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材料的凝固与结晶(r)

合集下载

金属材料第三章结晶

金属材料第三章结晶

第三章金属的结晶金属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由于固态金属是晶体,故又把凝固称为结晶。

§3.1 结晶的过程和条件一、液态金属的结构特点金属键:导电性,正电阻温度系数近程有序:近程规则排列的原子集团结构起伏:近程规则排列的原子集团是不稳定的,处于时聚时散,时起时伏,此起彼伏,不断变化和运动之中,称为结构起伏。

结晶的结构条件:当近程规则排列的原子集团达到一定的尺寸时,可能成为结晶核心称为晶核, 即由液态金属的结构起伏提供了结晶核心。

结构起伏是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

二、结晶过程形核:液相中出现结晶核心即晶核;晶核长大:晶核形成后不断长大,同时新晶核不断形成并长大;不断形核、不断长大;晶体形成:各晶核相互碰撞,形成取向各异、大小不等的等轴晶粒组成的多晶体形核与长大是晶体形成的一般规律。

单晶体与多晶体三、结晶的过冷现象用热分析法获得液态金属在缓慢冷却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即冷却曲线。

由冷却曲线可知,结晶时有过冷现象:实际结晶温度Tn低于理论结晶温度Tm的现象称为过冷。

液态金属过冷是结晶的必要条件。

过冷度:△T=Tm-Tn, 其大小除与金属的性质和纯度有关外,主要决定于冷却速度,一般冷却速度愈大,实际结晶温度愈低,过冷度愈大。

四、结晶的热力学条件热力学:研究热现象中物态转变和能量转换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平衡状态的物理、化学过程。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等温等压下,自发过程自动进行的方向是体系自由焓降低的方向,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自由焓具有最低值为止,称为最小自由焓原理。

利用最小自由焓原理分析结晶过程。

两相自由焓差是相变的驱动力。

金属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固相自由焓必须低于液相自由焓。

热力学条件与过冷条件的一致性。

§3.2 形核的规律形核方式:均匀形核(自发形核)与非均匀形核(非自发形核)。

一、均匀形核均匀形核:当液态金属很纯净时,在相当大的过冷度下,固态晶核依靠液相内部的结构起伏直接从液相中自发形成。

3 第三章 金属的结晶、变形与再结晶——【工程材料学】

3 第三章 金属的结晶、变形与再结晶——【工程材料学】

(1) 形核
形核方式有两种:均匀形核和非均匀形核。
均匀形核即晶核在液态金属中均匀的形成;非均匀形核 即晶核在液态金属中非均匀的形成。
实际生产中,金属中存在杂质并且凝固过程在容器或铸 型中进行,这样,形核将优先在某些固态杂质表面及容器 或铸型内壁进行,这就是非均匀形核。
非均匀形核所需过冷度显著小于均匀形核,实际金属的 凝固形核基本上都属于非均匀形核。
颗粒钉扎作用的电镜照片
3.2.2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一、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与结构的影响
1. 显微组织的变化 滑移带 孪晶带 晶粒形状
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晶 粒形状发生变化,沿变形方向被拉长或压扁。当拉伸变形量 很大时,只能观察到纤维状的条纹(晶粒变成细条状),称 之为纤维组织。
Hall-Pitch关系:σs =σ0 + Kyd-1/2
三、 合金的塑性变形 根据组织,合金可分为单相固溶体和多相混合物两种。合
金元素的存在,使合金的变形与纯金属显著不同。
奥氏体
珠光体
1. 单相固溶体的塑性变形 单相固溶体合金组织与纯金属相同,其塑性变形过程也与
多晶体纯金属相似。但随溶质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 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称固溶强化。
3.1 金属的结晶及铸件晶粒大小控制
凝固
金属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结晶
结晶是指从原子不规则排列的液 态转变为原子规则排列的晶体状 态的过程。
3.1.1 冷却曲线及结晶一般过程
一、 冷却曲线
温 度
理论冷却曲线
结晶平台(是由结晶潜热导致)
Tm
Tn
△T 过冷度
实际冷却曲线
时间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搭配: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教材)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搭配: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教材)

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材料科学概论1.氧化铝既牢固又坚硬且耐磨,但为什么不能用来制造榔头?答:氧化铝脆性较高,且抗震性不佳。

