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班组长的角色认知与定位

合集下载

班组管理-班组长角色认知与定位

班组管理-班组长角色认知与定位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让员 工感到归属感和满足感。
谢谢
THANKS
班组长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班组长需关注团队工作中出现的 问题,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解决。
班组长需调动团队智慧,鼓励成 员提出解决方案,共同应对问题。
班组长需对问题解决过程进行总 结和反思,不断优化团队工作流
程,提高工作效率。
04 班组长如何提升自身能力
CHAPTER
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
不断学习新知识
班组长应具备领导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素 质和能力。
班组长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有效地激励和引导员工,促进班组的 团队合作和整体绩效提升。
02 班组长定位
CHAPTER
班组长的管理定位
01
02
03
04
目标设定
班组长需明确班组的工作目标 ,并根据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和
任务分配。
人员协调
班组长需协调班组内部成员之 间的关系,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进度监控
班组长需对班组的工作进度进 行监控,及时调整工作计划,
确保按时完成目标。
绩效评估
班组长需对班组成员的工作绩 效进行评估,为奖励和改进提
供依据。
班组长的沟通定位
信息上传
班组长需将班组的工作 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 确保信息的有效传递。
技能。
班组长需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氛 围,鼓励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
共同完成任务。
班组长在任务分配中的作用
班组长需根据团队成员的能力 和特点,合理分配任务,确保 工作的高效完成。
班组长需与成员沟通任务要求 和目标,确保每个成员明确自 己的职责。

班组长的定位与角色认知

班组长的定位与角色认知

班组长的十种能力
专业技术 指挥和约束 职能培训
发现问题并 解决问题
归纳和总结 沟通倾听 幽默风趣 激励减压
目标管理
组织授权
做好3个位置转换
面对部下应站在经营者的立场 上,用领导的声音讲话
面对经营者又应站在反映部下呼声的立场上, 用部下的声音说话
面对直接上司又应站在部下和 上级辅助人员的立场上说话
4、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班组长的八条权限

5、有权向上级提出对本班组职工的奖 惩建议 6、有权依据规定对本班组的奖金进行 调整分配 7、有权推荐本班组优秀职工学习深造 、提拔晋级



8、有权维护本班组员工的合法权益
班组长的九条戒律

不要说“我办不到”、“实在伤脑筋”这 类丧气话

不要说“不知道”、“我帮不了你”这类 令人心冷的话

不要说“不行就走人”、“政策向来如此 ”类的霸道话
四 不要在下属员工面前抱怨上级领导
班组长的九条戒律
五 不要萎靡不振,无精打采

不要感情用事,建立小圈子 七 不要小富即安、停步不前 八
不要轻言放弃、轻狂自大、背 信弃义、急躁易怒

不要处处为部下护短
言行一致 重承诺
尊重关心 问寒暖
科学组合 用不疑
荣誉面前 退幕后
思考改善 常自省
身先士卒 带头行
懂技术
会管理
善文笔
能协调
课后作业
你愿意担任班组长吗? 为什么呢?
26
上级对班组长的4点期望
及时反馈 信息
防止工伤 和重大事 故的发生
降低劳动 成本,提高 生产效率
提高产品 质量,按时 完成任务

班组长角色认知与自我定位

班组长角色认知与自我定位

班组长角色认知与自我定位首先,作为班组长,我需要深入了解团队成员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个人生活状态和职业发展规划。

只有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才能更好地管理和激励团队,创造更好的工作氛围和团队效能。

其次,我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和工作计划,引导团队成员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在实施工作计划的过程中,我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计划,确保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我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改善自己的领导风格。

同时,我也要注重团队成员的培训和成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团队建设和发展,提升整个团队的综合竞争力。

最后,作为班组长,我要时刻保持谦虚和谨慎,坚持原则和道德底线,做一个值得信赖的领导者。

在团队的日常工作中,我要以身作则,主动承担责任,尊重团队成员的不同意见,协调团队内部矛盾,切实为团队创造和谐的氛围。

总而言之,作为班组长,我要积极适应工作变化和团队发展,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实现团队的发展和进步。

作为班组长,我将积极促进团队合作和团队凝聚力的形成,在实现工作目标的同时,更注重每位团队成员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我会不断改进自己的管理方式,促进自身的学习和提升,以更好地引领整个团队向前发展。

