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空气质量检测无人机系统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与分析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与分析智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与分析是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城市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智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意义1. 全面监测城市空气质量智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通过布设多个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城市各个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
这些传感器可以检测各类常见污染物,如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通过全面监测,系统可以准确了解城市的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和分布特征,为城市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预警与应急响应智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出预警信息,警示群众和相关部门注意空气污染问题。
当空气质量恶化到一定程度时,系统会触发应急响应机制,启动减排措施、限行交通等紧急措施,以确保公众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3. 促进数据共享和信息公开智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收集的大量数据可以被各级政府和研究机构用于分析和研究,从而提出更科学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此外,公众也可以通过系统了解到城市空气质量的最新变化,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促进了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二、智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与分析的技术手段1. 数据采集与传输智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通过布设在城市不同位置的传感器,采集空气质量数据。
这些传感器可以是固定的监测站点,也可以是安装在环保车辆或者无人机上的移动传感器。
通过数据传输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与分析。
2.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数据中心,大数据技术被应用于处理和分析所收集到的庞大数据。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去重和清洗,以提高数据质量。
然后,通过数据分析技术,提取出空气质量的主要特征,如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空气质量指数等。
最后,通过可视化的手段,将分析结果以图表、地图等形式展示出来,便于公众和决策者的理解和使用。
3. 预警与应急响应系统基于空气质量数据的分析结果,智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可以实现预警与应急响应功能。
北斗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北斗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作者:张宁祝如文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32期摘要介绍了基于北斗数据传输的环境监测系统的建设方法和简单架构。
详细示例介绍了各个区域等级的分系统以及各个平台的配置和具体作用。
最后通过综合分析,说明了结合北斗的环境监测系统的优点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环境监测;北斗;数据传输【分类号】X830引言随着工业的发展,资源的过渡利用和污染的不合理大量排放,使世界的污染日益严重。
如何有效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如何贯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当前各国政府及城市当局所关注的焦点问题[1]。
在我国,环境保护已经是一项基本国策。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环境管理工作不断深化,信息化已成为提高环境管理与决策水平的重要技术基础。
同时,整个监测系统的数据传输平台因为无线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基于卫星通信手段的数据传输,可以更快、更方便地进行系统前端设备的部署,节省投资并达到高效率的管理和高量的服务水平。
并且,基于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具有定位通信一体化、覆盖范围广、无通信盲区、安全保密性强等特点,是真实反映环境空气质量动态变化,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典型行业应用,北斗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在各方需求基础上逐渐开展应用并全面发展起来[2]。
1 系统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可有效解决各种环境监测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和传输问题,大幅度提高环境监测的工作效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优势在于短信服务和导航结合,增加了通信功能;全天候快速定位,极少的通信盲区,精度与GPS相当;在提供无源定位导航和授时等服务时,用户数量没有限制,且与GPS兼容;独特的中心节点式定位处理和指挥型用户机设计,可同时解决“我在哪?”和“你在哪?”的问题,特别适合集团用户大范围监控与管理。
2系统总体架构下面以省为单位来示例基于北斗的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摘要: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普及,其在测绘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正日益广泛。
北斗系统不仅能够为测绘工程提供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定位服务,还能够与其他传感器和设备结合,实现多模态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无论是在城市规划、资源调查还是灾害监测等方面,北斗系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应用不仅提高了测绘工程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测绘数据的多元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基于此,以下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绘工程;实际应用引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测绘工程中。
北斗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全球覆盖等特点,为测绘工程提供了强大的定位和导航支持。
通过接收北斗信号,测绘人员可以准确获取地理位置信息,并实现地图制作、地形测量、工程规划等多个方面的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正推动着测绘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1测绘工程概述测绘工程是一项关键的科学技术活动,旨在获取、处理和分析地球表面及其相关要素的准确空间位置信息。
