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三化学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

合集下载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ppt课件

教材分析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教材特点
4.体现了“注重学科渗透”的理念 蜡烛融化 物理变化 同时发生 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 化学和物理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融化 但融化的过程中却不一定燃烧 你认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是 什么?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了“化学来 源生活,化学服务社会”的理念。
教材分析
氧气制取 和性质
空气成分 和用途 化学反应 类型
五个主题
5、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 催化剂 1、3、4、6、7、9、11、13、15、17 、20 理变化是 , 硬水和软 2、5、8、10、12、14、16、18、19。 、21、22 地球周围的空气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水
水的组成
学 物 质
谈一谈:
组成 表的运用 常见符号 元素 分类
教材分析
五个主题
学完了本课题 ,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物质 元素周期
碳单质
1冰雪融化、 水的净化
2白磷自燃、 3电灯发光、 4玻璃破碎、 碳和碳的 5钢铁生锈、 6汽油挥发、 7石蜡熔化、 8煤气爆炸、 二氧化碳制 水 取和性质 9湿衣服晾干 10食物腐败、11干冰升华、 12燃放爆竹、 化合物 身 13海水晒盐 14火药爆炸、 边 15铁铸成锅、16镁带燃烧、 物质分类 17水结成冰、18酒精燃烧、 的 19锅炉爆炸、20铁矿石粉碎 一氧化碳 21木材燃烧、22石蜡燃烧 化 甲烷
教材分析
1.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常伴随现象: 挥发、状态改变、形状改变
内容组成
应 讨 情 实 2.化学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用 论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境 验 常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结 交 引 探 论 流 入 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共32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共32张PPT)

2.(2016淄博)“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 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 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 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 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 B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 D.冶炼生铁


3.将少量白砂糖加热,白糖会慢慢熔化为液 体,这时白糖发生了 变化;若继续 物理 加热,白糖会逐渐变黑,并闻到有一股焦 煳味,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 变化, 化学 有新物质生成 理由是 。

11.下列关于“一定”和“不一定”的叙述 A 正确的是( ) 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有气体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有发光放热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 学变化 D.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同时发生物 理变化


12.将氧气降温后变成淡蓝色的液体,这种 变化属于 变化。电子消毒柜中的 物理 臭氧发生器能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成臭氧, 化学 这种变化属于 变化。
13.下列是对氯气性质的描述: ①黄绿色; ②有刺激性气味; ③能与水发生反应; ④常温下是一种气体; ⑤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 ⑥能与金属发生反应。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

【解析】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过程中只
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 理变化,故A错误;制作红苕粉时晒干水分过 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制作蓬溪姜糕时将 成品切块包装,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 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配制沱 牌曲酒时发酵粮食,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例2 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 ③⑤⑧(11)(12) ① 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 ②④⑥⑨⑩ 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⑦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填序号) ①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了锈;②石蜡受 热会熔化;③铜绿加热后会变黑;④蓝色 的胆矾能被研成粉末;⑤食品会腐烂变质; ⑥氧化铜是黑色粉末;⑦酒精挥发了;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40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40张PPT)

例: 汽油能燃烧 汽油易挥发
(2)联系: 性质
性质 决定 体现
汽油在燃烧 汽油挥发了
变化
变化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练习与应用
[例1]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A是化学性质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是物理性质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C是化学变化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D是物理性质 E.木棒受力折断 E是物理变化
( C)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练习与应用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 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4、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只是形状、状态的改变。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实验 探究
从化学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实验1-1
性质内容 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 性、还原性、酸碱性、
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吸附性等 腐蚀性、毒性等。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 或由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区别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4张PPT)

探究一、化实学验变现化象和的物记理录变化
序号 变化前的 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1-1 液态的水 水沸腾,有蒸汽, 液态的水 玻璃片有水滴
1-2 蓝色块状的 由块状变粉末 蓝色粉末状
胆矾
的胆矾
1-3 蓝色的胆矾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
溶液
化铜沉淀
1-4 颗粒状石灰 有气泡放出, 二氧化碳气
1、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 化学就变表化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 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铁磁性等。
2、化学性质:
物质在
化学中变表化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金属活动性、
酸碱性、受热易分解等。
物理性质
⑴ 熔点和沸点 ①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固态变液体)
矾溶液
1-4石灰石与盐 酸反应
颗粒状石 灰石(或 大理石)
实验一:水的沸腾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如图所示。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至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表面皿移近试管口,观察现象。
实验二:胆矾的研碎
(1)取少量胆矾放在研钵中。 (2)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现象。
实验三: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
石(或大理石) 石灰水变浑浊
体等
变化后有 无新物质
生成
无物
理 变 化无有源自化 学变化

