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集团国际化战略分析
海信的国际化分析

海信国际市场营销分析截至2009年9月14日,海信集团海外市场营收已经超过了2009年全年的出口总额。
今年1—8月份,海信集团海外整体营收同比累计增幅达45.55%,在北美这一全球最大的发达地区增幅更是高达361.15%;海信电视在最大的两个市场——亚洲、北美的增幅分别达到了202.57%、336.01%;白色家电在澳洲销售额增长202.09%,北美地区也实现了飞跃增长。
面对海外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汇率大幅波动及欧美主要市场需求低迷等诸多因素,海信的海外市场还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不得不让业界刮目相看。
在中国“外向型经济”遭遇最严峻挑战的2009年,外需整体萎靡不振,全国出口下降16%的大环境下,海信集团出口逆势上扬17%,2010年,继续保持了自2009年5月开始的环比增长的良好态势一、海信的企业战略海信的企业定位在于:低调,务实,理性。
海信的发展战略是以发展自主品牌,提高企业形象,希望将海信建立成一个国际高端品牌。
在建立品牌的过程中是通过质量、技术和服务三个方面来建立品牌建立。
海外主要市场的稳健增长,与海信力推的“海外自主品牌”战略的有效实施密不可分,坚守“技术、质量、诚信、责任”的企业理念,以技术和质量为基本支撑,力拓国际市场。
二、营销战略一、广告策略(一)强势媒体海信根据产品、市场和目标消费群体特点,选择收视率高、传播范围广的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东方卫视、广东卫视、湖南卫视、山东卫视等强势电视台,形成高空全面覆盖。
并选择收视率高的段位展示品牌形象,如央视“天气预报1+1”等。
海信还在广东卫视做系列专题报道,以提升在南方的品牌形象。
(二)数字出击科学调查表明,人对数字最敏感,尤其对于技术型产品,数字最有说服力。
海信大部分广告对产品功能点进行提炼,将数字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如:海信电视:8项指标、6项领先、7个项目、4个冠军;海信空调:8成认变频,7成选海信;海信冰箱:3倍保鲜,节能7成。
海信国际化战略的品牌经济分析

技 术研发费 用 ,并 取得 了众 多的技术 专利 。海信集
团从成 立之初 就将 ‘ 术立 企 ”作为企 业发 展的宗 技
旨,而在 国际化 经 营 中更是 将过 硬 的产 品质量 和先 进 的技术 视为 至高无 上 的法 宝 。海 信长期 以来都 在
.
222.
价 格波 动大 的特 点 ,认为 必须 建立 低成 本控 制 下 的 具有规 模效 应 、小批 量快 速 反应 的供应 链结 构 ,通 过规模 效 益降低 成本 、实 现盈 利 。针对 北美 市 场营
相似 度越 高 。根 据 品牌 经 济学 的定 义 ,b、b存 在 , 2
关 系 ,b= b , 2 。 取 值 区 间 的不 同分 别 对 应 后 人 品牌 几种 不 同的 品类策 略 。
水 到 国 内市 场 日趋 巩固之后 的大 规模海外 扩张 ,海
量是 企业 国际化 经营 的基 础 ,但 仅仅 凭借产 品的质 量 与技 术却 不足 以在海外 市场经 营 中取胜 。家 电产 业作为 一种生 产技术 已趋 于普及 化的成熟 产业 ,大
多数新 技术 已基本 为各 国生 产厂 家所掌握 ,因而在
许 多人认 为我 国 自主 品牌产 品得不 到 国际市场认 可 的重要 原 因是技 术含 量 低 ,在这 种 观点 的影 响下 , 我 国许 多从 事 国际化经 营的企 业纷纷 投入 了大量 的
无论外形 、使用寿命还是产品功能差别可以说是微
乎 其微 。历来奉 行 以 ‘ 术输 出 ”带 动 自主品牌 出 技 口的海信 进入 国际市场 后 ,在 产 品技 术领域 投入 巨 大 ,海信 在液 晶显示器 件背光 组件 中 已取得 5多项 0 国内外 重要 专利 。20 年 ,海信 平板 电视 的质量标 04
海信的国际化之路

