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区间测速系统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系统_设计文件_vB

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系统_设计文件_vB

区间测速系统设计方案北京思特亚文豪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6月目录1区间测速卡口系统 (4)1.1概述 (4)1.2设计依据 (6)1.3系统设计 (7)1.3.1设计综述 (7)1.3.1.1系统结构 (7)1.3.1.2区间测速功能设计 (8)1.3.2系统组成 (10)1.4系统功能 (12)1.4.1目标捕获记录功能 (12)1.4.2车辆区间测速功能 (12)1.4.3违法逆行检测抓拍功能 (13)1.4.4车牌识别功能 (13)1.4.5厂商标志识别功能 (14)1.4.6车身颜色识别 (14)1.4.7车型判别功能 (14)1.4.8假套牌分析功能 (14)1.4.9布控报警 (14)1.4.10车辆动态信息采集 (15)1.4.11断点续传功能 (15)1.4.12远程维护功能 (15)1.4.13图像防篡改功能 (15)1.5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16)1.5.1300万高清卡口抓拍单元 (16)1.5.2LED补光灯 (16)1.5.3闪光灯 (17)1.5.4LED显示屏 (17)1.5.5控制主机 (18)2后台系统概述 (19)2.1总体架构 (20)2.1.1软件结构 (22)2.1.2系统主界面 (22)2.2基础功能 (23)2.2.1数据接入 (23)2.2.1.1数据通讯服务 (23)2.2.1.2数据存储服务 (23)2.2.2数据管理 (24)2.2.3应用支撑 (24)2.3业务应用 (26)2.3.1实时监控 (26)2.3.2综合查询 (26)2.3.3统计分析 (28)2.3.4智能研判 (30)2.3.5违法管理 (33)2.3.6综合管控 (34)2.3.7视频管理 (34)2.4扩展功能(选配) (36)2.4.1地图应用 (36)2.4.2接入集成 (37)2.5后台配置 (38)1区间测速卡口系统1.1概述长期以来,机动车超速行驶一直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无线区间测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区间测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区间测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无线区间测速系统是一种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对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实时监测的系统。

该系统由多个分布在道路两侧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节点之间通过无线通信实现数据的传输与处理。

下面将具体介绍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系统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传感器节点,用于检测车辆的通过时间和位置信息。

传感器节点可以使用红外线传感器或者雷达传感器等技术来实现对车辆的检测。

传感器需要能够准确地感知车辆的通过时间和位置,并将这些信息发送到系统的中央控制节点。

传感器节点需要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到系统的中央控制节点。

可以使用蓝牙、Wi-Fi等无线通信技术来实现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传感器节点有一个固定的通信半径,超出该范围的节点需要通过中继节点来进行数据传输,以便实现整个系统的无缝覆盖。

在系统的中央控制节点需要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中央控制节点收集传感器节点发送过来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车辆的行驶速度。

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使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来实现,通过对多个传感器节点的数据进行比对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准确的车辆行驶速度。

系统需要设计一个用户界面,用于向用户展示车辆的行驶速度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这个界面查询某个时间段内的车辆行驶速度,还可以设置超速报警等功能。

用户界面可以使用Web页面或者手机App等形式来实现,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这个界面,并实时获取车辆行驶速度信息。

无线区间测速系统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对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提供准确的车辆行驶速度信息。

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主要包括传感器节点的设计、无线通信技术的选择、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的实现,以及用户界面的设计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现,可以实现一个高效、准确的无线区间测速系统。

区间测速技术方案

区间测速技术方案

✓✓✓✓✓一、系统概述 (2)二、方案叙述 (2)2.1、设计目标 (2)2。

2、设计原则 (3)三、方案设计 (4)四.主要功能模块 (5)4 。

1 车辆捕获 (5)4.2 通行速度测算 (5)4。

3 车牌识别 (6)4。

4 高清录相 (6)4.5 自动截取车牌 (7)4.6 黑名单自动比对报警 (7)4.7 智能补光 (7)4。

8 前端卡点存储 (7)4.9 自动校时 (7)4.10 数据自动上传 (7)4 。

11 数据检索、流量统计 (8)4.12 本地存储,循环覆盖 (8)4 。

13 设施安全保障 (8)4 。

14 开放的系统集成接口 (8)五、系统特点 (8)5.1、系统特点 (8)六、环境指标 (9)七、技术指标: (9)八、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 (13)随着我国私家车数量的激增和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随之而来如何保障高速公路的畅通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高速公路事故多发,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超速行驶、违章变更车道所引起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七成摆布。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 120 公里。