[讨论1、交实流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思考
21、.什实么验是3物和理实变验化?4有什什么是么化共学同变特化征??
32、.物实理验变1化、与2化与学实变验化3分、别4有有什什么么特本征质? 的区别?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2张PPT)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2张PPT)

2.联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1.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A.冰棒熔化
B.木材燃烧
C.湿衣服晾干
D.灯泡发光
2.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
是〔 C 〕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3.以下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2.物理 性质
颜色、状态 形状、气味 味道、密度
不需要物理变化 就能表现出来
硬度、熔点、沸点 需要物理变化
溶解性、挥发性等 才能表现出来
学都 变不 化需 来通 表过 现化
描述性质常用能、易、难、有、会、可等字词
找找看: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以下有关 铜的表达中:属物理性质的有 __①___③__④___⑤__⑥____, 属物理变化的有___②___,属化学性质的有_⑦___⑧___, 属化学变化的有__⑨_____。 ①有紫红色光泽 ②加热到1083.4℃时熔化成铜水 ③沸点2567℃ ④铜能拉成细丝 ⑤密度8.9g/㎝3 ⑥导电导热性良好 ⑦铜在枯燥的空气里很稳定 ⑧铜在潮湿的空气里外表会生成一层绿色铜锈 ⑨在空气中灼烧铜丝,铜丝外表变成黑色。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SS1 物
钢铁生锈
物质的两种变化 1.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一.物理变化
【实验1-1】 (1)水的沸腾
1.记录现象:试管中水沸腾并产生许多气泡,管口 冒白雾,玻片上凝结有许多小水珠。
2.分析推理:
水 遇热 水蒸汽 遇冷 水雾 凝结 水珠
(化学 性质)
定义: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课《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课《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1)有新物质生成 (2)常伴随能量变化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 区别 联系
物理变化
无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注意: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时,不能只看有 无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有 些化学变化是没有明显现象的,物理变化也 可伴随有明显的现象如通电时发光也放热。
实验 液态的水 产生水珠 1-1 实验 块状的胆矾 变为蓝色粉末 1-2
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规律?
水的沸腾: 液态水 气态水 液态水
胆矾的研碎: 块状
粉末状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水的沸腾;将蓝色块状的胆矾磨成粉 末;汽油、酒精挥发;铁水铸成锅; 蜡烛受热熔化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议一议】下面的各种变化中,哪些是物理变化?
哪些是化学变化?
• 煤燃烧 矿石粉碎 钢铁生锈 • 粮食酿酒 钨丝灯泡发光、发热
二、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2.物理性质: 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
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熔点:固体熔化时的温度。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与气压有关)。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B、钢铁生锈 )
C、瓦斯爆炸 D、锅炉爆炸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发光 C、光合作用 B、空气液化 D、海水晒盐
5.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变化依据是(
A.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光 热

B.燃烧时发出大量的
6.下列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能使食物腐烂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课《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课《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提问
4、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A、产生耀眼的白光 C、生成白色固体 该变化属于
化学 变化,
B、放出大量的热
你依据的理由是
C

拓展; 1.生活中哪些常见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所有物质的燃烧,金属的锈蚀, 食物的腐烂,动植物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 2.伴随有是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吗? 不一定。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而灯泡通 电后发光、放热的现象是物理变化。 3.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不一定。 火药爆炸、煤气爆炸等是化学变化 气球爆炸、锅炉爆炸等是物理变化
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哪些 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1、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 物理性质
2、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物理性质
3、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化学性质
4、汽油会挥发能导电 物理性质
7、铜一般呈红色 物理性质


