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解质紊乱病例讨论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习题及答案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习题及答案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习题及答案A1型题1.体液含量占体重的百分比中,下列错误的是A.成年男性占体重的60%,成年女性占体重的50%B.婴幼儿占体重的70%~80%C.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20%D.血浆量约占体重的5%E.组织间液量约占体重的15%2.下列不属于无功能性细胞外液的是A.绝大部分组织间液B.结缔组织液C.脑脊液D.关节液E.消化液3.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正常的血浆渗透压为A. 260~280mOsm/LB. 270~290mOsm/LC.280~300mOsm/LD. 290~310mOsm/LE. 300~320mOsm/L4.以下对水代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成人需水2 000~2 500ml/d,其中摄入水1 700~2 200ml,内生水200~400mlB.肾排出1 000~1 500ml/d,肺呼出400ml/dC.皮肤蒸发和出汗500ml/d,体温每升高1℃,水分丧失增加100ml/dD.消化道分泌消化液8 000ml/d,重吸收98%,肠排出100ml/dE.水总是由高渗透压处流向低渗透压处5.体液及渗透压的平衡是由A.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B.神经系统调节C.肾索-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D.压力感受器-交感神经系统调节E.神经-体液系统调节6.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阳离子主要是A. Mg2+B. Na+C. Ca2+D. K+E. H+7.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阴离子主要是A. SO42-、SiO32-、PO43-B.CO32-、SO32-、S2O32-C. S2-、Br-、I-D.SiO32-、HPO42-、PO43-E. CI-、HCO3-、蛋白质8.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阳离子主要是A.K+和Mg2+B. Na+和Ca2+C. Na+E. Ca2+D. H+9.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阴离子主要是A.SO42-和SiO32-B. HPO42-和蛋白质C. S2-和I-D. SiO32-和PO43-E. CI-和HCO3-10.人体对酸碱的调节是通过体液的缓冲系统、肺的呼吸和肾的排泄而完成的,只要HCO3-/H2CO3的比值保持为多少,血浆的pH才能维持正常A.10:1B.15:1C.20:1D.25:1E.30:111.等渗性缺水时体液渗透压的改变特点是A.钠丢失大于水,低钠血症和血浆渗透压正常B.钠与水成比例的丢失,血清钠和血浆渗透压均在正常范围C.钠丢失小于水,高钠血症和血浆渗透压增高D.钠与水成比例的丢失,血清钠和血浆渗透压均降低E.钠与水成比例的丢失,血浆渗透压降低和尿比重增高12.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等渗性缺水的诊断依据A.消化液或体液的大量丧失B.恶心、厌食、乏力、少尿、眼窝凹陷,舌、皮肤干燥,无口渴C.短期内体液丧失量达到体重的5%,出现休克表现D.实验室检查RBC计数、Hb和HCT明显增高,尿比重增高E.动脉血血气分析有混合性酸破失衡13.等渗性缺水的治疗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主要是纠正细胞外液的减少,下列液体首选A.等渗盐水B.平衡盐溶液C.2:1溶液D.改良达罗液E.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14.低渗性缺水时体液渗透压的改变特点是A.水和钠同时缺失,失钠多于缺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B.水和钠同时缺失,失水多于缺钠,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C.水和钠先后缺失,细胞外液先低渗后高渗状态D.水和钠先后缺失,细胞外液先高渗后低渗状态E.钠与水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15.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诊断低渗性缺水的依据A.消化液持续丢失,应用利尿药未注意补钠盐B.恶心、呕吐、头晕、视物模糊、软弱无力、直立性晕倒C.尿比重常在1.010以下,尿Na+和Cl-明显减少D.血清Na+高于150mmol/LE. RBC、Hb和HCT及尿素氮值均增高16.低渗性缺水补充钠盐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A.需补钠量(mmol)=[130mmol/L一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0.5)B.需补钠量(mmol)=[132mmol/L一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0.5)C.需补钠量(mmol)=[142mmol/L一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0.5)D.需补钠量(mmol)=[146mmol L一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0.5)E.