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一个人的“战争”
中国新文学大系篇目

第十七集 电影集一
二八佳人
郑正秋
挂名的夫妻
郑正秋
野草闲花
孙瑜
歌女红牡丹
洪深
狂流
夏衍
春蚕
夏衍
上海24小时
夏衍
时代的儿女
夏衍、郑伯奇、阿英
母性之光
田汉
三个摩登女性
田汉
都会的早晨
蔡楚生
小玩意
孙瑜
姊妹花
郑正秋
渔光曲
蔡楚生
神女
吴永刚
大路
孙瑜
新女性
孙师毅
桃李劫
袁牧之
女儿经
夏衍等
第十八集 电影集二
逃亡
阳翰笙
劫后桃花
倪焕之
叶绍钧
子夜
茅盾
第九集 小说集七(长篇卷)
家
巴金
八月的乡村
田军
死水微澜
李[吉力]人
第十六集 戏剧集一
打出幽灵塔
白薇
母亲的遗像
马彦祥
名优之死
田汉
一致
田汉
北京的空气
丁西林
阿珍
冯乃超,龚冰庐
孔雀东南飞
袁昌英
年关斗争
集体创作
S.O.S.
适夷
乱钟
田汉
同住的三家人
欧阳予倩
一个女人和一条狗
袁牧之
太平年
于伶
楚灵王
李之华
丽人行
田汉
喜相逢
胡可
战斗里成长
胡朋等集体创作; 胡可改作
南下列车
瞿白音
第十八集 电影卷一
八百壮士
阳翰笙
木兰从军
欧阳予倩
前程万里
蔡楚生
乱世风光
柯灵
塞上风云
一个人的战争赏析林白

一个人的战争赏析林白《一个人的战争》赏析。
《一个人的战争》是林白的一部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而著称。
小说以中国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在战争年代里的生存与奋斗,以及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和成长,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在战争中所经历的磨难和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小说中,林白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和煎熬,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在战争爆发后被卷入了战争的漩涡中。
在战争的洪流中,他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痛苦,但是他并没有被战争的残酷所击垮,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终战胜了命运的困境。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和成长,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在战争中所经历的磨难和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小说中的描写非常细腻,作者通过对细节的塑造,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鲜活。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战争年代里的生存与奋斗,以及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主人公在战争中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痛苦,但是他并没有被战争的残酷所击垮,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终战胜了命运的困境。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和成长,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在战争中所经历的磨难和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小说中的情感描写也非常细腻动人,作者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在战争年代里所经历的痛苦和挣扎。
在战争的洪流中,人们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痛苦,但是他们并没有被战争的残酷所击垮,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终战胜了命运的困境。
作者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在战争年代里所经历的痛苦和挣扎,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小说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作者通过对战争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和煎熬,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战争的洪流中,人们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痛苦,但是他们并没有被战争的残酷所击垮,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终战胜了命运的困境。
一个人的战争读后感