2.将下列材料按金属、陶瓷、聚合物和复合材料进行分类:黄铜、环氧树脂、混泥土、镁合金、玻璃钢、沥青、碳化硅、铅锡焊料、橡胶、纸杯答:金属:黄铜、镁合金、铅锡焊料;陶瓷:碳化硅;聚合物:环氧树脂、沥青、橡胶、纸杯;复合材料:混泥土、玻璃钢3.下列用品选材时,哪些性能特别重要?答:汽车曲柄:强度,耐冲击韧度,耐磨性,抗疲劳强度;电灯泡灯丝:熔点高,耐高温,电阻大;剪刀:硬度和高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冲击韧性;汽车挡风玻璃:透光性,硬度;电视机荧光屏:光学特性,足够的发光亮度。

第二章材料结构的基础知识1.下列电子排列方式中,哪一个是惰性元素、卤族元素、碱族、碱土族元素及过渡金属? (1)1s22s22p6 3s2 3p6 3d7 4s2(2)1s22s22p63s2 3p6(3)1s22s22p5(4)1s22s2 2p63s2(5)1s2 2s2 2p63s2 3p63d2 4s2(6)1s22s22p63s23p6 4s1答:惰性元素:(2);卤族元素:(3);碱族:(6);碱土族:(4);过渡金属:(1),(5)2.稀土族元素电子排列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处于周期表的同一空格内?答:稀土族元素的电子在填满6s态后,先依次填入远离外壳层的4f、5d层,在此过程中,由于电子层最外层和次外层的电子分布没有变化,这些元素具有几乎相同的化学性质,故处于周期表的同一空格内.3.描述氢键的本质,什么情况下容易形成氢键?答:氢键本质上与范德华键一样,是靠分子间的偶极吸引力结合在一起.它是氢原子同时与两个电负性很强、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结合所形成的物理键。

当氢原子与一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或原子团)X结合成分子时,氢原子的一个电子转移至该原子壳层上;分子的氢变成一个裸露的质子,对另外一个电负性较大的原子Y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与Y之间形成氢键。

机械工程材料金属的结晶与显微组织

机械工程材料金属的结晶与显微组织

铜锡合金相图
3.2.1 匀晶相图
一、相图的建立
1)配制一系列成分的合金: 100%Cu;
温度
20%Ni+80%Cu
40%Ni+60%Cu
60%Ni+40%Cu,
80%Ni+20%Cu,
100%Ni
时间
2)测出上述合金的冷却曲线;
一、相图的建立
2)根据各冷却曲线上的转折点确定合金临界点; 3)将这些临界点标在相图坐标系中相应位置上,最后把 意义相同的各点联结起来。
可能产生离异共晶示意图
Al一4%Cu合金快冷组织
3.2 二元合金相图与合金组织
3.2.3 包晶相图与合金组织
包晶相图——两组元在液态无限互溶,在 固态下有限互溶,并有包晶反应。例如: Pt-Ag,Sn-Sb,Cu-Sn,Cu-Zn等。
3.2.3 包晶相图与合金组织
一、相图分析
点分析:A、B分别为Pt和Ag的熔点;D为包晶点; P为相最大溶解度点;C为发生包晶反应时的液相 成分点;E、F分别为和室温下的溶解度。 线分析:ACB为液相线;APDB为固相线;PE、DF 是和的溶解度曲线;PDC为三相共存水平线 区 分 析 : 三 个 单 相 区 L、 和 ; 三 个 两 相 区 L+、 L+、+
前言
凝固
结晶
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物质从原子不规则排列的液态转变 为规则排列的晶体状态的过程。结 晶在固定的温度下进行。
前言
凝固
结晶
金属的平衡结晶温度或理论结晶温 度称为熔点。
第3章金属结晶与显微组织
3.1 纯金属的结晶与组织 3.2 二元合金相图与合金组织 3.3 铁碳合金相图 3.4 铸造组织与缺陷

金属热处理1-3章

金属热处理1-3章

一.名词解释弹性模量、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冲击韧性、布氏硬度、洛氏硬度、韧脆转变、韧催转变温度、疲劳、断裂韧性二、填空题1.材料常用的塑性指标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其中_________表示塑性更接近硬度。

2.检验淬火钢成品件的硬度一般用________硬度,而布氏硬度适用于测定_______的硬度。

3.零件表面加工质量对其________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4.材料性能是指________性_________性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

