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 期末试题及答案 最后更新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文档良心出品)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1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11、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12、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分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也是关于自然界辩证运动的整体认识。

2、自然辩证法强调的是对自然界总的认识而不是对细节的认识,所谓的自然界是广义的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被科学所认识的自然)、人工自然(被技术改造的自然)、社会自然(被产业产出的自然)。

自然界的辩证运动包括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地运动、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的运动、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运动。

3、在转化过程中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有了认识即科学指把天然自然转化成人化自然的手段;技术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手段;工程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另一种手段;产业指把人工自然转化成社会自然的手段。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①学习自然辨证法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拓展了分析问题的视角,让我从以前的单面思考问题转变成有了总观全局的意识。

②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③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④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⑤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3个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分为运动自然观、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1、阐述古希腊四个自然哲学家关于万物本原的四种不同思想。

(教材P26)早期的自然哲学是从探索自然界的“本原”开始的。

希腊文“本原”的原意是“开始”,指构成万物的根源、元素、始基或共同基础。

至于本原是什么,数目有多少,古希腊哲学家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了不同的回答。

例如,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万物产生于“气”,赫拉克利持和希巴索则认为是“火”,恩培多克勒以土加于上述三者,主张“四元素”为万物之始,阿那克萨哥拉认为各种性质不同、数目无限多、体积无限小的“种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初元素,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认为万物的本原就是原子和虚空。

2、论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征。

(讲义P12)答:古代科技发展的特征有以下四种:a.先进性。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16世纪以前的一千多年时间里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主要表现为以四大发明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发明的领先以及农学,中医,天文,算术等学科的成熟。

B.实用性。

中国古代科学倾向于实际应用而不是古希腊科学的倾向于理性思辩。

主要表现在种种有形的技术发明,许多理论体系始终未能摆脱应用阶段。

C.稳缓性。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在稳缓前进而无大起大落。

D.大统一性。

与农业有关的学科构成中国大一统科技的中心部分,大型建筑技术,通讯技术,航海技术,炼丹技术等成为中国大一统科技的派生分支。

3、简述近代科学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科学发展的不同特征。

(讲义P20)(1)16-18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特征科学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材料,其途径是培根的经验归纳法;此时自然科学的研究是一种分门别类的研究,采用的是孤立,静止的形而上学方法,将自然界看做一个既成事物而不是一个发展过程;机械力学的方法是此时期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整个自然科学都带上了机械论的色彩。

(2)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征A 19世纪自然科学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更高成都的发展。

时间上追溯了宇宙起源(星云假说);空间上确立了微小原子与庞大银河系的存在;深度上涉及到宇宙的未来与生命的本质,起源等。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
A. 物质的永恒运动
B. 辩证唯物主义
C. 事物的内在联系
D. 自然界的普遍联系
答案:B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批判了哪种自然科学观点?
A. 机械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
D. 经验主义
答案:A
3.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的哪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A. 物质和运动
B. 物质和能量
C. 运动和静止
D. 能量和质量
答案:A
二、简答题
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原理。

答: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原理指的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数量的增减和程度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这一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

2. 阐述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含义。

答:“否定之否定”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它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非简单的消灭,而是在否定中包含着对旧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的吸收和发展,从而实现事物的前进和升华。

三、论述题
1. 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答: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它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促使科学家在研究中注重事物的整体性和动态性。

其次,自然辩证法的矛盾论和对立统一原理,帮助科学家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最后,自然辩证法的量变质变原理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为科学家提供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有助于科学理论的深化和完善。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题库(附答案)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题库(附答案)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题库(附答案)简答题:1、科学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2、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经济的复杂关系?3、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4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5怎样理解“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6科研选题的原则有哪些?7简要说明科学争鸣及其意义8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9、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那些?10 科学假说及其结构,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11 不可逆性在演化中的作用如何?12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内容,范围,体系?1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和发展,与自然科学关系14 何谓系统,系统基本特点如何15如何理解观察与理论的关系16、科学、技术各自的内涵、性质及两者的关系17为什么说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P30-3118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自然科学前提。

P35-3819、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P59\61-62)20阐述系统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P49-5021 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

(P9-10)22、从科学理论到技术开发可简单分为几个阶段?(P203)23、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P119)24、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主要区别有哪些(P142)25、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

