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013)
合集下载
2013年人教物理必修1课件:第3章第一节

变式训练1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
B.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
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C.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一
定相同 D.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是有先后的
解析:选AB.从力的基本概念出发作出判断.根 据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可知选项A正确.根据力
-1所示,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
图3-1-1 【思路点拨】 画力的图示按下列步骤:
选标度―→画线段―→加箭头.
【精讲精析】 画力的图示的方法,首先要选定一 个合适的标度. (1)选取标度.选取5 mm长的线段表示5 N的力, 如图3-1-2所示. (2)从力的作用点O沿竖直方向画一线段,线段的长 度为标度的4倍,即取20 mm长,并在线段上加上 刻度. (3)在线段端点处加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如图所 示. 【答案】 见精讲精析 图3-1-2
重力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_____的作用, 从效果上看,可认为各个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 中于一点,即为物体的______. 重心
(1)重心的位置:
①与物体的_______有关; 形状
②与物体内_______的分布有关. 质量
(2)重心位置的确定方法:悬挂法.形状规则、质
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方法总结】
画力的图示应按上述3个步骤进行,
同时应注意选定标度的科学性、作图的正确性及 规范性.注意:①不能用不同标度画同一物体所
受的不同的力.②选标度应根据力的大小合理设
计.一般情况下,线段应分为2~5段,不宜过多, 过多使图不清晰;也不可过少,不能少于2段.③ 对于规则物体,力的作用点一般画在受力物体的 几何中心处.
变式训练2
2013年高中物理 第3章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课堂互动讲练
数据处理
例 下表是某同学为探索弹簧的弹力和伸长
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 弹力F/N 0.5 1.0 1.5 2.0 2.5
伸长x/cm 2.30 5.08 6.89 9.80 12.40
(1)请你在图3-6-4中的坐标纸上作出F-x图 线.
图3-6-4 (2)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式. (3)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量的物理意义.
图3-6-3ຫໍສະໝຸດ 二、误差分析 1.由于弹簧原长及伸长量的测量都不便于操 作,故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 2.由于弹簧自身的重力的影响造成误差. 3.当未放重物时,弹簧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 已经有一个伸长量,这样在作图线时,图线与 x轴有一截距. 三、注意事项 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 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核心要点突破
一、数据处理 1.以弹力 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 标,以弹簧的伸长量 x 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 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 F 随弹簧伸长量 x 变 化的图线,如图 3-6-3 所示. 2.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和弹簧伸 长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函数表达式中常数即为 弹簧的劲度系数, 这个常数也可据 F-x 图线的 ΔF 斜率求解,k= . Δx
【方法总结】
要根据所给坐标纸合理选取x、
F两轴标度,使得所得图线尽量分布在坐标纸
较大的空间位置,以便减小误差,这是作图象
的最基本要求.据所给实验数据描点,然后作
出平滑曲线(或直线),注意所画的线不一定过
所有点,原则是应尽量使各点较均匀地分布在
曲线(或直线)的两侧.
图3-6-1
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的钩码拉力下的 伸长量x,建立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 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 系中描下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 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 线,就可探究弹力大小和伸长量间的关系.
2013年高中物理 第3章 第5节 力的分解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实例
分 析 地面上物体受斜向上的拉力F, 拉力F一方面使物体沿水平地面 前进,另一方面向上提物体, 因此拉力F可分解为水平向前的 力F1和竖直向上的力F2 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 物体具有沿斜面下滑趋势的分 力F1;二是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 力F2.F1=mgsinα,F2= mgcosα
AB 5 FAB= G= ×120 N=200 N. AC 3 答案:160 N 200 N
正交分解法的应用
例2 如图3-5-8所示,重力为500 N的人通过
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牵引重力为200 N的物体,当 绳与水平面成60°角时,物体静止.不计滑轮与 绳的摩擦,求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 小.
3.步骤 (1)建立坐标系:以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 直角坐标系x轴和y轴的选择应使尽量多的力在坐 标轴上.
