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语言文字能力评价体系方案
2018年萌芽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实施方案

2018年萌芽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实施方案1.制定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制度,明确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和标准,规范教职工的语言文字使用行为,确保规范汉字和普通话成为教育教学的基本用语用字。
2.建立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考核评估机制,对园内教职工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表现优秀的教职工进行表彰奖励。
3.加强对教职工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职工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规范意识,确保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长期有效性。
四、总结评估定期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表现优秀的教职工进行表彰奖励,不断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萌芽幼儿园将坚持以规范汉字和普通话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用语用字,全面提升师幼的语言文字素养,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幼儿园一直秉承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深刻认识到创建活动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将提高师幼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幼儿园目标培养、日常行为规范、园本课程体系以及五大领域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
为了规范化和制度化这项工作,我们将制定《机关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实施细则》和《普通话与规范字培训研究制度》,并对原有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完善。
我们将常抓不懈,以确保工作的落实。
在教职工方面,我们要求各年龄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普通话,与幼儿和其他教职员工交谈也要使用普通话。
我们将普通话合格作为对教师进行业务考核、录用、晋级、评优的一项条件,并对达不到规定水平的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
此外,我们也要求各班教师在黑板用字、家园栏、幼儿评价、备课教案、教学反思等方面符合规范化要求。
我们还将组织教职工开展语言才艺会、书法比赛等活动,以促进语言文字的训练。
在幼儿方面,我们要求小班幼儿能听懂普通话并研究使用普通话,中班幼儿愿意用普通话与同伴交流,大班幼儿能用较标准的普通话连贯地表达。
我们也要求幼儿在集中教学、游戏活动中说普通话,在生活活动中与教职员工和其他幼儿相互之间交谈时说普通话。
2018中学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培训方案

XX中学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培训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体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树立学校、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争创市、县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二、创建目标为了进一步做好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工作,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我校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推进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各项工作,特制定专项工作计划如下(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贴近社会热点的各类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再次营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的良好氛围。
1.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宣传。
通过会议、活动、广播、校园网络组织全校师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
通过宣传,提高师生员工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增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自觉投入到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之中。
2.加大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力度。
在师生中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教育活动。
(1)利用我校广播室广播、黑板报、挂牌等渠道,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提示师生在校园内规范用语用字。
(2)精心组织并开展好“推普宣传周”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认识,增强意识,明确目标。
(二)建立健全制度,确保工作落实1.建立培训制度,强化训练,提高普及程度。
(1)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要达到二级甲等以上;非语文教师和职员要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达到标准的教师,可在学校报销考试费和培训费。
不达标或未参加培训测试的教职工,首先参加培训,然后再进行测试,学校鼓励教职工参加更高等级的普通话培训和测试。
(2)班主任组织各班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工作政策法规每期一次以上,开展语言文字工作宣传活动每期一次以上。
【7A版】2018-2018语言文字能力评价体系方案

2017-2018年语言文字能力评价体系方案为进一步落实课程标准,全面考察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反思现有的考试评价的办法,注重纸面知识能力的笔试测查,而忽视听说能力的评价,从而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为强化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尤其关注学生听说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特制定这一实施意见,通过考试评价办法的不断完善,引领并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基本原则:1.紧扣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依据教材,突出训练重点,设计口试测评内容。
2.要统筹设计各年级具体的口试测评办法,体现各年级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整体推进口试评价。
3.淡化考试,减轻学生的负担,营造轻松、积极的氛围,让口试测评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4.口试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关注过程,淡化结果,对测评结果不满意,允许学生进行复试,以最优成绩为准。
测评要求:对七至九年级学生按照各年级测评的具体办法认真组织好测评工作,并于期末复习阶段进行,期末笔试前完成。
一、测评内容(一)测评学生能否准确地认读教材中要求认的字。
(二)测评学生是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过的课文。
(三)测评学生听说的能力。
二、测试方法1.生字的测试方法(1)编写由生字组成的短文或词语让学生认读。
共提供八篇短文或八组词语,学生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读哪一篇或哪一组。
(2)每篇供测试的短文或词语均含有本学期所学生字200个。
少数几个未学过的字加注拼音。
学生认读前可稍做准备,认读时教师不催促,不作提示,只对读错的字作上记号,学生开始读错,后又自行纠正,应视为正确。
(3)测试个别进行。
可由教师进行测试,也可培训几个高年级学生帮助测试。
(4)测试开始时的指导语:“请你准备一下,把这篇文章或这组词语读一读,要看清楚,读正确。
”(准备时间不超过3分钟)2.朗读的测试方法(1)从本学期的课文中挑选10篇(段),学生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读哪一篇(段)。
(2)测试个别进行。
由教师进行测试。
(3)测试开始时的指导语:“请你找到要读的课文,把这篇文章朗读一遍,要做到声音洪亮、读正确、读通顺。
2017-2018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方案

