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十大经典战例
股市十大案例

股市十大案例1. 乐视网。
乐视网是中国知名的互联网公司,曾经是投资者心目中的明星企业。
然而,由于公司高额的负债和经营不善,导致了公司股价的暴跌。
这一案例成为了投资者们的警示,也让人们意识到了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性。
2. 美国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是全球金融市场的一次重大危机,对股市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这一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了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风险,也引起了人们对金融监管的重视。
3. 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作为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其股价一度飙升,成为投资者们追逐的对象。
然而,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和内部管理问题,导致了公司股价的大幅下跌。
这一案例让人们认识到了公司治理和内部管理对股价的重要影响。
4. 乌龙指事件。
乌龙指事件是指由于系统故障或操作失误,导致了股市指数出现异常波动的事件。
这种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了系统风险和操作风险对股市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对股市监管的关注。
5. 中国石油。
中国石油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其股价一度飙升,成为投资者们追逐的对象。
然而,由于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和公司经营不善,导致了公司股价的暴跌。
这一案例让人们认识到了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对股价的重要影响。
6. 中概股事件。
中概股事件是指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出现异常波动的事件。
这种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了跨国投资和监管合作的重要性,也引起了人们对公司信息披露和审计质量的关注。
7.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作为中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其股价一度飙升,成为投资者们追逐的对象。
然而,由于金融监管政策的调整和公司经营风险,导致了公司股价的大幅下跌。
这一案例让人们认识到了金融政策和公司经营风险对股价的重要影响。
8.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其股价一度飙升,成为投资者们追逐的对象。
然而,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和技术进步,导致了公司股价的暴跌。
这一案例让人们认识到了行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对股价的重要影响。
9. 腾讯控股。
腾讯控股作为中国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其股价一度飙升,成为投资者们追逐的对象。
中国历次大牛市大熊市起止时间和原因

中国历次大牛市大熊市起止时间和原因牛市和熊市,听起来就像过山车,时而让人欢天喜地,时而让人愁眉苦脸。
我们聊聊中国股市的那些大牛市和大熊市,看看它们的起止时间,还有背后的原因。
一起感受那股风起云涌的激情。
一、牛市的崛起1.1 1990年代的第一波牛市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股市一开,很多人都抱着“买股票就能发财”的心态。
短短几年,指数从几百点蹿升到近1400点。
真是牛气冲天!当时的原因,首先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活力。
还有的支持,相关部门鼓励投资,带动了人们的热情。
那些年,市场上充满了“只要敢买,谁都能赚钱”的气氛。
1.2 2006年的牛市再往后,2006年又迎来了一个大牛市。
这个时候,股市的牛气真是让人咋舌,指数从1000点一路飙升到6000多点。
为什么会这样?首先,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很多企业上市,吸引了大量资金入市。
其次,老百姓的投资意识逐渐提高,越来越多人愿意参与到这个“财富游戏”中来。
那种兴奋的感觉,真是让人难以忘怀。
二、熊市的低谷2.1 1992年的熊市当然,牛市有多好,熊市就有多惨。
1992年,市场开始了大幅回调。
股指从1400点一路下滑,最终跌破了1000点。
大家都知道,股市有涨有跌,这一波熊市的原因主要是过热的市场导致的泡沫。