一个人的战争读后感一个人的战争读后感读后感一个人的战争读后感读后感战争一个一个人的战争读后感早上起来,我忽然很想要看一会儿书,因而,意林里面一篇文章《一个人的战争》吸引了我的留意力,看完那篇文章以后,我那是深有感慨啊!我在心里面暗暗为迈克尔科布暗暗喝彩,现在,就让我来讲一讲吧!战争,是一群人的事情,但是,一个更多相干范文>>一个人的战争读后感早上起来,我忽然很想要看一会儿书,因而,意林里面一篇文章《一个人的战争》吸引了我的留意力,看完那篇文章以后,我那是深有感慨啊!我在心里面暗暗为迈克尔科布暗暗喝彩,现在,就让我来讲一讲吧!战争,是一群人的事情,但是,一个人的战争是怎样打赢的呢?迈克尔科布从小立志把整个英国的最具体的铁路图画出来。
固然后面家境清贫,但是父亲还是把他送到了学校去学习,很快,他以优良的成绩被保送到剑桥大学麦格达伦学院机械化专业学习,并顺利毕业。
正当他雄心勃勃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时候,二战爆发了。
他靠自己的专业让部队屡次化险为夷,并且荣立三次一等功。
成了上校军官。
战争结束以后,他就利用生意淡季,徒步走完了五百多千米的铁线路,绘制出德文郡的全部铁线路,而且不顾妻子的劝阻,天天奔走于图书馆和铁线路上,他说这是他一个人的战争,十分艰巨,十分孤独,但一定要打赢这场战争,终究,他绘制出了所有的铁线路,被剑桥大学授与地理博士学位,英国的《逐日电讯》是这么评价他的:迈克尔科布以他九十一岁的高龄和矢志不渝的求知精神,完全打胜了英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个人的战争。
他是学到老,活到?{一个人的战争读后感 ht tp:.fWji 欢迎您访问范--文.之.家} ?rdq uo;的真正典范。
看完以后,我觉得逆境经常是通过成功的重要道路这句话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面,我国伟大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时期,他就一个人呆在家里面,不顾外面的***,开始研究哥德***的料想,关是草稿纸就用了几***袋,固然说终究没有研究出来哥德***的料想,但是,他也证明了一加二,在***时期,那个时候察的是多么的严格,可是陈景润还是几年如一日的在为自己所爱的数学努力,那种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啊!我不由在脑海里面感叹道。
《一个人的战争》读后感

《一个人的战争》读后感
《一个人的战争》是一本让人深思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故事展现了一个人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小人物,但他却在生活中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最终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毅力走出了困境,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小说中,主人公经历了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他从未放弃,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目标。
他在生活中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向命运低头,而是勇敢地面对一切,努力克服困难,不断前行。
这种坚韧和勇气让人深受感动,也让人思考自己在面对困境时是否也能像主人公一样坚强和勇敢。
另外,小说中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人际关系等。
主人公在小说中所遇到的困境和挑战,有些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原因,有些是因为人际关系的复杂。
这让人不禁思考,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到底是怎样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通过阅读《一个人的战争》,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不易和困难,也明白了只有坚持和努力,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如此之大,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去适应和改变这个环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都会像主人公一样坚韧和勇敢地面对,相信自己,坚持走下去。
这就是我从《一个人的战争》中所得到的启示,也是我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愿我们都能像主人公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坚持走下去。
《一个人的战争》的感悟和体会作文

《一个人的战争》的感悟和体会作文
作文一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叫《一个人的战争》。
这本书让我有了好多好多的想法。
书里的主人公一个人面对了好多困难和挑战,就好像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的那些难题一样。
比如说,有一次我参加跑步比赛,周围没有小伙伴给我加油,我感觉自己就像在一个人的战场上,心里特别紧张。
但是我想到了书里的主人公,她那么勇敢,我也不能害怕。
于是我咬咬牙,使劲跑,居然跑了个不错的成绩!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就算只有自己一个人,也要勇敢,不能轻易放弃。
我们都能成为自己的小英雄!
