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例题原卷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例题原卷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314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4 4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物体在1倍焦距内时(0<u<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正立、放大、虚像;②物像同侧;③像距>物距:v>u;④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焦点),像变大;(4)应用:放大镜2.当物体在焦距处时(u=f):不成像(折射光线平行);3.当物体在1~2倍焦距间时(f<u<2f):(1)光路图:如右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放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在2倍焦距之外)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大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小段距离,像移动一大段距离;(4)应用:投影仪4.当物体在2倍焦距处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等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也在2倍焦距处)5.当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缩小、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f<v<2f;(像在1~2倍焦距间)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小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大段距离,像移动一小段距离;(4)应用:照相机。

【例题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变式1】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险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取决于()。

A. 透镜的直径B. 入射光线的方向C. 透镜的曲率D. 透镜的颜色答案:C解析: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取决于透镜的曲率,曲率越大,焦点位置越近;曲率越小,焦点位置越远。

2. 关于凸透镜焦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焦点位置被称为透镜的负焦距B. 焦点位置是透镜的中心C. 焦点位置被称为透镜的正焦距D. 焦点位置是透镜的表面答案:A解析:焦点位置被称为透镜的负焦距,因为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在透镜的透镜中心的同侧。

3. 凸透镜对于非平行光线的成像,关注的光线是()。

A. 仅仅想光轴靠近的光线B. 其中一束光线能改变方向使其平行于光轴的光线C. 只有经过透镜中心的光线D. 完全垂直于光轴的光线答案:B解析:凸透镜对于非平行光线的成像,是通过将光线聚焦在焦点上实现的,其中一束光线能改变方向使其平行于光轴的光线,其余光线则在透镜后面的位置得到成像。

4.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人眼看到的物体是()。

A. 实物体B. 虚物体C. 光线D. 影子答案:B解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人眼看到的物体是虚物体,即物体的投影形成在透镜后的位置。

5.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实物体与虚物体的区别在于()。

A. 实物体有质量,虚物体没有B. 实物体是存在的,虚物体是虚幻的C. 实物体是透明的,虚物体是不透明的D. 实物体发出光线,虚物体不发出光线答案:B解析:实物体是存在的,虚物体是虚幻的,虚物体是通过光线经过凸透镜成像后形成的投影。

二、填空题1. 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如果经过像方焦点,成像在()方的位置。

答案:虚物方2. 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焦点位置在()透镜的位置。

答案:凸3. 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物体放在焦点处,成像在()。

答案:无穷远处4.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成像的位置是()。

答案:物距焦距的倒数5. 凸透镜焦距越大,对物距的要求越(),反之亦然。

精品练习(附答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

精品练习(附答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天天练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单选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B.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C.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2.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30 cm的地方,在离物体45 cm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的清晰的像,则()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90 cm,像是放大的B.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8 cm,像是放大的C.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 cm,像是放大的D.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 cm,像是缩小的3.(2020·武汉中考)全国多地在欢迎援鄂抗疫英雄凯旋时举行了“飞机过水门”的最高礼仪。

某次仪式中,摄影师拍摄了如图所示的照片,他所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照相机的底片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C.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4.如图所示是航拍的大地震时的楼房倒塌现场。

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A.小于50 mmB.大于100 mmC.等于50 mmD.大于50 mm小于100 mm5.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成像原理B.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也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C.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漫反射现象中光路是不可逆的B.同一个人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C.在折射现象中,折射角可能大于入射角D.凸透镜能成正立的实像7.(2021·厦门质检)当摄影师用一台镜头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全班同学照完合影后接着又给小明同学照半身像(照片尺寸相同),这时摄影师应采取()A.照相机离小明远一些,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B.照相机离小明近一些,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C.照相机离小明近一些,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照相机离小明近一些,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不变8.如图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专题练习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专题练习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专题练习班级姓名学号基础知识回顾1. ①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②怎样区分一个透镜是凹透镜还是凸透镜:1)2)3)④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成像性质像距 v应用⑤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远离、靠近)凸透镜,同时像(变大,变小)。

