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样本

合集下载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四篇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四篇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四篇篇一: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一. 设计说明本系统依据《电缆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民用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30MHZ~1000M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技术标准》并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进行规划设计,主要包括:设备选材:选择品质优良、功能齐全、实用可靠、价格合理的系统设备,通过对系统及设备进行合理规划、配置,做到物尽其用,充份发挥系统的最佳使用效能。

实用性:本系统规划了足够数量的电视频道以提供选择。

电视频道包括卫星电视以及自办节目等多套电视节目频道。

先进性:为了满足发展需要,本系统按双向传输方式设计。

网络器材采用宽带产品。

其中放大器、分支分配器和用户终端采用“双向”产品。

兼容性:本系统可作为独立的服务区使用,系统网络不需作改造,可直接并入有线电视网络。

可靠性:为了保证系统运行可靠,除了系统前端选择优质、可靠的产品设备外,对系统传输网络进行合理的规划十分重要。

为了提高系统网络的可靠性,本系统传输系统按分区传送方式,这种方式可有效地避免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系统带内高低端信号电平出现的不平衡,同时还可避免由于传输网络某部分出现故障而影响系统整体运作的情况。

二. 此外,本系统在整体布局、方便维护和操作等方面均作了综合的考虑。

三. 网络设计依据和标准:本系统网络设计依据《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总体规划》设计。

系统标准按广电总局下发的标准执行。

主要标准如下:A、《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B、《有线广播系统技术规范及电缆标准》(GY/T106-19XX)C、《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有线广播电视网电缆分配网设计规范》E、《电缆分配网络施工工艺要求》F、《有线电视网络入网器材技术指标》G、《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H、《有线电视HFC系统技术规范》四. 系统规划1、节目源本系统电视节目包括卫星电视、自办节目两大类。

有线电视系统方案A【范本模板】

有线电视系统方案A【范本模板】

有线电视系统方案一.概述 (1)1.工程概况 (1)2.系统概述 (1)二.设计原则 (2)三.系统特点 (2)四。

设计说明 (3)1.分配网络设计 (3)2。

系统总体布局及网络拓扑结构 (5)3。

网络系统频率划分 (5)五.系统设计方案说明 (6)1.前端 (6)2.信号监视设备 (6)3。

分配网络 (6)六。

系统主要设备介绍 (8)1.放大器MW—BLE-L32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分支分配器 (12)3。

用户终端盒MW-S02 (13)一. 概述1.工程概况本项目专门为北海检察院要求设计有线电视传输系统。

本着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的原则,突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以认真负责、科学严谨的态度,制定本方案。

2.系统概述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国际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充分利用其带宽特性获得了空前发展的大好时机,正逐步向综合业务信息网的方向发展,中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产业,成为国家的宝贵财富,随着数字电视的普及,数字电视信号的发展,有线电视网络必将在我国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建设中担负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有线电视系统是智能化系统工程所必不可少的一个子系统.为了使有线电视电视系统(CATV)工程的设计能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依据有线电视系统设计的国家有关标准,结合以往工程设计及施工经验,提出有线电视信号接收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 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的详细说明。

此设计方案旨在满足客户对稳定、高质量有线电视服务的需求。

方案将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系统架构、硬件设备、接入技术、信号传输、用户接口等内容。

2. 系统架构有线电视系统的整体设计采用中心架构,包括以下基本组成部分:- 信源端:负责采集不同信源的电视节目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传输的数字信号。

- 调制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调制为特定频段的信号。

- 头端设备:负责接收和整理来自不同调制器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发至用户端。

- 用户端设备:用户通过有线电视接收器接收和解调信号,进而获取电视节目。

3. 硬件设备本设计方案涉及的硬件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信源设备:采用专业的电视节目信号采集设备,确保高质量的信号获取。

- 调制器:通过先进的数字调制技术,将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调制到特定频段。

- 头端设备:包括信号接收器、信号整理器、信号转发器等设备,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 用户端设备:包括有线电视接收器、电视机等,用于接收和解调信号。

4. 接入技术为了满足用户对多样化、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需求,本设计方案采用了以下接入技术:- 数字电视接入:实现对数字电视信号的接收和解调,提供更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 IPTV接入:通过网络接入方式,将电视节目信号传输到用户终端,提供更多的节目选择,并支持互动功能。

5. 信号传输本设计方案的信号传输采用有线传输方式,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信号传输路径包括信源端到调制器、调制器到头端设备和头端设备到用户端设备的传输。

