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与管理各章节复习
公路养护与管理 第三章 路面养护培训资料

5.因路面不适应现有交通量或载重的需要,应通过提高现有路面的等级, 或通过加宽等改建措施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
对策表格化
1.路面破损状况 破损率 DR=∑∑Dij·Kij/A×100
路面状况指数 PCI=100-15DR0.412
2.路面强度 SSI=路面设计弯沉值/路段代表弯沉值 3.行驶质量指数 国际平整度指数 IRI=a+b×VBI (颠簸累积值)
行驶质量指数RQI=11.5-0.75×IRI
4 .抗滑系数 以横向力系数(SFC)或摆式仪的摆值(BPN)表示。 5.路面的综合评价
二、路面破坏产生的原因
汽车在路面上行驶,除了克服各种阻力外, 还会通过车轮把垂直力和水平力传给路面,在身 后还会产生真空吸力作用。在上述各种外力的综 合作用下,路面结构层内会产生大小不同的压应 力、拉应力和剪应力。如果这些应力超过了路面 结构整体或某组成部分的强度,路面就会出现断 裂、沉陷、波浪、松散和磨损等破坏。
2.夏季:高温期处治泛油、铲除拥包、波浪,及时修复冬寒春雨期临时 修补的破损。
3.秋季:适时做好冬季病害的预防性保养修理,如裂缝灌封修理、冻胀 松脆的防治、及时修补坑棺和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
4.冬季:做好冬季病害的防治,防雪、防冰、防滑、疏阻抢险及养路材 料采备等工作。
2学时
三、沥青路面常见破损维修(小修)
2.在不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路面的结构强度系数为中等以下时),应 采取大修补强措施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3.若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行驶质量指数(RQI)评价为优、良,或者二 级及二级以下的公路的行驶质量指数评价为优、良、中时,以日常养 护为主;若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行驶质量指数(PQI)评价为中及中 以下,或者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行驶质量指数评价为次及次以下时, 应采取罩面等措施改善路面的平整度;
重庆交通大学公路养护复习资料

1.公路养护与管理的任务:1)公路养护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加强预防性养护,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2)加强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基本技术状况调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3)保持公路及其沿线设施良好的技术状况,及时修复损害部分,保证公路行车安全、畅通、舒适4)吸收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不断提高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有效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降低公路设备的寿命周期成本,提高养护资金使用效率5)加强公路的技术改造,以适应公路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
2.公路养护工程分类:按照公路养护作业性质、工程范围和工程量大小、技术难度,我过公路养护工程划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工程和改建工程四类。
3.公路养护技术政策:1)公路养护工作应切实贯彻科技兴交、科学养护的方针,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的养护技术、机械装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2)公路养护工作应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3)公路养护工作应注重养护生产作业安全及减少对通行车辆的影响4.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方向:检测技术现代化、评价方法先进化、养护决策科学化、养护技术现代化、养护管理规范化4.路基养护内容:1)维修、加固边坡、路肩2)疏通、改善、铺砌防水系统3)维护、修理各种防护构造物及透水路堤,管护两旁公路用地4)清除塌方、积雪,处理塌陷,检查险情,预防水毁5)观察、预防、处理翻浆、滑坡、泥石流等病害6)有计划地局部加宽、加高路基,改善几晚、陡坡和视距,使之达到要求的技术标准5.路基损坏类型:路肩及边沟不洁、路肩损坏、边坡坍塌、水毁冲沟、路基构造物损坏、路缘石缺损、路基沉降、排水系统淤塞5.翻浆的发生过程:秋季,路基水分聚积时期,秋季雨水增多地面水分下渗,地下水位升高,使路基含水量增多甚至达到超饱和状态,这是发生翻浆现象的先决条件。
