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小学生做的科学实验概论

合集下载

适合小学生做的科学实验

适合小学生做的科学实验

适合小学生做的科学实验科学实验对于小学生来说,既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也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

通过简单的实验,他们不仅能理解科学原理,还能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下面就来分享几个适合小学生的科学实验,既简单又有趣,让孩子们在玩中学。

一、气压实验——气球与瓶子1.1 实验材料我们需要一个空的塑料瓶、一个气球和一杯热水。

准备好这些材料后,先把气球放在一边。

1.2 实验步骤先把热水倒进瓶子里,注意不要太烫,以免烫到手。

然后,拿起气球,把它的口伸在瓶口上,确保气球密封住瓶子。

接着,让孩子观察瓶子里的水和气球的变化。

过一会儿,气球就会开始膨胀。

这个时候,孩子们会觉得很神奇,问“为什么气球会变大呢?”1.3 实验原理其实,这是气压的作用。

热水蒸发产生水蒸气,气压增加,气球自然就鼓起来了。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气压的存在,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二、植物生长实验——豆芽的秘密2.1 实验材料我们需要一些黄豆、一个透明的玻璃瓶、棉花和水。

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开始实验了。

2.2 实验步骤首先,把几颗黄豆放在瓶底,然后用湿棉花盖住豆子,确保棉花保持湿润。

接下来,把瓶子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观察几天后,豆芽就会慢慢长出来。

这个过程会让孩子们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也能培养他们的耐心。

2.3 实验原理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和水分。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不仅能学习到植物的生长过程,还能懂得照顾生命的重要性。

每当看到豆芽逐渐茁壮成长,孩子们都会感到无比的欣喜。

三、彩虹实验——液体的密度3.1 实验材料准备一瓶水、食用色素、蜂蜜、洗洁精和油。

不同的液体准备好后,孩子们就可以动手了。

3.2 实验步骤首先,在透明的杯子里,先倒入一层蜂蜜,再倒洗洁精、食用色素和水,最后再加上一层油。

每倒一层,孩子们都会兴奋地观察液体的变化。

当他们看到这些液体分层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一过程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

3.3 实验原理这是因为不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它们不会混合在一起,形成了美丽的分层效果。

小学科学实验大全及小学科学实验点汇总

小学科学实验大全及小学科学实验点汇总

小学科学实验大全及小学科学实验点汇总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小学科学实验大全,以及对常见小学科学实验点进行汇总和总结。

通过这些实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原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实验大全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生进行的科学实验,包括但不限于:1. 水中的溶解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了解溶解的原理。

2. 做个天气预测器:通过观察和记录云朵的形状和颜色,预测当天的天气情况。

3. 制作一个简单的发电机:了解电流的产生原理,并通过实验制作一个小型的发电机。

4. 声音的传播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传播的速度和效果。

5. 植物生长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了解光照、水分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6. 颜色与光线实验:通过实验探索颜色和光线的关系,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

实验点汇总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小学科学实验点的汇总和总结:1. 水的三态变化: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转变,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和变化过程。

2. 气体的体积变化:通过实验观察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体积变化,了解气体的性质和压力的影响。

3. 磁力的实验:通过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作用,探索磁力的原理。

4. 酸碱中和反应:通过实验探索酸和碱的化学反应,了解酸碱中和的过程和原理。

5. 物体的浮力实验:通过实验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现象,了解浮力产生的原理。

6. 氧气的实验:通过实验观察氧气的性质和特点,了解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实验点仅为例示,可以根据学生年级和教学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扩充。

结论通过进行小学科学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感受和体验科学现象,培养探索和发现的能力。

希望这份小学科学实验大全及实验点汇总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促进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小学科学实验大全

小学科学实验大全

小学科学实验大全小学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初步阶段,而科学实验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小学科学实验,更好地帮助您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有益的学习环境。

一、小学科学实验之物理方面1. 气压实验将一个罐子倒放在水中,井上的水水位会与罐子内的空气压强相平衡,导致罐子不能沉入水中。

而如果向罐子内注入一定量空气,气压就会增大,使得罐子下沉,如此可验证气压在物理学中的作用。

2. 弹性实验将一根杠杆放在两个支点上,向杠杆一直施加不同大小的力,可看到杠杆的弯曲程度不同。

杠杆的大小和形状决定了它的刚性和弹性,而不同大小的应力则会影响这些特性。

3. 反射实验在一扇门上贴透明胶纸,将光从门的一侧穿过,可发现光在接触胶纸后会有反射和透过现象。

将纸张对在光线上,也可以观察到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这些现象可用于教授光的特性和物理规律,如反射和折射。

