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精彩试题(卷)问题详解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含问题详解和论述题)

1,___D____是古代自然观的根本特征:①猜想性、辩证性、逻辑性;②直观性、系统性、分析性;③思辨性、联系性、综合性;④直观性、思辨性、猜想性。
2,构成系统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原因之一是系统的要素之间存在着____B____。
①相加性;②协同性;③无序性;④同一性3、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D①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外表。
②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③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④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4、对于可持续开展理解不正确的答案是:D①要表现开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②要强调开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开展所进展的种种努力,不应危与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开展。
③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开展既表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表现整体观念的代平等④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开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开展。
5、对于演绎方法条件限定不能成立的是:D①大前提必须包含小前提②如果有一个前提是否认的,结论也应该是否认的。
③两个否认的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④两个否认的前提能推出结论。
6、自然界中四种根本力包括:A①引力、强力、弱力和电磁力,②引力、强力、弱力和摩擦力③引力、强力、弹力和电磁力④引力、弱力、电磁力和摩擦力7、科学事实根本特征正确的答案是:C①单称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②单称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③单称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④全称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8、关于科学实验的认识论特点不正确的答案是B①科学实验对象的受控性使得实验认识方法更富有必然性②科学实验对象的选取受主观影响,因此具有偶然性③科学实验组成的特殊性结构充分反映了科学实验的认识具有主客体互动性④实验类型的多样化反映了实验认识模式的多元性9、对演绎方特点说确的是:B①可靠性小、创造性小②可靠性大,创造性小③可靠性大、创造性大④可靠性小、创造性大10、关于恒星,如下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C①恒星的归宿与其初始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寿命越短。
(完整word版)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文档良心出品)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1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11、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12、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分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也是关于自然界辩证运动的整体认识。
2、自然辩证法强调的是对自然界总的认识而不是对细节的认识,所谓的自然界是广义的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被科学所认识的自然)、人工自然(被技术改造的自然)、社会自然(被产业产出的自然)。
自然界的辩证运动包括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地运动、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的运动、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运动。
3、在转化过程中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有了认识即科学指把天然自然转化成人化自然的手段;技术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手段;工程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另一种手段;产业指把人工自然转化成社会自然的手段。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①学习自然辨证法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拓展了分析问题的视角,让我从以前的单面思考问题转变成有了总观全局的意识。
②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③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④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⑤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3个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分为运动自然观、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
A. 物质的永恒运动
B. 辩证唯物主义
C. 事物的内在联系
D. 自然界的普遍联系
答案:B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批判了哪种自然科学观点?
A. 机械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
D. 经验主义
答案:A
3.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的哪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A. 物质和运动
B. 物质和能量
C. 运动和静止
D. 能量和质量
答案:A
二、简答题
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原理。
答: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原理指的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数量的增减和程度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这一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
2. 阐述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含义。
答:“否定之否定”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它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非简单的消灭,而是在否定中包含着对旧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的吸收和发展,从而实现事物的前进和升华。
三、论述题
1. 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答: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它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促使科学家在研究中注重事物的整体性和动态性。
其次,自然辩证法的矛盾论和对立统一原理,帮助科学家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最后,自然辩证法的量变质变原理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为科学家提供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有助于科学理论的深化和完善。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
以下是一份自然辩证法的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A. 物质的永恒运动- B. 物质的绝对静止- C. 物质的相对静止- D. 物质的不变性答案:A2.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A. 因果律- B. 矛盾律- C. 辩证法- D. 逻辑法答案:B3.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A. 量变质变原理- B. 对立统一原理- C. 否定之否定原理- D. 形式逻辑原理答案:D4.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 A. 线性的- B. 非线性的- C. 静止的- D. 随机的答案:B5. 以下哪个观点不属于自然辩证法?- A. 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的- B. 自然界是孤立存在的- C. 自然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D. 自然界的发展遵循辩证法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原理”。
答案:对立统一原理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原理之一,它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方面构成的统一体。
这些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2. 解释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质变原理”。
答案:量变质变原理指的是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来实现的。