6. 用户接口为了提供便捷的用户体验和操作方式,本设计方案提供以下用户接口:- 用于选台、切换频道的遥控器。

- 用于菜单导航和功能选择的电视机界面。

7. 总结在本文档中,我们介绍了一个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旨在提供稳定、高质量的有线电视服务,满足用户对多样化、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需求。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一、方案介绍:根据贵单位的需要及实际情况,该系统设计思路定位成集中供电型860MHz邻频传输系统,系统的总容量100套(PAL-D)电视信号,入户电平65±3dB,初期系统节目数量定为20套(根据需要可增加其它节目内容)。

数字卫星接收机完全符合DVB-S标准,采用意法ST处理器,具有高灵度信号接收功能;调制器采用内嵌式微机控制电路,图像中频、伴音中频、射频本振均采用PLL锁相。

二、系统设计依据:本有线电视系统以国家有关标准为依据,参考国内和研究了国内若干个城市有线电视系统的先进技术资料及经验,并结合贵单位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贵单位特点的有线电视系统。

系统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的依据如下:1、GY/T106-92《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2、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3、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4、GB6510-86《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5、GBJ《民用建筑电缆电视工程技术规范》6、GB7401-87《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三、本系统功能特点1)、向用户传输N套(PAL-D)高清晰数字卫星电视模拟信号,也可以在N套节目的基础上增加自办节目。

2)、网络通过光缆可以实行远距离传输,图像清晰、流畅。

3)、系统容量大,传输节目多。

四、广播电视系统组成及指标分配:1、系统组成系统主要由信号源、机房前端、干线传输、分配放大、同轴电缆分配网络组成。

2、指标分配:五、系统组成框图:1六、主要设备选用1、PBI-4000MUV 广播级全频道捷变式邻频调制主机 (入网证书编号:011040100427)是专业级的全频道870MHz捷变式邻频电视调制器,采用高可靠性残留边带滤波器,中频调制信号处理方式;双重PLL 频率锁定,性能稳定可靠;射频放大采用进口模块组件,非线性失真小,确保高输出电平;其带外寄生输出抑制度大于60dB(若外加频道滤波器,可大于70dB);微电脑CPU控制,可编程100个频道,两位LED频道显示;有断电记忆功能,具有频率微调功能,最大微调频率范围可达±4MHz,射频输出电平高达115dBμV,有极好的音频及视频线性度;可独立或与PBI-3000MC, 2500MB, 2000MB调制器或其它品牌的调制器组成中大型的CATV系统,尤其可用于CATV系统的扩容和节目的增加。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一、概述有线电视起源于共用天线系统MATV(Master Antenna Televison)。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文化、教育和信息等方面的需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和增加。

曾起过重要作用的共用天线系统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人们不再满足于当地电视台开路播放的电视节目,而是期望实现高质量、多频道、多功能的电视转播,有线电视系统完全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有线电视系统CATV(Cable Televison)以有线闭路形式传送电视节目,不仅能高质量地转播当地开路电视节目,还可以自办节目或转发卫星电视节目,并能双向传输和交换信息。

有线电视网具有传输频带宽、信息容量大、播出质量高等特点,一般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几种。

小型网通常采用电缆传输方式,特别适合于综合办公楼、大酒店等用户集中的地区。

1985年,我国为适应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吸取了国外有益经验,制定了适合我国电视标准的30MHz~1000MHz全频道邻频传输系统(包括增补频道)。

实践证明,750MHz系统可保证大型办公楼电视系统的需要,它具有传输频率低、网络损耗小、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系统容量大等优点。

但在规划、设计上需考虑技术的进步和今后发展的需要。

二、设计依据:1.《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2.《电视接收机确保与电缆分配系统兼容的技术要求》GB12323-903.《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设计规范》GBJ120-884.《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天线部分》GB7615-875.《30MHz~1000M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6.《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可行性要求和试验方法》7.东营鸿港医院弱电系统图纸三、本系统设计技术指标系统传输带宽: 750MHZ;系统前端信号输出值: 100/96dBuV;用户终端电平值: 70±5dBuV;载噪比(C/N):≥44dB;交扰互调比(CM):≥47dB;载波互调比(IM):≥58dB;完成评价等级:四级以上。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并提供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内容,使用户能够享受到丰富多样的电视娱乐和信息服务。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信号传输、内容分发和用户终端等方面。