5.表征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能力的性能指标是_________,其单位是___________。

三、选择题1.在设计拖拉机缸盖螺钉时应选用的强度指标是()A.σb B、σs C、σ0.2 D、σp2.有一碳钢支架刚性不足,解决办法是()A、通过热处理强化B、选用合金钢C、增加横截面积D、在冷加工状态下使用3.材料的使用温度()A、应在其韧脆转变温度以上B、应在其韧脆转变温度以下C、应与其韧脆转变温度相等D、与其韧脆转变温度无关4.汽车后半轴热处理后冷校直,造成力学性能指标下降,主要是()A、σbB、δC、σ-1D、HB5.在有关工件的图纸上,出现了以下几种硬度技术条件的标注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500HBSB、HV800C、12~15HRCD、229HB四、判断题1、所有金属材料都有明显的屈服现象。

()2、同种材料不同尺寸试样所测得的伸长率相同。

()3、σ0.2是机械零件的设计依据,如果使用σb代替,则应选择较大的安全系数。

()五、计算题1.一根直径为2.5mm、长为3m的钢丝,受4900N拉伸载荷作用后的变形量是多少?(钢丝的变形为弹性变形,其弹性模量为205000MN/m2)[提示:参考第一部分第一章的例题1]六、简答题1.如何提高金属材料的刚度和疲劳寿命?2.韧脆转变在工程上有何意义?一、名词解释金属键、晶体、非晶体、晶格晶胞、致密度、配位数、空位、间隙原子、位错、晶粒、晶界、合金、相、固溶体、置换固溶体、金属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间隙相、玻璃相、大分子链、单体、链节、大分子链的柔顺性、扩散二、填空题1.工程材料的结合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种。

凝固过程

凝固过程

7


第二节 材料结晶的基本条件
章 1 热力学条件
(2)热力学条件

△Gv=-Lm△T/Tm
二 a △T>0, △Gv<0-过冷是结晶的必要

条件(之一)。
结 b △T越大, △Gv越小-过冷度越大,

越有利于结晶。
条 c △Gv的绝对值为凝固过程的驱动力。

8


第二节 材料结晶的基本条件
章 2 结构条件
(1)液态结构模型

微晶无序模型

拓扑无序模型
节 (2)结构起伏(相起伏):液态材料中出现的短程有序原子集团

的时隐时现现象。是结晶的必要条件(之二)。







结构起伏大小
9


第三节 晶核的形成

均匀形核:新相晶核在遍及母相的整个体积内无轨则均匀形成。
第 非均匀形核:新相晶核依附于其它物质择优形成。

条 件
2h
16


第四节 晶核的长大
章 1 晶核长大的条件
(1)动态过冷

动态过冷度:晶核长大所需的界面过冷度。

(是材料凝固的必要条件)

(2)足够的温度

(3)合适的晶核表面结构



17


第四节 晶核的长大
章 2 液固界面微结构与晶体长大机制
粗糙界面(微观粗糙、宏观平整-金属或合金材料的界面):

节 1 均匀形核

(1)晶胚形成时的能量变化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库第章凝固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库第章凝固

第三章纯金属的凝固(一) 填空题1.金属结晶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是和2 在金属学中,通常把金属从液态向固态的转变称为,通常把金属从一种结构的固态向另一种结构的固态的转变称为。

3.当对金属液体进行变质处理时,变质剂的作用是4.铸锭和铸件的区别是。

5.液态金属结晶时,获得细晶粒组织的主要方法是6.金属冷却时的结晶过程是一个热过程。

7.液态金属的结构特点为。

8.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则金属模浇注的铸件晶粒比砂模浇注的,高温浇注的铸件晶粒比低温浇注的,采用振动浇注的铸件晶粒比不采用振动的,薄铸件的晶粒比厚铸件。

9.过冷度是。

一般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则晶粒越。

(二) 判断题1 凡是由液态金属冷却结晶的过程都可分为两个阶段。

即先形核,形核停止以后,便发生长大,使晶粒充满整个容积。

2.凡是由液体凝固成固体的过程都是结晶过程。

3.近代研究表明:液态金属的结构与固态金属比较接近,而与气态相差较远。

( )4.金属由液态转变成固态的过程,是由近程有序排列向远程有序排列转变的过程。

( )5.当纯金属结晶时,形核率随过冷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 ) 6.在结晶过程中,当晶核成长时,晶核的长大速度随过冷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过冷度很大时,晶核的长大速度则很快减小。

