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模式
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

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一、引言企业在实现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选择适合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显得至关重要。
不同的企业国际化战略需要匹配相应的市场进入模式,以实现最佳效果。
本文将探讨企业国际化战略中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及其特点。
二、出口贸易模式出口贸易是企业最常用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之一。
通过出口贸易,企业可以将产品销售到跨国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业务增长。
出口贸易模式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也面临汇率波动、贸易壁垒等挑战。
三、合资企业模式合资企业是企业国际化战略中较常采用的一种市场进入模式。
通过与当地企业合资组建合资企业,企业可以借助当地合作伙伴的资源和经验,降低市场进入难度,降低风险。
合资企业模式有利于本地化运营,但也需要处理好与合作伙伴的关系。
四、独资企业模式独资企业模式是企业独自在国际市场设立子公司或分公司进行经营的一种市场进入模式。
这种模式对企业的控制权较高,决策灵活,但也需要面对本地市场的挑战,如文化差异、法律法规等。
五、特许经营模式特许经营模式是指企业将自己的品牌、技术、经验授权给他人在特定地区进行经营的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快速扩大品牌影响力,降低市场进入风险,但也需要严格控制品牌形象和运营标准,避免负面影响。
六、跨国并购模式跨国并购是企业通过收购或兼并跨国企业获取市场份额的一种市场进入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快速扩大企业规模,实现国际化发展,但也需要考虑文化整合、管理合并等挑战。
七、总结在企业国际化战略中,选择适合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至关重要。
每种市场进入模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战略目标选择最合适的模式。
同时,企业应不断优化和调整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以适应市场变化,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企业国际化经营方式

北京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八日正式成立,注册资金 五亿元人民币
股东结构
股东单位名称
认购股份数 认购方式 占股比例
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12500万 货币
2 5%
北京国际电力开发投资公司 12500万 货币
2 5%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2500万
能源、新材料
投资规模: 30%投资种子公司、 60%投资成长扩张型公司、 10%投
-树立企业海外形象与 声誉
-获利较间接出口多
缺点:
——成本高(设立出口部、 配备专业外贸人员,或 设立海外销售分支机构、 子公司)
——风险较大(要承担货 运、外汇,海外分销的 风险)
二、加工贸易
指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口原材料或零件, 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 从而获得外汇。
(2)购买资产 以现金购买目标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
资产。
21世纪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十大案例
并购方
被并购方
并购方式
价格
可口可乐
汇源
现金收购
179亿港元
新加坡航空和淡马锡控股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 股权并购权收购51%
40亿元
强生
大宝
股权收购100% 23亿元
比利时英博啤酒集团
3、国际并购的优缺点
----进入市场迅速; ----有利于转移技术、管理优势; ----分享现有资源和渠道,经营实力增强。 ----并购后的业务、文化整合存在风险; ----并购后在留住客户、吸引人才,业绩增长、
企业管理、组织结构调整方面存在一些短期困难。
四、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企业国际化理论解读