但在高速公路上,不少汽车的速度远高于最高限速。

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增强司机的安全行车意识;另一方面技术监管和处罚威慑也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因此如何准确、可靠的获取高速公路机动车的行驶速度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区间测速系统是基于先进的纯视频车辆检测技术、车辆牌照自动识别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来实现的一种新型的超速违法取证系统.区间测速系统通过记录车辆在不同地点的信息(车牌、时间等),并把该车辆在区间内行驶的平均速度和设定的限速值作比较,判定该车是否超速,区间车速=区间距离÷行驶时间。

该系统可以应用环境可以单区间也可以多区间联网使用,可覆盖路段全程区域,做到无缝管理。

区间测速反映的是汽车行驶在一个路段的两个或者多个区间截面之间的平均速度,有效解决了固定点测速的缺点:测速位置固定,很容易被司机熟悉,司机往往到了测速点就会减速,逃避处罚,一旦过了测速点, 就加速行驶.使得一些测速点形同虚设,还造成交通事故隐患. 区间测速能更客观准确地检测超速车辆,为执法部门提供更加有效、可靠的违章执法依据。

区间测速技术方案

区间测速技术方案

区间测速技术方案区间测速技术是一种利用设备对行驶车辆进行速度检测和监控的方法。

在现代交通管理中,区间测速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阐述区间测速技术的方案及其优点。

一、区间测速技术的原理区间测速技术利用视频监控设备、雷达测速设备以及车辆识别技术等多种设备对车辆的速度进行检测,可以准确地测量车辆的行驶速度。

区间测速技术的原理是将一段公路划分为多个区间,通过监控设备对车辆的速度进行检测,然后计算车辆在不同区间的平均速度,从而判断车辆是否超速。

二、区间测速技术的方案1.选择测速设备区间测速需要选用合适的测速设备来进行检测,主要包括雷达测速设备和激光测速设备两种。

雷达测速设备主要是利用物体反射回来的电磁波进行检测,适用于高速公路的测速;而激光测速设备则是利用激光束对车辆进行测速,适用于城市道路等低速公路。

2.选择监控设备区间测速需要选用合适的监控设备来进行监控,主要包括摄像头监控设备、车位感应技术等多种技术。

摄像头监控设备是最常见的区间测速技术之一,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公路情况;而车位感应技术则是利用车辆驶过时产生的电磁波来检测车辆的数量和速度等信息,适用于城市道路等资源有限的公路。

3.软件系统区间测速技术需要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进行车辆识别、数据传输等工作。

这些软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测速设备和监控设备开发,包括测速算法、数据采集和传输等各种功能。

三、区间测速技术的优点1.准确性高区间测速技术具有高度准确性,可以测量车辆的平均速度,从而精确地判断车辆是否超速。

与传统单点测速方式相比,区间测速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误判和漏判等问题。

2.效率高区间测速技术可以对多个车辆进行测速,精确计算车辆的速度,从而显著提高了测速效率。

同时,区间测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速度,对违章行为及时进行处理,有效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效率。

3.安全性高区间测速技术可以在保证道路畅通的情况下,确保车辆行驶安全。

在交通管理中,区间测速技术可以为车辆驾驶员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海康雷达区间测速卡口方案