图3-5-1 (2)正交分解各力:将每一个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 解到x轴和y轴上,并在图上注明,用符号Fx和Fy 表示,如图3-5-1所示.
(3)在图上标出力与 x 轴或力与 y 轴的夹角,然 后列出 Fx、Fy 的数学表达式,与两轴重合的力 不需要分解. (4)分别求出 x 轴、y 轴上各力的分力的合力, 即: Fx =F1x+F2x +„ Fy=F1y+F2y+„ 2 2 (5)求共点力的合力:合力大小 F= Fx +Fy , Fy 合力的方向与 x 轴的夹角为 α,则 tanα= , Fx Fy 即 α=arctan . Fx
力的动态分析
例3 如图3-5-11所示,半圆形支架BAD,
两细绳OA和OB结于圆心O,下悬重为G的物体, 使OA绳固定不动,将OB绳的B端沿半圆支架从 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位置C的过程中,分析 OA绳和OB绳所受的力大小如何变化?
2013年化学必修1课件:第3章第一节

B.白磷和红磷
D.氧气和臭氧
解析:选C。同素异形体指由同种元素组成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时 不包括该气体 B.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 C.在蔬菜大棚中,适量增加其含量有利于农 作物的生长 D.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 的携氧能力降低 解析:选D。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 携氧能力降低的是CO。
课堂互动讲练
Na2CO3和NaHCO3的鉴别与除杂 1.鉴别
状态 鉴别方法 固态 加热 Na2CO3 无明显变化 NaHCO3
分解产生无色气 体(CO2)
开始无明显现象, 逐滴滴加 一滴加就有气体 一段时间后有气 盐酸 产生 溶液 体产生 滴加CaCl2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变化 (CaCO3) 溶液
变式训练1 将106 g Na2CO3和84 g NaHCO3都 分别用酒精灯充分加热,加热后的残留固体再 分别跟足量的盐酸反应,此时( ) A.消耗盐酸一样多 B.两份残留固体与盐酸反应放出的CO2一样多 C.NaHCO3加热后的残留固体与盐酸反应放出 的CO2多 D.NaHCO3加热后的残留固体与盐酸反应放出 的CO2的量是Na2CO3加热后残留固体与盐酸反 应放出的CO2量的一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能优化训练
课前自主学案
自主学习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1.同素异形体 同一种元素 由____________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如 O2 O3 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____和____,碳元素的同 C60 石墨 金刚石 素异形体有_____、_______和_____等。
2.碳的同素异形体
物质 内容 金刚石(C) 石墨(C) 深灰 _____色、不透 明的片状固体 C60
2013年高考数学必修5课件:第3章1.1

当 x<1 时,x3+1<2x2-2x+2.
不等式中的创新型问题 不等式中的创新型问题的特点是:通过给出的新 的数学概念或新的运算方法,在新的规则下完成 某种推理证明.常见的有定义新概念、新公式、 新运算和新法则等类型.此类题多以选择题、填 空题的形式出现.
例3
a 若规定 c
a -b b , 令 =ad-bc, m= d a b
即a>b或a=b中有一个正确,则a≥b正确. a小于或等于b (3)不等式“a≤b”读作“_______________”.其含义
a不大于b 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等价于“________”, 或者a<b,或者a=b 即a<b或a=b中有一个正确,则a≤b正确.
2.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之间的关系 a-b>0⇔_______; a>b
例1 《铁路旅行常识》规定:
“一、随同成人旅行身高1.1~1.5米的儿童,享受
半价客票(以下称儿童票),超过1.5米时,应买全
价票.每一成人旅客可免费带一名身高不足1.1米
的儿童,超过一名时,超过的人数应买儿童票.
…
十、旅客免费携带物品的体积和重量是:每件物 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部尺寸的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60厘米,杆 状物品不超过200厘米,重量不超过20千克…”
2.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有什么区别? 提示:不等关系强调的是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 以用符号“>”、“<”、“≠”、“≥”或“≤”表示;而不 等式则是用来表示不等关系的,可用“a>b”、“a <b”、“a≠b”、“a≥b”或“a≤b”等式子表示,不等关 系是通过不等式来体现的.