4. 运动学实验使用一个摆锤来探究运动学。

通过改变摆锤的长度和角度,观测摆锤在运动过程中的不同现象。

这些现象可以被用来了解加速和速度的概念,并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范围。

二、小学科学实验之化学方面1. 色素实验将红色、黄色和蓝色食品色素加入三个杯子中,然后使用吸管将杯子中的液体注入到第四个杯子中,产生新的颜色混合物。

让学生思考新颜色产生的原因。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教授基本的合成过程和色素的混合原理。

2. 酸碱实验一个饱和的钠氢碳酸溶液被安置在一个容器里,再加上不同数量的盐酸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反应。

学生可以研究这些反应,了解酸和碱的化学原理。

这是一个很好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3. 沉淀实验将一定量的石灰水混合到盐水中,随后加入醋酸,可观察到白色沉淀在底部。

这可用来教授化学反应中所使用的基本原理和反应类型。

4. 氧化还原实验用热火烧一片镁与酸液反应,可产生出氢气和镁盐。

学生可以探索这种反应的化学过程,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以及其与分子之间电子转移的关系。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科学实验教学内容及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一:“水中的气体”材料:瓶子、蜡烛、明火、水步骤:1. 在台面上准备好一个有底的瓶子,然后往瓶子里倒入一些水。

2. 点燃一个蜡烛,将蜡烛放在瓶子内,并盖上瓶盖。

3. 观察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瓶子内的火焰熄灭了。

4. 将瓶子倒立过来,将水倒出,并将瓶子摇晃几次。

5. 观察瓶子内的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观察水中的气体。

实验原理:瓶子内火焰熄灭后,瓶子内产生一些气体,将瓶子倒立过来并摇晃几次,可以溶解水中的气体。

实验结果:观察后可以发现,瓶子内的气体会被水吸附。

实验二:“风向标”材料:纸杯、剪刀、竹签、颜色笔1. 将纸杯的底部剪去,使其成为一个漏斗形状。

2. 在纸杯上画上不同的颜色和方向。

3. 将竹签插入纸杯的中间,使其成为一个风向标。

4. 将风向标放置在一个开阔的地方。

实验原理:风向标是根据风的方向变化来确定的。

实验结果:观察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风向标指示的方向会不断变化。

实验三:“种子的发芽”材料:花盆、土壤、种子1. 在花盆中放入适量的土壤。

2. 将种子埋入土壤中。

3. 给种子浇水,并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4. 观察种子的发芽和生长的过程。

实验原理: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会发芽生长。

实验教学方法:1. 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现象,让他们逐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3.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让他们在实验中不仅可以积累实验经验,还可以形成科学知识。

小朋友的科学实验及原理

小朋友的科学实验及原理

小朋友的科学实验及原理
一些适合小朋友进行的简单科学实验及其原理有:
1. 笔帽火箭- 高压气体从小孔喷出,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飞行。

2. 磁铁吸引- 磁铁会吸引含铁材料,磁力可穿透非磁性材料作用。

3. 色谱花- 筛管中的墨水通过毛细作用分离成不同颜色。

4. 醋酸火山- 醋酸和苏打混合释放CO2气体,像火山爆发。

5. 静电气球- 擦拭产生静电荷,带电气球相互吸引。

6. 硬币电池- 铜币和锌币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电流。

7. 牙签中子星- 在水面高速旋转牙签,形成漩涡水面陷阱。

8. 煮青花实验- 红花汁的花青素酸性示性指示剂。

9. 过氧化氢火箭- 过氧化氢分解释放氧气推动火箭飞行。

通过简单有趣的实验活动,可以提高小朋友的科学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适合小学生做的科学实验讲解

适合小学生做的科学实验讲解

适合⼩学⽣做的科学实验讲解适合⼩学⽣做的科学实验讲解1筷⼦的神⼒思考:把⼀根筷⼦插⼊装着⽶的杯⼦中,然后将筷⼦上提,筷⼦会把⽶和杯⼦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个、⽶⼀杯、⽵筷⼦⼀根操作:1.将⽶倒满塑料杯。

2.⽤⼿将杯⼦⾥的⽶按⼀按。

3.⽤⼿按住⽶,从⼿指缝间插⼊筷⼦。

4.⽤⼿轻轻提起筷⼦,杯⼦和⽶⼀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于杯内⽶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被挤出来,杯⼦外⾯的压⼒⼤于杯内的压⼒,使筷⼦和⽶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起,所以筷⼦就能将成⽶的杯⼦提起来。