(P267)26、科学理论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P174)27. 研究型大学体制的基本特点。

(P265)(问答,可以出成联系实际的问题)28.评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及其重大意义。

29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提出哪些重要的思想观点?(P6-8)30.试论述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

(P199-200)31、自然辩证法创立的意义?32、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301-30233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3)35论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36 论述并比较古代、近代、现代科学发展的不同特点(10)37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论思想(11)38论述近、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特点(12)39现代科学革命对近代经典科学的冲击(13)4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41、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4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43、科学的社会规范的基本内容44、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45、谈谈你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自然辩证法题目集锦及其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题目集锦及其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性质和研究对象。

P1 P3 2.阐述自然辨证法研究的根本内容。

P43.试述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开展过程。

P84.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谈谈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现实意义。

P111.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自然哲学获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古代朴素自然观有什么特点P19 P232.古代希腊的科学技术获得了哪些成就?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表如今哪些方面?P193.宗教神学自然观是怎样描绘自然界的?为什么说它的出如今自然观开展史上是一种倒退P244.为什么说近代自然科学在普遍革命中诞生?阐述形而上学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倒退的历史必然性P26 P28 5.试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根底,它的根底思想是什么?P31 P326.为什么说物理学革命丰富和开展了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自然科学又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做出了丰富和开展?P32 P341.为什么说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P39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物质的无限可行性?P423.如何理解自然界系统的普遍性?它有哪些类型和根本特征?P43P44P454.非生命界有哪些物质层次?它们有何根本特征?P47P50P525.如何理解自然界层次构造的规律性?P531.宇宙,恒星和地球是怎样起源和演化的?如何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自然界的演化过程说明了什么?P56P57P58P592.为什么说自然界的形式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P60P623.为什么非生命界的运动的根本矛盾及其表现?生物进化的动力是什么?P63P644.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形式的矛盾性?突变和渐变的关系如何?P63P645.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过程的矛盾性?什么是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P686.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方向的矛盾性?进化与退化的关系及其关系?P707.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开展的自组织性?以及有序与无序及其关系P728.什么是守恒原理?自然界运动转化的普遍性及其意义何在?P74P769.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矛盾有哪些?如何理解其运动开展的规律性?1.什么是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P81P832.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P843.如何理解生态自然观的自然根底,社会根底和科学根底?P87P92P974.试述生态自然观的特征和根本思想?P99P1015.怎样才能人与自然的协调开展?P1026.可持续开展的内涵和原那么是什么?P1067.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我国深化施行可持续开展战略的现实意义?P1091.如何理解科学的含义?它有哪些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现代科学的分类如何?P113P114P116P1172.阐述推动自然科学开展的内部动力P1193.关于科学开展的形式有哪些代表性的观点?P1254.如何理解科学开展的规律性?P1275.现代科学开展的主要趋势表如今哪些方面?P1291.科研课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应遵守哪些重要的原那么?如何评价科研选题??必要时如何转化课题?P138P139P1422.科学研究的经历层次的根本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类型和作用?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P146P1513.科学观察应遵循的哪些重要原那么?恩格斯的“双重验证〞思想对于感性的科学认识活动有何意义?P147P1544.什么是科学机遇?它有何特点和作用,如何捕捉科学机遇?P157P1595.科学研究的理论层次的常见方法有哪些?有何特点和作用?P160-P1716.什么是科学假说?它是如何形成的?假说向理论转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7.什么是科学理论?它有何特征和功能?构建科学理论有哪些方法?评价科学理论的标准是什么?P174P175P177P1788.结合做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科学方法论〔或某一种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或在科学开展中的作用〕1.系统科学的根本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P1892.什么是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不同?P193P1941.系统科学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其科学性怎么样?P1832.系统观饱含了哪些根本概念?它有何显著特征?P183P1853.什么是系统科学方法?它有何特点和功能?P186P1871.如何理解技术的含义?它有哪些主要特征?其分类怎么样?P200p202 P2042.技术开展的根本矛盾和常见形式有哪些?现代技术的开展趋势怎么样?P208 P2103.什么是创新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有何特点/P 212P214 P2164.技术创新过程与研究开发过程的关系怎样?如何理解技术创新过程?5.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如何?根底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与技术创新在投入和产出方面,他们的互相之间有何同异之处?P2236.什么是技术创新机制?它主要有哪些机制?并分析阐述这些机制之间的关系机制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P222 P222 P2247.技术创新有哪些常见的类型?自主创新有哪些主要类型?他们之间有何区别?P229 P2318.为什么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有哪些?如何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进展管理?P234 P236 P2389.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技术观〔或某一观点〕在技术开展中的作用1.如何理解技术方法的含义?它有何特点?P241 P242 2.技术研发应遵守哪些根本原那么和一般程序?P243 P2443.什么是技术预测它有何特点?其主要步骤和根本方法是什么?P245 P246 P2474.什么是技术评估?它有何特点?其主要步骤和根本方法是什么?P248 P249 P2565.阐述技术原理构思的一般过程,主要方法以及常见的创造创造方法P251 P252 P2536.如何理解技术方案设计?它有哪些类型和主要方法P254P2557.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有何区别?试述技术试验的根本程序和常见类型。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1. 试题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答案: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哲学学科。

