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电镜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电镜检测流程

电镜检测流程

电镜检测流程电镜检测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技术,可以用来观察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

在材料科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电镜检测流程包括样品制备、电镜操作和数据处理三个步骤。

一、样品制备样品制备是电镜检测的第一步,它决定了后续检测的质量和准确性。

样品制备的过程包括:1. 采集样品:根据需要采集合适的样品,如细胞、组织、材料等。

2. 切片:将样品切成适当的大小和形状,通常使用超薄切片机或离心机进行切片。

3. 固定:使用化学试剂或冷冻技术将样品固定在切片上,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

4. 染色:使用染色剂对样品进行染色,以增强其对比度和可见性。

二、电镜操作电镜操作是电镜检测的核心步骤,它包括:1. 调节电镜参数:根据样品的性质和需要,调节电镜的加速电压、放大倍数、对比度等参数。

2. 放置样品:将制备好的样品放置在电镜台上,并调整其位置和角度,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3. 观察样品:使用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或穿透样品内部,观察样品的形态、结构和成分。

4. 拍摄图像:使用数字相机或扫描仪拍摄样品的图像,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电镜检测的最后一步,它包括:1. 图像处理: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如去噪、增强对比度、调整亮度等。

2.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如测量尺寸、计算密度、分析成分等。

3. 结果展示:将处理和分析后的数据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出来,以便于研究和交流。

总之,电镜检测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严格的操作流程和专业的技术人员。

只有在样品制备、电镜操作和数据处理等方面都做到精细和准确,才能获得高质量的检测结果。

电子显微镜标准操作规程

电子显微镜标准操作规程

电子显微镜标准操作规程1000字电子显微镜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适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

为了正确使用电子显微镜并得到准确的结果,需要按照以下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一、仪器操作前准备1.检查仪器在使用电子显微镜前,首先需要仔细检查仪器的状态。

检查光源、镜头、样品台、控制面板等是否正常。

如果出现任何问题,请通知维护人员及时修理。

2.准备样品样品准备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不同的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准备方法。

通常,样品需要被切割、去水、埋脂、染色等处理。

处理过程需要遵守操作规范,保证样品完整、清晰。

3.选择适当的模式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模式。

常见的模式包括高分辨模式、透射模式等。

二、样品贴附1.选择适当的样品支撑材料为了将样品固定在样品台上,需要使用样品支撑材料,如样品碳网或样品夹等。

选用合适的支撑材料不仅能保护样品,还能保持良好的通透性和导电性。

2.样品贴附将样品放置在支撑材料中,用胶水或任何其他粘合方法固定在材料上。

3.取样从样品储存区中取出样品并在制备过程中注意不要过度拉伸,不要划伤或破坏样品。

三、调整仪器1.焦距调整调整样本平面的焦距,以获得明确的显影结果。

这依赖于样品本身的特性。

2.亮度和对比度调整根据实验目的和样品,调整亮度和对比度,以获得具有高质量的成像结果。

四、使用电子显微镜1.佩戴适当的防护诸如手套和眼镜。

2.启动电子显微镜,注意使用合适的倍率和像素。

五、数据处理和分析1.保存数据在分析和处理数据之前,将数据保存到计算机硬盘或其他储存介质上。

确保文件名有效,并记录样品信息。

2.计算数据将数据导入数据处理软件中,并进行所需的分析和处理。

以上是电子显微镜的标准操作规程。

正确的操作流程可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有助于保护仪器以及研究人员的健康。

电镜使用方法说明书

电镜使用方法说明书

电镜使用方法说明书注意:以下是电镜的使用方法说明书,请仔细阅读并按照指示进行操作。

一、产品介绍:电镜(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EM)是一种利用电子束来增大样品特征的科学仪器。

它具有高分辨能力和放大倍数,可用于观察微观结构,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学等研究领域。

二、安全须知:在操作电镜前,请务必了解以下安全须知:1. 请确保仪器连接正确的电源,并接地,以避免电击和其他安全事故;2. 严禁在潮湿环境下使用电镜;3. 请佩戴防护眼镜,在操作过程中避免直接接触电镜等部件。