2 瓶⼦赛跑思考:装有沙⼦和装有⽔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从⼀个⾼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材料:同等⼤⼩、重量相等的瓶⼦两个、沙⼦、⽔、长⽅形⽊板⼀块、两本厚书操作:1.⽤长⽅形⽊板和两本书达成⼀个斜坡2.将⽔倒⼊另⼀个瓶⼦中,将沙⼦倒⼊瓶⼦中3.把两只瓶⼦放在⽊板上,在同⼀起始⾼度让两只瓶⼦同时向下滚动4.装⽔的瓶⼦⽐装沙⼦的瓶⼦提前到达终点讲解:沙⼦对瓶⼦内壁的摩擦⽐⽔对瓶⼦内壁的摩擦要⼤得多,⽽且沙⼦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装⽔的瓶⼦要慢。

1 创造:将瓶⼦⾥的物质换⼀换,再让它们⽐⽐赛吧!3思考:⽕柴在蜡烛的上空点燃,蜡烛为什么会燃烧呢?材料:蜡烛、⽕柴操作:1、点燃⼀⽀蜡烛2、燃烧⼀会⼉的蜡烛顶端烧成了杯状3、将点燃的蜡烛吹灭4、吹灭后的蜡烛冒出了青烟5、⽤⽕柴点燃刚刚熄灭的蜡烛冒出的青烟时,蜡烛会⽴刻复燃讲解:点着蜡烛后,可看到蜡烛顶端的蜡慢慢熔化,顶端明显地烧成了杯状,在“杯”中盛着熔成液状的烛油。

然后,烛油沿着烛芯爬升上去,在烛芯上端达到燃点⽽烧起来,在燃烧产⽣的热量的作⽤下,烛油会汽化成“青烟”。

显然,“青烟”就是蜡的⽓体状态。

创造:你知道⽔的⽓体状态是什么?你能⽤什么办法制造⽔蒸⽓4与⼩朋友⼀起看了录像的⼩⽯头,对巨⼤的龙卷风把⼀个村庄卷得顿时⽆影⽆踪的恐怖场⾯记忆犹新。

⼩⽯头对为什么会产⽣龙卷风感到很好奇。

他去请教⽼师,⽼师笑着说:“我们做⼀下实验好吗?” 怎么做呢?必备⽤品:塑料瓶2个、锥⼦、绝缘带。

适合小学生做的科学实验

适合小学生做的科学实验

适合小学生做的科学实验在这个充满好奇心的世界里,科学实验是探索未知的一扇窗。

小学生们尤其对这个充满神奇的领域充满热情。

今天,我们来聊聊几个适合他们的小实验,这些实验不仅简单,还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自然现象的探索1.1 水的三态变化水,大家都知道。

可是你知道吗?水可以变成冰,也可以变成水蒸气。

这就像魔法一样!准备一个透明的杯子,装满水,放在冰箱里,等待几个小时,看看水怎么变成冰。

接下来,把冰块放在阳光下,观察它慢慢融化。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能真实感受到水的三种状态,真是太酷了!1.2 彩虹的秘密彩虹的形成是因为光的折射。

准备一个透明的水杯和手电筒。

把水倒入杯子,关掉灯,打开手电筒,光线通过水面,会形成一个美丽的彩虹。

孩子们会惊叹于这个“奇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光的理解也会加深,简直是“眼见为实”的完美体验。

二、化学反应的乐趣2.1 火山喷发孩子们一定听说过火山。

现在,让我们用简单的材料来模拟一次火山喷发!用小苏打和醋,把它们放在一个小容器里,然后观察泡沫如何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

哇,真是个“震撼”的瞬间,孩子们会看到化学反应的威力,简直是妙不可言。

2.2 自制“雪花”想要在夏天体验冬天的感觉?用简单的材料来制作“雪花”吧!将一些玉米淀粉和剃须泡沫混合,搅拌均匀。

孩子们可以用手感受到这种奇妙的质感,白白的、软软的,就像雪一样。

这个实验不仅有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2.3 颜色的魔法准备几种食用色素和水。

把水分成几杯,每杯加一点色素,然后用吸管搅拌,看看颜色如何变化。

可以让孩子们猜猜颜色混合后会变成什么。

这个实验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到色彩的知识,真是“寓教于乐”。

三、物理现象的神奇3.1 磁铁的魅力每个孩子都对磁铁充满好奇。

准备几个小物体,比如钉子、纸片和硬币,让孩子们用磁铁试试哪些物体会被吸引,哪些不会。

这个过程不仅有趣,还能让他们了解磁力的基本原理,轻松搞定“科学小达人”的称号。

小学生科学简单的实验

小学生科学简单的实验

小学生科学简单的实验科学实验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实验,小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观察现象、思考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验技巧、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小学生的科学简单实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实验一:浮力实验材料: 一个漂浮物品,例如:塑料玩具、钢铁块等;一个透明的容器,装满水;一个测量量杯。