它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统一体,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有:矛盾、统一、对立统一、辩证发展等。

2. 试题二: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有哪些?答案: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矛盾普遍性原理、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的发展规律等。

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出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

对立统一规律强调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对立面,但同时也存在着统一、变化和发展。

事物的发展规律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存在着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和过程。

3. 试题三:自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是什么?答案:自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有明显的区别。

自然辩证法关注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规律,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而形而上学主要研究事物的表面现象和静态存在,强调事物的单一性和恒定性。

自然辩证法以矛盾为核心,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变动性;形而上学则以对立为基础,强调事物的二元性和不变性。

4. 试题四: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有哪些?答案: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自然辩证法帮助科学家发现事物的内部矛盾和辩证关系,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其次,自然辩证法指导科学家进行具体实验和观测,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过程。

此外,自然辩证法还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使科学研究更加全面深入。

5. 试题五: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答案: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代辩证法,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和古印度的佛陀。

他们提出了事物的变化和矛盾的概念,并强调事物的不断流变和无常性。

第二阶段是现代辩证法,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马克思。

他们从哲学和社会实践的角度深入研究了矛盾的本质和事物的发展规律。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答案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答案

1.自然辩证法只研究自然界的演化和发展规律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有两大方面、一个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辩证法的研究;一个是自然科学观,或称自然科学论,即对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的研究。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2、科学研究完全是科学家的个体行为,可以随意而为。

3、技术只有自然属性,没有社会属性。

技术的特征有:首先,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

技术虽然不是生产力结构内的独立因素,但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全部要素之中;其次,技术是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结合。

依据现代技术的涵义,技术即属与物质因素,又属于精神因素;再有,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所谓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的工程中,技术无论作为劳动手段、工艺或技能,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则。

所谓技术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的过程中,技术严格地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

科学具有以下特征:首先,自然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

作为反映外部世界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表现为一种观念形态,它的存在和发展也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但自然科学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不是依赖于特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它的内容是人类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次,自然科学作为精神产品,属于一般生产力的范畴,是精神生产力。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含答案解析和论述题)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含答案解析和论述题)

1,___D____是古代自然观的基本特征:①猜测性、辩证性、逻辑性;②直观性、系统性、分析性;③思辨性、联系性、综合性;④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

2,构成系统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原因之一是系统的要素之间存在着____B____。

①相加性;②协同性;③无序性;④同一性3、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D①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②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③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④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4、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D①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②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③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④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5、对于演绎方法条件限定不能成立的是:D①大前提必须包含小前提②如果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结论也应该是否定的。

③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④两个否定的前提能推出结论。

6、自然界中四种基本力包括:A①引力、强力、弱力和电磁力,②引力、强力、弱力和摩擦力③引力、强力、弹力和电磁力④引力、弱力、电磁力和摩擦力7、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C①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②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③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④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8、关于科学实验的认识论特点不正确的是B①科学实验对象的受控性使得实验认识方法更富有必然性②科学实验对象的选取受主观影响,因此具有偶然性③科学实验组成的特殊性结构充分反映了科学实验的认识具有主客体互动性④实验类型的多样化反映了实验认识模式的多元性9、对演绎方特点说法正确的是:B①可靠性小、创造性小②可靠性大,创造性小③可靠性大、创造性大④可靠性小、创造性大10、关于恒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①恒星的归宿与其初始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寿命越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使用日期 2015 年 7 月 16 日使用班级全校命题教师陈丛兰教研室审批一、基本概念(共20分,每题5分)1.自然辩证法:2.实物:3.场:4.熵:5.系统:6.科学问题:二、简答题(共18,每题6分)1.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类型。