需补钠量(mmol)=[148mmol/L一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0.5)17.重度低渗性缺水的补钠治疗,下列液体首选A.0.9%氯化钠溶液B. 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C.5%氯化钠溶液D.改良达罗液E.平衡盐溶液18.高渗性缺水时体液渗透压的改变特点是A.失水多于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失钠多于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钠与水等比例丧失,细胞外液渗透压无变化D.先失水后失钠,细胞外液先高渗后低渗E.先失钠后失水,细胞外液先低渗后高渗19.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诊断高渗性缺水的依据A.摄入水分不足,水分丧失过多B.口渴、唇舌干燥、皮肤失弹性、眼窝下陷、乏力、烦躁、尿少,甚至妄、昏迷C.血浆渗透压<290mOsm/LD.血清Na+在150mmol/L以上E. RBC计数、Hb和HCT轻度增高,尿比重高20.高渗性缺水的治疗主要是纠正高渗状态,下列液体首选A.等渗盐水B.5%葡萄糖溶液C.平衡盐溶液D.10%葡萄糖溶液E 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21.水中毒时体液渗透压改变的特点是A.细胞内低渗、细胞外高渗,体液容量增多B.细胞内高渗、细胞外低渗,体液容量增多C.细胞内、外液均呈高渗状态而体液容量增多D.细胞内、外液均呈低渗状态而体液容量增多E.细胞内、外液均呈等渗状态而体液容量增多22.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水中毒的诊断依据A.各种原因所致ADH分泌过多、肾功能不全、机体摄入水分过多B.临床特异性症状不明显C.血浆渗透压降低D.血清钠降低E. RBC、Hb和HCT降低,MCV增大23.以下对水中毒的防治措施中,错误的是A.失血性休克、创伤及大手术者,避免输液过量,肾及心功能不全者,严格限水B.一经诊断,水分的摄入和水分的排出应达到平衡C.重者除禁水外,应用利尿剂促进水排出D.高容量综合征者以脱水为主,应用渗透性利尿剂或拌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E.体液低渗状态者以纠正细胞内低渗状态为主,应用5%氯化钠溶液,减轻脑细胞肿胀24.机体含钾总量为140~150g,在机体的分布特点是A.98%存在于细胞内液,2%存在于细胞外液B.98%存在于细胞外液,2%存在于肌肉组织C. 98%存在于细胞间液,2%存在于皮肤及骨组织D.98%存在于循环血液,2%存在于大脑及心血管组织E.98%存在于消化液,2%存在于消化器官25.关于钾的生理功能,下列错误的是A.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B.维持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及酸碱平衡C.保持消化液的正常分泌D.维持正常心肌收缩运动的协调E.保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26.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引起低钾血症的病因A.摄入不足与补充不足B.从肾脏排出过多C.胃肠道丧失D.钾向组织内转移E.水分丧失过多27.低钾血症可引起的酸碱失衡是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型酸碱平衡失调28.下列选项中,哪项不符合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A.四肢软弱无力,腱反射减退或消失B.可发生心脏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C.早期心电图T波降低、变平或倒置,随后出现ST段降低、QT间期延长和U波D.肌肉痉挛抽搐E.肠麻痹29.下列低钾血症的治疗措施中,错误的是A.积极治疗原发病,不能口服钾制剂者,采取静脉滴注B.按每克氯化钾含K+13.4mmol/L计算,每天补充氯化钾3~6gC.每升输液中含K+量不宜超过40mmol(相当于氯化钾3g)D.输入钾量应控制在20mmol/h以下E.尽可能在48小时内纠正低钾血症30.低钾血症经补钾治疗后,症状仍无改善者,应考虑有A.低钠血症B.低钙血症C.低镁血症D.低磷血症E.低氯血症31.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高钾血症的病因A.钾输入过多B.创伤、缺氧C.急性肾衰竭D.盐皮质激素分泌过多E.溶血、酸中毒32.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A.手足感觉异常,极度疲乏和虚弱B.明显的心博徐级和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和心室颤动C.可发生心搏骤停D.早期心电图T波低平,P波波幅上升,随后出现QRS波变窄E.动作迟钝、嗜睡、神志模糊33.高钾血症的紧急救治措施中,下列哪项错误A.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或溶液,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20mlB.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每次15g,每日4次;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C.先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60~100ml.再继续静脉滴注100~200mlD.应用抗胆碱类药物E.25%葡萄糖100~200ml,按每5g糖加入胰岛素1IU,静脉滴注34.机体内钙的储存形式是A.碳酸钙和氯化钙B.碳酸钙和磷酸钙C.磷酸钙和氯化钙D.氯化钙和蛋白结合钙E.磷酸钙和蛋白结合钙35.