步骤:1. 将透明容器装满水。

2. 将漂浮物品小心地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浮起来。

3. 使用测量量杯,记录所需的水量。

4. 将漂浮物品取出,再次观察。

实验原理: 这个实验是通过观察漂浮物品在水中的现象来理解浮力。

如果漂浮物品的重力大于水对它的浮力,它就会沉没在水中;如果漂浮物品的重力小于水对它的浮力,它就会浮起来。

实验二:发光橙子材料: 一个新鲜的橙子;一把针;一个小铁丝;一根铜线;一块铝箔。

步骤:1. 用针在橙子的两个相对的地方扎上两个小孔。

2. 将铜线的一段插入橙子的一个孔内,将铁丝的一段插入橙子的另一个孔内。

3. 将铜线的另一段和铁丝的另一段连接起来。

4. 用铝箔包裹整个橙子。

5. 连接铜线的另一端和电池的正极,连接铁丝的另一端和电池的负极。

6. 观察橙子是否发光。

实验原理: 这个实验是利用橙子内部的果汁中的电解质来产生电流,从而使橙子发光。

铜线和铁丝分别充当了电极的角色,连接电池后,电流通过橙子中的果汁产生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导致橙子产生微弱的发光。

实验三:饮管钟材料: 两根塑料饮管;一杯水;两根竹签。

步骤:1. 将一根饮管放入水中,固定在杯口上方。

2. 将另一根饮管放在水面上方,用竹签固定在杯子旁边。

3. 吹气进入水面上方的饮管。

实验原理: 这个实验是利用饮管中空气的流动来产生声音。

当我们吹气进入水面上方的饮管时,空气流过饮管的狭窄空间会迅速震动,产生声音。

通过改变吹气的力度和频率,我们可以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

总结:以上介绍了三个适合小学生的科学实验,分别是浮力实验、发光橙子实验和饮管钟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筷子的神力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2瓶子赛跑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操作: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讲解: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3思考:火柴在蜡烛的上空点燃,蜡烛为什么会燃烧呢?材料:蜡烛、火柴操作:1、点燃一支蜡烛2、燃烧一会儿的蜡烛顶端烧成了杯状3、将点燃的蜡烛吹灭4、吹灭后的蜡烛冒出了青烟5、用火柴点燃刚刚熄灭的蜡烛冒出的青烟时,蜡烛会立刻复燃讲解:点着蜡烛后,可看到蜡烛顶端的蜡慢慢熔化,顶端明显地烧成了杯状,在“杯”中盛着熔成液状的烛油。

