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诊治新进展赵彩彦教授
赵学印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

赵学印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赵学印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治疗该疾病的过程中,赵学印教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的治疗方法得到了广大患者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首先,赵学印教授强调个体化治疗,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他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表现、并根据患者的体检报告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他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深入解读病情,充分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以确保治疗的成功和满意度。
其次,赵学印教授在治疗过程中重视药物疗法的合理应用。
他选择经过临床验证的抗病毒药物,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疗程,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适应患者的变化。
他还根据患者的肝功能和免疫状态,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中医药物或营养补充剂,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肝脏功能。
此外,赵学印教授注重对患者的卫生教育和生活指导。
他会详细介绍患者应该遵循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告诉患者要远离烟酒刺激,以及如何合理摄入营养,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他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体质,调整生活状态。
他倡导乐观心态和积极心理建设,鼓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减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心理负担。
赵学印教授的治疗方法在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他的治疗方案不仅有效抑制了病毒的复制,缓解了症状,提高了患者的肝脏功能,还对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许多患者在他的治疗下,病毒转阴,甚至有的恢复了正常的肝脏功能,重获健康。
然而,赵学印教授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由于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复杂,治疗过程较长,并且会遇到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并发症等问题。
因此,他不断更新学术知识,关注前沿研究,并与国内外的医学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
综上所述,赵学印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丰富而独特。
他以个体化治疗为核心,合理运用药物疗法,注重患者的生活指导和心理支持,取得了卓越的治疗效果。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新进展

P G IN— 治疗 慢 乙肝 患者 4 E F 8周 , 药 随访 2 停 4周
其 HB A e g的 转 化 率 为 3 % , 清 H V — N 2 血 B D A转 阴率 为 1 % 。该 药 在 我 国 2 0 9 0 7年 2月 被 批 准 用 于 慢
染性疾 病 中最 常 见 的一 种 , 世 界共 约 3 5亿 人 感 染 全 .
H e g血清 转换 , . % 的患 者 H s g消 失 。L T该 BA 14 BA D
药 抗 病 毒 治 疗 1年 H V —D A 阴 转 率 可 达 6 % 以 B N 0
上 ,BA H e g发生血 清学 转换 率 可 达 2 % , 药 率 发生 3 耐 在 2 ~ % …’ 。对 初 始应 答效 果 不 佳 者 ( 疗 2 % 5 治 4 周 是 HB V—D A>1 拷 贝/ 升 ) 继 续 治 疗 9 N 0 毫 , 2周 时 耐药 率可 达 3 % ~6 % 0 0 。T F抗病 毒治 疗在 国 D 外报道 该药抗病 毒疗效较 A V抗病 毒疗 效 明显要 高 , D
以前的统计数 据 比较 H s g携 带率 大大 降低 , BA 目前 抗病 毒治疗是 C B治疗 的主要手 段 , H 截至 目前 全球 批
准可用 于抗病 毒治疗 的西 药有普通 干扰素 (ne eo it fr r n, IN— L , 乙 二醇 干扰 素 ( elN) F o) 聚 Pg F 以及核 苷 ( ) 酸 类 似 药物 拉 米 夫 定 (a i dn A 、 1 v i L M) 阿德 福 韦 ( d f m u e aeo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周东方;周俊英;赵彩彦
【期刊名称】《临床荟萃》
【年(卷),期】2007(022)012
【摘要】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是危害公众健康的重大问题,全球每年有近100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的疾病一主要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而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HBV的持续复制密切相关,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抗病毒药物应用于临床,其疗效和存在的问题得到逐步深入的认识,故选择何种抗病毒药物成为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
现将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现状和进展综述如下。
【总页数】3页(P908-910)
【作者】周东方;周俊英;赵彩彦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科,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科,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科,河北,石家庄,050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
【相关文献】
1.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J], 王凌云
2.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J], 唐永良
3.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现状与进展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效评价、治疗终点与疗程 [J], 池肇春
4.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J], 罗富秀
5.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J], 罗富秀(综述); 李用国(审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病毒性肝炎血清一氧化氮检测及临床意义

慢性病毒性肝炎血清一氧化氮检测及临床意义
关玉娟;周梅
