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神灵---亨德尔

合集下载

巴赫亨德尔

巴赫亨德尔

柯屯时期(1717—1723)
1717年,巴赫全家迁居柯屯,在宫廷担任乐长和音乐指导,受到亲王的 宠爱。此期间,他集中精力创作了大量民俗室内乐作品和古钢琴曲、管弦 乐等作品,宗教音乐相对较少。《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
莱比锡时期(1723—1745)
由于柯屯没有管风琴,而她向往回到有管风琴和圣歌队环境中去,因此 离开柯屯来到了莱比锡。在莱比锡时期巴赫工作繁重,艺术活动多样,除 了担任宫廷乐长,还负责4个教堂的音乐指导以及为许多祭祀活动创作相 应的宗教音乐。这段期间创作了许多风琴曲、钢琴曲以及大量康塔塔、受 难乐和弥撒曲。《马太受难乐》《b小调弥撒》(莱比锡时期两部顶峰作 品)《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
1.康塔塔、受难乐、弥撒曲
体 裁 形 式
《马太福音》。《约翰福音》。《b小调弥撒曲》是弥撒领 域的中最杰出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其曲式规模宏大, 曲式构成的手法,主题的对比,音调体系是极为丰富多彩的, 2.前奏曲、幻想曲、托卡塔与赋格 3.协奏曲
他的协奏曲代表作为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这部作品采 用欧洲盛行的大协奏曲体裁,由一组独奏乐器和另一组伴奏 乐器的乐队相互竞奏,形成互动的音乐交流。六首协奏曲的 风格迥异,不仅乐器组合彼此不同,而且协奏方式也各异。 六首协奏曲均由大调携程,曲调欢快明朗富有民间乡土气息, 反映了他对民间音乐的钟爱。
乔治· 弗里德里希· 亨德尔
亨德尔,管风琴大师,英籍德国作曲家。出生 于德国哈雷,从小学习音乐,7岁学习双簧管、管 风琴、古钢琴和对位法;12岁成为助理管风琴师。 为遵从父亲的意愿17岁考入哈雷大学学习法律, 由于对音乐的热爱,在父亲去世后,立马投身 于音乐事业之中。 由于喜爱世俗音乐,1703年亨德尔迁居汉堡 (当时唯一一个又民族歌剧的德国城市),担 任汉堡歌剧院的提琴师。

亨德尔ppt课件

亨德尔ppt课件
8
9
第一乐章为庄严的序曲,乐曲气氛活泼热烈,开始由圆号与弦乐器共同奏出轻盈的 同音反复和华美的颤音,相互对答。第二乐章为舞曲般的旋律,气氛轻松舒展。第 六乐章为坚决的快板,威武雄壮。《焰火音乐》,皇家焰火音乐是亨德尔晚期最伟 大的乐队作品之一,它是受命为英国庆祝“爱克斯-拉夏贝尔和约”的签订而作。 这个和约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奥地利皇位继承战争”,庆祝活动有焰火表演和与之 配合的辉煌音乐。在创作时,国王强调不要“提琴”。这首焰火音乐首演于1749年4 月21日,在伦敦渥哈尔花园。
1
中文名: 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外文名: GeorgFridericHandel
国籍: 英国

出生地: 德国哈勒

出生日期:1685年
简 介
逝世日期:1759年 职业: 德国作曲家
毕业院校:哈雷大学
代表作品:《阿尔米拉》,《尼罗》,
《哈利路亚》
2
亨德尔出生于德国哈勒城的一个小市 民家庭,是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 1703年,亨德尔迁居汉堡,并担任 了汉堡歌剧院的提琴师。1705年, 他的歌剧作品《阿尔米拉》和《尼罗》 在汉堡歌剧院上演并获得成功。 1706年至1710年,亨德尔在当时世 界歌剧中心意大利四处游历,广泛接 触了意大利的音乐文化,开阔了艺术 眼界。1709年他新创作的歌剧《阿 格里皮娜》在威尼斯上演,得到了意 大利歌剧界的一致好评,但亨德尔并 没有感到满足,不久他又远走英国。 1712年定居英国后,对英国音乐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6
又称《水乐》、《船乐》。亨德尔作于1717年,是一部管弦乐组曲。传说是在英国 伦敦泰晤士河上为新即位的英皇乔治一世演奏的,故有“水上音乐”的美名。全部 组曲由二十首,小曲组成,开始是一首法国式的前奏曲,其后是布莱舞曲、小步舞 曲等各种形式的舞曲,同时也有缓慢乐章。现在人们演奏和听到的《水上音乐》已 经不是亨德尔的原作,而是后来英国曼彻斯特的哈莱乐队指挥哈蒂(Harty)爵士为 近代乐队所改编的乐曲,共有六个乐章:快板、布莱舞曲、小步舞曲、号角舞曲 (一种古代的三拍子舞曲)、行板、坚决的快板。由于旋律优美动听,节奏轻巧而 流传后世。

