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植物资源

合集下载

植物源农药主要种类

植物源农药主要种类

植物源农药主要种类
植物源农药是指由植物或植物成分(如植物碱、植物提取物、植物烷醇)制成的农药,它们具有较强的除草、杀虫、防治病虫害等功能。

它们
是不含化学成分的农药,与传统的化学农药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受到世界
各国政府的重视。

1.有机杀虫剂:有机杀虫剂是以植物或植物萃取物为主要成分的杀虫剂,主要有葡萄糖苷杀虫剂、植物烷醇杀虫剂、苯乙烯类杀虫剂等。

2.有机杀草剂:有机杀草剂是以植物或植物提取物为基础的杀草剂,
主要有天然杀草剂、植物抑制剂杀草剂、植物胺类杀草剂、植物酚类杀草
剂等。

3.植物抗生素:植物抗生素是一类以植物成分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抗生
物质,如植物杀菌素、植物抗性素等,它们可以抑制植物寄生真菌和病原
细菌的生长,从而保护植物免受一些病虫害的侵害。

4.植物抑制剂:植物抑制剂是以植物提取物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抑制剂,如马齿苋、苦草、芥末、黄芩等,它们可以抑制或减少植物被害的发生。

生物资源学名词解释

生物资源学名词解释

1.保护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目标是评估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防止物种灭绝的具体措施。

它具有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双重特征,由基础生物学、应用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交叉融会而成。

2.农药植物资源:指植物体内含有驱拒、干扰或毒杀害虫、抑制病菌和除草等物质的一类植物;其有效成分多为生物碱、皂素、挥发油、鞣质、苷类树脂、鱼藤酮等;植物性农药具有成本低、残毒少、无污染、无药害等特点。

3.自然资源:凡是经过人类发现而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程 变成有用途、有价值东西的自然物质 统称为自然资源。

例大气、水、气候、土地、矿物、生物、太阳能、风能等。

4.自然保护区:具有法定边界,被指定用来承担具有特殊价值或利益及特定自然特性等区域的保护任务的地区。

5.动物驯化:引种动物对引种区内一些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发生适当调整,在生理习性、形态结构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的过程。

6.生物资源的有限性:生物资源虽属于可更新资源,但其更新能力有一定限度,并不能无限制的增长下去。

7.植物资源: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总和。

8.甜味剂植物:具有甜味的物质称为甜味剂,植物体内富含甜味剂称为甜味剂植物资源。

依产生甜味的物质成分甜味剂植物资源可分为两类即糖类植物和非糖甜味剂植物。

9.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指在人类利用生物资源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充分研究和利用生物的再生能力,在不影响生物自身繁衍生息的条件下,既能当今满足人类对植物资源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的需要,以实现生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10.生物资源野生抚育:根据资源生物生长特性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在其生态或相类似的生境中,人为或自然增加种群数量,使其资源量达到能为人们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群落生态的平衡的一种资源生物仿生态的生产方式。

11.生物资源的系统性:指任何生物物种在自然界中并非单独存在,而是形成一种系统关系,因此在利用生物资源时,一定从整体出发,进行综合利用。

植物源农药筛选和开发成果

植物源农药筛选和开发成果

植物源农药筛选和开发成果引言农药是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传统农药中往往含有化学合成物,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研发植物源农药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植物源农药是以植物中的天然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对环境友好,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植物源农药筛选过程植物源农药筛选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植物成分提取首先,研究人员需要从植物中提取出天然化合物。

这通常需要使用溶剂提取的方法,如乙醇、甲醇等。

提取后的物质需要经过纯化步骤,以获取纯度较高的化合物。

2. 活性成分鉴定提取得到的植物成分需要经过活性成分鉴定,确定其中的活性分子。

这可以通过多种分析技术来实现,如质谱分析、核磁共振等。

3. 活性评价鉴定出的活性成分需要进行活性评价,确定其对目标害虫或病菌的毒杀活性。

活性评价可以采用体外试验或体内试验,评估活性成分的杀虫、杀菌或抗病性能。

4. 安全性评估在考虑开发成为农药之前,活性成分的安全性需要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其对人体和非目标生物的毒性评估、药代动力学研究等。

