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生物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复习课程
口腔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口腔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以下是根据题目要求的口腔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口腔中最常见的细菌属于以下哪一类?a) 真菌b) 病毒c) 原核生物d) 线虫答案:c) 原核生物2. 哪一种酶在唾液中起到分解淀粉的作用?a) 脂肪酶b) 复合酶c) 淀粉酶d) 纤维酶答案:c) 淀粉酶3. 下列哪种口腔组织不含神经?a) 牙齿b) 牙龈c) 舌头d) 口腔黏膜答案:d) 口腔黏膜4. 口腔中最常见的龋病是由哪种酸引起的?a) 硫酸b) 硝酸c) 乙酸d) 盐酸答案:c) 乙酸5. 下列哪种细菌与牙周病最相关?a) 口腔链球菌b) 牙齿链球菌c) 牙齿杆菌d) 牙龈链球菌答案:d) 牙龈链球菌二、判断题1. 牙齿是唯一能再生的人体器官。
是否正确?(是/否)答案:否2. 牙釉质是人体最硬的组织。
是否正确?(是/否)答案:是3. 关于口腔黏膜的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口腔黏膜不具备自我修复能力。
b) 口腔黏膜只存在于口腔内侧。
c) 口腔黏膜由角质层、颗粒层和基底层组成。
d) 口腔黏膜的主要功能是感觉。
答案:c) 口腔黏膜由角质层、颗粒层和基底层组成。
4. 成年人口腔中的常驻细菌数量较不同,这是因为人的抵抗力增强。
是否正确?(是/否)答案:否5. 牙龈炎是一种常见的牙周病,主要由牙齿杆菌感染引起。
是否正确?(是/否)答案:是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口腔中的牙釉质是如何受到酸侵蚀的。
答案:牙釉质受到酸侵蚀主要是由于细菌在口腔中分解糖类和碳水化合物,产生酸性代谢产物。
这些酸性代谢产物会溶解牙釉质的矿物质,进而损害牙齿的硬组织。
2. 解释龋病的发生机制。
答案:龋病发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细菌将食物残渣和糖类分解为酸性代谢产物。
其次,酸性代谢产物腐蚀牙釉质的矿物质,形成微小的酸蚀斑。
随后,酸蚀斑进一步扩大,并侵蚀牙釉质内部,形成龋洞。
最后,细菌侵入龋洞内,进一步破坏牙齿组织,导致龋病的发展。
四、应用题1. 请列举三种预防龋病的方法,并简要解释其原理。
口腔生物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单选1、最早在口腔定居的链球菌是:(A)A.血链球菌B.唾液链球菌C.变异链球菌D.轻链球菌2、以下有一项不是影响口腔生态系的物理化学因素:(D)A.营养B.温度C.pH D.唾液流量3. 导致龋病最重要的口腔细菌是:(B)A.韦荣菌B.变异链球菌C.奈瑟菌D. 放线菌E.乳杆菌4. 一般情况下,成熟菌斑的标志是:(D)A.谷穗样结构染色为粉红色C.细菌层位于中间地带D.栅栏状结构E.菌斑表面主要含松散在菌斑表面的短杆菌5.儿童口腔龈沟内不存在以下哪种菌群(D)A.奈瑟菌B.链球菌C.乳杆菌D.螺旋体E.韦荣菌6.成熟菌斑的标志是(A)约出现在菌斑形成的第5-6天A.栅栏状结构B.产生覆盖牙面的获得性薄膜C.放线菌附着D.海绵状结构E.多种细菌附着7.黏附在牙表面的细菌团块成为(A)A.牙菌斑B.生物膜C.细菌沉积物D.软垢8.目前可以从口腔中分离出( B )种不同种的细菌。