二、系统架构1. 总体架构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总控中心、传输网和用户终端。

总控中心负责节目的采集、编码、内容分发和系统监控等功能,传输网负责信号的传输,用户终端负责接收和解码电视信号。

2. 总控中心总控中心由服务器、编码设备、流媒体服务器等组成。

服务器用于存储和管理节目内容,编码设备负责对节目进行压缩编码,流媒体服务器负责将节目流发送到传输网上。

3. 传输网传输网由光纤、同轴电缆和配线箱等组成。

光纤用于长距离传输,同轴电缆用于短距离传输,配线箱用于接入用户终端。

4. 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包括机顶盒、电视机和配件等。

机顶盒用于接收和解码电视信号,电视机用于显示电视节目,配件用于提供用户互动服务。

三、信号传输1. 信号源采集信号源采集包括卫星接收、有线节目源和自制节目等。

卫星接收需要安装卫星天线并利用卫星接收器接收信号,有线节目源直接从运营商获取,自制节目则需要配备专用的摄像设备。

2. 信号传输方式有线电视系统采用混合传输方式,即光纤和同轴电缆相结合。

光纤用于长距离传输,同轴电缆用于短距离传输,以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高质量。

3. 信号处理信号处理包括信号调制、编码和封装等。

信号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编码将信号进行压缩编码以减小传输带宽,封装将信号打包成数据流进行传输。

四、内容分发1. 节目管理节目管理包括节目采集、编辑、制作和存储等。

节目采集负责从信号源中采集节目内容,编辑负责对节目内容进行剪辑和整理,制作负责对节目进行特效和字幕等处理,存储负责将节目保存到服务器中。

2. 节目分发节目分发采用流媒体技术,将节目内容分发到用户终端。

流媒体服务器通过组播的方式将节目流发送到传输网上,并通过广播控制协议将节目信息传给用户终端。

有线电视系统方案模板范例

有线电视系统方案模板范例

有线电视系统方案模板范例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有线电视系统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份有线电视系统方案模板范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有线电视系统的搭建过程。

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视信号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我们计划搭建一套高质量的有线电视系统,为用户提供清晰、稳定的电视信号。

二、系统目标1.确保电视信号质量,满足用户观看需求。

2.提高信号传输效率,降低系统故障率。

3.提升用户体验,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系统架构1.前端设备:包括卫星接收机、数字电视编码器、调制器等,主要负责将电视信号进行编码、调制,使其适应传输介质。

2.传输设备:包括光纤、同轴电缆、放大器等,负责将前端设备处理后的电视信号传输到用户终端。

3.终端设备:包括机顶盒、电视等,用户通过这些设备接收电视信号,观看电视节目。

四、方案实施1.前端设备配置(1)卫星接收机:选用高品质的卫星接收机,确保信号接收质量。

(2)数字电视编码器:选用性能稳定的数字电视编码器,对电视信号进行编码处理。

(3)调制器:选用专业的调制器,将编码后的信号调制到指定频率,便于传输。

2.传输设备配置(1)光纤:选用高品质的光纤,降低信号传输损耗。

(3)放大器:选用性能稳定的放大器,确保信号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

3.终端设备配置(1)机顶盒:选用功能强大的机顶盒,支持多种业务,如点播、回看等。

(2)电视:选用高品质的电视,支持高清、4K等格式,提升用户体验。

五、系统优化1.信号监测:对电视信号进行实时监测,确保信号质量稳定。

2.故障处理:建立完善的故障处理机制,确保故障及时解决。

3.用户服务:提供个性化服务,如节目推荐、定制化业务等。

六、项目实施时间表1.前期调研:1个月2.设备采购:2个月3.系统搭建:3个月4.系统调试:1个月5.正式运行:1个月总计:8个月七、项目预算根据系统需求,预计项目总投资为1000万元,具体如下:1.前端设备:300万元2.传输设备:400万元3.终端设备:200万元4.人员培训及运维:100万元八、项目风险与应对措施1.技术风险:选用成熟的技术和设备,降低技术风险。

2024年有线电视方案样本

2024年有线电视方案样本

2024年有线电视方案样本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传媒内容的需求不断提高,2024年有线电视方案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方案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便捷、丰富多样的有线电视服务,满足用户对高清画质、全面覆盖、个性化订阅、多屏互动等需求。

