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二vlan配置
计算机网络 实验2 实验报告

实验二: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不同vlan间通信【实验名称】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不同vlan间通信。
【实验目的】理解三层交换机的功能;理解三层交换机的虚拟接口;理解三层交换机vlan间相互通信的原理;掌握三层交换机vlan的配置方法和测试方法。
【背景描述】某企业有两个主要部门:销售部(Sales)和技术部(Technical),其中销售部的个人计算机系统分散连接在两台交换机上,他们之间需要相互进行通信,销售部和技术部也需要进行相互通信,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
【实现功能】Vlan之间可以相互通信(不同VLAN的计算机能进行相互通信)。
【实现原理】1、在三层交换机上分别为每个VLAN创建虚拟接口,并配置IP地址;2、三层交换机会建立基于vlan虚拟端口的直连路由;3、将每台主机上的默认网关配置成所在VLAN虚拟接口的IP 地址,通过三层交换机的直连路由,不同vlan间的所有主机就可以相互通信了。
【实验设备】二层交换机(S2126)1台(用R2600+16口交换模块+禁止路由来模拟);三层交换机(S3750)1台(用R3600+16口交换模块来模拟);PC机4台(用Cloud+VPCS来模拟);网线(5根):Fastethernet【实验拓扑】【实现任务】1、参考上图构建实验网络拓扑(配置二层交换机模块、配置三层交换机模块、配置各PC机网络接口、连接设备等);2、完整、明确的标注端口及配置信息;3、在二层交换机(L2SW)上配置VLAN(包括VLAN10和VLAN20),并将F1/3端口设置为Trunk模式;4、在三层交换机(L3SW)上配置VLAN(仅包括VLAN10),并将F1/1端口设置为Trunk模式;5、在三层交换机(L3SW)上将VLAN10命名为Sales,将VLAN20命名为Technical(可选);6、通过VPCS虚拟机,为每个PC机配置IP地址;7、检查VLAN设置(同一vlan内主机可以ping通,不同vlan间主机不能ping通)。
VLAN创建和配置

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姓名:刘伟康学号:班级:网络工程(网络通信)实验名称:vlan实验内容及其过程:实验内容VLAN创建和配置使用1台交换机和3台PC机,将其中的PC3作为控制台终端,登录交换机设备进行配置在DCS-3950交换机上划分2个VLAN(VLAN 100和VLAN 200),使得:(1)、VLAN100的成员能够相互通信;(2)、VLAN200的成员能够相互通信;(3)、VLAN100和VLAN 200成员之间不能互相访问。
跨交换台机的VLAN通信在交换机A和交换机B上分别划分两个基于端口的VLAN:VLAN100,VLAN200,使得:(1)交换机之间VLAN100的成员能够互相访问;(2)交换机之间VLAN200的成员能够互相访问;(3)VLAN100和VLAN200成员之间不能互相访问。
网络拓扑结构同4.4.3中的图4-2,在交换机A和交换机B上分别划分两个基于端口的VLAN:VLAN100,VLAN200。
端口设置同4.4.3中。
在交换机B(DCSR-5650)上设置VLAN100和VLAN200的虚拟网关接口如下所示:(1)交换机之间VLAN100的成员能够互相访问;(2)交换机之间VLAN200的成员能够互相访问;(3)VLAN100和VLAN200成员之间也能够互相访问。
当PC1和PC2接到交换机A或B上的不同端口时,要根据端口所属的VLAN 不同,设置其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4.5实验步骤4.5.1 VLAN创建和配置第一步:进入交换机A的特权用户模式switchA>enswitchA#第二步:给交换机A设置IP地址即管理IPswitchA#configswitchA(config)#interface vlan 1switchA(config-if-vlan1)#ip address 192.168.1.11 255.255.255.0switchA(config-if-vlan1)#no shutdownswitchA(config-if-vlan1)#exitswitchA(config)#exit第三步:创建VLAN100和VLAN200switchA(config)#switchA(config)#VLAN 100switchA(config-vlan100)#exitswitchA(config)#VLAN 200switchA(config-VLAN200)#exitswitchA(config)#验证配置:switchA#show vlan第四步:给VLAN100 和VLAN200添加端口如图所示,使用下列命令给VLAN100添加端口switchA(config)#VLAN 100switchA (config- VLAN100)#switchport interface Ethernet 0/0/1-8 switchA (config-VLAN100)#exit使用下列命令给VLAN200添加端口switchA(config)#VLAN 200switchA (config- VLAN200)#switchport interface Ethernet 0/0/9-16 switchA (config-VLAN220)#exit验证配置:第页/ 共页第五步:测试并记录结果于表4-1中表4-1测试步骤PC1位置PC2位置PC1 PING PC2的结果1 1~8端口1~8端口2 9~16端口9~16端口3 1~8端口9~16端口第六步:分析测试结果跨交换机相同VLAN间通信第一步:连接交换机A的24端口和交换机B的24端口;第二步:按照4.5.1 步骤对交换机B进行配置,包括;(1)设置交换机B的管理IP;(2)创建VLAN100和VLAN200;(3)给VLAN100和VLAN200添加端口;(4)验证配置。
VLAN的配置实验报告书