三、操作步骤:1. 打开电源开关,并确保连接到仪器的计算机已经启动;2. 调节透镜,使图像清晰可见;3. 将待观察的样品装载到样品台上,并固定好;4. 调节样品到最佳的焦距;5. 使用电镜软件进行图像采集和处理,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的放大倍数;6. 观察完毕后,将样品从样品台上取下,并关闭电镜和计算机。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 图像模糊:请检查透镜是否调节到最佳焦距,或者更换更高品质的样品;2. 电源无法启动:请检查电源是否连接正常,并确保电源开关处于打开状态;3. 电脑无法识别电镜设备:请检查连接电脑的USB线缆是否插紧,并重启计算机。

五、维护与保养:1. 在使用完电镜后,切记关闭电源开关,并将电镜与计算机断开连接;2. 定期清理电镜表面的灰尘和污渍,可以使用干净的软布擦拭,避免使用化学溶剂;3. 若电镜出现故障,请及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六、附录:本使用方法说明书仅适用于常规电子显微镜的操作,若使用其他型号或有特殊要求,请参考相应的使用手册。

感谢您使用本电镜,希望本说明书能够帮助您顺利操作电镜,获取到准确的观察结果。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帮助,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

祝您工作顺利!。

扫描电镜基本操作

扫描电镜基本操作

扫描电镜基本操作 1、进样后,等待电镜抽真空,当真空读数小于5E-04,开启电子枪,打开观察Observation (点击按钮ON 变绿色),点击操作台上ACB (自动白平衡),WD 调到10.0mm (CL 要调到14.1mm ),移动操作球(X,Y , 或使用鼠标右键选取点击位置到屏幕中心),找到观察样品表面,将放大倍数调大,旋转操作球的旋钮调整Z 轴到合适的观察距离使得画面清楚(注意Z 轴动态,不要超过2mm ,操作球旋钮调整Z 轴的速率跟放大倍数成反比)。

2放大倍率旋钮顺时针可将样品放大至需要的倍数,反复调整焦距,使样品表面尽量清楚(可找到样品表面的裂缝或突起作为参照物)。

若画面还不清楚,可先放大到较高倍率(1万倍以上)反复调整像散x 、y 及焦距至影像清楚,直至影像清晰后再切回所需倍率。

3、进行上述操作后,若图像仍不清楚,可点击操作面板上的WORB 模式进行对中操作,此时面板上的WORB 和ALIGN 灯会持续闪烁,此时画面应像心脏一样跳动,若左右或上下晃动需调整像散的X ,Y ,调好后点STIG 会取消对中模式,反复切换对中模式和像散模式,结合焦距进行图像调整。

4、扫描模式:快速扫描模式QUICK VIEW (QUICK 1移动快, 再点一下显示屏上可看到变成QUICK 2),在LED (二次电子图像)模式下,移动或者调焦距需在QUICK 1模式下。

慢速扫描模式FINE VIEW (FINE 1移动慢但成像较好,FINE 2照相的速度),在BED-C (背散射模式)或CL(阴极发光模式)下可切换到FINE 1模式下观察或移动。

5、LED (二次电子图像)模式是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BED-C (背散射)模式代表了样品的成分,颜色不同成分不同。

鼠标左键点LED 可在下拉列表中切换。

切换前,需在右下角SRBE 前点对号把背散射探头送进去。

在BED-C (背散射模式)下可慢慢旋转BRIGHTNESS 和CONTRAST 来调节亮度和对比度,若图像模糊可把对比度和亮度调大,若图像中亮的太亮看不清内部结构可把对比度和亮度同时稍调低。

常规电镜操作流程

常规电镜操作流程

常规电镜操作流程以Spirit 120为例1.电镜的日常维护1.1如何加液氮每天第一位使用的电镜的用户首先要检查电镜各项真空值是否正常,若正常可给电镜冷阱加注满液氮再观察使用。

保持冷阱液氮液位的目的有二:(1)防止样品污染,(2)维持样品室真空度正常。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将冷阱竖放置桌面上,向冷阱中倒入半罐液氮,待液氮表面平稳后,再将冷阱转移至电镜铜导线位置处,缓慢将铜导线放到冷阱中后放稳冷阱。

完成以上步骤后再将冷阱中加满液氮,盖好盖子,冷却15分钟后再开始使用电镜。

1.2如何升/降高压每日首位(最后一位)使用电镜的用户,需要给电镜升(降)高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升高压(Sprit 120电镜为例)在Workset_Setup界面中找到High Tension以及Filament两项。