( )7.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愈大,则其结晶后的晶粒愈细。

( )8.所有相变的基本过程都是形核和核长大的过程。

( )9.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金属模浇注的铸件晶粒比砂模浇注的铸件晶粒更细( )10.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高温浇注的铸件晶粒比低温浇注的铸件晶粒更细。

( )11.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铸成薄件的晶粒比铸成厚件的晶粒更细。

( )12. 金属的理论结晶温度总是高于实际结晶温度。

( )13.在实际生产条件下,金属凝固时的过冷度都很小(<20℃),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非均匀形核的结果。

( )14.过冷是结晶的必要条件,无论过冷度大小,均能保证结晶过程得以进行。

( )15.在实际生产中,评定晶粒度方法是在放大100倍条件下,与标准晶粒度级别图作比较,级数越高,晶粒越细。

材料的凝固与结晶

材料的凝固与结晶












3.影响晶核的形核率和 晶体长大率的因素
❖过冷度的影响
❖未熔杂质的影响
4、晶粒大小的概念
晶粒的尺寸指统计描述晶粒的大小,各晶粒的大 小和形状并不全相同,这就是统计的含义,有多种来 计量,例如单位体积内的晶粒个数。在生产中用晶粒 度,测定方法是在放大100倍下观察和标准的进行对比 评级,1—8级(有更高的),级别高的晶粒细。级别的 定义为在放大100下,每平方英寸内1个晶粒时为一级, 数量增加 倍提高一级。用于计算的定量描述还用平 均截线长来表示。
G / T =- S
F
液相
ΔG
固相
ΔT
Tn To TL
T
2.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
近程有序结构
远程有序结构
结晶
结构起伏
(四).结晶的一般规律
形核 长大
(四).结晶的一般规律:形核、长大。
1.晶核的形成
在一定的过冷度下,当G体≥G表时,晶核就
形成。 晶核形成的形式:
*自发形核 △T = 200℃(纯净液体、均匀形核) *非自发形核 △T = 20℃(依附未熔质点形核)
三 金ph )转变 反应式:
δ - Fe 1394 °C γ - Fe 912 °Cα - Fe
bcc
fcc
bcc
纯铁的冷却曲线
1600
温 度
1500 1400
130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1534℃
1394℃ δ - Fe γ - Fe
一般不符合化合价规律, 其晶体结构由电子浓度(价电子 总数与原子总数之比)决定,如下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素体的晶体结构
一)固溶体的主要类型及形成条件
1.置换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 ( substitution solid solution ) * 形成特征: 形成特征:
R溶剂