它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地图制作与解读。
测绘工程的目标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国土资源管理、地理环境保护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测绘工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它为国家建设和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通过测绘工程获取的地理信息和空间数据,可以用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设计、交通网络规划等方面。
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决策者制定合理的政策和规划至关重要。
其次,测绘工程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地表的测量和记录,可以准确掌握国土资源的分布情况、数量以及质量特征,为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矿产资源勘查、土地调查等领域,测绘工程为决策者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支持。
此外,测绘工程在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防控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对地表特征、地质构造等进行测绘,可以准确把握环境变化的动态过程和趋势,为环境监测、生态保护以及灾害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低空空域监管系统中的应用

cmpeina di rvme to eB io y t ,as p rii ytm i rp r ih ,cmpeefn t n o lt mpoe n ft ed uss m o n h e u e s n ss v o e w t po e yr t o lt ci s h t g u o
L UJ—og, A G Qa —in,A i I i n W N inq h a YNGL
(col f no a o c neadE g er g N r es r n esy Seyn 189 C i ) Sho o f m t nS i c n ni e n , ot a enU i rt,hn ag10 1 , h a I r i e n i h t v i n
n o v ne n g me tC b s b i e y o l s e u s s a d c n e i tma a e n a e e t l h db ny u ig te B io y tm . i s d l s le te t f c n n a s n h d e T s t y w l ov斗” 卫星导航系统在低空空域 监管系统 中的应 用
刘纪红 , 王倩倩 , 杨 丽
( 东北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阳 10 1) 沈 189
摘 要 : G S和“ 从 P 北斗” 两套卫 星导航 系统入 手 , 建立 了低 空 空域监 管 系统 , 为 G S定位 、 北 斗” 分 P “
c n eto rb e i is a e a d c e t r a o ila d e o o c b n f s. o g sin p o lm n arp c n rae ge tsca c n mi e e t n i Ke r s: S;Bed u ael e na iain y tm ;lw-li d arp c s p r iin;ar o e ime t y wo d GP i o s tli vg t s se t o o att e is a e u evso u ib me q p n ; u go n o to e tr r u d c n r lc n e
基于无人机技术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开发

基于无人机技术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开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基于无人机技术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开发成为了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本文将着重讨论如何设计和开发基于无人机技术的环境监测系统。
一、系统架构设计基于无人机技术的环境监测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无人机平台、传感器和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
无人机平台作为系统的载体和执行器,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来采集环境数据。
传感器包括气象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水质传感器等。
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接收无人机传回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在系统架构设计中,首先需要确定无人机平台的选择。
基于环境监测需求的不同,可以选择多旋翼无人机或固定翼无人机作为系统的载体。
多旋翼无人机适用于近距离、低高度的环境监测,而固定翼无人机则适用于大范围、高空的监测任务。
其次,需要考虑传感器的选择和配置。
根据环境监测的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传感器进行搭载。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气温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PM2.5传感器等。
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考虑传感器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稳定性,以及与无人机平台的兼容性。
最后,需要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
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可以通过与无人机平台进行无线通信,实时接收环境数据。
在平台上,可以进行数据的存储、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同时,可以根据监测数据,通过算法实现环境异常检测和预警功能。
二、关键技术挑战在设计和开发基于无人机技术的环境监测系统时,面临着一些关键技术挑战。
首先是无人机平台的稳定性和飞行控制。
无人机在空中飞行时,需要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并准确执行控制指令。
这涉及到飞行控制算法的设计和优化,以及传感器的数据融合和姿态估计。
其次是无线通信与数据传输。
无人机在环境监测任务中需要实时传输数据到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
为了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需要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和技术,并考虑网络覆盖范围和通信带宽的限制。
第三是能源管理与续航能力。
基于机器人的北斗导航与控制技术研究

基于机器人的北斗导航与控制技术研究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感兴趣。
在各种应用中,基于机器人的北斗导航与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
北斗导航系统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具备全球覆盖、高精度定位以及高可靠性等优势。
而结合机器人技术,可以实现从地面到地下、从水中到空中的多种应用。
一、北斗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北斗导航系统由多颗卫星和地面控制系统组成,采用空间、地面和用户三重结构。
该系统通过提供精确的定位、导航和时间服务,为用户提供全球覆盖的导航服务。
北斗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接收多颗卫星发射的信号,并通过信号传播时间计算出位置信息。
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机器人可以通过接收卫星信号,确定自身位置,并进行定位和导航。