【期刊名称】《兰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9(025)001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探讨NO在慢性肝炎发病机理方面的作用,指导临床诊断治疗。
方法实验通过检测76例慢性肝炎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及36例年龄匹配健康体检者亚硝酸盐水平间接反映血清NO水平。
结果慢性肝炎患者血清NO水平:重度组(18.99±1.40μmol/L)〉中度组(14.71±0.04μmol/L)〉轻度组(11.70±3.09μmol/L),且
【总页数】3页(P42-43,31)
【作者】关玉娟;周梅
【作者单位】兰医一院;兰医二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
【相关文献】
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的临床意义[J], 沈云峰;张洪波;吴瑶
2.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J], 尹洪竹;刘金星;李兵顺;曹治宸;冯忠军;赵彩彦
3.血清AFP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J], 牟洪香;张晓丽;王莉;和
军;金彪;辛华;王英敏;李竹
4.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J], 林铁军
5.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周一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乔艳【摘要】临床上应用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两类,在大多数慢性HBV感染者即使经过长期的抗病毒治疗仍不能彻底清除病毒.感染的控制和病毒的清除有赖于机体的免疫系统.感染慢性化与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通过增强抗HBV感染的免疫治疗是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一种治疗策略.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免疫激动剂、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负调节分子阻断剂、特异性CTL调节分子激动剂或佐剂、治疗性疫苗、特异性T细胞受体(TCR)转基因技术、携带嵌合抗原受体的T细胞和多糖类物质等,本文对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期刊名称】《实用肝脏病杂志》【年(卷),期】2016(019)004【总页数】4页(P493-496)【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治疗;进展【作者】乔艳【作者单位】541004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Abstract】There are two categories of antiviral agents that have been commonly used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e.g.interferons and nucleos(t)ide analogues.Most patients fail to obtaineradication of HBV even receiving a long-term treatment.Disease control and viral clearance depend on the host’s immune responses,which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specific-immunity,especially cellular immunity.Strategies of immunotherapies to boost or restore the virus-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have been proposed for curing persistent infections.Currently,researches on immunotherapies focused on Toll-like receptors(TLR)agonists,negative immunomodulatory molecules of 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CTL agonists,therapeutic vaccinations,specific T cell receptor(TCR)transgenic technology,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AR-T)cells,small molecule,etc.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recent progress in the above researches.【Keywords】Chronic hepatitis B;Immune therapy;Progress每年世界范围内约有100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CHB)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进展

各 种主观因素对于试验结 果的影响较大 。由于以上种种原 因 , 中医药治疗 慢性 乙型肝炎 的疗效 至今未 得到循证 医学研 究 的
在气分 , 可波及于血分。 近来 , 许多医家认 为感邪早期 , B H V已经
・
综 述 ・
21 年 2 00 月第 4 卷第 5 8 期
中 医结 疗 西 合治 慢性乙 型肝炎的 展 新进
黄 向春
( 圳 市 宝 安 区西 乡人 民医 院 , 深 广东 深 圳 5 8 0 ) 1 12
【 摘要】慢性 乙型肝炎是世界范 围内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 问题之一 , 全球慢性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高达 3 . 5亿之众 。目前 , 慢 性 乙型肝炎 尚无满意的治疗手段 , 中西 医结合疗法在理论上和实践 中均有一定 的优势 , 本研究主要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 问题 综述 , 并指 出目前研究的新进展 。 [ 关键词】中西医 ; 慢性 乙型肝炎 ; 进展 [ Y e 1 类号】 2 916 【 0 ̄S R 5 . 文献标识码】A [ 2 文章编号】17 — 7 1 2 1 )5 3 — 2 6 3 9 0 (0 00 — 4 0
全世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约有 3 . 5亿人 。 国是乙型肝炎 我
的高流行 区,根据 19 9 2~19 9 4年全 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V HB 标记流行率高达 5 .% , H s g 76 而 B A 的人群流行率为 97 %。 .5 按照 该资料计算 , 我国约有 7亿人感染过 乙型肝炎病 毒 , H s g 而 B A 携 带者高达 1 . 2亿人。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 我国现患 乙型肝炎病 人为 2 0 80万人 , 现患率为 2 7 / 701 , 0万 年发病率为 2 01 万 。尽 3 /0 管疫苗接种已经有效地 降低 了 9 0年代 以后 的新生儿发病率 , 但 我 国人 口众多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的绝对数量巨大,因此 HB V 感染相关 性疾病仍将是我 国未来 5 0年最 为严重 的公共 卫生 问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和特异性 抗体 ,进入血 液循 环 的病 毒被具有 免疫活性