海康雷达区间测速卡口方案

海康雷达区间测速卡口方案高清雷达测速卡口解决方案(IS-3013VR)目录第1 章概述 (1)1.1 应用背景 (1)1.2 设计原则 (1)1.3 设计依据 (4)第2 章系统总体设计 (7)2.1 设计思想 (7)2.1.1坚持两个原则 (7)2.1.2遵循三个模式 (7)2.1.3保持四个一致 (7)2.2 技术路线 (8)2.2.1卡口系统前端设备技术路线 (8)2.2.2卡口系统中心管理平台技术路线 (8) 2.3 系统结构 (9)2.4 系统组成 (10)2.5 功能描述 (11)2.5.1车辆捕获功能 (11)2.5.2车辆速度检测功能 (11)2.5.3车辆图像记录功能 (11)2.5.4超速抓拍功能 (12)2.5.5智能补光功能 (12)2.5.6车辆牌照自动识别功能 (13)2.5.7车身颜色识别功能 (14)2.5.8车型判别功能 (15)2.5.9车标识别功能 (15)2.5.10车辆子品牌识别功能 (15)2.5.11未系安全带检测功能 (15)2.5.12接打电话检测功能 (15)2.5.13人脸特征抠图 (15)2.5.14打开遮阳板检测 (16)2.5.15前端备份存储功能 (16)2.5.16数据断点续传功能 (16)2.5.17图像防篡改功能 (16)2.5.18网络远程维护功能 (16)2.5.19全景高清录像功能(选配) (16) 2.5.20平台功能 (17)2.6 系统性能指标 (17)第3 章前端子系统设计 (20)3.1 前端子系统组成 (20)3.1.1前端子系统组成 (20)3.1.2车辆测速单元 (21)3.1.3图像采集识别处理单元 (21)3.1.4前端数据处理及上传单元 (22) 3.1.5网络传输单元 (22)3.1.6视频监控单元(选配) (22)3.2 系统现场布局 (22)3.2.1现场布局俯视图 (23)3.2.2现场布局侧视图 (23)3.3 硬件设备配置原则 (23)3.4 前端系统主要设备选型 (24)3.4.1 300万卡口抓拍单元 (24)3.4.2雷达 (26)3.4.3补光灯 (27)3.4.4终端服务器 (28)第4 章网络传输子系统设计 (30)第5 章中心存储子系统设计 (31)5.1 存储方案 (31)5.1.1存储需求 (31)5.1.2存储技术对比 (31)5.1.3存储方案选择 (33)5.2 数据存储设计 (33)5.3 图片存储设计 (34)5.4 视频存储设计(选配) (34)第6 章中心管理平台子系统设计 (36)6.1 平台概述 (36)6.1.1平台整体架构 (36)6.1.2平台功能模块 (38)6.1.3平台业务支撑 (39)6.2 运行环境要求 (40)6.2.1硬件环境 (40)6.2.2软件环境 (41)6.2.3网络环境 (42)6.3 配置推荐原则 (42)6.4 平台功能设计 (51)6.4.1平台基础应用 (51)6.4.2平台增值应用 (72)6.4.3平台新技术应用 (90)第7 章系统特点 (99)7.1 一套卡口抓拍单元覆盖2/3个车道 (99)7.2 摄像机高密度集成技术应用提升卡口前端系统稳定性 (99) 7.3 车牌前端识别技术 (99)7.4 视频检测模式保障系统工作稳定性 (100)7.5 雷达测速模式保障速度的准确性 (100)7.6 系统运维成本低 (101)7.7 前端系统结构简单稳定 (101)第8 章系统拍摄效果 (102)8.1 300万雷达卡口抓拍效果 (102) 8.1.1白天抓拍效果 (102)8.1.2夜间抓拍效果 (104)。

无线区间测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区间测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区间测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无线区间测速系统主要用于监控道路上车辆的行驶速度,提高道路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这种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一、系统设计该系统由以下几个组件构成:1.车载设备车载设备包括一个无线传感器和一个数据处理器。

无线传感器用于测量车辆的行驶速度,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器。

数据处理器负责处理测速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上传数据到云端、同时与云端通信以获取其他车辆数据。

2.路侧设备路侧设备包括一个摄像头和一个无线传感器。

摄像头用于拍摄车辆的照片,无线传感器用于测量车辆的行驶速度。

数据传输后,系统可以通过摄像头车辆的照片与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配对,实现车辆识别和测速。

3.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作为数据处理的核心,能够接收数据处理器上传的车辆速度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存储和处理。

云端服务器还能够与路侧设备和其他车载设备通信,获取其他车载设备的数据,以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更新和交通预警。

4.移动设备应用程序移动设备应用程序可以让车主了解道路状况,包括实时交通信息、路口拥堵情况、行车路线最优化等。

应用程序可以从云端服务器获取数据,同时将车主的导航信息传输到车载设备中。

二、系统实现车载设备使用蓝牙技术来连接无线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

无线传感器使用压电材料来生成电压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处理后传输到数据处理器。

数据处理器按照一定的算法计算车辆的行驶速度,然后通过蓝牙将测速数据传输到移动设备应用程序和路侧设备。

路侧设备使用激光雷达来测量车辆的速度。

由于激光束反射回来的时间很短,因此可以通过激光测量车辆的行驶时间,然后计算出车辆的行驶速度。

路侧设备使用无线传感器将测量到的车速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器中。

云端服务器使用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来存储和处理海量的车速数据。

服务器采用多线程技术来处理数据,提高计算和处理效率。

服务器还使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来分析车速数据,以实现实时交通预警等功能。

移动设备应用程序主要包括车辆位置和速度监测、实时交通信息、路线规划和导航等功能。

无线区间测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区间测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区间测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区间测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该系统利用了无线通信技术和车辆测速装置相结合,通过在不同位置设置测速点,并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实现了对车辆在特定区间内的测速和监控。

本系统具有实时性强、安装方便、维护成本低等特点,可应用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道路交通管理领域。

关键词:无线技术;区间测速系统;车辆测速;数据传输;道路交通管理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工具的普及,道路交通管理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由于车辆数量庞大和交通流量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严重。

对车辆进行测速和监控,及时发现违规超速和交通堵塞等情况,对于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传统的测速系统一般采用固定式测速摄像头或移动式测速仪器进行测速。

这些系统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如测速点设置不灵活、设备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基于无线技术的区间测速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能够实现对车辆在特定区间内的测速和监控,具有实时性强、安装方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区间测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将介绍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工作原理;然后,详细阐述了系统中的各个模块的设计和功能;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对未来的优化方向进行了展望。

