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体检肠道致病菌检测方法的优化与评价
深圳市2010年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质量分析

11 对象 .
12 方法 .
21 00年在深圳 市 3 3所健康体检机构
进行 体检 的从业 人员 。
12 1 抽样 方法 采用 整群 抽样 方法 ,对 全部 ..
21 00年深圳市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
12 2 统 计 分 析 .. 采 用 S S81进 行 不 同 地 区、 A .
2 结果
24 不同机构 的检 出率 比较 .
罗湖、福 田、光明
新区从业人 员预防性健康 体检机构 ( 均为医疗机
构)共体检 2063人 ,检 出 4种传 染病 的人 数 7 5
11 人 ,检出率为 4.1万人;宝安 、龙 岗、盐 田 18 13/ 和南山区 ( 均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共体检5408 l 5 人 ,检出 4种 传染 病 的人 数 16 52人 ,检 出率 为 3.9 万人。不同机构之间 4种传染病总检 出率差 03/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6.0 x = 1 ,P< .1 7 O0 ,表 2 。 )
的4 种传染病检出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菌 的检 出率普遍较低 ,需进一步加强 。
深圳 市 的从业人 员健康体 检机构 发展不平衡 ,肠道致病
【 关键词】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质量分析
我国于 19 年 6 95 月颁布了 《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 理办法》 ,目 前全 国各地按照该办法以及 《 品安 食
出率 83/ .3万人 ,化脓性/ 出性皮 肤病 的检 出率 渗 2.4 万人,肠道致病菌的病例 ( 15/ 痢疾和伤寒)的 检出率42/ .8万人 ,不同病种之间的检出率差异具有
统计 学意义 ( 135 ,P< . 1 x =12.7 0 0 ,表 2 。 )
饮食从业人员肠道菌及乙肝病毒携带调查分析

定 期追踪 , 治疗 , 积极 严格执行 体弱儿管理的三级转诊制度 。
在儿童时期 , 何的疾病均会 影响儿 童营养 任
14 疾 病影响 .
紊的吸收 + 阻碍儿童 体格发育 。从 有关统 计 数据 表明影 响 儿 童营养不 良的疾 病多以小儿肠炎 、 早产低 出生体重儿 、 小儿 贫 血 、 儿恂偻病 为主。其 中有 3 %的中度 营养不 良儿童 是低 小 0 出生体重儿 。故此 , 防儿童 营养 不 良疾病 的发生 应从 孕期 预
培 训 , 高妇保 、 提 儿保工作人员 的业务 技术水平 。
25 健康教 育是提 高全民健 康 意识 的主要 手段 以社 区 为 .
依托 , 开展多种 形式 的育 儿 健康 教育 , 利用 有 关活动 开 展 宣
传 , =/ 妇女 节” “ 如“ k 、世界健 康 日” “ - ) 童节 ” 进行各 、六 t , 等
维普资讯
中国初级卫 生髓
20 年 4 02 月第 1卷 薷 4 总第 13 6 期( 9 期)
次数 多和生育 间隔 时 间短均 可 以对 儿童 营 养健 康有 间 接关
系。
要及 早查明原 因。对 中度 以上营养 不 良儿童 , 时建 立档案 , 及
对 固定的进 食环境 。
, 24 社喜 田素的 干预机 制 社会 的 经济 、 策 、 . 政 文化等 因 紊 饷影 响可直接 或间接影响儿童生存 的大环境 。如通过政策 的 干预 措施 , 加强产 前保健和监 测 , 早诊断和预防早产 儿的发 及 生; 建立完 善 的围产 保健 网络 , 大监督 力 度 ; 强 医务 人员 加 加
21 积极 宣教 , 太母 乳喂 养的覆 盖 范 围 . 扩
从 孕期 开始 , 向
探析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