2. 平衡态与非平衡态的关系和异同。

3.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

4. 系统自然观。

5.决定论与超越决定论。

三、材料分析题(共40分)1. 以下是有关“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相关论述的材料:材料1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上。

”——K.马克思材料2 “种的尺度”为认识对象的外部的感性特征和主体的外在的狭隘的肉体生活的需要;而“内在的尺度”上升为和进入到对对象的内部规律的把握和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发挥以及人的内在的精神需求的满足。

请回答:(1)材料中的“种的尺度”与“内在尺度”分别表达的是什么涵义?(3分)(2)两个材料分别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观点?(3分)(3)从观点1发展到观点2,体现了人类自然观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化(4分)2. (1)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及成因?(6分)(2)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4分)3.(1)机械决定论,机械论自然哲学的基本内容。

(4分)(2)两大理论,五大模型。

(6分)4. 以下是有关远离平衡态时化学反应的分叉图请回答:(1)什么是涨落(4分)(2)试用分叉理论分析图中的原理(6分)三、综合论述题(共22分,二题任选一题)1.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渊源及其创立。

2. 简述系统演化理论。

3. 简述科学认识论的基本范畴。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使用日期 2015 年 7 月 16 日使用班级全校命题教师陈丛兰教研室审批一、基本概念(共20分,每题5分)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是以整体的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整体的科学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并探求其本质和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体系。

2.实物:以间断形式存在的物质形态,包括一切微观粒子、原子、分子、宏观物体、宇观天体和生命物质形态等。

3.场:以连续形式存在的物质形态,包括电磁场、引力场、介子场、辐射场、胶子场等,它是实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传递者。

4.熵:表征系统内混乱(或无序)程度的物理量,当系统达到热力学平衡态时,熵值最大。

5.系统:运动变化着的若干部分,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组成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整体。

6.科学问题: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科学实践水平和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未能得到解决的矛盾。

其要素包括事实基础、理论背景、问题指向、求解目标、求解范围等。

二、简答题(共18,每题6分)1.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类型。

(1)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可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

(2)从人对自然物的参与程度分析,可分为天然系统、人工系统与复合系统。

(3)从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特点分析,可分为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

(4)从系统所处的状态分析,可分为平衡态系统、近平衡态系统和远离平衡态系统。

(5)以人们对系统的认识程度为标准,可分为黑系统、白系统和灰系统。

2. 平衡态与非平衡态的关系和异同。

自然系统运动的状态分为平衡态和非平衡态两种。

平衡态:自然物质系统内部诸因素的运动相互抵偿、系统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

反之则为非平衡态。

平衡只是运动态的平衡:系统宏观上的平衡是靠系统微观上的运动来维持的,如热力学平衡状态中的分子布朗运动。

平衡与非平衡是相互依存的,是互为条件而存在的。

平衡与非平衡是系统物质发展的必经阶段和重要环节,平衡→非平衡→新的平衡是系统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同点:指出系统演化过程中的两种基本状态。

不同点:突然与将然,静态与动态,无序与将序。

3.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

①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②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③技术创新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④形成新的自然观、科技观、科技方法论。

4. 系统自然观。

自然系统是存在与演化的统一,因此系统自然观内在地包含着系统存在观和演化观两个有机关联的层面。

其中,自然界的物质性是整个自然辩证法学科的逻辑起点,系统性是自然界存在方式的反映,层次性是自然系统所固有的层层相包关系的逻辑展开。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自然界的物质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从非生命世界到生命世界看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从物质聚集状态看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自然物质形态的统一性。

宇宙万物在化学元素上的统一性;宇宙万物在基本粒子层次上的统一性;宇宙万物在实物和场两种基本物质形态上的统一性。

自然界存在的系统方式:系统自然观产生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科学等。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从存在到演化;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简单性和复杂性的统一;线性和非线性的统一。

系统是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运动变化着的若干部分,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组成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整体谓之“系统”。