冬季气温下降,路基上层土体开始冻结,路基下部土体温度仍然较高,水分在土体内由温度高处往温度较低处移动。
使路基上层土体水份增多并随着温度降低冻结成冰。
003公路养护与管理第二章

2 ~4
水流方向较平顺的河岸 滩地边缘;不受主流冲刷 的路堤边坡 主流冲刷及波浪作用强 烈处的路堤边坡
应设置垫层 有冻胀变形的 边坡上应设垫 层
4 ~8
1.直接防护
抛石
石块尺寸根据流速 和波浪大小计算,一 般0.3~0.5m
3
水流方向较平顺,无 严重局部冲刷地段
抛石厚度不 应小于石块 尺寸之两倍
石笼
用土工模袋做护岸
土工模袋
七.护岸设施
4.透水路堤的养护 • 季节性影响或长期浸水的路堤、沿河路堤和桥头引道等,其路堤下部 每年遭受短期或长期的淹没。这些路堤称为透水路堤。 • 当河中水位上升时,水从边坡的一侧或两侧渗入路堤内;当水位降落 时,水叉从堤内向外渗出。故透水路堤除承受车辆荷载和自重外,还 要受水的浮力和渗透动水压力的作用。
六.挡土墙的维修与加固
3)挡土墙发生倾斜、鼓肚、滑动或下沉时,可选用下列 加固措施:
•①锚固法: •适用于水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挡墙
•采用高强钢筋做锚杆,穿 入预先钻好的孔内,用水 泥砂浆灌满锚杆插入岩体 部位,固定锚杆,待砂浆 达到一定强度后,对锚杆 张拉,然后用锚头固紧。
3)挡土墙发生倾斜、鼓肚、滑动或下沉时,可选用下列 加固措施:
干砌片石护坡示意图
1.直接防护—混凝土板护岸
混凝土板护坡示意图
1.直接防护—石笼护岸
石笼构造图
2.间接防护
• 间接防护:修筑导治结构物等各类护岸设施来改变水流方 向,消除和减缓水流对堤岸的直接破坏。 • 主要是指堤坝,按其与河道的相对位置,一般可分为丁坝 、顺坝或格坝。
修复 框架支撑加固法
挡土墙损坏处置
挡土墙损坏的工 程加固 浸水挡土墙被掏 空或悬空的加固
高级公路养护工复习资料

高级公路养护工复习资料公路养护工(高级)应广大粉丝要求,本期刊发系列高级工考试复习资料及习题!如需查询往期,请从历史消息中查找!如朋友们有其他科目需要求,后台留言,我们会尽量满足你的要求!第一章养护基础知识49、公路养护施工中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公路养护生产中应注意:1、土方施工中严禁采用下面掏空,使土自动塌落的操作方法,以免塌土伤人。
2、清除悬岩、陡坡上松动石块施工时要有安全带、安全绳等保护措施,不可站在石块的下方,并忌用力过猛,以防人随石下,发生危险。
3、填方夯实施工防止夯具伤脚。
4、随时检查铁锤、铁锹及十字镐等带柄工具木柄是否松动、伤折,以防使用中脱落伤人。
5、熬油、喷油等接触沥青施工时注意皮肤、口鼻的防护,皮肤受伤或呼吸系统及面部暴露部分患病的职工应避免参加施工。
6、沥青加热现场须设置灭火器、消防沙、湿麻袋等消防器材,以防不测。
7、桥涵及构造物施工中各类脚手架、跳板的搭设必须牢固、稳定。
拆下的模板、脚手架的木料,不得随地乱丢,带钉的木板(条)要及时拔除。
8、雨季、汛期水中作业,应与气象、水文站保持联系,以便及早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如遇洪水突然袭击,应迅速组织力量将机具设备、材料转移到安全地点。
9、不断交施工时,注意过往车辆的疏导指挥,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并做好警示标志,保证行车安全。
50、简述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1、保持路面整洁,横坡适度,行车舒适2、路肩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3、构造物完好,沿线设施完善,绿化协调美观,逐步实施GBM工程,力争构成畅、洁、绿、美的公路交通环境。
51、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调查的内容有哪些?如何确定公路技术状况等级?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检查包括路面、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四部分内容。
路面检测包括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五项指标。
其中,路面结构强度为抽样检测指示。
桥隧构造物调查包括桥梁、隧道和涵洞三类构造物。