2017-2018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方案XXX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方案一、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义规范我校学生语言文字应用是遵法守法的体现,是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要求,是积淀学校文化底蕴的需要。
说普通话、用规范字,重视文明言谈,树立良好的现代学生的形象。
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目标及内容1.说普通话。
要求语音规范和词汇、语法规范。
学生言语规范、得体、文明。
2.写规范字。
及时改正错别字。
三、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和能力培养措施1.从管理制度上规范(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具体分管,教导处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落实,语文组全体老师共同参与,组织开展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
(2)制度保障。
学校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为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提供制度保障。
2.从教师引导上规范组织教师研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完成语文规范化知识答卷。
组织教师自学《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语文教师还增加研究《标点符号用法》、《汉语拼音正字法基本规则》。
提高师生语言文字知识水平,增强教师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法律意识。
3.从课堂教学上规范(2)纠正方言,规范词汇。
本地方言直接影响学生的规范口头语言的发展,在日常教学及与学生交谈中,时时处处要注意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方言口语,提高其用词的准确性,并提醒他们表达完整的意思。
(3)加强朗读背诵,积累丰富、规范的语言文字。
语言规范、词汇丰富的名篇佳作,学生熟读成诵,书本语言自会变成自己的语言,成为学生自己的储备和财富。
2016-2017(1)语言文字能力评价体系方案

2016-2017年语言文字能力评价体系方案为全面了解马庄中学学生的语文说话表达能力,规范学生学业评价过程,体现学业评价的客观、公正、科学,提高学生语文的整体素养,特制定马庄中学学校语文口语交际测试方案。
一、测试范围和内容以及分值测试范围:马庄中学学生七年级至九年级全体学生。
测试内容:朗读,背诵,口语交际。
分值分配:朗读5分,背诵5分,口语交际5分。
二、评分标准(一)朗读部分1.用普通话朗读,声音洪亮,正确、流利,有感情,5分。
2.用普通话朗读,声音洪亮,基本正确,流利,有感情,添字、漏字、换字、读错词句不超过2处,4分。
3.用普通话朗读,声音较洪亮,基本正确,较流利,较缺乏感情,添字、漏字、换字、读错词句不超过3—6处,3分;4.用普通话朗读,含糊不清,不能读正确、流利,缺乏感情,差错6处以上,2—1分。
(二)背诵1.背诵课文声音洪亮,正确、流利、有感情,5分。
2.背诵课文声音洪亮,基本正确、流利、有1—2处错误,有感情,4分。
3.背诵课文声音较洪亮,其中有遗忘1—2处,经提示1—2次背完,3分。
4.背诵课文,其中遗忘地方超过3处,并且经过提示仍然不会,错误超过3处,2—1分。
(三)口语交际考卷及答案低段:1.通话标准,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语句流畅,讲述有条理,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自己的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5分。
2.通话标准,声音较响亮,态度较大方,叙述有条理,能较清楚地讲述自己的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分。
3.本用普通话讲述,声音较响亮,不流利,个别处条理不清晰,3分。
4.语多,语速过快或停顿时间长,文不对题,语无伦次,2—1分。
以上口语交际的内容,不得少于2句。
二、七年级至九年级:1.节完整,要素齐全,条理清晰;语句通顺,句子结构完整,句子较多,表达较为流畅;态度自然大方,能吸引听众,有感染力,听众反应较好;能用纯正的普通话表达。
2.较为完整的情节(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中具备3个以上要素)有条理;语句通顺,句子结构完整,句子较少,表达欠流畅;态度自然大方,有一定感染力,但语调平淡,效果一般;能用普通话表达。
2018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方案

