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古诗词大全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课外古诗词必背篇目三年级部分 含释义

小学语文课外古诗词必背篇目三年级部分  含释义

小学语文课外古诗词必背篇目三年级部分含释义目录1、金缕衣[唐]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译文:我劝你不要太注重追求功名利禄,要珍惜少年求学的最好时期。

花开可以折取的时候就要尽管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注释: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须惜:珍惜。

堪:可以,能够。

直须:尽管。

直:直接,爽快。

莫待:不要等到。

2、秋词二首[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译文: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

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

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浇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注释:⑴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

⑵春朝:春初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⑶晴:一作“横”。

排云:推开白云。

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⑷诗情:作诗的情绪、兴致。

碧霄:青天。

⑸深红:指红叶。

浅黄:指枯叶。

⑹入骨:犹刺骨。

⑺嗾:使唤狗。

这里是“使”的意思。

3、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译文: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

轻烟淡淡飘向空中,几只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

远处一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互相夹杂,好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啊。

注释:天净沙:曲牌名。

秋:题目。

残霞:快消散的晚霞。

寒鸦:天寒即将归林的乌鸦。

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必背古诗词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必背古诗词

三年级下册必背古诗(21首)1、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lóu hāo)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三衢(qú)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tóng)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zhū yú)少一人。

7、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8、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9、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0、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1、秋思唐张籍(jí)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2、破阵子·春景宋晏殊(yàn shū)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3、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4、春日宋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15、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唐杜牧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6、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小学三年级古诗词

小学三年级古诗词

三年级1、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夜书所见萧萧①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1]编辑本段注释译文作品注释①萧萧:风声。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④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⑤篱落:篱笆。

[2]作品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2]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

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所著诗集《靖逸小集》。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⑴(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⑵,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⑶,遍插茱萸少一人⑷。

[2]注释译文这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一首诗。

当时他的父母兄弟都在华山以东的家乡,他独自一人住在京都长安,常常感到孤独和寂寞。

特别是到了像中秋、重阳这样的家家团聚的佳节,更是加倍地思念亲人。

这首诗就是他在九月九日这个重阳佳节写的。

在唐代,重阳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这一天,大家都要到山上去,插戴一种叫做茱萸的香草,还要喝菊花酒,吃重阳糕。

诗人远离家乡,举目无亲,当然没有兴致登高,作者只能独坐窗下,暗自思念:此刻,家中的弟兄们都在山上登高游乐,当他们每个人头上都插上茱萸的时候,一定会因为少了作者这个远在他乡的兄弟而挂念,诗人没有说自己如何怀念亲人,反倒说弟兄们会因为思念自己而减少节日的欢乐。

[5]作品注释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小学三年级古诗词必背解释

小学三年级古诗词必背解释

小学三年级古诗词必背解释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不仅要背诵,还应该理解诗词的含义和背后的文化背景。

以下是一些小学三年级必背古诗词的解释: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月时,思念家乡的情感。

"床前明月光"描述了月光洒在床前,如同地上的霜。

"举头望明月"和"低头思故乡"则描绘了诗人仰望明月,内心充满对家乡的思念。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诗人在睡梦中没有意识到天已经亮了,而周围是鸟儿的啼叫声。

"夜来风雨声"和"花落知多少"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风雨过后,花朵凋落的惋惜。

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通过登楼远望的视角,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

"白日依山尽"描述了太阳落山的景象,"黄河入海流"则描绘了黄河流入大海的壮观。

"欲穷千里目"表达了诗人想要看得更远的愿望,"更上一层楼"则暗示了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4.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江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超脱。

"千山鸟飞绝"和"万径人踪灭"形容了雪后空旷寂静的景象,"孤舟蓑笠翁"和"独钓寒江雪"则描绘了一个渔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的情景。

5.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和思念。

"慈母手中线"和"游子身上衣"描绘了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物的情景,"临行密密缝"和"意恐迟迟归"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和不舍。

古诗词75首小学生三年级必背

古诗词75首小学生三年级必背

古诗词75首小学生三年级必背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7. 悯农 -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 咏鹅 -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9.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0. 江南逢李龟年 -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 赠汪伦 -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 题西林壁 -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3. 望天门山 -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4. 出塞 -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5. 从军行 -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6. 春夜喜雨 -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7. 忆江南 -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8. 乌衣巷 -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9. 题临安邸 -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0. 江畔独步寻花 - 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背诵

