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快速画约束边缘构件

合集下载

新编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钢筋排布构造

新编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钢筋排布构造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钢筋排布构造近期在工地现场监督检查时发现一些施工、监理单位对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钢筋排布构造理解不够,特别是对非阴影区构造认识存在误区,造成漏设钢筋及钢筋制作绑扎错误现象,在此对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钢筋排布构造做一简述,希望参建各方能够引起重视。

1、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竖向钢筋即为剪力墙竖向分布筋的一部分,与竖向分布筋一同排布,非阴影区长度依据设计要求取剪力墙竖向分布筋间距的整数倍。

2、施工钢筋排布时,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或构造边缘构件)的竖向钢筋外皮与剪力墙竖向分布筋外皮应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即边缘构件与墙身竖向钢筋保护层厚度相同),同时应满足边缘构件箍筋与墙身水平分布筋的保护层厚度要求。

3、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外圈和非阴影区外圈应设置封闭箍筋。

部分非阴影区外圈封闭箍筋可由满足构造条件的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替代,当墙体水平分布筋替代非阴影区外圈封闭箍筋时,计入体积配箍率的墙体水平分布筋不大于体积配箍率的30%,并应适当设置拉筋。

具体方案由设计确定。

4、非阴影区外圈封闭箍筋应伸入阴影区内1倍竖向钢筋间距,并箍柱竖向钢筋。

封闭箍筋内部设置拉筋时,拉筋应紧靠竖向钢筋同时勾住外封闭箍筋。

5、沿约束边缘构件(或构造边缘构件)外封闭箍筋周边,箍筋局部重叠不宜多余两层。

6、施工安装绑扎时,边缘构件封闭箍筋弯钩位置应沿各转角交错设置,转角墙或边缘暗柱外角处可不设置弯钩。

7、剪力墙钢筋配置多于两排时,中间排水平分布筋端部构造同内侧水平分布筋,端部弯折段可向上或向下弯折。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市委组织部提出的任务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为重点,全面启动“大教育、大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现总结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全县共有干部**人,其中中共党员**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大专学历**人,中专学历**人,高中及以下学历**人。

2016新编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及核心区面积计算

2016新编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及核心区面积计算

由于《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中对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箍率考察较多,而《规范》中无具体计算公式,特整理如下,转载请注明出处。

1、计算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7.2.5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11.7.18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011-2010 第6.4.5条;2、计算公式(1)体积配箍率:s A l A n cor i Si i ∑=v ρ(2)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为c (最外层钢筋,即箍筋到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箍筋直径为φ,如果题中明确给出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则可以根据箍筋与纵向受力钢筋位置关系求出c 。

(3)根据《规范》,箍筋长度l 为箍筋中心线长度,混凝土核心截面面积Acor 为最外层箍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混凝土面积。

2、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计算简图及计算:①li 如图中所示;②Asi 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附录A ;③ni 可从题中图形数出;③s 一般题中给出;④Acor 计算公式如下。

Acor=(bw-2c-2φ)×(h-c-2φ)Acor=(b+bw+b-2φ)×(bf-2c-2φ)+(h+c)×(bw-2c-2φ)Acor=(bc-2c-2φ)×(hc-2c-2φ)+(h+c)×(bw-2c-2φ)(d)转角墙(L形墙)Acor=(bw+b-c-2φ)×(bf-2c-2φ)+(h+c)×(bw-2c-2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市委组织部提出的任务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为重点,全面启动“大教育、大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现总结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全县共有干部**人,其中中共党员**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大专学历**人,中专学历**人,高中及以下学历**人。

[2017年整理]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及核心区面积计算

[2017年整理]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及核心区面积计算

由于《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中对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箍率考察较多,而《规范》中无具体计算公式,特整理如下,转载请注明出处。

1、计算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条;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条;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011-2010 第条; 2、计算公式(1)体积配箍率:sA l A n cor iSi i ∑=v ρ(2)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为c (最外层钢筋,即箍筋到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箍筋直径为φ,如果题中明确给出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则可以根据箍筋与纵向受力钢筋位置关系求出c 。

(3)根据《规范》,箍筋长度l 为箍筋中心线长度,混凝土核心截面面积Acor 为最外层箍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混凝土面积。

2、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计算简图及计算:①li 如图中所示;②Asi 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附录A ;③ni 可从题中图形数出;③s 一般题中给出;④Acor 计算公式如下。

Acor=(bw-2c-2φ)×(h-c-2φ)Acor=(b+bw+b-2φ)×(bf-2c-2φ)+(h+c)×(bw-2c-2φ)Acor=(bc-2c-2φ)×(hc-2c-2φ)+(h+c)×(bw-2c-2φ)(d)转角墙(L形墙)Acor=(bw+b-c-2φ)×(bf-2c-2φ)+(h+c)×(bw-2c-2φ)6《测量学》模拟试卷1.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A )。