系统论包括了控制论、信息论、协同论、混沌理论等现代科学方法论。

5.决定论与超越决定论。

决定论:又称拉普拉斯信条。

是一种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客观规律和因果联系的理论和学说。

包括心理决定论和机械决定论。

宇宙中任何事物或事件都是自然规律的结果,并永远是自然规律的结果,而这种自然规律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来揭示的,一切都是由“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切世界的运动都是由确定的规律决定的,知道了原因以后一定能知道结果。

超越决定论:①混沌理论:非线性确定论方程存在内在随机性;②统计规律:只陈述一个量在各个个别场合中取值的概率分布,只给出数目众多的一类实例中的一个量的平均值;③量子物理学中的非决定论:量子力学的基本特征是非决定论的,依赖于不确定性原理。

三、材料分析题(共40分)1. 以下是有关“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相关论述的材料:材料1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上。

”——K.马克思材料2 “种的尺度”为认识对象的外部的感性特征和主体的外在的狭隘的肉体生活的需要;而“内在的尺度”上升为和进入到对对象的内部规律的把握和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发挥以及人的内在的精神需求的满足。

请回答:(1)材料中的“种的尺度”与“内在尺度”分别表达的是什么涵义?(3分)“尺度”为“规定性”和“规律性”。

“种的尺度”为客体自身的规律性;“内在尺度”为主体自身的规律性。

(2)两个材料分别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观点?(3分)材料1表达的是近现代“人制天”的关系;材料2表达的是生态时代的“人和天”的关系。

(3)从观点1发展到观点2,体现了人类自然观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化(4分)材料1主张的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以人为核心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材料2主张的是将人视为与自然平等的存在,否定人类的特殊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自然的核心地位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

从征服自然的斗争激发了自然界多次惩罚人类的严重后果的深刻反思中,人们终于痛苦地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确实构成了一个系统,它理应成为真正和谐统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人类并不是自然界的主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

2. (1)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及成因?(6分)所谓“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牛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全球性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如下:1.人口激增;2.自然资源短缺;3.环境污染。

“生态危机”,其本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

(2)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4分)①确立辩证的自然整体观;②掌握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③注重提高人的道德水平;④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

3.(1)机械决定论,机械论自然哲学的基本内容。

(4分)机械决定论:把物质及其机械运动作为决定性的因素,简单的把拉普拉斯的动力学决定论从自然界直接推广和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

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以为他们离用物理的和机械的原理去给世界以最后的解释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拉普拉斯甚至以为心灵可以预测自然界的世世代代的进展,只要有了质量和他们的速度就可以了。

机械论自然哲学的基本内容:绝对时间与绝对空间论,机械决定论,机械原子论,机械论,量变论。

(2)两大理论,五大模型。

(6分)两大理论:①量子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之一。

量子论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的表述方法和思考方法。

量子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为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相对论: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创立,依据研究的对象不同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给物理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共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相对论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

五大模型:粒子物理夸克模型(现代化学),宇宙学大爆炸模型(现代电学),DNA 双螺旋模型(现代生物学),计算机冯•诺依曼模型,地质构造的板块模型。

4. 以下是有关远离平衡态时化学反应的分叉图请回答:(1)什么是涨落(4分)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

扰动就会使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宏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称为涨落。

(2)试用分叉理论分析图中的原理(6分)在非平衡过程中,涨落决定全局的结果,通过涨落达到有序。

分叉理论表明,在分化过程中,从原有的稳定态向新的稳定态过渡,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或一个极小的区域,在临界点上,系统可能进入多种状态。

具体进入哪种状态,系统沿何种分支向前发展,这是由系统的选择机制和系统外部的条件共同决定。

三、综合论述题(共22分,二题任选一题)1.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渊源及其创立。

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渊源:在自然辩证法学科创立以前,人类自然观、自然科学技术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技术观形成发展的认识成果,主要包含在古代自然哲学的朴素自然观与欧洲近代前期形成的形而上学自然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之中。

<1>古代原始综合的自然哲学人类以自然哲学的形式,达到对自然界自发的唯物、朴素的辩证理解。

把自然界当做一个整体从总的方面来观察,认为自然界是其自身存在的根据和变化的原因,整个自然界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之中。

还没有达到对自然界进行解剖和分析的程度,还没有取得足够的科学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