音乐家简介

音乐家简介

音乐家简介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 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

生于德国哈勒,师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后在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

因爱世俗音乐,乃于1703年迁居汉堡——当时唯一有民族歌剧的德国城市,开始从事歌剧的创作。

1704年在汉堡作了第一出歌剧欧米亚(Almira),获得巨大成功.1706年游历至意大利,在意大利写了不少歌剧、清唱剧、康塔塔(Cantata)包括著名的歌剧阿格利批拿(Agrippina)。

1710年亨德尔移居伦敦,在汉堡及伦敦两地进行创作,不久成为英国的音乐权威人士。

1711年的歌剧作品利努度(Rinoldo)获得巨大成功。

在川度斯(Chandos)公爵的资助下写了清唱剧艾斯特(Esther)和11首川度斯圣歌。

1717年定居英国,1719年得到国王的支持,开始在皇家音乐学院演出他的歌剧。

这个时期有他最出色的歌剧作品利达米士图、骄里奥.些萨(Giulio Cesare)、泰米拉露(Tamerlano)、路得连达(Rodelinda)。

1726年加入英国籍。

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亨德尔作了大量英语清唱剧和为清唱剧而作的乐器音乐,其中包括不少伟大的协奏曲,一生共创作了《阿尔西那》、《奥兰多》等四十六部歌剧,除五部外,其余均在伦敦创作。

后因反对势力迫害,作品遭禁演,剧院被迫倒闭。

从三十年代末开始,从事于没有舞台表演的清唱剧创作。

共写了三十二部清唱剧,其中绝大部分是在英国创作的,对于英国的音乐发生深远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曲《水上音乐》,《焰火音乐》,清唱剧《弥赛亚》等,《弥赛亚》中的《哈里路亚》流传最为广泛。

1742年弥塞亚(Messiah)首演。

继后以大概每年两首的速度创作清唱剧,一直持续到1751年,因为那时他的视力太差了而不得不放弃。

1742-1751年这段时间的著名作品有森逊(Samson)、所罗门(Solomon),1759年病逝于伦敦。

亨德尔的介绍

亨德尔的介绍

亨德尔的介绍
亨德尔(1685-1761),全名约翰·弗里德里希·路易斯·亨德尔(JohannFriedrichLouisHandel),出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是一位德国音乐家。

亨德尔从小就喜欢音乐,并且有很好的乐感。

在他十七岁那年,他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后来,他的父亲将亨德尔送到了宫廷里当音乐教师,并且给了他很多音乐上的帮助。

因此亨德尔从小就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音乐。

后来,亨德尔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他写的第一部作品是《弥赛亚》。

但是,在这部作品中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有一些音乐写得不是很好。

但是,亨德尔却毫不气馁,他认为:“虽然我不太好,但我还是很努力地去创作音乐”。

后来,在他二十六岁那年(1766年)写出了一部不朽之作《弥赛亚》。

这部作品与之前的作品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亨德尔也凭借这一部作品一举成名。

亨德尔是一个非常勤奋、执着、而且热爱生活的人,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写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 1 —1 —。

亨德尔

亨德尔

百科名片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FridericHandel ),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

生于德国哈勒,师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后在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

因爱世俗音乐,乃于1703年迁居汉堡——当时唯一有民族歌剧的德国城市,开始从事歌剧的创作。

1706年后,在汉堡威尔及伦敦两地进行创作,不久成为英国的音乐权威人士。

中文名: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外文名: G eorgeFridericHandel国籍: 英国出生地: 德国哈勒出生日期: 1685年 逝世日期: 1759年 职业: 德国作曲家 毕业院校: 哈雷大学 代表作品: 《阿尔米拉》,《尼罗》,《哈利路亚》目录展开编辑本段个人简介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FredericHandel,1685—1759) 亨德尔出生于德国哈勒城的一个小市民家庭,是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