很多人像是被打了鸡血,盲目跟风,结果最后就像跌入深渊,损失惨重。
人心惶惶,那个时候真是“人心如焚”。
2.2 2008年的熊市接下来,2008年也是一个令人心痛的年份。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股市瞬间崩盘。
中国股市从6000多点跌到2000多点,大家的心都凉了。
这个时候,经济放缓,企业盈利下滑,投资者信心崩溃。
人们都在想:“这次还能翻身吗?”大家都惶惶不安,简直是“惊弓之鸟”。
2.3 2015年的股灾再说说2015年。
那一年,股市似乎在狂欢,指数一度突破5000点。
但好景不长,随后暴跌,短短几个月就跌去了三分之一。
原因嘛,除了杠杆融资的泛滥,投资者情绪的过度乐观,监管的不确定性也让人心烦意乱。
中国股市做空案例

中国股市做空案例中国股市做空是指投资者通过卖空股票获利的一种投资策略。
在股市中,做空是指投资者借入股票并立即卖出,希望在股票价格下跌时再以较低的价格买入股票,从而获得差价利润。
以下是中国股市做空的一些案例:1. 中国石化的做空案例:在2015年,中国石化股价一度出现大幅下跌,许多投资者选择做空中国石化股票。
他们借入股票并卖出,然后在股价下跌时再买入。
这些投资者通过做空中国石化股票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2. 中国平安的做空案例:在2018年,中国平安股价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下跌,一些投资者选择做空中国平安股票。
他们通过卖空股票获得了差价利润。
3. 贾跃亭的做空案例:贾跃亭是乐视网的创始人,他在2017年做空了自己创办的乐视网股票。
贾跃亭通过卖空乐视网股票获得了一定的利润。
4. 银行股的做空案例:在金融危机期间,许多投资者选择做空银行股票。
他们通过卖空银行股票获得了大量的利润。
5. 创业板的做空案例:创业板是中国股市的一个板块,许多投资者选择做空创业板股票。
他们通过卖空创业板股票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6. 贵州茅台的做空案例:贵州茅台是中国股市的一只著名的白酒股票,但在某些时期也出现了下跌的情况。
一些投资者选择做空贵州茅台股票,并获得了利润。
7. 网络科技股的做空案例:在某些时期,中国的网络科技股票出现了下跌的趋势。
一些投资者选择做空这些股票,以获得差价利润。
8. 房地产股的做空案例:中国的房地产股票在某些时期也出现了下跌的情况。
一些投资者选择做空房地产股票,并获得了利润。
9. 大型国有企业的做空案例: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股票在某些时期也出现了下跌的情况。
一些投资者选择做空这些股票,并获得了利润。
10. 新能源汽车股的做空案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股票在某些时期也出现了下跌的趋势。
一些投资者选择做空这些股票,以获得差价利润。
总结起来,中国股市做空的案例很多,投资者通过卖空股票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然而,做空也存在风险,投资者需要谨慎选择时机并控制风险。
中国股市投资案例

中国股市投资案例
以下是中国股市投资案例的示例:
1.股市繁荣期投资案例:在2015年至2016年期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波繁荣期。
一个投资者在2015年初购买了一些蓝筹股,如中国银行、中国石化等,通过长期持有并抓住市场上升趋势,该投资者在短短一年内赚取了可观的投资收益。
2.股市调整期投资案例:在2018年至2019年期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次较大的调整。
一个投资者在市场顶峰时购买了一些高成长潜力股,如新能源汽车公司等,然后在市场下降期间继续耐心地持有股票,并在市场反弹时出售,从而实现了较好的投资回报。
3.股市崩盘期投资案例:在2020年初,由于COVID-19疫情爆发,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次较大的崩盘。
一个投资者选择在市场崩盘期间买入了一些低估的优质股票,如腾讯等,然后坚持长期持有,并在市场逐步恢复时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回报。
这些案例仅作为投资个人观点的示例,投资者应在进行任何投资之前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尽职调查,并在有经验和知识的指导下做出决策。
中国股市十大事件

中国股市十大事件一. 沪深交易所成立这两个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开端。
上交所1990年12月19日鸣锣开业,第一任总经理尉文渊。
深交所1990年12月1日试营业,1991年7月3日正式营业,第一任总经理王健(已逝世)。
现在一般以上交所成立日期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诞生日。
当时两个交易所的筹备其实都很匆忙,而且很多东西都不完备,颇有“创业艰难百战多”的味道。
刚创立的,交易所内挂牌交易的股票也非常少,深圳老五股,上海老八股。
其中至今仍未更名的恐怕只有大名鼎鼎的万科还有上海的小飞乐了。
查看原图二. 深圳8.10事件 -- “百万人争购”公元1992年8月9日(星期天)和8月10日(星期一)。