~300 ~700 ~3000 ~50009. 口腔正常微生物的有益作用( E );A.保护性生物屏障B.合成维生素C.拮抗有害菌群D.刺激宿主免疫.E.以上全是10.口腔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E )A.相互凝集作用B.相互营养关系C.竞争与拮抗D.通讯与遗传多样性.E.以上全是11.以下哪一项,有助于抑制龋病发生:(D )A.变异链球菌B.乳酸杆菌C.放线菌D.唾液链球菌E.螺旋体12.口腔内部PH值(A )A B C D 口腔内菌丛有(D )A 固有菌丛B 增补菌丛C 暂时菌丛D 以上都是14.龋齿标志菌为(A )A、乳杆菌属B、棒杆菌属C、丙酸杆菌属D、梭菌属15.可产生黑色素的菌类是(B )A、卟啉单胞菌B、普氏菌C、棒杆菌属D、丙酸杆菌属16.以下哪项是影响口腔生态系的物理化学因素( D )A 温度B 氧张力C pHD 以上都是17.口腔生态系的决定因素有(E )A 物理化学因素B宿主因素C细菌因素D宿主可控制因素E以上均是18.成熟菌斑的标志是(C )A 泥鳅样结构B 波浪样结构C 栅栏状结构D雪花样结构E糖霜样结构19. 口腔生态系包括(E )A.颊粘膜生态系B.舌背部生态系C.龈上牙菌斑生态系D.龈下牙菌斑生态系E.以上全是20. 口腔菌丛的主要成员不包括(D )A.微需氧菌B.兼性厌氧菌C.厌氧菌D.绝对厌氧菌21.下列哪个细菌不属于龋病相关微生物(C )A、乳酸杆菌B、放线菌C、福塞斯坦纳菌D、变异链球菌22.下列哪种细菌不能酵解糖(D )A、乳酸杆菌B、放线菌C、变异链球菌D、牙龈卟啉单胞菌23.红色复合体不包含下列哪种细菌:(D )A牙龈卟啉单胞菌B福塞斯坦纳菌C齿垢密螺旋体D变异链球菌24.下列不属于口腔生态系的影响因素中物理化学因素是:(C )A.温度B.氧张力C.唾液黏蛋白25.下列不属于G+菌的是:( B )A.衣氏放线菌B.黏液奈瑟菌C.迟钝真杆菌D.变异链球菌26.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口腔生态系的宿主因素(C )A.抗体B.中性白细胞C.细菌D.唾液蛋白质E.溶菌酶27.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变异链球菌致龋的依据(C )A在龋病患者牙齿上,龋病发展与菌群计数呈正相关B.在低pH环境中,变链菌仍可维持生长并继续产酸C.变链菌产生直接致龋的毒素D.变链菌能产生糖原等胞内多糖作为储备能量E.变链菌在代谢糖类后能快速地产生乳酸等有机酸28.龋病的发生与下列哪些微生物有关( D )A变异链球菌B.乳酸杆菌C.放线菌。
口腔生物学复习(最新版整理)

口腔生物学复习第一章口腔微生物学(名解)生态系: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科学。
微生态学: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学。
生态连续:生物体栖息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的过程。
小生境(niches):生物生活、居住的微小范围的环境。
小生境的种类、数目是决定在生境中生活的物种数的主要因子。
生境或群落的结构愈复杂,其含有的生物种类愈多极期群落(climax community):生物体(或细菌)栖息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的过程称生态延续,在一个小生境中延续演化组成多种多样复杂的生物群(菌群),环境条件趋于稳定,菌属数和组成的无明显改变,这种群体称极期群落。
口腔生态系:口腔正常菌丛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许多正常菌丛和其宿主之间呈动力的平衡状,这种平衡状态对于保持宿主的健康是重要的。
嗜温微生物:为在25-37℃中适宜生长的微生物。
绝对厌氧菌:在无氧环境中发酵生长,氧可抑制或杀灭的细菌。
兼性厌氧菌:在合适的碳或其他能源存在时可在有氧或无氧中生长的细菌。
微嗜氧菌:这类细菌的生长需氧,但所需氧的浓度比正常低,对需氧菌生长合适的浓度,对这类细菌抑制。
牙菌斑(老概念):堆积在牙表面或其他硬的口腔结构上,不能被中度水喷冲去的细菌团块。
牙菌斑(新概念):在牙和修复体上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沉积物,非白垢,它是能够容纳多种多样菌丛生存的生物膜。
