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第五课单元检测

哲学常识第五课单元检测
哲学常识第五课单元检测

哲学常识第五课单元检测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2分。

1.xx年10月21日11时16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与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二颗资源一号卫星和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创新一号小卫星送入太空.火箭发射成功3分钟后资源一号卫星进入太阳同步轨道.火箭继续飞行约莫40秒后创新一号卫星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这说明:

A、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规律.

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C、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D、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西柏坡考察时强调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两个务必,即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实现新世纪的奋斗目标,必须做到两个务必是因为:

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主观因素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3.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从哲学上看,这句话是:

A、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B.只承认物质作用的形而上学主义 C、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D、强调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4.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只有经过思考,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B.只有经过思考,才能获得理性认识

C.只有经过思考,才能完成认识的任务 D.只有经过思考,认识运动才能完结

5..我国有“小儿辩日”的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两小儿的辩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D、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6、xx年淮河发生大水灾过后必有大疫,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由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采用各种手段防疫灭菌,逐村挨户帮助群众掌握防护常识和操作手段.这则消息突出表现了:

A、人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无限的

B、做行动就是改造世界

C、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具有预见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的活动具有创造性

7、有人说:成功等于天赋加机遇再加勤奋,天赋是最主要条件.也有人说:勤奋应该是第一位的.他们的说法表现了一个共同的哲理,即: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B、天赋和勤奋一样重要

C、机遇是客观的,天赋是主观的

D、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8、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使我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益于人类,有益于国家,有益于集体,起码不应当损害集体国家人类的利益.这是讲;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同尊重客观规律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B、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定要端正主观动机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受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

D、利益出发点问题就是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9、速度问题效益问题,表面上看无非是个快慢问题,但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却是个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的问题,因而也是个政治问题.这段材料包含的哲理是: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B、实践随着认识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

C、认识随理论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

D、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10、下列属于事物本质的是:

(1)寒来暑往(2)摩擦生火(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A 、(1)(2)(3)

B 、(2)(3)(4) C、(4)(5) D、(3)(4)(5)

11、下列过程属于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的是:

A、调查研究,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过程

B、制定学习计划工作计划的过程

C、对感性材料进行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

D、完成九五计划和实现xx年远景目标的过程

12、假日黄金游成为假日受罪游,中国旅游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原所长王兴斌教授说:现在人们的经验是,只要是有名的景点景区,赶着黄金周去,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不是享受,而是受罪.材料中人们的经验总结:

A、是错误的,是经验主义的表现

B、是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C、是经过实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D、否定了主观随着客观变化而变化

13、认识、科学理论、真理都是:

A、客观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B、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C、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

14、认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是坚持认识论中的,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是坚持。

A、辩证法唯物论

B、唯物论辩证法

C、唯心论形而上学 D 、形而上学辩证法

15、国际经贸界有句话: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发展的关键是敢于和善于创新,有无创新能力,是否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竞争的决定因素.这说明:

A、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B、拥有了经济实力就有了竞争的主动权.

C、任何国家都在行使科技创新的职能.

D、能否创新是判断一个社会制度先进与落后的唯一标准.

16.对分析与综合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分析与综合是完全独立的两个过程

B、分析与综合是同一个过程,二者没有区别

C、认识事物首先要对事物要素进行综合,然后才能正确分析

D、在综合指导下的分析研究和在分析研究基础上的综合是密不可分的

17、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它要求我们:

(1)要认真分析各个要素(2)要分析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

(3)在整体中把握各个要素(4)要对事物的整体进行系统综合

A、(1)(2)(3) B 、(1)(2)(4) C、(2)(3)(4) D、(1)(3)(4)

18.下列不属于创造性思维的有: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B、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理论

C、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重量与下落速度成正比.

D、高斯做级数连加,创造性地用一种新的程序来计算

19、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领,这是因为:

A、认识事物要通过现象看本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指导作用

C、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D、必须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0、xx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教授在研究中发现单纯的外在因素不能解释复杂的决策性行为,因此将心理学的深入分析融入到了经济学中,从而为一个崭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这表明了:

A、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借助心理分析

B、人们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扩展推移

C、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D、客观形势发展了,主观认识也应跟着发展

21.江泽民在首都各界迎接新世纪和新千年庆祝活动上发表讲话指出:“一千年来,人类文明取得的—切成就,都是在推陈出新的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中实现的。”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B、要自觉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2.规律的客观性对人们的活动提出的基本要求是:

A.要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B.要有开拓进取、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C.按规律