然后,烛油沿着烛芯爬升上去,在烛芯上端达到燃点而烧起来,在燃烧产生的热量的作用下,烛油会汽化成“青烟”。

显然,“青烟”就是蜡的气体状态。

创造:你知道水的气体状态是什么?你能用什么办法制造水蒸气4与小朋友一起看了录像的小石头,对巨大的龙卷风把一个村庄卷得顿时无影无踪的恐怖场面记忆犹新。

小石头对为什么会产生龙卷风感到很好奇。

他去请教老师,老师笑着说:“我们做一下实验好吗?”怎么做呢?必备用品:塑料瓶2个(盖要多备几个)、锥子、绝缘带(缠电线用)。

1.在一个瓶里装入1/3左右的水,在另一个塑料瓶上盖上扎两个锥子孔大小的瓶盖。

2.在装有水的瓶上扣上盖了盖的瓶子,并用绝缘带紧紧缠绕两瓶连接处,以防漏水。

3.倒过来让装有水的瓶子在上,然后像画圆圈似地摇动。

摇动后放在原处观察。

如果不太顺利,再换一个盖子试试。

为什么会那样呢?水产生旋涡并缓慢流下来。

所谓的“龙卷风”是指发生在美国的强旋风。

上面瓶中的水在旋转过程中,通过小孔流到了下面的瓶里。

这时,我们就会看到“旋风”的模样。

上面瓶中的水在旋转时要流到底面,这就等于水从旁边聚到中央而流下来。

从气象学上说,高气压向低气压快速移动时就会产生这样的旋风。

5你能拉动一本书吗?拿一本精装的大书(字典或杂志合订本)和一根166厘米长的绳子,把书打开纵向放在绳子上,书脊朝上。

再把绳子在书脊当中打一个结。

两手分别握住绳子的两头,使手和书至少保持50厘米的距离。

两手拉动绳子,你能把绳子拉到与打结的地方成一水平直线吗?不管你怎样用力,你也无法把它拉成一条直线。

这是因为手臂的力量抵消不了书的重力。

当绳子垂直吊着书的时候,你所使用的阻止书往下落的力,等于书本身的重量。

但是当你的手向两边拉书时,所用的力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在这种情况下,施加的力必须大于你所克服的书的重力。

所用的力与水平方向成的角度越小,所需要的力也越大,这就是你越把绳子拉到接近水平位置,越是要花大力气的原因。

绳子往往在被拉成水平位置之前,因吃不住这么大的力而断掉。

这个游戏实际上是游戏者与书的重力之间的拔河比赛,书的重力总是赢家,不信你试试看。

6你能让球和笔跳得一样高吗?拿一个实心皮球和一支圆珠笔,把笔插进球里,要插得足够深,也不要把整个笔头插进去,以手拿笔时球不会掉下来为合适。

一手拿笔,手臂伸直,插着笔的球朝下(注意:不要在灯底下做这个游戏,以免发生事故),准备好了,松手!看哪样东西跳得高,是球呢?还是笔?球着地后,笔象射箭那样从球里弹出来。

如果在室内做这个游戏,笔会弹到天花板上。

相反,球根本不跳,或者比平时跳得低。

在通常情况下,从100厘米高的距离落下的球,可以弹跳到90厘米的高度,仅仅失去很小一部分动能。

但是把笔插进球里,球着地时不仅影响到球,也会影响到笔。

如果没有笔,球落地时的动能会使球弹跳起来;插上一支笔,球的一部分动能就转移到笔上了,笔就会弹得很高。

由于笔的质量比球小,同样的动能,可以使笔弹起的高度是球的若干倍,所以球是无法跳到笔那么高的。

7你能把一张纸撕成三片吗?把一张纸折成三等分,打开后沿折缝剪开或撕开,但不要完全剪断,留出3.3厘米左右的地方连在一起。

双手各拿住这张纸的上方相连处的一端,你能一次把这张纸撕成三片吗?你的力气再大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这是因为纸和其他材料一样,都是在最薄弱的地方受力,纸上的两个剪口就是受力点。

虽然两个剪口看来似乎完全一样,但实际上是不可能剪得完全一样的。

当你把纸向两边拉时,两个剪口中较为薄弱的那个剪口首先受力开裂了,使得这一处地方更为薄弱,再加一点力都会直接用到这一点上,直到剪口完全断开。

所以一次把一张纸撕成三片是不可能的。

8试验名称:摩擦起电准备器具:薄纸,铅笔步骤:1、把薄纸撕得尽量碎2、把铅笔在头发上来回摩擦n下3、把摩擦后的铅笔靠近碎纸堆现象:碎纸被铅笔吸起结论:一些容易起电的材料进行相互摩擦,两个摩擦表面就能够出现带电现象。

9带电的报纸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10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操作: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11带电的气球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操作: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12可爱的浮水印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材料:脸盆1个、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半盆)操作: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扩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讲解: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

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

创造: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

13分合的水流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变成一股水流这是为什么呢?材料:铁罐盒一个、锥子、水操作:1、在空的铁罐盒底部用一根钉子在上面钻5个小孔(小孔间隔只在5毫米左右)。

2、将罐内盛满水,水是分成5股从5个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将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开后,5股水就会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会重新变成5股。

讲解: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流进行分、合。

14漂浮的针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材料:一碗水、针、叉子、液体清洁剂操作: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2、用一个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2、慢慢地移出叉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3、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讲解: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

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

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

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助操作。

15神奇的牙签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操作: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

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

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

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16有孔纸片托水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操作: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

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

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17手绢的秘密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流程:1、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让水冲在手帕上。

3、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说明:1、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延伸: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18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吗?材料:玻璃杯两个、水、塑料板一块操作:1. 将玻璃杯里装满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