企业国际化理论一、企业国际化的模式进出口贸易OEM贴牌生产、许可证授权、国际劳务合作、国际工程承包国际化技术、非技术合作(非股权)国际联盟合资(股权)绿地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并购二、国际化理论的框架(主要分析哪些问题,可用于文献综述的框架)Dragon multinationals, John A. Mathews•国际化的概念:什么是国际化(应该考虑dominant和latecomer)•国际化的动机:利用优势与寻求优势•国际化的过程:如何国际化的(三类不同的跨国公司—dominant MNEs from USA, Japan and Euro; dominant MNEs from Scandinavian; latecomers)•国际化能提供哪些好处,国际化优势的来源:OLI VS LLL三、传统的国际化理论(established MNEs)1、Trade Theory1.1 Heckscher-Ohlin:国家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在进行贸易。
仅仅涉及到贸易理论,是国际化的最初形式,没有涉及到MNE。
1.2 将MNE看成是资本运作的结果,是资本由低收益率国家流向高收益率国家的结果。
1.3 MNE产生于的原因在于技术差距。
2、Industrial Theory2.1 Hymer(1976):MNE具有很多优势,形成了垄断势力,要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其垄断势力。
2.2 Knickerbocker(1973):bandwagon effect(寡占反应理论),MNE是成群的。
解释了为什么美国跨国公司进行的大笔海外投资都发生在同一时刻。
2.3 Graham(1978):tit-for-tat hypothsis,MNE是对其他企业侵入本国市场的反击。
不能解释为什么回去投资设厂而不是通过授权?3、Product Cycle Theory:Vernon从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来看企业的国际化过程。
中国企业国际化22种模式

生产基地前基本都先建销售 是面 向当地市场 的本 土化产 企业规模 。 欧美发达国家 , 市
国 内 市场 需 求 已充分 满 足 、
笔3 万套 的万向节订单 , 万
境外生产 基地可 以将成熟 的 全 球资源整合 ,成为跨 国 技术设 备和生产 能力向外扩 公 司 展, 技术 、 备 、 设 原材料 、 零 配件 等都可 以作 为 出资物 ; 还能够合理利用原 产地规则 , 该模 式的案例 有 T L C 重 组法国 汤姆 逊彩 电业 务 、阿 尔卡特手机 业务和联 想收购 IM C B P 业务 。 实行该模式的 领先者 ;并 购对象 为国际知 名跨 国公 司业 务 ; 目 是同 标 时获得技术 、 品牌 、 渠道 、 人
牌。
海 外销售 ,还是通过 中介机 下游企业可以迅速获得渠道 ,
但要经历重组整合的考验。
万 向通过收购 美国舍勒
维普资讯
莞 ●
公司成 功获得 了海外销售 渠 道。 舍勒公 司始建于 12年 , 93 是美 国汽车市 场上的三大 零 部件生产 供应 商之 一 。早在 18 年 , 94 舍勒公 司给 了万向
国 内消 费 品名 牌 企业 ,
建 海外营 销渠道是 中国企业
模式 2:收购企 业获
由于市场 结构 、消费 习 销售 网络有 时很难迅速 融入 当地 成熟 的市 场 。并购海 外
通过境外 自建销 售网络扩大 海 外投资 的主要模 式 ,各行 得海外销售 渠道
海 外市 场销售 。这种模式有 业都有 。 据商务部 统计 , 境外 三 个主 要特点 :企业是 国内
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研究

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研究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国际化已成为众多企业追求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选择。
随着市场边界的不断拓展和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深入探讨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相关问题,包括其动机、模式、风险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
一、企业国际化的动机企业选择国际化战略通常出于多种动机。
首先,拓展市场是一个关键因素。
国内市场可能逐渐饱和,或者增长潜力有限,而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客户群体和消费需求,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
获取资源也是重要的动机之一。
包括原材料、技术、人才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源方面具有各自的优势,企业通过国际化可以更便捷地获取所需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分散风险也是企业国际化的考虑因素之一。
依赖单一国内市场容易受到经济波动、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化经营可以使企业在多个市场中分散风险,增强抵御不确定性的能力。
二、企业国际化的模式企业国际化的模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出口、许可经营、合资企业和全资子公司等。
出口是较为常见和初始的国际化模式。
企业通过将产品或服务销售到国外市场来实现国际化。
这种模式相对风险较低,但也面临着贸易壁垒、运输成本等问题。
许可经营则是企业将自己的技术、商标等许可给国外企业使用,获取许可费用。
这种模式能够快速进入市场,但对品牌和技术的控制相对较弱。
合资企业是与国外企业共同投资成立新的企业,共同经营和分享收益。