中医无慢性 乙型肝 炎 (以下 简称 慢 乙肝 )的记 载 , 根据其 临床特征 归属于 黄疸 、胁痛 、积聚等 范畴。慢 乙 肝是一 种病机错 综复杂 、病情 极易反 复 、临床难 以治愈 的疾病 ,与肝硬化 、肝癌 关 系密 切 ,严重 危 害着 人类 的 健康 。近几年来 ,广大 中 医药工 作 者充 分 发挥 中医药 的治疗优 势 ,在慢 乙肝 的治疗方 面取得 了可喜 的成绩 , 现将 主要 的有 关临床报 道综述 如下 。 1 慢 乙肝 的发 病机理 1.1 中医病 因病 机 李筠 等 。 认 为 慢 乙肝 的病 因
不能驱邪外 出 ,正邪 相争 ,长 期对峙 ,使 病情迁延难 愈 , 形成 慢 乙肝 ,其发展 过程 中始 终 存在 不 同程 度 的正 虚 邪实 状况 。中国 中医药学会肝病 专业委员会 将慢 乙肝
毒侵犯 、湿邪 蕴结 、毒热 痰湿互结 、伏毒 内蕴正虚 、伏 毒 内侵正虚 、余毒未 尽 、血 虚毒 聚 、正虚 毒 郁 、湿 毒 蕴遏 。 2)与气有关 的证 候 有 :气 滞 、气 滞 水 停 、气滞 湿 困 、气
的 T淋 巴细 胞 识 别并 使 T淋 巴 细胞 致 敏 增 生 ,被 致 敏 的 T淋 巴细 胞 与肝 细 胞 膜 表 面 上 的特 异 性病 毒 抗 原相 结合 ,使 致敏淋 巴细胞 释放 出各 种体液 因子杀灭 病毒 ,但将 引起肝细胞 坏死和 炎症反应 。总之 ,慢乙 肝 的肝组织损 伤 ,不是 慢 乙肝病 毒在肝 细胞 内增殖所 引起 的后 果 ,而 是 HBV感 染 后 在 宿 主 细 胞 内复 制 , 由于 HBV— DNA渗 入 宿 主基 因 组 ,使 肝 细胞 表 面 表 达出新 的抗原 而诱 发 自身免疫反应 的结果 。 2 关于慢 乙肝 中医证型 的文献研 究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黄元亮【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erum adiponecti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Methods The ELISA was used to detect the serum levels of adiponectin in 60 patients with CHB (mild in 20 cases, moderate in 20 cases and severe in 20 cases) and 20 healthy subjects. The level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were also measured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levels of adiponectin and liver function were analys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atients in mild and moderate CHB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ll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 0.05); bu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higher serum level of adiponecti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HB (P < 0.01). In addition, the serum adiponectin and ALT and AST level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P < 0.01). Conclus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adiponectin levels and liver damage is positive, and adiponectin may participate in the progress of anti-inflammation, and protect the liver function.%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简称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脂联素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CHB患者(轻度、中度和重度各20例)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脂联素水平,并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对脂联素和肝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CHB 轻、中度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但重度组显著升高(P < 0.01).脂联素水平与ALT和AST水平呈正相关(均P < 0.01).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肝损害程度密切相关,提示脂联素可能参与了机体对抗炎症、保护肝脏功能的过程.【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2(009)027【总页数】2页(P60-61)【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脂联素;肝功能;相关性【作者】黄元亮【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科,河南商丘,47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传染性病毒之一,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HBV,每年有数十万人死于HBV感染所引起的疾病[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换用替比夫定 ( )
-6.5
-7
期随机.对照的国际多中研究, 2入4选的名阳28性患者经3两2 次随机3接6受替比夫40定与阿德4福4韦酯治4疗8: 52
第一次按照: 比例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替比夫定组(组)和阿德福韦酯组(组)。
庄辉.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 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 (): . 庄辉. 乙肝流行病学新进展. 病毒性肝炎治疗新进展课件. .
乙肝疫苗接种 显著减少围生期和水平传播
、年岁以下儿童 阳性率
、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庄辉. 乙肝流行病学新进展. 病毒性肝炎治疗新进展课件. .
年龄 (岁)
乙肝疫苗接种普遍开展后 青少年的阳性率显著下降
12
11.3
10
8
8.2 8.1
6
5.4
4
3.2
2
1.0
1.4
0
1~ 5~ 10~ 15~ 20~ 30~
、年 阳性率年龄分布
、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庄辉. 乙肝流行病学新进展. 病毒性肝炎治疗新进展课件. .
1992 2006
8.0 8.3
变异株增加
▪ 区和前区变异:可产生免疫逃避株,常规乙肝疫苗预防无 效
▪ 区和前区变异:在亚洲,阴性患者平均%有前区变异 ▪ 区变异:最常见的是多聚酶区发生变异,长期应用核苷(
酸)类似物可出现各种耐药变异株
庄辉. 乙肝流行病学新进展. 病毒性肝炎治疗新进展课件. .
阴性比率上升
各国阴性比率的变化情况
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
台湾岁儿童肝癌肝癌死亡率:
万 万
庄辉. 乙肝流行病学新进展. 病毒性肝炎治疗新进展课件. .
❖ 流行病学研究新进展 ❖ 实验室诊断研究新进展 ❖ 治疗新进展 ❖ 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优化 ❖ 停药问题 ❖ 特殊人群治疗 ❖ 展望:潜在的新抗病毒药物作用靶点
定量检测可指导临床抗病毒治疗
年后 清除率 ()
治疗周, 水平可预测年后清除率
60
50
<
40
30
20
10
0
≤
>
周时水平()
<
>
≤
周时较基线下降值( )
对随机多中心研究的回顾性分析例阴性慢乙肝患者随机接受 ()安慰剂()或 ()() ()或 ()单药()治疗周,随访周. ,..