亨德尔少年时期曾跟随当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地风琴师、作曲家学习音乐,后来担任了哈勒礼拜堂的风琴师,并开始创作。

1703年,亨德尔迁居汉堡,并担任了汉堡歌剧院的提琴师。

1705年,他的歌剧作品《阿尔米拉》和《尼罗》在汉堡歌剧院上演并获得成功。

1706年至1710年,亨德尔在当时世界歌剧中心意大利四处游历,广泛接触了意大利的音乐文化,开阔了艺术眼界。

1709年他新创作的歌剧《阿格里皮娜》在威尼斯上演,得到了意大利歌剧界的一致好评,但亨德尔并没有感到满足,不久他又远走英国。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肖像(18张)1712年定居英国后,对英国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亨德尔从30年代开始创作清唱剧。

他的清唱剧使用英文歌词,由英国人演唱,是一种为英国观众而写的新型作品,但上演之初并不成功,只是经过了十多年时间,才受到普遍的欢迎,亨德尔在英国也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生平简介

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生平简介

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生平简介亨德尔是德国一位伟大的著名作曲家,他的一生创作了无数经典的音乐曲目,下面是本人为你收集整理的亨德尔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亨德尔生平简介亨德尔的全名是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他的出生地是德国的哈雷哈勒,开始的时候曾经向查豪学习过作曲方面的知识,因为他特别的喜欢一些世俗音乐,于是后来开始在汉堡创作歌剧,因为他的成就优异所以不久就被人们奉为是音乐方面具有权威的人士。

其实在亨德尔简介中可以看出,他的家庭中并没有什么音乐方面的气息,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天赋,但是亨德尔不同,尽管他爸爸并不同意亨德尔从事音乐事业,但是他依旧坚持偷偷学习。

后来在查豪的帮助下,亨德尔很快就在音乐上有所造诣。

亨德尔简介中的内容还说明了他是一个非常有骨气的人,在他刚刚开始音乐学习的时候,一些赞助人看出他的美好前景,于是想要资助他深造,但是亨德尔却拒绝了,他愿意学习音乐是真心的,但是却不想把自己的未来卖给别人。

相比于这个他更愿意自己努力来学习。

后来他的《阿尔米拉》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终于可以让亨德尔出去留学。

三年后回国的亨德尔受到了祖国的欢迎,虽然宫廷乐长这个职位不错,但是亨德尔却并不愿意停止自己的步伐,他抓住时机去了英国,然后再英国的王室中取得了两任国王的认可。

就在亨德尔辉煌的时候,歌剧却意外的开始衰落下来,亨德尔在巨大的打击中依旧没有放弃,开始了在演唱剧中崭露头角,亨德尔去世的时候还有着国葬的风光待遇,这一切都足可以看出他一生的成功。

亨德尔的艺术成就在亨德尔的艺术成就中,不得不说的就是他的几个重要的经典剧目了。

例如在用英语演唱的首部剧《弥赛亚》中,亨德尔亲自上阵知道和,而在他的这部作品中,结合宗教的故事,再加上完美的创作,景观没有华丽的服装或者背景,但是依旧让许多人的心灵受到了洗涤,在这部剧的合唱部分,不仅具有史诗的风格,更将不同的和声方面的技巧运用的非常熟练,这样一来,使这首原来的巴洛克一样的作品有了更多的戏剧性。