团队合作是团队成功的关键,作为班组长,我将重视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我会鼓励团队成员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分享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我会设立团队建设活动,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信任,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除此之外,我也会注重团队的内部文化建设,制订团队规章制度,引导团队成员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同时,我也会在团队管理方面不断完善自己,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我会深入理解团队成员的个性和特点,了解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合理地安排工作任务,充分调动每位团队成员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

班组长对岗位的认知

班组长对岗位的认知

班组长对岗位的认知引言作为一名班组长,对于自己所负责的岗位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明确了岗位的职责和要求,才能更好地指导团队成员,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班组长对岗位的认知。

班组长的职责班组长作为团队的领导者,承担着一系列的职责和任务。

首先,班组长应当具备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负责安排和分配团队成员的工作任务,并确保任务能够按时完成。

其次,班组长还需要关注团队成员的工作状态和需求,及时进行沟通和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此外,班组长还需要与其他部门或团队进行有效的合作,确保团队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岗位的理解班组长对岗位的理解包括对岗位职责、技能要求和工作流程等方面的认知。

首先,班组长应当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和角色,清楚职责范围和权限。

其次,班组长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地指导和激励团队成员,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班组长还需要了解所在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关键环节,以便能够更好地协调和组织工作。

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协调班组长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协调是岗位认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班组长应当主动与团队成员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他们的工作进展和需求,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

同时,班组长还应当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协调和分工,确保工作任务的合理分配和协同完成。

此外,班组长还应当积极倾听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和处理问题。

与其他部门的合作除了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协调外,班组长还需要与其他部门或团队进行合作。

这种合作不仅仅是指在项目或任务上的合作,更包括对知识和资源的共享。

班组长应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与其他部门共同解决问题,实现共同的目标。

总结班组长对岗位的认知是领导团队的基础。

只有对岗位的职责和要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协调,以及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班组长能够更好地实现团队目标,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就是班组长对岗位的认知的相关内容。

班组长的角色认知和管理职责

班组长的角色认知和管理职责

班组长的角色认知和管理职责一、班组长的角色认知1、班组长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利润(企业生存)→顾客(衣食父母)→满足顾客需求(获得订单的前提)→产品或服务(顾客最关注)→质量和交期(最关注因素)→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员工(决定性因素)→员工的素质、技能、态度(直接影响)→班组长作用的发挥(重要因素)要管好一个企业,关键要看有没有一个好的班组长2、班组长的地位:承上启下、兵头将尾决策层:定战略、方向∣管理层:定流程、标准、规划∣执行层:强调执行力∣作业层:作业3、现场管理的重要性日本企业成功的秘诀:重视现场管理生产现场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生产现场才是真正为企业产生利润的地方重视自身的价值:“赢在中层,决战在基层”“一般企业看高层,优秀企业看中层,卓越企业看基层”4、班组长的立场。

(1)对下代表经营者(2)对上代表生产者(3)对待上司既代表员工,又代表上司的辅助人员必须做到:(1)了解上司的期望值(2)了解下属的期望值二、班组长的素质要求1、问题班组长的类型:(1)生产技术型(2)盲目执行型(3)无作为型(4)劳动模范型(5)哥们义气型2、优秀班组长的素质要求:(1) 了解自己的出发点(2)自信(3)凝聚力和领导力(4)权衡上下级利益(5)判断能力和预见能力(6)开发性的处事态度(7)把自己看成是经理而不是员工(8)清楚企业的目标(9)敢于面对挑战(10)坚定的价值观,高度的敬业精神。

3、优秀班组长和问题班组长的行为对照P9三、班组长的职责和权力1、班组长的权限:(1)指挥和管理本班组的生产经营活动(2)劳动组织调配权(3)完善制度权(4)拒绝违章指挥和停止违章作业权(5)员工奖惩建议权(6)奖金分配权(7)举荐权(8)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权2、班组长权力来源:职位权力和非职位权力2、班组长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3、班组长管理能力的要求:(1)目标管理能力(2)问题解决能力(3)组织能力(4)沟通能力(5)倾听的能力(6)亲和力(7)激励能力(8)指导力(9)培养力(10)控制力(11)自我约束力(12)概念化能力4、班组长的具体职责:(1)班组建设责任(2)生产质量责任(3)生产进度责任(4)安全、卫生责任5、班组长的管理对象:(1)人人是企业的第一资源重视对人的培养让员工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杰克.韦尔奇“成功的秘诀在于用对了人”松下幸之助“松下公司是培养人兼做电器”一流班组长通过团队达成自己的目的你属于几流班组长?“一流班组长,员工为他打拼二流班组长,员工一起打拼三流班组长,每天自己打拼四流班组长,员工找他死拼”“一切问题都是人的问题”(2)财成本管理(3)物生产物料管理(4)信息生产进度信息、上司指示、员工反馈(5)时间轻重缓急以及主次安排5、班组长日常管理职责:P29。