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低钙血症的病因A.快速输入柠檬酸盐抗凝的库存血B.休克复苏输入大量晶体液C.恶性肿瘤术后化疗D.甲状旁腺功能受损E.急性重症腺炎36.关于低钙血症的治疗,下列不正确的是A.积极治疗病因B.慢性低钙血症及症状不明显者口服钙剂C.应用钙剂治疗不明显时,应考虑是否存在酸中毒D.用钙剂未能纠正者,每天给予维生素D500~5000IUE.每输入1500ml血,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ml37.高钙血症的病因中,最常见的是A.多发性骨髓瘤B.急性肾功能不全C.低磷血症D.恶性肿瘤骨转移E.甲状旁腺功能亢进38.下列选项中,哪项不符合高钙血症危象的临床表现A.严重呕吐、脱水、高热B.嗜睡、意识不清C.碱中毒D.迅速出现肾衰竭,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E.血清钙增高达4~5mmol/L时,即有生命危险39.高钙血症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A.依地酸二钠55mg/kg(总量<3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 静脉滴注B.降钙素50~100MRC单位肌内注射,每6小时1次C.普卡霉索25mg/(kg·d)静脉注射D.及时有效地治疗原发疾病E.氢化可的松5mg/kg静脉滴注40.下列对低镁血症临床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消化液丢失、禁食、厌食、肠吸收减少、肾排过多等均可导致缺镁B.血清Mg2+浓度低于0.7mmol/LC.缺Mg2+往往同时伴有Ca2+和K+等电解质紊乱D.血清Ca2+正常的手足搐,给Mg2+治疗有效,表明存在酸中毒E. 缺Mg2+的症状体征与缺Ca2+相似41.低镁血症补镁至症状消失后,仍需每天补镁,持续时间为A.1~3天B.3~5天C.1~3周D.3~5周E.5~7周42.代谢性酸中毒是指A.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使pH下降,BE呈负值的情况B.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使pH下降,PaCO2增加的情况C.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使pH下降,TCO2增加的情况D.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使pH下降.BB增加的情况E.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使pH下降,SB增加的情况43.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气分析的主要参数变化是A. pH<7.35,PaCO2↑,AB ↓,SB↓,TCO2↓,BB↓,BE-3B. pH 7.35,PaCO2↑,AB↑,SB↑,TCO2↓,BB↑,BE+1C. pH>7.35,PaCO2↑,AB↑,SB↑,TCO2↑,BB↑,BE+2D. pH 7.35,PaCO2↑,AB↓,SB↑,TCO2↑,BB↑,BE+3E. pH<7.35,PaCO2↓,AB↓,SB↓,TCO2↓,BB↓,BE<-344.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代谢性酸中毒的诊断依据A.有严重腹泻、肠瘘、休克、肾功能不全等病史B.呼吸浅慢,心率缓慢C.可伴有缺水症状D.代偿期血pH可正常E. HCO3-、BE、PaCO2不同程度降低45.下列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措施中,错误的是A.病因治疗放在首位B.血浆HCO3-低于10mmol/L,动脉血pH<7.1时,应立即用破剂治疗C.按碳酸氢钠需要址公式;(HCO3-正常值一HCO3-测得值)×体重×0.4,计算出所得量的1/2静脉滴入,再根据血气复查结果及视病情酌情调整补充量D.碳酸氢钠快速输入,剂量要足,尽快纠正酸中毒E.注意及时补充K+和Ca2+46.代谢性破中毒是指A.血浆[HCO3-]原发性增多使pH增高,PaCO2减少的情况B.血浆[HCO3-]原发性增多使pH增高,TCO2减少的情况C.血浆[HCO3-]原发性增多使pH增高,BE呈正值的情况D.血浆[HCO3-]原发性增多使pH增高,TCO2正常的情况E.血浆[HCO3-]原发性增多使pH增高,SB减少的情况47.下列对代谢性碱中毒的概述中,错误的是A.胃液丧失过多是外科患者最常见的原因B.往往都存在低钾血症C.血HCO3-升高,AB升高值=SB升高值,BE正值增大,血pH和PaCO2。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试题库及答案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试题库及答案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试题库及答案一、A 型题1.体液中各部分间渗透压关系是A.细胞内高于细胞外B.细胞内低于细胞外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D.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E.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答案]E[题解]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成分虽有明显差异,若按毫摩尔浓度表示,细胞内液电解质总量大于细胞外液,但由于细胞内液含二价离子和蛋白质较多,这样细胞内外所产生的离子数目基本上相等,而渗透压大小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以总渗透量压计算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仍基本上相等。