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以1000m路段为基本检测或调查单元。
公路养护技师考试复习重点

公路养护技师考试复习重点第一篇:公路养护技师考试复习重点第一章公路路线概述一、填空、选择、判断题:1、公路的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2、我国公路网分为:高速、一级、二级公路为公路网的骨干线,三级公路为公路网的基本线,四级公路为公路网的支线。
3、交通量是公路分级和确定公路等级制的主要依据。
4、各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计算行车速度、行车道宽度、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大纵坡。
5、路基宽度由行车道、中间隔离带、路缘带、路肩组成。
6、极限最小曲线半径:随计算行车速度、横向力系数、超高横坡度的大小而定。
7、公路的组成部分:路基、路面、桥梁、涵洞、渡口码头、隧道。
8、高级路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
9、次高级路面有:沥青灌入式、沥青表面处治。
10、单孔跨径小于5米的,多孔跨径小于8米的叫涵洞。
三、名词解释:1、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为25000辆,为连接特殊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2、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为连接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和通往重要的工矿区,可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部分立体交叉的公路。
3、交通量:一定时间内(每小时或每昼夜)通过公路某一横断面的往返车辆数,是公路分级和确定公路等级得知要依据。
4、计算行车速度:在气候和交通量正常时,汽车运行只受公路自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状况、附属设施)影响时,一般驾驶员能保持安全和舒适行驶的最大行车速度。
5、停车视距:从驾驶员发现障碍物、立即采取措施,到汽车沿着行车方向行驶到障碍物前安全停车,所需的最短距离称为停车视距。
第二章路面概述一、填空、选择、判断题:1、行车对路面的作用力:垂直力、水平力、震动力。
2、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有:水的影响、温度的影响、日光的影响。
3、水是影响路面强度与稳定性的自然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
公路养护与管理

公路养护与管理第一篇:公路养护与管理名词解释1.路面管理系统的含义:就是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根据路面现状和未来的使用需求,以一系列评价与分析模型为基础的投资决策过程。
2.桥梁管理系统的含义:是指对既有桥梁进行技术状况检测、评价分析、养护决策和状态预测的综合性服务系统。
3.成活率:是指栽植后发芽长叶至少在一个生长季节以上的成活株树占总株树的百分比。
保存率(存活率):是指在栽植之后成活两年的株树占总栽植株树的百分比。
4.翻浆:因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路基土质不良、含水过多,经车辆反复作用,路基会出现弹簧、裂缝、鼓包、冒泥等现象,称为翻浆。
5.滑坡:路基山坡土体或岩体,由于长期受地面水、地下水活动的影响,使其结构破坏,逐渐失去支撑力,在自重力作用下,整体沿着一定软弱面向下滑动,称为滑坡。
6.泥石流:山岭地区,暴雨或融雪水挟带大量土石等固体物质汇入沟谷,形成突然的、短暂的、间歇的破坏性水流称为泥石流。
填空1.产生滑坡病害的两个主要作用因素是地质因素和水文因素。
2.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有哪三项技术内容:路面损坏状况、平整度分析和抗滑性能。
3.冬季养护有哪几项内容:除雪、除冰、防滑和修补坑槽。
4.桥梁检查分哪三类: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
5.桥梁技术状况水平利用哪两项方法相结合进行评定:分层综合评定和单项控制评定。
6.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包括:安全设施、公路机电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
7.交通安全设施的养护内容主要包括:检查、保养维修、更新改造。
8.检验公路绿化的指标是:成活率、保存率、修剪保护状况。