课堂互动讲练
考点突破 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 在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时,应注意必须是 具有相同性质,可以进行比较时,才可用;没有 可比性的两个(或几个)量之间不能用不等式(组) 来表示.另外,在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时, 一定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2013年 第3章 声的世界复习课件 沪科版

数学·新课标(RJ)
第2章 声的世界┃思维感悟成体系
┃思维感悟成体系┃
物理.沪科版(HK)
第3章 声的世界┃回眸教材析知识
┃回眸教材析知识┃
振动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而产生的。例 振动 振动 如敲鼓时,鼓面_____发声;水相互撞击或撞击石头______
发声;吹笛子时笛子中的空气柱______发声。 振动 介质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它可以在 固体 液体 气体 真空 _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______不能传声。声 音以______的形式传播。我们听课时,老师的声音是依靠 声波 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的;土电话是依靠连接的细线振动传播 声音的;钓鱼时,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说 明液体可以传声。
物理.沪科版(HK)
第3章 声的世界┃回眸教材析知识 3.声速: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_______。声音在固体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空气中 340m/s 快 的要____。敲击一根长的水管,我们可以听到三次声音,第 金属管 水 一次是通过_______传播的,第二次是通过____传播的,第 空气 三次是通过______传播的。 4.回声:一个同学向一座大山大喊一声,经过2 s听 到回声,则该同学距离大山_____m。 340 音调 响度 音色 5.声音的特性: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 振幅 发声体材料及结构 它们分别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频率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依靠声音的_____来辨别的; 音色 响度 “请勿高声喧哗”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
错误;噪声对人类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如利 用噪声除草等,故C错误;0分贝是指刚刚能引起人耳听觉 的声音,0分贝以下还有次声波,故D错误。
第2章 声的世界┃思维感悟成体系
┃思维感悟成体系┃
物理.沪科版(HK)
第3章 声的世界┃回眸教材析知识
┃回眸教材析知识┃
振动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而产生的。例 振动 振动 如敲鼓时,鼓面_____发声;水相互撞击或撞击石头______
发声;吹笛子时笛子中的空气柱______发声。 振动 介质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它可以在 固体 液体 气体 真空 _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______不能传声。声 音以______的形式传播。我们听课时,老师的声音是依靠 声波 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的;土电话是依靠连接的细线振动传播 声音的;钓鱼时,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说 明液体可以传声。
物理.沪科版(HK)