2.细胞内外液渗透压的平衡主要靠哪一物质的移动来维持A、Na+B、K+C、CI-D、葡萄糖E、水[答案]E[题解]细胞内外液渗透压的平衡主要水的移动来维持3.组织间液和血浆两者含量的主要差别是A.Na+B.K+C.有机酸D.蛋白质E.尿素[答案]D[题解]组织间液和血浆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含有较高的蛋白质(7%),而细胞间液含蛋白质仅为0.05%~0.35%,这与蛋白质不易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间液有关。

4.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A白蛋白B.球蛋白C.Na+D.K+E.尿素[答案]C[题解]细胞外液中Na+最多,占阳离子总量的90%以上,构成了细胞外液的主要晶体渗透压,而蛋白质产生的胶体渗透压与晶体渗透压数值相比,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细胞外液Na+的浓度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

5.正常成人的每天最低尿量为A.1000mlB.800mlC.500mlD.300mlE.100ml[答案]C[题解]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每天随尿排出的水量为1500ml左右。

尿量的多少受饮水量和经皮肤与粪便两条途径排水量的影响。

成人每天须经肾排出35g左右的代谢最终产物,而每克代谢最终产物须溶解于15ml的水才能随尿排出,故成人每天至少要排出500ml,称为最低尿量。

6.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每天出入水量约为A.3000~4000mlB.2500~3000mlC.2000~2500ml。

病理生理学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试题和答案

病理生理学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试题和答案
50.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导致: A.高钠血症 B.低钠血症 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 E.低镁血症
51.过量胰岛素产生低钾血症的机制是: A.大量出汗导致钾丧失 B.醛固酮分泌过多 C.肾小管重吸收钾障碍 D.结肠分泌钾的作用加强 E.细胞外钾大量转入细胞内
52.经肾失钾的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B.IV 型肾小管酸中毒 C.远端肾单位小管液流速增加 D.低醛固酮症 E.长期使用安体舒通利尿剂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D.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血钠<150mmol/L
E.水肿
E.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 26.极度衰弱的病人易发生:
血钠<150mmol/L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23.高渗性脱水的特征是: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D.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
D.Em 负值↑,Et↑,Em-Et 距离↑
收缩性降低
E.Em 负值↓,Et 不变,Em-Et 距离↓
E.兴奋性先高后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
57.关于钾代谢紊乱错误的说法是:
降低,收缩性降低
A.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为低钾血症 60.低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
3.ANP 的主要作用不包括哪一项: A.抑制集合管对钠水重吸收 B.减少肾素的分泌 C.抑制醛固酮的分泌 D.对抗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效应 E.拮抗醛固酮得滞钠作用
4.细胞内外液间渗透压的关系是: A.细胞内高于细胞外 B.细胞内低于细胞外 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 D.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
E.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 病 例 讨 论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 病 例 讨 论
水XX,男,52岁。慢性腹泻3月,近2日加 重伴双下肢软弱无力,尿量较前减少,近 2 日进
食水均少,无便血,于上午 9 时入某院,予抗炎、
补液治疗至夜 11时许共补液1500 ml,补钾3 g,
患者未小便,予5%碳酸氢钠250 ml静滴,50%葡
萄糖40 ml+速尿20 mg静注后小便约300 ml。
ECG:窦性心律不齐,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S-T段下降, U波明显,Q-T间期延长。
予补钾配成 0.6% 氯化钾持续静滴,滴速
80滴/min,补镁补液,次日晨,双上肢肌力Ⅳ
度,双下肢肌力Ⅱ 度,24h共补液3500 ml,
补钾 10 g ,患者四肢肌力均正常,尿量 1000
ml 。复查 ECG 正常,血 K+ 5.0mmol/L ,减少补
钾补液量。此后查结肠镜示:慢性结肠炎,带 药回家治疗。