办事要有预见性和创造性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3分,共18分。

23.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出发,沿着一条中国人从未踏足过的远洋航线,奔赴冰天雪地的北极,经过艰苦努力,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地质资料,揭示了一些人间秘密。这表明A.人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的创造自然 B、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能够不断的扩展和加深 C.人们能够认识自然规律 D.人们要认识大自然,就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4.人们的基因工程方面的成果,引起“绿色革命”。高产优质物种培育成功使富足成为事实,然而由此带来的大批物种的消灭,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给人们带来新的困扰,人们则在法律方面完成了对人类行为的初步规范,道德方面的问题又突出出来,如何解决和法律问题不同的道德问题,成为人类的新课题,凡此种种,使人们认识到:

A、人们在每一层次上的认识在深度上都是有限的,应该不断深化

B、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在广度上都是不够的,应该不断扩展

C、环境问题的内容变化了,人们的认识也要随之变化,不断向前椎移

D、物质世界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没有穷尽的

25.“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而心慢者,有外谦谨而内无至诚者。”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是:

A.凡温良恭谦者为假仁假义之徒 B.真象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假象不是事物的本质的表现C、真象和假象混为一谈,无法辨认 D.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26.xx年9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颁奖大会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科学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上述论断:

A、揭示了邓小平理论的本质,属于理性认识

B、揭示了邓小平理论的观象,属于感性认识

C、说明认识总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

D、说明事物存在着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27.爱因斯坦说,开普勒的惊人成就证实了这条真理: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发明同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就是说:

A、理性认识同感性认识相LL,更直接,更正确

B、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升华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不可分的两个阶段,前者有待于上升到后者

D、单纯感性认识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只有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实现了认识的根本目的28.xx年4月15日,中、美、英、日、法、德六国政府首脑联名发表《六国政府关于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联合声明》,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表示祝贺。这说明:BCD

A.当今世界人们的认识是无限的

B.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C.人们的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29. “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到万有引力”的哲学寓意是:

A.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B.现象和本质有区别,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C.本质总是要表现为现象,现象不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现象可以直接感知,本质则是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30..以下选项中,属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有:

A. 美国军用侦察飞机入侵我国南海领空

B.人们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发现了价值规律

C.我国能运用人工繁殖法生产天敌昆虫

D. 红鹦飞进高二、八班教室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分)

28.改革开放前,我们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禁止私有制经济的存在。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私营经济在几次修宪中逐步得到承认。通过xx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宪,我们将给民营经济以平等的国民待遇,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必会迎来又一个春天。用认识论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不断通过修宪来确认民营经济的地位?

四、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只要坚持实践,就能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

五、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14分)

1960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梁、杂交玉米等成果已在国外广泛应用,这使他认识到:遗传学家孟德尔等人提出的基因分离、自由组合等规律对作物育种有重要意义。于是,他跳出了传统的无性杂交学说,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仍然不能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来。袁隆平总结了6年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大胆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经过多年的观察、实验,以及与全国各地科研人员的合作,1973年10月,袁隆平终于发表了题为《利用野稗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如何发展创造性思维,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39.某企业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形势下,面对企业所处的物价下降、经济效益下降的困境,教育职工必须充分认识到目前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要求全体职工要把“压力”转化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的动力;企业根据本企业所生产产品在城市已经相对饱和的市场状况以及党和政府的政策,提出了“为农民服务”的口号,并采取了培训员工以提高素质、引进先进技术和加强企业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致力开拓农村市场,经过一年多的经营,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C. 2.C 3.D 4.D 5.B 6.C 7.A 8.B 9.A 10.C 11.D 12.C 13.A 14.A 15. A 16.D 17.A 18.C 19.B 20.B 21.B 22.D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23.BCD 24.ABCD 25.D 26.ACD 27. BC 28.BCD 29.ABD 30.ABC

三、简答题(8分)

28.(1)、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认识总是不断发展的。由于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逐步壮大,我们从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民营经济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供税收和稳定社会等方面所带来的作用,所以我们要不断地修宪,使宪法不断地反映新的实践。

(2) 正确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宪法是真理性认识,它的修改必然

会促进民营经济的更大发展。

四、辨析题(11 分)

答: (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4分

(2)只有通过参加实践,才能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从感性认识上升

到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3分

(3)要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还需要对从实践中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从而上升

到理性认识。所以参加实践是获得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径,要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还必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4分

五、论述题(15分)

答:(1)要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创造性思维基于实践,始于问题。袁隆平提出水稻杂交问题,抓住了正确解决问题并推动事物发展和创新的首要环节。(3分)

(2)要敢于突破和超越。创造性思维要求解放思想,善于打破传统思想和观念的束缚。袁隆平

不迷信传统的无性杂交学说,敢于对权威提出质疑和超越。(4分)

(3)要积累知识和把握科学规律。袁隆平利用前人提出的规律,发挥创造性思维,大胆进行杂

交水稻实验。(3分)

(4)要勇于实践和开拓创新。袁隆平反复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不断完善自己的创造性成果,