5. 优化和开发经过以上步骤,如果某一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活性和安全性,研究人员将进一步对其进行优化和开发。

这可能包括对其结构进行修饰,增强其活性或改善其稳定性。

优化后的植物源农药将进行大规模合成,并进行田间试验和市场验证。

植物源农药开发成果植物源农药的筛选和开发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例子:1. 咖啡因咖啡因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成分,除了作为人类饮料的来源外,咖啡因还具有抗真菌和杀虫的活性。

研究人员发现咖啡因可以被用作一种植物源农药,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而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2. 核酸提取物一些植物中含有具有杀菌活性的核酸提取物。

研究人员从这些植物中提取核酸,并将其应用于杀菌剂的开发。

核酸提取物不仅具有较高的杀菌活性,而且具有低毒性和良好的环境容忍性,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农药候选物。

《植物源农药》课件

《植物源农药》课件

案例五:其他植物源农药的制备与应用
制备方法
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苦参碱、印楝 素、藜芦碱和蛇床子的制备方法类似, 通常采用溶剂提取法或超临界流体萃取 法。
VS
应用领域
这些植物源农药主要用于农业领域,防治 各种害虫,也可用于医药和卫生领域治疗 各种疾病。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提取法是最早的植物源农药制备方法,通过物理手段如压榨、浸提、萃取等,或 化学手段如水解、氧化、还原等,从植物中分离出具有农药活性的成分。这种方 法简单易行,但提取效率低,成本高,且容易造成植物资源的浪费。
发酵法
总结词
利用微生物发酵植物原料,产生具有农药活性的代谢产物的 制备方法。
详细描述
发酵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植物源农药制备方法,通过微生物 发酵植物原料,产生具有农药活性的代谢产物。这种方法可 以大规模生产,且能充分利用植物资源。但发酵过程中需要 严格控制条件,以确保产物质量和产量。
古代应用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某些植物的特 殊气味或汁液驱避害虫。
科学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深入研究植 物源农药的成分和作用机理。
现代应用
现代农业中,植物源农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成为绿色农业的重要手段之一。
02
植物源农药的制备方法
提取法
总结词
利用物理或化学手段从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
植物源农药的特点
低毒性
相对于化学农药,植物源农药的 毒性较低,对人和动物的安全性 较高。
多功能性
植物源农药不仅具有杀虫、杀菌 作用,还具有驱避、抑制等作用 。
01
02
天然性
植物源农药来源于自然,无化学 合成成分,对环境友好。

(完整版)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完整版)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摘要:植物源农药中含有多种杀虫活性物质,在世界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植物源农药以其对有害生物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安全、低毒低残留、来源广、成本低等多种优点,成为近年来农药研究的热点。

本文综述了植物源农药的活性成分、作用特点、研究现状和开发前景.关键词:植物源农药、活性成分、作用特点、研究进展植物源农药,就是直接利用或提取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等或利用其次生代谢物质制成具有杀虫或杀菌作用的活性物质.植物源农药作为生物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高效、低毒或无毒、低残留、选择性高、有害物质一般很难对其产生抗性、又易和其他农药相混配等优点, 倍受全世界农药研究及应用部门的广泛重视,已成为其研究热点之一.1.植物源农药的活性成分植物源农药的活性成分可分为生物碱类、萜烯类、酮类和番茄枝内酯类,此外还有木脂类,如乙醚酰透骨草素;甾体类,如牛膝甾酮;羟酸酯类,如除虫菊酯等。

1。

1 生物碱类目前人们发现的生物碱已有6000 多种,已证明有杀死害虫作用的主要有烟碱、喜树碱、百部碱、藜芦碱、苦参碱、雷公藤碱、小薜碱、木防己碱、苦豆子碱等.该类化合物对昆虫的作用方式多种多样,如毒杀、拒食和忌避及抑制生长发育等。