生物膜(biofilm):牙面清洁后,唾液的一些成分会很快地吸附于其上而形成一层均匀无细胞的薄膜,厚度约1~10um,龈缘区较厚而牙尖区较薄,成分大致与唾液相似,对细菌有选择性吸附能力。
点隙裂沟菌斑:存在于牙硬组织沟窝点隙内的菌斑。
附着性龈下菌斑:附着于牙根面或牙结石表面,可能系龈上菌斑在龈沟或牙周袋内的延续。
非附着性龈下菌斑:不附着于牙面或牙根面,却与结合上皮和龈沟上皮直接接触的菌斑。
固有菌丛(indigenous flora):包含常以高数量(大于1%)存在于某个特殊部位上的菌属,如在龈上菌斑或舌表面。
口腔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口腔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口腔生物学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外显子2. 质粒3. 转录4. 兼性厌氧菌5. 牙本质非胶原蛋白6. 粘蛋白Mucins7. 细胞培养8. 组织工程9. 转录10. 口腔生态系11. 束状骨12. 中心法则13. 细胞因子14. 免疫系统15. 公共粘膜免疫系统16. 抗原17. 极期群落18. 均相成核19. 遗传密码 20. 组织工程21. 核酸疫苗22. Intron23. Indigenous flora 24. Remineralization 25. In situ hybridization26. Internal signal systems27. DNA vaccine28. Supplemental flora 29. Remineralization 30. Gene mapping31. Adhesion molecule 32. Bacteriophage33. Proteomics34. Facultative Anaerobes二、填空题1. 口腔菌丛的主要成员为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厌氧菌。
2. 关于口腔细菌粘附的机制研究颇多,已被阐明的学说有钙桥学说、脂磷壁酸-葡聚糖-葡糖及转移酶复合体学说、识别系统学说、3. DNA复制的方式具有和特点。
4.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通过反应在体外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
5. 口腔链球菌属包括变链菌群、唾液链球菌群、咽峡菌群和轻链球菌菌群。
6. 根据蛋白的来源不同,将牙本质非胶原蛋白分为、、、。
7. 生物矿化的种类包括、和再矿化,其中再矿化分为、和。
8. 牙本质胶原以型胶原为主,牙周组织的胶原蛋白以、型胶原为主,口腔黏膜上皮与结缔组织交界――基底膜带的胶原蛋白以、为主。
9. 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分为四个阶段、、、。
10. 组化染色成骨细胞酶呈强阳性。
11. 是骨基质中主要的非胶原蛋白,目前认为是成骨细胞最晚表达的一个标志。
口腔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口腔生物学试题及答案【篇一:口腔生物学第一章练习题】腔定居的链球菌是:(a) a.血链球菌b.唾液链球菌 c .变异链球菌d.轻链球菌2 、以下有一项不是影响口腔生态系的物理化学因素:(d)a.营养b.温度c.ph d .唾液流量1. 导致龋病最重要的口腔细菌是a. 韦荣菌b.变异链球菌c. 奈瑟菌d. 放线菌e.乳杆菌答案:b2. 一般情况下,成熟菌斑的标志是da. 谷穗样结构b.he 染色为粉红色c. 细菌层位于中间地带d. 栅栏状结构e.菌斑表面主要含松散在菌斑表面的短杆菌儿童口腔龈沟内不存在以下哪种菌群?(d)a. 奈瑟菌b.链球菌c. 乳杆菌d.螺旋体e.韦荣菌1. 成熟菌斑的标志是?(a)约出现在菌斑形成的第5-6 天a. 栅栏状结构b.产生覆盖牙面的获得性薄膜c. 放线菌附着d.海绵状结构e. 多种细菌附着一.黏附在牙表面的细菌团块成为a。