2. 系统架构和工作原理基于无线技术的区间测速系统由测速点、数据处理中心和车辆测速装置等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2.1 测速点在特定区间内选取若干个位置设置测速点,每个测速点均配备有一个无线传感器。

无线传感器利用雷达技术或光电技术,检测经过车辆的速度,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测得的速度数据发送到数据处理中心。

2.2 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接收并处理各个测速点发送的速度数据,并根据车辆的速度和位置信息,对车辆进行测速和监控。

在发现违规超速或交通堵塞等情况时,数据处理中心能够及时向交通管理部门发出警报,以便及时处理。

区间测速技术方案

区间测速技术方案

区间测速技术方案区间测速技术是采用数码摄像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过视频处理系统对车辆经过的时间和距离进行计算、分析,预判车辆的行驶速度是否超过道路限速,并及时向交通警察或车辆司机发送超速警报信息,以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监控的一种现代化技术手段。

区间测速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车辆频繁行驶的交通路段,其主要优点包括准确性高、实时性强、侵入性小等。

本文将对区间测速技术的技术原理及应用场景,以及该技术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区间测速技术的技术原理区间测速技术主要应用数字摄像机,通过视频图像处理系统对车辆在两个位置之间所用的时间和距离进行计算,进而计算车速,使车辆超速时能够及时做出警报,以达到交通的安全性。

(一)调整摄像机位置首先,需要将数字摄像机放置在两个区间的距离之间,以便捕捉车辆在不同区间的速度变化。

摄像机的放置位置应该被精确测量,以确保所捕捉到的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

(二)捕捉视频图像数据一旦摄像机的正确位置确定后,需要实时获取视频图像数据。

数字摄像机可以在众多不同光照条件下捕获视频图像数据,使得车辆能够在任何天气和光照条件下被捕获。

(三)计算车辆的速度在捕获了视频图像数据之后,需要通过视频图像处理系统计算出车辆在相应区间内的速度。

这可以完成通过通过比较车辆瞬时经过摄像机的位置、计算出车辆行驶的时间、利用这个数据来计算出车辆的速度。

(四)提取警报和通知信息当车辆速度超过预定的限速时,系统可以选择向警察或车辆驾驶员提供警报或通知信息,从而确保安全,防止车辆发生交通事故。

二、区间测速技术的应用场景在城市道路或高速公路等车辆频繁行驶的交通路段上,区间测速技术广泛应用,以监视道路上的超速行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并保持恒定的车辆速度流。

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一)城市内监控区间在车流阻塞的城市道路,区间测速可以通过引导汽车放慢速度,确保行车安全。

它可以在高峰时段优化混合交通流和改善通行条件,并在城市交通路况监测中发挥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清区间测速系统设计方案
高清区间测速系统自动记录车辆在不同地点的信息(车牌、车速、时间等),并把该车辆在区间内行驶的平均速度和设定的限速值作比较,判定该车是否超速。

该系统可以拓展单点以及多区间测速。

区间测速反映的是汽车行驶在一个路段的两个或多个区间截面之间的
平均速度,能更客观准确地检测超速车辆,为执法部门提供更加有效、可靠的违章执法依据。

一、系统特点:
∙采用工业级高清摄像机进行抓拍,结合先创专利“高清成像系统综合控制技术”,图片清晰,取证有效;
∙前端采用嵌入式设备,模块化设计,稳定可靠;
∙车辆检测可兼容地感线圈、雷达、视频等多种方式;
∙可扩展单点测速及多区间测速;
∙可扩展完整卡口功能;
∙远程集中管理,可通过网络实现远程设备配置、状态监控、故障报警。

二、工作原理:
区间测速是治安卡口的联合应用,其原理如图所示:
三、软件界面:
四、主要性能指标:
∙车辆图像捕获率:≥99%
∙号牌识别准确率:白天≥95%,夜间≥90%
∙测速范围:1~255km/h,测速精度满足GB/T 21255-2007《机动车测速仪》要求
∙图片格式:JPEG图像文件,符合ISO/IEC 15444:2000的要求,放篡改
∙图片数量:单点每辆车1张或2张,每张图像均能满足车辆全景图像、特征图像要求;区间超速2张出入区间抓拍图片
∙图片大小:<200KB/张
∙图像分辨率:1,360×1,024(约140万像素)、1,600×1,200(约200万像素)
∙数据格式:车辆经过时间、地点、方向、车型、单点车速、区间速度、车牌号等
∙工作温度:-20~+70℃
∙工作湿度:≤95%
∙防护等级:符合IP65标准
∙可靠性:MTBF≥50,000小时
五、抓拍样张:
白天 夜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