第3章 声的世界┃回眸教材析知识 3.声速: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_______。声音在固体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空气中 340m/s 快 的要____。敲击一根长的水管,我们可以听到三次声音,第 金属管 水 一次是通过_______传播的,第二次是通过____传播的,第 空气 三次是通过______传播的。 4.回声:一个同学向一座大山大喊一声,经过2 s听 到回声,则该同学距离大山_____m。 340 音调 响度 音色 5.声音的特性: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 振幅 发声体材料及结构 它们分别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频率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依靠声音的_____来辨别的; 音色 响度 “请勿高声喧哗”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
错误;噪声对人类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如利 用噪声除草等,故C错误;0分贝是指刚刚能引起人耳听觉 的声音,0分贝以下还有次声波,故D错误。
2013年化学必修1课件:第3章第二节第3课时

知能优化训练
课前自主学案
自主学习 一、硝酸 1.物理性质 颜 色 无 色 挥发 气味 性 _______ ____ 易 刺激性 气味 挥发 状 保存 态 液 棕色试剂瓶、 态 阴凉处
2.化学性质 (1)酸性 指示剂 硝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_______变色,能与 部分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反应。 碱性氧化物 碱 (2)不稳定性 HNO3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常用解题方法 - (1)原子守恒: n(总的硝酸)=n(NO3 )+n(还原产 物中氮原子) (2)电子守恒:硝酸与金属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 应,N 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等于金属原子失去的 电子数。 + + (3)电荷守恒:Mn 和 H 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 - NO3 所带负电荷总数。
特别提醒:(1)硝酸与 H2SO4 混合液跟金属的反 应,当金属足量时不能用 HNO3 与金属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计算,应用离子方程式计算,因为 - + 生成的硝酸盐的 NO3 借助 H 仍能继续与金属 反应。 (2)在利用电子守恒时,若过程复杂,可选准合 适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如一定量的 Cu 与某浓 度 HNO3 反应后, 将产生气体与 O2 混合溶于水, 至气体全部消失, 该过程可选 Cu 与 O2, Cu 即 失电子数等于 O 原子得电子数。
(7)浓HNO3与Cu反应时,若Cu过量,反应开 始时浓HNO3被还原为NO2,但随着反应的进 行,HNO3变稀,其还原产物变为NO,最终
得到的是NO2和NO的混合气体。HNO3与其它
金属(过量)反应的情况与此相似。
3.保存和使用HNO3过程中的“几不准” (1)HNO3不准敞开保存,因为HNO3具有挥发 性。 (2)保存HNO3时不准用橡胶塞,因为硝酸有强 氧化性且易与有机物发生反应。 (3)HNO3不准在无色瓶中或温度较高、光照的 地方保存,因为硝酸具有不稳定性。 (4)实验室制Cl2、HCl、SO2、H2等气体均不准 用HNO3做反应物,因为HNO3挥发出的HNO3 蒸气使制得的气体不纯或使SO2等还原性物质 被氧化变质。
2013 第3章 数值积分算法

3.1.2 龙格-库塔法
3. 计算所有变量的第三个RK系数向量
k3
k4
x h k 0 1 1 0.1 0.1 0.0975 k k 3 13 A 10 12 k23 x20 2 k22 2 0.5 0 2 1.95 1.96125
3.1.2 龙格-库塔法
t0 0, x0 1
2 k1 f (0, x0 ) x0 1
h h h 2 k 2 f ( , x0 k1 ) ( x0 ) 0.9025 2 2 2 h h h 2 k3 f ( , x0 k 2 ) ( x0 0.9025 ) 0.9118 2 2 2
h t2 0.2 , x2 x1 (k1 2k2 2k3 k4 ) 0.8333 6