这种模式可以利用合作伙伴的当地资源和市场知识,但也存在文化差异、管理协调等方面的挑战。
全资子公司则是企业在国外直接投资设立完全由自己控制的企业。
这种模式对企业的资源和管理能力要求较高,但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控制和战略实施。
三、企业国际化面临的风险企业国际化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风险。
政治风险是其中之一,包括政策的不稳定性、政权更迭、战争等,这些都可能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经济风险也不容忽视,如汇率波动、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等,可能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
企业进入国际化的方式

企业进入国际化的方式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如何进入国际化市场。
对于企业来说,进入国际化市场带来的机遇与风险都不可忽视。
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将探讨企业进入国际化市场的方式以及如何有效地应对市场风险。
模式一:出口贸易出口贸易是企业最常见的一种国际化经营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中小型企业,通过将商品出口到国外市场,实现产品销售。
这种方式相对其他模式风险较小,但受限于企业规模和产品特性等因素。
为了成功的进行出口贸易,企业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海外市场的需求,对产品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市场定位,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企业还需要买家信用保障,以降低贸易风险。
模式二:合资企业合资企业是指企业与海外伙伴合作,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这种方式适用于企业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经验,又不想独立承担风险。
合资企业需要考虑合作方的信誉、管理水平、文化背景等因素。
合资协议的签订应当对各方权益和责任进行明确规定,同时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模式三:独立投资独立投资是企业进入国际化市场的一种主动方式,企业与独立承担风险,自行独立开拓市场。
这种方式适用于企业具备较强的资本和资源优势,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和取得优势地位。
在进行独立投资时,企业需要对海外市场有足够的了解,研究市场规律和竞争情况,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市场调研、产品推广等手段,实现企业快速进入国际化市场并获得成功。
模式四:对外并购对外并购是企业进入国际化市场的另一种方式,通过收购海外企业或资源,获取先进的技术、产品、品牌、营销网络等,并快速扩大企业规模和增强竞争力。
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全面评估海外企业的实力、风险和市场情况。
在进行对外并购时,企业需要注重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融合,并实施合理的资源整合,确保海外企业能够完全融入企业体系。
风险与挑战随着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将会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1.政策风险:不同国家政府针对企业的税收、进出口政策等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经营;2.金融风险:国际市场资金流动灵活,汇率波动等因素会给企业带来金融风险;3.市场风险:不同国家市场的文化和消费者需求存在差异,企业需要在市场适应性上做好调整;4.经济周期风险:不同国家的市场经济周期差异,企业需要对不同市场的经济周期进行调整。
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

海尔的前身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可以说从海尔集团的建立就是以内向型国际化为导向的,从其国际化发展历史也可以看出,海尔集团的外向型国际化首先进入的是发展中国家,在积累了经验之后才进入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这是符合一般规律的。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实质上是经营者学习、掌握、积累国际市场知识的过程,也是企业本身的成长发展过程[1]。由于一个企业从完全的国内企业发展为全球性企业是一个充满未知数和风险的复杂过程,管理者不可能在掌握了所有海外经营的知识以后再开始走向世界,也不可能对一个完全不了解的市场盲目冒险而投入大量资源。普遍的做法是,先从相对熟悉、风险最小的海外相邻市场开始,并采取投资量最少的间接出口方式,逐步积累经验和扩大跨国经营的程度与范围。