1。

2 萜烯类萜烯类化合物是植物源农药中含量较多、研究比较广泛的一类化合物,其中精油的大部分组成为萜烯类化合物.目前从植物源农药中发现的萜烯类主要有单萜类、倍半萜类、二萜类和三萜类化合物.单萜类主要有柏科植物砂地柏叶精油中的有效杀虫成分松油烯— 4 —醇,它对害虫的主要作用方式为熏杀作用。

倍半萜类有马桑科植物马桑中所含的羟基马桑毒素 B;卫矛科植物中含有较多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主要有各种β- 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型多醇酯;苦皮藤根皮中具有杀虫活性的有近 20 个α—二氢沉香呋喃化合物.该类化合物主要通过拒食、胃毒、内吸作用和影响试虫的产卵、孵化等生殖行为消灭害虫。

二萜类化合物主要有大戟科大戟属、巴豆属及瑞香科植物中的瑞香烷型二萜类化合物 ,另外还有闹羊花中主要杀虫有效成分闹羊花素—Ⅲ。

白云山农药植物资源的初步研究

白云山农药植物资源的初步研究

5 % 化学 农药 用 量 的 目标 。 要 有 效 防 治 农 作 物 病 虫 害 , 0 既 义要 减 少 化学 农药 的 用量 . 物 农 药 的研 究 与 开 发 在 2 生 0世 纪8 0年 代 引起 了 广 泛 重 视 。 农 药 植 物 是 具 育 毒 杀 害 虫 和 抑 制 病 菌 的 植 物 , 有 效 其
1 ℃ ; 大 日温 差 2 . " ≥ 1 ℃ 的 年 活 动 积 温 为 56 3 。 4 最 34 C。 0 9℃
年 平 均 降水 量 132 8 m, 均 日照 时 数 18 8 2 ;日照 率 9 .m 平 2 .h
4 % . 平 均 无 霜 期 2 6 3 , 冰 期 5 .d 霜 日 3 d 冰 冻 1 年 5 .d 霜 36. 0,

通过初步调 查, 记录 到 白云 山 有农 药植 物 3 共 7科 。 8 5 属 ,5 。 中 有 些 植 物 分 布 较 广 .贮 量 较 大 : 1 6种 其 ( )乌 药 ( id r twh i l :樟 科 , 胡 椒 属 , 绿 灌 木 至 小 乔 L n eas r n oi f a) 山 常 木 , 布于 海 拔 1O 0 以 下 的 山 坡 及 林 下 灌 丛 中 , 含 乌 分 0m 根
些 资 料 , 计 丽 水 白云 山共 有 种 子 植 物 10 1种 , 属 于 统 2 隶
17科 4 2属 , 富 的 植 物 资 源 具 有 巨 大 的 开 发 潜 力 。 文 2 9 丰 本 对 白 云 山 农 药 植 物 资源 作 初 步 研 究 . 期 有 利 于 农 药 植 物 以 资源 的 更好 开 发 、 用 利
白云 山农 药 植 物 资源 的初 步 研 究
徐 燕 云

植物源农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植物源农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植物源农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植物源农药是从植物中提取有效活性成分加工而成的生物制剂,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等且可降解于自然界,一般不会残留在农产品中,也不会污染环境,高效、低毒害、低残留是其突出特点,已成为农户的首要选择。

现阶段已成熟应用于市场的药物种类主要有黄酮类、菊酯类、蒽醌类、萜烯类、生物碱类等,可靶向于目标物质,且对非靶向物质具有安全无残留、不产生抗体等特异性特点,且不会对环境产生破坏,广泛受到农业领域的认可。

1植物源农药的发现及现状20世纪初期,有机化学发展迅速,化学农药迅速崛起,逐步占据农药市场的主导地位。

而随着有机杀虫剂(如菊酯类药物)的產生和使用,有机磷以及有机氯农药的推出,化学农药逐渐显示出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而到20世纪后期,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带来一系列问题,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农药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量的问题,并开始研究对环境友好的化学农药。