9.公路养护技术管理包括: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养护工程管理、公路检查、档案管理。
10.养护维护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在作业时必须穿着:带有反光标志的橘红色工作装和带有反光标志的橘红色背心。
11.形成翻浆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土质、温度、水。
12.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采料场再生技术主要包括:路面板清除、集料加工、再生集料使用。
公路养护技师考试复习重点 (精品文档)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试卷装订封面第一章公路路线概述一、填空、选择、判断题:1、公路的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2、我国公路网分为:高速、一级、二级公路为公路网的骨干线,三级公路为公路网的基本线,四级公路为公路网的支线。
3、交通量是公路分级和确定公路等级制的主要依据。
4、各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计算行车速度、行车道宽度、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大纵坡。
5、路基宽度由行车道、中间隔离带、路缘带、路肩组成。
6、极限最小曲线半径:随计算行车速度、横向力系数、超高横坡度的大小而定。
7、公路的组成部分:路基、路面、桥梁、涵洞、渡口码头、隧道。
8、高级路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
9、次高级路面有:沥青灌入式、沥青表面处治。
10、单孔跨径小于5米的,多孔跨径小于8米的叫涵洞。
三、名词解释:1、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为25000辆,为连接特殊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2、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为连接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和通往重要的工矿区,可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部分立体交叉的公路。
3、交通量:一定时间内(每小时或每昼夜)通过公路某一横断面的往返车辆数,是公路分级和确定公路等级得知要依据。
4、计算行车速度:在气候和交通量正常时,汽车运行只受公路自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状况、附属设施)影响时,一般驾驶员能保持安全和舒适行驶的最大行车速度。
5、停车视距:从驾驶员发现障碍物、立即采取措施,到汽车沿着行车方向行驶到障碍物前安全停车,所需的最短距离称为停车视距。
第二章路面概述一、填空、选择、判断题:1、行车对路面的作用力:垂直力、水平力、震动力。
2、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有:水的影响、温度的影响、日光的影响。
3、水是影响路面强度与稳定性的自然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
《公路养护与管理》-第2章路基养护

5. 加强不良地质中期边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病)害的 巡查、防治、抢修工作。
路基的日常养护与维修主要结合损坏进行,包括 路肩、边坡、排水系统以及支挡防护工程的维修 与加固。
公路使用性能的衰变一般会通过可见的、不同形 式的损坏表现出来,反过来不同形式的损坏对公 路使用性能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公路损坏 的调查是进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重要内容和制 定养护对策的重要依据 。
路基施工前未建立临时排水系统
填方路段填层超厚、填料粒径超标
⑵原地面处理不彻底,如未清除草根、树根、淤泥等不良土壤, 地基压实度不足等因素,在静、动荷载的作用下,使路基沉 降变形。
⑶不良地质路段未予以处理或处理不当而导致路基沉降变形。
⑷填筑顺序不当。在高填方路堤施工中,填层超厚或未严格按 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工艺施工,路基压实度不足而导致路基沉 降变形;未全断面范围均匀分层填筑,而是先填半幅,后填 另半幅而发生不均匀沉降。
❖ 路基技术状况指数(SCI) SCI损坏扣分值确定采用抽样调查法和专家调查