1. 该患者主要存在哪些水、电解质紊乱? 2. 首次接诊时治疗措施是否恰当? 3. 为什么病人转院治疗后病情能迅速改善?
Thank You !
Dept of Pathophysiology Hongmei Tan
夜2时许患者病情加重,急转院,查
T36.8℃,BP12/8kPa,R40次/min,全身大汗, HR96 次 /min,律齐无杂音,心音低钝,腹平软,
肠鸣音减弱,四肢肌张力弱,肌力0度,腱反射
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
急 查
血:
K+:1.3mmol/L Na+: 138mmol/L CI-: 118mmol/L Ca2+: 2.0mmol/L HCO3-: 20mmol/L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习题及答案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习题及答案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习题及答案1.鉴别酸碱失衡的种类,最有价值的测定组合是( )A.尿液pH和PaC02B.劫脉血pH和PaC02C.静脉血的pH和动脉血pH-D.静脉血pH和HC03E.动脉血和静脉血PaC022.等渗性缺水多发生在( )A.胃肠液急性丧失B.吞咽困难C.大量出汗D.慢性肠梗阻E.低位小肠瘘03.低渗性缺水时一般不出现下列哪项改变( )A.口渴明显B.恶心、呕吐、肌肉痉挛C.尿比重低D.尿内CL-很少E.血清Na+降低04.低渗性缺水,血清钠往往低于( )A.155/mmol/LB.150mmol/LC.145mmol/LD.130mmol/LE.110mmol/L05.补钾速度一般每小时不宜超过( )A.10-20mmolB.20-30mmolC.30-40mmolD.50-60mmolE.20-40mmol06.正常血钾值的范围( )A.2.5-2.8mmol/LB.2.9-3.4mmol/LC.3.5-5.5mmol/LD.5.5-6.5mmol/LE.6.5-7.5mmol/L07.高钾血症时,血清钾高于( )A.5mmol/LB.4.5mmol/LC.4mmol/LD.5.5mmol/LE.3.5mmol/L08.等渗性缺水中度失水时,每公斤体重丢失钠为( )A.6mmolB.8mmolC.10mmolD.13mmolE.15mmol09.病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血清Na+120mmol/L,血清K+4.5mmol/L,尿比重1.010,是哪种电解质失调( )A.高渗性缺水B.等渗性缺水C.低渗性缺水D.低钾血症E.高钾血症10.低渗性缺水引起体液容量的变化为( )A.血浆、组织间液都减少,以血浆减少为主B.只有血浆减少C.血浆、组织间液都减少,以组织间液减少为主D.只有组织间液减少E.以血液浓缩为主11.高渗性缺水,其体液变化之最终表现是( )A.细胞外液缺水B.细胞内液缺水C.细胞内液缺水超过细胞外液缺水D.细胞内外液等量缺水E.细胞外液缺水超过细胞内液缺水12.代谢性酸中毒病人一般不表现为( )A.面部潮红B.心率加快C.呼吸深而快D.尿液呈中性E.呼气有酮味13.代谢性酸中毒是( )A.原发性HCO3-减少B.继发性HCO3-减少C.原发性H2CO3减少D.原发性H2CO3增多E.继发性H2CO3减少14.代谢性碱中毒常伴发( )A.低钾血症B.低钙血症C.低钠血症D.低磷血症E.低镁血症15.高渗性缺水的早期主要症状是( )A.幻觉B.澹妄C.恶心D.口渴E.心悸16.高渗性缺水时,血清Na+至少高于( )A.145mmol/LB.155mmol/LC.160mmol/LD.165mmol/LE.170mmol/L17.正常人血中HCO3-与H2CO3之比为( )A.10:1B.15:1C.20:1D.25:1E.30:118.男性,50岁,体重50kg,上腹隐痛不适,并不思进食已3个月,胃镜检查证实为胃体癌,化验:血红蛋白80g/L,血浆清蛋白30g/L,血清钠130mmol/L,钾4.5mmol/L,动脉血pH值为7.35,该病人可能存在( )A.高渗性脱水B.等渗性脱水C.低渗性脱水D.高钾血症E.稀释性低血钠症19.男性,50岁,体重50kg,上腹隐痛不适,并不思进食已3个月,胃镜检查证实为胃体癌,化验:血红蛋白80g/L,血浆清蛋白30g/L,血清钠130mmol/L,钾4.5mmol/L,动脉血pH值为7.35,该病人按血清钠浓度和公式计算需补充的钠盐量为( )A.12×50×0.4mmol/LB.12×50×0.5mmol/LC.12×50×0.6mmol/LD.12×50×0.7mmol/LE.12×50×0.8mmol/L20.男性,40岁,体重60kg,因食管癌进食困难月余,主诉:乏力、极度口渴、尿少而色深。

水电解质紊乱病例分析(1)

水电解质紊乱病例分析(1)

病例一
罗先生,25岁,工人,体重60Kg。

现病史:肠梗阻手术后两日,自述头晕、四肢无力,24小时尿量1000ml。

查体:T 36℃,P110次/分,R 22次/分,BP 80/50mmHg。

实验室检查:血清钠130mmol/L,血清钾3.0mmol/L。

心电图显示:T波降低,ST段降低,Q-T间期延长,出现U波。

因胃肠功能尚未恢复,今日仍需禁食。

问题:
1.病人出现了何种电水解紊乱,依据是什么。

2.该病人目前的主要护理诊断是什么。

3.针对该病人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病例二
陈先生,40岁,工人,体重60Kg。

现病史:因急性腹膜炎入院。

入院时腹痛,烦躁不安。

查体:T 40℃,P110次/分,R 28次/分,BP 80/55mmHg,呼气有烂苹果味。

血气分析示:血浆PH7.31,PaCO220mmHg,HCO3-12mmol/L.问题:
1.该病人出现了何种水电解质紊乱,依据是什么。

2.该病人目前的主要护理诊断是什么。

3.针对该病人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1)病理学--第七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思考题参考答案)(2013)

(1)病理学--第七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思考题参考答案)(2013)

思考题参考答案(2013年8月)第七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何谓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请比较三者的特点、原因、机制和主要表现答:高渗性脱水是指细胞外液量减少,失水大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 血浆渗透压>310mmol/L。

低渗性脱水是指细胞外液量减少,失钠大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 血浆渗透压<280mmol/L。

等渗性脱水是指细胞外液量减少,水与钠以等渗比例丢失或失液后经机体调节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血清钠浓度为130-150mmol/L,血浆渗透压为280-310mmol/L。