⑥成放大像、缩小像的分界点是点。

成虚像及实像的分界点是点。

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接受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1)2)3) .2.作图题:F 10cm F 10cmF10cm F10cm F10cm F 10cm 【要点部分】一、用作图法做出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关系(下图中凸透镜焦距为f=10 cm )1.当u>2f 时,成倒立 的实像,则像距的范围 。

2.当f<u<2f 时,成倒立 的实像,则像距的范围 。

来源:Z §xx §k]3.当u<f 时,成正立 的 像 来源:学科网]4.当u=2f 时,成倒立 的实像,则像距的范围 。

5.当u=f 时二.典型例题◆已知物距和焦距,判断成像特点例1.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30 cm 的纸上接收到一个很小F10cmF 10cmF10cmF 10cm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练一练.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7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已知物距和成像特点,判断焦距范围例2.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6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20cm B、30cm C 、60cm D、80㎝练一练1. 将一个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 cm处时,用光屏可接收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 cm B.10 cm C.30 cm D.15 cm◆已知像距和和焦距,判断成像特点例3.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cm的纸上接收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光屏放在距这个透镜15 cm处时,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则这个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练一练2.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练习】1.在凸透镜成像的观察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则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练】专题训练(十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练】专题训练(十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C) A. 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镜头是凹透镜 B. 投影仪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 透镜到墙壁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2倍焦距 D. 手机应放置在透镜的1倍焦距内
123456789
10 11 12
专题训练(十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6. 如图是小榕在实践活动中用带抽屉的纸盒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 将手机放入抽屉中,通过推拉抽屉,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影到白墙 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2倍焦距 B. 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C. 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减小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D. 若要在墙上正常阅读手机内容,手机应正立放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法正确的是( AB )
A. 掩膜上的电路图在硅片上成实像 B. 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 C. 硅片位于缩图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 D. 要减小硅片上的像,需将掩膜向下移动
第2题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专题训练(十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3. 如图所示的是快递出库扫描仪扫描取件的情景,扫描仪上端是镜
头,斜上方有补光功能,扫描成功时有拟人声音提示“出库成功”,下
列对此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 为让取件人听到的声音更大些,应提高音调
B. 扫描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正立的实像
C. 扫描时,取件码到镜头之间的距离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

D. 光线较暗时,补光灯点亮,光在取件码上发生漫反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专题训练(十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专题训练(十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    含答案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含答案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cm处,则()A.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2.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0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A.正立的放大虚像B.倒立的缩小实像C.倒立的放大实像D.无像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4. 在银幕上看到的电影画面都是正立的,在放电影时应将电影胶片( )A. 正立着放在小于凸透镜2f的位置上B. 倒立着放在小于凸透镜2f的位置上C. 正立着放在凸透镜2f和f之间的位置上D. 倒立着放在凸透镜2f和f之间的位置上5.如图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B.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C.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 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6.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改变物距4次,每次都能通过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下面是他们记录的这四组物距(u)和像距(v)的数据,其中数据错误的是( )A. u=15 cm,v=19.3 cm B . u=25 cm.v=17.3 cmC. u=20 cm,v=20 cmD. u=30 cm,v=15.2 cm7.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调整实验装置时,要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 。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一、选择题1. 凸透镜是指()。

A. 中央厚、两头薄的透镜B. 中央薄、两头厚的透镜C. 厚薄均匀的透镜D. 不规则形状的透镜2. 凸透镜的主要特点是()。

A. 两个焦点B. 厚中薄两头C. 成像大小不变D. 非线性成像3. 凸透镜焦距为正的情况下,其成像为()。

A. 实焦B. 虚焦C. 无焦D. 无法确定4. 凸透镜焦距为负的情况下,其成像为()。

A. 实焦B. 虚焦C. 无焦D. 无法确定5. 凸透镜呈现实像的条件是()。

A. 物距大于焦距B. 物距等于焦距C. 物距小于焦距D. 物距无关二、解答题1. 物体距凸透镜一个焦距的位置摆放,探讨成像的特点。

解答:当物体距离凸透镜一个焦距的位置摆放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呈现出聚焦的效果,即成像点会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形成一个实像。