案例分析:海信的国际化之路2003年9月12日、13日,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销商参加了海信集团首届全球客户大会。
这次会议在中国家电产品出口量首次超过国内市场销售量的大背景下召开,其意义显得有些耐人寻味。
面对近百名国际经销商,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激昂地道出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字:进入2003年,中国彩电出口保持了60%增速,出口量已与国内市场持平;而空调更是保持了近100%的速度,出口量已超过国内市场总量。
在国际市场风光无限的背景下,仍满足并匍匐于国内市场显然是一种短视行为。
周厚健指出,“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竞合格局,最大限度获取所需资源和增长机会,是海信下一步战略规划重点。
”虽然近几年来中国家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大出风头,但由于种种原因,国产家电产品在海外一直被人理解为“低质低价”的代名词。
海信人发誓要改变这种现状。
周厚健表示,海信将以“不做低价做技术、不求数量做品牌、不进小商场而进大渠道”的原则,通过自己的努力,开拓国际高端家电市场,重塑中国制造的国家品牌形象。
周厚健坦言,从2003年起,国际上小批量、多批次的定单已让海信应接不暇。
“海信目前最大的瓶颈是研发规模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国际需求”,周厚健说,“改变这一瓶颈唯一途径是提升研发能力”。
海信近期开展的面向美国、日本、韩国招聘活动,就是希望在5年时间内使海信研发团队翻一番,依靠技术人才全球化,变“短腿”为“长腿”。
在全球吸贤纳士的同时,海信将在国际市场网络建设上有所创新。
周厚健透露,海信将彻底摒弃人海战术做法,充分利用日本住友、法国家乐福、美国BEST BUY等国际商人成熟的分销网络,借水行舟。
周厚健对日本市场特别看重,他说,“一定要拿下日本市场,这既是进修、也是考试。
”日本是世界家电最发达、消费最超前也很挑剔的国家,海信将其作为考场,就是希望在这样一个苛刻的“检验所”里,进一步检测和提高海信产品标准与内功。
在日本“考试”通过了,全球市场则畅通无阻。
海信国际化经营的历程

海信国际化经营的历程海信的国际化经营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初的目标是扩大公司的海外市场份额,分担国内竞争的压力。
随着海信不断探索国际市场,公司越来越关注海外的品牌及技术,同时也不断巩固国际化战略的优势,实现海外市场的稳健发展。
今天,海信已经成为中国家电及多元化企业的重要代表,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引进技术,提升产品品质:海信国际化的第一步,是通过引进国外技术,提升公司的产品品质。
20世纪初,海信引进了日本和德国的高端电视产品和技术,借鉴国外经验,逐步推出高品质的显示器、彩色电视以及DVD播放器等优质产品,同时打开了欧美市场的大门。
2、开拓海外市场,拓展海外销售网络:1999年,海信在清迈成立了自己的第一个海外合资公司,这是公司走向海外市场的重要一步。
之后,海信在欧美、非洲、南美、东南亚等地区陆续设立分部,并加强了海外营销网络的建设。
3、联合国际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海信意识到,只有具备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为了提升旗下品牌的在国际市场上的认知度和市场份额,海信于2015年与法国顶级奢侈品牌玛莎拉蒂合作,在“高端制造”领域开展深度协同,并在产品、市场、渠道、品牌等多个领域开展战略合作,使海信品牌得到进一步提升。
4、深化海外布局,提高全球布局能力:近年来,海信不断加强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通过收购、合作等方式拓宽业务领域。
如2016年,海信公司正式收购了日本三菱电视机业务,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在日本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同时,海信还与外资企业合作建立全球首个QLED电视面板生产线等先进生产基地。
综上所述,海信国际化经营的历程,是一个不断创新和进步的过程。
从最初的技术引进到海外市场开拓,再到业务的拓宽和合作,海信公司不断努力,为打造“中国智造”品牌做出了巨大贡献。
未来,公司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加强国际市场的布局和战略合作,积极推进全球化进程,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战略分析报告海信