下拉菜单选中40 kV后,再点亮High Tension按钮(颜色由灰色变为黄色),观察Filament中Emission电流变化情况,待电流值基本不变后,点击High Tension下拉菜单旁边向右按钮,高压值由40 kV 增至60 kV,再次观察Filament中Emission电流变化情况,待电流值基本不变后,再点击High Tension下拉菜单旁边向右按钮增加高压值,如此几次直至高压升至100 kV。

高压升至100 kV后,勾上High Tension界面最下端的Free high tension一项,更改升高压的步长为3 kV后,点击这一栏中向右按钮将高压升至103 kV,观察Filament中Emission电流变化情况,待电流值基本不变后,再点向右按钮将高压升至106 kV,如此几次直至高压升至115 kV。

高压升至115 kV后,再将每次加高压步长缩小至1 kV,点击向右按钮缓慢将高压升至120 kV。

注意:每改变一次高压值均要等电流稳定后再继续升高压。

电压升至120 kV后勾掉Free high tension这项。

台式扫描电镜操作规程

台式扫描电镜操作规程

台式扫描电镜操作规程引言:台式扫描电镜(SEM)是一种常用的显微镜仪器,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科学、纳米科学等领域。

为了确保SEM的正常运行和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制定一套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SEM的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开机和关机操作、常规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准备工作:1.操作人员需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服、手套、护目镜等。

2.检查SEM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电源、冷阱和真空恢复系统等。

3.准备好所需的样本,确保样本符合SEM的要求。

同时,确保样本干燥、清洁,尽量避免灰尘和污物。

二、开机操作:1.打开SEM控制软件,并登录系统。

2.打开SEM设备的电源,确保系统电源稳定。

3.打开真空恢复系统开关,等待真空稳定。

4.打开冷阱开关,确保冷阱工作正常。

5.进行电子束的对准操作,确保电子束的准直性。

三、常规操作:1.在样品台上固定好样本,并通过样品台调节电子束焦点和位置。

2.设置所需的加速电压、探针电流、显微放大倍数等参数。

3.检查SEM图像,并进行必要的图像调整和优化。

4.对样本进行显微观察,记录所需的显微图像。

5.在操作过程中,若需要更换样品或对设备进行其他操作,应先将电子束关闭,避免辐射伤害。

四、关机操作:1.保存操作数据,并关闭SEM控制软件。

2.将电子束调节至合适位置,并关闭加速电压。

3.关闭冷阱和真空恢复系统,并等待真空泄压完成。

4.关闭SEM设备的电源,并断开电源线。

五、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确保自身安全。

2.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SEM设备的稳定和平衡,避免碰撞或摔落。

3.使用SEM时,应注意防止静电产生和电磁干扰,以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

4.操作结束后,应集中处理样品残留物,并清理工作区域。

5.定期对SEM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延长使用寿命。

6.严禁未经授权人员操作SEM设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和安全事故。

扫描电镜基本操作

扫描电镜基本操作

扫描电镜基本操作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可以对样品表面进行扫描,获得高清晰度、高放大倍数的图像。

下面将介绍扫描电镜的基本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a.打开电镜室门,确保电镜室的温度和湿度处于适宜范围内。

b.穿戴好实验室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和实验服等。

c.打开电镜主机的电源,等待电镜系统启动完成。

2.样品制备:a.选择适当的样品,并将其切割成小块,大小约为2-5毫米。

b.将样品固定在样品架上,并使用导电胶固定好。

c.将样品架放入样品台的样品仓中,并调整好样品的位置。

3.调节参数:a. 调节电子束对准仪(Electron Beam Alignment):使用电子束对准仪对电子束进行调节,使其准直,并使束斑圆形对称。

b.调节电镜放大倍数:根据样品的大小和需要的分辨率,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c. 调节工作距离(Working Distance):调节样品与电子枪的距离,以获得最清晰的图像。