现场管理-班组长的角色认知与定位

现场管理-班组长的角色认知与定位

现场管理-班组长的角色认知与定位班组长的角色认知与定位一、班组长的地位二、班组长的角色转换三、班组长的使命四、班组长的基本任务五、班组长的必备能力六、班组管理问题的相应对策七、班组长的能力开发八、改变组员态度的技巧九、班组的目标管理十、班组长的正确心态班组长的角色认知与定位一、班组长的地位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目前很多企业都存在基层管理问题。

一般来说,基层人员被称为企业的第一竞争力,他们的职业精神、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水平。

所以,一般企业看高层,优秀企业看中层,卓越企业看基层。

但由于很多基层管理者是从员工中提拔起来的,对现场、工艺要求、产品特性等方面很了解,但没有管理经验和管理信心,企业中会出现基层管理者会干不会管的现象。

在这里,班组长泛指一切基层管理者、和员工直接打交道的人,每个企业对它的定义不同,在有些企业中被称为拉长、主管、系长等。

1.企业员工的四个层次在企业中,可以把所有人员分为四个层次: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作业层。

决策层决策层的工作是做决策,解决企业战略方向的问题,需要识别哪些是正确的事,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所以决策层要学会选择。

一般来说,决策层指的是企业的高层,如副总、老总级别。

管理层管理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层别,既要把企业高层的思想传达给下属,也要把下属的要求、呼声汇报给上级,所以管理层的工作是解决一些具体的管理方法或流程的问题,也就是解决"5W1H"的问题:Who(谁来做)、When(什么时候做)、Where(在哪里做)、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做)、How(如何做)。

一般而言,管理层指的是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比如主管级别、经理级别。

执行层从字面上讲,执行层的工作是执行,解决落地的问题,把文件的要求、公司领导的意愿和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

班组长处于执行层面,这就要求班组长的执行力要强,身先士卒,同时要求下属具有较强的执行力。

作业层执行层的下属是广大的作业层,也就是说,班组长面对的是广大员工,人数较多,比较难管。

班组管理——班组长角色认知与定位

班组管理——班组长角色认知与定位

系列之一
班组长角色认知与定位
班组长带兵的九个妙招
从容镇定会鼓动 实事求是不盲从 言行一致重承诺
用人不疑敢授权
当面背后赞下属 关心下属问寒暄
小贴士
科学组合劳动力
制造机会为下属 荣誉面前退幕后
HFTC内部培训
班组管理培训
系列之一
班组长角色认知与定位
HFTC内部培训
1. 2. 3.
班组中的领导者 班组长既是组织领导者,也是直接生产者
对自己角色的规范--权利义务的准确把握; 了解领导期望值; 了解下级期望值。 班组长是不脱产的“将”,指挥一帮人的“兵”
HFTC内部培训
班组管理培训
系列之一
班组长角色认知与定位
——班组长对三个阶层的人员不同的立场——
职位不高,决策不少, “麻雀”虽小,责任 不小。
严格管理的张军
经过一层层激烈的角逐,张军终于如愿以偿,成为球磨 班班长。 为人严谨的张军认为班组管理的关键应该是制度管理。 只要健全班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考核,公平公正,人们 自然会心服口服,班组管理也会井井有条。 上任伊始,他就细化了班组各项管理规定,并将考核结 果与当月奖金挂钩,一旦发现违纪现象,他就绷起脸来, 严加训斥。结果,在一个星期之内,班里16名工人被张军 训斥了10位,并对3位实施了经济处罚。 这样一来,大家对张军的意见很大,有人见到他就见鼓 鼓的。班里以前和张军关系不错的哥们儿也对他“敬而远 之”了,张军成了孤家寡人。 张军想不明白,我到底哪儿错了?
1.职业道德素质
要有强烈的事业心
2.专业技术素质
要有原则性和民主意识
要有高尚的情操
3.组织管理素质
4.文化知识素质
HFTC内部培训
班组管理培训