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限度时,会引起质的飞跃,从而产生新的性质和状态。
这一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3. 阐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原理”。
答案:否定之否定原理是自然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原理,它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来实现的。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旧的矛盾被新的矛盾所否定,但这种否定不是简单的消灭,而是在新的基础上的升华和发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结合实际,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1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11、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12、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分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也是关于自然界辩证运动的整体认识。
2、自然辩证法强调的是对自然界总的认识而不是对细节的认识,所谓的自然界是广义的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被科学所认识的自然)、人工自然(被技术改造的自然)、社会自然(被产业产出的自然)。
自然界的辩证运动包括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地运动、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的运动、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运动。
3、在转化过程中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有了认识即科学指把天然自然转化成人化自然的手段;技术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手段;工程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另一种手段;产业指把人工自然转化成社会自然的手段。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①学习自然辨证法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拓展了分析问题的视角,让我从以前的单面思考问题转变成有了总观全局的意识。
②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③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④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⑤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3个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分为运动自然观、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精简版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精简版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试题部分1. 选择题(1)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规律的普遍性(2)以下哪项属于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A. 因果律B. 必然性与偶然性C. 现实与可能D. 以上都是(3)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以下哪种形式的循环?A. 简单循环B. 上升性循环C. 下降性循环D. 无循环2. 填空题(1)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统一。
(2)自然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3. 简答题(1)简述自然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2)试述自然辩证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3)阐述自然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二、答案部分1. 选择题答案(1)A. 对立统一规律(2)D. 以上都是(3)B. 上升性循环2. 填空题答案(1)必然性、偶然性、现实性(2)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3. 简答题答案(1)自然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这种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普遍性,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自然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自然界的事物在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质的飞跃性变化。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自然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自然界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否定旧事物,但新事物又继承了旧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螺旋上升性,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涵盖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有助于加深对自然辩证法的理解。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的创始人是()。
A. 马克思B. 恩格斯C. 黑格尔D. 康德答案:B2.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
A. 辩证唯物主义B. 形而上学C. 机械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答案:A3.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实现的。
A. 物质B. 能量C. 信息D. 意识答案:A4.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
A. 可变的B. 不可变的C. 随机的D. 人为的5. 自然辩证法认为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是()。
A. 直线式B. 循环式C. 螺旋式上升D. 无序的答案:C6.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矛盾是()。
A. 人为制造的B. 客观存在的C. 主观臆想的D. 偶然出现的答案:B7.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
A. 无规律的B. 有目的的C. 无目的的D. 随机的答案:C8.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进化是()。
A. 线性的B. 非线性的C. 可逆的D. 不可逆的答案:D9.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多样性是通过()实现的。
B. 变异C. 遗传和变异D. 环境答案:C10.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统一性是通过()实现的。
A. 物质B. 能量C. 信息D. 意识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基本特征包括()。
A. 物质性B. 多样性C. 统一性D. 矛盾性答案:ABCD2.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规律性表现在()。
A. 必然性B. 偶然性C.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D. 随机性答案:C3.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矛盾运动包括()。
A. 对立B. 统一D. 静止答案:ABC4. 自然辩证法认为人类认识自然的方法包括()。
A. 实验B. 观察C. 推理D. 计算答案:ABCD5.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进化过程包括()。
A. 渐进B. 突变C. 渐进和突变的统一D. 循环答案: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研究方案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研究方案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卷)与答案解析1、自然辩证法是一门交叉的自然科学。
P22、工业革命进程的加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P23、用系统思想看,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表现为技术的结构和技术的功能间的矛盾。
P24、简述自组织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世界观方法论意义。
P25、生态自然观的内涵和实质。
P36、联系考生自己的专业,分析论述如何进行科学问题的研究。
P37、综述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联系与区别,并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P38、科学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P49、E.B威尔逊说:“世界上没有谁能够比把整个一生致力下载一个课题的专家更会阻碍科学的进步了。
”P410、自组织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从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超循环理论、突变论、分形理论到混沌理论的发展过程,后一个理论都有是对前一个理论的否定与超越。