4.图像获取:a. 打开电子枪(Electron Gun)和电子镜(Objective Lens),调节电子束的亮度和对比度,使图像清晰可见。

b.调节扫描线圈和透镜电流,根据需要调整图像的聚焦和深度。

c.使用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通过检测电子的散射信号,生成图像。

d.调整扫描速率和扫描模式,以获得更多的图像细节。

5.图像处理:a.将图像转移到计算机上,进行存储和分析。

b.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增强、增加对比度、调整亮度等操作,以改善图像质量。

c.使用测量工具对图像中的尺寸、表面形貌等进行检测和分析。

6.清洁和保养:a.使用真空泵或气体吹枪等清理系统内的灰尘和杂质,以保持显微镜的清洁。

b.对电子枪和电子镜等关键部件进行定期维护和清洁,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寿命。

以上是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流程。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样品和要求进行一些细微的调整和处理。

电镜使用步骤

电镜使用步骤

一、前期准备;(戴上手套)
1、上导电胶(三条胶即可)
2、贴样(注意贴样顺序,最好拍照记住)
二、喷晶
1、打开抽真空喷晶台,放入贴好样的小样台,关好,插电源,打开变压器(JMB-2000VA)开关。

2、打开真空喷晶器(E-1010)开关,就开始抽真空,看真空扇形表到7MPa以下时,按下discharge,看毫安表,不能超过30,超过30重抽。

三、给样台上支架调高度
样台最高高度一定要校准到与标准高度相切。

四、放入设备测试
1、按AIR(待听到蜂鸣声)---拔出真空交换台---推进黑色旋钮杆---放入样台----黑色旋钮杆(lock)----按EVAC(待听到蜂鸣声)-----按open----推进黑色旋钮拉杆到顶----旋转黑色旋钮unlock再拔出-----按close。

(注:放入的样台会逆时针旋转90度)
2、看设备中真空度,直到“LE -3”
3、打开电脑中左上角的“on”,弹出对话框点击“OK”
五、扫描图
注:“fsa11”点击切换到“fsa12”;“ABC”自动调亮度;
“H/L”高低倍切换
1、在”show panal”中“stage”找好样的位置分别标记。

2、调好倍数,搜索所需位置,按“fas12”+“1280”保存图片。

保存好后按“RUN”,B 按一下“Fas12”使其变为“Fas11”,继续搜索保存。

3、结束后拷贝到CD,点击左上角“off”,再点击右上角“home”,方可取出设备里的试样。

六、取样步骤
“open”---“一手扶,一首推”黑旋钮杆----旋钮杆旋到“lock”,拔出---按“close”---按“air”---卸下样台,清理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电镜操作流程以Spirit 120为例1.电镜的日常维护1.1如何加液氮每天第一位使用的电镜的用户首先要检查电镜各项真空值是否正常,若正常可给电镜冷阱加注满液氮再观察使用。

保持冷阱液氮液位的目的有二:(1)防止样品污染,(2)维持样品室真空度正常。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将冷阱竖放置桌面上,向冷阱中倒入半罐液氮,待液氮表面平稳后,再将冷阱转移至电镜铜导线位置处,缓慢将铜导线放到冷阱中后放稳冷阱。

完成以上步骤后再将冷阱中加满液氮,盖好盖子,冷却15分钟后再开始使用电镜。

1.2如何升/降高压每日首位(最后一位)使用电镜的用户,需要给电镜升(降)高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升高压(Sprit 120电镜为例)在Workset_Setup界面中找到High Tension以及Filament两项。

下拉菜单选中40 kV后,再点亮High Tension按钮(颜色由灰色变为黄色),观察Filament中Emission电流变化情况,待电流值基本不变后,点击High Tension下拉菜单旁边向右按钮,高压值由40 kV 增至60 kV,再次观察Filament中Emission电流变化情况,待电流值基本不变后,再点击High Tension下拉菜单旁边向右按钮增加高压值,如此几次直至高压升至100 kV。

高压升至100 kV后,勾上High Tension界面最下端的Free high tension一项,更改升高压的步长为3 kV后,点击这一栏中向右按钮将高压升至103 kV,观察Filament中Emission电流变化情况,待电流值基本不变后,再点向右按钮将高压升至106 kV,如此几次直至高压升至115 kV。

高压升至115 kV后,再将每次加高压步长缩小至1 kV,点击向右按钮缓慢将高压升至120 kV。

注意:每改变一次高压值均要等电流稳定后再继续升高压。

电压升至120 kV后勾掉Free high tension这项。

(2)降高压(Sprit 120电镜为例)在Workset_Setup界面中找到High Tension以及Filament两项。

点击下拉菜单旁边向左按钮,将电镜高压由120 kV降至100 kV,观察Filament中Emission电流变化情况,待电流值基本不变后,再点击下拉菜单旁边向左按钮继续降电镜高压。