战略分析报告-海信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海信集团进行战略分析,旨在为企业提供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导。
海信作为一家知名的家电制造商和供应商,具有广泛的产品线和全球市场覆盖。
本报告将从竞争环境、市场份额、产品创新和品牌战略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全面了解海信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2. 竞争环境分析海信集团在全球家电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三星、LG、索尼等知名家电制造商。
这些竞争对手都拥有强大的品牌声誉和技术实力,给海信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然而,海信在竞争环境中也具备一定的优势。
首先,海信在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这为其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提供了基础。
其次,海信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通过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3. 市场份额分析海信在全球家电市场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根据最新的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海信在电视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在中国市场具有绝对的市场优势。
同时,海信在其他家电产品(如冰箱、空调等)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长。
这种市场份额的增长主要归因于海信持续的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策略。
海信通过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功能,提高消费者购买动力。
此外,海信在市场推广方面也进行了广泛的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
4. 产品创新分析产品创新是海信集团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海信在电视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如曲面电视、超高清电视等。
这些产品不仅提高了用户观看体验,还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海信还积极探索智能家居领域的创新。
通过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海信推出了智能家电产品,如智能空调、智能洗衣机等。
这些智能产品的推出使海信在智能家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5. 品牌战略分析海信作为一家知名家电品牌,注重品牌战略的建设。
海信通过赞助体育赛事、签约明星代言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形象。
此外,海信还加强了与零售商的合作,通过渠道拓展提高产品销售。
海信在品牌战略中还注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海尔、海信、TCL的国际化比较

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海尔、海信、TCL的国际化比较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海尔、海信、TCL的国际化比较摘要:中国家电企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家电消费市场,其国际化战略一直备受瞩目。
本文选择了三家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家电企业——海尔、海信和TCL进行国际化比较研究。
通过对三家企业国际化过程和策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海尔凭借其市场导向和创新能力,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海信则通过品牌建设和国际合作,成功拓展了海外市场;TCL在技术创新和国际资源整合方面表现出色。
然而,这三家企业也面临着各自的挑战,需要进一步优化国际化战略,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关键词: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战略;海尔;海信;TCL 1. 引言近年来,中国家电企业迅速崛起,并在全球家电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家电消费市场,其家电企业的发展对全球家电市场的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海尔、海信和TCL作为三家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家电企业,其国际化战略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三家企业国际化过程和策略的比较,分析其成功因素和困境,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化经验,为其他中国家电企业提供借鉴。
2.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海尔作为中国家电企业的领军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国际化战略。
通过市场导向和创新能力的结合,海尔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首先,海尔始终将市场需求作为产品研发和设计的出发点,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其次,海尔通过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竞争力。
此外,海尔还注重构建全球供应链和品牌建设,通过不断整合资源,实现了全球市场的拓展。
3. 海信的国际化战略海信作为中国家电企业的代表之一,其国际化战略以品牌建设和国际合作为核心。
海信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性赛事和大型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声誉,并与国际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共同研发和生产产品。
此外,海信还加大了在海外市场的宣传和推广力度,通过打造创新形象,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浅析海信在品牌国际化进程中核心能力的动态建设( 新)2

浅析海信品牌国际化战略及核心能力的动态建设摘要新经济时代,全球化趋势对企业国际化的要求日益迫切。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改变中国产品的形象,树立中国家电企业品牌在国际上的地位,已成为中国家电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本文拟以海信公司为例,浅析其在自身品牌国际化进程中核心能力的动态建设,从而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为我国家电企业的品牌国际化提供全新的借鉴、观察视角。
关键词:家电企业品牌国际化能力动态建设AbstractChina's home appliance business as a rapidly growing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in a competitive machine for intense, one of the few companies to survive. These companies have the strength to enter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Hisense established in the early1960s,develop up to now,have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Hisense is not only confined to the domestic market, but would have to get into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the process of Hisense’s Global Branding is stability and outstanding .The article first start from the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 brand", so we have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existing br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t comes to br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s an inevitable trend.Then,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how to construct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in the dynamic process of Hisense’s Global Branding.And also for other companies in China in the international br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Keywords: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Global Branding;comprehensive abilities一、品牌国际化及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品牌国际化就是指品牌的国际化经营,从狭义上讲它是指将同一品牌以相同的标志和名称向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延伸扩张的一种品牌经营方式,以实现标准化和统一化带来的低成本运营和规模经济效益;从广义上讲由于品牌国际化在企业国际化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标志性意义,品牌国际化也用来代指企业的国际化。
海信战略选择

