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距与焦 距的关系
u>2f u=2f 2f>u>f u=f u<f
物距 u/cm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物距与像距:物距是指物体到光心的距离,用字母“u”表 示;像距是指____像____到光心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u>2f (1)成_倒__立___、__缩__小__的___实___像 2f>v>f 照相机
u=2f (2)成__倒__立__、__等__大__的___实___像 v=2f 测焦距
(2)器材组装完成后的装置如图乙所示,此时需降低______的 高度,直至光源、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3)完成器材调整后,按下光源开关,光屏上随即出现了一个 倒立 F 的模糊轮廓,为了使光屏上的像变得清晰,应__________ _____(填“一直向左”“一直向右”或“左右反复”)移动光屏.
5.(2024 年连云港市一模)将一个带箭头的白色卡片 放置于装满水的圆桶形玻璃容器后方某位置,小明在前方 透过容器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当撤去容器后可能看
到的箭头图像是( )
A
B
答案:C
C
D
6.(2023 年扬州市)如图甲,在装有水的杯子里,小红将一支铅 笔分别紧贴杯壁内、外竖直放置,两次都观察到铅笔正立、放大 的像,俯视图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

简记口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交流讨论
1.在做实验时, 某同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 的像。发生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有哪些? 可能原因有: ①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②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③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焦点上;
(像距)逐渐_变__大__,像逐渐_变__大__.
凸透镜的焦距 f = 10 cm
实验
物距与焦
物距u/cm
次数
距的关系
虚实
像的性质 大小
像距v/cm 正倒
1
30
u > 2f
实像
缩小
倒立
15
2
20
u = 2f
实像
等大
倒立
20
3
15
2f >u >f
实像
放大
倒立
30
4
10
u =f
不成像
/
5
7
u <f
正立
放大
PART TWO
凸透镜成像光路分析
研究光的现象还是从点光源开始。点光源S向四周反射出无数条光线。照射到 凸透镜上的光线也有无数条,这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都会聚在S’点, S’ 点就是点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研究光学主要是确定像的位置。确定像的位置不需要无数条光线,两条 光线就够了。两条光线相交成实像,反向延长相交成虚像。延长、反向延长 都不相交不成像。
作出猜想 ①可能与物距有关;②可能与焦距有关(与凸透镜的 偏折情况或焦距有关);
进行实验 2.实验器材: 光具座、光屏、凸透镜、蜡烛、火柴。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移动透镜,直到屏上出现最小、清楚的 烛焰的像。此时焦距近似等于像距(透 镜到光屏的距离)
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10 cm
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透镜位置不变,分别向两侧同时移动蜡 烛与光屏,直到屏上出现等大、清楚的烛焰的 像。此时物距=像距=2倍焦距(二倍焦距成等大 实像)
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10 cm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4、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少, 像距是怎样变化的?
规律精炼
随堂练习
例: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
把烛焰放在a、b、c、d、e各点,并分别调整光
屏的位置。则:
1、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a bc d e
F
F
f
2f
a bc
2F
FF
FF
2F
物距与焦 距关系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像 的 性质
像距与焦 应用 距关系
u>2f
虚实 大小 正倒 物像同侧或异 侧
实像 缩小 倒立
异侧
2f>v>f 照相机
u=2f 实像 等大 倒立 异侧
2f >u>f 实像 放大 倒立 异侧
u=f
不能成像
v=2f v>2f 投影仪
u<f 虚像 放大 正立 同侧
例、在农村放映电影,试镜头时,发现屏上的影像小 了一点,应当怎样调整放映机( )
A.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B.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C.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D.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例、某同学拍毕业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像。摄影师应 采取的方法是( ) A.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 B.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 C.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 D.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为物距,用字母u表示。 物距的变化会影响成像的方式和位置。
像距
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为像距,用字母v表示。像 距与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决定了成像的特点。
02
成像规律探究
实验器材准备与操作
80%
凸透镜
选择焦距已知的凸透镜,确保表 面干净无划痕。
100%
光源
使用平行光源或点光源,如蜡烛 或LED灯。
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焦距变化对成像影响
焦距越长,凸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弱,成像位置 距离凸透镜越远。
焦距越短,凸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成像位置 距离凸透镜越近。
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焦距变化会影响成像的大小 和虚实。当焦距增大时,成像会变小且变虚;当焦 距减小时,成像会变大且变实。
放大镜原理及应用
原理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 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 、放大的虚像。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 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应用
放大镜广泛应用于阅读、观察细小物 体等领域。对于视力不佳或需要观察 细节的人群,放大镜是一种实用的辅 助工具。
05
总结归纳与拓展延伸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03
成像类型与特点
倒立缩小实像
1 2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会在 透镜的另一侧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此时,像的位置会落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3
应用
这种成像规律被广泛应用于照相机、摄像机等光 学仪器中。
倒立放大实像
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光线传播路径及特点
光线传播路径
[初中物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初中物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8533a4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8.png)
C. 摄像头是凸透镜
D. 运动员经摄像头成虚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易错提醒】屏幕上的影像,不是运动员经摄像头成的 像,是经过数据处理后的;此时经摄像头成的像,还是缩 小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跨学科·生物】 [2024威海荣成期中]小明用透明塑料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点拨: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 的,乙照片中蝈蝈大些,即像大一些;根据“凸透镜成实 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需要减小物距,增大像 距,即照相机靠近蝈蝈,同时增大镜头和像间距离,故B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设计了一个高为15 cm的昆虫标本观察器。盒底上放标
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为了让观察者在盒盖上方附近
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 7.5 cm
B. 10 cm
C. 12 cm
D. 16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 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A ) A. 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 B. 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 C.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 D. 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