法。 8
SCI= wi (100 GDiSCI ) i 1
式中 GDiSCI ——第i类路基损坏的总扣分(Global Deduction),最高值为100,按6.2.2的规定计算;
wi ——第i类路基损坏的权重,按6.2.2取值
高填方路堤
高填方路堤
高填方路堤沉降原因
❖ 1.设计方面原因
❖ ⑴由于路线几何线形指标采用得较高,通过不良地质路段 的情况也增多。不良地质地段土基强度低、承载力低,设 计处理不当,土基易于产生压缩沉降或挤压移位,导致高 填方路堤沉降变形。
❖ ⑵路线穿越宽浅游荡性的河床时,路基与桥梁衔接处填土 较高,路基填筑与桥梁修建所涉材料弹性模量相差较大, 如过渡段结构设计不合理将导致不均匀沉降,引起桥头跳 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公路养护与管理的任务公路养护和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贯彻公路养护工作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养护方针①经常保持公路及其设施的完好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障行车安全,舒适,畅通。
②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提高养护工作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
③防治结合,治理公路存在的病害和隐患,以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
④对原有技术标准过低的路段和构造物以及沾线设施进行分期改善和增建(加强技术改造),逐步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
2、简述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1)保持路面整洁,横坡适度,行车舒适;路肩整洁,边坡稳定,排水通畅;构造物完好;沿线设施完善;绿化协调美观,力争构成畅、洁、绿、美的公路交通环境。
2)考核应根据路况实际达到质量要求的程度。
3)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除考核桥梁的完好程度外,应创造条件定期检查其实际承载能力。
3、公路养护发展趋势:1)检测技术现代化;2)评价方法先进化;3)养护决策科学化;4)养护技术现代化;5)养护管理规范化养护工作的工程分类和主要内容:P5~P81)小修保养: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经常进行维护保养和修补其轻微损坏部分的作业,使之经常保持完好状态。
2)中修工程: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一般性损坏部分进行定期的维修加固,以恢复公路原有技术状况的工程。
3)大修工程: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较大损坏部分进行周期性的综合维修,以全面恢复到原技术标准的工程4)改建工程: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因不适应现有交通量和荷载需要而进行全线或逐段提高技术等级指标,显著提高其通行能力的较大工程项目。
第二章1、简述路基养护工作的主要内容:(1)维修,加固路肩,边坡.(2)疏通,改善排水设施.(3)维护,修理各种防护构造物.(4)清除坍方,积雪,处理塌陷,检查险情,防治水毁.(5)观察和预防,处理翻浆,滑坡,泥石流等病害.(6)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局部路基进行加宽、加高、改善急弯,陡坡和视距不良路段,使之逐步达到所要求的技术标准.2、简述路基损坏类型:1)路肩及边沟的不洁;2)路肩损坏;3)边坡坍塌;4)水毁冲沟;5)路基构造物损坏;6)路缘石缺损;7)路基沉降;8)排水系统淤塞3、简述路基翻浆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以及防治措施因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路基土质不良、含水过多,经车辆反复作用,路基会出现弹簧、鼓包、冒泥等现象,称为翻浆。
路基翻浆主要发生在季节性冰冻地区的春融时节,以及盐渍、沼泽、水网等地区。
1)形成过程:书本23~24页2)影响因素:土质、温度、水、路面、行车荷载、人为因素3)防治措施:①做好路基排水、提高路基②铺设隔离层(路基顶面下0.5~0.8m)、透水和不透水两种不同的隔离层③设置路肩盲沟或渗沟④换土⑤改善路面结构层⑥加强翻浆路段的养护4、试述滑坡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滑坡的措施路基山坡土体或岩体,由于长期受地面水、地下水活动的影响,使其结构破坏,逐渐失去支撑力,在自重作用下,整体地沿着一定软弱面(或带)向下滑动,这种现象称之为滑坡。