120万涌进深圳的股民盼望已久的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了。
8月10日,深圳。
“1992股票认购证”第四次摇号。
当时预发认购表500万张,每人凭身份证可购表1张,时称有“百万人争购”,不到半天的时间,抽签表全部售完,人们难以置信。
秩序就在人们的质疑中开始混乱,并发生冲突。
这天傍晚,数千名没有买到抽签表的股民在深南中路打出反腐败和要求公正的标语,并形成对深圳市政府和人民银行围攻的局面,酿成“8·10事件”。
深圳市政府当夜紧急协商,决定增发500万张新股认购兑换表,事态慢慢得到平息。
深圳新股认购中,有来自全国的一百万人参加了发售前的排队。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三. 327国债事件 --- 中国证券史上的“巴林事件”327是一个国债的产品,兑付办法是票面利率8%加保值贴息。
由于保值贴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该产品在期货市场上有一定的投机价值,成为了当年最为热门的炒作素材,而由此引发的327案,也成为了中国证券史上的“巴林事件”,民间(英国金融时报的说法)则将2月23日称为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解释:327是国债代号,并不是案发当日,出事的那天是95年的2.23)查看原图四. 5.19行情 --- 传奇牛市的开端5.19是中国股市上一段传奇牛市的开端。
a股经典案例复盘

a股经典案例复盘摘要:一、引言二、A 股市场概述三、经典案例分析1.案例一:贵州茅台2.案例二:中国平安3.案例三:格力电器四、案例总结与启示五、结语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A 股市场已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通过回顾A 股市场的经典案例,以期为投资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A 股市场概述A 股市场是指在中国大陆地区设立的股票交易市场,主要服务于国内企业。
A 股市场分为上交所和深交所两个交易所,涵盖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多个层次。
A 股市场的发展对我国实体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三、经典案例分析1.案例一:贵州茅台贵州茅台是我国A 股市场的优质上市公司之一,其股价长期保持稳定上涨。
贵州茅台的成功经验主要归功于其强大的品牌效应、严格的质量控制以及稳健的经营策略。
投资者可以从贵州茅台的案例中学到,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品牌价值和行业地位的重要性。
2.案例二:中国平安中国平安是我国金融保险行业的龙头企业,其股价在A 股市场表现优异。
中国平安的成功原因包括:业务多元化、强大的营销网络、卓越的风险管理能力等。
投资者可以从中国平安的案例中认识到,投资具有竞争优势、行业地位稳固的企业能够获得较好的回报。
3.案例三:格力电器格力电器是我国白色家电行业的佼佼者,其股价在A 股市场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格力电器的成功因素有:专注于空调主业、技术创新能力强、优秀的营销策略等。
投资者可以从格力电器的案例中学到,投资具有明确发展战略、技术实力强、市场份额领先的企业具有较高的收益潜力。
四、案例总结与启示通过对贵州茅台、中国平安和格力电器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投资者应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行业地位和品牌价值,选择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企业进行投资。
此外,投资者还需要关注企业的发展战略、市场前景和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信息,以全面评估企业的投资价值。
五、结语A 股市场中的经典案例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中国股市的涨跌案例

中国股市的涨跌案例中国股市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多次涨跌,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不断挑战的领域。
下面给出十个中国股市涨跌案例,以展示股市的波动和影响因素。
1. 2015年6月,中国股市出现了一次大幅度的暴跌,被称为“6·12股灾”。
这次暴跌是由于多个因素叠加所致,包括经济增长放缓、资金杠杆过高、监管不力等。
股市指数在短时间内下跌了30%以上,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2. 2014年11月,中国股市迎来了一轮上涨行情,被称为“牛市”。
这次上涨是由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股市的政策,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股市。