高压降至20 kV后,点High Tension按钮(由黄色变为灰色),关闭电镜高压。

1.3如何做Cryo-cycle每天最后一位使用完电镜的用户,需要给电镜做Cryo-cycle,主要目的是维持电镜良好的真空状态。

Cryo-cycle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首先要检查物镜光阑是否退出、样品台是否归零、放大倍数是否降至是几十倍、光斑是否扩至最大。

(2)保证以上步骤完成后,先关column,再关灯丝电流,再逐级降高压至20KV后再关掉High tension。

(3)扶稳冷阱,缓慢将冷阱从电镜上转移至桌面,注意不要碰到铜导线。

将多余的液氮倒回保温瓶中备用,冷阱放回制定位置平放保存。

(4)点击Cryo-cycle,待出现倒计时且进行1分钟后再刷卡下机。

2.常温样品观察2.1上样前准备检查电镜真空状态,样品台是否归零,检查冷阱液氮液位。

2.2上样品未通过中级以上考核用户需由已通过考核的陪同人上样。

2.3加灯丝电流待Column真空值降到15以下后,点击Filament,按钮变为黄色即为开启状态。

2.4开ColumnColumn按钮灰色时为开启状态。

2.5低倍浏览样品大致情况关灯后拿掉盖在电镜荧光屏上的黑色橡胶盖,调节电镜放大倍数至几百倍后移动样品台,快速浏览样品染色情况。

点击Workset _search中的add,添加感兴趣区域到search界面。

2.6调整Z轴高度几百倍下找到样品中的一个标志点(如脏东西),移动样品台使标志点处于荧光屏的正中心。

顺时针旋转Magnification旋钮,调节电镜放大倍数至2000X至3000X,微缩光斑(逆时针旋转intensity)至充满荧光屏状态。

点击Workset_stage界面右上方的小三角,打开隐藏界面,切换至control界面。

点击control界面中的set alpha(变为黄色),使样品台倾转-15°,此时原处于荧光屏正中的标志物会偏移出中心位置,按右侧控制面板最右侧的Z axis的上键或下键,使标志物重回荧光屏的中心。

再次点击set alpha(颜色由黄变灰),使样品台恢复为0°。

2.7插入侧插相机顺时针旋转Magnification旋钮,调节电镜放大倍数至希望拍照倍数,同时逆时针旋转intensity按钮,缩拢光斑至满屏状态。

荧光屏上盖上黑色橡胶盖,点击放在桌上的侧插相机控制手柄的绿色插入控制键(in),插入侧插相机。

侧插相机控制界面选中live模式,移动样品台寻找合适的拍照位置。

2.8聚焦打开侧插相机的傅里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窗口,旋转右侧控制面板focus旋钮(focus下旋钮控制每次调节的步长,上旋钮控制物镜电流),结合图像和FFT环的变化情况,找到正焦点。

正焦时,图像颗粒边界模糊,FFT界面亮度均匀看不到环。

欠焦时,图像颗粒边界为白色。

过焦时,图像颗粒边界为黑色。

找到正焦点后,点击下右侧控制面板的R2键重置defocus值为零,在此基础上调节focus旋钮至欠焦-3 μm左右观察样品(注:不同放大倍数下欠焦值设定不同,倍数越低,欠焦越大。

50KX左右时,欠焦值调至-3μm为宜)。

2.9拍照找到合适区域点击侧插相机控制界面的Snapshot拍照。

2.10保存照片点开侧插相机菜单栏中Acquisition settings项(形如DV)设置照片存储路径(Saving)和照片名称(Document Name_Snapshot)。