班组长的角色认知与定位(班组长地位、角色转换、使命、基本任务、必备能力、管理对策、能力开发)

班组长的角色认知与定位(班组长地位、角色转换、使命、基本任务、必备能力、管理对策、能力开发)

班组长的角色认知与定位一、班组长的地位二、班组长的角色转换三、班组长的使命四、班组长的基本任务五、班组长的必备能力六、班组管理问题的相应对策七、班组长的能力开发八、改变组员态度的技巧九、班组的目标管理十、班组长的正确心态班组长的角色认知与定位一、班组长的地位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目前很多企业都存在基层管理问题。

一般来说,基层人员被称为企业的第一竞争力,他们的职业精神、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水平。

所以,一般企业看高层,优秀企业看中层,卓越企业看基层。

但由于很多基层管理者是从员工中提拔起来的,对现场、工艺要求、产品特性等方面很了解,但没有管理经验和管理信心,企业中会出现基层管理者会干不会管的现象。

在这里,班组长泛指一切基层管理者、和员工直接打交道的人,每个企业对它的定义不同,在有些企业中被称为拉长、主管、系长等。

1.企业员工的四个层次在企业中,可以把所有人员分为四个层次: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作业层。

决策层决策层的工作是做决策,解决企业战略方向的问题,需要识别哪些是正确的事,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所以决策层要学会选择。

一般来说,决策层指的是企业的高层,如副总、老总级别。

管理层管理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层别,既要把企业高层的思想传达给下属,也要把下属的要求、呼声汇报给上级,所以管理层的工作是解决一些具体的管理方法或流程的问题,也就是解决“5W1H”的问题:Who(谁来做)、When(什么时候做)、Where(在哪里做)、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做)、How(如何做)。

一般而言,管理层指的是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比如主管级别、经理级别。

执行层从字面上讲,执行层的工作是执行,解决落地的问题,把文件的要求、公司领导的意愿和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

班组长处于执行层面,这就要求班组长的执行力要强,身先士卒,同时要求下属具有较强的执行力。

作业层执行层的下属是广大的作业层,也就是说,班组长面对的是广大员工,人数较多,比较难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管理-班组长的角色认知与定位班组长的角色认知与定位一、班组长的地位二、班组长的角色转换三、班组长的使命四、班组长的基本任务五、班组长的必备能力六、班组管理问题的相应对策七、班组长的能力开发八、改变组员态度的技巧九、班组的目标管理十、班组长的正确心态班组长的角色认知与定位一、班组长的地位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目前很多企业都存在基层管理问题。

一般来说,基层人员被称为企业的第一竞争力,他们的职业精神、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水平。

所以,一般企业看高层,优秀企业看中层,卓越企业看基层。

但由于很多基层管理者是从员工中提拔起来的,对现场、工艺要求、产品特性等方面很了解,但没有管理经验和管理信心,企业中会出现基层管理者会干不会管的现象。

在这里,班组长泛指一切基层管理者、和员工直接打交道的人,每个企业对它的定义不同,在有些企业中被称为拉长、主管、系长等。

1.企业员工的四个层次在企业中,可以把所有人员分为四个层次: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作业层。

决策层决策层的工作是做决策,解决企业战略方向的问题,需要识别哪些是正确的事,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所以决策层要学会选择。

一般来说,决策层指的是企业的高层,如副总、老总级别。

管理层管理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层别,既要把企业高层的思想传达给下属,也要把下属的要求、呼声汇报给上级,所以管理层的工作是解决一些具体的管理方法或流程的问题,也就是解决"5W1H"的问题:Who(谁来做)、When(什么时候做)、Where(在哪里做)、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做)、How(如何做)。

一般而言,管理层指的是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比如主管级别、经理级别。

执行层从字面上讲,执行层的工作是执行,解决落地的问题,把文件的要求、公司领导的意愿和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

班组长处于执行层面,这就要求班组长的执行力要强,身先士卒,同时要求下属具有较强的执行力。

作业层执行层的下属是广大的作业层,也就是说,班组长面对的是广大员工,人数较多,比较难管。

2.不同层次的语言决策层决策层讲的是"货币语言",也就是说,公司高层每个月都要看财务报表,他们更多关注的是钱,因为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利润最大化。