股市指数在短时间内上涨了近100%,投资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3. 2016年初,中国股市再次出现大幅度下跌,被称为“1·7熔断”。
这次下跌是由于股市泡沫破裂、经济增长放缓、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影响。
股市指数在短时间内下跌了近20%,投资者再次遭受损失。
4. 2017年初,中国股市再次迎来了一轮上涨行情,被称为“春季行情”。
这次上涨是由于经济数据好转、政府继续出台鼓励股市的政策等因素。
股市指数在短时间内上涨了近20%,投资者获得了不错的回报。
5. 2018年7月,中国股市再次出现大幅度下跌,被称为“7·6熔断”。
这次下跌是由于中美贸易战升级、经济增长放缓、监管加强等因素影响。
股市指数在短时间内下跌了近30%,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6. 2019年11月,中国股市迎来了一轮上涨行情,被称为“科技股狂欢”。
这次上涨是由于科技股的强势表现、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等因素。
科技股指数在短时间内上涨了近50%,投资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7. 2020年初,中国股市再次出现大幅度下跌,被称为“疫情股灾”。
这次下跌是由于新冠疫情爆发、全球经济放缓等因素影响。
股市指数在短时间内下跌了近20%,投资者再次遭受损失。
8. 2020年11月,中国股市迎来了一轮上涨行情,被称为“双循环行情”。
这次上涨是由于经济复苏、政府提出双循环发展战略等因素。
中国股市之熊牛市

第一次大牛市(1990/12/19----1992/5/26)从96涨至1429点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年底正式开业,最初挂牌股票仅有豫园商场、凤凰化工、飞越音响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
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停板(后该为0.5%)限制,股指从96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1992年5月21日取消涨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5/26----1992/11/17)从1429跌至386点1992年8月发生在深圳的‘8.10’风波,加大了市场回调力度。
上证指数暴跌400余点,两个半月内跌幅达到45%。
第二次大牛市(1992/11/17----1993/2/16)从386涨至1558点不过,当时市场投机气氛很浓,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
从1992年11月17如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大盘涨幅达303%。
第二次大熊市(1993/2/16----1994/7/29)从1558跌至325点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
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跌。
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
1992年沪深两地市场A,B股上市公司仅有54家,1993年快速增至177家,到1994年已经有287家上市。
第三次大牛市(1994/7/29----1994/9/13)从325涨至1052点证券市场一片萧条,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政策救市。
1994年8月1日,中午证监会宣布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1052.第三次大熊市(1994/9/13----1995/5/17)从1052跌至577点不过,‘三大政策’治标不治本,不久连地市场再度暴跌。
另外,当时国债市场火爆,分流了大量投机资金。
到1995年5月17日,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5/18----1995/5/22)从582涨至926点.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引发一轮短暂的大反弹行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股市十大经典战例一、中国股市“铁达尼号”————琼民源琼民源:1996年4月1日收报2.08元,1997年2月27日摸高至26.18元,加上1996年中的10送3除权因素,其理论最高价应在34元以上。
也就是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琼民源的最高理论升幅达1637%。
1.87亿流通盘的股票,1996年跑完全程,1997年开市后仍然是“快马加鞭未下鞍”。
琼民源:这艘超豪华的巨轮,满载充满梦幻的股民启航,向着希望的彼岸汽笛长鸣。
然而,股海无情,1997年2月28日,中国“铁达尼号”琼民源股海沉船。