二、方案内容(一)技术升级1.高清画质升级:使用最新的高清传输技术,将有线电视的画质提升至最高清晰度。

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加清晰、逼真的影视画面。

2.调频信号优化:优化调频信号传输,减少信号干扰和失真,提高用户观看体验。

3.宽带网络支持:结合宽带网络,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流畅的有线电视直播和点播服务。

4.智能电视兼容性:确保有线电视方案与智能电视的兼容性,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电视或相关应用,使用更多的在线服务和互动功能。

(二)内容推荐和订阅1.个性化推荐:根据用户的兴趣和观看记录,系统将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影视剧、综艺节目等内容。

2.定制订阅: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订阅的频道和节目,实现实时更新和按需观看的功能。

3.智能推送:系统根据用户的观看习惯和喜好,自动推送相关内容的更新信息,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三)多屏互动1.手机电视同步: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网页端,实现手机与有线电视的互通,通过手机即可控制电视的开关、频道调节、音量控制等功能,实现更加便捷的用户操作。

2.投屏功能:用户可以将手机、平板电脑上的内容投屏到电视上观看,实现更加多终端共享的功能。

3.互动游戏: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互动游戏资源,在有线电视上可以与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游戏的乐趣。

(四)地域覆盖和服务保障1.全国覆盖: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完善的有线电视覆盖网络,确保用户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到高质量的有线电视服务。

2.24小时客服:建立专业的客服团队,为用户提供24小时的在线咨询和问题解答服务。

3.售后维修:建立完善的售后维修体系,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的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方案
重庆某中学
有线电视系统解决方案书
重庆研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1
目录
一、公司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系统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方案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总体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系统指标的分配与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设备选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卫星地面站址选择、卫星天线直径与高频头的选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系统的避雷及防护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有线电视系统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验收标准,测试内容和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售后服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人员培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公司简介
重庆研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研盛科技)创立于西南地区唯一直辖市-重庆,公司总部坐落重庆经开区。

研盛科技始终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能够为西南地区的广大用户提供最为全面的电子电器服务的系统集成提供商,公司业务主要包括IT产品分销,防雷浪涌安全系统产品分销,弱电系统集成及IT软件应用及电器成套服务。

研盛科技能够为西南地区的众多行业大型客户提供全面的系统设备相关解决方案,其中包括IT设备,电器咨询服务,应用软件开发服务,系统集成服务甚至IT外包服务;另外,公司的产品销售业务范围也相当广泛,包括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存储产品,计算机配件,安防及网络产品,电器浪涌保护,移动办公设备,手持设备,及系统管理软件,存储软件,中间件,数据软件等产品,服务范围遍及西南各地。

竞争优势
我们专注市场:高标准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系统产品和个性化服务。

我们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我们提供行业顶尖的产品资源满足西南市场的客户需求。

我们能为您增值:我们为客户、中间商提供增值服务,使她们能够有效管理业务。

我们提供全盘解决方案:我们提供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为建立在高效、现代的企业基础构架之上的企业提供更优质的系统产品和服务。

研盛科技愿与您携手美好的未来。

研盛科技为您想得更多!
企业理念:创新求实真诚感恩
创新实现价值求实勤劳奉献真诚关爱用户感恩回馈社会
二、设计依据:
1、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ib-92 15节
3、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5、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 GBJ120-88
三、系统概述
根据校园有线电视系统设计要点的要求及有线电视系统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校园有线电视的潜在需求和国内有线电视系统的发展现状,系统总体技术和装备应达到当前已成熟技术的先进水平,有线电视系统选用高质量广播级750MHz邻频调制前端,传输网络设计为单向750MHz邻频传输方式,最大可传输80套电视节目(DS1-DS42,Z1-Z38),本方案实际使用11个频道。

节目套数是本系统方案设计的基本参数,它是决定网络传输频带宽度,选择干线传输方式等技术问题的依据。

系统中选用高质量、低衰减的美国物理高发泡同轴电缆,以后可扩展到1000MHz带宽,能满足XX校园的当前工作需要,又能适应今后五年到十年的技术发展变化。

根据设计要求,系统应接收十套节目,本方案拟接收中星6B卫星上的电视节目十套。

另接收校园电视台自办的1套有线节目,共计十一套节目。

根据校园有线电视工程的特点和实际需要,系统设计为无干线型有线电视系统,分配系统采用分配分支方式,该方式线路简明清晰,特别适合于楼群用户分配系统。

本工程按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属A类,系统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