将海尔集团的国际化发展路线表现在上文提出的国际化模式图中,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以海尔为代表的第一种国际化发展模式
2.发展模式二:A→B→D→C
这种模式是指公司从完全的国内企业发展到内向型国际化企业后,先向高难度外向型国际化发展,然后再发展到低难度外向型国际化。这种发展模式的困难在于从内向型国际化企业发展到高难度外向型国际化企业所需的能力积累更高,由于没有相关经验的积累,在从内向型国际化转向高难度外向型国际化时,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可能取得成功。与第一种模式相比,这种发展模式的好处是,如果能够在发达国家市场取得成功,取得名牌地位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就会比较容易。展模式
企业国际化发展模式与影响因素研究

企业国际化发展模式与影响因素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全球化发展机会。
企业国际化发展模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成为当代经济学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企业国际化的模式和影响因素,以期为企业的国际化拓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企业国际化的模式1. 市场导向模式市场导向模式是企业国际化最常见的模式之一。
这种模式下,企业将市场作为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驱动力,通过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和市场渠道等手段,满足不同国家的需求。
市场导向模式注重企业的市场敏感性和创新能力,在不同国家市场中逐渐建立竞争优势。
例如,可口可乐公司通过不断研究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口味和文化习惯,推出适应各国市场需求的不同口味和包装的饮料,取得了全球化的成功。
2. 资源导向模式资源导向模式是企业国际化的另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下,企业以资源和技术为依托,通过跨国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获取海外市场的资源和市场份额。
资源导向模式强调企业的资源整合和运营能力,以实现全球化布局。
例如,通用电气公司通过收购 or 建立海外公司与合作伙伴,快速获取全球化的供应链和市场份额,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 混合导向模式混合导向模式是市场导向和资源导向相结合的一种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不仅关注市场需求和资源整合,还注重建立全球组织和管理能力。
企业通过建立全球销售网络、供应链和研发体系,实现产品、技术和管理的全球一体化。
例如,苹果公司采用混合导向模式,通过建立自己的苹果零售店和供应链管理体系,同时与全球各地的供应商合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市场销售。
二、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1. 产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是影响企业国际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企业所在的产业竞争力决定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潜力和竞争优势。
具有强大产业竞争力的企业更容易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市场份额。
例如,中国的电子科技企业华为,凭借自身在电信产业的技术实力和全球网络建设能力,成功进军全球市场。
2. 战略定位战略定位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海信巴 西有限公司成 立
1996年,南非海 信成立
2002年7月, 成 立了海信住 (日本)股份 有限公司
1994年,海信 集团成立
1998年,海信印 尼公司成立
2003年,海信成 立澳州办事处
壁虎Pa╃ge 王17子
全面国际化阶段(2008年至今)
南非市场
澳洲市场 美洲市场 欧洲市场 新兴市场
壁虎Pa╃ge 王16子
国际化探索阶段(1995—2007年)
2002年6月,在美 国成立Ligent
Photonics Inc.
2002年,海信开始 在意大利建立全 国性销售网络, 2006年在都灵成 立意大利分公司
2007年, 海信匈牙 利电视机生产厂 正式投入运营
2004 年, 在巴基斯 坦建立产能100万 台的彩电生产线
双击此处添加标题文字
华为首次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设备制造商。
目前华为的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
全世界1/3以上的人口。
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华为排行全球第285
位。
壁虎Pa╃ge王8 子
年份 1996 年 1997 年 1997 年 1998年 1999 年
2001 年
企业国际化模式
组:杨俊楠