并用于指导新的实践,促进了新事物的成长。(3分)

(注:如果考生从其它角度分析和回答问题,只要紧扣题意,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还能答出“在知识经济时代,要重视发展创造能力,特别是知识创新能力。因为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或还能答出“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力量”的,可给一等综合分。)

综合评价:(2分)

一等(2分):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从具体材料出发,紧扣题意,阐述合乎逻辑,能很好地说明问

题。

二等(1分):答题基本符合题意,逻辑性条理性尚可,但结合材料论述不够充分。

41. 答: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2分)材料中企业采取的培训员工、引进先进技术、加强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等一系列措施说明企业遵循了价值规律。(2分)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与客观条件的关系,必须做到从客观实际出发。(2分)材料中企业面对目前的形势,正确地认识到这既是机遇、又有挑战,以及对所生产产品的市场状况的分析说明了企业能正确处理与客观条件关系,做到了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2分)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处理好与主观因素的关系,要积累正确的主观的因素,克服错误的主观因素。(2分)材料中企业要求职工正确认识目前形势、培训员工以提高员工素质、提出了“为农民服务”的口号,是正确的主观因素的积累。(2分)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把认识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材料中企业根据自己对目前状况的认识和分析,采取了系列的措施,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2分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第⑧单元测试卷 (时间:60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7分) 一、听短文,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其中一个人要了,另一个人要了。得到鱼的人和得到鱼竿的人最后。 2.另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他们商定共同去,最后过上了。 3.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是。 一、用“√”在括号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迅速.(sùsòu)敏捷.(dié jié)骤.然(zhòu zòu) 血.丝(xiě xuè)忧.郁(yōu yù)眼眶.(kuāng kuàng) 二、看拼音,写词语。(4分) wén jìng lún liú rè liè yǒng qì tiào dòng yán hán kěn dìng chéng shí 三、给多音字注音。(5分) 1.散:她在散()步的时候,在超市买了一些散()装的面包。 2.宁:他宁()愿放弃现在的一切来换取昔日安宁()的祥和的生活。 3.卷:他把语文试卷()卷()起来塞进了书包。 4.当:当()他回到家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5.藏:他在曾经躲藏()的地方,找到了许多宝藏()。 四、读一读,连一连。(8分) 勇敢快乐甜甜的夜晚 丑陋懦弱细细的白雾 热情美丽浓浓的笑脸 悲伤冷淡静静的嫩叶 五、按要求把下面的词语分类。(填序号)(4分) ①电饭煲②饼干③豆角 ④果冻⑤衣柜⑥热水器 ⑦茶几⑧西红柿⑨电视柜 ⑩卷心菜?空调?薯条 家电:蔬菜:

家具:零食: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6分) 1.群儿戏于庭,,。 2.,不贰过。——《论语》 3.仁者爱人,。——《孟子》 4.,暖于布帛;,深于矛戟。——《荀子》 七、选词填空。(4分) 果然当然虽然忽然 1.列宁又来到白桦树下,()又看到了那只灰雀 2.()一阵大风吹来,天要下于了。 3.他是一名长跑运动员,学校要举行长跑比赛,他()要参加了。 4.()今天天气不太好,但是我们的活动还要继续进行。 八、读一读人物对话,猜猜他们当时心里会想什么。选一选。(4分) 1.男孩说:“没……我没看见。”这时,男孩在想()。 2.列宁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这时,列宁在想()。 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这时,男孩在想()。 4.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这时,列宁在想()。 A.我明天就把灰雀送回来。 B.我不能说我把灰雀捉走了。 C.男孩已经把灰雀送回来了,我不能问男孩,那样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D.灰雀是男孩捉走的,我要用我的担心与惋惜感染男孩,让他主动送回灰雀。 九、阅读《司马光》,写出加点词的含义。(3分) 1.众皆弃去去: 2.光持石击瓮持: 3.水迸迸: 十、按要求写句子。(5分) 1.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改为拟人句) 2.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翻译句子) 3.列宁每次 ..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4.英子走下了讲台。(扩句) 5.白求恩的助手把火扑灭。(改为“被”字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检测(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精编单元试卷 第五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丁丁比青青大,丁丁今年a岁,青青今年b岁.10年后丁丁比青青大()岁. A.4B.b﹣a C.a﹣b D.a﹣b+10 2.将算式改成后,结果() A.变大B.变小 C.不变D.无法确定是否变化 3.下面两个式子相等的是() A.a×a和a2B.2a和a2C.a+a和a2D.a+a和a×a 4.当a=9时,a2=() A.18B.81C.无法确定 5.下面的等式中,正确的是() A.a﹣b=b﹣a B.a÷b=b÷a C.ab+ac=a(b+c) 6.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 A.X+8B.4y=2C.x+8<15 7.要保持天平平衡,右边应该添加的物品是() A.B.C. 8.今年玲玲a岁,妈妈b岁,n年后,妈妈比玲玲大()岁. A.a﹣b B.b﹣a C.n D.2n 二.填空题(共6小题) 9.数学兴趣小组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7倍,如果女生人数用“X”表示,则男生人数表示为,全班人数表示为. 10.某商店一天上午卖出5个花瓶,下午又卖出6个.如果每个花瓶的售价是a元,这一天卖花瓶的收入一共是元.下午卖花瓶的收入比上午多元.