实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相同,只是位置翻转,呈倒立形态。

2.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两倍焦距的位置摆放,探讨成像的特点。

解答:当物体距离凸透镜两倍焦距的位置摆放时,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呈现出完全平行的效果,即成像点会在无限远的地方,形成一个虚像。

虚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相同,位置翻转,呈倒立形态。

3.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小于一个焦距的位置摆放,探讨成像的特点。

解答:当物体距离凸透镜小于一个焦距的位置摆放时,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呈现出发散的效果,即成像点会在透镜的同侧,形成一个虚像。

虚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相同,位置翻转,呈倒立形态。

4. 凸透镜放大器的原理是什么?解答:凸透镜放大器是利用凸透镜的成像特性来放大物体的影像。

凸透镜主要通过将光线聚焦,使得物体的影像放大,从而增加观察者的观察能力。

凸透镜放大器的成像原理可以用凸透镜成像公式来解释,即1/f = 1/v - 1/u,其中,f为透镜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通过调整物体和透镜的距离,可以使得影像变大,以实现放大效果。

5. 请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解释为什么近视眼需要戴凹透镜。

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其应用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其应用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其应用专项练习题1.下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B.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C.要使底板上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前伸就可以D.要在底板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二倍焦距2.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之外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3.小明通过透镜观察“美丽潍坊”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B.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C.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D.字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此透镜的焦距4.(2020·湖南常德中考)如图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B.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被应用在了照相机上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蜡烛的像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放一副近视眼镜,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才可再次呈现清晰的像6.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的虚像。

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些。

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则他看到的角度是。

7.为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交管部门在很多十字路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法车辆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当车辆远离摄像头时,所成的像将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改变命运NO.9 在光的世界里光的折射规律 凸透镜成像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A ·课程标准检测(60分)一.精心选一选(3分×10=30分)1.图9-1中哪个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情况( )2.如图9-2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 )A .反射角等于30°B .折射角大于反射角C .折射角等于反射角D .以上说法不对3.如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光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路径一定是直线B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C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知识改变命运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 .在池边看到水中的月亮B .日食、月食的形成C .在树荫中总有很多的小圆光斑D .太阳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路径是弯曲的5. 如图9-3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A .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B .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C .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D .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6.一凸透镜焦距是8cm ,当物体距焦点5cm 时,则物体成像情况是( )A .一定成放大的实像B .一定成放大的虚像C .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虚像D .一定能用光屏承接像7.某校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时放映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画面小了点,应怎样调节()A.放映机离屏幕远些,胶片离镜头远些B.放映机离屏幕远些,胶片离镜头近些C.放映机离屏幕近些,胶片离镜头远些D.放映机离屏幕近些,胶片离镜头近些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B.光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C.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在折射时光路是不可逆的D.光线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它在水中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9.(多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照相机拍摄,因为这个像是虚像B.我们看到水中的石块和蓝天白云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C.将筷子放入水中,看上去水中的筷子会向上弯折D.皮鞋擦得又黑又亮,这个“亮”是表示皮鞋的表面发生了漫反射10.(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D.物体经凸透镜总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二.耐心填一填(3分×6=18分)11.如图9-4所示的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在蜡烛从P 点左侧向F 点靠近的过程中,调节光屏的位置,能观察到光屏上烛焰的像逐渐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蜡烛移动到F 点与O 点之间时,在光屏上看不到烛焰的实像,这时,怎样观察烛焰的虚像?说出你观察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12.把一张透明塑料纸铺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滴一个小水珠(直径约5mm ),双手平拿着塑料纸,透过水珠看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_____________(填“大”“小”或“一样大”),这说明小水珠相当于_____________,此时,它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13.“每天测量体温”是科新中学预防“非典”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图9-5所示有四位同学分别沿A 、B 、C 、D 方向读数.你认为沿_______方向读数要方便一些,原因是体温计在设计时对于这个方向应用了__________.14.诗人李白月下独自饮酒,即兴赋诗:“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诗中三人,除诗人本人外,另两人是由光现象产生的.其中一人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另一人是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15.如图9-6所示,由玻璃砖下表面A 点射出一条光线,在玻璃砖上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由图中提供的数据可知,入射角为________,反射角为__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16.如图9-7所示,由于大气层是_____________的,太阳光在大气层内传播的路径是________的,因此,清晨太阳还没有升到地平线以上时,我们就已经看到了太阳的______(填“虚”或“实”)像,这实际上是光的_________现象.三.实验探究(6分)17.小明最喜爱的玩具是叔叔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是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现在小明想要探究“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请你同他一道完成如下工作.(1)要能完成探究还需要的器材有哪些?(2)简要写出探究的主要步骤。