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背诵

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背诵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背诵(精选5篇)古诗词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这次给大家整理了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背诵,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背诵【篇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诗今译】独居他乡是外来的客,每逢佳节更加怀念家乡和亲人。

遥想弟兄们在登高的地方,都插上茱萸只少了我一个人。

【名句赏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是王维的一篇思乡怀亲的名作。

前两句写自己独自漂泊在遥远的他乡,日夜思念着故乡和亲人,每逢佳节来临,孤独的感觉更加深刻,思乡怀亲之情也会倍加铭心刻骨。

这里所说的“佳节”,虽然泛指一般的美好节日,但更是为本诗所写的“九月九日”(即“重阳节”)作铺垫。

后两句写重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古来就有登高饮酒、佩插茱萸的风俗。

而今,诗人想象着兄弟们成群结伴、登高饮酒的情景,同时他也设想因为自己无法亲临盛会,共享欢乐,兄弟们也会感到一种无法团聚的缺憾。

这首诗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注词释义】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时在这一天,有佩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来避灾的习俗。

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异乡:他乡。

倍:加倍,更加。

遥知:远远推想。

茱萸:又名越椒,是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据说可以祛邪、避灾。

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背诵【篇2】【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诗今译】床前有明亮的月光,好像地上寒冷的清霜。

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低头思念着自己的家乡。

【名句赏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本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

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全诗仅20个字,已从时间、环境、气氛及对人物的细微动作的描绘,写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汇总(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汇总(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汇总(人教版)1、咏yǒnɡ柳liǔ唐tánɡ·贺hâ知zhī章zhānɡ碧bì玉yù妆zhuānɡ成chãnɡ一yì树shù高ɡāo,万wàn 条tiáo垂chuí下xià绿lǜ丝sī绦tāo。

不bù知zhī细xì叶yâ谁shuí裁cái出chū,二âr月yu â春chūn风fēnɡ似sì剪jiǎn刀dāo。

2、春chūn日rì宋sînɡ·朱zhū熹xī胜shânɡ日rì寻xún芳fānɡ泗sì水shuǐ滨bīn,无wú边biān光ɡuānɡ景jǐnɡ一yì时shí新xīn。

等děnɡ闲xián识shí得dã东dōnɡ风fēnɡ面miàn,万w àn紫zǐ千qiān红hïnɡ总zǒnɡ是shì春chūn。

3、乞qǐ巧qiǎo 唐tánɡ林lín杰jiã七qī夕xī今jīn宵xiāo看kàn碧bì霄xiāo,牵qiān 牛niú织zhī女nǚ渡dù河hã桥qiáo。

家jiā家jiā乞qǐ巧qiǎo望wànɡ秋qiū月yuâ,穿chu ān尽jìn红hïnɡ丝sī几jǐ万wàn条tiáo。

4、嫦chánɡ娥ã唐tánɡ李lǐ商shānɡ隐yǐn云yún母mǔ屏pínɡ风fēnɡ烛zhú影yǐnɡ深shēn,长ch ánɡ河hã渐jiàn落luî晓xiǎo星xīnɡ沉chãn。

小学三年级必背古诗词40首

小学三年级必背古诗词40首

华子冈唐代: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赠李白唐代:杜甫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估客行唐代:李白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

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送崔九唐代:裴迪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漫兴(其五)唐代:杜甫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代: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怨情唐代: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赠刘景文宋代: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曲江二首唐代:杜甫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峨眉山月歌唐代: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月下独酌四首唐代: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册:《夜书所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宋)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下册:《咏柳》《春日》《乞巧》《嫦娥》
《咏柳》
作者: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作者:朱熹(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作者:林杰(唐)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
作者:李商隐(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三年级必背古诗:五首
《咏柳》
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朱熹(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林杰(唐)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
李商隐(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游子吟》
孟郊(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年级选背古诗:十首
《风》李峤(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鹿柴》王维(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悯农》(其一)李绅(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别董大》高适(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绝句》(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雪》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枫桥夜泊》张继(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塞下曲》卢纶(唐)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古朗月行》李白(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作者:苏轼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少年中国说
清朝末年梁启超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
,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
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