11.当x=6时,5x+4=,7x﹣25.5=. 12.如果3a=5b(a、b均不等于0),根据等式的性质在○里填运算符号,在横线里填数.3a+6﹣5b○ 3a○=5b÷5 13.如果3x+4=25,那么4x+3=. 14.在①x+8,②2+3=5,③x÷6=4,④y﹣9>12.⑤7x+8=50中,等式有方程有.(填序号)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5.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但所有的方程不一定是等式.(判断对错) 16.5x=0是方程..(判断对错) 17.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判断对错) 18.当a=5时,5a﹣2=23.(判断对错) 19.a的1.5倍一定比b的1.6倍小.(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0.直接写出得数. 3.2÷0.04=12.5×8= 3.8+6.12=0.2×0.2×0.2= 0.3×2.5= 1.05﹣0.7=0.56÷0.8=0.8x+0.9x= 五.应用题(共2小题) 21.利民蔬菜公司用来a车蔬菜,每车装5吨,供应给菜场45吨.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剩下的吨数. (2)当a=14时,求剩下多少吨蔬菜. 22.一辆大客车和一辆小轿车从甲地同时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开往乙地.大客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驶120千米.2.5小时后,小轿车到达乙地,大客车没有到达.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时大客车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2)当x=80时,大客车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六.操作题(共1小题) 23.要保持天平平衡,右边应该添加什么物品?画一画.

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及答案 (60分钟100分)一、基础训练营(42分) 1.看拼音写词语。(9分) zhìhuì pán xuán chónɡɡāo dīàn gélóu zītài

diāo kè jiàn zhù gōng diàn 2.补充词语并填空。(10分) 金()辉()()()气爽 若()所()南征()() 跃跃()()()()约约 奋()()搏()经()场 (1)炎热的夏天,恐怕没有什么比一杯冰镇可乐更让人感觉 ______________的了。 (2)天色渐晚,我透过薄雾,_____________看到几颗星星在闪 烁。 3.选词填空。(5分) 发现发掘

(1)兵马俑规模宏大。已()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 平方米。 (2)秦兵马俑是1974年几位农民打井时意外()的。 美妙美好美丽 (3)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的大公园。 (4)大家都爱听这首()的乐曲。 (5)我们的生活多么()! 4.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无数劳动人民一块一块抬上来了这数不清的条石。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城长。长城高大坚固。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和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时候没有 ...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火车,没有 ..汽车,也没有 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来。 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的发现与运用。(8分) 例句1: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

第五单元基础知识检测

第五单元基础知识检测 班级姓名 一、写出相应的拼音和汉字(29分) 1.挑()逗 2.迸()溅 3.条fu() 4.忍俊不禁() 5.花穗() 6.伫()立 7.沉淀() 8.仙露qiong()jiang( ) 9.盘qiu()卧龙 10.酒酿() 11.孱()头 12.忏()悔 13.tui()色 14.jin()持 15.wei()琐 16. huang()然大悟17.服侍() 18.垂垂mu()老 19.马嵬()坡 20.huo不单行( ) 21.一摞() 22.颤()抖 23.miao()小 24.血()气方刚 25.shun()息 26.荒草qiqi( ) 27悲怆() 28涕()泪 二、文学常识与名著(16分) 1.课文《》,选自女作家的散文集《铁箫人语》。作者借花来暗示自己的情思,托物言志,表达了对生命的永恒的感悟。 2.作者写的《一颗小桃树》中,有两条叙事线索,明线是 ,暗线是。在作者看来,“我的小桃树”其实就是另一个“我”。 3.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诗人,在自己被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写下了《》。以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 4. 国诗人在《未选择的路》一诗中,用了许多具体的形象(比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来阐释哲理。 5.《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螺号”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船身坚固,利用发电。 6..《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艇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7.在潜艇困在南极冰层中时,尼摩艇长带领船员用镐凿冰、用热水融冰、用用潜艇破冰;在章鱼困住潜艇时,尼摩艇长带领大家与章鱼殊死搏斗,勇救尼德·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的人。 8.加拿大捕鲸手自上了“鹦鹉螺”号后,就一直想方设法逃走,最终带领阿龙纳斯和康塞尔成功逃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的人。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检测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pèi fú hěn xīn lǐ cǎi qī zi ráo shù ( ) ( ) ( ) ( ) ( ) 二、多音字组词。(4分) zāng ( ) zhōng ( ) tán ( ) jǐn ( ) 脏中弹尽 zàng ( ) zhòng ( ) dàn( ) jìn ( ) 三、请用“——”画出句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 1、对于这种无恶不做的魔鬼,艰决不能同情。()() 2、《鱼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3、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带着铁环,被死死地琐在高高的悬崖上。() 四、比一比,再组词。(4分) 饶()膝()汤()抗() 浇()漆()肠()杭() 五、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 吉()如意披头()发下流无()荣华富()笑逐()开()将仇报气急()坏()弓搭箭六、我会选。(6分) 虽然……但是……即使……也……不仅……而且……