R溶质
例如: 例如: Au - Cu
置换固溶体结构示意图
置换固溶体的分类
无限固溶体 有限固溶体 无序固溶体 有序固溶体
有序固溶体结构示意图
是元素,也可以是化合物。 是元素,也可以是化合物。
组成合金的基本物质, 组成合金的基本物质,可以
相 ( phase )
合金中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相同, 合金中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相同,且以界 成部分。 面相互分开的组 成部分。
显微组织 ( microscopic structure )
二 合金在固态下的相结构及性能
(五).细化晶粒的途径
提高冷却速度
V冷
△T
N
晶粒细小
变质处理 机械振动、超声波振动、电磁搅拌等。 机械振动、超声波振动、电磁搅拌等。
晶粒度即晶粒大小,一般情况下,晶粒愈小,则金属的强度、塑性、 韧性愈好,因此工程上细化晶粒是提高金属机械性能的最重要的途 径之一
凝固体的结构
晶粒细小,取向随机, 表层等轴细晶区 晶粒细小,取向随机,尺 寸等轴,因为浇铸时锭模温度低, 寸等轴,因为浇铸时锭模温度低,大的 过冷度加上模壁和涂料帮助形核, 过冷度加上模壁和涂料帮助形核,大的 形核率使与锭模接触的表层得到等轴细 晶区。 晶区。 随模具温度的升高, 柱状晶区 随模具温度的升高,只能随 锭模的散热而降低温度,形核困难, 锭模的散热而降低温度,形核困难,只 有表层晶粒向内生长,不同晶向的生长 有表层晶粒向内生长, 速度不一样, 速度不一样,那些较生长有利的部分晶 粒同时向内长大,掩盖了大量的晶粒, 粒同时向内长大,掩盖了大量的晶粒, 形成了较粗且方向基本相同的长形晶粒 区。 凝固的进行后期, 中心等轴晶区 凝固的进行后期,四周 散热和液体的对流, 散热和液体的对流,中心的温度达到均 降到凝固店以下后, 匀,降到凝固店以下后,表层晶粒的沉 生长中碎断晶枝的冲入可作为核心, 降、生长中碎断晶枝的冲入可作为核心, 且可向四周均匀生长,形成等轴晶。 且可向四周均匀生长,形成等轴晶。晶 核数量的有限, 核数量的有限,该区间的晶粒通常较粗 大
1)过冷度的影响 过冷度的影响
在一般工业条件下,急冷, △T增大,N、G值增大,晶粒 (crystal grain)越细,性能越好;缓冷,N、G值 减小,晶粒越 粗,性能越差。
1)过冷度的影响 过冷度的影响
2)未熔杂质的影响 未熔杂质的影响 *自发形核 △T = 200℃ ℃
*非自发形核 △T = 20℃
*自发形核 △T = 200℃(纯净液体、均匀形核 ℃ 纯净液体、均匀形核) *非自发形核 △T = 20℃(依附未熔质点形核) ℃ 依附未熔质点形核)
液态金属中总是存在不稳定的规则排列的微小原子 集团,称为相起伏。过冷液相中的相起伏称为晶胚。 集团,称为相起伏。过冷液相中的相起伏称为晶胚。 过冷度足够大时,一些晶胚转为稳定的晶核, 过冷度足够大时,一些晶胚转为稳定的晶核,不再融 化,结晶开始。 结晶开始。 过冷度越大,晶核就越多,形核率越大,形核越快。 过冷度越大,晶核就越多,形核率越大,形核越快。
固态结构 态结构
原子间的平均距离比液体中略小; 密排六方晶体的原子配位数比液体大 原子排列为长程有序,短程有序 并且长程有序原子集团基本固定不变
结晶的过程 液体中形成核心 核心长大
(二).结晶的过冷现象 二 结晶的过冷现象
1.纯金属结晶时的冷却曲线 纯金属结晶时的冷却曲线
温 度
冷却曲线 结晶 ( 结晶 冷却曲线 )
2.晶核的长大方式 树枝状 晶核的长大方式—树枝状 晶核的长大方式
2.晶核的长大方式 树枝状 晶核的长大方式—树枝状 晶核的长大方式
金 属 的 树 枝 晶 金 属 的 树 枝 晶 冰 的 树 枝 晶
金 属 的 树 枝 晶
3.影响晶核的形核率和 影响晶核的形核率和 晶体长大率的因素 过冷度的影响 过冷度的影响 未熔杂质的影响 未熔杂质的影响
晶格畸变 ( distortion of lattice )
溶质原子对晶格畸变影响示意图
预习: 预习:第二节 合金的相结构
二、合金在固态下的相结构及性能
固溶体 (solid solution )合金中各组元在固态互相溶解
形成的晶格与某组元相同的新相。该组元称溶剂,其它称溶质。 形成的晶格与某组元相同的新相。该组元称溶剂,其它称溶质。
To Tn