管理层管理层讲的是专业语言,就是做事情的流程、程序、标准作业方法等。

所以,如果员工对方法不了解,很可能是管理层出了问题。

虽然很多企业提倡员工参与管理,使用头脑风暴法解决问题,但是管理方法的提供者和制作者更多是管理层。

执行层执行层讲的是实务性语言,简单来说,就是讲实话。

班组长面对的是广大员工,就要讲员工能够听得懂的话,不要假、大、空。

员工喜欢听实话,班组长就要告诉员工应该做什么事、怎么做,对于重要的事情,讲完以后要反问一句"听懂了吗";对于特别重要的事情,要求员工复述一遍,以确认员工是否真的听懂了。

3.班组长的特点班组长的职位特点可以概括为:职位不高,决策不少,麻雀虽小,责任不小。

表现为以下几点:上顶下压班组长是一个上压下顶的角色,就像三明治的夹心层,如果领导不满意,员工不配合,班组长就会很累,往往费力不讨好。

所以,基层管理者虽然很重要,但确实是很难做。

天地人和天和。

班组长的头顶"天"——直接上司、主管、经理,上司是资源提供者、管理参与者,如果上司感觉很痛苦,班组长的工作肯定也不好做。

所以说,班组长要成功,首先要获领导的认可,让领导感觉很舒服、愉悦、轻松。

这不意味着班组长要整天拍马屁,而是要通过高绩效、优秀的成绩赢得上司的满意。

地和。

班组长的"地"就是员工。

产品的形成、绩效的完成都要依靠广大员工,如果班组长得不到员工的认可和配合,班组的绩效就无法完成。

所以班组长要获得广大员工的配合。

可见,高层压力大,中层责任大,基层不但体力消耗大,脑力消耗也大。

兵头将尾在企业中,班组长通常被称为"兵头将尾"。

"兵头"是指班组长是一个"官","将尾"是指班组长是个"芝麻官"。

由此可见,基层管理者的角色比较尴尬,这就造成很多班组长工作时不自信。

现场之王需要注意的是,基层管理者很重要,他们管的事多且杂,是现场之王。

例如在制造业生产现场,班组长面对广大员工,就是企业管理的最前沿。

所以,班组长要有管理的信心,把正确的事做对,这是基层管理者要关注的问题。

二、班组长的角色转换班组长在企业中既有上司,又有下属和同事,要面对不同的人,所以需要学会进行角色转换。

通俗来说,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面对不同的人,班组长要用不同的方式讲话,确保讲话内容和沟通对象匹配,考虑他们的职位特点,内容要有侧重点。

1.面对班组成员班组长大部分时间面对的是直接下属——广大员工,这时班组长要站在管理者的立场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充当企业高层管理的代言人。

人们在阐述观点的时候,往往习惯于从一己之利出发,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进行沟通。

所以,为了使广大员工的想法达成一致,班组长就要站在管理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2.面对中层管理者班组长面对直接上司时,要站在下属的立场,接受指令,汇报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班组长要认可上司,可以不认可其人,但要认可其职位)中、高层管理者很少进入生产现场,需要通过下属实事求是、准确及时的汇报了解问题,所以班组长除了要充分了解上司的要求、意图外,还要将基层员工生产现场的问题准确、及时地汇报给上司,作为上司决策的依据。

班组长和上司沟通时有一个技巧,就是要培养沟通的氛围。

3.面对高层管理者当班组长有机会面对企业的高层,与其进行沟通时,要站在下级以及班组成员的立场,在服从领导的同时,主动提供基层的信息。

一方面,班组长要认可高层,因为人们的职位越高、年龄越大,往往也就越爱面子,认可高层管理者可以让他感觉到自己对企业的忠诚度;另一方面,班组长要主动提供基层的信息,反映员工的呼声,把基层的问题准确、及时地反映给老总。

4.面对同级人员班组长面对其它部门的基层管理者时,不能只站在自己班组的角度考虑问题,还要站在合作的立场、企业的高度,做好协助协同工作,要有同理心,经常进行换位思考。

5.面对企业外部人员面对企业外部人员时,班组长要做好企业的宣传者,站在企业的立场做好服务工作。

这里的外部人员不仅是指上游客户、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也包括其他一切外面的人员。