亨德尔

亨德尔
有人说,比起博农奇尼来,
亨德尔先生不过是个笨蛋;
也有人说,他比起亨德尔来,
作个掌灯的还差一点。
奇怪,这一切的差别,
就在叽哩呱啦和呱拉叽哩之间。
最后亨德尔将博农奇尼战胜,对方于1728年离开伦敦。然而,经过接二连三的类似争斗 德尔苦心创建的音乐院也日见式微,终于无法继续支撑。
1742年,亨德尔应邀来到都柏林,看到友人詹姆斯所撰描述耶稣生平的清唱剧《弥赛亚 分53章。亨德尔决心为它谱曲。 他把全部的心思精力都倾着泪水”写 成的。
25岁时,亨德尔担任了汉诺威选侯宫廷乐长。
其间,他曾两次以青年作曲家的身份出访伦敦。英国的安娜女王非常器重亨德尔的才华 以终身年俸。凡此种种足令亨德尔乐不思蜀。选侯几次催他回国,不见回音,至为恼怒
1714年,安娜女王去世。汉诺威选侯是英国皇室的近亲,因此皇室推举他继承王位,改 召不归而生芥蒂,亨德尔自知理短不 敢露面。一次,一位公爵告诉亨德尔,英王将在次 上音乐会,以庆祝登基,并将亲自泛舟河上。亨德尔听后,立即埋头苦干,写 出一部
同年,《弥赛亚》在都柏林首演时,盛况空前,座无虚席。翌年,在伦敦上演,英王乔 的合唱《阿利路亚》时,英王大受感动,情不能禁,肃然起立,全场听众见状也纷纷效 唱时,听众都要肃立聆听,已成规范。
1759年,亨德尔在伦敦的一次《弥赛亚》演唱会后不久,与世长辞。
他的遗体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
亨德尔终于与帮助他成功的英格兰大地化为一体了。 主要作品: (1)歌剧:《阿尔米拉》、《尼禄》(1705),《罗德里戈》(1707),《阿格 《忠诚的牧 师》(1712),《泰塞奥》(1712),《西拉》(1714),《阿马迪基》(1715),《 拉》(1721),《弗洛里丹特》(1721),《奥托内》(1723),《弗拉维奥》(1723),《朱利奥 《罗德林达》(1725),《西庇阿内》(1726),《亚历山德罗》(1726),《阿德米托》(172 罗》(1728),《托洛梅奥》(1728),《洛塔里奥》(1729),《帕尔泰诺佩》(1730),《波 萨尔梅》(1732),《奥兰多》(1733),《阿里安娜》(1734),《阿廖丹特》(1735),《阿尔 《阿尔米尼奥》(1737),《朱斯蒂诺》(1737),《贝雷尼切》(1737),《法拉蒙 多》(17 (1740),《戴达米亚》(1741); (2)受难曲:《约翰受难曲》(1704),《耶稣为人间罪孽 《复活》和《时间的胜利》(1708),《以斯帖》(1720、1732),《底波拉》(1733),《阿 《以色列人在埃及》(1739),《弥赛亚》(1742),《参孙》(1743),《塞墨勒》(1743), 沙撒王》(1744),《海格立斯》(1744),《应 时清唱剧》(1746),《犹大·马加比》(174 书亚》(1747),《所罗门》(1748),《苏撒拿》(1748),《狄奥多拉》(1749),《耶弗他》 (4)世俗合唱曲:《阿奇斯与加拉泰亚》(1720),《亚历山大之宴》(1736),《圣塞西 思的人,稳健的人》(1740); (5)教堂音乐:《乌得勒支感恩赞》(1713),《查恩多斯 美歌(1716—1719),三首加冕赞美歌(1727),加罗琳女王葬礼赞美歌(1737),《德廷根感 音乐》(1715—1717),协奏曲六首(《双簧管协奏曲》,1729),管风琴协奏曲十二首(17 《焰火音乐》(1749); (7)室内乐:长笛、竖笛、一把和两把小提琴、两支双簧管的奏 组曲十七首(1720,1733);个小提琴手(巴赫也是在这一年开始了管风琴师的职业)。 赞助人的注意,他们中有些人打算拿出钱来供年轻的亨德尔去意大利学习歌剧和作曲 利康塔塔。

关于亨德尔简介

关于亨德尔简介

2023年亨德尔简介亨德尔(Hendel)是一位备受瞩目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他在2023年依然保持着辉煌的艺术创作与演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他的生平、音乐成就以及他对乐坛的影响力进行综合介绍。

亨德尔,全名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 Friedrich Handel),出生于1685年2月23日,是德国的音乐家。

他以其众多经典作品和卓越的音乐才华而著名。

亨德尔的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他对音乐早有浓厚的兴趣。

然而,他的家庭并不支持他追求音乐的梦想,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名律师。

但是,在年轻的时候,亨德尔决定追随自己的热情,投身于音乐领域。

亨德尔的音乐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他的音乐作品涵盖了很多不同的风格,包括宗教音乐、歌剧、协奏曲和管弦乐曲。