同时,北斗导航系统还提供了高精度的时间服务,使得机器人的控制更加精确。
北斗导航系统具有全球覆盖的优势,不会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
其提供的定位精度在十米以内,满足了普通机器人的定位要求。
此外,北斗导航系统在农业、交通、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机器人导航的研究现状和挑战机器人的导航是指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实现自主移动和定位的能力。
目前的机器人导航技术主要有惯性导航、视觉导航和激光导航等。
然而,这些导航方式在某些环境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植物浓密的农田、建筑物复杂的城市环境等。
基于机器人的北斗导航与控制技术为机器人导航技术的改进和补充提供了新的思路。
它可以通过接收北斗卫星的信号,确定机器人的位置,并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导航。
北斗导航系统的全球覆盖特性为机器人的导航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然而,基于机器人的北斗导航与控制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导致定位误差增大。
其次,北斗卫星信号在室内或密闭环境下的可用性较差,机器人在这些环境中的导航性能可能下降。
此外,北斗导航系统的精度对于一些高精度导航需求来说可能不够满足。
黑龙江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植保无人机应用研究

黑龙江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植保无人机应用研究
王小方;杨澳;臧佳怡;张长宇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与应用》
【年(卷),期】2024(14)13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生产是头等大事,农业植物保护工作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对黑龙江省植保无人机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结合目前植保无人机普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总页数】4页(P175-178)
【作者】王小方;杨澳;臧佳怡;张长宇
【作者单位】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52.3
【相关文献】
1.聚焦北斗导航系统助力龙江精准农业——搭载北斗导航系统无人机我省首飞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用户提供免费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试运行服务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成功我国2020年前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无人机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5.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高速公路应用研究与示范应用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斗导航系统及其在无人机上的应用

(. vmi eh iaS p o ii o f a a A ma n e at n, e ig10 0 ,h a 2A i o T cncl u p  ̄D vs n N v l r me t pr tB i 0 0 6C i ) n i o D me j n n
பைடு நூலகம்
Abs r c : Ai ig a aelt a g to y t m,t e BeDo ae l e n v g to o i o i g s tm x l r d a d t a t m n t s tli n via i n s se e h i u s l t a i ai n p st n yse e p o e t i i n n d v l p d b u c u ty s i  ̄o u e i re .Ac o dig t e t p c l p i ai n ra wo k o i u t e eo e y o r o n r i n d c d n b if c r n o t y i a a pl to f me r f BeDo o h c
[ 中图分类号] 44 + 文献标识码] [ V 7 . 5[ 2 A 文章编号]10-4 X 2 0)20 0 - 061 1 ( 70 - 50 0 0 4
Be Do a i to sto ng S t m nd isA pplc to i u N v ga i n Po ii ni ys e a t ia i n
了重要保证。卫星导航系统 以其定位精度 高、覆盖
范 围广 等 优点, 被广 泛应 用 于 导航 制 导领域 。如
GP 、GL S ONAS 、Gaio 和 我 国 的“ 斗”B 等 S le l 北 (D)
2 U V卫 星导航 定位 系统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19, 9(4), 703-709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9 in Hans. /journal/csahttps:///10.12677/csa.2019.94080Air Quality Detection Drone System Basedon Beidou Navigation SystemYingting Li1, Ye Huang2, Shanxiong Chen11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2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Received: Mar. 25th, 2019; accepted: Apr. 4th, 2019; published: Apr. 11th, 2019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poor real-time performance, low precision and space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air quality monitoring methods, this paper designs a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for air quality based on the Beidou navigation system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by China. It mainly in-cludes Beidou navigation system, drone system, ground control center and mobile phone terminal.The UAV system includes a BDS module, a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odule, a control unit module, and a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module. The core control unit module uses the single-chip computer to process the PM2.5, PM10,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nd other data collected by the gas sensor and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information data collected by the BDS module, and communicates with the ground control center through the GSM network in real time, and the PC of the ground control center imports the real-time map, to visualize the data transmitted by the drone.