1. 牙菌斑b.生物膜c. 细菌沉积物d.软垢二.目前可以从口腔中分离出b 种不同种的细菌。
a. 100~300b.500~700c.1000~3000d.3000~50001. 口腔正常微生物的有益作用e;a.保护性生物屏障b.合成维生素c.拮抗有害菌群d. 刺激宿主免疫.e. 以上全是 2 口腔微生物之间的关系:ea.相互凝集作用b. 相互营养关系c.竞争与拮抗d.通讯与遗传多样性e.以上全是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a ) a. 37 度 b.42 度 c. 25 度 d.0 度以下哪一项,有助于抑制龋病发生:(d)a.变异链球菌 b. 乳酸杆菌 c.放线菌 d. 唾液链球菌 e.螺旋体1、口腔内部ph 值(a)a 5.0-8.0b 6.0-7.0c 5.0-7.0d 6.0-8.02、口腔内菌丛有(d )a 固有菌丛b 增补菌丛c 暂时菌丛d 以上都是1 、龋齿标志菌为(a )a 、乳杆菌属b、棒杆菌属c、丙酸杆菌属d、梭菌属2、可产生黑色素的菌类是(b)a、卟啉单胞菌b、普氏菌c、棒杆菌属d 、丙酸杆菌属2. 下列哪项不是口腔菌丛的分类da 固有菌丛b.增补菌丛c.暂时菌丛d.感染菌丛3. 在细菌黏附和聚集中起重要作用的分子为_________ 等物质。
口腔生物学题库1-0-6

口腔生物学题库1-0-6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口腔生态系包括()
A.宿主与微生物
B.细菌与病毒
C.病毒与真菌
D.衣原体与原虫
E.厌氧菌与需氧菌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龈上菌斑通常为()
A.光滑面菌斑与邻面菌斑
B.附着菌斑与非附着菌斑
C.舌侧菌斑与颊侧菌斑
D.光滑面菌斑与点隙裂沟菌斑
E.点隙裂沟菌斑与根面菌斑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被认为乃牙周有益菌的为()
A.变形链球菌
B.血链球菌
C.消化链球菌
D.乳杆菌属
E.放线菌属
森林舞会游戏 https://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多从牙本质深龋中检出的为()
A.变形链球菌
B.血链球菌
C.消化链球菌
D.乳杆菌属
E.放线菌属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牙釉质表面主要的无机物为()
A.铁和锌
B.钙和磷
C.镁和钠
D.氟和氯
E.碳和磷酸钙矿物质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唾液维持口腔pH是由于唾液中含有()
A.淀粉酶
B.黏蛋白
C.大量的可产酸的细菌
D.免疫球蛋白
E.如重碳酸盐缓冲系的多种缓冲体系的存在。
口腔生物学第一章简答题考研

简答题1. 试述成熟菌斑的标志及结构。
成熟菌斑的标志是栅栏状结构结构分三层1.基底层为无细胞的均质结构,HE染色为粉红色,由获得性膜组成 2.细菌层位于中间,含球菌、杆菌、丝状菌,丝状菌彼此平行且与压面垂直呈栅栏状,其中堆集有大量的球菌和短杆菌3.表层主要含松散在菌斑表面的G+或G-球菌和短杆菌,脱落的上皮和食物残屑以及衰亡的细胞2. 影响口腔生态系的因素有哪些1)物理化学因素2)宿主固有因素3)细菌因素4)宿主可控制因素3.口腔里的生态系可分为哪几区?(1)颊上皮生态系(2)舌背部生态系(3)龈上牙菌斑生态系(4)龈下牙菌斑生态系4.唾液粘蛋白中的唾液酸残基可以通过哪几种机制与细菌发生作用:(1).与细菌表面的负电荷通过钙桥结合(2).与细菌表面的凝集素或(和)酶结合(3).离子间的引力和疏水基团间的引力在粘蛋白与细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开始通过粘蛋白与细菌表面分子形成特异性结合,然后非特异性的作用力使这种相互作用变得更加稳定。
5. 简述牙菌斑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答:(1)细胞成分:细菌、蛋白质。