1、文成公主()聪明,()美丽。 2、()你已取得不小的成绩,()眼力还不够。 3、()病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会治好的。 七、按要求写句子。(4分) 1、他把一只虱子吊在窗上。(改为“被”字句) 2、他的样子很可怕。(改成比喻句) 3、纪昌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缩句) 4、我这样做,难道没有道理吗?(改为陈述句) 八、将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句子。(5+1分) 1、早开的红梅——() 2、王羲之写字——() 3、水滴石穿——() 4、()——骄兵必败 5、()——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请写一句课外歇后语: 九、我们随着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走进了故事长廊,感受了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的魅力,体会了其中的道理。你最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请写一写。(3分)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读《普罗米修斯》片段,回答问题(15分) 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 一个又一个长夜。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来到了人间,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知识积累。(39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gāng zhēn liáng shi shā jūn xiàng shù ()()()() zhē bì nǎo nù xiá xiǎo rén ài ( ) ( ) ( ) ( )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打“√”)。(3分) 驯.化(xùn xún)栗.子(lì sù) 矫.健(jiǎo jiāo)苔藓.(xiān xiǎn) 舵.手(tuó duò)分杈.(chà chā) 3.辨字组词。(6分) 殖()估()蔬() 值()姑()疏() 4.填空。(5分) 按部首查字法查“滑”字,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滑”字的解释有:①滑溜,光溜;②在光溜的物体表面上溜动;③狡诈,不诚实。 下面加点的“滑”字应选哪种解释?请把相应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雪以后地很滑.。( ) (2)这人很狡猾.。( ) (3)小明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滑.了一跤。( ) 5.选词填空。(4分) 警觉机警 (1)他对事态的严重性有所()。 (2)()的小白兔躲开了老鹰的利爪而逃之夭夭。 锐利锋利 (3)松鼠的爪子是那样()。 (4)这把匕首很()。 6.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8分) (1)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用例句中的说明方法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鼠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松鼠把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要 ..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重新排列下列错乱的句子。(5分) (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 )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多大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二、聊天室。(10分) 学校“小烦恼热线”开通后,同学们纷纷打电话向主持人倾诉心中的烦恼,其中花洋同学说自己上课两只手总闲不住,偷偷做小动作,经常被老师批评,现在你就是主持人,请你帮助花洋解决这一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林。(21分) (一)麻雀(9分) 这是群精明的家伙。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备的本领。你看,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春去秋来的候鸟黄莺儿,每每经过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们晚间酒桌上的一碟新鲜的佳肴,麻雀却在人间活下来。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透明的网等等。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及答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教室白板的面积约是6()。 (2)体育场的占地面积约是9000()。 (3)一个书签的面积约是20()。 (4)桌面的面积约是60()。 (5)跑道长250()。 2.与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相对应的面积单位分别是()、()、()。 3.5平方米=()平方分米6米=()厘米 900平方分米=()平方米7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600厘米=()分米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它的宽是4分米,长是()分米。5.一个长方形,长28米,宽17米,它的面积是(),周长是()。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米,它的面积是()。 7.在里填上“>”“<”或“=”。 40平方厘米4平方米1平方米900平方厘米 300平方厘米3平方分米99平方分米1平方米 8.把下列数从小到大排列。 200平方厘米1平方米20平方分米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9平方米的房间比900平方分米的房间的面积大。() 2.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周长也相等。() 3.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4.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的边长一定是1米。() 5.8厘米比6平方厘米大。()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图形中,面积最小的是()(1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A.B.C. 2.下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A.指甲B.大门C.粉笔盒的底面 3.用同样长的两根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它们的面积相比较,()。 A.同样大B.长方形的面积大C.正方形的面积大 4.实验二小的操场占地大约()平方米。 A.90B.9000C.900 5.用8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A.16B.8C.64 四、算一算,填一填。(每题4分,共8分) 1.2.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第第五单元基础知识检测题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第第五单元基础知识检测题 班级学生姓名分数 卷面书写:10分 一、字音法庭。(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8分) 勉强. (qiánɡ qiǎnɡ) 驯化(xùn xún)栗子(lìsù) 矫健(jiǎo jiāo)苔藓(xiān xiǎn) 舵手(tuóduò)分杈(chàchā)繁殖(zhì zhí) 二、看拼音,写词语(24分) gāng zhēn liáng shi shājūn xiàng shù Zh ē bì nǎo nù ()()()()()()xiáxiǎo rén ài Jūnlièpíbèi sǒnɡyǒnɡlínɡlónɡ ( ) ( ) ( ) ( )()() 三、形近字组词:(12分) 殖()蔬()茵()训()褐()挟()植()疏()菌()驯()歇()狭() 四、填空。(11分) 按部首查字法查“滑”字,是_____ 结构,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滑”字的解释有:①滑溜,光溜;②在光溜的物体表面上溜动;③狡诈,不诚实。 下面加点的“滑”字应选哪种解释?请把相应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雪以后地很滑.。( ) (2)这人很狡滑.。( ) (3)小明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滑.了一跤。( )