定量检测: 快速下降可以预测转阴
▪ 一种无创、无痛、直观、可重复、定量评价肝纤维化的一种方法 ▪ 可用于诊断患者显著纤维化和肝硬化
❖ 流行病学研究新进展 ❖ 实验室诊断研究新进展 ❖ 治疗新进展 ❖ 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优化 ❖ 停药问题 ❖ 特殊人群治疗 ❖ 展望:潜在的新抗病毒药物作用靶点
抗病毒治疗方案优化选择需考虑的因素
基线病情特点
替比夫定治疗周期间水平显著降低, 可预测停药年维持完全应答
周
停药后无持久应答 停药后维持持久应答
例替比夫定治疗患者因达到停药标准(阳性患者血清学转换 检测不到正常后 至少持续周以上; 阴性患者转阴 检测不到正常后至少持续周以上)而停药. 谢青.
比基线的下降值 (- )
瞬时肝弹性测定() -诊断肝纤维化的新方法
,...
基线优化:基线 <的阴性患者治疗周可获得更高的 阴转 率及更低的耐药率
研究
阴性患者
*<
100% 80%
82%*
60%
57%
89%* 66%
治疗 104周HBV DNA阴转比率 % 治疗周耐药发生率
40%
*
20%
(n=222)(n=224)
0%
所有患者
(n=91) (n=103)
< 7 log
不充分应答
> >
加用无交叉耐药的药物 每个月监测一次
, . .;:.
治疗过程中方案优化: 阿德福韦酯治疗周时疗效欠佳患者换用替比夫定
可明显降低病毒载量
周阿德福韦酯组病毒载量 ≥ 的患者占阿德福韦酯组的
-4
-4.5
与基线相比血 -5 清的
平均变化值( )-5.5
阿德福韦酯 ( )
阿德福韦酯 替比夫定 阿德福韦酯
()
()
所有患者
研究:全球注册试验,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例患者随机予(=)和(=)治疗年, ,... , . .;:.
*
()
()
<
治疗过程中方案优化: 根据应答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疗效
初始治疗 周: 原发性无应答评估
完全应答 <<
继续治疗,每个月 监测一次
周: 早期疗效预测
部分应答 − –
换用加用药物或继续治疗 每个月监测一次
40~ 50~ 年龄 (岁)
标志物模式改变
▪ 我国岁以下儿童抗 阳性率明显下降,而抗 阳性率则显著上升,年龄 越小,变化越明显
我国年和目前~岁组抗阳性和抗阳性率
庄辉. 乙肝流行病学新进展. 病毒性肝炎治疗新进展课件. .
抗-HBc阳性
进行筛查、免疫接种和其它预防措施后急性 乙肝发病率下降的情况
. :. . ,.
[]
5 4 3
下降的种模式
快速 缓慢 平稳
2
基线
24周
1年
2年
3年
在第年治疗期间, 快速下降 >
的患者在年内 可实现转阴
研究中例经治疗年获得 检测不到后进入研究阳性患者,这些患者在基线周.第年.第年.第年接受定量检测(采用雅培检测试剂 盒).其中例有完整标本.
., . .
定量检测可预测停药后持久应答
患者的并发症 生育要求 经济状况
心理状态等
随访管理问题
治疗方案 优化选择 需考虑的
因素
药物的药效及安全性 特点
可能获得的应答
耐药问题
基线优化:替比夫定治疗基线≥且 <的阳性患者周约获得 血清学转 换
阳性患者
替比夫定
研究
治疗周 阴转率 血清学转换率
总计
≥
≥<
总计
≥
≥
<
研究:全球注册试验,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例患者随机予(=)和(=)治疗年,
中国
年:
年:
意大利 欧洲、中东及东南亚
~年: 已上升为:~
年:
阴性比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长期持续感染导致血清自发转化 持续免疫压力导致变异株的选择(主要为前区和启动子变异) 乙肝疫苗的普遍接种导致急性感染的比例下降(急性感染者多为阳性) 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提高
庄辉. 乙肝流行病学新进展. 病毒性肝炎治疗新进展课件. .
慢性乙型肝炎诊治新进展
赵彩彦 教授
主要内容
❖ 流行病学研究新进展 ❖ 实验室诊断研究新进展 ❖ 治疗新进展 ❖ 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优化 ❖ 停药问题 ❖ 特殊人群治疗 ❖ 展望:潜在的新抗病毒药物作用靶点
近年来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点发生的明显变化
人群感染率和流行率明显下降 人群标志物模式改变 围生期和水平传播减少 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率下降 阴性乙型肝炎的比例上升 变异株增加 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