(2)非细胞成分:糖、脂肪、无机物。
6、简述影响口腔微生态菌群组成的因素?答:影响口腔微生态菌群组成的因素有:口腔菌群的生态连续、激素水平的影响、口腔微生物在家庭成员间的传播、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以及化疗、放疗等的影响。
7.卟啉单胞菌的毒力因子有哪些?答:粘附因子:表面纤毛、膜泡及脂多糖成份;抗吞噬因子:P.g表面的荚膜;内毒素LPS;酶:蛋白酶、胶原酶等。
8.简述口腔生态系的影响因素。
答:(一)物理化学因素:温度,氧张力,PH,营养物质的利用;(二)宿主固有因素:抗体,唾液蛋白质;(三)细菌因素:细菌的黏附,细菌间作用;(四)宿主可控制的因素9.简述生物膜作用。
生物膜的作用:节制细菌的代谢活性、保护细菌抵御苛刻环境;基质的约束作用,控制可溶性物质的流动;膜内高水平的巯基保护细菌免受氧化损伤;浓缩从环境来的营养物质和其他元素。
口腔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口腔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口腔内细菌的主要来源是:A. 空气B. 食物C. 唾液D. 母体答案:D2. 口腔黏膜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 保护作用B. 感觉作用C. 消化作用D. 分泌作用答案:C3. 牙周病的主要致病菌是:A. 链球菌B. 乳酸菌C. 螺旋体D. 放线菌答案:C4. 口腔癌最常见的类型是:A. 鳞状细胞癌B. 腺癌C. 黑色素瘤D. 淋巴瘤答案:A5. 口腔正畸治疗的主要目的是:A. 美容B. 咀嚼功能恢复C. 语言功能恢复D. 呼吸功能恢复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5题,满分15分)6. 口腔内常见的病毒包括:A. 单纯疱疹病毒B. 流感病毒C. 人乳头瘤病毒D. 巨细胞病毒答案:A、C、D7. 口腔黏膜炎的常见原因有:A. 药物过敏B. 细菌感染C. 病毒感染D. 营养不良答案:A、B、C、D8. 牙周病的预防措施包括:A. 定期洗牙B. 正确刷牙C. 戒烟D. 定期口腔检查答案:A、B、C、D9. 口腔癌的危险因素包括:A. 吸烟B. 饮酒C. 口腔卫生不良D. 遗传因素答案:A、B、C、D10. 口腔正畸治疗的适应症包括:A. 牙齿拥挤B. 反颌C. 开颌D. 深覆盖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满分10分)11. 口腔黏膜的再生能力很强,因此不需要特别保护。
(错误)12. 牙周病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就无法治愈。
(错误)13. 口腔癌的发生与吸烟和饮酒无关。
(错误)14. 口腔正畸治疗只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
(错误)15. 定期洗牙可以有效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正确)16. 口腔内细菌的存在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
(错误)17. 口腔黏膜炎通常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
(错误)18. 口腔癌的早期症状包括口腔内出现无痛性溃疡。
(正确)19. 口腔正畸治疗可以改善面部外观。
(正确)20. 口腔癌的预后通常较差。