五、根据课文内容判断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9 分) 1."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句话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太阳》一课说明了太阳的特点和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3.松鼠是哺乳动物,一般情况下一胎能生三四个。() 六、选词填空。(8分) 警觉机警 (1)他对事态的严重性有所()。 (2)()的小白兔躲开了老鹰的利爪而逃之夭夭。 锐利锋利 (3)松鼠的爪子是那样()。 (4)这把匕首很()。 七、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12分) (1)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用例句中的说明方法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鼠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松鼠把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要 ..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语第八单元练习题

英语第八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Why are you in such a hurry?---Bill is ill.I’m going to ________a doctor for him. A.get. B.ask. C.send. D.take. 2.Not only_______a teacher,but ____a singer. A.is he ,is he. B.he is ,he is . C..is he, he is. D.he si ,is he . 3.Life is always filled___sadness and joy, but she is always full _____energe. A. of , of, B. by , with. C. with ,of. D.in,of. 4.I am a fan of Liu Qian____ his magic _____his humor attracts me. A.Both….and…. B.Either …. Or…. C. Neither…. Nor…. D.Not only…. But also….. 5.Tom, your books should be in right order.---OK,I’ll ______right away. A.put them down. B.put them away. C.put them up. D.put them on. 6.The sports meeting has been____because of the fire,we should ____it at once. A,put up,put out. B.put off., put out. C.put out, put out. D.put on., put out. 7.Don’t forget______an umbrella_______ you. A. to take, to B. taking, to. C.to take, with. D.taking, with. 8.Silence,please,class.We’re going to have a math test in this class.Now I am going to give____ your test papers. A.out. B. over. C.up. D. back. 9. You ‘d better____ tooo much tim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A. don’t spend. B.not to spend . C.to not spend D. not spend. 10.Could you ______ these books to the class, please? A. give out. B.give off. C. give back. D.give on. 11.The government is going to ____ a food bank to help poor people. A.set off. B. set up. C.set for D.set with. 12.Tell your sister to _______ the living room. A, get up. B.put up. C.clean up. D.give up. 13.He _____every morning_______in an animal hospital. A.Takes, work. B.spends,working. C.takes, to work D,.spends, to work. 14.The manager was arrested because he put his power ____ bad use. A, to. B. for . C. in D. at 15.Are you similar____ your mother?---No, I take ____ my father. A. after, after. B.to, to. C.to, after. D.after, to. 16.Mr Wang has decided to _______ smoking.---That’s good news. I hope he can do it this time. A.yurn off. B.try out. C.clean up. D, give up. 17.I ‘m very happy because aI can enjoy doing ____ I love to do. A.what B. that. C. when. D. which. 18.The bike is broken. I’ll_______. A. fix it up. B.fex up it C.repair it up. D.repair up it. 19.The radio is too loud. Will you please_____? A.turned it down. B .turn it on C.turn off it. D turn down it. 20.Excuse me, could you please _____m your cigarette?---Of course. A. put out. B. put up. C. put on. D. put off.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 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a,个位上的数字是b,这个两位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 A、ab B、10a+b C、10b+a 2.甲数是a,乙数比甲数的2倍少b,表示乙数的式子是() A、2a?b B、2a+b C、a÷2?b D、(a+b)÷2 3.如果a是一个自然数,那么偶数可以表示为() A、a?1 B、a+2 C、2a 4.要使7/a是真分数,同时使8/a是假分数,a应该是() A、5 B、7 C、8 D、无法确定 5.食堂每天用油a千克,用了5天还剩b千克,原来有油()千克. A、a+5?b B、5a?b C、5a+b D、a?5+b 6.要使x/9是真分数,同时x/8是假分数,x应该是() A、7 B、8 C、9 7.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44厘米,它的一边长是a厘米,则与该边相邻的边长是()厘米. A、44?a B、(44?a)÷2 C、44÷2?a 8.一位同学在计算a+235时,把235当做23.5,那么()