马庄中学语言文字能力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精神,深入宣传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学校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中,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我校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高全校学生语言规范意识和“推普”意识,努力提高每一个学生普通话的水平,形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风气,养成说普通话的良好风尚,制定学生普通话培训计划。
二、工作目标通过普通话培训、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校学生生对推广普通话重要意义的认识,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形成一种自觉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工作(一)加大宣传力度加大使用普通话的宣传力度,在校园内适当的地方悬挂或粘贴宣传使用普通话的永久性标语。
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文化生活,监督、评测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并面向社会做好宣传、咨询和服务工作,尤其要充分利用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开展,让讲普通话和写规范字深入人心。
(二)把普通话日常培训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生日常的课堂学习是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的最好实践。
要掌握好普通话,必须结合日常工作不断运用,在运用中吸取新知识,在学习——实践——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校园内一律说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
(三)加强检查评估、注重资料收集加强学生在学校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工作的检查评估。
一是将这项工作纳入学生个人评估指标体系和团队活动;二是列入学生素质评估的内容。
进一步规范推广普通话工作,要求全校学生在校内所有活动中一律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我校的校园语言。
注重过程性资料、文档收集。
四、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培训要求:1.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讲,做好听课笔记。
2.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3.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4.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实施方案

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实施方案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当今高度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质量对于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语言文字工作的水平和效率,有必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评估,全面了解语言文字工作的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优化和改进的措施,提高语言文字工作的质量。
2. 原则:客观、全面、公正、科学、实用。
三、评估内容和方法1. 评估内容(1)语言文字规范性:评估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准确性和规范使用情况。
(2)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评估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清晰度。
(3)语言文字翻译质量:评估语言文字的翻译质量和流畅度。
(4)语言文字工具和平台:评估语言文字工作所使用的工具和平台的功能和效能。
(5)语言文字流程和管理:评估语言文字工作的流程和管理,包括文件管理、审批流程等。
(6)语言文字培训和教育:评估语言文字培训和教育的情况,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
2. 评估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语言文字工作的相关情况和意见反馈。
(2)专家访谈:邀请语言文字工作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了解其对于语言文字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3)案例分析:选择一些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从中找出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4)实地调研:组织实地调研,通过观察和交流方式了解语言文字工作的实际情况。
四、评估结果和改进措施1. 评估结果(1)语言文字规范性:发现了一些不规范和不准确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
(2)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发现了一些表达不清晰和含糊的情况。
(3)语言文字翻译质量:发现了一些翻译不准确和流畅的情况。
(4)语言文字工具和平台:发现了一些工具和平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5)语言文字流程和管理:发现了一些流程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6)语言文字培训和教育:发现了一些培训和教育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改进措施(1)加强规范性培训:组织相关培训,提高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教育局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实施方案