Switch (config-vlan)# name test3 (将该Vlan命名为test3)
Switch (config-vlan)# exit (退回全局配置模式)
将端口分给vlan
Switch (config)# interface range f 0/1 - 2(进入F0/1、F0/2接口配置)
验证效果
用ping命令验证VLAN的作用,可以发现PC1和PC2可以相互ping通,PC3和PC4也可以相互ping通。但PC1、PC2和PC3、PC4之间不能ping通。这表明VLAN实现了单交换机上的网络分隔。
配置Trunk端口:
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五、实验思考题解答
(1)VLAN有什么作用?
答:
1、有效控制网络广播
2、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3、有效地网络监控
4、流量管理
5、实现不同地域部门的局域网通信
(2)交换机配置VLAN的时候,步骤是怎样的?
答:
1、新建一个VLAN
2、将端口划归相应的VLAN
3、将级联口设置为TRUNK模式
六、实验心得体会
看似一个很简单的操作,可确实花费了我们不少时间。在接线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动手实践能力太差,我们也深知自己的不足。我们是学计算机的,我们所学的专业毕业后的就业将来有可能与之密切相连,也让我们看到了时间的紧迫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们一直倡导的,通过这次实训,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自身的劣势,更重要的是一个鞭策,提醒我们更应注重学习。
Switch (config-if)# switch mode access (为端口定义VLAN成员模式)
计算机网络 - 实验二 - 局域网管理及交换机配置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课程上机)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局域网管理与交换机配置实验地点实验时间1.课程设计目的:通过设计、配置和管理一个小型交换式以太网,学会使用Boson Network Designer设计简单局域网的方法,掌握使用模拟器进行交换机配置的基本命令。
学习VLAN配置, 理解VLAN的基本概念。
2.课程设计内容:自行设计一个小型交换式以太网,并通过对交换机的配置实现简单的以太网流量控制和网络管理功能。
具体内容如下:掌握设置交涣机端口属性、查看交换机端口配置和统计信息、设置静态MAC地址和查看MAC地址表的技能。
1、使用Boson Network Designer 设计一个小型交换式以太网要求将4台pc机通过以太网口连接到一个Cisco Catalyst 1912交换机上,并将所设计的拓扑图存盘。
2、使用Boson Netsim模拟配置pc机(1)运行Boson Netsim软件,进入主界面后,选择“File”下的“Load Netmap”功能将你设计的网络拓扑图加载进来。
(2)单击工具栏上的estation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pc1, 系统出现dos命令行模拟配置窗口。
(3)在dos命令行窗口中,按回车键出现dos提示符,输入winipcfg命令弹出pc1的网络参数设置界面。
(4)为pc1分配IP地址,建议使用172.16.1.101,子网掩码和网关值可取默认值不变。
(5)重复步骤(2)-(4)为其他pc机分配IP地址,如172.16.1.102,172.16.1.103。
依此类推。
(6)在dos提示符下,输入ping命令来测试pc机之间是否能正常通信。
例如在pc1下,运行ping 172.16.1.102 ,记录结果。
3、使用Boson Netsim对1912交换机进行简单配置单击工具栏上的eswitch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Switch1,进入Catalyst 1900交换机仿真命令行配置模式。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_3