植物源农药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成为重点研究对象。

我国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具有天然的优势。

目前,人们已经在植物资源中发现并提取了很多可以杀虫、除草甚至杀菌抗病毒的天然活性物质,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合成植物源杀虫剂、除草剂以及杀菌剂抗病毒剂等植物源农药。

这些农药由于其生物副作用小、残留少、危害少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经济价值,已成为无公害农产品优先选用的农药品种。

2植物源农药的种类及数量植物源农药现在主要分为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除草剂、植物源杀菌剂和植物源抗病毒剂四种。

据报道,全世界已有6300余种植物被发现具有控制甚至杀害生物的功效,其中具有杀虫活性有2400种,杀线虫活性的有108种,引起昆虫不育的有4种,调节昆虫生长发育的有31种,对昆虫具有拒食活性的有384种,忌避活性的有279种,引诱活性的有28种,具有杀螨活性的有39种,杀软体动物活性的有8种,杀鼠活性的有109种;抗真菌的94种,抗细菌的11种,抗病毒的17种。

3植物源农药的应用示例植物源农药对茶树害虫——小绿叶蝉和茶尺蠖的防治:当小绿叶蝉发生时,选用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800倍液;当茶尺蠖发生时,选用7.5%鱼藤酮乳油800倍液,均可取得良好药效;当这两种害虫同时发生时,选用7.5%鱼藤酮乳油800倍、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8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800倍液、0.2%苦皮藤乳油1500倍液等均能起到控制作用。

植物源农药知识点

植物源农药知识点

植物源农药知识点1.杀虫剂:植物源杀虫剂是指利用植物体内的一些活性物质对害虫起到杀灭或控制的作用。

常见的植物源杀虫剂包括洋葱、大蒜、辣椒等。

洋葱提取物中的硫化物可以杀灭一些食蔬菜的害虫,大蒜提取物中的辣素对天敌虫具有杀伤作用,辣椒提取物中的辣椒素可以驱虫。

2.杀菌剂:植物源杀菌剂是指利用植物体内的一些活性物质对植物病原微生物起到杀灭或控制的作用。

常见的植物源杀菌剂包括苦参素、桉树素和茶多酚等。

苦参素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可以用于防治一些真菌病害;桉树素具有杀菌和抗菌作用,可以用于防治一些细菌和真菌病害;茶多酚具有杀菌和抗菌作用,可以用于防治一些真菌和细菌病害。

3.除草剂:植物源除草剂是指利用植物体内的一些活性物质对杂草起到杀灭或控制的作用。

常见的植物源除草剂包括松节油、薰衣草酮和橙油等。

松节油具有杀伤作用,可以用于防治一些常见的杂草;薰衣草酮具有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可以用于防治一些难以控制的杂草;橙油具有杀伤和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可以用于防治一些常见的杂草。

1.喷雾:将植物源农药稀释后用喷雾器喷洒在植物体表面,让活性物质附着在植物体表面或被植物体吸收,以达到防治害虫、病害和杂草的目的。

喷雾是最常用的应用方法,因为可以将农药均匀地喷洒到植物的各个部位,提高防治效果。

2.浸泡:将植物源农药稀释后,将植物浸泡在农药溶液中一段时间,使活性物质渗透到植物组织内部,达到防治害虫、病害和杂草的目的。

浸泡适用于一些幼苗、种子和块茎等农作物,在移栽前或种植时进行浸泡处理,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3.熏蒸:将植物源农药蒸发到空气中,通过空气中散发的活性物质对害虫、病害和杂草进行防治。

熏蒸适用于一些温室、仓库和储藏室等封闭环境,可以达到全面灭虫或杀菌的目的。

1.环境友好:植物源农药多为天然植物提取物,对环境的污染较小,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2.副作用小:植物源农药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较小,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破坏。