P4 11、科学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的,因此,只要有科学事实也就构建起了科学体系。
P412 、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都是自然,没有本质区别。
P413、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都是以自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它们是同类学科,可以相互替代。
P414、分析说明科学技术的“双刃剑”的作用,应当如何评价科学技术乐观主义与科学技术悲观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潮?P516、如何理解达尔文进化论和克劳胥斯热寂论的对立统一?P517、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经济的复杂关系?P518、自然辩证法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辩证法。
P619、世界古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基础。
P620、事物的发展具有可逆性,是指任何事物在一切条件下都能够使该物质系统和外界环境完全复原。
P621、整体性是系统的最本质特征P62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表明了事物发展的有限性。
P623、开始精神是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和方法从事一切科学研究。
P624、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P625、科学的价值在于了解世界,技术的价值在于改造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各自所学的专业来谈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其意义是什么?一为什么要学: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自然辩证法有着密切联系.自然辩证法为数学理论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数学理论的研究和学习有利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应掌握自然辩证法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教学.这样能使学生了解数学理论的发展规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透彻理解,掌握数学学科的精髓,更能激起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二帮助:数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数学愈向前发展,数学探索的难度就愈大,就愈需要更加准确的计算。
更加精密的实验仪器和更加高超的哲学武器。
进行创造性、探索性的数学研究工作,必须借助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维。
唯物辩证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高度的概括,但它并不能自动地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这里关键是要真正通晓唯物辩证法,勇于实践、善于探索,解决数学中的疑难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学研究方向的正确性。
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数学学习,有利于帮助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解数学系统关系的整体性。
这种数学整体性的修养,有利于获得哲学观点和数学知识,同时,它也是发展思维结构整体性的基础。
从事数学学习、研究与应用的人们应当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者。
数学作为人民生产活动知识的结晶,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起推动作用的力量,它在本质是同蒙昧和唯心主义对立而同辩证唯物主义紧密相联的。
它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与日剧增的新材料,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正确数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
数学工作者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自觉地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坚持唯物主义的理论,排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对数学研究的阻碍,在科学实践中捍卫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应划清一些界限:一是把数学性质的问题同哲学性质的问题区分开来,既要强调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又不要搞“代替论”;二是要正确区分社会历史观与自然观,既要看到人们由于受社会的影响而存在唯心史观,又要看到大多数人在自己的数学研究中会自觉地存在唯物主义的倾向,努力把唯物辩证法这种高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到自己的数学研究中去,指导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意义:研究生的学习和本科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
本科生更多的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主要是学习基本的、理论性的知识,这是为了打好基础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或是工作做准备。
而研究生的学习则是把学习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同时又反过来用实践的结果去检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在学习过程中让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得到锻炼。
作为一名研究生,除了基本的学习能力外,还必须要拥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因此,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我们要把学习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锻炼自己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而自然辩证是系统地介绍如何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如何将自然科学的一般原理应用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般方法。
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使我们不再僵化思维,呆板地学习,而是用哲学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实践,有效地、合理地、巧妙地把自然科学的一般原理运用在我们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当中。
每一门科学都有一个哲学概括,自然科学的哲学概括就是自然辩证法,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支,其罗辑的严密性、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 决定了与哲学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数学作为科学技术中的重要代表,其发展进程即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进程。
2.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阶段,人类在自然观和方法论方面有什么样的局限性?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17乃至18世纪的自然科学,还处于近代科学发展的初期阶段,限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在自然观和方法论方面造成了这一时期人类认识自然的局限性。
自然观局限性和原因:17世纪,由于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工作,力学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极其显著的进步。
力学由于它的成功应用而被无限推广,当人们面对新的自然现象而缺乏这一方面的知识时,往往就用已有的力学知识来填补现有知识上的空白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机械论的自然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其局限性日益凸显。
1)机械构成论认为整体是部分的机械相加,它否定了事物的随机性2)线性运动论反映了一种确定性的观念,否认事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3)僵化同一论是一种简单处理事物的,它否定了事物之间辩证的联系4)简单始基论反映了一种信念,相信最小砖块的存在,从而制约了科学的发展5)作用外因论假定了事物的前提,不承认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方法论局限性和原因:1)有些真理并不能从起始的自明之理中直接演绎出来2)直观并不能毫无遗漏地看清事物的序列中的一切环节3)即使较简单事物序列的一切环节有可能全部看清,我们的记忆在这个思维运动终结时也往往不再可能恢复经历过的全部过程了。
在1960年代以前,西方科学研究的方法,从机械到人体解剖的研究,基本是按照笛卡儿的方法论进行的,对西方近代科学的飞速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但也有其一定的缺陷,如人体功能,只是各部位机械的综合,而对其互相之间的作用则研究不透。
直到阿波罗号登月工程的出现,科学家们才发现,有的复杂问题无法分解,必须以复杂的方法来对待,因此导致系统工程的出现,方法论的方法才第一次被综合性的方法所取代。
3.我们说:“科学问题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对此您是如何认识的?是否现实中还没有解决的矛盾都可以构成科学问题?理解:科学问题是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它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