探析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大肠菌群是引起人类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生活用水中,如果人类生活用水的安全质量不能得到保证,饮用了总大肠菌群超标的水,轻则会使细菌在肠道内慢慢积累引起肠道疾病,使得人们拉肚子,重则可能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导致病菌中毒死亡等。
基于此,以下就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1总大肠菌群的概述饮用水中的总大肠菌群主要是指大肠杆菌、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三大类型细菌共同组成的大肠菌群。
总大肠菌群是指在37℃条件下培养时,能够使乳糖进行发酵,并且在全天24小时之内都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主要包括埃希氏菌属、柠檬酸细菌属肠杆菌属及克雷伯氏菌属四种细菌。
总大肠菌群既包括存在于人及动物粪便的大肠菌群,也包括存在于其他环境中的大肠菌群。
在日常的检测过程中,特别是在饮用水的检测中,总大肠菌群的检测对检测环境、检测人员的操作水平和经验要求都很高,且检测时间长达三天。
由于其数量大,在体外存活时间与肠道致病菌相近,且检验方法比较简便,故被作为检验肠道致病菌的指示菌。
水中大肠菌群数的多少,表明水体被粪便污染的程度,并间接地表明有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性。
因此,总大肠菌群是评价饮用水水质的重要指标,具有广泛的卫生学意义。
2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检测总大肠菌群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
2.1总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多管发酵法是做早被用作水质检测的技术,至今应用已超过80年,在水样大肠菌群的检测中一直在应用。
其核心是将水样进行10倍系列稀释,分别接种到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中,在35℃培养48小时,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将产酸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种在伊红美篮琼脂平板上进行分离培养,并通过革兰染色、镜检和进行证实试验。
结果通过检索最可能数检索表、报告每100ml水样中总大肠菌群可能数值。
这种方法影响因素比较多,例如,非大肠菌群细菌的干扰,同时不能实行准确的定量,花费时间比较多,越需要96h以上,由于最后是通过检索MPN检索表得出的是一种推论的结果,这就决定了该法有时还会低估水样中大肠菌群的数目甚至造成漏检。
2023年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_1

2023年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2023年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一、从业人员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
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三、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一、食品生产、经营、餐饮人员必须在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餐饮工作。
二、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和职业道德的培训。
三、食品生产、经营、餐饮人员的培训包括负责人、卫生管理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初次培训时间分别不少于20、50、15课时。
四、新参加工作人员包括实习工、实习生、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五、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离岗学习一周,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六、建立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2023年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2一、餐饮服务单位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档案。
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二、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简称“五病”)等其它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三、经健康检查检出患有“五病”的,要立即调离其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岗位,禁忌症患者及时调离率100%,并详细填写调离记录。
四、餐饮服务单位应每天进行晨检工作,详细填写从业人员晨检登记表,如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2021年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补助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2021年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补助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报告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两部门印发了《关于清理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政策的通知》,41项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将于2017年4月1日取消或停征,其中预防性健康体检费属于取消的收费项目。
包卫计委便函[2017]82号、昆卫计发[20171104号文件精神规定:包头市昆都仑区医院于2017年6月13日起承担我市昆都仑区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二)绩效目标设定及指标完成情况。
预期目标:包头市昆都仑区医院为全区2100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工作。
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2021年,我单位为全区2100 人完成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工作,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工作需要完成以下体检项目:内外科常规检查、胸透、肠道致病菌检测、谷丙转氨酶检测、甲肝病毒检测、戊肝病毒检测。
完成上述体检项目消耗的各项医疗专用材料人均费用95. 12元。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一)绩效评价目的。
为了加强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有效的对单位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项目绩效管理进行复核,全面掌握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项目工作完成情况,掌握资金的使用情况、项目进度以及实施效率,并及时发现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强化绩效自评结果应用,加强项目管理,减少不合理支出、无效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资金合理使用.(二)项目资金投入情况。
本年度资金年初预算数20. 00万元,其中:财政拨款20. 00 万元,其他资金0.00万元。
本年度资金全年预算数20. 00万元,其中:财政拨款20. 00 万元,其他资金0. 00万元。
本年度资金全年执行数20. 00万元,其中:财政拨款20. 00 万元,其他资金0.00万元。
(二)项目资金产出情况。
2021年全年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项目资金预算为20万元,实际拨付20万元,我单位为全区2100人从业人员体检,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工作需要完成以下体检项目:内外科常规检查、胸透、肠道致病菌检测、谷丙转氨酶检测、甲肝病毒检测、戊肝病毒检测。
肠道致病菌检验鉴定相关体会分析