3.可持续利用:植物源农药能够循环利用,不会累积在土壤或水体中,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闹羊花
又名黄花杜鹃、羊踯躅、映山黄、老虎花等,杜鹃科杜鹃花属 植物。落叶灌木,高1~2米。花金黄色,花冠漏斗状,外被细 毛,先端5裂,裂片椭圆状至卵形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 有毒,花和果毒性最大。花含毒性成分 木毒素和石楠素。叶含 黄酮类、杜鹃花毒素、煤地衣酸甲酯。皮肤长期接触该植物可 出现糜烂和灼痛。
草乌头
多年生草本,高70~150厘米。 块根常2~5块连生,倒圆锥形,长2.5~5厘米,外皮黑褐色。 总状花序,或有时为紧缩的圆锥花序;花萼5,紫蓝色
草乌亦含乌头碱,用之不当,极易引起中毒。 其表现与川乌基本相同,如舌、四肢或全身发麻,恶心、呕吐, 烦躁不安,甚或昏迷,皮肤苍白,心慌气短,心率缓慢, 心律紊乱,少数呈心率增速,血压下降,瞳孔散大
雷公藤
攀援藤本,高2~3米。小枝红褐色,有棱角花小,白色, 为顶生或腋生的大形圆锥花序。种子细长,线形。花期5~6月。 果熟期8~9月。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 其毒性为全株有毒。清.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 已详细记载了其毒性:“采之毒鱼,凡蚌螺亦死,其性最烈, 以其草烟獯蚕子则不生”。农村常用作农药和杀虫,效果极佳[7]。 雷公藤对人的毒性很大,南方各省农村常有中毒发生。 有人误服其叶2—3片可中毒, 服嫩芽7个或根皮30g以上可以引起死亡, 甚至食其花蜜也可发生中毒。中毒症状与昆明山海棠相似, 一般在2小时后出现,主要有剧烈腹痛、腹泻、呕吐、血便、 胸闷气短、血压下降、心跳无力、发绀、体温下降、 休克及呼吸衰竭等。 雷公藤对各种动物毒性不同,它对人、犬、猪及昆虫的毒性很大, 可以发生中毒甚至死亡,但是对羊、兔、猫、鼠、鱼却无毒性。 雷公藤对机体的作用有二:一为对胃肠道局部的刺激作用; 二为吸收后对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视丘、中脑、延髓、小脑及脊髓)的损害,及引起肝、 心的出血与坏死。有谓雷公藤主要毒害动物的心脏, 但对其他平滑肌及横纹肌亦有毒性,此为中毒致死的原因。
全草及根为农药做杀虫、杀菌剂。根据提取液可喷治稻蝗、 棉蚜、苍蝇,杀虫效果好
白屈菜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有黄色乳汁。茎直立,多分枝, 嫩绿色,被白粉,疏生柔毛。花数朵,伞状排列,黄色。 花期5~8月,果期6~10月。
有镇痛,止咳,杀菌,利尿,解疮毒之功。治急慢性胃炎, 胃溃疡,腹痛,泻痢,咳嗽,肝硬化腹水。
百部
百部为百部科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块根纺锤形,肉 质,几个或几十个簇生。总花梗直立,顶端着生一、两朵浅 绿色的花;花被4,开放后向外卷。
百部根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百部碱、百部定、异百部定及 对叶百部碱等。 百部根冷浸液和煮液对菜青虫、红蜘蛛、蚜虫、猿叶虫等多 种昆虫有触杀作用。 百部块根含淀粉,可作提取酒精的原料;内服有止咳作用。
利用部位为叶。臭椿酮具有较强的抗阿米巴原虫作用。臭椿 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可防治蚜虫、黏虫、红铃虫、菜青虫 等。