(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满分20分)21. 简述口腔黏膜的保护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生物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单选1、最早在口腔定居的链球菌是:(A)A.血链球菌 B.唾液链球菌 C.变异链球菌 D.轻链球菌2、以下有一项不是影响口腔生态系的物理化学因素:(D)A.营养 B.温度 C.pH D.唾液流量3. 导致龋病最重要的口腔细菌是 :(B)A.韦荣菌B.变异链球菌C.奈瑟菌D. 放线菌E.乳杆菌4. 一般情况下,成熟菌斑的标志是:(D)A.谷穗样结构B.HE染色为粉红色C.细菌层位于中间地带D.栅栏状结构E.菌斑表面主要含松散在菌斑表面的短杆菌5.儿童口腔龈沟内不存在以下哪种菌群?(D)A.奈瑟菌B.链球菌C.乳杆菌D.螺旋体E.韦荣菌6.成熟菌斑的标志是?(A)约出现在菌斑形成的第5-6天A.栅栏状结构B.产生覆盖牙面的获得性薄膜C.放线菌附着D.海绵状结构E.多种细菌附着7.黏附在牙表面的细菌团块成为(A)A.牙菌斑B.生物膜C.细菌沉积物D.软垢8.目前可以从口腔中分离出( B )种不同种的细菌。
A.100~300B.500~700C.1000~3000D.3000~50009. 口腔正常微生物的有益作用( E );A.保护性生物屏障B.合成维生素C.拮抗有害菌群D.刺激宿主免疫.E.以上全是10.口腔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E )A.相互凝集作用B.相互营养关系C.竞争与拮抗D.通讯与遗传多样性.E.以上全是11.以下哪一项,有助于抑制龋病发生:( D )A.变异链球菌B.乳酸杆菌C.放线菌D.唾液链球菌E.螺旋体12.口腔内部PH值( A )A 5.0-8.0B 6.0-7.0C 5.0-7.0D 6.0-8.013.口腔内菌丛有( D )A 固有菌丛B 增补菌丛C 暂时菌丛D 以上都是14.龋齿标志菌为( A )A、乳杆菌属B、棒杆菌属C、丙酸杆菌属D、梭菌属15.可产生黑色素的菌类是( B )A、卟啉单胞菌B、普氏菌C、棒杆菌属D、丙酸杆菌属16.以下哪项是影响口腔生态系的物理化学因素( D )A 温度B 氧张力C pHD 以上都是17.口腔生态系的决定因素有( E )A 物理化学因素 B宿主因素 C细菌因素 D宿主可控制因素 E以上均是18.成熟菌斑的标志是( C )A 泥鳅样结构B 波浪样结构C 栅栏状结构 D雪花样结构 E糖霜样结构19. 口腔生态系包括( E )A.颊粘膜生态系B.舌背部生态系C.龈上牙菌斑生态系D.龈下牙菌斑生态系E.以上全是20. 口腔菌丛的主要成员不包括( D )A.微需氧菌B.兼性厌氧菌C.厌氧菌D.绝对厌氧菌21.下列哪个细菌不属于龋病相关微生物( C )A、乳酸杆菌B、放线菌C、福塞斯坦纳菌D、变异链球菌22.下列哪种细菌不能酵解糖( D )A、乳酸杆菌B、放线菌C、变异链球菌D、牙龈卟啉单胞菌23.红色复合体不包含下列哪种细菌:( D )A牙龈卟啉单胞菌 B福塞斯坦纳菌 C齿垢密螺旋体 D变异链球菌24.下列不属于口腔生态系的影响因素中物理化学因素是:( C )A.温度B.氧张力C.唾液黏蛋白D.pH25.下列不属于G+菌的是:( B )A.衣氏放线菌B.黏液奈瑟菌C.迟钝真杆菌D.变异链球菌26.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口腔生态系的宿主因素( C )A.抗体B.中性白细胞C.细菌D.唾液蛋白质E.溶菌酶27.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变异链球菌致龋的依据( C )A在龋病患者牙齿上,龋病发展与菌群计数呈正相关B.在低pH环境中,变链菌仍可维持生长并继续产酸C.变链菌产生直接致龋的毒素D.变链菌能产生糖原等胞内多糖作为储备能量E.变链菌在代谢糖类后能快速地产生乳酸等有机酸28.龋病的发生与下列哪些微生物有关 ( D )A变异链球菌 B.乳酸杆菌 C.放线菌。