任何科学问题都是具体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知识背景下,有不同的涵。
一定时代下的知识背景决定着科学问题的涵深度和解答途径,随着一定时代的知识背景的不同,非科学问题可以转化为科学问题。
现代科学研究的科学问题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实践和社会生产实践。
从科学技术实践中所提出的科学问题大多是科学自身发展中的问题。
从社会生产实践中提出的科学问题大多是实用性或技术性问题。
现实中还没有解决的矛盾不一定能构成科学问题。
因为科学研究总是在特定时代的知识背景下进行的,这就导致科学问题的产生常常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之所以能够提出对当代数学产生重大影响的23个数学问题,就在于他对当时数学的发展有一个全局的把握。
同一问题,在不同的知识背景下,其涵深度也是不一样的。
其次,科学问题并不是漫无边际的问题,而应包含着一定的研究方向和求解目标。
不过这种指向仅仅是大致的,即大致的指出问题之所在、研究应朝哪里进行、研究应该或可能取得什么样的后果。
而应答域则是对答案围的限定。
科学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形态,它提供的知识不仅表现在探索的对象,而且表现在提示答案的围。
4.以转基因食品为例,如何看待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伦理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理解的?科技伦理是指如何使伦理道德规运用到涉及科技活动的现实的具体问题的规问题 ,它的目的在于探讨如何使道德要求通过科技活动行为规则与行为程序得以实现科技伦理是指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
研究者指出,科学伦理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前途。
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发展已经成为学术界乃至广大公众的热门话题。
1983年,世界第一例转基因作物——转基因烟草诞生。
1994年,美国实现第一例转基因植物——延迟成熟转基因番茄的商业化种植,随后一些国家如加拿大、阿根廷、中国也开始种植转基因作物。
在市场的运作下,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微生物纷纷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转基因作物的成本低、产量高;具有抗除草剂、抗虫和抗病毒等特性;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便于运输、储藏;增加保鲜性。
正是转基因食品有诸多优点,2002年全球有13个国家(包括7个发达国家,6个发展中国家)实行了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总面积达5867万公顷。
转基因食品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它也有各种风险和伦理问题。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已经或正在给人类带来福祉,但与此同时,由于转基因技术自身的特点及其难以准确预测的后果,人们对转基因技术的伦理争论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伦理上的否定和伦理上的肯定两种针锋相对的立场同时存在。
这说明,如果不能从伦理道德上为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寻求恰当的理由,那么,这一新科技将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
转基因技术,它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这构成了它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但它也可能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后果,这是人们对其产生忧虑并限制其发展的原因。
由于利益的存在,全面绝对的禁止无从谈起。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整个世界都在为之发生改变,它也深刻的影响了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
没有一成不变的伦理学,它应该具有开放的框架,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改进。
这里有关克隆技术的伦理原则也应该是因时而异的原则。
我们也应当接受每一代人对我们今天的文明准则有不同的阐释,应当看到,如果因为我们现时的见解而用禁止的办法来避免克隆人的出现,早晚必然要被修正,因为人们逐渐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克隆人的相关事情。
巨大的利益诱惑和兴趣推动,构成了克隆人向前发展的在动力;它可能给人类带来的不可预见的伦理和社会灾难又使人类望而却步。
这便生成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况。
技术向前发展的趋势是难以逆转的,而伦理学的框架也是开放的。
应当以理性的态度,客观地对待分歧。
无论是在学术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讨论中,还是在法制建设中,都应该实事地、辩证地对待那些目前还无法做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的问题。
5.针对当前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的不同看法,谈谈如何才能更科学地评价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科学地评价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要想全面正确地评价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必须立足于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双向互动,围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等现实而又长远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开阔视野,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价"(一)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审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审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必须坚持有利于人的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的立场"比如,目前在我国对科学技术的社会评价,总体上是积极肯定性的评价占绝对优势"这是很正常的"如果照搬法兰克福学派以西方发达国家为坐标系得出的结论,肯定是行不通的" 人文关怀的核心是通过满足人的需要#开发人的潜能,使人感到幸福并对未来充满信心"人文关怀同时强调应为此创造相应的社会条件"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审视科学技术,就是要求科学技术的创新及其应用,应当有利于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社会的公正和进步"现代科技在创新和应用中产生的种种负面作用,归根结底是由片面强调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造成的"在当今,评价科学技术时坚持人文关怀原则,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要着眼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发展,使社会更加公正"在追求经济效益与坚持人文关怀的关系上,必须用人文关怀来统帅经济效益,使人文关怀真正成为追求经济效益的在动力"为此,在评价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应用时必须做到:第一,看其是否能直接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第二,看其在给一部分人发展机会时,是否会挤压另一部分人的发展空间,加大贫富差距和社会分化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坚持以人为本和促进社会公正的过程中,使社会公正为人文关怀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从而把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二)从建设生态文明的角度审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人类发展史表明,生态文明是有别于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它是对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辨证否定"众所周知,现代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匮乏#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因此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得不可持续"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深刻反思工业文明的基础上探索到的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径"它的突出特点是有充分的理论准备和明确的建设目标,因而是人类文明发展质的飞跃,也是人类社会跨入新时代的鲜明标志"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实践结果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可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阀值,超过了就要遭受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相互协调的基础上"生态文明不是不可实现的乌托邦"方兴未艾的知识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发展知识经济、人力资本经济与发展科学技术紧密相联,因此,从建设生态文明的角度审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也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