作文二
小朋友们,我要跟你们说一说《一个人的战争》这本书。
这本书呀,讲了好多让人感动的事儿。
主人公一个人面对好多麻烦,可她一直都不认输。
这让我想起我学骑自行车的时候,老是摔倒,疼得我都想哭了。
但是我想到书里的主人公那么坚强,我就告诉自己要坚持。
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
从这本书里,我知道了,不管遇到啥困难,我们都得像主人公一样,勇敢地去面对,不能害怕,这样才能成功!。
《一个人的战争》读后感

《一个人的战争》读后感
《一个人的战争》是一本让人深思的书籍,它讲述了一个人在战争中的艰辛和挣扎。
在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一个人无私奉献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本书描绘了主人公在战争中的孤独和困境。
他被迫离开家人和朋友,独自面对危险和死亡。
在这个残酷的环境中,他必须学会独立生存和保护自己。
他经历了无数次的困难和挫折,但从未放弃希望和梦想。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战胜了困境,最终找到了希望的彼岸。
这本书还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战争不仅仅是武器和战士之间的对抗,还演绎着无数个家庭的悲剧和破碎。
在战争的阴影下,人们失去了生命、亲人和幸福。
这本书通过一个人的经历,告诉了我战争的无情和荒谬。
这本书带给我很深的思考。
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平凡的生活中,一个人都需要勇气和坚持。
我们都会面对困难和挫折,但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一个人的战争》告诉了我,只要有梦想和目标,我们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我们可以像主人公一样,独自面对一切挑战,找到希望的彼岸。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予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
它让我明白了勇气和坚持的重要性,也教会了我在困境中寻找希望。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体会到其中的力量和意义。
一个人的战争

《说吧,房间》
这是一部关于当代职业女性的小 说,表现了在社会转型期职业女性所 承受的压力,她们的创新和隐痛、焦 虑与呼喊、回忆与诉说,可视作《一 个人的战争》的姊妹篇。 京城记者多米被报社解聘后,为 了生存,她离开了北京到常识找工作, 与女友南红住在一了起,在闯荡中深 受伤害的南红不停地向多米叙说她闯 深圳的经历,而多米则在倾听中不断 地回忆自己极不和谐 的婚后生活,多 米在深圳找工作不果,又重返京城, 南红则在一次意外中死去。整部小说 从极其精细的身体感受到的叙述出发, 直达当代女性心灵的最深外。
林白 (1958年─)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青苔》、《守望空心 岁月》、《说吧,房间》 中短篇小说集《玫瑰过道》、《子弹穿过苹果》、《 同心爱者不能分手》、《致命的飞翔》等 散文集《丝绸与岁月》等。 她的作品常用“回忆”的方式叙述,女性意识强烈, 对女性个人体验进行极端化的描述,讲述绝对自我的 故事,善于捕捉女性内心的复杂微妙的涌动。
私人化小说特点
其一、从小说叙述的经验内容上说,私人化写作表达的是 一种私人经验、私人意识与无意识,特别是被社会公共 的道德规范与普遍伦理法则抑制、排斥、遮蔽的私人经 验,而不是公共经验或群体意识。比如同性恋。 其二、从写作的方式上说,目前的私人化写作大多采用了" 新回忆录"或"新传记式"叙述。(作品是以女主人公的经 历为叙述的基本框架。 其三、从作者角色上说,私人化写作的作者是一个小写的" 我"(私人),而不是大写的"我"(群体、人民或公众代 言人),他(她)只是私人经验的表达者与私人欲望的 倾诉者。(渴望性爱、从旅游中寻求刺激。) 其四、从写作动机上说,私人化写作的驱动力是个人心理 需要,尤其是无意识与隐秘欲望,与群体无关的私人经 验的表达冲动与倾诉欲望。
读《一个人的战争》的感想

读《一个人的战争》《一个人的战争》是我读过的林白的第一部作品。