sw2(config)#int fe0/1 sw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sw2(config)#int fe0/2 sw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vlan 号 vlan 号
(5)在特权模式下, 使用 show vlan 查看配置是否成功 (6)分别在 sw1 和 sw3 的特权模式下, 使用 show vlan 查看 vlan 信息 与 sw2 上的是否一致, 如果一致, 证明 vtp 正常工作, 如果不一致, 检查 vtp 配 置是否正确。 7、在 pc 机上测试各 pc 机间连通性, 检验与理论预期是否一致
1、 实验步骤: 2、 绘制拓扑图并连线 pc1 接 switch1 fe0/1 pc2 接 switch1 fe0/2 switch1 fe0/11 接 switch2 fe0/11 switch2 fe0/12 接 switch3 fe0/12 将拓扑图装载至模拟器并配置计算机 ip 地址, 测定计算机间连同性 3、 所用命令: winipcfg ping 4、 配置三个交换机 hostname 为 sw1 sw2 sw3
5.在配置模式下配置 vtp server 与 vtp client
6.在 vtp server 端(sw2)配置虚拟局域网 (1)在特权模式下, 使用 show vlan 查看配置前 vlan (2)在特权模式下, 使用 vlan database 进入虚拟局域网配置模式 (3)增加两个 vlan sw2(vlan)#vlan vlan 号 name vlan-name (4)将端口应用到 vlan
>enable
用户模式
#confg)#hostname name 配置模式
《计算机网络》上机任务书 - 实验二

《计算机网络》上机任务书实验二VLAN设置一.实验目的:掌握以太网的工作原理掌握交换机上创建VLAN、分配静态VLAN成员的方法掌握交换机上创建trunk的方法,利用trunk实现跨交换机VLAN内的通信通过一个三层交换机的第三层路由交换技术,实现多个VLAN之间的通信。
二.实验要点:1.配置两个VLAN:VLAN 2和VLAN 3并为其分配静态成员。
2.查看VLAN分配结果。
3. 测试VLAN分配的连通情况。
4. 测试几个VLAN间的连通情况。
三.实验设备:Cisco交换机CATALYST 2960一台~二台,Swithc_3560 1台,主机PC多台(至少两台),控制台电缆一条。
四、实验任务1、任务一:熟悉交换机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交换机常用设置命令;(注意各种命令所处的工作模式)从用户模式进入进入特权模式:Enable进入配置模式:Configure terminal(可简写为config t)修改交换机名称:Hostname name退出配置模式,返回特权模式:Exit显示当前活动的交换机配置文件:Show running-config显示接口1 的统计和状态信息:Show interface f0/1查看vlan 信息Show vlan(其中vlan1 是默认的管理vlan,未对交换机进行配置时所有的接口默认属于vlan1)查看flash 缓存内容Show flash查看IOS 版本号以及系统硬件的配置情况、引导镜像等:Show version恢复交换机到默认设置:Erase startup-config //删除备份配置文件Reload //重新启动交换机配置主机名称和控制端密码:Hostname SwitchALine console 0Passwod 123456LoginLine vty 0 15Password 123456Login为二层交换机设置管理IP地址(192.168.1.1)、子网掩码(255.255.255.0)、默认网关(192.168.1.254):Interface vlan 1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No shutdownExitIp default-gateway 192.168.1.254Exit查看配置后的默认vlan 虚接口信息Show interface vlan 1查看mac 地址表Show mac-address-table*配置交换机主机名(SwitchA)、加密使能密码(S1)、虚拟终端口令(S2)及超时时间(5分钟)、禁止名称解析服务。
计算机网络实验2实验二: 交换机和VLAN工作原理

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4月15日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名称:实验二: 交换机和VLAN工作原理班级及学号:姓名:同组人:签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评定:一、实验目的:1.理解交换机通过逆向自学习算法建立地址转发表的过程。
2.理解交换机转发数据帧的规则。
3.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4.理解虚拟局域网VLAN的概念。
5.了解VLAN技术在交换式以太网中的使用。
6.了解VLAN技术在数据链路层隔离广播域的作用。
二、实验任务:1.任务一:观察交换机的工作原理;2.任务二:观察未划分VLAN前,交换机对广播包的处理;3.任务三:创建两个VLAN,并将端口划分到不同VLAN中;4.任务四:观察划分VLAN后,交换机对广播包的处理;5.任务五:观察802.1Q帧封装格式;6.实验完成,写出实验报告。
三、实验步骤:任务一1.准备工作:打开对应练习文件“2-4交换机工作原理.pka”。
2.查看并记录PC0和PC2的MAC地址:单击PC0,选择Config选项卡,选择FastEthernet0,查看并记录MAC地址。
同样地,查看并记录PC2的MAC 地址。
PC0的MAC地址PC2的MAC地址3.添加PC0到PC2的数据包:进入Simulation模式。
单击Add Simple PDU,在拓扑图中添加PC0向PC2发送的数据包。
4.分别查看三台交换机在发送数据前的地址转发表:选中Inspect工具,在拓扑工作区单击Switch0,再选择MAC Table菜单项,显示Switch0当前的地址转发表。
5.查看Switch0的学习和转发过程:单击Capture/Forward一次,查看Switch0的地址转发表,与步骤3的结果对比,观察并记录增加的地址转发表项。
再单击Capture/Forward一次,观察并记录Switch是如何处理该数据包的。
单击Capture/Forward按钮一次再单击Capture/Forward按钮一次再单击Capture/Forward按钮一次6.观察Switch1和Switch2的学习和转发过程:参照步骤4的操作方法,最后删除所有场景。
计算机网络实验二(三层交换机VLAN的配置及VLAN间的通信)