h t10 1 , x10 x9 (k1 2k 2 2k3 k 4 ) 0.5000 6
3.1.2 龙格-库塔法
四、矩阵分析法(RK4解状态方程)
二阶、单步、显式
3.1.2 龙格-库塔法
一、龙格-库塔(Runge-Kutta)积分算法思路 间接利用泰勒展开式。用在若干个点上函数值
f(t,y) 的线性组合来代替高阶导数项,既可以避免计
算高阶导数,又可以提高数值计算精度。
3.1.2 龙格-库塔法
二、二阶Runge-Kutta法
xn 1 xn hk2 k1 f (tn , xn ) h h k2 f (tn , xn k1 ) 2 2
显式算法:计算 xn+1 时,没有用到 tn 时刻以后的状态或输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3/1
26
根据正则文法构造等价的正则表达式
问题:给定正则文法G,构造一个正则表达 式r,使得L(r) =L(G)
基本思路
为正则文法的每个产生式构造一个正则表达式方
程式,这些方程式中的变量是文法G中的语法变
量,各变量的系数是正则表达式,简称为方程式。 从而得到一个联立方程组。
用代入消元法消去联立方程组中除开始符号外的
重装缓冲区第一部分; 将forward移到缓冲区第一部分开始 end
if forward↑= eof then begin if forward在第一部分末尾 then begin 重装第二部分; forward := forward +1 end else if forward在第二部分末尾 then begin
其他变量,最后得到关于开始符号S的解:S = r, r即为所求的正则表达式。
2020/3/1
27
根据正则文法构造等价的正则表达式
具体步骤
(1) 根据正则文法G构造正则表达式联立方程组。 假设正则文法G是右线性的,其每个产生式的右部
只含有一个终结符,则有如下方程式构造规则:
① 对形如A a1|a2|…|am的产生式,构造方程式A= a1|a2|…|am。其中可以有形如Aε的产生式;
3.2 单词的描述 3.2.1 正则文法
正则文法G = (V,T,P,S)中,对αβ∈P, αβ均具有形式Aw或AwB(Aw或ABw), 其中A,B∈V,w∈T+。
例3.2 标识符的文法
约定:用digit表示数字:0,1,2,…,9; 用letter表示字母:A,B,…,Z,a,b,…,z
C=c*c B=bc*c|bc B=(a|b)*(bc*c|bc)
B=(a|b)*bS S=a*aB
2020/3/1
6
1、按单词种类分类
单词名称
标识符 无符号常数(整) 无符号浮点数 布尔常数 字符串常数 保留字 分界符
类别编码
1 2 3 4 5 6 7
单词值
内部字符串 整数值 数值 0 或1 内部字符串 保留字或内部编码 分界符或内部编码
2020/3/1
7
2、保留字和分界符采用一符一类
单词名称 标识符 无符号常数(整) 无符号浮点数 布尔常数 字符串常数 BEGIN END FOR DO
④ 对A=(t1|t2|…|tm)*A且A=(r1|r2|…|rn)B,其中 B≠A,则用A=(t1|t2|…|tm)* (r1|r2|…|rn)B替换之; 对A=(t1|t2|…|tm)*A且A=r1|r2|…|rn则用 A=(t1|t2|…|tm)* (r1|r2|…|rn)替换之;
2020/3/1
2020/3/1
10
3.1.3 源程序的输入缓冲与预处理(续)
输入缓冲区
正拼单词
单词开始指针
扫描指针
工作区 (token)
2020/3/1
11
3.1.3 源程序的输入缓冲与预处理(续)
双缓冲区问题__超前扫描导致的效率问题
: : : E : : = : : M : * C : * : * : 2 : eof : : : : 向前
L(r)和L(s),则: ① (r)也是∑上的正则表达式,它表示的语言为L(r); ② (r|s)也是∑上的正则表达式,它表示的语言为L(r)∪L(s); ③ (r•s)也是∑上的正则表达式,它表示的语言为L(r)L(s); ④ (r*)也是∑上的正则表达式,它表示的语言为(L(r))*; ⑸ 只有经有限次使用上述规则构造的表达式才是∑上的正则表
法错误信息
除以上主要任务外,常伴有如下任务
滤掉空格,跳过注释、换行符,追踪换行标志, 复制出错源程序,宏展开,……
3.1 词法分析器的功能
功能:输入源程序,输出单词符号(token)。 即:把构成源程序的字符串转换成“等价的” 单词(记号)序列
根据词法规则识别及组合单词,进行词法 检查
1.非法字符检查 2.关键字拼写错误检查 3.不封闭错误检查 4.重复说明检查 5.错误恢复与续编译 紧急方式恢复(panic-mode recovery)
反复删掉剩余输入最前面的字符,直到词法分 析器能发现一个正确的单词为止。
2020/3/1
13
3.1.5 词法分析器的位置
符
号
表
源程序
词法分析器
对数字常数完成数字字符串到二进制数值 的转换
删去空格字符和注释
2020/3/1
4
3.1.1 单词的分类与表示 & 3.1.2 词法分析器的输出