虽然只读过她这一部作品,但仍能感觉到她作品中的独特气息,以及一些很激进的思想,这可能与她出生成长的地方有关,她生在广西的广西的一个小县城里,远离了中国中心地带的正统文学,使她的作品有一种独特的南国风情。
小说的第一感觉是女主人公的独立意识很强,从小说的题目就可以得到体现,在小说里面自始自终都是女主人公“一个人”在战斗着。
《一个人的战争》讲述的是女主人公多米的成长的历程。
她自小由母亲抚养长大,而母亲再用心,也难免不让幼小的多米觉得孤独,甚至可以说是孤僻。
但也让她学会了独立,当别的孩子还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时候,她已经学会一个人舔舐伤口,当别的孩子还在因为疼痛而哭哭啼啼的时候,多米早就流干了眼泪。
所以从小到大都很独立,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主,在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没有别人,甚至连母亲都没有。
除开几个有些关心她的人外,她没有长辈的引导,她的路都是自己走的的,也正因此她做过很多在我们看来十分荒唐的事。
不过换做我们,如果没有父母、老师的引导我们说不定会做得比她还傻。
在无亲无故无友的状态下,她就这样在男权主导的世界里磕磕碰碰的前行,摔倒了爬起,摔倒了再爬起。
第二个比较让人感兴趣的是它的贞洁观。
文章中有一个细节在我看来是十分有趣的,这部小说应该算是悲剧吧,因为多米经历的事情真的没有几件算的上是好事,然而多米对自己所遭遇的痛苦总是后知后觉,总是靠感觉行事,比如她因为很可笑的船上的骗局而失贞的事情。
她的朋友还有老师都紧张得不得了,而当她知道真相后反而很镇静,像个没事人一样,她把她当做了一种人生体验,甚至是旅途上的一段小插曲一段颇为艳丽的风景。
我最开始是感到奇怪的,因为这太不符合一般常理了,哪一个失贞的女人会是这般镇定的,哪一个不是一哭二闹三上吊的。
后来想想这或许是对封建观念的一种强烈冲击吧。
从中国古人一直到今天的现代人,对贞洁看得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中国的男人们,他们或许天生就有一种洁癖,东西不想用二手的,不管爱不爱的深,一旦妻子的身体被别人掠夺了,第一件事不是去找那个罪魁祸首,而是先把笔纸墨砚摆上来写一首漂亮的休书了事,这样不就是对那个罪犯的默许吗,动了你的女人之后还让其逍遥法外,我真想说真的是绿帽子戴上瘾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漠:一个人的“战争”
雪漠:一个人的“战争”
有时候,真心和妄心也会纠斗不休。
真妄相攻的时候,你仿佛变成了两个人,人格开始分裂,自己就和另一个自己纠斗不休。
修到一定时候,还会出现各种幻觉,会听到各种声音。
这便是人的欲望的反应,也是妄心的产物。
我们所说的“降魔”应该降的那个“魔”就是妄心。
某地有个居士就是这样,她总能听到有个人老跟她讲话,命令她干这个,命令她干那个。
她执幻为实,认假成真,就着魔了,变成了精神病。
能够见到真心,并且能够认知这个真心,这就是开悟。
“明心”的意思就是明白认知了哪个是真心,虽然他这时候还有妄心,但他还是能够透过妄心认知到这个真心。
这就是明心。
当然,这时候,妄心还是存在的。
就像大海上出现了一个波浪了,不再水平如镜了。
大海的“真心”平如镜面,但外界影响它的时候,比如刮风之类的,那么大海就起了波浪,这时,妄心就出现了。
当我们用智慧拒绝了外界诱惑的时候,或是用戒的力量把外界的诱惑拒于心外的时候,心的大海就慢慢平息下来了。
无波无纹的那种状态就是真心,当然,关于它还有许多表述,前面我们都谈到过。
心波动便成妄心,妄心平伏便显出真心。
后来,当你修成了幻身时,要明白,幻身也是由你自性的细微气构成的。
幻身幻身,就是也没有自性。
它仍然是因缘聚合之物。
这时,你会发现世上的一切都是如梦如幻。
无论是粗幻身还是净幻身,你都不要执著它。
要明白,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
如果把这个幻身当成一种永恒不变的东西的话,那么又错了,就不符合《金刚经》的教义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
经》的教义就是让你明白一种究竟的东西,见到那个真心,所以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来就是真心。
即心即佛。
这个如来,就是无来亦无去,如如不动者,故名如来。
如来,便是那个如如不动但又了了常明的真心或本元心。
见到这个真心的时候,即见如来。
明心之后,你只要守住这个真心,便是最好的修。