A、和增加10倍 B、和减少10倍 C、和减少了235?23.5 9.5x?3错写成5(x?3),结果比原来() A、多12 B、少12 C、多3 二、填空题 1.a的5倍减去4.8的差是. 2.工程队修一条长360米的路,每天修n米,修了3天.“3603n -”表示. 3.爸爸的年龄是小刚年龄的5倍,假设小刚的年龄是x岁,则爸爸的年龄是岁,爸爸比小刚大岁,他们一共岁. 4.一本书100页,每天看x页,看了5天,还剩下页没看.如果15 x=,那么还剩下页没看.5.小明到商店买了a支钢笔,每支8.5元,一共要花元,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元.6.如果30 a b ?+?=. +=,那么1515 a b 三、判断题 1.在100a ÷中,a不能是0.(判断对错) 2.当a与b的和是10时,10 =-..(判断对错) b a 3.125(8)1258 ++=?+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判断对错) b b 4.小红3分钟走了a米,小红一共走了3a米.(判断对错) 四、解答题 1.求下列各式子的值. 当5 x=时, 518 x+ -. 604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附答案)

第五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嗅.觉(chòu xiù)铁链.(liàn niàn)扎煞.(shā sā) 拯.救(zhěng zhěn)嘶.哑(sī shī)鸟巢.(cháo cáo) 2.看拼音,写词语。 yǎn hù bó dòu páng dà bái fà cāng cāng ()()()() tiě liàn jì yú shēn qū wú kě nài hé()()()() 3.形近字组词。 搏()幼()辫()级() 博()幻()辩()极() 4.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一()搏斗一()老爷爷一()相片 ()的牙齿()的声音()的力量 ()的石级()地摇撼()地尖叫 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了猎狗面前。(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麻雀》的作者是____国的_________,本文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 (2)《爬天都峰》的作者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xiù liàn shā zhěng sī cháo

2.掩护搏斗庞大白发苍苍铁链鲫鱼身躯无可奈何 3.搏斗博大幼小幻想辫子辩论班级南极 4.场位张锋利嘶哑强大笔陡猛烈绝望 5(1)风摇撼着白桦树。 (2)示例:小花猫的眼睛亮晶晶的,就像两颗晶莹的宝石。6.(1)俄屠格涅夫母爱的无私、伟大(2)黄亦波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八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二) 相对原子质量:Zn:65 Fe:56 H: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共40分) 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2.金属钛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4.5g/cm3,熔点为172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下列物品不能用钛制作的是() A、保险丝 B、医疗器械 C、潜艇外壳 D、眼镜架 3.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主要是因为() A、钨的导电性好 B、钨的熔点高 C、钨的硬度大 D、钨的密度大4.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为纯净物 B、含碳量不同 C、机械强度不同 D、铸造性不同5.在常温下,将下列物质投入足量地稀盐酸中,能产生气体且有金属不溶物残留的是 ( ) A.铁 B.黄铜 C.碳酸钙 D.生石灰 6.公元二世纪我国炼丹专家魏殃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在的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 A.很稳定 B.很活泼 C.易氧化 D.易还原 7.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一组是() ①镁②硫③铁④磷⑤铜 A、①③ B、③ C、③④⑤ D、③⑤ 9.下列不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A、氯化镁 B、硫酸锌 C、氯化亚铁 D、硫酸铜10.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11.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下列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铁门表面喷漆 B.冰箱保存食物 C.用扇子扇煤炉火,火会更旺 D.将木头电线杆埋入地下的部分用火微微烧焦 12.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锈蚀的速率最慢的是()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 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C. 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 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13、在车船表面刷油漆的目的是() A.防止钢铁生锈且美观 B.可以增大硬度防止撞坏 C.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D.改变铁的颜色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我是小小书法家。(4分)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二、看拼音,写字词。(10分) 1.fàn cuò() lǒu zhù() biān dǎ() zhàngài() 2.“啪”的一声,师fù()将tǒng()里的泥jiāng()倒了出来,旁边niē()泥人的小孩一下子zhèn g( )住了。 3.掰手wàn()比赛真精彩! 三、选择题。(1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揩.油(kāi)堪.称(kān)钢铸.(zù) B.监.生(jiān)侄.子(zhí)吐痰.(tán) C.绊.脚石(bàn)包袱.(fó)露馅.儿(xiàn) D.揪.住(jiū)刀疤.(bā)颧.骨(quán)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过去的) B.你以为师傅的能耐 ..有假,名气有诈,是吧?(本领) C.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担心) D.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 一点儿破绽 ..。 (缺点) 3.选词填空。(填序号)(4分) A.精神抖擞 B.仰面朝天 C.手疾眼快 D.天衣无缝