班组长面对这些人员时,给他们的感觉应该是积极的、认可企业的、忠诚度高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正视企业的问题。

总之,对外,有时不是深入接触,所以是积极的、向上的;对内,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这就是班组长面对企业外部人员的一种立场。

三、班组长的使命1.使命内容班组长的使命可以概括为四个字母——S、Q、C、D。

S(safety,安全)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员工需要在安全的生产环境中工作、生活。

以制作业为例,班组长的首要任务是创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

对于安全的要求,企业要结合行业特点、企业特点、产品特点,如果安全隐患较少,这方面投入的资源可以相应少一些;如果安全隐患较多,投入的资源就要多一些。

Q(quality,品质)品质要好,就是说班组长做任何事都要又好又快。

作为基层管理者,好的工作体现就是产品品质高、一次性合格率高、产品的直通率高。

C(cost,成本)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利润与成本息息相关,节约成本与提高利润具有杠杆效应,就等于贡献利润。

D(delivery,交货期)现在企业的竞争也是效率的竞争,产品不但要做得好,还要做得快,生产效率要高,这就对交货期提出了要求。

2.操作要点在具体操作中,首先,班组长要识别一切安全隐患,并预防、消除这些隐患;其次,班组长要建立一套高品质的质量管理体系;再次,班组长要学会识别浪费,降低成本(不该发生的成本)。

成本是一种投资,降低成本时不能做偏,降低该花的钱、多花不该花的钱就是极大浪费。

图1 精益生产管理图2出自大野耐一的作品,左边的牛是在浪费,右边的牛是在工作。

由此可见,浪费就是指不产生价值的工作或者不产生增值的过程。

这就要求班组长行动之前要了解做事情的目的,以及能为个人和企业带来什么价值,优先做那些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事。

最后,班组长还要提高员工的技能、提高生产效率。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设备在企业中的作为和价值也将越来越大,所以减少设备停机率也是一种思路。

四、班组长的基本任务班组长的基本任务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事务管理,生产管理,辅助上级。

事务管理所谓事务管理,就是班组长做一些例行工作方面的管理,比如员工是否准时上下班、员工是否按要求穿着工装、员工是否准时打卡等事务性的、琐碎的事情。

生产管理以制作业为例,生产管理就是指管理生产现场的人、机、料、法、环、策这六方面。

辅助上级所谓辅助上级,就是班组长要及时向上司汇报现场的问题,给上司提出提升管理的建议。

班组长要想获得顶级优势、让上司满意,就要当好军师,及时汇报。

2.具体来讲具体来说,班组长的基本任务可以详细分为以下八方面:完成目标完成目标是班组长的首要使命。

例如,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KPI,即关键性指标。

做计划很多班组长不善于做计划,特别是在中国的社会背景下,很多人不重视计划,因为社会发展太快,计划不如变化。

然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计划永远是有必要的。

计划的时间不要太长,和企业的现实相匹配即可。

人、机、料、法、环都是资源,班组长要善于调动、利用各种资源,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上情下达班组长要善于向上汇报信息,向下传达要求,做好"传声筒",起到纽带作用。

开会班组长要学会开会,这是一种能力,是最常见的沟通方式之一。

对于那些管理经验较少,不知道如何给员工开会的班组长来说,不要害怕开会,可以先模仿他人如何开会,在尝试和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培训员工培训是一种领导方式,班组长要做好领导,就要学会给培训员工。

监督指导班组长要监督和指导员工的工作,发现问题后及时指导。

营造班组氛围班组长要营造一个好的班组氛围——企业文化。

总之,班组长的性格特点和作业方式对整个班组的影响很大,言传不如身教,班组长要求下属时首先要做好自己。

五、班组长的必备能力作为优秀的班组长,需要具备很多能力,要扮演好以下角色:1.全能工班组长要成为一个全能工,既要了解产品结构和产品性能,也要了解工艺特性和工艺要求。

很多班组长是从基层提拔起来的,往往是对某一段工艺、某个特性比较了解,不了解所有工序,所以仍需学习。

如果班组长是"空降兵",可能对新就业公司的产品、工艺缺乏很了解,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就要降低姿态向老员工请教。

2.员工的导师班组长要有能力成为员工的导师,慢慢建立威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