东北天南星
多年生草本,高35~60厘米。块茎近球状或扁球状,直径约 2.5厘米,上方须根放射状分布。浆果红色。花期7~8月。生 长于阴坡较为阴湿的林下。
球茎及根做农药用,可制杀虫剂、杀菌剂。其水浸液对蚜虫杀 虫效果可达70%~80%;防治红蜘蛛,效果达95%以上;对小 麦秆锈病杀菌效果达83.2%。
如何区别香椿与臭椿 :
香椿:落叶乔木,树皮暗褐色,条片状剥落。小枝粗壮,叶痕
大而扁圆形,内具5维管束,偶数羽状复叶(稀奇数羽状复叶), 有香气,长椭圆形或广披针形,先端渐长尖,基部不对称,全缘 或具不明显的锯齿。分布广,原产中国中部,现辽宁南部,华北 至东南和西南均有栽培。喜光,不耐荫,适生于深厚、肥沃的沙 质土壤,在中性、酸性、钙质土均生长良好,耐轻度盐渍,对有 毒气体抗性强。
杀虫作用:雷公藤的水浸液及乙醇浸液均有毒杀梨叶星毛虫 及卷叶虫的能力;但其石油醚、乙醚或三氧甲烷浸液, 则并无杀虫能力。
安定作用
根的提取液可以防治稻飞虱、金龟子、蝼蛄、地老虎、菜青虫, 效果良好。地上部分的水浸液对大豆蚜虫的杀虫率达81.4%。根 的5倍水浸液对小麦秆锈病杀菌效果达100%。
臭椿
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树冠呈扁球形或伞形。叶总柄基部膨大, 有臭味。5-6月开花,圆锥花序顶生,花白色,微臭。蒴果椭圆 形,种子多数,有扁平膜质的翅。
农药植物资源
分类
杀虫剂类 杀菌类 除草剂类
陆均松
常绿乔木,高达30余米,胸径1.5米;树皮灰褐色或灰黄褐色, 是海南热带山地雨林较优势的成分,在我同的分布区很窄。 由于20多年过度采伐,资源受到极大破坏,森林面积越来越小
陆均松对研究我国热带森林的起源及其区系组成有科学意义。 木材结构细致,材质坚重,为高级建筑、家具以及胶合板、 船舶、车辆、细木工等良材。生长快,可作海南岛山地的造林树种。 树皮中含有丰富的蜕皮激素,将树皮剥离,干燥后粉碎,然后再 用有机溶剂提取。
全草的浸取液可以防治菜青虫,并且对大豆蚜杀虫率高达80%
苦 参
苦参为多年生草本或灌木,高1.5—3米。主根圆柱形, 长可达1米,外皮黄色。
根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治疗湿热、黄疽、痢疾、 肠炎、皮肤瘙痒等症;茎皮纤维可织麻袋。
抗肿瘤作用:苦参碱具有抗癌活性, 平喘祛痰作用 抗过敏作用:苦参碱可降低过敏介质的释放,为免疫抑制剂
臭椿:皮较光滑,叶痕大而倒卵形,内具9维管束,奇数羽状复
叶。小叶13—25,卵状披针形,先端渐长尖,基部1—2对腺体, 中上部全缘,背面稍有白粉,无毛或沿中脉有毛。分布广,北纬 22°—43°之间,很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湿,能耐中度盐碱土, 对微酸性、石灰质土壤中均能生长;对烟尘, SO2的抗性强 。

历史流传的所谓“蒙汗药”组成之一就是这种植物的花,相传 该花浓汁与酒同服,能使人麻醉、丧失知觉。
该植物全株都可利用。防治水稻螟虫、蚜虫、稻飞虱、地下 害虫及蔬菜害虫。 常用的配制方法:
(1)粉剂。将花晒干,磨成细粉。每千克干粉加10~15kg 草木灰或熟石灰拌匀,在有露水时施撒。可防治稻螟、蚜虫、 稻飞虱、地下害虫等。 (2)水剂。花干粉每50g加水15kg,浇作物根部,防治地下 害虫有效率可达80%以上;鲜根2.5kg加50kg水,水煮4h后去 渣,或用花50g加水2.5kg煮开,1h后成红褐色,过滤成母液, 每1g加水60kg喷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