沉船当日成交5635万股,均价23.75元,有13.38亿元的资金胜利逃生。
同时,有13.38亿元的资金在最后一天入套。
琼民源的庄家以气冲霄汉的凌云壮志,将股价一年之内翻了17倍。
以其巨型的流通盘和豪华的“成长性”而言,是中国股市名副其实的“铁达尼号”。
耐人寻味的是,在最后的日子里,市场上却传出“快买琼民源”的消息,消息的来源是“有背景”的权威人士。
因此而造成的一日之内13.38亿元的成交额,使多少机构和散户从此落入暗无天日的深渊!二、中国股市曾经的航空母舰————上海石化上海石化,中国超级大盘股,总股本72亿股,流通盘7.2亿股。
该股为主力部队驾驭的航空母舰。
从1994年开始有超级主力进驻,每年中期发作一次,一方面以旗舰的姿态炒作;另一方面通过它调控沪市大盘。
在1996年刚刚完成一轮炒作之后,又赶上下半年的中国牛市大行情。
该主力不失时机,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作出反映,开始了一轮惊心动魄的炒作。
1996年9月20日,该股以完成为期1个月的W双底的底部形态打响了本轮炒作的第一枪。
当日开盘3.90元,报收4.19元。
至10月25日,股价已上摸8.28元,1个月的时间,股价升幅达212.3%。
其间两次连拉7阳,中间只隔1天的喘息时间,在这23个交易日中,如以日K线形态中的酒田战法分析,几乎日日都该卖出。
从10月22日起,主力已开始出货,至11月6日经过12个交易日,主力已将大部分筹码交给了散户或其他大户,而此时的大盘正处于最疯狂的冲高阶段。
之后,主力用手中剩下的一些筹码将该股做了一个非常标准的漂亮的W双底形态,至12月5日,破位冲上8.63元,从技术图形上看,向上突破已成定局,在疯狂的大盘涨势中,这显然是给散户们火上浇油,于是主力从该日起倾囊派发,散户蜂拥接货。
至12月20日,主力已功成身退。
散户们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更漂亮的M 头部形态。
这是主力送给散户们的一份大礼、一个永久的纪念品――麦当劳标志。
50亿资金量的航空母舰,被该主力在短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玩弄于股掌之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三、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界龙实业到1994年7月底,中国股市持续了17个月的连续暴跌。
在最后的5个月恶跌之中,界龙实业股票,走出了熊市牛股,其中从4月21日到6月24日的45个交易日,只有3根阴线,其余那42根不可思议的连续红阳,使当时所有的中国股票黯然失色。
界龙,无论从资源、行业、题材、经营、成长性、业绩、前景,还是从经济大环境、大盘走势、政策背景等,没有任何的优势和值得暴炒的潜在题材。
界龙,用业内人士的话说:曾被市场人士恶炒。
界龙,从4年后的今天望去,真是惨不忍睹的垃圾。
界龙,潜龙湾里的蚊龙。
界龙,越了界的过江龙。
界龙,只等被吞并的虫。
但是,无论是病马、疯牛、过江龙,抑或是冒充龙的虫,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散户,你来股市干什么?只要你抓住了某只股票灿烂的时光,你还需要别的吗?也许别的什么对你的名誉有用,但对你的股票帐户里那点老本是绝对无用的。
看着界龙那段喜人的涨势,真让人百感交集。
看着自己那阳痿的绩优股,真可谓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
四、洗你没商量————延中实业在一本非常受股民们喜爱的名叫《战胜庄家》的书里,有这样一段被股民们称之为“至理名言”的话:“当庄家拉高出货的时候,RSI顶背弛无可避免地出现,这是庄家无法掩盖的出货痕迹。
”正是这句斩钉截铁的名言,使多少散户奉为法宝。
以此为战,安能亏钱乎?能也,今有延中庄家出面,破此绝法。
也许正是许多散户看了该书,以此绝法武装起来,跃跃欲试,妄想战胜哪个庄家为快。
延中庄家,以妄想战胜庄家的这部分散户为假想敌,在1998年的收购行情中,专门为这些人量身订制了一套丧服,把顶背驰的信徒们杀了个片甲不留,落荒而逃。
《战胜庄家》的作者既然是“机构操盘手”,可千万别是这次延中庄家的操盘手。
否则,跟散户们开的这个残酷的玩笑真要出人命了。
1998年2月9日,延中实业以9.5.元开盘,报收9.89元,从此拉开了收购行情的序幕。
3月2日,开盘18.36元,报收15.62元,16个交易日,升幅达193%。
在最后两个交易日中,成交了2439万股,金额达3.8亿元左右。
在这两日跟进的散户或之前踏浪而来的散户们没有想到,从这一天起,庄家做出了一个又一个顶背弛的形态。
直到把这些散户一个个钉死之后,才一路高歌地直冲34.99元。
记住,图是死是,人是活的。
图,是人画出来的。
五、 “华丽”的外壳————华立高科任何一个市场,在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青春期,都会经过一个躁动不安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汹涌的收购风云是不可避免的。
在收购大战中,企业和市场的资产重组,资本结构的调整都将不可阻挡地朝着有利于市场成熟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前进。
也是在这一阶段里,市场自然地为适应这一切从而不断地规范、成熟起来。
中国的收购风云,不久的将来即将兴起。
风起云涌的日子指日可待。
1998年的资产重组或收购概念股的一度火爆,预示着这场风暴已为期不远了。