海信国际化战略研究(湖南商学院黄少坚)[摘要] 本案例以海信集团国际化战略为核心,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海信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的路径与海信海外直接投资的模式。
对同一背景下的中国其他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海信国际化战略海外直接投资0.引言中国大中型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将国际化经营作为发展壮大的战略。
中国加入WTO,尤其是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企业一方面在本土与跨国大公司同台竞争,迅速成长,在规模迅速扩展的同时,经营质量、创新能力也在提高。
另一方面在立足本土的前提下,展开跨国经营,有些还采用当今最流行的并购方式,开启了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化道路。
2005年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中海油竞购优尼科,TCL并购汤姆孙,海尔收购美泰克等等,都是大手笔运作,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预示着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即将掀起新一轮跨国并购的热潮[1]。
因此,研究中国本土企业的跨国经营模式,总结经验教训,将有促于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健康成长。
本文以中国海信集团为例展开分析,探讨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模式以期对中国跨国经营的企业有所借鉴。
1.企业国际化理论综述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产品寿命周期理论、特定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邓林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产品寿命周期理论认为,主要是国内一些饱和的产品,为了延长它的产品寿命周期,在国外经营。
特定优势理论认为,国际化经营时,每个企业应该有自己的特定优势,换句话说就是有核心竞争力。
内部化理论主要从交易成本角度出发,认为内部化可以节省很多交易费用,企业的成本优势就会显著增强,竞争力就会增强。
邓林在总结国际化经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国际化经营折中理论。
它强调国际化经营应该有三个优势,一个是所有权优势,一个是内部优势,还有一个是区位优势。
它把这三个优势概括为国际化经营非常重要的支柱。
这些国际化经营理论在探索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般规律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但是仍然不能全面所有的企业国际化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阶段:(1994-2000 年)成为中国名牌 第二阶段:(2000-2010 年)走国际化发展之路, 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第三阶段:(2010-组织内部战 略经营的单位的目标明确、清晰,保证了企业战 略管理的连续性。
采取了海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开拓海外市场,1996 年在南非投资79.5万成立了海信的第一个境外带 料加工生产型企业,在之后的时间里又不断在巴 西、美国、日本等国家合资签署协议,利用他们 在本地所形成的品牌效应带动海信的发展,进一 步有利的开拓了海外市场。
海信集团成立于1994年8月29日,其前身是青岛电视机 总厂,创建于1969年当时叫青岛无线电二厂。从创业之 初到现在海信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几万员工、两个上市公司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前十名的跨国经营的大公司,在走国际 化道路的同时在境外多个国家建有分公司。目前,海信在 南非、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地拥有生产基地,在全球设有 15个海外分支机构,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 销售的产品有白色家电(空调、洗衣机)和黑色家电(电 视)。
把开拓国际化市场作为重点工作,建立健全的海 外发展组织体系,明确各公司的职能与任务;如 进出口公司负责产品的销售与技术支持、产品公 司负责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明确的分工使到当初 制定的战略有序的实施。
目标明确,战略目 标是企业制定战略 的基本依据和出发 点;在1994年海信 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在制定战略是就把 公司的战略定位为 三步走:
在产业规模迅速扩展的 道路上,海信坚持 “技术立企、稳健经 营”的发展战略,以 优化产业结构为基础、 技术创新为动力、资 本运营为杠杆,持续 健康发展。
海信在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过程中,在自己力量不足以撼动发 达国家市场的前提下,主要通过与发达国家的企业建立联盟的 方式,共同开发市场以达到迅速提升品牌著名度的目的。 2008年海信与国际白电强势品牌惠而浦公司合作,共同投资 建立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合资企业。双方组建的合资公司投 资额达到9亿元,两方将各占50%。海信与惠而浦将在新公司 拥有同等的管理责任。新公司将主要研发与生产海信和惠而浦 两个品牌的高端洗衣机及冰箱产品,并供应国际国内市场。
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世界家电业正面临新 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海信与惠而浦选择合资合作 方式,以此来增强双方在全球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竞 争优势。以实现双方在资本、研发、制造、采购乃至 全球营销的全方位合作,可谓开创了国际间白电企业 合作的先河,必将大大提升双方的全球市场地位,成 就双方的战略布局。海信通过合作一方面可以学习惠 而浦的营销模式以及得到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进入 国际主流市场;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惠而浦的渠道迅速 建立海信品牌的国际化形象。而惠而浦通过与海信合 作,可以充分利用海信在中国的渠道,迅速抢占中国 市场。这是一场平等的,双赢的合作,也是中国企业 迅速扩大国际影响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