2. 过冷现象与过冷度
过冷现象 ( supercooling ) 过冷度 ( degree of supercooling )
∆T = T0 – Tn 过冷是结晶的必要条件。 过冷是结晶的必要条件。
(三). 结晶的能量条件及结构条件 三
1.金属结晶的能量条件: 金属结晶的能量条件: 金属结晶的能量条件 G=U–ST G– 物体的自由能 U – 物体的内能 S – 熵 T – 温度 K
4、晶粒大小的概念
晶粒的尺寸指统计描述晶粒的大小,各晶粒的大 晶粒的尺寸指统计描述晶粒的大小, 小和形状并不全相同,这就是统计的含义, 小和形状并不全相同,这就是统计的含义,有多种来 计量,例如单位体积内的晶粒个数。 计量,例如单位体积内的晶粒个数。在生产中用晶粒 测定方法是在放大100 100倍下观察和标准的进行对比 度,测定方法是在放大100倍下观察和标准的进行对比 评级, 8 有更高的) 级别高的晶粒细。 评级,1—8级(有更高的),级别高的晶粒细。级别的 定义为在放大100下,每平方英寸内1个晶粒时为一级, 定义为在放大100下 每平方英寸内1个晶粒时为一级, 100 倍提高一级。 数量增加 倍提高一级。用于计算的定量描述还用平 均截线长来表示。 均截线长来表示。
工程材料学
第三章 材料的凝固与相图
纯金属的结晶 合金的相结构 合金的结晶与相图
第一节 纯金属的结晶 ( Crystal of Simple Metal )
凝固与结晶的概念 结晶的现象与规律 同素异晶( 同素异晶(构)转变
一、 凝固与结晶的概念
1.凝固 ( coagulation ) 凝固
物质由液态转变成固态的过程。 物质由液态转变成固态的过程。
δ - Fe γ - Fe
912℃ ℃
α - Fe
第二节 合金的相结构
( Phase Structure of Alloy )
基本概念 合金在固态下的相结构及性能
一 基本概念
一种金属元素与若干种其它 alloy )
组元 ( 元 ) ( element )
机械混合物 ( mechanical impurity )
(一).固溶体 ( solid solution )
固溶体的结构特点 溶剂A 溶质B 溶剂 + 溶质 = C bcc fcc bcc 例如: 例如 α – Fe + C = F ( 铁素体 ) 体心 六方 体心

浓度: 中的量。 浓度: 溶质原子溶入固溶体 中的量。 溶解度:一定温度下的最大浓度,也称固溶度。 ● 溶解度:一定温度下的最大浓度,也称固溶度。
类型:置换固溶体, 类型: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 性能:固溶强化 性能: 晶格畸变
金属化合物 ( metallic compound )
合金中各组元在固态互相溶解形成的一种晶格类型和性能完全 不同于原来任一组元相同的新固相称为金属化合物。 不同于原来任一组元相同的新固相称为金属化合物。
机械混合物 ( mechanical impurity )
3 凝固状态的影响因素
物质的本质: 1. 物质的本质:原子以那种方式结合使系统吉布斯自 由能更低。 由能更低。温度高时原子活动能力强排列紊乱能量 低,而低温下按特定方式排列结合能高可降低其总 能量。这是热力学的基本原则。 能量。这是热力学的基本原则。 熔融液体的粘度: 2. 熔融液体的粘度:粘度表征流体中发生相对运动的 阻力,随温度降低,粘度不断增加, 阻力,随温度降低,粘度不断增加,在到达结晶转 变温度前, 变温度前,粘度增加到能阻止在重力作用物质发生 流动时,即可以保持固定的形状, 流动时,即可以保持固定的形状,这时物质已经凝 不能发生结晶。例如玻璃、高分子材料。 固,不能发生结晶。例如玻璃、高分子材料。 熔融液体的冷却速度:冷却速度快, 3. 熔融液体的冷却速度:冷却速度快,到达结晶温度 原子来不及重新排列就降到更低温度, 原子来不及重新排列就降到更低温度,最终到室温 时难以重组合成晶体,可以将无规则排列固定下来。 时难以重组合成晶体,可以将无规则排列固定下来。 金属材料需要达到10 ℃/s才能获得非晶态 才能获得非晶态。 金属材料需要达到106℃/s才能获得非晶态。
凝结-蒸发 凝固-熔化 凝华-升华
2.结晶 ( crystal ) 结晶 晶体物质由液态转变成固态的过程。 *晶体物质由液态转变成固态的过程。 *物质中的原子由近程有序排列向远 物质中的原子由近程有序排列向 近程有序排列
的过程。 程有序排列的过程 程有序排列的过程。 意义:材料中使用较广泛的有金属材料, 意义:材料中使用较广泛的有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绝大多 数用冶炼来方法生产出来,即首先得到的是液态, 数用冶炼来方法生产出来,即首先得到的是液态,经过冷 却后才得到固态, 却后才得到固态,固态下材料的组织结构与从液态转变为 固态的过程有关,从而也影响材料的性能。 固态的过程有关,从而也影响材料的性能。
三 金属的同素异晶转变
纯铁的同素异晶 纯铁的同素异晶( allomorph )转变 同素异晶 转变 反应式: 反应式
δ - Fe
bcc
1394 °C
γ - Fe
fcc
912 °C
α - Fe
bcc
纯铁的冷却曲线
温 度 1600 1500 1400 130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1534℃ ℃ 139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