机会是为已做好各种准备去抓住它的人而存在的。
中国的垃圾股,是今天的垃圾,谁敢说它明日不会辉煌?这些垃圾里,蕴藏着同一种具有无限价值的东西――壳。
庄家们在物色,具上市实力的集团也在垃圾堆里不断挑选这些壳,而作为散户呢?你是否想过,在对手磨刀霍霍的时候,你该做点什么?请看四通集团入主广东华立高科时的表现。
六、大鳄的家园————苏物贸1996年7月,一条潮洲大鳄携几亿资金潜入了刚刚除权的苏物贸。
大鳄的进驻,尢如旧庄填权,将股价从4.41元拉至11元。
以拉高派发的K线形态吸筹,其它技术指标被刚刚除权的走势打散,使你无法进行分析。
这就是庄家简单明快而又毫不顾虑的一招。
庄家此时的自信与胸有成竹,与技术派面对还没有产生作用的一堆指标的无所事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起点处,庄家已经不战而胜。
拉高进货,这种大鳄风范,想必当时的股民或一些自以为是的庄家机构还没有领教过。
因此,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的平台整理,又使庄家从容地接走了被吓得落荒而逃的浮筹。
8月29日至9月5日,庄家把股价由8.75元一气拉到13.50元,使所有市场人士一致确认:此次是正式拉高出货。
随后的几天,庄家像掸一掸袖口上的灰尘般容易地挥去了剩余的浮筹。
9月27日,开盘价12.30元,从此,庄家以轻快的步伐,几乎是无量上升,一路高歌。
12月16日,遇大盘行政性回调,在众股票的跳水大赛中,该庄家坐怀不乱,镇定自若,甚至众人皆醒我独醉,还在趁反弹洗盘。
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12月20日,比大盘提前4天见底。
从此又一路唱着跃进歌直奔1997。
1997年4月22日,苏物贸股价最高达37.89元。
这是除权前的最后一日,与1996年除权后庄家进场时的4.41元相比,升幅已达859%,直至此刻,长达9个月的一路攀升,日成交量几乎没有超过1千万股,无论是1996年12月的跳水,还是1997年邓公逝世的噩耗,都末能影响庄家的信心和执著。
真可谓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终于,从除权日开始,姜太公开始收竿起钓,愿者可谓赴汤蹈火,蜂拥而至。
此时的K 线走势形态,给所有人的感觉是庄家意犹末尽,填权刻不容缓。
而市场上放出的风声是,苏物贸三周完成填权,目标价位看高38元以上。
高成长,高送配,高利润,高回报,真正的大黑马。
而其它技术指标,与1996年庄家进场时一样,被除权打散得一塌糊涂。
七、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江西纸业1997年4月,中国股市如脱缰的野马,对1996年底的调控进行疯狂报复。
尤其是沪市,在1996年落后于深市的压力下,借“补涨”的理由,以超越深市的巨额成交量马不停蹄地窜向历史峰位。
一批期货性格的过江龙趁火打劫,在失去理智的沪市中如鱼得水,如虎添翼,狠狠地捞了几把。
新股上市,是过江龙最肥美的猎物,没有与旧庄火并的顾虑,没有成见,没有过去的形象的阴影。
只有末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新股上市时自我推销的美言或承诺的“东风”。
于是各路过江龙汇集沪市,占山为王,各把持一只新股,大显神通。
江西纸业,1997年4月18日上市,被过江龙一扫而过。
把所有的悲伤给散户,唯一的欢乐,让庄带走。
4月18日,以13.52元面市,当日成交2454.3万股,换手率60%。
从19日开始,以7个连续跳空高开,跳到4月29日,股价已上摸24.67元,涨幅达182%,8个交易日、6个涨停板。
吸筹,拉升,派发,在这短短的8个交易日中同时进行。
边吸筹边拉抬边派发,边打边跑,跑到终点,仗也打完了。
收拾战场用了7个交易日,在20.16元到23.50元区间,将剩余筹码连哄带骗地塞给了将信将疑的散户,之后,兴高采烈地逃之夭夭。
有些散户,甚至1个多月后还没有反应过来。
八、卑鄙者的通行证————毒庄的金蝉脱壳1994年8月。
深圳,宝安县,某证券部。
一位相貌平平的男人带着100万现金来开户。
我们暂称其为D大户。
D大户首先问该证券部有多少比例的透支,当其得知是1:1时,略显失望,但还是在犹豫了一下之后开办了股票帐户。
D大户称他有绝对的内部消息,为了怕引起人们注意,才千里迢迢从上海跑来这不易被人注意的地方炒股。
D大户一进大户室,就以1:1透支了100万,用200万元全线杀入了沪股界龙。
此后,D大户只是隔三差五地来转一圈。
D大户神秘地透露:界龙的强庄风范,想必是大户和券商们难忘的一课,从6月底分红后调整到现在,已是基本到位。
界龙将有重大利好在10月出台,强庄仍在,以其5、6月份炒作姿势,新一轮涨势将以如何疯狂的拉抬完成,你们自己去想象吧,请各位好自为之,我只告诉各位,我不翻三倍不回上海。
大户室里暗流汹涌,人们都在调兵遣将,拭目以待。
消息传到证券部投资经理那里,经过详细研究之后,该证券部调集了所有可用资金,进入一级备战。
9月1日,界龙以一个跳空开盘25.20元,并以巨大的盘口成交迅速拉抬,到收盘时,报28.38元,涨12.62%,成交394万股,比前一天的53万放大37.4倍。
9月2日至9月6日,连续三个交易日(3、4两日为周末休息日)跳高开盘,配合三百多万的成交量,股价上摸了31.26元。
此间,该证券部内所有一级备战的兵力颁巢而出,一举杀入界龙。
从此以后,界龙跌跌撞撞地一路下坡。
直到整整三个年头过去了,包括1996年、1997年大盘两次发疯,界龙都没有见到过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