三类脱水的比较:低渗性脱水发生的原因和机制示意图治疗上只补水未注意补钠肾性原因经肾失钠或同时失水过多]卜_____ 低渗性脱水肾外性原因丢失等渗或低渗性体液J H血容量减少后肾脏重吸收水增多高渗性脱水发生的原因和机制示意图③水源断绝④不能或不会饮水①单纯失水(经肺、皮肤、肾)]I高渗性脱水②丧失低渗液(经消化道、出汗、渗透性利尿)⑤渴感丧失等渗性脱水发生的原因和机制示意图呕吐、腹泻,大量丢失接近等渗的消化液-大量胸、腹水形成等渗性脱水大面积烧伤和严重创伤使血浆丢失1.表7-3 三类脱水的比较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主要特征:原因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外液减少失水< 失钠失水〉失钠等渗性体液大量丢失血清钠浓度(mmol/L)<130 >150130-150血浆渗透压(mmol/L)<280 >310280-310对机体的影响:体液减少主要部位细胞间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口渴早期无,重度脱水者有明显有体温升咼无有有时有血压易降低正常f重症者降低易降低尿量正常f重症者减少减少减少尿氯化物量极少或无正常f重症者减少减少脱水貌明显早期不明显明显2.为什么低渗性脱水易引起外周循环障碍甚至休克?答:因为①在原发病因作用下一体液大量丢失;②细胞外液低渗促使体液向细胞内液转移一使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③低渗性脱水早期,因为血容量尚未明显减少而细胞外液低渗抑制ADH 合成和释放,使尿量增加或不减少,最后导致血容量明显减少,外周循环障碍甚至休克。

病例分析-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

病例分析-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
平素健康,家族史无特殊。
体检:T37.2℃,P100次/分,R22次/分,,颜 面及下肢浮肿明显,巩膜无黄染,结膜下轻度 水肿,咽部无明显充血,扁桃体Ⅱ°肿大,无 脓性分泌物及渗出和充血。其他无特殊。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蛋白++,红细胞20~5O/HP,白细 胞10~15/HP,颗粒管型0~1/LP。24小时尿 蛋白定量,电泳为高分子蛋白尿。肾功能:, SCr为214μmol/L。
3.病毒学检测:病毒中和抗体CoxB4=1:640,CVBIgM抗体(+),肠道病毒RNA(-)。
4.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肢导联低电压,I、 aVL、V1~V2呈QS型,V3~V4呈Rs型,非特异性 ST-T波改变(II、III、F导联T波低平或倒置, V2~V5导联ST段稍抬高伴T波低平或倒置)。
并拟定为心脏移植受体候选者。
治疗4周后,患者劳力性呼吸困难明显减轻,静息 下无气急,下肢水肿消失,故予以出院、门诊随 访以等待心脏供体,继续应用上述地高辛、利尿 剂、培多普利及牛磺酸片等药物治疗。患者出院 后门诊随访期间,仍有劳力性气急,登二楼即有 症状,偶有双下肢轻度水肿。
4个月后,患者拟行心脏移植术再次入院。再次入 院后体检显示,一般情况尚可,血压仍偏低 (SBP=90/60mmHg),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 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04 次/min,律齐,可及第三心音,心尖部可闻及SM II/6级;双肺呼吸音稍粗,未及干、湿啰音;肝 肋下1指、剑下2指,双下肢不肿。
容量负荷 (氯噻嗪剂量已用至20g/qd “qd” 每天四次,
通常氯噻嗪剂量用量为50mg/bid “bid” 每 天两次)
(三)水电解质 代谢紊乱 1.低钾血症: K+: 2代谢性碱中毒:PH? Cl- 92mmol/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解质紊乱病例讨论习题参考答案病例1:患者:女性,23岁,工人.主诉:午后低热,盗汗,腹痛三年,反复发作•现病史:三年前自觉乏力,午后低热,盗汗,腹痛,经当地医院抗TB治疗后好转.进两个月来发作加重。

脐周围及右下腹持续性隐痛。

同时有腹部肿块,近日来出现阵发性绞痛,多在右下腹,伴有肠鸣。

腹痛不断加剧。

进食,饮水均引起呕吐,腹胀•即日由于频繁呕吐,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眼窝内陷,尿少,无尿而急诊入院•入院诊断:结核性腹膜炎伴有肠梗阻治疗经过:手术后禁食,并连续做胃肠减压7天,共抽吸液体2200 ml,平均每天静脉补液(5% 葡萄糖液)2500 ml。

术后2周,患者出现肌肉软弱无力,肢体瘫软,不能翻身,偶尔有麻木感•恶心,呕吐,厌食,腹胀,全身乏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血清[K+] mmol/L,血清[Na+]140 mmol/L.心电图(ECG)显示:S —T段压低,T波低平和增宽,有U波.问题:1)病人发生了何种类型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判断依据是什么?2)导致上述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原因是什么?3)此例病人在治疗上有何不妥之处?为什么?下一步治疗应如何开展?参考答案:1)治疗前等渗性脱水:判断依据①频繁呕吐,肠梗阻、胃液抽吸为低血容量的原因;②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眼窝内陷,尿少,无尿,均为低血容量表现;③血清[Na+]140 mmol/L,为实验室依据。