他以其富有表现力的旋律、和声和复杂的编曲而闻名于世。

而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弥赛亚》(Messiah),这部清唱剧被公认为是西方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亨德尔的音乐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作曲上,还体现在他的演出才华上。

他是一位出色的键盘演奏家,尤其擅长于弹奏管风琴和大键琴。

他曾在整个欧洲各地进行巡回演出,并与当时最具才华的音乐家和歌手合作。

在他的一生中,亨德尔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涵盖了各种音乐体裁。

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品质,深受观众和乐迷的喜爱。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给人们带来欢乐和震撼,更引发了对音乐艺术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亨德尔的音乐对后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他被公认为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音乐形式和结构的创新,对后世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成为了后来音乐创作的重要参考,也对当时的音乐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尽管亨德尔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不少挫折和困难,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并追求卓越的艺术成就。

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精神令人敬佩。

亨德尔的音乐作品至今仍被广泛演奏和欣赏,他的影响力依然存在于现代音乐的舞台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音乐家-----亨德尔
亨德尔自幼即显示出音乐才能。

父亲是宫廷理发师兼外科医生,希望儿子学法律而出人头地,因此极力法对韩德尔学音乐。

后来由于其管风琴演奏受到当时人们的赞叹,才被允许兼学音乐。

以后有人愿意送他去意大利留学,但又遭到父亲的反对。

父亲去世后,为尊重长辈意愿,他仍未专门学习音乐。

但终因他突出的音乐才能,先后被聘为莫利兹堡教堂的管风琴师和汉堡剧院第二小提琴手。

十九岁时创作了他第一部重要作品《圣约翰受难乐》,次年演出他的第一部歌剧《阿尔米拉》。

于1706年赴意大利,广泛接触了意大利各歌剧流派的音乐并掌握了这种风格。

这时期他创作的宗教音乐和歌剧,因具有浓郁的意大利风格,并达到与意大利作曲家的歌剧相媲美的境地,世人赞赏不止。

1712年定居英国,取得英国宫廷作曲家的职位,并领导歌剧院的工作,致力于意大利风格的歌剧创作,但他的作品中以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德国音乐的影响。

二十年代后随着英国资产阶级的强大和市民阶层对意大利歌剧的反对,他的歌剧事业遭到多次打击。

从三十年代起韩德尔才全力转向清唱歌剧的写作,创作了著名的《尼塞亚》、《以色列人在埃及》、《参孙》、《犹大玛卡贝》、《扫罗》等清唱歌剧。

这些作品都因其符合当时英国民族主义爱国思想的内容,而受到欢迎。

亨德尔一生中共创作歌剧五十多部,清唱剧三十多部,还有许多大协奏曲和室内乐、组曲、序曲、恰空等器乐作品,是一位多产的音乐家。

亨德尔由于勤奋地创作和操劳,晚年患眼疾,1753年双眼失明,1759年4月14日逝世于伦敦,在临去世的前几天(4月6日)还参加了《弥赛亚》的演奏。

1685年出生于莱比锡附近的哈勒
1692年追随圣母教堂风琴师萨克伍学习风琴,大键琴,小提琴1694年奥德尔公爵发现韩德尔有音乐天份,命其师事教堂风琴手查豪
1697年父亲去世
1702年完成父亲遗愿进入哈乐大学研习法律
1704年在汉堡歌剧院管弦乐团担任第二小提琴手,之後担任大键琴师
1705年第一部歌剧作品《阿密拉》首演成功
1706~1710年前往意大利,四年期间结识史拉卡第,柯瑞里
1711年担任汉诺威侯爵的乐长,同年造访英国
1712年再次造访英国
1714年赞助人汉诺威选侯成为英王乔治一世
1717年创作水上音乐
1718年担任康多公爵的作曲家
1726年入籍英国
1737年5月脑中风,陷入半身不遂状态,同年9月~11月接受治疗,恢复健康
1741年著手创作弥塞亚
1742年於都柏林进行弥塞亚首演
1749年受英国皇家之托创作皇家烟火音乐1752年因白内障手术失败,完全失明1759年4月14日逝於英国伦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