2.11下样前准备点掉侧插相机的live关闭相机,点击放在桌上的侧插相机红色退出控制键(out),撤出侧插相机。

逆时针旋转Magnification旋钮,降低放大倍数至几十倍,同时顺时针旋转intensity扩大光斑至最大。

若使用了物镜光阑需退出。

荧光屏上重新盖好黑色橡胶盖子。

点击Workset界面stage_control中的holder项,使样品台归零。

点击setup中的Column(变为黄色),关闭镜筒。

点击Filament(变为灰色),关闭灯丝电流。

Emission值为0后表示已经关闭。

2.12下样未通过中级以上考核用户需由已通过考核的陪同人下样。

2.13刷卡下机并做实验记录登记3.冷冻样品观察(需要使用底插相机)3.1上样前准备检查电镜真空状态,样品台是否归零,检查冷阱液氮液位。

3.2领取Gatan626杆通过高级考核的用户可以自己领取,未通过该项考核的用户需由该仪器管理员或已通过高级考核的用户陪同领取。

具体领取方法如下:到冷冻样品杆存放处领取Gatan626杆并登记,同时拉开shutter检查一下压样品的卡环是否在。

如果不在,请及时与管理员联系。

3.3常温下检查Gatan626杆的密封性首先修改Workset_Stage_Control界面中的set alpha角度为-55°,然后点击set alpha(由灰色变为黄色),使样品台倾转-55°,插入样品杆,等待预抽。

预抽结束后,旋转样品杆至球阀开放后将样品杆完全送入镜筒内。

再次点击set alpha(由黄色变为灰色),使样品台恢复为0°(未通过高级考核用户需由已通过考核的陪同人上样)。

插入样品杆后观察电镜真空的变化,若起伏不大,则说明此杆可以使用;反之,则需要更换样品杆。

3.4冷杆向workstation和样品杆的杜瓦罐中同时加入液氮,初加入液氮时拉动下shutter(shutter打开一半即可,防止卡环被液氮冲走),防止冷却过程中shutter冻住。

workstation和杜瓦罐中的液氮大沸腾后(此时说明温度已接近液氮温度),向workstation和杜瓦罐中补充液氮,稍低于workstation中黑色密封层即可。

等待workstation和杜瓦罐完全冷却,此过程大约需要15分钟,等待过程中需不断给它们补充液氮,杜瓦罐加满后15分钟内无需再加。

3.5上样未通过高级考核用户需由已通过考核的陪同人上样。

此部分为高级培训内容,略。

3.6加灯丝电流待Column真空值降到15以下后点击Filament,按钮变为黄色即为开启状态。

(T20电镜上下样无需关闭灯丝电流。

)3.7开ColumnColumn按钮灰色时为开启状态。

3.8低倍浏览样品大致情况拉开样品杆的shutter。

关灯后拿掉盖在电镜荧光屏上的黑色橡胶盖,调节电镜放大倍数至几百倍后移动样品台,快速浏览样品冰层情况。

点击search中的add,添加具有代表性的厚度冰层区域到search界面,同时添加一个碳膜破损的位置。

3.9打开Low Dose Mode切换Workset至Low Dose界面,点击打开的Low Dose(黄色为开启状态)模式。

3.10设定Search倍数Search按钮为黄色开启态时,电镜系统会默认进入Search所设定的放大倍数、spot size和intensity状态。

通常定义search的倍数为能大致看到一个square范围的倍数,如2900X左右,此倍数下的光斑(剂量)不易太小,充满整个荧光屏为宜,以免损伤样品。

电镜系统仅能记录当前状态。

3.11设定Exposure倍数与剂量Exposure的倍数与样品分子量、尺寸以及期望达到分辨率相关,通常为50KX到80KX左右。

移动样品台至记录的空位置(search 界面中选中空位置的编号,点击GO,样品台即会自动移动到该为位置。

样品台移动过程中Go按钮变灰为不可点状态,移动到指定位置后Go按钮又可以点击。

),旋转intensity旋钮至光斑充满荧光屏状态,点开Low Dose界面右侧的三角形图标,展开隐藏界面并切换至Options界面。

勾选该界面最下方的continuously,点击Measurement,测试当前光强下的电子剂量。

通常情况下,200 kV时,设置剂量为30e/Å2/s;120 kV时,设置剂量为15e/Å2/s;100 kV时,设置剂量为10e/Å2/s;电子剂量与曝光时间相乘即为每张照片所承受的总剂量。

若光斑满屏条件下达不到相应的剂量值,可调整Spot Size(Spot Size数字越小,光斑尺寸越大)值以满足需求。

切记不要光斑过小,以免损伤荧光屏和样品。

3.12调整Z轴高度切换至Search倍数,调整Z轴高度,具体调整方法参考2.6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