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ystem has outstanding advantages and can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real-time monitoring of air quality, which makes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current air quality monitoring methods, can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air environment treatment, and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KeywordsBeidou Navigation, Monitoring Ai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空气质量检测无人机系统李盈婷1,黄也2,陈善雄11西南大学,重庆2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重庆李盈婷 等收稿日期:2019年3月25日;录用日期:2019年4月4日;发布日期:2019年4月11日摘要针对传统空气质量监测方法存在实时性差、精度低、空间局限等问题,本文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设计了一种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系统。
主要包括北斗导航系统,无人机系统,地面控制中心和手机移动终端。
该无人机系统包含BDS 模块、信息采集模块、控制单元模块和通信传输模块等。
核心的控制单元模块采用单片机处理气体传感器采集的PM2.5,PM10,温湿度等数据和BDS 模块采集的地理位置信息数据,通过GSM 网络与地面控制中心进行实时通信,地面控制中心的PC 导入实时地图,将无人机传输的数据可视化。
分析表明,该系统优点突出,可以实现实时监测空气质量的功能,弥补了当前空气质量监测方法的不足之处,能为空气环境治理提供可靠依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北斗导航,监测空气,无人机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自18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取得了飞速进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尤其近十年来,空气污染愈发严重。
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空气质量和PM2.5等名词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中国作为当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美国耶鲁大学发布《2016环境绩效指数报告》[1],对全球环境问题视为高级优先领域的180个国家进行了环境绩效指数(EPI)排名,中国的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二位,这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力度及监管力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空气质量地面监测法是在一座城市的多个经纬点布置检测站台,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种种限制,导致这种方法对于城市空气质量的监测不具有代表性,不能形成全面对区域性空气污染的监测、评价的能力,而且灵活度不够高,缺乏流动观察和立体观察的能力,同时需要较长时间的安装部署,无法对污染排放源实现快速的监测。
文献[2]研究了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的空气质量预监测,利用智能决策算法分析空气质量历史数据和实时采集数据,但大数据预测过程中带有较强的偶然性,偶尔会出现预测偏差情况;文献[3]设计了小型四旋翼无人机空气质量监测仪,对传统定点检测空间覆盖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改进,但此监测仪中采用SD 卡存储采集数据,未能实现数据的在线传输功能;文献[4]设计及实现了基于北斗的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系统,将北斗定位系统应用到了环境监测领域,但仍需人工确定空气质量采集点的数量及位置。
上述研究都实现了对大气中一种或多种污染物的检测工作,具有一定创新性且便于实现,但还存在偶然性偏差、拓展性不强、应用范围小等局限性。
本文设计基于北斗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的空气质量监测无人机系统,利用BDS 覆盖范围广、全天时、高精度及近乎连续实时特点实现对无人机的定位控制;并将传感器、单片机等模块装载于无人机上,从而使该系统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对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利用GPRS 网络及李盈婷等BDS定位模块,将无人机经纬度、海拔高度及实时监测的空气质量等信息反馈到地面控制中心,地面控制中心存储并处理数据,构建城市空气质量可视化地图,以显示实施污染物的情况和面积位置,并生成相关分析文档,供普通客户端及决策者浏览访问,实现便捷地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及对无人机的控制功能。
2. 系统介绍如图1所示,本系统由北斗系统、无人机系统、地面指挥中心和手机移动终端组成,无人机部分包含北斗导航模块、信息采集模块、控制单元模块、数据存储模块、通信传输模块和飞机运行模块。
当无人机飞行到空间的某一点时,北斗导航系统对无人机进行实时定位,BDS模块首先确定该点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海拔高度和北京时间;同时信息采集模块中的传感器对该空间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接着控制单元模块对地理位置数据和空气质量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然后数据存储模块对相关数据将进行存储打包;最后通信传输模块将数据包传输到地面指挥中心的PC机上并接入地图,基于“互联网+”的思想,便携式PDA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管控[5]。
飞机运行模块则包含飞机日常运行的必须软硬件设备,主要包括能源电池、超声波发射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部分,能够实现供能、飞机避障、姿态矫正和自适应飞行等功能。
Figure 1. System design composition图1. 系统设计构图硬件部分主要为采集设定经纬度点位的空气质量而设计,其中BDS模块与信息采集模块通过电路板与控制单元模块电连,同时控制单元模块与无人机端通信传输模块电连,而无人机端通信传输模块与地面控制中心端通信传输模块通过无线连接。
数据采集人员可直接使用地面控制中心的监控计算机,利用计算机终端数据采集程序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数据实时长传至服务器。
便携式PDA则通过客户端APP及网页查询空气质量数据。
软件系统则由服务器及面对不同对象的智能软件终端组成,基于MySQL数据库、Protel 99SE、Keil、Delphi及Android等客户端开发环境设计开发,并通过Pixhawk软件规划无人机路径,实现航路点飞行。
最后在地面控制中心监控计算机终端,将空气污染情况导入实时地图,实现可视化,并根据用户需求生成相应分析报告。
3. 系统设计3.1. 北斗导航系统在寻求独立的过程中,十多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建设一个拥有国家自主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并命李盈婷等名为“北斗”。
北斗导航系统已于2012年完成14颗卫星的组网,并为亚太地区提供区域导航服务[6]。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建成后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总的来说,该系统具有高精度、低成本的优点。
不仅能为无人机提供精准的定位和灵敏的导航服务;而且能够加强无人机的应变能力和自适应性;还可以增加地面控制中心与无人机的信息交流频率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