A 180° B 0° C 90° D 270°2. 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D )。

A 5 m B mm C 5 cm D 50 cm3. 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 C )。

A 高差测量B 距离测量C 导线测量D 角度测量4. 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0°,则其象限角为(D )。

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处理2021

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处理2021

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处理2021
【实用版】
目录
1.约束边缘构件的定义和作用
2.阴影区和非阴影区的定义及区别
3.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的箍筋及拉筋配置原则
4.应用实例及注意事项
正文
一、约束边缘构件的定义和作用
约束边缘构件(Shear Wall)是指在建筑结构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

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结构剪切破坏,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二、阴影区和非阴影区的定义及区别
阴影区是指约束边缘构件中暗柱的部分,也就是在结构中无法直接看到的区域。

非阴影区则是指暗柱约束边缘部分,是结构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区域。

在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处理中,阴影区和非阴影区的划分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对构件的受力性能和构造方式有很大影响。

三、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的箍筋及拉筋配置原则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的箍筋及拉筋配置原则主要来自
04sg523 标准。

其中规定,非阴影区是暗柱的主要部分,纵筋及箍筋都要按照大样图来进行设置。

而阴影部分纵筋就是墙的纵筋,但箍筋要按照大样图来进行设置。

四、应用实例及注意事项
在实际的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划分阴影区和非阴影区,以便正确配置箍筋和拉筋。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箍筋和拉筋规格,以保证构件的受力性能。

3.在配置箍筋和拉筋时,要遵循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确保构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阴影区和非阴影区的处理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6g101

16g101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剪力墙是压弯构件来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墙肢内首先出现水平向裂缝,当受拉侧边缘构件的纵筋达到屈服应力时,剪力墙即进入屈服阶段.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加,墙板中纵向分布筋逐渐屈服,裂缝不断加大,受压区高度不断减小,最后由于受压侧混凝土被压碎而导致整个构件的破坏。

压弯破坏状态和计算原理跟柱子是基本一样的剪力墙受到水平力会在底部出现塑性铰,这个底部是有个范围的。

所以在抗震设计时就有了底部加强区的概念.考虑塑性铰区一旦破碎,将导致剪力墙丧失安全性,因此对此区域(即塑性铰区)的剪力墙加强抗震措施,所以就有了约束边缘构件。

构件中字母含义λv :约束边缘构件配箍特征值lc :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长度bw :墙肢厚度约束边缘构件为什么要分阴影部分和非阴影部分简单地说,剪力墙属于压弯构件,当墙肢轴压比较大时,通过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增大墙肢边缘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增大截面的塑性变形能力,以达到延性剪力墙的设计目的.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和配箍特征值与轴压比、墙肢截面高度、层高、墙肢受压区混凝土外缘的极限压应变等多种因素相关;约束范围较长时,若统一配箍,则配箍量较大,可采用分段配箍方式,靠中和轴较近一段的配箍量可减少,因此有了阴影和非阴影区的差别。

上述符合理论分析和概念设计的要求,也是规范规定阴影区和非阴影区的原因所在!但由此使得设计变得非常烦琐,施工也极容易忘记非阴影区的几根拉筋!这是违背工程设计施工应该简洁的原则的,这就是教授编规范带来的问题!所以更通俗的解释为:为了避免结构工程师闲得蛋疼,特别设置了阴影区和非阴影区!当剪力墙很长时,约束边缘构件Lc值较大,将构件分为阴影区和非阴影区根据其重要性将箍筋较多地配置在阴影区可以较好地发挥箍筋的作用。

阴影部分(抗震规范图6。

4.7)必须采用箍筋,阴影范围之外可以采用箍筋或拉筋,但约束边缘构件的边界处应为箍筋.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的区别这些都是剪力墙结构中特有的,他们的作用都一样,设置在剪力墙的边缘,起到改善受力性能的作用。

剪力墙和约束边缘构件混凝土计算规则

剪力墙和约束边缘构件混凝土计算规则

剪力墙和约束边缘构件混凝土计算规则剪力墙和约束边缘构件在混凝土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分别用于增强结构的抗剪能力和约束边缘的变形,从而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剪力墙和约束边缘构件的计算规则。

一、剪力墙的计算规则剪力墙是指在建筑结构中承受水平荷载并能够提供抗剪强度的墙体。

剪力墙的计算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剪力墙的布置和尺寸:剪力墙的布置应满足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要求,通常布置在结构的外围或内部承重墙上。