D.以上都是29.在牙菌斑的生物膜的成分中属于细胞成分的是( A )A 蛋白质B 糖C 脂肪D 无机物30.口腔生态系的决定因素不包括:( E )A、宿主可控制因素 C、物理化学因素 C、宿主因素 D、细菌因素 E 、病毒因素31.新生儿口腔内最早定植的厌氧菌是:( D )A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B、 Neisseria C 、Lactobacillus D、Veillonella32.影响口腔生态系物理化学因素不包括( E )A、温度B、氧张力C、PHD、营养物质的利用E、唾液蛋白质33.龈上菌斑不包含下列哪种细菌( E )A、轻链球菌B、血链球菌C、变异链球菌D、唾液链球菌E、革兰氏阴性厌氧菌34.以下关于变异链球菌论述正确的是( B )A.变异链球菌在含蔗糖的培养基中菌体可变长B.变异链球菌适于生长的培养基为轻唾琼脂培养基C.变异链球菌不可产乳酸,可产多种胞外酶D.变异链球菌根据菌体中DNA鸟嘌呤和胞嘧啶的含量不同分为8个菌种35.牙齿表面最早的定植者是( A )A.血链球菌B.福塞斯坦纳菌C. 牙龈卟啉单胞菌D.伴放线聚集杆菌E.螺旋体36.下列关于口腔微生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变形链球菌在含葡萄糖培养基中菌体可变长,在液体培养基中呈长链B.牙龈卟啉单胞菌具多形态性、无动性,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形成黑色菌落C.乳杆菌具有强耐酸力,能在强酸环境中生存,但不能继续发酵糖产酸D.流行病学中被作为“龋标志菌”的是乳杆菌E.依氏放线菌为人类颌骨放线菌病的致病菌,在久治不愈的感染根管中也常可检测到37.变异链球菌群中,属于人口腔中常驻菌的有( B )。
A.变形链球菌和汗毛链球菌B.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C.汗毛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D.猕猴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38.下列口腔细菌中与牙周炎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C )。
A.变形链球菌B.嗜酸乳杆菌C.牙龈卟啉单胞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39.以下是DNA病毒的是:( D )A.副粘病毒B.麻疹病毒C.柯萨奇病毒D.疱疹病毒E.正粘病毒40.以下论述错误的是:( D )A. 卟啉单胞菌与普雷沃菌都是绝对厌氧菌B.卟啉单胞菌与普雷沃菌都无动性C. 卟啉单胞菌有多态性D. 卟啉单胞菌与普雷沃菌都不酵解糖E.普雷沃菌在血琼脂板上的菌落为中央较黑而边缘呈灰或浅棕色41.主要致龋菌是( A )A 变异链球菌属 B葡萄球菌属 C 线性菌属 D唾液链球菌属 E螺旋体42. 在加速龋病的发展中可能起主要作用的菌属是( B )A.变形链球菌B.乳杆菌C.韦荣菌D.类杆菌E.放线菌43. 菌斑内的矿物质转换主要是菌斑与下列哪项之间的矿物转换( E )A.牙本质B.牙骨质C.龈沟液D.牙髓E.牙釉质44.一岁婴儿口腔中的优势菌是( C )A奈瑟菌 B葡萄球菌 C链球菌 D乳杆菌E放线菌45.龈上菌斑通常为( C )A光滑面菌斑与邻面菌斑 B点隙裂沟菌斑与根面菌斑 C光滑面菌斑与点隙裂沟菌斑D附着菌斑与非附着菌斑 E舌侧菌斑与颊侧菌斑46.HIV/AIDS 患者口腔内明显增加的微生物( E )A.白色念珠菌B.EB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D.人乳头状瘤病毒E.以上全有47.下列哪项作为龋标志菌在牙本质深龋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B )A变异链球菌B乳杆菌C放线菌D卟啉单胞菌E福塞斯坦纳菌48.下列有关牙龈卟啉单胞菌的选项哪项是错误的:( E )A分泌大量的毒力因子 B入侵到细胞内,免疫逃避C成年型牙周炎的主要病原菌D在血培养基上形成黑色菌落E G+厌氧球杆菌49.口腔细菌表面有蛋白样物质参与粘附,这种物质是( D )A牙菌斑 B生物膜 C获得性膜 D粘结素填空1.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过程是获得性膜的覆盖、细菌附着、菌斑生物膜成熟2.口腔链球菌属包括变异链菌群、唾液链球菌群、咽峡菌群和轻链球菌菌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生态系。