一、实验目的:(2学时)掌握如何使用三层交换机配置VLAN。
利用三层交换实现VLAN间的路由。
熟悉VLAN的原理。
二、实验环境和要求:选择桌面上的“Boson NetSim for CCNP”图标进入实验环境,选择“Boson Network Designer”图标进入拓扑结构设计环境。
本实验要求完成两个网络拓扑结构的VLAN配置:(一)单个交换机环境下的VLAN配置实验环境:Cisco Catalyst 3550交换机1台,PC98计算机4台,编号分别为PC1、PC2、PC3、PC4。
实验要求:计算机PC1、PC2分到第一组VLAN,VLAN ID编号为2,VLAN的名称为JSJ1;计算机PC3、PC4分到第二组VLAN,VLAN ID编号为3,VLAN的名称为JSJ2。
网络拓扑结构图如下:图1 1台3550交换机的VLAN配置(二)多个交换机环境下的VLAN配置实验环境:Cisco Catalyst 3550交换机2台,PC98计算机4台,编号分别为PC1、PC2、PC3、PC4。
实验要求:计算机PC1、PC4分到第一组VLAN,VLAN ID编号为2,VLAN的名称为JSJ1;计算机PC2、PC5分到第二组VLAN,VLAN ID编号为3,VLAN的名称为JSJ2; 计算机PC3、PC6分到第三组VLAN,VLAN ID编号为4,VLAN的名称为JSJ3。
网络拓扑结构图如下:图2 2台3550交换机的VLAN配置三、实验内容和步骤:(一)单个交换机环境下的VLAN配置第一步:进入实验环境,按照实验要求,在Boson Network Designer中完成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
注意:3550交换机Switch1的Fast Ethernet 0/1端口和PC1的Ethernet 0端口连接,Fast Ethernet 0/2端口和PC2的Ethernet 0端口连接,Fast Ethernet 0/3端口和PC3的Ethernet 0端口连接,Fast Ethernet 0/4端口和PC4的Ethernet 0端口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vlan配置
姓名:谢英明班级:1421302 学号:201420130315
实验目的
1、根据拓扑图进行网络布线,理解VLAN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
2、执行交换机上的基本配置任务,掌握VLAN的配置方法
3、创建 VLAN
4、检验 VLAN 配置,掌握VLAN的测试方法
5、明确VLAN技术的用途
实验设备
交换机两台PC机四台
实验拓扑图
实验步骤
设置各个主机的IP地址
Host A
PCA login: root
password: linux
[root@PCA root]# ifconfig eth0 10.65.1.1 netmask 255.255.0.0
Host B
PCA login: root
password: linux
[root@PCA root]# ifconfig eth0 10.66.1.1 netmask 255.255.0.0
Host C
PCA login: root
password: linux
[root@PCA root]# ifconfig eth0 10.65.1.3 netmask 255.255.0.0
Host D
PCA login: root
password: linux
[root@PCA root]# ifconfig eth0 10.66.1.3 netmask 255.255.0.0
配置各台交换机
交换机A的端口8配置成vlan2 其余端口默认
交换机B的端口8配置成vlan2 其余端口默认
实验结果及分析
用Host A依次去ping其他的主机,结果如下图所示:
分析:由于与Host B属于不同网络不同vlan所以不通,与Host C属于同一网络同一vlan所以通,与Host D属于不同网络不同vlan所以不通。
用Host A去pingHost D,结果如下图所示:
分析:属于同一网络不同vlan所以不通
实验心得体会
本次试验主要解决了VLAN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VLAN的配置方法、VLAN的测试方法、明确VLAN技术的用途等等,在单交换机的VLAN设置与测试中学会了怎样建立vlan,怎样把端口划分到相应的vlan中,而在跨交换机的VLAN设置与测试中学会了在两步交换机中把不属于同一部交换机的端口划分在相同的vlan 中,实现端口之间的相互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