剪力墙的尺寸要根据设计荷载和混凝土的抗剪强度来确定。

2. 剪力墙的抗剪强度计算:剪力墙的抗剪强度计算通常采用剪力墙法或剪力墙-框架法。

剪力墙法是指将结构简化为由剪力墙承担荷载的系统,通过计算剪力墙的抗剪强度来确定结构的稳定性。

剪力墙-框架法是指将剪力墙和框架结构相结合,通过剪力墙和框架的相互作用来提高结构的整体抗剪能力。

3. 剪力墙的开裂和挠度控制:剪力墙在受荷时容易出现开裂和挠度过大的问题。

为了控制开裂和挠度,需要通过合理的剪力墙布置和增加剪力墙的抗剪强度来提高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二、约束边缘构件的计算规则约束边缘构件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用来约束边缘变形的构件,如边梁、边柱等。

约束边缘构件的计算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约束边缘构件的布置和尺寸:约束边缘构件通常布置在结构的边缘处,用来约束边缘的变形和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约束边缘构件的尺寸要根据设计荷载和材料的强度来确定。

2. 约束边缘构件的约束能力计算:约束边缘构件的约束能力计算通常采用弯矩和剪力的计算方法。

通过计算约束边缘构件的约束能力来确定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约束边缘构件的开裂和挠度控制:约束边缘构件在受荷时容易出现开裂和挠度过大的问题。

为了控制开裂和挠度,需要通过合理的约束边缘构件布置和增加约束边缘构件的约束能力来提高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总结剪力墙和约束边缘构件是混凝土结构中重要的计算要素,它们的合理布置和设计对于结构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论边缘约束构件及锚固、搭接的分析

论边缘约束构件及锚固、搭接的分析

论边缘约束构件及锚固、搭接的分析在设计受力分析计算时,不考虑构造赶紧和分布钢筋受力,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不存在绝对不受力的钢筋,构造钢筋和分布钢筋有其自身的重要功能,在节点内通常有满足构造锚固长度、端部是否弯钩要求;在杆件内通常有满足构造搭接长度、布置起点、端部是否弯钩等要求。

分布钢筋通常为与板中受力钢筋绑扎、直径较小、不考虑其受力的钢筋。

标签:设计受力;锚固长度;搭接;弯钩一、設计受力(1)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要求分别是,剪力墙端部设置的约束边缘构件(暗柱、端柱、翼墙和转角墙),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LC及配筋特征值λv按《砼规范》表11.7.18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LC及配筋特征值λv和λv/2的区域。

其体积配筋率为ρv=λv式中λv-配筋特征值,λv/2-拉筋。

特一级剪力墙的配筋特征值在一级的基础上在提高20%。

特一、一(7、8)、二、三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对暗柱、端柱、翼墙和转角墙分别不应小于阴影部分面积1.4%、1.2%、1.0%、1.0%,并与8Φ16、8Φ16、6Φ16、6Φ16、6Φ14比较取大值。

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长度Lc除满足《砼规范》的要求外,当有端柱、翼墙或转角墙时,尚不小于翼墙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家300mm。

(2)构造边缘构件要求剪力墙端部设置的构件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还要符合《砼规范》和《高规》,在《高规》中构造边缘构件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调整如下:底部加强区的构造边缘构件,在抗震等级为特一、一、二、三、四级分别按0.012Ac、0.011Ac、0.009Ac、0.007Ac、0.006Ac控制,并对应6Φ16、6Φ16、6Φ14、6Φ12、4Φ12比较取大值;非底部加强区的构造边缘构件,在抗震等级为特一、一、二、三、四级分别按0.012Ac、0.011Ac、0.009Ac、0.007Ac、0.006Ac、0.005Ac 控制,并对应6Φ14、6Φ14、6Φ12、4Φ12、4Φ12比较取大值。

约束边缘构件的判断方法

约束边缘构件的判断方法

1.约束边缘构件的分类
约束边缘构件仅用于一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上一层墙肢(其中一级抗震分为9度烈度区及7、8度烈度区)。

按照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暗柱、端柱、翼柱、角柱。

也就是说约束边缘构件只会出现在剪力墙的端头及拐角处。

以万科城如园B地块为例:
约束边缘构件的所出现的位置如截图橙色圆圈所示,圆圈编号可与竖向构件图编号对应。

2.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如何确定
由于陕西省的抗震烈度仅为7、8度,按照抗震规范要求高层剪力墙
结构需要做1级抗震。

因此约束边缘构件的最大尺寸为0.2hw,最小为450,hw为剪力墙的长度。

剪力墙的长度规范要求最长不允许超过8米,一般项目剪力墙长度小于等于5米,即约束边缘构件的最长不超过1米。

结论:
1.约束边缘构件出现的位置仅为剪力墙端部,管综时需要避开这些部位,如图所示:
2.一般情况下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lc最大为0.2hw最小为450。

(单位毫米)
(例如:3、4号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为剪力墙的长度4500*0.2=900)
3.特例:约束边缘翼柱的竖向长度为:4*hf+hw。

例如2号约束边缘翼柱,4*250(竖向墙厚)+250(横向墙厚)=12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