教育局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实施方案一、工作背景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语言文字工作始终受到高度重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和《国家语言文字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1.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使语言文字在教育、媒体、公务、商务、社会生活等领域得到全面规范应用。
2.提升全民语言文字素养,使人民群众具备相适应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消除文盲、半文盲现象。
3.加强语言文字人才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语言文字工作队伍。
4.促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提高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和传播效率。
5.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华语言文字。
三、评估原则1.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全面、准确地评估语言文字工作。
2.坚持目标导向、问题驱动的原则,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充分考虑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评估标准。
4.坚持协同配合、共同推进的原则,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四、评估对象和内容1.评估对象:各级教育局、语言文字工作相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2.评估内容:(1)语言文字规范化应用:包括机关单位、公共场所、新闻媒体、网络传播等方面的语言文字应用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语言文字教育:包括学校语言文字教育质量、教师语言文字素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3)语言文字人才培养:包括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培养质量、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状况。
(4)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包括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应用、语言文字信息资源建设、语言文字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年语言文字能力评价体系方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为了学生的明天着想,今年我区决定在初中各年级期末进行口语测试。
一、口语测试的有关操作
口语测试的试题,有区教研室提供样卷,各校也可自行设计。
测评评委由本校
教师组成,也可培训部分高年级学生当评委。
每个学生先抽题,准备5分钟后参加测评,测评的时间是3分钟。
二、口语测试的内容
共两部分:一是朗读;二是根据要求说话。
三、成绩评定:按等级评分、
1.朗读
⑴朗读正确、流利,语音标准,吐字清晰,感情适度,为“优秀”
⑵朗读正确、流利、语音标准,稍有字眼读不准,有感情,为“良好”
⑶朗读正确、流利、语音不太标准,缺感情,为“合格”
朗读不合格者,允许其自选诵读教材,参加复试,然后给予评定成绩。
2.说话、讲故事
(1)能按照要求,围绕话题,用普通话,说得清楚明白,态度大方,语言连贯,评为“优秀”。
⑵能按照要求,围绕话题,用普通话,介绍得比较具体,说得比较清
楚明白,评为“优良”。
(3)基本围绕话题,勉强用普通话,说不太清楚,有1-2处结巴或遗漏,
评为“合格”
(4)基本围绕话题,不用普通话,完全说不清楚,句子不连贯;甚至不
说话的评为“不合格”。
不合格者允许补说。
四、要求
学校要把期末口语测试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绝不能搞走过场,通过此项测试,提高社会、家庭、学生、教师对朗读及口头表达技能的培养,改变目前学校相当一部分教师不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很差的状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说明:本方案共十道题,每组一道,每个同学抽取一道,抽题后准备5分钟就应试
第一组
1.朗读《乡愁》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2.朗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春夜喜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3(朗读《陋室铭》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4.朗读《爱莲说》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朗读《看云识天气》选段: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
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
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瞬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6.朗读《苏州园林》选段: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
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
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
“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
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7.朗读《马说》片段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
邪,其真不知马也。
8.朗读《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宋朝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朗读《过零丁洋》和《天净沙》
过零丁洋(宋朝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天净沙.秋思(元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朗读
《五柳先生传》片段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轨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单瓢屡,姜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第二组
1向评委老师介绍一下自己,可从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介绍,主要谈自己的优点或长处。
2.描述一位你最喜爱的老师。
3.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
4.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外形、生活习性以及喜欢原因说清楚。
5.
向大家介绍一位你的家人。
6.向大家推荐一本你喜欢的书或文章,说清篇名、作者、内容及文章的优点、收获等。
7.描述一下你参加今天口试的心情。
8.想象一下20年后的你是个什么样子。
9.和大家交流一下近期你听到的一段新闻或有趣的一个发现。
10.说一段广告词或讲一个小故事。
常规题20题
1.扎根:植物的根向土壤里生长;比喻深入到人群或事物中去,打下基础。
2.灼热:像火烧着、烫着那样热。
3.官宦:泛指做官的人。
4.讣告:报丧的通知。
5.洧川:地名,在河南。
6.钣金:钢板、铝板、铜板等金属板材,也指这些金属板材的加工。
7.泅渡:游泳而过江河湖海。
8.隐蔽:借旁的事物来遮掩;也指被别的事物遮住不易被发现。
9.夯实用夯砸实(地基);比喻把基础打牢,把工作做扎实。
10.哆嗦:因受外界刺激而身体不由自主地颤动。
11.陨落:(星体或其他在高空运行的物体)从高空掉下。
12.驯服:顺从;使顺从。
13.翘楚:比喻杰出的人才。
14.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15.黄粱梦:指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
16.迥异:相差很远。
17•东瀛:指东海。
18.胆固醇:醇的一种,是合成胆酸和类固醇激素的重要原料。
胆固醇代谢失调会引起动脉硬化和胆石症。
19•阿房宫:秦始皇时开始建筑的大型宫殿,规模宏大。
20.校雠:校对书籍文字,勘正讹误
固安县马庄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