治疗后低血钾:判断依据①禁食,胃肠减压7天,为低血钾原因;②肌肉软弱无力,肢体瘫软,不能翻身,偶尔有麻木感.恶心,呕吐,厌食,腹胀,全身乏力等症状,为低血钾临床表现③血清[K+] mmol/L 为低血钾实验室依据;④心电图(ECG)显示:S—T段压低,T波低平和增宽,有U波.为低血钾心电图表现。

2)等渗性脱水的原因:盗汗;进食,饮水均引起呕吐;禁食,并连续做胃肠减压7天;低血钾的原因:禁食,并连续做胃肠减压7天3)治疗过程中未补充电解质并加大补液量。

因为病人在禁食、胃液抽吸时已经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但是5%葡萄糖液不含电解质。

下一步在补液的同时应加入含K+ Ns f电解质溶液。

补液总量应不少于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 生理需要量,应在5000ml左右。

常见问题:1)TB为结核2)有的同学只注意到低血钾,但是没有注意到等渗性脱水。

虽然血钠浓度正常,但是病人有明显的脱水体征,加上病史支持,故还应考虑到脱水的问题。

3)不能停止胃肠减压,因为术后病人胃肠减压可以降低肠壁压力,改善血液循环。

属于常规治疗手段。

病例2患者:男性,41岁。

主诉:五天前感冒,发热三天,口服”感冒冲剂"退热药好转。

但食纳欠佳,伴有呕吐,无腹泻及尿异常等情况。

2天后因四肢软弱无力,抬头困难,眩晕,恶心,呕吐,腹胀,神志淡漠,全身乏力,症状加重而入院。

既往史:健康,否认类似发作史,否认家族史。

查体:脉搏86次/min ,呼吸16次/min,血压kpa,四肢软弱无力,两膝腱反射消失。

实验室检查:血[K+] mmol/L ,血,尿酸性。

ECG窦性心率,T波低平,U波明显,ST段压低。

治疗:给予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加10%KCl 20ml静脉滴注并口服KCl 13g,次日使用20% 枸橼酸钾90 ml,分3次口服.第三天清晨,病人能自行下床活动.血K升至mmol/L,以后四肢肌力逐渐恢复正常。

问题:1)病人发生了何种类型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病因是什么?2)导致“恶心,呕吐,腹胀,神志淡漠,全身乏力,四肢软弱无力,两膝腱反射消失”的机制是什么?导致心电图改变的机制是什么?3)为何患者血pH显示弱碱性,尿液酸性?参考答案:1)治疗前低血钾:病因为频食纳欠佳,伴有呕吐;2 )低血钾对神经肌肉的影响:兴奋性超极化阻滞:细胞外液K浓度急剧J T细胞内、外钾浓度比值细胞内X外流fT| Eml fT静息电位距阈电位(一70 mV)之间的距离f ,处于超级化阻滞状态,除极化则发生障碍,使兴奋性降低或者不发生兴奋,从而引起肌肉无力,甚至呈迟缓性麻痹。

临床表现:①骨骼肌系统:(机制:兴奋性J、细胞内能量代谢障碍)<l肌无力,四肢乏力;〈l肢体软瘫张力减弱消失腱反射,②胃肠平滑肌:(机制:超极化阻滞、糖原合成减少)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胀、恶心、呕吐、便秘、胃蠕动减弱低血钾对心肌细胞的影响细胞外液低钾T心肌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K+外流J T| Eml 复极化3期Kf外流减慢,超长期延长:T波宽而低,u波明显+ 2+急性低钾血症T K外流J T复极化2期Ca内流加速T心肌细胞内CsT浓度fT兴奋-收缩耦联fT 心肌收缩性f(ST段下降)3)低血钾对酸碱平衡的影响代谢性碱中毒发生机制:①细胞外液K浓度J T细胞内液K向细胞外转移T细胞外液的H+交换T细胞外液pH值f;②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浓度J T肾小管K-Na+交换J,H+-Na+交换fT重吸收HCO「f T尿排K+J,排H f低钾血症的特点:“反常性酸性尿”,即血液为碱中毒尿液却呈酸性尿常见问题:1)病因为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的原因,并非诊断依据;2)患者血压正常,血容量没有减少,所以不支持脱水的诊断。