一、单词的种类
1. 关键字:也称基本字,begin、end、for、do... 2. 标识符:由用户定义,表示各种名字 3. 常数:整常数、实常数、布尔常数、字符串常数等 4. 运算符:算术运算符+、-、*、/等;逻辑运算符not、or
定义3.1 设∑是一个字母表,则∑上的正则表达式及其所表示
的正则语言可递归地定义如下:
⑴ 是∑上的一个正则表达式,它表示空集; ⑵ ε是∑上的一个正则表达式,它表示语言{ε}; ⑶ 对于a(a∈∑),a是∑上的一个正则表达式,它表示的正则
语言是{a}; ⑷ 假设r和s都是∑上的正则表达式,它们表示的语言分别为
③ 如果有A=(r1|r2|…|rn)B,B=(t1|t2|…|tm)C,则 用A=(r1|r2|…|rn) (t1|t2|…|tm)C替换之,其中 B≠A; 如果有A=(r1|r2|…|rn)B,B=(t1|t2|…|tm),则用 A=(r1|r2|…|rn) (t1|t2|…|tm)替换之,其中B≠A;
每次移动向前指针都需要 : : : E : : = : : M : * : eof C : * : * : 2 : eof : : : : : eof
做两次测试
向前
单词开始
单词开始
if forward在缓冲区第一部分末尾 then begin
forward := forward + 1;
重装缓冲区第二部分; forward := forward +1 end else if forward在缓冲区第二部分末尾 then begin
② 对形如Aa1A|a2A|…|amA的产生式,构造方程式 A=(a1|a2|…|am)*A;
③ 对形如Aa1B|a2B|…|amB的产生式,构造方程式 A=(a1|a2|…|am)B,其中B≠A。
2020/3/1
28
根据正则文法构造等价的正则表达式
(2)解联立方程组,求等价的正则表达式r 用代入消元法逐个消去方程组中除开始符号S
外的其他变量,最后即可得到关于开始符号
S的解。代入消元规则如下: ① 如果有A=r1B|r2B|…|rnB,则用
A=(r1|r2|…|rn)B替换之,其中B≠A; ② 如果有A=t1A|t2A|…|tmA,则用
A=(t1|t2|…|tm)*A替换之;
2020/3/1
29
根据正则文法构造等价的正则表达式
30
根据正则文法构造等价的正则表达式
⑤ 如果有A=β1、A=β2、…、A=βh,则用 A=β1|β2|…|βh代替之。
如果最后得到的关于S的方程式为如下形式, S=α1|α2|…|αh
则将方程式右边所有其中仍然含有语法变量的
αi(1≤i≤n)删除,得到的结果就是与G等价的正则 表达式;如果任意的αi(1≤i≤n)均含有语法变量,
语法分析器
目标代码整理
图3.4 以语法分析器为中心
以语法分析器为中心的优点:
简化编译器的设计。 提高编译器的效率。 增强编译器的可移植性。
2020/3/1
语义分析与 代码生成 目标程序
14
编译程序中如何组织词法分析程序
可以作为单独的一遍
较常用的方式是由语法分析程序调用
基本任务都是识别单词
源程序
词法分析程序
单词记号形 式的源程序
语法分析程序
……
源程序 词法分析程序 记号(token) 语法分析程序 ……
get token
词法分析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1.手工方法 2.自动方法
单词的类别及其组成模式(Pattern)
由语言的词法规则定义,是一个单词描述 的集合
常用的单词描述工具
扩展巴克斯范式(EBNF) 状态转换图 正规表达式 有限状态自动机
达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0/3/1
22
正则表达式中的运算优先级
运算优先级和结合性:
*高于“连接” 和| , “连接” 高于 |
|具有交换律、结合律
“连接”
具有结合律、和对|的分配律
( )指定优先关系
意义清楚时,括号可以省略
例:
1. L((a|b)*)=L((a*|b*)*)={x|x是a和b构成的符号 串,包括ε}
第3章 词法分析
第3章 词法分析
3.1 词法分析器的功能 3.2 单词的描述 3.3 单词的识别 3.4 词法分析程序的自动生成 3.5 本章小结
2020/3/1
2
词法分析概述
词法分析程序(Lexical Analyzer)或 词法扫描 程序(Scanner)的作用
从左至右扫描构成源程序的字符流 识别出有词法意义的单词(Lexemes) 返回单词的记号(Token)和单词的值,或词
跟实现有关
2020/3/1
9
3.1.3 源程序的输入缓冲与预处理
超前搜索和回退
双字符运算符(**, /*,:=,…) DO 90 k=1,10 DO 90 k=1.10
缓冲区
假定源程序存储在磁盘上,这样每读一个字符就 需要访问一次磁盘,效率显然是很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