点拨:(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过焦点,a经过 透镜后的光线过主光轴的一点,说明此点为焦点,故 连接b光线与凸透镜的折射点和焦点,并标上向下的 箭头即为b的折射光线,同理画出c的折射光线,如图 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MN经透镜所成像的性质是 倒立、放大的实像 (填 “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或“正 立、放大的虚像”)。与 投影仪 (填“照相 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相同。 点拨:(2)焦距f=30.0 cm-20.0 cm=10.0 cm,此时 物体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MN成的是倒立、放 大的实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314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4 4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物体在1倍焦距内时(0<u<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正立、放大、虚像;②物像同侧;③像距>物距:v>u;④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焦点),像变大;(4)应用:放大镜2.当物体在焦距处时(u=f):不成像(折射光线平行);3.当物体在1~2倍焦距间时(f<u<2f):(1)光路图:如右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放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在2倍焦距之外)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大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小段距离,像移动一大段距离;(4)应用:投影仪4.当物体在2倍焦距处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等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也在2倍焦距处)5.当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缩小、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f<v<2f;(像在1~2倍焦距间)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小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大段距离,像移动一小段距离;(4)应用:照相机。
【例题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答案】B【解析】解:A、当u=10cm时,u<f=15cm,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当u=20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当u=3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故C错误;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增大,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期末必考点梳理

1.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3.图甲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应该是凸透镜;图乙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应该是凹透镜。
4.三条特殊的光线
5.下图中凸透镜的焦距有10cm.(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6.凸透镜成像规律
技巧: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
物近像远像变大,1倍焦距内反变化。
换焦距大的透镜,物距不变时,像变大。
补充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凸透镜焦距以及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做这类型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变量。
7.凸透镜的应用
8.视角: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9.近视眼和远视眼。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一、知识要点1、透镜成像规律: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口诀:(1)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2)物近像远像变大(实像),物近像近像变小(虚像);3、凸透镜成像实验:(1)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2)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使像完整地成在光屏中央);(3)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的可能原因:①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②蜡烛放在了一倍焦距内③光具座不够长(4)凸透镜破了一块(或遮住一部分)的后果;不影响像的完整性,像会变暗;(5)使光屏上的像变大或变小的方法:物近像远像变大。
4、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1)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被照景物离照相机的距离应大于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像成在胶片上,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要想使胶片上的人像大些,人离照相机的距离要近些,同时胶片离镜头的距离要调大些。
(2)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工作。
投影片(或幻灯片)上的图像是物,投影片(或幻灯片)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成在屏幕上,屏幕离投影仪(或幻灯机)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3)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
被观察的物体离放大镜的距离必须小于焦距,才能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
(4)望远镜、显微镜也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5、眼睛人的眼睛是一个高精度的光学器官,相当于一个可以自动调焦的照相机,其中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人眼靠调节晶状体的厚度来获得清晰的像。
6、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
二、易错题精选1.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正确(1)物体离凸透镜越近,成的像越大。
()(2)放大镜总能放大物体。
()(3)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大于像距,则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4)凸透镜成像时,如果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则一定是倒立的。
()(5)凸透镜成像时,如果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一定是倒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缩小
实像
放大
放大
实像 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1、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 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2、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倍焦 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3、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 和1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4、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以 及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2)知道凸透镜的光心、焦 点、焦距和主光轴 (3)通过探究性实验得出凸 透镜成像的规律。
眼镜片上的透镜
一、透镜分类
1、中间厚,边 缘薄的透镜 称为凸透镜
2、中间薄,边 缘厚的透镜 称为凹透镜
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第二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步骤:
1、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2、点燃蜡烛,使火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3、先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 移向凸透镜,在移动的过程中,取若干个位置,调 节光屏的位置,观察成像的情况。将实验结果填在 表格中。
来,我们一起做实验
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 将会聚于一个点,这个点叫焦点
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凸透镜的焦距f=___
物体到凸透镜 的距离/cm 倒立或正立 像的情况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结论:
物体到凸透镜 的距离/cm 像 的 情 况
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大于2倍焦距 在2倍焦距和 焦距之间 小于焦距
倒立 倒立 正立
凸透镜成像规律
5、当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照 像 机
1、照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利 用: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成像圈环
镜 头
调焦环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图
仔细观察图。你看到照相机镜头是一个 ( 凸透 )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这个镜后 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 倒立缩 )像。
3、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 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来成像的。
小的实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幻 灯 机 和 投 影 仪
2、幻灯机和投影仪都是利用:物体到凸透镜的 距离在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 的实像来成像的。放投影片时,底片应该倒插。
幻 灯 机 的 工 作 原 理 图
平面镜
镜头 投影片
观察图中投影仪镜头是一个 ( 凸透 )镜。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放 大 镜
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将光路从右向左传播,发现光 线也能会聚于焦点。
说明凸透镜有左右两个焦点
凹透镜如图:
F称为凹透镜的虚焦点,凹透镜有左右 两个虚焦点。
f是虚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
怎样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太阳光聚焦法:
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把一张纸放 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的距离,直到纸 上的光斑变的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 的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这就是焦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