3)反常碱性尿的机制中没有钠泵活性改变的问题。

病例3 某男性患者主诉:因呕吐、腹泻伴发热4天住院。

患者自述虽口渴厉害但饮水即吐。

查体:体温C,呼吸、脉搏正常,血压(110/80mmHg ),有烦躁不安,口唇干裂。

尿量约700ml/d实验室检查:血清钠150mmol/L,尿钠25mmol/L 。

治疗经过:给予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3000ml/d )和抗生素等。

2天后,情况不见好转,反而面容憔悴,软弱无力,嗜睡,浅表静脉萎陷,脉搏加快,尿量较前更少,血压(72/50 mmHg ),血清钠122 mmol/L ,尿钠8 mmol/L 。

试分析:(1 )该病人治疗前发生了哪型脱水?阐述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2 )为什么该病人治疗后不见好转?说明其理由。

应如何补液?(3 )阐述该病人治疗前后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变化的发生机制。

参考答案1)治疗前发生了高渗性脱水。

依据如下:①原因:发热,经皮肤丢失低渗液;呕吐及腹泻,经胃肠道丢失等渗或含钠量低的消化液;②患者血压正常,尿量不少提示组织液(细胞外液)减少不明显,不具备等渗性脱水(细胞外液减少明显)特征;③渗透压计算公式二 2 ([Na+] + [K+])+尿素氮+血糖,根据患者血清钠可断定患者渗透压必然高于310mmol/L,故可诊断为咼渗性脱水2)治疗过程补液量不足,且只补水未补钠,所以不见好转。

补液量应为生理需要量+继续损失量+累计损失量,3000ml/d不足以满足补液需要,发热导致皮肤蒸发水增多,呕吐腹泻未纠正;病人在病因作用下体钠总量减少,血清钠浓度处于高限是因为水钠丢失比例不同,且病因未完全纠正还在继续丢失钠,故应在补液时加入电解质。

3)治疗前病人发生了高渗性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口渴中枢兴奋,口渴感明显;因细胞内液水移出细胞,补充细胞外液,故血容量减少不明显,血压正常;ADH分泌增加对水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脑细胞脱水,故烦躁不安;治疗后出现低渗性脱水,细胞外液低渗,水向细胞内转移,故病人出现血容量不足和组织液减少表现;尿钠减少为醛固酮分泌增加所致。

1)低血钾出现与否病例中并没有明显依据;按照常规考虑,应出现低血钾,但不作为本题讨论重点;2)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水中毒)最常发生于急性肾功能不全而又树叶不当时。

此病例不具备诊断标准(病因不支持,治疗后血容量并没有增加)病例4:患者男性,39岁。

主因浮肿4年,尿量减少1月入院。

4年前一次受凉后发烧、咽痛,经肌肉注射青霉素后痊愈。

20多天后颜面出现水肿,伴尿频、尿急。

测血压不高,查尿时发现尿蛋白(+),尿中有红、白细胞,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经中、西药治疗,水肿消退,尿基本恢复正常。

一月前,因劳累后又感恶心,且尿量明显减少,每日约500mL眼睑及双下肢出现水肿,血压(190/100mmHg,疲乏无力。

查体:体温:C,脉搏:86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60/100mmHg,慢性病容,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左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律齐,86次/min , 心尖部可闻及I〜n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腹软,肝脾未触及,右肾区叩痛。

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

实验室检查:尿比重:,蛋白:++,镜下红、白细胞少许。

血清总蛋白:61g/L,白蛋白:35g/L,球蛋白:23g/L,血清钠:141mmol/L,血清钾:L,尿素氮:39mmol/L,肌酐:827mmol/L。

内生肌酐清除率:36mL/min。

心电图检查提示左室肥大。

讨论患者病程中出现了什么水、电解质代谢异常?其发生机理如何?水肿。

此病例水肿为肾性水肿。

患者处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发作期。

① 尿素氮升高(正常值mmol/L),肌酐升高(正常值:53-106 mmol/L , 内生肌酐清除虑减少(正常值80-120 mL/min)均提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病因为急性肾小球肾炎;②尿比重低(正常值)提示肾小管重吸收水增加。

常见问题:1)虽然患者尿有蛋白,但是总蛋白正常(60-80 g/L )说明未出现低蛋白引起的水肿;2)心尖部可闻及I〜n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为二尖瓣关闭不全,心电图检查提示左室肥大均为左心功能不全表现。

左心功能不全首先导致肺水肿,可是肺部未闻及干湿啰音,提示没有肺水肿表现。

左肺呼吸音低为左心肥大的后果。

所以本例未出现心性水肿。

3)腹软,肝脾未触及,提示没有肝脏的肿大,故排除肝性水肿。

正常人仰卧位屈膝腹软为正常。

若出现移动性浊音(+ )为腹水表现。

4)水肿的概念就是等渗液积聚,故没有“等渗性水肿” 一说;5)患者血清钾正常故没有钾代谢紊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