水的沸腾:
液态
气态
液 态 (状态改变)
胆矾的研碎: 块 状
粉末 状 (形状改变)
【实验1-3】 操作:
1.把少量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放 入2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直到 变成澄清的溶液。
2.再向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胆矾和研碎的胆矾 溶于水,并和氢氧 化钠反应
【实验1-4】
操作:
4.联系: 化在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同时伴随物理变 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同时伴随化学变 化。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本质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 联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课件 共32张PPT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5、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 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伴随着物
理变化;
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注意
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 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 了其他(或新)物质。有些化学变化是 没有现象的如一些中和反应,物理变化 也可伴随有明显的现象如氧气液化时变 成淡蓝色、电灯通电时发光也放热。
• 实验2: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慢慢 地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 条燃烧情况的变化。
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 均为无色、 实验1 无味的气体
实验结论
性质类别
在标准情况下,氧气 和二氧化碳均为无色、物理性质 无味的气体
实验2
木条在氧气中 燃烧得更旺; 木条在二氧化 碳中熄灭
氧气能支持燃烧;二 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 不支持燃烧
讨论:以上性质可以怎样分类?
•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
• 合作探究
• 通过对酒精性质的了解,我们知道物质本身有许 多固有的属性,哪些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 性质,哪些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本身就 固有的性质呢?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 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 质。
• 如: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 腐蚀性、酸性、碱性等。
2.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管 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 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
现象:
1.试管内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2.石灰石逐渐变小。
3.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实验 序号
1-1
1-2
变化前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 变化后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区别 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 联系 变化;但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会
同时发生化学变化见的三种形式:状态(固、液、气)的改变,形 状的改变(矿石粉碎等),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白炽灯通电 发光、放热,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凡是状态、形状、 某些能量形式改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讲授新课
知识与拓展
2.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 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 会产生上述现象,况且具有上述现象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化学 变化。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无色氧气加压降温变成淡蓝 色液态氧;给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以小气泡放出这三 个变化都是物理变化。故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学 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即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
17. 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着,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15. 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条件去寻找终生伴侣。 15.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7. 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成为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14、人都是在跌倒与爬起之间学会坚强,都是在风雨与阳光之间走过成长的路。失败所能带给你的只应是一些教训,一些冷静的思考,而不该有绝望、颓废、不知所措。 20.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 7. 年轻人看到人生路上满是灿烂的鲜花,老年人看到人生途中的是凄美的斜阳。 14. 磨练,使人难以忍受,使人步履维艰,但它能使强者站得更挺,走得更稳,产生更强的斗志。 6.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根据对概念的理解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讲授新课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观察与思考
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或冰,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 方会生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发热等 等。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讲授新课
变化前观察
变化时观察
①有几种物质参 加反应 ②反应物的颜色、 状态、气味等
①反应条件(如加热、 点燃等) ②反应现象(发光、放 热、变色、生成气体或 沉淀等)
变化后观察
①有几种物质生成 ②生成物的颜色、 状态、气味等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作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
学练优九年级化学(RJ) 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白纸,在白纸1上用无色的酚酞试液写上 两个大字“化学”,晾干;用喷壶向白纸2上喷氢氧化钠溶 液,无变化,接着再向白纸1上喷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实验与探究 1.水的沸腾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2.胆矾的研碎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3.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4.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 变化后有无

新物质生成
液态水沸腾时生成水蒸气,
1
液态的水
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片又凝结 液态的水

为液态的水液态的水
2
块状的胆矾
蓝色块状固体被研碎 成粉末粉末状的胆矾
粉末状的胆 矾

3
颗粒状石灰石 等
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 石灰石逐渐变小,烧杯中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气 体等

4
蓝色的硫酸铜 溶液等
立即生成蓝色沉淀,溶液 蓝色的氢氧 颜色变浅,最后变为无色 化铜沉淀等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课堂小结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3.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随堂训练
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D ) 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
随堂训练
2.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B )
①酒精挥发
②白糖溶于水
③食物腐烂
④铁矿石炼铁
⑤汽车胎爆炸
⑥电灯发光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④⑤
15. 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只要你珍惜。 15. 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条件去寻找终生伴侣。 16. 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11. 虽然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开花结果,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梦想成真。但每一个梦想都是绚烂多姿,每一个人都因追逐梦想而生活得更加精彩。 13. 要无条件自信,即使在做错的时候。 11. 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 13. 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人生当自强,人的一生,总会遇见挫折磨难,但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走过了,便是一种收获,便会让自己成长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