(1)小嘎子,很想与眼前的高手一比高低。 (2)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 (3)魔术师,趁你不注意就变化了碗里的东西。 (4)他说的话,我找不出任何破绽。 4.读“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这句话时,我想到的四字词语是( )。(1分) A.垂头丧气 B.愁眉苦脸 C.奄奄一息 D.悲愤欲绝 5.“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下列对“如山般的形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师傅的身材魁伟,像山一般挺拔。 B.师傅的名声很高,像山一般高大。 C.说明那一刻曹小三内心很紧张。 6.根据表达需要,填在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而成的。 A.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B.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C.不生长的成不了空壳 D.不生长便能成就一生 7.下列不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一项是( )。(2分)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儒林外史》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他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2分) 改成比喻句: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

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在里填上“>”“<”或“=”。(14分) 7×4+535 37+24-2067 56÷7+249÷7+2 35÷5+62×9-1 48÷(6+2)63÷9+5 72÷(9-1)54÷6+4 (25-18)×650-34-15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在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中,一定要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 2.34-18+14和5×9÷5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 3.添上括号后可以改变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4.计算40÷5×6时,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5.把一个圆分成5份,每一份都是扇形。() 6.36-9÷3和(36-9)÷3运算顺序不同,结果也不同。() 三、选一选。(每题2分,共6分) 1.下列算式中,不是先算乘法的是()。 A.64÷8×3B.8×4-12 C.3+2×9

2.下列算式中,小括号可以省略的是()。 A.(35+37)÷8 B.(7×4)+12 C.(3+2)×9 3.商场原来有58台电视机,卖出19台,又购进42台,现在商场有多少台电视机?正确列式是()。 A.58-19-42 B.58-19+42 C.58-(42-19) 四、我会算。(16分) 48÷8×956-4×6 == == 18+7×7 25+36÷4 == == 9×(3+4) 70-9×5 == == 46-(38+4) (86-62)÷3 == == 五、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过来。(8分)

改正: 改正: 六、把下面每一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每题4分,共12分) 1.32÷4=812+8=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14=30 30÷5=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5÷5=7 7×4=2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看图列综合算式,并计算。(每题5分,共10分) 1.

第八单元检测题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 1.有学者在1937年8月上海刊物《呐喊》上发文指出:“我相信中国文化界的优秀分子以前没有一个不是憎恶战争的,但是现在却没有一个不是讴歌抗战的。”下列各项与作者发此感言直接相关的是( ) 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B.武昌起义取得成功 C.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D.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2.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3.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与之相关的是( )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4.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围绕某一主题搜集了如下资料。这一主题应是( ) 日军占领沈阳城日军记者拍摄的照片被盖上“不许可”的印章 日军抢劫中国文物日军在讲解防毒面具使用方法A.日军的侵略罪行B.共产党的抗战史实

C.国民党的抗战史实D.反法西斯联盟的合作 5.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一份宣言提出,承认“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需,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该宣言发表说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A.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 C.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D.主张国共合作进行北伐 6.1937年,中国军队在上海地区与日军激战三个月,粉碎了日本法西斯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这是( )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 7.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共同点是( ) A.发动大规模会战B.进行积极抗战 C.建立敌后根据地D.坚持游击战争 8.“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这是20世纪40年代流传于延安地区的民谣,反映陕甘宁边区实行( ) A.民主选举B.土地改革C.记名投票D.农业垦荒 9.阅读以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简表,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①中国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②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抗日战争是中国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的战争 ④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事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提升练习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uāi jiāo() hóu lóng() qī zhà() zhí zi()nán kān() bāo fu() bān shǒu() shén shèng() 二、给加点字注音。(12分) 圈:项圈.()圈.养() 挑:挑.灯()挑.选() 别:别.人()别.扭() 屏:屏.气()屏.障() 三、按要求选填四字词语。(6分) 目不转睛心急如焚闭月羞花抓耳挠腮 眉开眼笑挤眉弄眼心花怒放眉清目秀 目瞪口呆心猿意马文质彬彬东张西望 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 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 描写人物心理的词语: 四、选词填空。(6分) 居然果然竟然

1.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了一遍,()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看 到。 2.严监生都快死了,()还惦记着那两茎灯草,怕费了油。 3.嘎子太轻敌、太沉不住气了,()输给了小胖墩儿。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摔跤》选自电影剧本《》,作者是。小嘎子的性格 特点是、。 2.《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小说《》,作者是。我 们还学过他的文章《》《》等。 3.《刷子李》选自的《》。文章赞扬了刷子 李。 六、课内阅读。(16分) 两茎灯草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