业发展的需求,重点发展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 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环保节能材料等产业群, 建立和完善新材料创新体系。
振兴重大技术装备
在高效清洁发电与输变电等领域研制一批对国家经 济安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 重大技术装备。装备制造业振兴的重点是环保及资源综 合利用,如大气污染治理、城市及工业污水处理、固体 废物处理等大型环保设备,海水利用、报废汽车处理等 资源综合利用设备。
(二)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
一些与企业环境保护相关的新生事 物,如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企业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企业环境绩效、企业环境 行为评价、企业环境责任、企业环境安全、 企业循环经济、企业绿色营销等不断出现, 有些已经成为现在政府对企业进行环境管 理的新内容。
(三)对企业其他环境行为的管理
(一)政府产业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政府产业 环境管理
具体企业 环境管理
某一个行业 环境管理
政府产业环境管理可根据管理对象分为二类
政府产业 环境管理特征
强制性 引导性
综合性
针对性
政府产业环境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与产业性 质密切相关,要根据不同行业的资源环境特点采 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其管理重点是那些资源和能 源消耗量大、各种废弃物排放量大的行业。
政府产业环境管理的三个特征
产业活动既是创造物质财富、满足 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基本物质需求的活动, 又是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 由于政府是整个社会行为的领导者和组 织者,政府能否依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控制产业活动的资源资源消耗和废弃物 排放,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目 标实现产业活动的良性发展,对产业环 境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
提升汽车工业水平
鼓励开发使用节能环保和新型燃料汽车。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根据《清洁生 产促进法》,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必须公 布其污染排放的相关数据,并接受政府和 公众的监督。在这里,政府管理部门的职 责就是对企业发布信息的数量、质量、真 实性进行核实。还有,一些企业会主动发 布企业环境报告书,一般情况下,该报告 书的发布,也应该通过经过政府 环保部门的相应监督和审核。
自然资源
宏观
提 炼
加转 工化
物 质 财 富
微观
一、政府产业环境管理的概念
政府产业环境管理——政府运用现 代环境科学和政策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 法,以产业活动中的环境行为为管理对 象,采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技 术的、宣传教育的手段,调整和控制产 业活动中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以及相 关生产技术和设备标准、产业发展方向 等的各种管理行动的总称。
(一)制定和实施宏观的行业发展规划
行业环境技术政策——由政府环保 部门制定和颁布的,为实现一定历史时 期的环境目标,既能提高行业技术发展 水平和有效控制行业环境污染,又能引 导和约束行业发展的技术性行动指导政 策。
《清洁生产促进法》
(二)制定和实施行业环境技术政策
总体而言,行业环境技术政策包括行业的宏 观经济布局与区域综合开发、行业产业结构和产 品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产品设计、原材料和生产 工艺的优选、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生态产业链 条的建立、废弃物的再资源化与综合利用、污染 物末端治理、实施排污收费、实行污染物 总量控制等多个方面。
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和企业环境绩效管 理——政府可以制定专门的企业环境绩效 管理计划,鼓励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达到 自愿性的环境绩效管理协议,提推动企业 提高其环境绩效,改善其环境行为。
பைடு நூலகம்
企业环境安全方面——一些生产或者 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可能造成严重的 环境影响和事故,需要政府环保部门对其 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定期检查、评价,不 断地削减污染,消除事故隐患。 环保部门要掌握这些重点企业的情况, 加强监督,预防重大突发污染 事故发生,在中国近期发生了松花 江污染等一系列重大企业环境安全 事故后,这也逐渐成为政府对企业 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方面。
(二)政府产业环境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二、政府对企业进行环境管理 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对 企过 业程 发的 展环 建境 设管 理
对 企 业 生的 产环 过境 程管 理
对 企 业 其环 他境 行 为
政府为主体对企业进行的环境管理
政府对企业发展建设过程的环境管 理,是根据企业发展建设过程的时间顺 序,对其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的环 境监督和管理。
阅读材料:
培育生物产业
发挥我国特有的生物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向健 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重点 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实施 生物产业专项工程,努力实现生物产业关键技术和重要 产品研制的新突破。健全市场准入制度,保护特有生物 资源,保障生物安全。
发展新材料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