这时候,要远离分别心,别叫那些概念弄乱了你的心。
当你明白什么是本元心或是真心,什么是妄心的时候,当你能找到真心并能认知忆持的时候,你就用你的真心去指导你的修行。
这时候,才是所谓的“即心即佛”。
为了找到那颗真心,老祖宗们用了许多方便法门。
比如,诵经敲木鱼就是为了定心,用一种节奏和韵律来消解妄念。
所以说诵经是有利于开悟的。
天台宗智者大师就是诵经开悟的。
当诵经诵到能所俱空,就可能明心见性。
当然,这时候还不是究竟成就,这时候才开始正式修行,然后就躲到一个地方,开始闭关,叫常养圣胎,或养吾浩然之气。
直到有一天,你守护的那个觉悟的火种,便会慢慢地燎原开来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燎原之后就是大成就,星星之火就是明心。
修行的含义就是用“真心”——就是你证悟的那种智慧,叫它燎原成智慧之火,把你的贪、嗔、痴、慢、妒全部烧掉,最后只剩下一片光明。
这时候,你才算究竟成就。
真正的闭关,必须在真心的指导下去进行。
明心之前,你的观想和持咒是为了认知真心;明心之后,你的观想和持咒是为了保任真心。
所以,明心之后,你才算开始了真正的修行。
这时候,当你看《楞严经》们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明明了了。
当你看到经中讲的那些圆通法门的时候,你就知道是为了什么,所有了义的经典都是指导你觉悟的。
当然,佛为了度化一些浅根器或是愚顽的众生,也会说一些不了义的东西。
六道轮回之说,对于一些人来说,它确实存在。
但对另一些人来说是不存在的,当你证得大成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时候,六道轮回就不存在了。
但你如果达不到那一步的时候,地狱和六道轮回是肯定存在的。
因为解脱的本质是心的明白,当你的心陷于愚昧时,你是无法解脱的。
金刚地狱亦然,它就是在密宗里犯戒后堕入的那种地狱。
它存在吗,存在~你没有达到究竟成就的时候,金刚地狱是存在的。
当你证得究竟成就、当你用你自己心灵的力量和智慧的光明把你身上所有的枷锁烧尽的时候,那个东西就不存在了。
只要有一丝束缚或是执著,它们就会把你捆得非常紧,你根本无法解脱。
要是你明白了道理,却不去实证它,就可能流于狂慧。
虽然他说得头头是道,但他就是证悟不到那个东西。
这类人,也可能变成“世智邪辩才”,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八难”之一。
禅宗中有许多这样的人,虽然他也明心了,但实证功夫不到家,照样不起作用,照样招致厄运被老虎吃了,照样得恶病堕地狱。
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坏了那个根本戒。
仅仅是明心但不能保任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明白并且能保任它。
我们用蜡烛来比喻那觉性,虽然你能点起那个蜡烛,但却时时叫风吹熄,光明是很有限的。
那火种要是没有干柴,是无法燎原成智慧大火的,也根本烧不尽你的贪、嗔、痴、慢、妒。
你想要让它成为大火,你得首先为它挡风,为它加柴。
那屏风或墙壁,就是戒律。
那柴火,便是你的功德、精进等。
你必须积累大量的功德,也就是要用你的行动去实践你所悟到的那个真理。
当你进行了真正的修行,并且修得非常好的时候,你就会转变你的心和身体,做到心解脉开和心气自在。
但如果你功德、事业不够的话,是很难得到大成就的。
因为你点燃的那个蜡烛不过是个蜡烛,它是很难燃成大火的,你就必须加柴。
用你
的功德,用你的善心,用你的利众行为,用你对社会的巨大回报,使这个火越来越旺,你才能成长为一代大德。
所以说,并不是说明心见性就一了百了。
开悟的途径有两种,一种由定发慧,道次第就是这样,你一直修啊修,证到一种境界,让上师去印证并为你开示心性;这一种,因为你一直在修着定力,基础非常扎实。
成就时,你已经能够七天七夜生起次第不丢失。
你一旦见性或上师为你开示心性后,就会非常稳固。
由生起次第、修拙火、修幻身、修光明就属于这一类;
另外一种是由慧摄定,噶举派岗波巴大师就这样。
他一遇具缘弟子,首先就给弟子开示心性,用以指导修行。
要是你根器不够,再为你进行补缺。
这一种要求,你要在明白心性之后保任这个真心。
在真心的指导下去一步一步修行,然后子母光明会,打成一片。
前一种是渐修顿悟;另一种是顿悟渐修。
顿悟就是先明白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心性,然后悟后起修。
——选自《大手印实修心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