1)产生原因:①地质因素(包括具有蓄水构造、聚水条件、软弱面(或带)以及向路基倾斜的岩层山坡等地质条件。
)②水文影响(水是促进滑坡的重要条件):雨水渗入;地下水;排水设施布设不合理;溪河水位涨落;灌溉渠道或水田2)防治措施:应以排水疏导为主,再配合抗滑支撑或上部减重、维持边坡平衡。
①地面排水②地下排水(撑渗沟、边坡渗沟、截水渗沟)③减重(就是在滑坡体后缘挖除一定数量滑坡体面使滑坡稳定下来)④支撑工程(抗滑挡土墙、抗滑桩、抗滑垛)5、路基排水设施的日常养护应注意哪些问题?P20 。
6、陡坡路段路肩的防排水治理有哪些措施?(1)设置截水明槽(2)用粒料加固土路肩或有计划地铺筑硬路肩.(3)在陡坡路段的路肩和边坡上全范围人工植草,以防冲刷.7、挡土墙损坏有哪些加固方法?挡土墙发生倾斜、鼓肚、滑动或下沉时,可用的加固措施:(1)锚固法;(2)套墙加固法;(3)增建支撑墙加固法;(4)原挡土墙损坏严重拆除重建翻浆:因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路基土质不良、含水过多,经车辆反复作用,路基会出现弹簧、鼓包、冒泥等现象,称为翻浆。
(受土质、温度、水、路面、行车荷载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分类:地下水类;地面水类;土体水类;气态水类;混合水类。
滑坡:路基山坡土体或岩体,由于长期受地面水、地下水活动的影响,使其结构破坏,逐渐失去支撑力,在自重作用下,整体地沿着一定软弱面(或带)向下滑动,这种现象称之为滑坡。
分类:①岩石顺层滑坡;②花岗岩残积层滑坡;③砂页岩残坡积层滑坡。
崩塌:是岩体突然而猛烈地从陡峻的斜坡上崩离翻滚跳跃而下的现象。
分类:照规模分①碎落;②落石;③山崩按形成机理可划分为三类:①滑移式崩塌;②倾倒式崩塌;③错断式崩塌崩塌与滑坡的区别:崩塌发生急促,破坏体散开,并有倾倒,翻滚现象。
滑坡体一般总是沿着固定滑动面(或带)全体的,缓慢地向下滑动。
第三章1、简述沥青路面日常养护工作的内容:日常巡视与检查、小修保养、中修、大修、改建、专项维修工程2、沥青路面的常见损坏有哪些?1)裂缝类:龟裂、纵裂、横裂等2)变形类:车辙、沉陷、拥抱等3)松散类:麻面、脱皮、坑槽等4)其他类:泛油、磨光、修补损坏等3、简述沥青路面裂缝的类型、成因及维修方法1)类型:按成因分: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温缩裂缝、反射裂缝、疲劳裂缝)按其形式分:纵向裂缝、横向裂缝、龟裂与网裂2)成因:纵向裂缝:填土压实不够;冻胀作用时的冻胀量不同;沥青混合料施工接缝处理不当或碾压不够紧密;在轮迹带边缘存在着与车辙同时发生的纵向裂缝横缝:温缩裂缝和反射裂缝居多网裂、龟裂:路面结构强度不均匀,局部范围的路基路面整体强度不足或基层失稳以及沥青面层老化3)维修方法:(1)灌封处理可采用热融沥青,沥青砂,沥青石屑;(2)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加辅沥青混合料上封层,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单层沥青表处.4、什么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1)是指那些带有保护路面、防止病害的进一步扩展,和以减缓路面使用性能的恶化速率以及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为目的的养护作业。
5、简述沥青路面预防性防护发热适用条件:用于路面没有发生损坏或者只有轻微缺陷与病害迹象的路面,没有补强功能6、简述沥青路面再生的定义及分类:1)定义: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对旧沥青路面或者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进行处理,并掺和一定比例的新集料、新沥青、再生剂(必要时)等形成路面结构层的技术。
2)分类:根据再生混合料拌制和施工温度的不同,分成热再生和冷再生;根据施工场合和工艺的不同分成厂拌再生和就地再生。
7、我国高速公路以及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对策有哪些?1)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若其路面状况指数(PCI)评价为优、良,以日常养护为主,并对局部破损进行小修;若为为中及中以下,应采取中修罩面措施。
2)在不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应采取大修补强措施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3)行驶质量指数(RQl)评价为优、良时,以日常养护为主;若为中及中以下,则采取罩面等措施改善路面的平整度。