壁虎╃Pag王e 子1
杨俊楠
壁虎Pa╃ge 王2 子
国际化竞争战略构建要素
技术能力 市场扩张能力:
高附加值 研发 营销:品牌建设和营销渠道建设
壁虎Pa╃ge 王3 子
பைடு நூலகம்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
(数据来源:商务部 )
壁虎Pa╃ge 王4 子
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特点:
——吉利收购沃尔沃
司莉荷
壁虎Pa╃ge 王19子
双击此处添加标题文字
吉利简介
公司名称: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 成立于1986年,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 公司总部: 杭州 公司口号: 让世界充满吉利! 集团主席: 李书福 成就: 2004年被评选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内50家发展速度 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企业之一。更先后被评为“亚洲企业500 强”、“中国最具生命力企业”等。
1.对外投资流量快速增长,与吸引外资规模首次接近。 2.对外投资的存量规模不断扩大,首次步入全球前10行列。 3.投资遍布全球近八成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地域高度集中。 4.投资行业分布广泛,门类齐全,第三产业投资流量、存量
均超七成。 5.并购项目亮点突出 6.地方企业投资占比首次过半,超过中央企业和单位对外直
接投资规模
壁虎Pa╃ge 王5 子
农村包围城市模式
——华为HUWEI
壁虎Pa╃ge 王6 子
一 二
壁虎Pa╃ge王7 子
1、华为简介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1987 年在深圳创立,是
一家从事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的
高新技术企业。1996 年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2013年
双击此处添加标题文字
壁虎Pa╃ge 王13子
双击此处添加标题文字
双击此处添加标题文字
1、海信集团简介
海信集团其前身为“青岛无线电二厂”,成立于 1969 年。
1994年海信集团正式成立,以“海纳百川,信诚无限 ”之涵义,将品牌正式更换为“海信”,英文名 “Hisense”。目前主要产品包括电视、冰箱、 冷柜 、 空调、 洗衣机等,拥有海信(Hisense)、科龙 (Kelon)和容声(Ronshen)三个中国著名商标。
2006 年,海信在南非就已经实现了进 行本地化的生产和销售服务的目标,并且做 到了完全的自主品牌运作, 2013 年海信与 中非基金共同出资兴建海信家电产业园,同 年海信南非开普敦制造基地正式投产。
通过加强与当地渠道商进行合作, 2006-2009 三年的时间中,海信在澳洲市场 年增长率达到了 158.74%, 2012 年成为澳 大利亚消费者最满意的品牌。
2010 年,海信北美研发中心在亚特兰 大正式建成,2015年7月31日,海信宣布斥 资2370万美元收购夏普美国。
2012年海信成立了位于米兰的意大利总部 。
2010年5月,海信马来西亚分公司成立; 2012年12月海信迪拜分公司成立,以在中东 地区进行其自主品牌的推广。
壁虎Pa╃ge 王18子
借船出海模式
壁虎Pa╃ge 王20子
双击此处添加标题文字
收购过程概述
2002年锁定沃尔沃,前期准备。
2008年12月4日福特标价出售沃尔沃, 2008年12月17日,吉利开始收购谈判。
2001年海信集团获得了了第一届“全国质量管理奖 ”,海信集团旗下的海信电视、科龙空调、容声冰 箱也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其中,海信电壁虎视Pa╃ge 还王14子获
2、海信国际化历程及战略
壁虎Pa╃ge 王15子
国际化初级阶段(1985—1994年)
1985 年海信开始涉足对外 贸易,依靠山东省外贸公司代 理出口产品,产品出口以 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为主。
2001 年 2001年
2003年
2005年 2005年至今
2、华为国际化历程
市场区域 香港 独联体 拉美 非洲南部 东南亚
欧洲
北美 亚太
中东、北非
中东 全球市场
主要国家
俄罗斯 巴西等国 南非 泰国、新加坡、马来 西亚 法国、德国、英国、 瑞典等 26 个欧洲国 家 美国、加拿大 印尼、尼泊尔、日本 、韩国、新加坡 埃塞俄比亚、尼日利 亚、肯尼亚、毛里求 斯、乌干达 伊朗、伊拉克 西欧北美及全球
美洲
38,976 30,852 29,346
其他
9,800 5,050 4,197
合计
395,009 288,197 239,025
(数据来源:华为年报)
壁虎Pa╃ge 王11子
安营扎寨模式(本土化发展模式)
Hisense
——海信
徐维
壁虎Pa╃ge 王12子
一
二
1、海信集团简介 2、海信国际化历程及战略
采用主要方式 技术转让方式 合同安排 合资企业 合同安排 合同安排 独资 联盟
独资 多种方式并存
合资
独资 多种壁方虎式Pa╃并ge王存9 子
壁虎Pa╃ge 王10子
人民币百万 元
中国
2105年 2014年 2013年 167,690 108,881 82,785
欧洲中东非 洲
亚太
128,016 100,990 84,006 50,527 42,424 3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