答案: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环境牙周病是特指只发生于牙周支持组织的(——、——、——、——)的各种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的牙周炎两大类疾病。
答案: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1)口腔可分为四个主要的生态系:颊黏膜上皮生态系,舌背部生态系,龈上菌斑生态系,龈下菌斑生态系2)口腔细菌参与粘附的结构有:菌毛、纤毛、荚膜、膜泡表面脂多糖1.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2.牙周病是特指只发生于牙周支持组织的牙龈、牙周膜、牙槽骨与牙骨质的各种疾病。
3.3,口腔菌丛的分类:固有菌丛,增补菌丛,暂时菌丛。
4.牙菌斑形成的三个阶段包括获得性膜的覆盖、细菌附着、菌斑生物膜成熟。
口腔四个主要生态系:颊上皮生态系、舌背部生态系、龈上牙菌斑生态系、龈下牙菌斑生态系口腔菌丛的主要成员: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厌氧菌1、变异链球菌的胞外酶有:葡糖基转移酶、果糖基转移酶、蔗糖酶、葡聚糖酶。
2、牙菌斑的分类:龈上菌斑,龈下菌斑。
1、牙菌斑的形成过程包括:牙面上获得性薄膜的覆盖、细菌附着、菌斑生物膜的成熟。
2、牙釉质是人体中坚硬的组织。
1.牙菌斑的定义是:堆积在牙表面或其他硬的口腔结构上,不能被中度水喷冲去的细菌团块。
2.在细菌黏附和聚集中起重要作用的分子为蛋白质、多糖、脂磷壁酸等物质。
1.一般将牙菌斑的形成过程概括为3个阶段,即牙面上获得性薄膜的覆盖,细菌附着和菌斑生物膜成熟。
2.目前已有证据表明,与龋病的发生发展关联程度最高的三种微生物是变异链球菌群,乳酸杆菌和放线菌。
3.牙菌斑的形成过程包括, 获得性膜的形成,细菌粘附,菌斑成熟。
4.口腔菌丛的主要革兰阳性球菌成员:链球菌、厌氧球菌、葡萄球菌和微球菌4变异链球菌的细胞内含有:多糖,肽聚糖,表面蛋白,以及从细胞质膜合成后穿过细胞壁的磷脂壁酸3. 牙菌斑包括:光滑牙面菌斑、点隙裂沟菌斑、附着性龈下菌斑、非附着性龈下菌斑。
4. 口腔菌丛的划分为:固有菌丛、增补菌丛、暂时菌丛三种类型1、位于(龈缘上方牙的冠部或修复体冠部)的菌斑为龈上菌斑,位于(龈缘下方者)为龈下菌斑。
2、Walter J.Loeshe 将口腔菌丛划归为(固有菌丛)、(增补菌丛)、(暂时菌丛)。
4. 光滑牙面菌斑中的优势均为链球菌。
在细菌黏附和聚集中起作用的物质为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多糖、脂磷壁酸。
3 外来致病菌侵入人体必须突破的三个防御屏障是(物理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4口腔正常菌群中能产生黑色素的是(普氏菌属)4. 正常菌丛的作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的有效发育;构成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屏障。
4. 变异性链球菌主要产生以下几种胞外酶:葡萄糖转移酶、果糖基转移酶、蔗糖酶、葡聚糖酶,这些酶在细菌赖以生存的物质——糖的合成与代谢中其主要作用。
3、最早定值在获得性膜上的细菌是血链球菌3牙菌斑的细胞成分主要为细菌和蛋白质,非细胞成分主要为糖、脂肪和无机物。
4口腔中乳酸菌素群落的测定可用于预测龋病发生趋势。
根据细菌对氧的敏感程度可分类为(绝对厌氧,绝对需氧,兼性厌氧,耐氧厌氧,微嗜氧菌)名词解释:1. 牙菌斑dental plaque堆积在牙齿表面或其他硬的口腔结构上,不能被中度水喷冲去的细菌团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