肠道致病菌检验鉴定相关体会分析作者:骆金莲来源:《健康导报·医药版》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找到临床肠道致病菌检验鉴定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医院正确输出肠道致病菌检验鉴定结果,提高肠道致病菌检验质量。
方法:根据自身检验工作经验及广泛调查临床肠道致病菌检验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针对问题根源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案及建议。
结果与结论:临床肠道致病茵检验与鉴定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肠道致病菌感染的检验质量,必须提高日常检验质量水平才能符合临床要求。
[关键词] 肠道致病菌;检验鉴定;检验质量目前,最常用的肠道致病菌检测鉴定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传统的分离培养鉴定、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传统的分离培养鉴定法是首先将细菌分离培养后通过菌落计数和菌落形态、染色特征、生化反应等方法对细菌进行鉴定,该方法是细菌鉴定的金标准方法,但是其耗时费力。
ELISA 方法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免疫学检测,与传统的分离培养鉴定方法相比较,缩短了检测时间,但是仍然需要细菌培养这一步,至少需要 24-48 小时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且该方法灵敏度较低难以满足低浓度细菌的检测。
PCR 技术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较,具有显著的优点是较高的灵敏度,但是 PCR 对检验鉴定操作者的要求较高。
下面就肠道致病菌检测鉴定方面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1.各种检验鉴定方法中的常见问题:在临床对肠道致病菌的检验中,经常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结果。
传统培养法中病原微生物检测主要依据形态特征和生理性状,需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一系列生化反应,耗时长,操作烦琐,对检验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检验人员经常不太重视常规标本的处理,在检验器材的灭菌不到位或检验人员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杂菌污染,由于菌株不纯,其在鉴定过程中同时表现出两种以上细菌的生化特征,造成结果复杂和不可重复性。
另外,肠道致病菌鉴定中,我们最常采用的方法是生化检测数值鉴定,而生化指标经常会受到许多偶然因素的干扰而对结果造成影响。
肠道菌群检查报告详解

肠道菌群检查报告详解肠道菌群是指人体肠道内寄生的各种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肠道菌群的平衡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它不仅参与消化吸收、营养代谢等重要生理功能,还对免疫调节、心脑血管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肠道菌群的状况对我们判断健康状况、合理调整饮食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肠道菌群检查内容通过肠道菌群检查,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内容:1. 菌群成分检查报告会列出肠道菌群中各种微生物的数量和比例。
常见的细菌有乳酸菌、双歧杆菌等,而常见的真菌有念珠菌、毛霉菌等。
了解菌群成分可以判断菌群是否均衡,是否存在过度生长或较少数量的情况。
2. 相对丰度相对丰度指的是各类微生物在菌群中的占比。
通常来讲,某一类微生物的相对丰度超过30%可以被认为是过度生长,而低于5%可能代表菌群失调。
3. 功能分析肠道菌群检查还可以通过对菌群中不同微生物的功能进行分析,比如检测出是否存在产生有益物质(如短链脂肪酸)的菌株。
这样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比如通过补充益生菌改善菌群的平衡。
二、肠道菌群检查报告解读1. 菌群成分肠道菌群检查报告中通常会列出菌群中各种微生物的数量和比例。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判断菌群是否平衡。
如果某一类细菌或真菌的数量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注意,在判断异常之前,我们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分析。
2. 相对丰度肠道菌群的菌群相对丰度是指各类微生物在菌群中所占的比例。
菌群失调往往伴随着某类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异常。
比如,肠道中念珠菌的相对丰度升高可能会导致念珠菌感染相关疾病。
因此,在报告中,如果某类微生物的相对丰度超过正常范围,我们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和治疗。
3. 功能分析肠道菌群的功能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菌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例如,如果某类微生物在菌群中所占比例较高,并且被识别为能够产生有益物质(如短链脂肪酸)的菌株,那么可以推断这种微生物可能对人体健康有积极作用。
2012年滨湖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分析

2012年滨湖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各类从业人员甲肝病毒抗体(hav-igm)和戊肝病毒抗体(hev-igm)及肺结核的感染状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从业人员血清进行hav-igm和hev-igm 检测,alt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x光胸透检查肺结核。
结果:21136名从业人员中检出抗hav-igm阳性率为0、抗hev-igm阳性率为0;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为0.05‰(1/21136);alt异常检出率为1.09‰(23/21136);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检出率为0.14‰(3/21136);肠道致病菌检出率为0.05‰(1/21136),在性别、行业分布间无显著意义。
结论:从业人员中甲肝、戊肝的感染率为0,肺结核、肠道传染病及皮肤病存在少量的感染比例,还须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和相应的卫生知识培训,必要时对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关键词】从业人员;抗hav-igm;抗hev-igm;肺结核【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610-02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其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社会生活质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为全面了解我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情况,掌握我区从业人员甲肝、戊肝、肠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从事食品和公共卫生行业的疾病的人群发病率,为传染病防治工作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的依据。
现将我区2012年食品及公共卫生场所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12年在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食品以及公共场所的从业人员21136人,其中男8874人,女12262人。
1.2 体检项目内科(心,肝,脾,肺)检查,皮肤检查,胸部x光透视检查,抗hav-igm、抗hev-igm、血清谷丙转氨酶检测(alt),肛拭子培养痢疾杆菌和沙门氏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