4)抗滑力不足时,应采取加铺罩面层等措施来提高路表面的抗滑能力。
5)因路面不适应现有交通量或载重的需要,应通过提高现有路面的等级,或通过加宽等改建措施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
6)大、中修及改建工程的结构类型和厚度,可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当地经济条件和已有经验,通过设计确定。
7)因自然灾害致使路面遭受严重的损坏,可申请专款根据路况评价的结果进行维修。
8、简述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成因、特点及维修方法:1)成因:路面在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下,由于路面的磨损、路基和基层的进一步压实、沉陷,特别在高温季节,路面沿行车轮迹产生纵向带状凹槽,在车道横断面方向上出现w形或u形的车辙;另一方面基层强度不足,水稳性不良,使基层局部下沉而造成车辙。
(初始阶段的压密过程,沥青混合料的侧向流动,集料的重新分布及集料骨架的破坏。
)2)特点:直接危害路面的质量,降低了路面的使用寿命,缩短维修周期。
车辙处积水下渗,对路面基层、路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3)维修方法:(材料、配合比设计;精心施工;结构设计;交通与环境。
)(1)因车辆行驶磨耗或推移产生的车辙,可用铣刨机或风镐将车辙表面铣除一定深度,清理干净后喷洒0.3~0.5kg /m2粘层沥青,然后用与原路面相同的混合料铺筑,碾压密实,周围接茬紧密平整。
(2)因不稳定的夹层引起的车辙,应将面层清除,清扫干净,重铺面层。
(3)对于基层局部下沉引起的车辙,应先处治基层,按路面沉陷的方法进行维修。
路面损坏:结结构性损坏:包括路面结构整体或其中某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破坏,使用路面达到不能支承预定的车轮荷载。
功能性损坏:它有可能并不伴随结构性损坏而发生,但由于平整性和抗滑能力等下降,使其不再具有预定的功能、从而影响行车质量。
车辙:1)磨耗性车辙:由于重载渠化交通对路面的磨耗作用形成的车辙。
2)结构性车辙:路面结构在交通荷载作用下产生整体永久变形。
3)流动性车辙:炎热季节仅在沥青混凝土层内产生的侧向流动变形。
4)压实性车辙:由于路面施工缺陷造成沥青层压实度不足,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进一步压密产生的车辙。
罩面:是在原有路面上加铺一层沥青混合料面层,以周期性的恢复其被磨耗的厚度,并解决面层一般破损,改善面层抗滑能力和平整度的一种措施。
第四章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有哪些?损坏类型:分为1)断裂类:纵、横、斜向裂缝2)竖向位移类:唧泥、错台、拱起3)接缝类:纵缝和横缝的损坏4)表层类:坑洞、层状剥落和修补损坏2、我国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养护对策是什么?(1)路面破损状况等级为优和良,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为中及中以上时,可采用日常养护和局部或个别板块修补措施。
(2)路面破损状况等级为中及中以下,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为次及次以下时,应采取全路段修复或改善措施.(3)路面行驶质量等级为中及中以下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行驶质量等级为次及次以下时,应采取罩面或加铺层等措施改善路面的平整度.(4)路面抗滑能力等级为中及中以下,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抗滑能力等级为次及次以下时,应采取刻槽,罩面等措施提高路表面的抗滑能力.(5)路面结构承载能力不满足现有交通的要求时,提高其承载能力。
3、简述碎石化技术的适用条件:1)功能性罩面上出现大量反射裂缝2)大量错台、翻浆和角隅破坏3)超过25%的板开裂,超过20%的路面已经修补或需要修补,超过10%的路面需要开挖补休4)出现严重冻胀开裂或碱集料反应5)在进行碎石化前要与其他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唧泥:是指车辆通过时基层细料和水一起从板接缝处挤出,逐渐使基础失去支撑能力,在荷载的重复作用下,最终将产生板断裂的现象。
板边、板角修补:与板的接缝两边相交的裂缝,原因:由于板角处连续荷载作用,基础支撑强度不足和翘曲应力等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