(3)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4)在这次探究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四.综合应用(6分)18.完成下列光路图(图9-8)B·创新思维拓展(40分)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五.认真选一选(4分×2=8分)19.如图9-9所示的四个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20.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9-10甲所示.为 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10乙所示,摄影师应将镜头适当地( )A .向下并且向左移B .向下并且向右移C .向上并且向左移D .向上并且向右移六.细心填一填(4分×2=8分)21.小华参观展览会,在如图9-11所示的一个小展览室里可见一个女导游在介绍商品,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游,可望不可及,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形象而已.则这个屏风是________镜,这个虚拟导游是______像(填“虚”、“实”),电视机屏幕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22.实际生活中常见到如下现象:①手影,②海市蜃楼,③倒影,④月食,⑤电影,⑥二泉映月,⑦对镜梳妆.可以把上述现象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其共同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其共同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其共同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七.科学探究(6分)23.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下表格中.知识改变命运请你分析以上数据,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写出两条填在横线上.(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综合应用(6分×3=18分)24.如图9-12中的两架敌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从水中潜水艇上观察到的该飞机的像,请用光学作图来确定哪是实际的飞机.25.有月亮的夜晚,我们抬头看见的月亮比月亮的实际位置是________(选填“偏高”、“一样高”、“偏低”),图9-13中的月亮为实际月亮,请通过作图作出看到月亮像的大致位置.(说明:作图时将大气层作为均匀介质看待)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26.在用如图9-14所示的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陈明和赵红分别使蜡烛和光屏同时在光具座上不停地左右移动,但无论移动到哪里,他们始终都没有看到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请你帮助他们分析一下实验失败的原因,并指出正确的做法.(图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光的折射规律 凸透镜成像1.C 2.D 3.C 4.D 5.D 6.C 7.B 8.B 9.ABD 10.BC11.变大;在光屏一侧透过透镜看蜡烛 12.大;放大镜;正立;放大;虚 13.B ;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4.诗人的影子;光的直线传播;诗人在酒中的倒影;光的反射15.300;300;46016.不均匀;弯曲;虚;折射17.(1)太阳光,刻度尺(2)①利用玻璃凸透镜会聚太阳光,用刻度尺测焦距;②按上述方法再分别测出水晶透镜、塑料透镜的焦距③比较分析,得出结论(3)表格可如下设计:(4)控制变量法18.如图所示19.D 20.B 21.凸透镜;实;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22.第一类:①④;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第二类:③⑥⑦;与光的反射有关;第三类:②⑤;与光的折射有关.23.(1)在成实像的情况下,对于同一凸透镜,物体到凸透镜距离越远,像到凸透镜距离越近(2)在成实像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凸透镜,当物体到凸透镜距离相同时,凸透镜焦距越大,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大.知识改变命运精品文档你我共享24.如图所示25.如图所示26.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他们让蜡烛和光屏同时在光具座上不停地左右移动.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由远及近,先把蜡烛固定在某一位置,然后移动光屏去承接烛焰所成的像.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知识改变命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